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中科科凌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热水工程验收标准

中科科凌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热水工程内部验收标准2012年4月起实行新标准。
目的:规范工程施工,确保工程安装质量,保证向客户提供合格工程。
适用范围:集团操作的所有热水工程。
具体内容:1、电线和信号线必须走穿线管,防水防晒并且良好接地。
(1) 强电和信号线线不能共用穿线管,相距要有500mm距离。
(2) 如果离开一定的距离有难度,信号线必须穿入薄壁镀锌管。
(3) 电线选用铜芯电线。
信号线最好选择用屏蔽线。
长度超过50米时要换线径粗一点的线。
(4) 电线选用安负荷功率选择国标的电线。
1平方的导线可带5A的负载。
也就是1.1KW 以下的负载。
2、管路(1) 等程原则。
规格DN15DN20DN25D32DN40DN50DN70DN151DN2021DN253 1.51DN32 6.4 3.1 1.81DN409 4.5 2.6 1.51DN50158.1 4.3 2.3 1.71DN7024127 3.8 2.75 1.71(3) 热水管路尽可能短,所有管道尽量短。
(4) 集热器紧凑,前后间距要合适,短平直。
(5) 根据所用管材设计合理的支撑间距,热镀锌管连接丝口处做好防锈处理。
(6) 管道安装要横平竖直美观大方。
(7) 管路安装安设计要求,并按标准设置管路支撑固定。
(8) 管路及配件安标准连接,在管路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加装法兰或活接。
(9) 管路的坡向及坡度沿工质流动方向向上有5%。
-7%。
的坡度;在有水回流的系统中管路的坡度应使系统中的水自动回流,不积存。
(10) 水管管路上安装有倒U型的,倒U型的最高端安装排气阀。
(11) 工程水箱的进水管道上安装过滤器进水管路的安装配件顺序为:阀门一过滤器--(水泵)--电磁阀一阀门一水箱;阀门一过滤器---单向阀一阀门一水箱,在用电磁阀工作时,在电磁阀的进出口处安装三通。
3、泵(1) 水泵的扬程流量要看流量曲线图,不能按最大扬程,流量计算。
(2) 水泵分冷热水型。
空气能热泵工程验收方案

空气能热泵工程验收方案一、前言空气能热泵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随着其应用的逐渐普及,对其工程的验收也愈发重要。
因此,为了确保空气能热泵工程能够正常、安全、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验收方案。
二、验收依据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暖通空调设计规范》3.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4.甲方与乙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三、验收内容1. 设备和材料验收(1)检查空气能热泵设备及其配件的设备合格证、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等相关资料,确保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合格证明,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验收(1)检查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设备固定是否稳固。
(2)检查管道、容器、阀门等输配电器材的安装质量。
(3)验收配电系统的接线、标识及电气连接装置是否符合规范。
3. 调试与性能验收(1)对空气能热泵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2)验证设备的热水供应、制冷供应、热泵效率等性能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4. 安全与环保验收(1)验证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措施和警示标识是否齐全,确保人员安全。
(2)检查设备运行时的噪音、振动、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规定。
5. 使用与维护验收(1)验收使用说明书、维护手册是否完整,是否提供了设备的操作指导和维护要求。
(2)对用户进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培训,确保用户能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四、验收方法1. 对设备及材料进行抽检验收,确保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对设备的施工进行检查验收,包括设备的安装、管道、配电系统等。
3. 对设备的性能进行实地测试验收,获取设备的运行数据。
4. 对设备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性进行实地检测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环保达标。
5. 对用户进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培训,确保用户能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五、验收标准1. 设备及材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设备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 设备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供热工程_施工验收标准(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项目开工前,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环境条件,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并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组织施工。
2. 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了解工程用地、现场地形、道路交通以及邻近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和各类管线等情况。
3. 物资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等,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组织进场检验,办理验收手续。
4. 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挡、护栏、警示标志等。
夜间施工时,应设置照明、警示灯和具有反光功能的警示标志。
5.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工程项目情况,制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的措施。
二、施工过程1. 土建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地基基础、墙体、地面等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2. 管道安装:采用明挖、暗挖、顶管、定向钻等施工工艺,确保管道安装质量,包括管道的直线度、坡度、连接方式等。
3. 热力站和中继泵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符合规范。
4. 防腐和保温:对管道、设备等采取防腐和保温措施,确保供热效果。
5. 压力试验:对管道、设备等按规定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其承压能力。
6. 清洗:对管道进行清洗,确保管道内无杂物、油污等。
7. 试运行: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对供热系统进行试运行,确保其运行稳定、可靠。
三、验收环节1. 工程质量验收: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供热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包括土建工程、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等。
2. 安全验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3. 环境保护验收: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确保施工过程中无环境污染。
4. 验收资料: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5. 工程竣工验收:在施工过程完成后,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确保供热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总之,供热工程施工验收标准对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提高供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施工验收标准(新)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一、设备安装1、组合式热泵的安装1)制冷设备、制冷附属设备、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机组的外表应无损伤、密封应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
2)设备安装的位置、标高和管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安装必须稳固,用地脚螺丝固定时,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4)直接膨胀表面式冷却器的外表应保持清洁、完整,空气与制冷剂应呈逆向流动;表面式冷却器与外壳四周的缝隙堵严,冷凝水排放应畅通。
5)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实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组装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实验、真空实验和充注制冷剂捡漏实验,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制冷系统的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2)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
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特殊回油管除外);液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气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有两根以上得支管从干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应小于2倍支管直径,且不小于200mm;3)制冷剂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4)水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朝向便于操作的地方;5)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感温包应装在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紧密;6)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的出口应朝向安全地带,排液管应装在泻水管上。
7)制冷系统得吹扫排污应采用压力为0.6Mp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以浅色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
空气能验收规范

项目名称
施工负责人
验收人
日期
空气能主机部分
序号
设备名称
标准规范
验收
问题说明
1
机组布置要求
1、机组不得布置在通风条件差、环境噪音控制严及人员密集的场地
2、机组进风面遮挡物宜大于1.5m,控制面板距墙宜大于1.2m,顶部出风的机组,其上部净空气大于3.5m
3、机组进风面相对布置时,其间距宜大于0.8m
□合格
5
温控器一般要求
★检查温度显示是否正常
★检查按键是否正常
★检查参数调节是否合理
★检查检查显示是否正常
★检查按键是否正常
★检查参数调节是否合理
★检查运行输出是否正常
□合格
附图:
备注:现场拍摄附后
★检查机组升温是否正常
□合格
2
水泵一般要求
★检查水泵转向是否正常
★水泵运行噪音是否正常
★水泵运行原理是否正常
□合格
3
电子阀一般要求
★检查启闭声音是否正常
★检查启动后发热是否正常
★检查运行原理是否正常
□合格
4
补水液位控制器一般要求
★检查显示是否正常
★检查按键是否正常
★检查参数调节是否合理
★检查运行输出是否正常
□合格
3
电磁阀安装要求
1、电磁阀的规格、型号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性能指标
2、补水、回水电磁阀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管道旁通
3、安装在室外的电磁阀应当有妥当的防雨保护措施,外观简洁、美丽、大方,不得使用简易丑陋的遮挡物
□合格
4
管道支架安装要求
1、现场焊制的管道支架,应刷两道防锈漆刷漆后金属材料表面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不应有脱皮和返锈,涂层应均匀且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气泡等
空气源热泵验收流程方案

空气源热泵验收流程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供暖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空气能验收规范

2
机组安装要求
1、机组安装牢固、平衡,脚部安装防震胶垫,用地脚螺丝加固时需拧紧螺栓
2、使用金属管道连接主机时需加装软连接减震装置
3、根据要求具备防雷措施
4、电源接线牢固,不得有松动,并有可靠的接地线
□合格
3
机组基础要求
1、现场焊制基础,应刷两道防锈漆(醇酸)和一道面漆(银粉)漆,刷漆后金属材料表面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不应有脱皮和返锈,涂层应均匀且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气泡等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
立管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水平管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5
1.8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吊架的最大距离
公称外径DN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支吊架的最大间距(m)
□合格
楼面热水管道部分
序号
设备名称
标准规范
验收
问题说明
1
水泵安装要求
1、水泵的规格、型号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性能指标
2、防震胶垫与水泵基础连接牢固、平稳,用地脚螺丝加固时需拧紧螺栓
3、使用金属管道连接时水泵前后需加装软连接减震装置
4、安装在室外的水泵应当有妥当的防雨保护措施,外观简洁、美丽、大方,不得使用简易丑陋的遮挡物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报告

部位/区段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10
附录C (资料性)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地址
施工单位
地址
序号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1 空气源热泵安装
2 冷凝化霜水系统安装
2 支架、基础或基座安装
3 机组与管道系统连接 4 机组与冷凝化霜水系统连接 5 机组与电气及控制系统连接 6 机组与辅助导流设施连接
7 机组防冻措施
8 机组运行调试
…
…
质量和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查结果
观感质量检验结果
分包单位
验收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9
NB/T 10416-2020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数量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序号
检验批名称
1 2 3 4 5 6 7 … 说明:
附录B (资料性)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部工程名称
编号:
检验批数量
检验批数量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质量 负责人
3 冷凝水系统安装
4 热媒分配设施安装
5 热媒传输管网安装
6 室内对流散热系统安装
7 室内对辐射散热系统安装
8 室内暖气散热系统安装
9 系统动力设施安装
10 系统监测及控制系统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