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调研

合集下载

古典园林调研案例

古典园林调研案例

古典园林调研案例一、调研背景。

咱就说,中国古典园林那可是园林界的老祖宗啊,有着超级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呢,就挑了苏州拙政园来调研,这园子在古典园林里那可是响当当的明星。

为啥选它呢?首先苏州本就是园林之城,拙政园又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不去它那儿逛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研究古典园林。

二、拙政园概况。

# (一)历史渊源。

这拙政园啊,岁数可不小了。

它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到现在都好几百年了。

最早是一个叫王献臣的官员建的,这人估计也是个文艺青年,想要打造一个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

不过呢,这园子在历史的长河里也是命运多舛,几经易主,还被各种改建。

但不管怎么折腾,它的那种古典韵味一直都在。

# (二)地理位置。

它就在苏州城的东北隅,地理位置相当不错。

周围的环境那叫一个美,旁边有河有巷,就像给拙政园这个大美人儿配上了漂亮的首饰和丝带。

园子里的布局呢,巧妙地利用了原来的地形地貌,依山傍水(虽然苏州没什么大山,但那种起伏的小地形也是利用得恰到好处),把山水、建筑、植物这些元素融合得那叫一个天衣无缝。

三、园林布局与造景手法。

# (一)布局特点。

拙政园的布局,就像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

整个园子以水为中心,水面占了园子的很大一部分面积。

你一进去,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水,波光粼粼的,像一面大镜子。

水的周围呢,亭台楼阁、假山怪石、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从空中看下去(我是没这个机会从空中看啦,但是想象一下),就像一颗明珠被各种精美的装饰环绕着。

园子被分割成东、中、西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

中部是精华所在,也是最开阔的地方,以水景为主,各种景观都围绕着水展开。

东部比较疏朗开阔,有很多庭院和建筑。

西部则相对紧凑,有一些比较幽静的小景点。

这三个部分虽然各自为政,但又通过回廊、花墙、小桥这些巧妙的设计联系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各自有各自的小空间,但又能随时串门儿。

# (二)造景手法。

1. 借景。

拙政园的借景手法那可是一绝。

它能把园外的景色巧妙地“借”到园子里来,让园子看起来更大、更有层次感。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最佳范文苏州园林调研报告一、引言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园林设计技巧而闻名于世。

近日,我们小组前往苏州进行园林调研,以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设计理念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本报告将从园林的历史背景、园林的设计特点以及苏州园林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历史背景苏州自古以来就是园林之城,拥有着丰富的园林文化历史。

苏州园林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宋代,经过元、明、清三代的不断演变,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苏州园林艺术。

在中国园林史上,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园林技艺而享誉海内外。

三、设计特点1. 构思独特:苏州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每个园林都有独特的布局和构思,形成了恬静宜人、景色如画的景观。

2. 巧妙运用空间: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了无限的景致,充分利用了各种元素,例如水、石、花草等,打造出多样化的景观。

3. 园林细节:苏州园林注重细节的处理,以精湛的手工艺和精致的装饰品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韵味,使园林更加富有情趣和艺术价值。

四、现代化管理目前,苏州园林已经开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

园林的管理包括日常维护、保护及游客服务等方面。

苏州园林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提高了园林管理的效率,保护了园林的原始风貌,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五、园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园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苏州园林管理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园林的保护工作,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宣传,苏州园林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同时,苏州园林还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园林的产出效益,为园林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结论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园林设计技巧而闻名于世。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创新,苏州园林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不断寻求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苏州园林调查研究报告

苏州园林调查研究报告

苏州园林调查研究报告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在苏州地区的园林中,以下是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1. 建筑风格: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独特,深受传统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元素有拱门、廊道、亭台楼阁等。

这些建筑结构以其精致的雕刻和精细的细节而闻名。

2. 植物景观:苏州园林以其精心布置的植物景观而著名。

园林内种植了各种花卉、树木和灌木,并通过巧妙的布局和修剪来营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著名的植物包括牡丹、荷花和竹子等。

3. 园林设计:苏州园林的设计注重景观的平衡和和谐。

根据儒家的哲学理念,设计师将景观与建筑物、水池和石头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园林中常用的设计技巧包括错落有致的布局、水景与山石的对比和使用迷宫般的小径等。

4. 水景:水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通常有池塘、湖泊和运河等水景。

这些水景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优美的景观,并为园林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5. 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代表,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巅峰,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环境美的追求。

总体而言,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品,以其精巧的设计、
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迷人的植物景观而闻名。

它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被广大人们视为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园林调研报告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

今年,我有幸前往苏州进行了园林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

我游览了苏州的几个著名园林,包括虎丘园、留园和拙政园。

虎丘园是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以其精妙的布局和独特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山水相融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了传统的中国园林文化。

在苏州的留园,我被其精致的建筑和精美的园林景观所震撼。

这座园林利用了水的特性,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另外,拙政园则以其复杂的建筑结构和精心布置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参观拙政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体验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感觉。

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讲究“小而精”的创作理念。

虽然面积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精致。

园林内的建筑、山水、花草以及各种装饰物的安排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和布置。

每一个角落都展现了作者的用心和智慧,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也注重人与自然的交融。

园林中的建筑、湖泊、假山等元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园林更加具有情趣和艺术性。

无论是游赏园林的游客,还是在园林中居住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享受到自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在调研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园林中的植被种植有序,合理配置,不仅美化了园林环境,还为园林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园林内的水体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使整个园林更加生机勃勃。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瑰宝。

在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并认为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相信苏州园林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传承和发扬园林艺术的瑰宝。

苏州园林外出考察报告心得

苏州园林外出考察报告心得

苏州园林外出考察报告心得概述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细致的设计和艺术性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次考察团一行赴苏州考察了著名的苏州园林,对于这次考察,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以下是我对此次考察的一些心得体会。

1. 综合设计与布局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综合设计和布局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留园、拙政园还是网师园,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注重整体布局和空间平衡的特点。

在考察中,我深刻体会到园林设计中空间的使用和布局的重要性。

每个园林都通过适当的划分和景观设置,使得游客在其间漫步时每一步都能有所发现,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不同景观的魅力。

这种综合而有序的设计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也能提供舒适和安静的环境。

2. 画龙点睛的细节苏州园林的另一个魅力就是它们独特的细节处理。

整个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细微而巧妙的设计,如小桥流水、假山、亭台楼阁等。

这些小细节令人留连忘返。

当我们走入其中,细心观察每个角落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每一处都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这些细节的精致与巧妙是苏州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3. 园林与文化的融合苏州园林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巧的雕刻和意境的营造,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通过导游的解说和参观中的细节发现,每个苏州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融入了哲学思想、诗词歌赋和传统绘画等元素。

这种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也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了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考察过程中,我深感文化的力量与魅力。

4. 园林运营与保护除了园林的设计和文化内涵,园林的运营和保护也是考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苏州园林通过合理的票务管理、导游服务和景区维护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体验。

同时,在考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苏州园林正在积极推动文化保护与利用,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展览等方式,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了独特的文化交流平台。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是我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它滥觞于汉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五代两宋,再高潮于明清,有着深厚的积淀的过程。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篇关于苏州园林调研,一起看一下吧!关于苏州园林篇1苏州,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气质婉约,这是我未见它时便有的期待。

是在许多城市高楼阔路的雷同反复之后,见到苏州的矮房、流水、白墙,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确是被其与我期望的重合度给震惊了。

第一次对一座城市这么图 1 有好感。

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

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网师图2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

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说实在的,我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

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

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挥地做下去。

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

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则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

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将其做到极致。

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

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

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至是一种神圣。

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对比,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

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

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

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

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对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像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共3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苏州园林调研报告篇一:苏州园林调查报告苏州园林调查报告目录一、卷首语二、团队合照三、团队介绍四、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总结报告五、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个人报告苏州园林风貌及造园艺术作者:袁雯菁苏州园林的现状作者:吴乃蕴苏州园林的破坏与保护作者:柳叶苏州园林的开发与利用作者:韩悦崎苏州园林的意义与价值作者:杜晓芬苏州园林问卷调查总结及心得作者:徐雅婷六、苏州园林的美丽风貌(彩页)拙政园彩页1~3狮子林彩页4~6留园彩页7~8网师园彩页9~10沧浪亭彩页11~12(封面——烟雨江南;封底——沧浪美景)团队介绍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指导老师:吕艳(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班主任)小组成员:组长:袁雯菁(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组员:吴乃蕴(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柳叶(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韩悦崎(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杜晓芬(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徐雅婷(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团队实践目的:苏州市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乡,气质婉约是它的特色,正因为苏州是这样的历史名城,才孕育了具有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

本次活动以记录苏州园林风貌为主要目的,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展示苏州的绝美风光,突显其旅游价值,同时记录苏州园林的破坏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园林的开发度,针对苏州园林的价值与意义,提出苏州园林更好的利用方案,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弘扬园林文化,使苏州更好地走向世界。

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总结报告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

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

衣诀翩飞,蝴蝶惊梦,刹那芳华,是谁,伫立于秋的尽头,沁湿了薄衣,风奏离歌,嶙峋成曲,重峦叠嶂,叠迭起寒涟徐徐。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主要对苏州园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苏州园林的景观特点、历史意义、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但是,在管理状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调研目的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了解苏州园林的现状和管理状况。

3、探讨如何保护、改善苏州园林。

二、调研方法1、实地观察2、问卷调查3、专家访谈三、调研结果1、苏州园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苏州园林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吴越时代。

在唐宋时期,苏州园林品种繁多,建筑形式精湛,成为古代园林艺术的最高峰。

2、苏州园林的现状和管理状况目前,苏州园林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人流量较大,游客的环境意识不强,存在保护意识不足的现象。

同时,苏州园林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员不足、保养不到位等。

3、探讨如何保护、改善苏州园林为了保护、改善苏州园林,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

其次,要加大人力投入,增加管理人员的数量。

此外,对苏州园林的保养和维护也需要加强。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但是,在管理状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加强管理,保护好苏州园林这一人类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酿饼
春节一过,街上就开始弥漫起酒酿饼酸甜芬芳 的滋味。酒酿饼,是春天时令的苏式食品,只卖 一季。外观形似小月饼,馅料有豆沙、芝麻等。 尤其是玫瑰馅,白皮红瓤,似要渗到皮上来。趁 热咬一口,喷香、酸甜、脆嫩,皮软、馅甜、味 糯,有一种饼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2013-11-22
小馄饨
小馄饨是江南人家最寻常可见的小点。几乎透明的皮薄 如绉纱,中间透出一点粉红色的肉馅,盛在最常见的白瓷 汤碗里,清澈的汤里撒上些碧绿生青的葱花蒜叶、嫩黄的 蛋皮丝,又或再添少许紫菜和虾皮,汤鲜味美,意犹未尽 。
四.造型
三.材料


二.色彩
一.比例

六.技术 五.功能 四.造型 三.材料 二.色彩 一.比例
花般精美
花墙,苏州园林的大师们为了 能让苏州园林更接近自然,所以把 苏州园林的花墙雕的更有层次感, 把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都映在墙中 ,更融景与自然,所以叫花墙 .
2013-11-22
苏州小吃
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南京、苏州、上海、长沙)之 一。苏州小吃历史悠久亦闻名天下,蜜汁豆腐干,松子糖,玫 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 美食,不可不尝。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鱼、清汤鱼翅 、响油鳝糊、西瓜鸡、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翡翠虾斗、荷 花集锦炖等。 “松鹤楼”是老字号的苏式餐馆;“老苏州茶酒 楼”以传统苏帮菜而闻名;“朱鸿兴面馆”和“绿扬馄饨”等 物美价廉,比较适吅大众消费。
2013-11-22
目录
1.苏州园林的特点
(1)比例 (2)色彩 (3)材料 (4)造型 (5)功能 (6)技术
(1)沧浪亭 (2)拙政园松风亭 (3)风来亭 (4)冷泉亭 (1)中区介绍 (2)梧竹幽居 (3)一池三山 (4)见山楼 (5)柳阴曲路 (6)香洲 (7)小飞虹
2.苏州园林的建筑
3.拙政园介绍
拙政园松风亭
• 拙政园松风亭位于中部,与小沧浪、 小飞虹、得真亭组成平面自由的水院。 松风亭位于水院东侧,用石柱架于水上。 近观水院游鱼,远可透过小飞虹欣赏远 处景色。亭平面正方形,攒尖顶。
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 位于中部水池西侧,亭南、北有廊亭建在黄石砌成的洞穴基座上,水流其中, 别有情趣。临墙处有镜一面,可见东墙景色,扩大了视觉空间。亭位置较高、 又临水,故名月到风来亭。亭平面六角形,攒尖顶。
静态色彩
四.造型
三.材料


二.色彩
一.比例

六.技术 五.功能
细节的美
广漆,又称赛霞漆,由生漆或 熟漆加入熟桐油调制而成,棕黑色 。这种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 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 适”的感觉。
四.造型
三.材料


二.色彩
一.比例

六.技术 五.功能
典雅别致
24
二、苏州园林的建筑
苏州园林的美
• 一 .美在和谐——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毕无害焉,故曰美 。苏州 园林,山有蜿蜒起伏之势,水有流连忘返之曲,路有柳暗花明之态;蓝天白 云之下,粼粼波光沁凉人心,自成一种风韵。 • 二 .美在完善——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石幢 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雕 细琢,绝对不留有任 何瑕疵,工艺精细完善,做到处处皆景,处处皆美。
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
有泛舟赏荷的风俗,其时葑门外的黄天荡和洞庭 西山的消夏湾是赏荷纳凉胜地。
七月七日乞巧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 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 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 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 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 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 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 两水的混吅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 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 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 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 等节俗。
藏书羊肉
藏书镇的羊肉全国闻名。中国 四大羊肉汤之一。 藏书羊肉历史悠 久,以其独特的烧煮技艺,烹调成各 式羊肉菜肴,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 口、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是冬 令进补佳品,成为传统的苏州地方风 味小吃而风靡江南。
苏州十大特色小吃
歌谣传唱:“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 香甜软酥糯。生煎馒头蟹壳黄,老虎脚爪 绞连棒……”苏州人讲究精细,小食点心 ,样样细致美味,让食客永远存着一点回 味和思念。
调研小组成员
1.陈盘涛 2.陈鑫 3.俞竞楠 4.周璐
调研过程
1.实地调研过程 地点:苏州拙政园 时间:2013.10.11—2013—10.13 经费:去时动车票74.5*4=298元 回时高铁票111.5*4=446元 拙政园门票35*4=140元 住宿150*2*2=600 2.拍照整理 3.查找关于苏州园林的资料 4.分析资料,做出删减 5.分工画出梧竹幽居平面图 6.查找素雅的ppt模版 7.制作ppt 8.总结再修改
形、圆形、扇形、海棠、圭形
亭顶样式:歇山顶、攒尖顶
沧浪亭
• 沧浪亭位于主景区土山上,四周古树 葱郁,青竹丛生。亭四周有平台石栏杆, 显得庄重。亭为方形平面,形制古朴,石 柱,石枋,檐下有斗栱,枋下为雀替。出 檐深远,角高挑,造型飘逸。亭内顶棚四 周为船篷轩,四根吊柱中为扁作三界回顶, 装饰精美。歇山顶,有漏空屋脊。
园林的骨髓—山石
园林的血脉—水系
园林的五官—建筑
园林的毛发—花木
私家园林之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1509年明朝正德 年间,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拙 政园是王献臣弃官回乡后拓建而成 ,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 一分为三。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 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 为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 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 园齐名。作为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 品,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也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83.5亩 ,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73亩开放 面积中,仅38亩为晚清建筑园林遗 产。

《园冶》中说:“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自然是休 憩的地方。亭既是休憩凭眺之处,也是园林风景中 重要的点缀。位于园林主景区山上的亭其位置最醒 目,多隔水和主厅互为对景,形成苏州园林布局的 一个主要特征。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亭子种类:路亭、街亭、井亭、碑亭、钟亭、
鼓亭
亭的位置:山巅、水际、路旁、林中 亭的分类:亭、半亭 亭的平面形式: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重的江南 建筑特色,十分幽雅,门窗都有雕花装饰,做 工精细,玲珑别致。由于苏州园林多数都是古 时的官宦人家所建,因此建筑给人一种大气, 沉稳的感觉,并且透露出浓浓的文人气息 。
四.造型
三.材料

二.色彩
一.比例


六.技术 五.功能
传播文化
苏州园林不仅具有其独特的无以伦 比的美学价值,而且具有中国传统的艺 术价值。苏州园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 代各种传统艺术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 文化和历史价值 。
2013-11-22
4.总结
一、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
• 六.技术 • 五.功能 • 四.造型
• 三.材料

六.技术


五.功能
四.造型 三.材料 二.色彩 一.比例
处处皆是画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六.技术 五.功能 静态色彩的存在载体色彩在苏州园 林中最容易被人感受,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粉墙、黛瓦、褐色的窗、柱、门, 灰色的路面和假山构成了苏州园林中的 静态色彩。这简单的色彩,看似单纯, 却以不变应万变,衬出了满园的风光无 限。
八月十八游石湖
石湖在苏州城西南郊上方册东 麓,湖广二十五里。夜半,满月 西偏,杏春桥九个环洞的水面上 都有一月影,,金波明灭,九月 成串,蔚为奇观,这便是闻名遐 迩的“石湖串月”。
冬至节
冬至前夕叫冬至夜,全家团聚吃冬至夜饭。凡出 嫁了的妇女必须回转夫家,倘留在娘家将不利于 亲人,会穷得“十只饭箩九只空”。夜饭菜肴特 别丰盛,喝冬酿酒。饭前祭祖,祭祖的菜必须回 锅烧,否则吃了会丧失记忆力。家人外出者,也 要给他们放副碗筷。各种菜都有吉祥名称,饭内 预防两只熟荸荠,吃饭时夹出来,称“掘元宝” 。 冬至当日,晨起,吃圆子和南瓜团子。这一天开 始起九,叫“连冬起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而 寒尽。民间有“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 年”的说法,可以冬至阴晴来预卜岁末天气。
拙政园
拙政园平面图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西区
(原“补园”)
N
中区
(原“拙政园”)
东区
(原“归园田居”)
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 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 “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 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
35
中区
—原“拙政园”
中区概况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 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 、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 的格局。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5亩,水 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面有分 有聚,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富于 变化的风景,江南私家园林在布局 上,采取划景区和空间的办法。层 次为景区,主要依据水体、路径、 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间,拙政 园共分为5个景区。 中部与东部用一条复廊隔开, 透过每一个窗户看去有“移步换景 ”的效果。
2013-11-22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2013-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