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AHP)在扬州市“十一五”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层次分析法(AHP)在扬州市“十一五”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层次分析法 ( A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在扬 州市“ 十一五 ”
环 境 空气 质 量 评 价 中 的应 用研 究
易睿 , 丁志成
( 1 . 扬州市环境监测 中心站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2 . 扬州市规划局邗江 区分局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要: 采用层次分析法( A H P ) 对扬 州 市 “ 十一 五” 期 间的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进 行 了评 价 , 并将 评 价 结 果 和 传 统 的
因子为 P M “ 十一五” 期 间各 污染物对扬 州市环境 空气质 量的影响程度 变化 不大。层 次分析 法可综合考虑 三
种 污 染 物 的协 同 作 用 结 果 , 适 合 于扬 州 市环 境 空 气质 量 综合 评 价 。
关键词 : 层 次分 析 法 ; 环境 空 气 质 量 ; 综 合 评 价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3 0 . 2 文献标志码 :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 H P i n A m b i e n t A i r 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Ya n g z h o u Ci t y d u r i n g 1 l t h F i v e— — y e a r P l a n
u s i n g A n l a y t 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 A HP )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g e n e r a t e d b y A H P,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a s s e s s me n t me t h o d a n d q u a l i t y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空气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空气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空气质量评价研究摘要: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经过查找数据后分析数据与污染源之间的关系。

采取自下而上方法(即按测数据反演法)编制相关的数据表从而可以更直观的反映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源。

其次,通过层次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取污染物中具有代表性的SO2、NOx、PM2.5、PM10和扬尘等五种主要污染项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变权函数对京津冀地区的各种污染物数据进行“动态加权”得到综合污染指标,对综合污染指标进行排序和分类,从而得到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的性质和种类。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引言近十年来,我国GDP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模式相对传统落后,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空气污染的弊病日益突出,特别是日益加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干扰到社会的出行秩序和生活质量。

国家能源委员会《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等“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已经把能源环境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级别,经济发展转型、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新途径和发展新能源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 污染物排放清单为准确了解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参数,本文根据的污染物排放结构特征,分部门行业和能源消费类型,构建包括PM2.5、二氧化琉、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VOCS、扬尘的排放清单。

清单是基于2010年的数据,采取自下而上方法编制的。

基于北京市污染物排放特点:能源和交通运输部门是污染物主要的来源,工业过程为PM2.5的主要来源,燃煤、油品和非燃料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基于天津市污染物排放特点:能源部门(燃煤发电)是PM2.5排放的最大工业排放,分燃料类型而言燃煤和非燃料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是主要来源。

基于河北省污染物排放特点:能源部门(燃煤发电)是PM2.5的最大工业排放源,工业过程为PM2.5的主要来源,居民和商业部门也贡献较大。

层次分析法例题详解语言学概论

层次分析法例题详解语言学概论

层次分析法例题详解,层次分析法题目层次分析法(AHP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T.LSaaby 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对决策行为、决策方案及决策对象进行评价与选择,并对其进行优劣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信息。

一致性检验,最后获取各评价指标重要性大小的排序系数,即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数的步骤如下。

①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首先是构造判断矩阵B,表示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

1.问题重述本文要求分析Y,Q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且给出了两个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对比,如城市规模与密度,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宣传与监督,旅游规格,空气质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外贸依存度,市内外交通,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噪音,国内外旅游人数,理赔金额,立案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

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问题分析本文要求分析y,Q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对y,Q两个城市的分析中,发现需要考虑因素较多。

第一、城市规模与度,包括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第二、经济条件,包括外贸依存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第三、交通条件,包括市内外交通。

第四,生态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噪音。

第五、宣传与监督,包括国内外旅游人数,游客投诉立案件数。

第六、旅游规格,包括A级景点个数,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就涉及到层次分析法来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评出最优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选择了对y,Q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指标规定如下:城市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层次分析法在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张勤虎;吴恒;王雪姣
【期刊名称】《绿色科技》
【年(卷),期】2016(0)18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兰州市“十二五”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3年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三级标准.2014年和2015年空气质量则达到一级标准,这说明“十二五”期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这与兰州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结果有一致性.在各污染因子中,PM10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SO2,而N02的影响最小.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张勤虎;吴恒;王雪姣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3
【相关文献】
1.改进灰色聚类法在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国胜;冉治霖;黄奕崇;朱艳茹;涂桂娥
2.层次分析法在泉州市和南安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杨文卿;吴汉清;吕凯玲;朱诗琦;孔飞;卓倩
3.改进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卓倩;雷梓松;陈光伟;邱
玲玲;杨文卿
4.层析分析法在重庆市生态保护发展区十二五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邓茂;张永江;李莹莹;姚靖;刘先良;王祥炳
5.层析分析法在垫江县"十二五"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李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进入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尤其是我们居住的许多城市也都陆续发生了各种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目标城市空气质量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层次分析法Saaty标度1.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和全球人口急剧增多的因素的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很多地区相继出现了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市众多,人口密集。

但由于工业的发展,我们的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空气的污染,直接对我们造成伤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我们通过已知的不同城市的不同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对不同城市的综合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和比较。

2. 层次分析法2.1方法介绍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

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

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

层次分析法有其深刻的数学原理,但它更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体现了在思维过程中的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特征。

2.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2-31T08:57:43.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袁继维[导读]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东莞生态环境局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起层次模型,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有效的建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城市;生态环境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层次分析法最早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人T L Saaty提出的,当时就被广泛应用在对系统方案的评价过程中,该分析法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并且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解方案基本要素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分层,对每一层分别进行评价,每一层都需要在上一层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比较,最终形成良好的计算要素,使相关权重以及评价准则能够形成最佳的评价方案,并且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最佳方案的推导工作。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研究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城市生态环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自然到社会,从经济发展到城市建设,都同城市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1年就提出了关于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对城市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研究工作开始较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使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能够同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式对当前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方法探讨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方法探讨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方法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确定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等级。

首先,本文就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背景、目标及过程进行详细介绍;接着,本文着重分析了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根据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制定不同的指数方法;2) 采用多层次模糊分类法;3) 综合考虑带有社会、经济、文化、物理和生态条件的多维变量;4)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结构密度模型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等级;最后,本文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影响,展示了当前大气环境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指数方法,多层次模糊分类法,多维变量,层次分析法,结构密度模型正文:一、简介大气环境评价工作是一种通过分析大气环境质量情况,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等级和评价质量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目的是检测、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制定有效的、可行的保护计划,以全面保护大气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二、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方法1. 根据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制定不同的指数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制定不同的指数,将所有指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2. 采用多层次模糊分类法:该方法以模糊集的形式表示每个质量参数的等级,并使用多层次模糊分类逻辑,模糊计算机给出混合评价结果,从而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的等级。

3. 综合考虑带有社会、经济、文化、物理和生态条件的多维变量: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多维变量,利用模糊计算机模型进行多元综合分析,来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4.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结构密度模型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等级:这种方法是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结构密度模型,对大气污染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整合,从而确定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等级。

三、环境因素对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着重考虑环境因素。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在决策分析和评价领域,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它们都为解决复杂的多因素决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缺点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那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而进行综合评价。

比如说,对于“服务质量”这样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我们很难用精确的数字去衡量,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具体的指标,如态度友好程度、响应及时性、问题解决能力等,并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计算,得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大量的中间过渡状态。

模糊综合评价法正是适应了这种情况,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

此外,它的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操作。

然而,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权重的确定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可能会受到评价者个人经验和偏好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

其次,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划分需要较高的技巧和经验,如果指标选择不当或划分不合理,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层次分析法则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方法。

它首先将问题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等不同层次。

然后,在同一层次内,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得出各因素的权重。

最后,综合各层次的权重,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化、层次化,使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它还可以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排序和优选,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进入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尤其是我们居住的许多城市也都陆续发生了各种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目标城市空气质量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层次分析法Saaty标度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和全球人口急剧增多的因素的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很多地区相继出现了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市众多,人口密集。

但由于工业的发展,我们的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空气的污染,直接对我们造成伤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我们通过已知的不同城市的不同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对不同城市的综合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和比较。

2. 层次分析法
2.1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

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

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

层次分析法有其深刻的数学原理,但它更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体现了在思维过程中的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特征。

2.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

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Saaty标度构造判断矩阵,直到最下层。

表1 两两比较的Saaty标度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对于每一个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

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 模型的假设与说明
3.1数据来源
表2 我国5个主要城市的空气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
表3 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毫克/立方米•天)
3.2 模型假设与说明
3.2.1 模型假设
1、表1为我国五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沈阳、南京、重庆的空气指数,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具有使用价值。

2、表4是对照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判断城市污染情况。

表4 城市污染情况
3.2.2 符号说明
Z —目标;P —污染因素;C —排序城市;P1—可吸入颗粒(PM10);P2—二氧化硫(SO2);P3—二氧化氮(NO2);P4—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P5—二氧化硫排放量;C1—北京;C2—上海;C3—沈阳C4—南京;C5—重庆。

3.2.3 一致性检验方法
1、由列和法计算权向量。

即对每一列进行归一化,然后各列归一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也就是采用这n 列向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权向量。

可用公式:
∑∑===n
j n
k kj ij i a a n w 11)
/(1
2、为了检验一致性,必须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λ。

根据求出的W ,可用公式:

==n
i i i
nW AW 1
max )(λ
求得。

式中i AW )(表示向量AW 的第i 个分量。

3、由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e Index):
1max --=
n n
CI λ
当max λ=n 时,CI=0,此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但一般情况下,max λ>n ,随着max λ变大,矩阵的一致性越来越差。

另外,由于
n
n ij a ⨯][中,当维数n 越大
越容易出现不一致,为此还需要查找所给同阶矩阵的随机指标RI(Random Inde x),其值的大小与矩阵维数大小有关,见表:
表5 RI 与n 的关系
stence Rate),即
RI CI CR =
来判断矩阵A 的一致性能否被接受。

若CR ≥0.1,说明A 中各元素
ij
a 估计一致性太差,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调整,重新估计。

若CR ≤0.1,可认为
ij
a 的估
计基本一致。

这时就可以用式AW=max λW 求得W 作为n 个目标(因素)的权重。

4. 模型建立与求解
4.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
将研究目标(Z)、因素(P)、对象(C)按相关关系分成目标层Z、准则层P、对象层C。

层次结构图如图1 所示:
图1 层次结构图
4.2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对于方案间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共可建立六个判断矩阵。

1、第二层各属性相对于上一层总目标Z建立判断矩阵P(表6),表示P1、P
2、P
3、P
4、P5 在空气污染中的重要程度。

并作一致性检验。

表6 P—C
=5.015881 CI=0.00397 RI=1.12CR=0.003545
max
因为CR =0.003545<0.1,所以此排序有满意的一致性,这就是说W可以真正反映P:{P1,P2,P3 ,P4,P5}在目标Z中所占的比重。

2、对象层对准则层的各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并进行分析。

由于各个城市只存在污染程度的不同,所以根据表4之间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对象层C :{C1,C2,C3,C4,C5}对于准则曾P :{P1,P2,P3,P 4,P5}各个因素的判断矩阵(表7-11),并通过计算,显示出了对P1,P2,P3,P4,P5的权重。

结果如下,从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三因素的排序都有满意的一致性,真正的反映了C 在P1,P2,P3,P4,P5中所占的比重。

表7 P1—C
做与表6相同的计算得:max λ = 5 CI = 0 RI =1.12 CR = 0
做与表6相同的计算得:
max λ= 5 CI = 0 RI =1.12 CR = 0
表9 P3—C
做与表6相同的计算得:
max λ= 5 CI = 0 RI =1.12 CR = 0
表10 P4—C
做与表6相同的计算得:
max λ= 5 CI = 0 RI =1.12 CR = 0
表11 P5—C
做与表6相同的计算得:
max = 5 CI = 0 RI =1.12 CR = 0
4.3进行层次总排序
即C 层对目标Z 的总排序。

将P —C 所得到的三个经过单位化的特征向作为列向量构成5×5矩阵,和由P 对目标Z 的权量构成的5×1 矩阵做乘法,结果即是有5个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权重向量(表12),那么数值较大的数所对应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就比较严重。

表12 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的权重问题
CR = 0.449598×0+0.129886×0+0.231466×0+0.06665×0+0.1224×0=0<<0.1
此结果说明排序结有非常满意的一致性。

4.4 结果分析
从模型层次总排序的结果,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C 对目标函数Z 的权重C3>C1>C5>C4>C2。

那么C1—C5 所对应的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也有同样的排序,由此就得到了5 个城市的污染严重程度排序。

结果如下:
(1)沈阳; (2)北京; (3)重庆; (4)南京; (5)上海。

这个模型的结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所给的原始数据所代表的实际情况,结论显示沈阳的空气污染程度在5个城市里最为严重。

对于沈阳从实际出发,沈阳是辽宁的省会,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工业规模较大,物流高度集中,使得空气污染日益加剧,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治理空气污染。

参考文献
[1] 杨保安,张科静.《多目标决策分析》,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8.05。

[2] 沈继红,施久玉,高振滨,张晓威.《数学建模》,哈尔滨:哈尔滨大学出版社,2007.11。

[3]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建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4] 李志林,欧宜贵.《数学建模及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