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神经定位检查[详尽整齐]
脊神经的体表定位(1)

整理课件
1
脊神经(spinal nerves)
• 共31对 1. 颈神经 8 2. 胸神经 12 3. 腰神经 5 4. 骶神经 5 5. 尾神经 1
整理课件
2
• 前根和后根 1. 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 2. 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汇合而成。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1
• 8) 尺神经(ulnar nerve) (C7~T1)发自臂丛内侧束,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内下行至臂中份,穿内侧肌间 隔至臂后区内侧,下行至尺神经沟,继而向下穿 尺侧腕屈肌,行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间,发 出分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至桡 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分出手背支转向手背,分 布手背尺侧半和小指、无名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 皮肤;本干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分浅、深两支。浅 支分布于手掌尺侧1/3、小指和无名指尺侧半掌面 皮肤;深支分布于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 第3、4蚓状肌。
整理课件
40
• 胫神经 • 腓总神经
分支:
整理课件
41
腓总神经
•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 腓浅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 的皮肤。
• 腓深神:分布于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1、2趾 相对缘的皮肤。
整理课件
42
• 胫神经:
• 1. 肌支分布于小腿后侧肌群 • 2. 皮支分布于足背及小趾外侧皮肤
整理课件
34
骶丛的分支
1) 臀上神经 2) 臀下神经 3) 股后皮神经
4) 阴部神经 5) 坐骨神经
整理课件
35
骶丛
腰骶干
穿出梨状肌上孔 臀上神经
穿出梨状肌下孔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评估-PPT精品文档80页

关节变形
梭形关节
• 近端呈梭形、多对称 • 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爪形手(claw hand)
• 关节呈鸟爪样变形 • 见于尺神经损伤等
关节僵硬、肥大、 畸形、溃破等
下肢静脉曲张
• 小腿静脉如蚯 蚓状弯曲、怒 张,久立明显 • 见于血栓性静 脉炎或从事直 立性工作者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水肿
病 理 反 射 检 查 方 法
Hoffmann 征
病理反射阳性体征
病理反射阳性临床意义
●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锥体束征) ●昏迷、深睡、用大量镇静药后 ●. 一岁以下婴儿(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
脑膜刺激征
(脑膜、神经根受激惹)
①颈强直 ②克匿格(Kernig)征 ③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检查方法
瞩患者做主动或 被动运动,观察 关节活动度、有 无活动受限或疼 痛
临床意义
见于骨折、关节 脱位、肌腱或软 组织损伤、肿瘤、 退行性变等
神经系统评估
• 说出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神经反 射的评估内容
• 正确进行肌力、肌张力、触觉、痛觉、 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刺 激征的检查
• 正确辨认神经系统异常反射并简述临床意义
中枢性瘫痪 增强 无
增强或亢进 有
周围性瘫痪 减弱或消失
有 减弱或消失
无
瘫痪
• 单瘫:单一的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 • 偏瘫: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并伴有同侧
中枢性面瘫,见于对侧大脑半球运动 区或内囊损伤 • 截瘫:双下肢或四肢瘫痪,见于脊髓外伤 • 交叉瘫:病变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
体中枢性瘫痪,见于脑干病变
(genua varum、 genua valgum )
脊柱与神经检查流程

脊柱与神经检查流程护士检查前要注意洗手,穿隔离衣,保持检查环境的整洁舒适,检查前需征得病人的同意,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脊柱检查流程一、视诊:1.脊柱弯曲度:病人取直立位,双足并拢,双臂自然下垂,护士从侧面观察病人的脊柱有无前凸或后凸畸形,然后从背面视诊脊柱有无侧凸畸形或用手指沿脊柱棘突自上向下稍用力划压,使皮肤出现一个红色的充血线,以观察脊柱有无侧凸。
2.脊柱活动度:嘱病人分别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等动作,观察脊柱的活动情况。
检查颈椎活动度时,应固定病人的双肩,使躯干不参与运动。
检查腰椎活动度时,应固定病人臀部,使髋关节不参与运动。
已有脊柱外伤、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者,应避免脊柱活动,防止损伤脊髓。
脊柱活动受限表现为各段活动度不能达到正常范围,出现疼痛或僵直,常见于相应的脊柱节段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结核、脱位或骨折。
二、触诊:病人取坐位,护士用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询问有无压痛。
正常情况下,每个棘突及椎旁肌肉均无压痛。
如有压痛,提示压痛部位可能有病变,以第7颈椎棘突为标志计数病变椎体的位置。
脊柱压痛常见于脊柱结核、椎间盘突出症、骨折等;脊柱两旁肌肉压痛常见于腰背肌纤维炎或劳损。
三、叩诊:1.检查方法:脊柱叩击痛的检查方法包括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
直接叩击法:用叩诊锤或护士中指直接叩击每个脊椎棘突,询问有无疼痛,多用于胸椎和腰椎的检查颈椎疾病,尤其是颈椎骨关节损伤时,因颈椎位置深,一般不用此方法检查。
间接叩击法:病人取端坐位,护士将左手掌面置于病人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部位叩击左手背,询问有无疼痛。
正常脊柱无叩击痛。
脊柱病变时,受损部位可有叩击痛,常见于脊柱结核、椎间盘突出症、骨折等,疼痛部位多为病变所在部位。
四肢的检查流程:(一)四肢的关节与形态:检查时,病人充分暴露受检部位,正常人双上肢等长,双肩对称呈弧形,肘关节伸直时轻度外翻,双手自然休息时呈半握状;双下肢等长,双腿可伸直,两脚并拢时双膝和双踝可靠拢,站立时足掌、足跟可着地。
脊柱神经系统检查

脊柱神经系统检查脊柱神经系统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脊柱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脊柱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病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柱神经系统检查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查的目的、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目的:脊柱神经系统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脊柱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或病变。
通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脊髓损伤、脊柱畸形等问题,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常用的检查方法:(1)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肌张力、感觉、反射、肌力等指标。
通过观察和测试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2)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脊柱的结构和椎间盘的情况,帮助医生发现脊柱的畸形、脊髓的损伤等问题。
(3)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脑电图(EEG)、脊髓诱发电位(SEP)、脑干诱发电位(BAEP)和肌电图(EMG)等。
这些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系统的电活动,可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和神经肌肉的活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病变。
(4)脊柱穿刺检查:脊柱穿刺检查是一种通过穿刺脊柱腰椎间隙,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的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细胞、蛋白质、糖等指标,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脑脊液出血等疾病。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脊柱神经系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前的准备:患者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用药情况和过敏史等,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检查结果。
同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空腹、脱去金属物品等。
(2)检查过程的安全性:在进行脊柱神经系统检查时,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
特别是在进行脊柱穿刺检查时,医生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一 运动功能检查
◆ 肌力 ◆ 肌张力 ◆ 共济运动 ◆ 不自主运动 ◆ 肌体积(营养) ◆ 步态
运动分为 随意运动:受意识支配 解剖基础:大脑皮层-锥体束 不随意运动:不受意识支配 解剖基础:锥体外系和小脑
(一) 肌力
—— 肢体自主运动的力量 --主动法 --被动法
肌力分级
(6级计分法)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肌肉萎缩
爪形手(鸟形手):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等
下肢静脉曲张
持久体力劳动、站立工作者,栓塞性静脉炎。
其它
平 跖 足 :(平板足),先天异常。 水 肿: (症状学详)。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部分,包括:
①颅神经检查 ②运动功能检查 ③感觉功能检查 ④神经反射检查 ⑤自主神经检查
全瘫 仅有肌肉收缩 仅可平移 仅可抬高 可对抗外力 正常
肌力的减弱或消失,称为“瘫痪” 。
瘫痪的诊断
瘫痪的类型
单瘫
脊髓灰质炎
交叉瘫
脑干病变
偏瘫
脑出血、 脑梗死、 脑肿瘤等
截瘫
脊髓病变
(二)肌张力
• 概念:肌肉在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 • 肌张力增高:
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铅管样强直 齿轮样强直 • 肌张力减低:肌张力减低
佝偻病 慢性胸膜增厚活动度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 旋转 颈椎 45º 45º 各 45º 60º 腰椎 45º 35º 各 30º 45º
脊柱活动度检查法
作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
2.活动受限(原因)
软组织损伤 骨质增生或破坏 椎间盘突出 脊椎骨折/脱位
克氏征
布氏征
脑膜刺激征阳性 临床意义
脊柱神经根定位

T5-T12 前支主 干
股神经 闭孔神经 腓深神经 腓深神经
臀上神经 腓浅神经 胫神经 胫神经 臀下神经
运动
感觉
肩外展
屈肘
上臂桡侧
前臂旋后、屈肘、
屈肩
腕背伸(主要力 前臂外侧,拇、示 1/2
量)
中指
屈腕(主要作用)
伸肘
中指(有变异)
伸指
屈指 屈掌指关节
小指、环指、前臂尺 侧
神经根定位诊断
神经根平面 C5 C6 C7
C8
T1
T2-T12 T12、L1-L3
L2-L4 L4 L5 S1
S2、S3、S4
支配肌肉 三角肌 冈上肌 肱肌
肱二头肌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屈肌
肱三头肌 指总伸、示指固有伸、
小指伸 尺侧腕屈肌
屈指浅 屈指深桡侧 1/2 屈指深尺侧 1/2
指外展及内收
上臂尺侧
屈髋 伸膝 髋内收 足内翻
足背伸 髋外展 足外翻 足跖屈
伸髋
T4-乳头;T7-剑突; T10-脐;T12-腹股沟
L1-L3 为大腿前方顺 序相应皮节
小腿前内侧,足内侧
小腿前外侧,足背, 踇趾
小腿后外侧,外踝/ 足外侧,包括外侧三
足趾
纵向带,大腿后面-S2 肛周皮节;最外环-S2; 中环-S3,内环-S4-5
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桡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Nhomakorabea/
/ / 膝腱反射(L2-L4, L4 为主) / 跟腱反射 肛门浅反射
蚓状肌 手部所有小肌肉 骨间掌/背侧肌
小指外展肌 桡侧两块蚓状肌 尺侧两块蚓状肌
肋间肌
脊神经的体表定位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动作和步 态等来判断病变的脊神经位置。医生需要 仔细观察患者的姿势和动作,注意是否存 在异常的姿势、步态或动作等,从而推断 病变的脊神经位置。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具 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判断病变 的位置和性质。
04
脊神经的体表定位应用
诊断疾病
诊断神经根病变
颈神经5-8:分布于 上肢。
胸神经的分布
胸神经1-11:分布于胸壁、腹壁、上肢及乳房。 胸神经8-12:支配肋间肌。
腰神经的分布
腰神经1-4:分布于腹壁、盆壁、下肢及会阴部。
腰神经3-4:支配腰大肌。
骶神经的分布
骶神经1-4
分布于下肢及会阴部。
骶神经3-5
支配梨状肌、肛门括约肌及下肢肌肉。
03
运动功能
通过前支的运动神经元, 控制躯干和四肢的肌肉活 动。
感觉功能
通过后支的感觉神经元, 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 触觉、压觉等感觉信息。
自主神经功能
控制内脏器官、腺体等自ຫໍສະໝຸດ 主器官的活动。02脊神经的分布
颈神经的分布
颈神经1-4:分布于 头、颈、胸的上部。
颈神经1-3:支配胸 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注意患者感受
询问患者感受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询问患者感受,以便了 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适情况。
调整力度和方式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根据患者的感受,调整 力度和方式,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 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不适。
谢谢观看
感染。
注意环境安全
03
在体表定位脊神经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患者跌倒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四
(六)匙状指 指甲中部凹陷,边 缘翘起,指甲变薄, 表面粗糙
• 常见病: 缺铁性
肢
贫血
四
二、运动功能障碍
肢
• 神经肌肉损伤
• 关节损害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是通过反弧射的形成来完成的
• 一、浅反射(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
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 (一)角膜反射 • 方法 • 神经 传入——三叉; 传出——面神经 • 直接间接反射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 直接存在,间接消失:对侧面神经病变(传出障碍) • 直接消失,间接存在:患侧面神经病变 • 完全消失:深昏迷
(一)脊柱后凸:胸椎多发(驼背) • 小儿 —— 佝偻病
• 儿童、青年——胸椎结核(成角畸形)
• 胸椎弧形后凸,脊柱强直固定——类风湿性
关节炎
• 老年人——骨质退行性变
(二)脊柱前凸:腰椎多见
(三)脊柱侧凸:佝偻病,慢性胸膜肥厚
(二)、脊柱活动度
颈椎腰椎活动度大,胸椎活动度小 骶椎几乎不活动。
四、脑膜刺激征
• 意义: 脑膜受刺激 • 常见病: 各种脑膜炎症、蛛网膜下 腔出血
脑膜刺激征
• 1、颈强直 • 2、Brudzinski征
脑膜刺激征
• 3、Knigers征
和转归的 诊疗记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 §意义: ♠ 是临床医生在医疗工作中的一份全面记录和 总结。 ♠ 是确定诊断、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依据。 ♠ 是总结医疗经验、充实教学内容、进行科学 研究的重要资料。 ♠ 为法律提供真实可靠的素材。
格式与内容
§会诊记录: 由会诊医师书写,包括对病史、体征的 补充,病情分析、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治 疗意见。 §转科记录: 主要病情、诊治经过、转出理由、注意 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C5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肩外展(三角肌);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感觉----上臂外侧。
优质医学
11
C5的肌力:三角肌几乎是单纯的C5神经根支配的肌肉,是 C5神经根的定位标志。肱二头肌由C5和C6两个神经根支 配,存在重叠支配区域,定位不确切。
优质医学
12
C5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是 C5神经的主要指标,但它也含 有少量的C6神经成分。因此与 对侧比较稍有减弱即提示病变 存在。
优质医学
21
C8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屈指(屈指肌); 反射----无; 感觉----环、小指及前臂内侧。
优质医学
22
T1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手指内收外展(骨间肌) 反射----无; 感觉----前臂内侧上半部及
上臂内侧下半部。
优质医学
23
T1的肌力:手部的小肌肉都是由T1神经支配,检查手指外 展时,分别将一对对手指掐拢。检查手指内收时可通过夹 纸试验来检查。
优质医学
4
脊髓是分节段的,
每一对脊髓节段分出一 对神经根。人体有8对 颈神经,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和5对骶神经。 C5~T1神经支配上肢, T2~T11支配胸腰段, T12~S4神经支配下肢。 C5~T1、 T12~S4的这 两部分在临床上最为重 要。
优质医学
5
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通常按受损的神经平面在肢体 上产生特殊的症状和体征。由于每一受损平面都有自己典 型的神经支配特征,因此,根据这些特征临床上常能对神 经受损平面做出诊断。
优质医学
17
C6的感觉:C6神经根支配前 臂外侧,拇、示指和中指桡侧 的一半的皮肤感觉。检查者将 拇指和示指相掐,中指伸直形 成一个“6”字,表示神经根的 感觉支配区。
优质医学
18
C7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屈腕(屈腕肌)、
伸肘(肱三头肌)、 伸指(伸指肌); 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感觉----中指。
脊柱神经定位检查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脊柱外科 蔡 斌
优质医学
1
目录
1 概述(肌力、感觉、反射) 2 上肢神经根的定位3检查 3 躯干及下肢神经根的定位检查
优质医学
2
优质医学
3
神经损伤,包括脊髓、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伤,临床 上很常见。为了进行正确的治疗,首先必须确定神经损伤 的部位。因此,准确的神经定位检查在临床上十分重要。
15
2.C6的肌力:包括腕伸肌群和肱二头肌,但都不是单纯支 配。腕伸肌由C6和C7支配,C6支配桡侧腕伸肌,C7支配 尺侧腕伸肌,伸腕肌力主要来自桡侧腕伸肌。可将伸腕功 能作为C6神经根的定位指标。
优质医学
16
C6的反射:肱桡肌是通过桡神 经由C6神经支配的。检查对侧 进行比较,肱桡肌反射可作为 C6神经功能的指标。
优质医学
24
1.上肢神经根的肌力:C5—肩外展;C6—伸腕;C7—屈 腕和伸指;C8—屈指;T1—手指内收、外展。
优质医学
25
2.上肢神经根的反射: C5—肱二头肌反射; C6—肱桡肌反射; C7—肱三头肌反射。
优质医学
26
3.上肢神经根的感觉: C5—上臂外侧; C6—前臂外侧及桡侧2指半; C7—中指; C8—尺侧2指及前臂内侧; T1—上臂内侧。
髂腰肌(T12、L1.2.3)
股四头肌(L2.3.4)
内收肌(L2.4)
优质医学
30
T12—L32,L1-3 神经平面定位诊断比较准 确的方法。
优质医学
31
L4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足内翻(胫前肌); 反射----膑腱反射; 感觉----小腿内侧及足内侧。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的共同特点是在肢体或躯干产生节 段性的运动肌力、感觉和反射的改变。
优质医学
6
1. 运动肌力:支配运动肌力的冲动在脊髓内是通过皮质脊髓 束传递的。
神经根断裂引起它的肌节失神经支配,使其支配的肌肉麻痹;
皮质脊髓束即上运动原神经断裂则产生痉挛性瘫痪;
神经根受压可能产生肌力减退。
0级:无肌肉收缩;
优质医学
32
L4的肌力:L4神经通过腓深神经支配胫前肌。
优质医学
33
L4的反射:髌腱反射是一种深 反射,是由L2、3、4联合支配, 但主要是L4反射。当L4神经根 损伤时,尽管反射减弱担任可 出现。
感觉检查结果以正常、
过敏、减退、迟钝、消失表
示,并按其范围记录在图表
上。
优质医学
8
3. 反射:牵张反射弧是由肌梭、周围神经、脊髓突触和肌纤 维组成。大脑可发出冲动沿上运动神经元来调节反射。基本反 射弧中断引起反射消失;神经根受压则出现反射减弱;上运动 神经元控制中断,将导致反射亢进。
优质医学
9
优质医学
优质医学
27
优质医学
28
躯干神经根定位:
T2—胸骨柄;
T4—乳头;
T7—剑突;
T10—脐;
T12—腹股沟。
注:这些区域具有显著地重叠现 象,所以如果仅仅只有一个神经 根受累,则不表现出感觉消失, 尽可能出现感觉减退。
优质医学
29
T12—L3神经根肌力:对 每一对神经根来说没有单 独的特殊肌肉可以检查。
优质医学
13
C5的感觉:C5神经支配上臂 外侧的感觉,从肩部端至肘部。 而腋神经的感觉绝对支配区位 于三角肌外侧部之上。这点可 以帮助区别腋神经损伤还是C5 神经根损伤。
优质医学
14
C6神经根的定位: 运动----伸腕(桡侧伸腕肌); 反射----肱桡肌反射; 感觉----前臂外侧、拇、示指。
优质医学
优质医学
19
C7的肌力:肱三头肌、屈腕肌和指伸肌虽然有部分由C8 神经支配,但它们主要是C7神经支配的肌肉,可通过检查 这些肌肉确定C7神经定位。
优质医学
20
C7的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由桡 神经中的C7神经支配。
C7的感觉:虽然C7神经支配 中指的皮肤感觉。因为中指的 皮肤感觉偶尔也由C6和C8神经 支配,所以C7神经没有确定的 感觉支配区,感觉对C7定位无 重要价值。
肌
Ⅰ级:轻度肌肉收缩,不产生关节运动;
力
Ⅱ级:排除重力运动关节;
分
Ⅲ级:抗重力运动关节;
级
Ⅳ级:抗重力及一定阻力运动关节;
Ⅴ级:抗重力及抗优阻质医力学 运动关节。
7
2. 感觉:人体的痛觉和温度觉是在脊髓内经外侧脊髓丘脑束 传送的,而触觉则是在脊髓内经腹侧脊髓丘脑束传送的。因此, 外伤或椎间盘突出造成的前方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将导致首先 触觉丧失,随之痛觉丧失。在神经根损伤的恢复过程中,则应 痛觉比触觉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