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雾霾》阅读练习及答案

《雾霾》阅读练习及答案

《雾霾》阅读练习及答案雾霾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雾霾已成为当代社会环境中的一大难题。

下面是关于雾霾的阅读材料,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许多城市不断遭遇雾霾天气。

雾霾由于其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

雾霾是指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聚集形成的天气现象。

雾霾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还威胁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材料二:雾霾的主要成分是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颗粒物分为PM2.5和PM10两个指标,其中PM2.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PM10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

这两种颗粒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被人体吸入,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构成威胁。

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它们对呼吸道和人体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损害。

材料三: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方面。

长期处于雾霾天气环境中,人们易患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雾霾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既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同时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雾霾还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雾霾?2. 雾霾的主要成分有哪些?3. 雾霾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答案:1. 雾霾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聚集形成的天气现象。

2. 雾霾的主要成分包括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颗粒物分为PM2.5和PM10两个指标,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

3.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方面。

长期处于雾霾天气环境中,人们易患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雾霾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既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同时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雾霾还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材料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势必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实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

此时假如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起先,我国中东部地区会慢慢出现轻雾天气。

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慢慢加大,程度慢慢加剧;特殊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紧要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霾的组成成分特殊困难,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害安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紧要的影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简洁向外扩散,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紧要。

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实力。

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局部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安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安康。

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假设空气污染紧要,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紧要威逼人的安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国家可以修改《环境爱惜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

为此,国家必需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开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削减对化石燃料的运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
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13.(3分)D
14.(3分)(1)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2)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3)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分)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污染呢?
16.(3分)①多雾天气时,空气污染严重,锻炼会加重贫血病情;②遇到拥堵,应该熄火,避免汽车尾气污染;③戴口罩并不能有效抵御以下颗粒物的污染。
D.雾霾天要减少外出,因为即使戴上口罩,它的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
14.阅读⑤⑥⑦三个段落,分点概括对人体的危害(3分)
15.在第⑨段划线处加一句合适的话,来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2分)
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案例中李强的做法有哪些不当。(3分)
【案例回放】李强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加强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多雾天气,也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
13.阅读全文,指出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3分)
A.粒径小,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没有粒径大的颗粒物大。
B.粒径在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可完全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或者
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下面是的雾霾的知识,欢送来参考!⑴20xx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

1月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大雾蓝色预警。

随着影响程度的加重和范围的扩大,1月12日,中央气象台将预警从蓝色提高到最高等级黄色。

这令人恐惧的雾霾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雾霾天出现前,在经历了大范围的低温之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出现了停歇。

由于地面上方对流层中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比拟稳定,夜间辐射降温效应的出现,导致了雾的产生。

雾本身是一种比拟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但是大雾形成时由于天气形势的相对稳定,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困难,越聚越多的聚集效应,形成了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的出现。

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从本质上讲,按照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

雾是由水汽组成。

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

一般雾的颗粒比拟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

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拟干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根本上为微米量级。

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情况下,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大家常说到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所以说,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⑷在颜色上,我们常见的雾主要是由水体组成,水体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

在城市里,雾和霾总是交织出现。

⑸我们都知道,天气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对于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来说,这种消散作用需要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

一些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响,沉降、分解,通过雨雪进入到陆面或者海洋。

当大气扰动明显时,除了水平方向的运动外,还会有垂直方向的扩散,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便会被稀释。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③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⑥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⑦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雾霾的危害有哪些阅读答案(2)

雾霾的危害有哪些阅读答案(2)

雾霾的危害有哪些阅读答案(2)另外,雾霾天气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甚至是环境灾害,其带来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雾霾现象作为一种灾害性的天气预警预报,首先是会对人的身体、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分是细微颗粒物,人为污染排放的浮尘(PM2.5、PM10等)、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有机氧化物、臭氧等是雾霾天气的元凶。

细微颗粒物能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长期沉积会引起各种病症甚至还会诱发肺癌。

同时中国工程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也曾指出,“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

”此外,有研究表明,阴霾中的污染物还会造成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

除了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之外,雾霾天气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例如容易使人精神抑郁、产生悲观情绪。

遇事甚至容易失控。

第二,雾霾天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雾的厚度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到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因此,雾霾天气出现时,视野能见度较低,所以很容易引发交通阻塞,造成交通事故。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灾害性天气要高出2.5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29%与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同时,高速公路、民营航空也会因为雾霾天气而实施封路、停班、延误航班等手段,造成交通不便、机场旅客滞留等问题,这不仅对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三,一些专家认为,雾霾天气也会间接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

主要表现为,雾霾会影响太阳辐射,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

农作物吸收不到足够的太阳光,就导致光合作用的效能难以发挥,从而减少了光合产物,因而就不能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和养分,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随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第四,雾霾天气也容易形成酸。

《雾霾》阅读答案本

《雾霾》阅读答案本

《雾霾》阅读答案本雾霾是指由大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汽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近年来,雾霾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下面是对《雾霾》这篇阅读材料的答案本。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1. 什么是雾霾?答:雾霾是由大气中的污染物与水汽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天气现象。

雾霾主要由悬浮的细颗粒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组成。

2. 雾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答:雾霾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能源的使用以及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

其中,大气中的细颗粒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主要的污染物。

第二部分:影响1.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什么?答: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和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等。

长期暴露于雾霾环境中会增加患上肺癌、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2. 雾霾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答:雾霾导致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还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雾霾中的污染物堆积在植物叶片上,阻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此外,雾霾还对水源、土壤、大气的化学组成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应对措施1. 政府在应对雾霾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政府针对雾霾问题,加强了工业污染排放的治理,加大了对燃煤等高污染能源的限制,同时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

政府还加强了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

2. 个人在应对雾霾问题上应该做些什么?答:个人在应对雾霾问题上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选择清洁能源出行;避免在雾霾天气中进行剧烈的户外活动;购买和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个人对雾霾环境的贡献。

第四部分:未来展望1. 对于雾霾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期待?答:我期待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出台,来解决雾霾问题。

同时,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共同改善大气质量。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1雾霾⑴连日来,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雾霾天袭扰中东部大城市。

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究竟什么是雾霾天,在这,我给大家做一下科普性的介绍。

⑵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⑶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⑷霾与雾的区别是什么呢?⑸雾是自然形成的,霾是人为造成的。

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答案《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①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

大范围雾
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
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
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
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
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
逐渐消散。

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
件关系密切。

②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
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

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
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
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
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

可以看出,雾
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
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相对湿度与能
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

由于温
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
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
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
不变。

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
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
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
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
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
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③以北京为例。

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
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
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

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
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
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

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
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

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
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
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④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
雾霾灾害。

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
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
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

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
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雾霾气
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
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12.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
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
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
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
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

14.请依据本文内容和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积极地应对“雾霾”。

(4分)
参考答案:整理
12.(3分)B【解析】(“或”应为“和”)
13.(3分)B【解析】(“稳定的线性关系”分析有误)
14.(4分)①要充分认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尽量
绿色环保地生活、出行,减少自己对空气的污染;②要
做好对雾霾天气有应对措施,在饮食上调节,出门戴口
罩等;③向社会公众、亲朋好友宣传减少、防范空气污
染的方法、措施等。

(答对两点且言之成理就可以给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