实验1 浊度的测定

实验1 浊度的测定
实验1 浊度的测定

水样浊度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A)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浊度的操作;

2.熟练标准曲线的绘制;

3.学习并熟练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方法原理

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于680nm波长处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水样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浊度。

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饮用水的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

三、仪器及试剂

1.50mL比色管。

2.分光光度计。

3.无浊度水:将蒸馏水通过0.2μ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过滤水荡洗两次的玻璃瓶中。

4.浊度贮备液

(1)硫酸肼溶液:称取1.000g硫酸肼((NH2)2SO4?H2SO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2)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3)浊度标准溶液: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与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静置反应24h。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

四、测定步骤

1.水样采集与保存

样品采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取样后应尽快测定。如需保存,可在4℃冷藏、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震荡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2.标准曲线绘制

吸取浊度标准溶液0、0.50、1.25、2.50、5.00、10.00和12.50mL,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无浊度水至标线。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4、10、20、40、80、100的标准系列。于680nm波长,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

吸取50.0mL摇匀水样(无气泡,如浊度超过100度可酌情少取,用无浊度水稀释至50.0 mL),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条件和步骤测定水样吸光度,由标准曲线查得水样浊度。

五、计算

C C

B

A)

浊度(度)=

式中:A——稀释后水样的浊度,度;

B——稀释水体积,mL;

C——原水样体积,mL。

不同浊度范围测试结果的精度要求不同,具体见表4-2。

表4-2 不同浊度范围测试结果的精度要求

六、注意事项

1.器皿应清洁,水样中应无碎屑、易沉颗粒及溶解的气泡;天然水中存在的淡黄色和淡绿色对测定无干扰。

2.硫酸肼毒性较强,属致癌物质,取用时要小心。

y=a+bx

y—吸光度

x—浊度

a=0.0107

b=0.0079

教案石油产品闪点测定(闭口杯法).doc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闭口杯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闭口闪点的测定[GB/T 261—1983(1991)]方法和有关计算。 (2)掌握闭口闪点测定器的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闪口闪点测定器(符合SH/T 0315—1992《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温度计[1支,符合GB 514—1983(1991)《石油产品试验用温度计技术条件》中规定];防护屏(用镀锌铁皮制成,高度550~650mm,宽度以适用为宜,屏身涂成黑色)。 (2)试剂车用无铅汽油。 三、实验原理 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缓慢、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内,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闭口杯闪点。 四、准备工作 (1)试样脱水试样含水分超过0.05%(质量分数)时,必须脱水。脱水是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为脱水剂,对试样进行处理,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清洗油杯油杯要用车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装入试样试样注入油杯时,试样和油杯的温度都不应高于试样脱水的温度。杯中试样要装满到环状标记处,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在空气浴中。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应预先将空气浴冷却到室温[(20±5)℃]。 (4)引燃点火器将点火器的灯芯或煤气引火点燃,并将火焰调整到接近球形,其直径为3~4mm。使用带灯芯的点火器之前,应向点火器中加入燃料(缝纫机油,变压器油等轻质润滑油)。 (5)围好防护屏为便于观察闪火,闪点测定器要放在避风、较暗处。为更有效地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闪点测定器应围着防护屏。 (6)测定大气压用检定过的气压针,测出试验时的实际大气压力。 五、实验步骤 (1)控制升温速度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从试验开始到结束,要

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DS3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方法。 (3)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练习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高差计算。 二、实验组织 (1)性质:基础性实验。 (2)时数:4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 (1)每组借DS3 微倾式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1块。(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1)了解微倾式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掌握各螺旋和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2)注意比较微倾式和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构造上的区别。 微倾式DS3水准仪水准尺自动安平水准仪 图1-1 光学水准仪及水准尺 2.水准仪的安置 (1)仪器架设在测站上打开脚架,按观测者的身高调节脚架腿的高度,使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如果地面比较松软则应将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实,使脚架稳定。然后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平稳地安放在脚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立即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连在脚架头上。 (2)粗略整平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大致铅垂。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果地面较坚实,可先练习固定脚架两条腿,移动第三条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再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水准尺上读数 (1)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2)精平(微倾式)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自动安平水准仪无此步骤)。

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摘要:本文先研究了石油闪点测定的定义和意义,以此来初步的分析石油闪点测量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石油闪点测量的方法和操作要点,细致的分析了影响石油闪点测定的影响因素,为石油闪点测定的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 用于鉴定油品及其他可燃液体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关键词:闪点仪;石油产品。 引言 闪点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有利于我们评估某一批石油的具体价值和性能,从而更好的利用石油的性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关于石油闪点的测定,我们需要把石油试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热,然后不停的搅拌,使试样由于加热产生蒸汽。当石油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能够和和火焰发生闪燃的现象时,测量此时的最低温度,这就是石油的闪点。[1]我国目前测定闪点的方法有GB/T 3536(克利夫兰法), [2] GB/T 267(开口法),GB/T 261(闭口杯法), SH/T 0733(泰克闭口杯法)。 一、实验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煤油、柴油、润滑油的闪点。油品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重质油(如润滑油)的闪点还反应了油品的均匀性(是否混入低沸组分)。生活上也是一样,我们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润滑油有不同的型号,区分他们性能的就是闪点和粘度等,不同的使用方向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我们就是根据其闪点的不同来选择,方便自己的生活。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石油气或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能产生爆炸。如果混合气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超出上述浓度范围,混合物不会爆炸。此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范围决定于混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条件,如测定它的方法、温度、压力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石油产品液面上的蒸汽浓度,决定于油品的温度。当蒸汽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汽油以外的各种产品)或爆炸上限(汽油)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由于油品液面上部的蒸汽浓度和爆炸限度与油品温度以外的条件如加热温度、蒸发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压力等有关,所以石油产品的闪点与测定仪器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条件性很强的指标。 外界压力对闪点影响很大,在外压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进行压力校正。

开口闭口杯法的区别

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厂家详谈开、闭口杯法的区别: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之所以要分成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主要决定于石油产品的性质和使用 条件。 通常闭口杯法多用于蒸发性较大的轻质石油产品,如溶剂油、煤油等,由于测定条件与 轻质油品实际贮存和使用条件相似,可以作为防火安全控制指标的依据。 开口杯法多用于润滑油及重质石油产品。因为用开门杯法测定时,石油产品受热后所形 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于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尤其是在非 密闭的机件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使用,就算有极少量轻质掺合物,也将在使用过程中蒸发掉,不至于构成着火或爆炸的危险,所以这类产品都采用开口杯法测定。 在某些润滑油的规格中,规定有开口和闭口闪点两种质量指标,其目的是以开、闭口闪 点之差值,去检查润滑油馏分的宽窄程度和有无掺进轻质成分。有些润滑油在密闭容器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常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高温,使润滑油可能形成分解产物,或从其他部件 掺进轻质成分。这些轻质成分在密闭容器内蒸发并与空气混合后,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但 当用开口杯法测定时,可能发现不了这种易于蒸发的轻质成分的存在,所以规定要用闭口杯 法进行测定。属于这类油品的有电器用油、高速机械油及某些航空润滑油等。在轻质石油产 品中也有用开口杯法测定的,如溶剂煤油。这完全是为了适应使用条件,使所测得的闪点与 使用时的实际情况相似。 测定时,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的区别是仪器不同、加热和引火条件不同。闭口杯法中的 试油在密闭油杯中加热,只在点火的瞬间才打开杯盖。开口杯法中的试油是在敞口杯中加热,蒸发的油气可以自由向空气中扩散,不易聚积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因此测得的开口闪点较 闭口闪点高。一般相差10-30℃油品越重,闪点越高,差别也越大。

工程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簿.doc

工程水准测量 ( 实验报告簿 )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写法 以水准测量为准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 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 A 至 B, A 称为后视点, a 为后视读数; B 称为前视点, b 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 点的高程 HA ,则 B 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 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来计算,即 Hi=HA+a HB=Hi - b (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 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 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 度应该大于10cm ,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 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五、实验表格: 实验报告 程名称:工程量目:普通水准量( 2)成???? 指教????? ??? ..院(直属系)??? .. 学生??? . 学号 ???? .. ..........年?.月?..日 普通水准测量手薄 点后前高差改正后高点站号数数(米)高差程号(米)(+-((米) 米)米)

油的闭口闪点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名称: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 所属课程名称:石油加工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2.5 一、实验的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煤油、柴油、润滑油的闪点。油品的闪点可以判断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重质油(如润滑油)的闪点还反应了油品的均匀性(是否混入低沸组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石油气或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能产生爆炸。如果混合气中可燃气体过少或过多,超出上述浓度范围,混合物不会爆炸(为什么?)。此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范围决定于混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条件,如测定它的方法、温度、压力等。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石油产品液面上的蒸汽浓度,决定于油品的温度。当蒸汽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汽油以外的各种产品)或爆炸上限(汽油)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由于油品液面上部的蒸汽浓度和爆炸限度与油品温度以外的条件如加热温度、蒸发速度、蒸发空间的大小、压力等有关,所以石油产品的闪点与测定仪器及操作方法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条件性很强的指标。 外界压力对闪点影响很大,在外压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进行压力校正。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闭口闪点测定器(见图3-4-1):符合SH/T 0315-92(2004)《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2. 温度计:符合GB/T 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3. 防护屏:用镀锌铁度皮制成,高度550~650mm,宽度以适用为宜,屏身内涂成黑色。

图3-4-1 闭口闪点测定器 1-点火器调节螺丝;2-点火器;3-滑板;4-油杯盖;5-油杯;6-浴套;7-搅拌浆; 8-壳体;9-电炉盖;10-电动机;11-铭牌;12-点火管;13-油杯手柄;14-温度计; 15-传动软轴;16-开关箱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试样闪点估计低于100℃时不必加温,闪点估计高于100℃时,可以加热到50~80℃。 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 油杯要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 在试样和油杯的温度都低于试样脱水温度的情况下,向杯中注入试样到环状标记处,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在空气浴中。如闪点低于50℃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 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 3 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视读数b黑; 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 则计算平均高差h 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h 3 、 h 4 …。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闭口闪点测定仪操作方法

闭口闪点测定仪操作方法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1.试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屏幕显示欢迎画面见图1; 图1 按“设置”键,进入参数设置功能画面,如图2 按“记录”键,进入历史记录功能画面;如图3 按“测定”键,进入样品测定功能画面;如图4 (2)参数设置画面 图2

用“左移”、“右移”键选择调整项,反显的数字为有效;用“增加”、“减少”键,调整选中的数字,(长时间按住该键将产生快速调整);调整完毕后按下“对时”键,将当前的调整数值写入仪器时钟;按“退出”键返回画面1。 (3)历史记录功能画面 图3 按“”前页、“后页”键顺序查看记录;按“打印”键将该记录通过仪器的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来;按“删除”键从仪器历史记录中删除该条记录;按“退出”键返回画面1。(4)样品测定功能画面 图4 :单炉配置显示画面

图5 :双炉配置显示画面 图6 :三炉配置显示画面 ◆按“炉号”键切换按键操作所对应的测试炉。 ◆按“开始”键对应测试炉启动测试,此时“开始”键虚显。 再次按下该键,对应测试炉退出测试状态,并启动冷却风扇,此时“开始”键实显。 ◆按“上升”键对应测试炉向上抬高炉臂,此时“上升”键虚显; 再次按下该键,对应测试炉停止上升炉臂,并停止冷却风扇,此时“开始”键实显。 ◆按“下降”键对应测试炉向下降低炉臂,此时“下降”键虚显。 再次按下该键,对应测试炉停止降低炉臂,并停止冷却风扇,此时“下降”键实显。 ◆按“预闪”键,设定对应测试炉的预闪点值,并停止冷却风扇;用“增加”、“减少”键 调整数值,长时间按下这两个键,产生快速调整动作。预闪值设定应遵循如下方法:当 闪点值为200℃时,设置预闪值应低于闪点值10℃为190℃,不知油样闪点温度时设置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训一自动安平水准仪得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得 熟悉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基本构造,初步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得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得名称、作用与使用方法。 2、练习自动安平水准仪得安置、瞄准与读数。 3、测量地面上两点间得高差。 三、仪器与工具 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录板。 四、方法与步骤 1、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得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得分划与注记,掌握读尺方法、 3、粗略整平 粗略整平就就是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大致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旋钮,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旋钮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需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得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得方向一致。 4、瞄准水准尺与读数 (1)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分划清晰;然后竖立水准尺于某地面点上,松开自动安平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星与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瞧清水准尺影像;再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目镜调焦与物镜调焦予以消除、 (2)读数 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4位读数,即m,dm,cm及mm位。读数时应先估出mm数,然后按m,dm,cm及m m,一次读出4位数、 5、测定地面两点间得高差。 (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得点作后视点与前视点,分别立尺。 (2)在A、B两点之间安置自动安平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得距离大致相等。 (3)每人独立安置仪器、粗平、照准后视点A点上得水准尺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A一行得后视读数栏下;再照准前视点B点上得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入附表中测点B一行得前视读数栏下、

闭口杯闪点测试指南

闭口杯闪点测试指南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测定闭口杯闪点的常用标准方法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闪点。文章对影响闪点测定准确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包括仪器的安置、仪器的校验以及样品的处理等。 【关键词】闭口杯闪点测试方法标准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利用测试火源能使试验样品的蒸汽瞬间点燃,且火焰蔓延到整个液体表面,并被校正至101.3kPa大气压下的试验样品的最低温度。对于被测物质来说,闪点不是一个不变的理化性质,而是与仪器设计、使用的仪器情况及测试过程有关。因此仅能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来定义闪点,不保证不同方法或不同的测试仪器所测得的结果具有普遍有效的相关性。 闪点可以表示样品在受控试验条件下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的倾向,它仅仅是评估物质整体燃烧危险性的指标之一。闪点测试方法可用于测定和描述物质、产品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对热和火焰的反应的特性,不能用于描述或评价在实际着火条件下的物质、产品的着火危险性。试验结果可作为评价着火危险性的要素,但评价着火的危险性要考虑到实际最终使用时着火危险性有关的所有因素。在运输和安全法规方面,闪点用于定义“易燃液体”。为了准确定义物质的易燃危险性类别,还应参考有关的特定法规。闪点温度越低,风险越高。闪点值还可用来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以及用来控制易燃风险。闪点值的改变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的危险、存在挥发性污染物或一种产品中掺杂了其他物质。 在规范和法规中优先考虑闭口杯闪点测试,这是因为它有更高的精度以及具有检测污染物的功能,因此本文仅介绍几种闭口杯闪点测试方法。 1 各种常用闪点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 1.1 闭口杯闪点测试方法分类 一般将闪点测试方法分为三大类:平衡测试法、快速平衡测试法和非平衡测试法。这三种测试类型以及相关联的仪器是根据试样的温度稳定水平以及产生的蒸汽、试样量和测试时间来划分的。 宾斯基-马丁(Pensky-Martens)闭口杯法、泰格(Tag)闭口杯法、阿贝尔(Abel)闭口杯法、阿贝尔-宾斯基(Abel- Pensky)闭口杯法和常闭式闭口杯法(continuously closed cup tester)都是非平衡测试法,因为试样的测试温度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升高,因此当试验火源以一定的间隔引入试验杯时,蒸汽的温度与试样的温度不完全一样(没有达到平衡)。这种类型测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确定的闪点数据。通常情况下,不断升高温度不是问题,但当有挥发性污染物或组分存在时,每次试验火源点火间隔时间较短,加上一定的升温速率,使得试样没有足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

3.3 水准测量的实施 在我们的测量中,首先每个组建立一个包含有四个已知控制点的控制网,每组选定网的一条边与周边的一组的水准网确保有两个已知控制点重合,分别测出公共边两点间高差,最后统一进行高差计算和误差分配,以作为检验与统一到一个公共的水准网中。我们选择211控制点作为自己的符合起止点,从该点出发,沿着教学南楼,途径图书馆正门,到图书馆后的控制点103,再转到瑞安楼前面的317点,最后符合至211控制点。 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 (1) 其中,211 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 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施等的确定和选择要根据闪点来确定;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易燃气体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也要以闪点为依据。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1实验目的: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研究混合液体闪点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按照所用闪点测定器的型式,闪点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两种。每种油品是测闭口闪点还是测开口闪点要按产品质量指标规定进行。一般地,蒸发性较大的石油产品多测闭口闪点,因为测定开口闪点时,油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由于蒸发性小,则多测开口闪点。

闭口闪点的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3实验部分: 3.1实验仪器(略) 3.2实验药品(略) 3.3实验方法:将可燃液体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测试。 3.4测试方法: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夫利克兰杯中,使液面与夫利克兰杯内刻度线平齐,将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插入液面。打开电源,调整温度传感器位置,使刻度盘上显示温度与温度计位置一致。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水准网来定的。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其布设原则采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置,逐级加密的原则,等级划分是根据环线周长、附和路线长、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来分的。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水准测量【leveling survey】指的是测定各点高程的作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观测程序和具体施测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3.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过程 1.在确定为闭合水准测量及测量技术要求以后,我们组在学校内确定了一个可以测量的范围. 2.范围大致确定好了以后,我们进行了水准点位置的确定,以迈大步的形式确定距离,并且依次对转点进行了确定,总共设置了3个转点.

3.站点确定好了以后,我们进行了人员的分工,一位同学负责水准仪的拿取,粗平;两位同学负责瞄准,精平,和读数;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数据;一位同学负责同步误差计算;其他四位同学负责水准尺的正确摆放. 4.每测好一个站点的数据我们都会用双面法检核,满足容许值再进行下一个站点的测量(前尺不动,后尺成前尺).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四标准视线 长度(m) 前后视距 差(m) 前后视距累 计差(m) 黑红面视距 差mm 黑红面高 差之差mm 等100 5.0 10.0 3.0 5.0 四.实验结果 所有数据符合各种限差要求,且仪器设备完整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日期:2014年10月8日天气:晴仪器型号:DS3水准仪组号:D 观测者:叶基霖,沈黎达记录者:汤维 司尺者:方圳燕,陈曼,周晴,吴芳芳,王舒函,陈炯 测站编号点号 后尺 上丝 前尺 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m) K﹢黑﹣红 平均高差 (m) 备注下丝下丝 后视距前视距 黑面红面 视距差 d(m) ∑d(m) A-B 0892 1706 后视0866 5653 0000 已知起始水准 点高程 =87.765m K为尺长数: K1 =4.787m K2 =4.687m 0839 1636 前视1671 6358 0100 5679 6393 高差-0805 -0705 4687 -0.805 5627 6323 B-C 1360 0740 后视K11336 6024 0099 1311 0675 前视K20708 5495 0000 6048 5527 后-前0628 0529 4886 0.6285 5999 5462 C-D 1017 0963 后视K20989 5779 -0003 0961 0881 前视K10922 5610 0099 5806 5650 后-前0067 0169 4685 0.068 5751 5569 D-A 1384 1279 后视K11351 6039 0099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C实验 指导书 班级: 学号: 组别: 姓名:

实验须知 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训练的一个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实验之前,希望同学们要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 2、严格按操作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报告要客观、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成果等。 3、爱护实验仪器,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或虽是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但在老师没有讲解之前都不得随便乱动,以免损坏仪器; 4、实验中不慎损坏仪器或丢失仪器中的附件,均应主动地告诉老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目录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 实验二经纬仪的使用 (5) 实验三碎部测量 (12)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 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 3、练习水准尺读数 二、要求 实验学时安排为2学时,每人安置2~3次水准仪,读尺4~5次。 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块。 四、预习容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 2、熟悉仪器: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3、粗略整平: (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 (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 4、瞄准对光: (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 (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准仪约30米处),拧紧制动螺旋。 (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 (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

闭口杯法测量石油产品闪点

闭口杯法测量石油产品闪点 一、实验目的 理解闪点的定义、用途、闪点测定的基本原理、测定和校正方法。能正确使用闪点测定器(包括安装、调试、正确操作),准确熟练地进行闪点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二、实验原理 1.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条件下,石油产品受热后,所产生的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在遇到明火时,发生瞬间着火(闪火现象)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石油产品的闪点或闪火点。 2.闪点的测定原理 由于使用石油产品时有封闭状态和暴露状态的区别,测定闪点的方法有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两种。闭口杯法多用于轻质油品,开口杯法多用于润滑油及重质油品。具体如何选用则取决于油样的性质和使用条件。轻质油品选用闭口杯闪点是由于它与轻质油品的实际贮存和使用条件相似,可以作为安全防火控制指标的依据。重质油品及多数润滑油,一般在非密闭机件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使用,它们含轻质组分较少,因此采用开口杯法测定。对于在密闭、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内燃机润滑油、特种润滑油、电器用油则要求控制闭口杯闪点。 测定闪点时,将试油装入油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蒸发,控制升温速度,在达到预期闪点温度前10℃时,每间隔一定的温度,按规定的方式,进行点火试验,直至出现闪火现象,即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为试油的闪点。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的区别是仪器不同、加热和引火条件不同。闭口杯法中试油在密闭油杯中加热,只在点火的瞬时才打开杯盖;开口杯法中试油是在敞口杯中加热,蒸发的油气可以自由向空气中扩散,测得的闪点较闭口杯法为高。一般相差10~30℃,油品越重,闪点越高,差别也越大。重质油品中加入少量低沸点油品,会使闪点大为降低,而且两种闪点的差值也明显增大。由于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是条件试验,所用仪器规格及操作方法必须按国家标准进行。 3.闪点的校正方法 油品的闪点及燃点的高低还受外界大气压力的影响。大气压力降低时,油品易挥发,故闪点及燃点会随之降低;反之大气压力升高时,闪点及燃点会随之升高。压力每变化0.133kPa,闪点平均变化0.033~0.036℃,所以规定以101.325kPa压力下测定的闪点为标准。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专业班级:土木工程B1501班组别:第三组组长:冯皎飞组员:蒲苗曹轩瑞王子岳成绩: 一、实验目的 1.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2.能准确读取水准尺读书; 3.初步掌握使用水准仪的操作要领、基本步骤和方法。 4.练习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计算。 二、实验器具 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三脚架 三、实验内容 认识仪器对照仪器,指出目镜及其调焦螺旋、物镜、对光螺旋、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脚螺旋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对照水准尺,熟悉其分划注记并练习读数。记录并计算出两点间高差。 四、实验步骤 水谁仪在一个测站上的操作顺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淮尺--精确置平--读数。 1.安置仪器先将仪器的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粗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 3.瞄准在离仪器不远处选一点A,并在其上立一根水准尺;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缺口和准星大致瞄准A点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对光螺旋看清水准尺;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线中央;再转动对光螺旋,使目标清晰并消除视差 4.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水准管气泡居中 5.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4位数字,即直接读出m、dm、cm的数值,估读mm的数值,记为后视读数a。注意读数完毕时水准管气泡仍需居中。若不居中,应再次精平,重新读数。 6.记录与计算按照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开口杯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2 方法原理 将试样装入坩埚中规定的刻线.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点火器火焰使试样发生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时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燃点。 3 试剂 无铅汽油 仪器与材料 3.1开口闪点与燃点测定器符合SH/T0318 要求。 3.2温度计 0℃—400℃,最小分度值:1℃注9.1 3.3酒精灯或电炉(测定闪点高于200℃的试样时,必须使用电炉)。 4 准备工作 4.1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经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再用脱水剂脱水。 4.2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放在电炉或点燃的酒精上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待内坩埚冷却至室温时,放入装有细砂(经过煅烧)的外坩埚中,使细砂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mm —8mm的砂层。对闪点在300℃以上的试样进行测定时,两只坩埚底部之间的砂层厚度允许酌量减薄,但在试验时必须保持6.1.1规定的升温速度。 4.3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的下刻线处。) 4.4将装有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开口闪点测定器的支架上的电炉中,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的中央,与坩埚

ASTM D93-闭口闪点译文(中文版)

ASTM D93-10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本标准是以固定代号D93发行的;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过的年号,在有修订的情况下,为最后一次的修订年号。括号中数字为最后一次重新确认的年号。年号右上角有(ε)的,表示自最后一次修订或确认之后编辑上有所改动。 本标准已经美国国防部认可采用。 引言 本方法是依据具体的加热速率来确定实验精密度的一种动力学测试。因为某些物质的低导热性,加热速率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确定实验的精密度。有些闪点测试的加热速率较低比如方法D3941(对涂料、树脂及相关产品、高粘度产品闪点0-110℃的测试),它们的测试条件接近平衡。 闪点值是在仪器设计、仪器使用条件和操作流程得到的。因此闪点只由标准测试方法定义,从不同测试方法或采用不同的仪器得到的结果一般不相关。 1 范围 1.1 这些方法用手动和自动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测试了在40-360℃的石油产品的闪点,且用自动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测试了60-190℃的生物柴油的闪点。 注1—闪点在250℃以上可以测试但精密度还未经验证。用过的润滑油的精密度也还没有测定。一些说明指出D93中最低闪点在40℃以下,但在这温度之下精密度未经验证。 1.2 方法A适用于可蒸馏燃料(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物、煤油、燃油、涡轮油)、新的和用的润滑油以及部分不包括方法B或C的范畴之内的其它均相液体。 1.3 方法B适用于渣油、残渣回收油、用过润滑油、液体和固体混合物、在测试条件下表面趋于成膜的液体或者在搅拌和方法A的加热条件下动力粘度不一致的液体。 1.4 方法C适用于生物柴油(B100)。生物柴油里残留醇的闪点用手动闪点测试很难观察,用自动电子闪点设备测定比较合适。 1.5 这些测试方法适用于测定相对非挥发或可挥发不可燃物质或可燃物质。 1.6按SI单位表示的数值作为标准值。这个值在括号里出现仅为信息参考。 注2—许多年来闪点的标准测试都选择性使用C或F型温度计。尽管分度接近,但不相等。因为这个方法使用的F型温度计是每分度5o。,不可能读成每分度2。或3.6℉。因此,为了不同型号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和具体施测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3.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检核方法。 二.实验计划与准备 经老师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所以我们选取学校教二和主楼之间平坦的路面,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实验设备为A7水准仪1台,双面尺1对,尺垫2个,记录纸若干。 三.实验步骤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沿线 确定待定点的地面标志。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以下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这种观测顺序简称“后一前一前一后”,也可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 的观测顺序。 4.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随即计算:

5.①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 ②前后视距差; ③前后视距累积差; ④基、辅分划读数差(即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十常数k一红面 读数); ⑤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⑥高差中数。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4.依次设站同法施测其他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 ①路线总长(即各站前、后视距之和); ②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应与最后一站累积视距差相等); ③各站后视读数和,各站前视读数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应为 上两项之差的1/2) ④路线闭合差(应符合限差要求)⑤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 的高程。 四.实验结果 五.本组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六.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七.班组:土地七组 观测:郭丹亚 记录:亚楠、梁佩文 检查:萌 仪器整理:王奕迅、边巴琼达

闭口杯法测定柴油的闪点

闭口杯法测定柴油的闪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气压力的测定以及气压计的正确读数方法和压力修正方法。 2、让学生了解闪燃现象,了解闪点的测定原理及所需实验设备。 3、掌握测定闭口杯闪点的方法以及结果数据的处理。 二、实验仪器 1、设备:SYD-261闭口闪点试验器 2、适用于石油产品用闭口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闭口杯法闪点。本仪器适用于闭口闪点温度高于40℃低于280℃的油品试验。 3、环境温度:≤35℃、相对湿度:≤85% 4、工作电源:AC 220V±10%、50HZ 5、引火装置:(1)引火源:煤气;(2)引火器孔径:0.8mm 6、温度计:内标式水银温度计,符合GB514的规定,(1)刻度-30~170℃,分度1℃;(2)刻度100~300℃,分度1℃。 三、实验准备 1、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试样闪点估计低于100℃时不必加温,闪点估计高于100℃时,可以加热到50~80℃。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2、油杯要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 3、闪点测定器要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点,才便利于观察闪火。为了更有效地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闪点测定器应围着防护屏。 四、试验步骤 1、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 2、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盖上试验杯盖,然后放入加热室,确保试验杯就位或锁定装置连接好后插入温度计。打开电源,调节电压(约40~50伏),打开搅拌开关。

3、温度约至50℃时,将电压降至10~20伏,以减缓加热速度。 4、打开液化气开关,再打开减压阀,同时手持点火装置(火柴或打火机)将点火器和引火器点燃。 5、调节引火器调节螺丝,将火焰调节成球形,直径约3~4mm。 6、温度约至65℃时,关闭搅拌开关,调节弹簧旋钮使滑板转动,露出油杯盖孔口,同时,引火器即自动向下摆动,伸向油杯盖点火孔内进行点火试验。 7、如果出现蓝色火焰,则记录温度计读数t1,同时记下大气压力P1,关闭石油液化气开关和减压阀,关闭电源,打开杯盖,取出油杯冷却,然后,再重新加热测第二组数据。 8、如果没有出现蓝色火焰,则继续加热,以后温度每升高1~2℃,调节弹簧旋钮,进行点火试验,直至出现闪燃现象为止。 9、测完闪点后,继续加热,温度每升高1~2℃,调节弹簧旋钮,进行点火 试验,直至出现燃烧现象为止。 仪器主要结构见下图所示。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⑴油杯⑵乳胶管⑶进气调节阀⑷搅拌电机⑸传动软轴 ⑹引火器⑺温度计⑻弹簧旋钮⑼电炉⑽油杯座⑾控制面板 五、大气压力对闪点影响的修正 观察和记录大气压力,按下式计算在标准大气压力101.3千帕斯卡(kPa)或760毫米汞柱(mmHg柱)时闪点修正数Δ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