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

电大《心理学》
电大《心理学》

华中师大《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不包括的是: A.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脑机能的研究 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行为规律的探讨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人性化运动 B.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动 D.宗教化运动 3、关于17到19世纪的心理学思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思想 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奈瑟 5、提出内倾、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 弗洛姆 6、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 D. 自我 7、马斯洛认为,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症病人 D. 超人 8、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影响行为的环境 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C. 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 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不包含: A. 真诚一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 10、阿德勒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 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 利比多 11、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 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 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D. 符号学习理论 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行为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D. 应答性行为 14、在华生看来,说话、写字和打棒球属于: A. 外显的习得行为 B. 内隐的习得行为 C. 外显的非习得行为 D. 内隐的非习得行为

电大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1.睡眠可分为(C)个阶段 A.六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人耳能感受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A)赫兹 A.20—20000 B.2—2000 C.2—20000 D.200—20000 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D) A.差别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4.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C) A.无意识行为 B.对刺激的无意识 C.幻视 D.盲视 5.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知觉和思维的组织结构,考察知觉意识的心理历程,而不是分解知觉和思维的学派是(C) A.精神分析 B.机能主义 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 6.“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D)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配 7.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D) A.社会科学 B.人文科学 C.自然科学 D.中间科学 8.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C) A.轻度睡眠阶段 B.睡眠锭阶段 C.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D.深度睡眠阶段 9.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C)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注意 10.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反映的知觉是(C) A.错觉 B.空间知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C) A.认知 B.情绪和动机 C.心理现象 D.能力和人格 12.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最好的感觉通道是(D) A.视觉 B.触觉 C.嗅觉 D.听觉 1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 A.冯特 B.巴甫洛夫 C.华生 D.詹姆士 14.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材料上,这种注意是(D)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注意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D)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选择性 16.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是(C) A.记忆 B.思维 C.感觉 D.知觉 17.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S) A.精神分析 B.机能主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精)(新)

第一章绪论 1、把握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①就其内容而言,西方心理学史属心理学学科范畴。 ②该学科的性质是历史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 研究对象: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2、理解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①新的心理学实验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②心理学知识资料的积累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突破之间的矛盾。 ③心理学发展中分化与综合之间的矛盾。 外部条件:①生产实践需要和科学发展水平。 ②哲学思想观点。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1、试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 基本问题:灵魂的本质,即心身关系、心物关系 逻辑线索: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 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 以亚历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思想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成为归宿。 2、了解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及其对后来心理学有何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质, 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相互冲击,形成漩涡,产生无限的世界。原子不可分割,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形状大小的差异。 (影响 : 柏拉图理念论:①承认思维的能动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以回忆的方式最原始的表现了天赋观念和内省法; ②触及到主体和客体、先天和后天、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③指出心理活动包括理性和非理性部分,两者既统一又矛盾着;④相传是欧洲最早提出知、情、意三分法的雏形;⑤第一次描述了接近和相似两条联想律;⑥觉察和感觉的相对性和对比、情感两极性以及梦和欲望的关系等。(影响 : 3、理解亚里士多德生机论思想的成就及其对后来的心理学影响。 成就:①首次提出心理是有生命体活动的形式和功能; ②坚持身心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和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③提出发生学的观点、进化的思想和比较心理学的研究形式; ④提出心理结构的知、意二分法;⑤发现联想的三定律;⑥发现亚里士多德错觉;⑦触及到视觉后象、感觉阈限、感觉相互作用和适应、对比等; ⑧对记忆、梦和欲动等心理现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影响 :①建立了一个知识体系, 关于灵魂的研究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方面都同关于活动的机体的研究发生关系。②界说了灵魂的性质及其活动。③具体描述了人类的经验和行为。 (P47 第三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1、了解中世际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观点与代表哲学家 ·阿奎那经院哲学观点:重视理智和抽象功能,把心理视为一个系统,承认知、情、意、行的相互依存性等方面有正面意义。但存在理智主义、温和唯实论和神学目的论的倾向。 ·伊本·阿尔·海塔姆:视觉心理学思想,以光学决定论为基础,提供了科学解释视觉形成的某些根据,创造了机械决定论产生的前提条件。

电大心理学考试小抄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2.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CD )。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2.5分)。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2.5分)。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2.5分)。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5分)。 2.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①能力的类型差异。(3分)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分)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分)(四)论述题(20分,从2个题中任选1个完成。)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分)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2分)③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2分)④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2分)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分)⑥人格和谐完整。(2分)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分)对以上要点,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合理恰当的,另加6分。二、课程考核的重点内容提示 终结性考试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80%,掌握的内容约占15%,了解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般认为属于中间科学。①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是脑的机能,因此心理学要研究脑的机制、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脑伤害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等,这些研究的目标和手段等都与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②人又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能力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这样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心理学的功能:①描述和测量: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②解释和说明:心理学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③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及个案法。①观察法:分为自然观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心理学重点 诸论 1、心理发展动力 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 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 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电大心理学资料

电大心理学资料 重难点辅导(一)(1—4章) 重难点提示(一)(1—4章) 第一章心理学及其应用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认知与学习、动机与情绪、心理特性、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等。 2、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3、心理学分为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基础领域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邓。 4、心理学的流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访谈法。 6、心理学的功能: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预测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等。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1、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2、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可由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够感受到的刺激系列。感觉阈限又分为两种,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感觉适应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4、心理学中一般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它所作用的感官性质,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视觉和听觉是人类的主要感觉通道。 5、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和感觉有区别也有联系。

6、知觉有两个重要的心理特征:组织性和恒常性。 7、知觉的过程就是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的组织性包括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 8、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9、心理学中一般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知觉系统用错误的方式去体验刺激时产生错觉。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 1、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2、无意识是相对意识存在的,是个体不曾察觉到得心理活动和过程。 3、意识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例如梦、睡眠、催眠、白日梦等。 4、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因受试者眼球在该阶段会快速跳动而叫做快速眼动睡眠,各个阶段的脑电波和外部表现都不同。 5、睡眠失常现象包括失眠、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日间嗜睡。 6、梦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8、催眠的主要理论有意识分离观点和角色扮演观点。 9、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0、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良好的注意的品质对完成各种活动至关重要。 11、根据注意时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心理学史考试重点0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史考试重点0 第一章绪论 1、把握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①就其内容而言,西方心理学史属心理学学科范畴。 ②该学科的性质是历史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 研究对象: 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2、理解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 ①新的心理学实验事实与原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②心理学知识资料的积累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突破之间的矛盾。 ③心理学发展中分化与综合之间的矛盾。 外部条件: ①生产实践需要和科学发展水平。 ②哲学思想观点。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1、试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 基本问题: 灵魂的本质,即心身关系、心物关系逻辑线索: 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 1 / 19

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以亚历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思想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成为归宿。 2、了解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柏拉图理念论的思想及其对后来心理学有何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质,无数的原子永远在无限的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相互冲击,形成漩涡,产生无限的世界。 原子不可分割,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形状大小的差异。 (影响): 柏拉图理念论: ①承认思维的能动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以回忆的方式最原始的表现了天赋观念和内省法;②触及到主体和客体、先天和后天、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互动关系;③指出心理活动包括理性和非理性部分,两者既统一又矛盾着;④相传是欧洲最早提出知、情、意三分法的雏形;⑤第一次描述了接近和相似两条联想律;⑥觉察和感觉的相对性和对比、情感两极性以及梦和欲望的关系等。 (影响): 3、理解亚里士多德生机论思想的成就及其对后来的心理学影响。 成就: ①首次提出心理是有生命体活动的形式和功能;②坚持身心不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1 / 14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 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 不包括的是: 兴的实质是: 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 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 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 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C. 弗洛伊德 D.奈瑟5、 提出内倾、 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I I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弗洛姆6 、阿德勒认为, 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 D.自我7、马斯洛认为, 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 超人8、勒温认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A.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 脑机能的研究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 行为规律的探讨2、文艺复 A. 人性化运动 B. 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 学思想, A. D. 宗教化运动 关于17到19 世纪的心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 D. 症病人

C.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 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 不 包含: 行为称为: 字和打棒球属于: A. 外显的习得行为 B. 内隐的习得行为 C.外显的非习得行为 D. 内隐的非习得行为15、以 下不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 真诚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 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10、 阿德勒认为, 衡量一个人是 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 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利比多 11 、 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 A. 影响行为的环境 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 件积极关注 D. 指导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 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C.新行 为主义 D. 符号学习理论 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新行为 主义 D. 应答性行为14、在华生看来, 说话、与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

高等教育心理学完整资料(终极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 一、概念解释 1. 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 ..的科学。 冯特在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包括人格和心理过程(情、知、意)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事一个交叉学科。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实验法: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描述性研究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4. 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5. 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是师生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师爱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6.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 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这一任务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的信念。 8. 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督以及调节的能力。 9. 元认知:认知的认知。 10.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能够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1. 学习:人与动物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及其行为潜能的变化。 12.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3. 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 14. 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5.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网络结构为认知结构,又叫图式。 16. 学习动机: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某一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7. 强化:指学习行为引起的结果对行为习得产生的积极作用。(行为主义的观点) 顿悟: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8.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习迁移分类:正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19. 定势:先于某一心理活动并指向这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20.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命题或命题网格,图 式。 21.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条件加结果。 22. 知识学习的三阶段:同化、保持、提取。 23.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 记忆根据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境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24. 遗忘:过去经历的事物不能够再认、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5.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 26.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 27. 痕迹衰退说:材料的消失。 28. 干扰说:材料的相互影响。 29. 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30.技能分类 操作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征:客观性、外显型、展开性 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先快后慢、高原现象 心智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特征:观念性、内潜行、减缩性 32. 原型:具有同类事物典型特征的例子。 33. 学习策略(梅耶):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 动,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计划性。 34. 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三要素:给定、障碍、目标 35. 问题解决:根据给定障碍达到目标的过程。 36.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其基本 特征是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分类:集中式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复合思维)和发散 思维(求异思维) 37.人格: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差异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 38.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以及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形式: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和自我调控(意); 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观念: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被动--主动无意识--有意识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39.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 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40.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 征和倾向。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分三个阶段: 前道德(基于行为结果)、 他律道德(基于他人或权威的标准)、 自律道德(基于自己内心的标准) 态度和品德改变的三阶段:醒悟阶段、改变阶段、巩固与稳定阶段 41. 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 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42. 社会惰化(社会阻抑):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 的下降。 43. 从众: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或改变原有观点,使自己与群体保持 一致的现象。 服从具有强制性。 44.教学设计: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45. 最近发展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将要达到的知识水平之前的区间。 (维果斯基) 46. 教学模式: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 学活动结构。 47. 先行组织者:先于学生学习而呈现的引导性材料。 48.教师的使命: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创造者。 49.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 50.人际关系: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51.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52.测量: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质的数量化描述。 53.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 释。 54.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验长度、测验难度、被测对象、实测过程 二、选择题 1. 基础心理学的过程分为情、知、意三个方面。 2. 信息加工分为输入、编码(加工)和输出三个方面。 3. 教学反思的成分有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 教学反思过程: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积极 验证阶段 4.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属于心智技能。 技能分类: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5.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论,提出学习的三条规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 率。 6.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 工具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7.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8.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 9.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 知识观:知识是学习主动地结果; 学习观: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观:学生学习的主导。 11. 海德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12. 学习迁移理论中,桑代克提出相同要素说(形状知觉实验),贾德提 出经验泛化说(水下击靶实验),苛勒提出关系转化说(纸下觅食实验), 批判了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13. (皮亚杰)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大学生思维发展基本成熟,具备形 式运算能力,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14. 反映活动的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5. 知识的三个阶段:同化、保持和提取。 16. 知识获得分类: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

1学习心理学史感受学习到什么?学习前后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心理学史学习的益处: (一)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二)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1、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2、将各种似乎毫无关联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为心理学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经验,也为分裂的心理学提供了整合的动力。(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1.循着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轨迹,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判断问题的能力;3.在梳理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四)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五)弄清心理学“流行”或“时尚”的原因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史:1、欣赏历史画卷,接触历史人物、思想;2、探知得失兴替,了解历史逻辑,为现实的研究提供帮助并且前瞻;3、形成历史观点,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正确判断是非和评价历史人物。 1.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重点; 2.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分别对心理学的影响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重视思维分析、概念推理,认为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而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 这种观点影响了在实验心理学之外的从意动心理学开始的源远流长的心理学思想,包括后期的人本主义等学派都深受影响。 提供了学科探究的方法——理性演绎法——首先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推演出其它命题和定理,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并开始使用内省法。 经验主义: 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经验主义的原则是:强调感觉过程的根本作用;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通过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 关注的焦点在意识过程上。 它提供了诸多实证的心理学思想,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所关注的经验对象成为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后世行为主义等几大流派起到了源流性的影响。 3.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思想: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盖伦的医学理论 2、近代生物学中加尔的颅相学;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布罗卡言语机能的发现;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性质、传导速度、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神经特殊能学说。 关于脑机能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给心理学提供了许多研究方法,促进了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发展,为实验心理学打下了基础。 3、近代物理学中贝塞尔的人差方程式刺激了反应时研究;由伽利略开创、牛顿奠基的近代实验物理体系提供了客观完备的实验方法论和思想体系;伽利略将心理学完全排除在科学之外的绝对态度成为了后世批评的标靶,从反面促进了心理学发展;韦伯-费希纳定律对感觉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19世纪的物理学通过大量实验方法的中介研究为心理学提供了研究基础,并直接结合成心理物理学。 4、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直接推动了心理学发展序幕的揭开。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定律破除了长期在哲学中盛行的生机论观点,打破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进化论揭示了宇宙事物由无生物到有生物、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呈现出了阶梯式的发展规律,其中许多观念如遗传、环境、

心理学史复习要点

第四章早期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大致上可分为三代: 1、早期行为主义是第一代,特征为: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外周论; 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特征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 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3、新的新行为主义是第三代,特征为: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 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第一节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二、哲学背景 (一)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二)实证主义哲学 (三)实用主义哲学 三、心理学背景 (一)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动物心理学的发展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 (三)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四)巴甫洛夫的客观心理学对华生的影响 第二节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一、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研究对象:行为的元素,即身体的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 ?作为一门行为科学,心理学只研究可以客观描述的动作,同时又不使用主观的或心理主义的术语。 1、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是可以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刺激(S)和反应(R)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S),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 ?反应(R),指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和外显的变化。 3、行为完全独立于与意识的关系,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 4、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无帮助的观察;借助仪器的观察 (二)条件反射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 (三)口头报告法:即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四)测验法:不是运用语言进行的行为测验,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景所作出的反应。 (五)社会实验法: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 三、在心理学具体问题上的主张 (一)关于感觉的理论 ?行为主义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 ?把各种感觉改为“视反应”、“听反应”、“痛反应”等。 ?用差别反应取代差别感受性,用白光反应取代补色视觉,用后效取代后象,用视反应错误取代错觉。

心理学期末复习及答案(电大考试)

《心理学》模拟题2 一、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D.心境 2.对前怕狼,后怕虎,不能作出决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B.果断性 3.以热情但急躁冲动,刚强但较粗暴为特征的人其气质属于()A.胆汁质 4.最早的气质学说是由希腊的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D.希波克拉特 5.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 A.有差异的 二、填空题(每个1分,共10分) 1.意志的品质有:_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知觉的特征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 3.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运动技能__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2.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气质――是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认识到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现代科学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 首先,从生物进化过程看,低等动物最初出现的感觉、知觉取决于动物的神经网和头部神经结的形成和发展。灵长类动物的脑是动物发展的最高水平,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动物中最高的,开始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脑得到了高度发展,较之动物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意识。这表明,心理活动水平取决于脑的发展水平。(5分) 其次,从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看,个体的心理活动水平与其脑发育水平密切相关。(5分) 再次,从临床医学和心理实验上看,脑损伤是导致心理失常或丧失的重要原因。动物的生理实验表明,切除动物的部分脑组织会影响其某一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5分) 由此可见,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但脑并不能独立地产生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有赖于整个神经系统的作用,人脑只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5分) 2.试述气质类型及特征。 胆汁质:精力旺盛、坦率、热情、开朗;情绪冲动、暴躁、感情用事。(5分) 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变化、粗心、缺乏一贯性。(5分) 粘液质: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冷淡、迟缓、固执、淡漠。(5分)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稳重、安静、反应缓慢、不喜欢与人交往;孤僻、敏感、多疑、忧闷、怯懦。(5分) 五、论述题(20分) 结合实际说明,制约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