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咏月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关于描写月亮的古诗和优美句子赏析

关于描写月亮的古诗和优美句子赏析

关于描写⽉亮的古诗和优美句⼦赏析1. 关于⽉亮的古诗和鉴赏诗中⽉ 1.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李⽩:《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王维:《⼭居秋瞑》) 4.⽉⿊雁飞⾼,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李⽩:《⽉下独酌》) 6.⼩时不识⽉,呼作⽩⽟盘。

(李⽩:《古朗⽉⾏》) 7.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王维:《⽵⾥馆》) 8.⽉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

(苏轼:《⽔调歌头•明⽉⼏时有》) 10.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王昌龄:《出塞》)咏⽉名句积累: 1、三五明⽉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亮。

《古诗⼗九⾸•孟冬寒⽓⾄》 2、明⽉照⾼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 3、⽉皎疑⾮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隐⾼树,长河没晓天唐•陈⼦昂《春夜别友⼈》 5、海上⽣明⽉,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何处春江⽆⽉明唐•张若虚《春江花⽉夜》8、江天⼀⾊⽆纤尘,皎皎空中孤⽉轮唐•张若虚《春江花⽉夜》 9、⽉出惊⼭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10、⽩云千⾥万⾥,明⽉前溪后溪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出天⼭,苍茫云海间唐•李⽩《关⼭⽉》 12、长安⼀⽚⽉,万户捣⾐声唐•李⽩《⼦夜吴歌四⾸》 13、⽉⾊醉远客,⼭花开欲燃唐•李⽩《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云还⾃散,明⽉落谁家唐•李⽩《忆⼭东⼆⾸》 15、⼈攀明⽉不可得,⽉⾏却与⼈相随唐•李⽩《把酒问⽉》 16、今⼈不见古时⽉,今⽉曾照古时⼈唐•李⽩《把酒问⽉》 17、斫(zhuó)却⽉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百五⽇夜对⽉》 18、江⽉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 19、春去秋来不相待,⽔中⽉⾊长不改唐•岑参《敷⽔歌送窦渐⼊京》 20. ⽉⾊更添春⾊好,芦风似胜⽵风幽。

中国古典诗词咏月意象解读

中国古典诗词咏月意象解读

中国古典诗词咏月意象解读【摘要】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十分深邃。

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

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在落泊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

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

【关键词】月亮;意象;相思;清高;飘逸;古典诗词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月亮的诗人人俯拾即是。

古之迁客文人,或远游他乡,或谪居边地,或隐迹江湖,都将自己内心那缠绵悱恻的情愫倾诉给那姣人的月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于醉舞之中邀月对白,在李白的生活里,如果说“酒”是李白借以作短暂狂歌凭物,那么“月”恰是他精神永恒的寄托。

李白如此,苏轼亦如此。

古之大贤大圣为何对月有“情有独钟”?我想,这除了诗歌的外部特点有关外,还跟她内部具有某些足于触发人们潜在审美意识性情,从而成为人们宣泄内心情感的寄托和载体。

特征一:阴晴圆缺月亮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她是缺而圆,盈而亏,周而复始,无始无终。

然而在这种阴晴圆缺的变化过程中,圆的时候却很短暂,因而也就显得很可贵,而这正好与人间的离合相类似,于是诗人们情不自禁地对月抒怀,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

苏轼写得好,“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此时,月亮的圆与人间的不团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很难不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诗人王建在客地见到月亮而惦念亲人,他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十五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

树上的鸦鹊已进入了梦乡,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飘洒下来,沾湿了庭中的桂花,今夜,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那一轮明月吧,可相望却不能相见!试问,还有什么比对着满月,而亲人分散更惹人愁肠的呢?月儿成了诗人笔下的宠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十首著名的咏月诗

十首著名的咏月诗

十首著名的咏月诗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雨后的空气清新凉爽,明月在松间洒下皎洁的光照,清泉在石上淙淙的流淌,田田的荷叶轻轻摇动,一条渔船冒了出来,年轻的姑娘们洗衣归来,竹林中传来她们银铃般的喧笑声。

王维把这一些美好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一首恬静优美的抒情曲,给我们一种世外桃源般新鲜的感受。

最后的一句点出了王维的主旨,任随春芳消歇吧,这宜人的秋天足以让我留住了。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一代名相张九龄遭李林甫等人排挤罢相,朝政日趋昏暗。

王维对政治失去了兴趣,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

开元二十八年(740)后,王维在终南山营建了辋川别业,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开始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是一首隐者之歌,寄托着王维高洁的情怀和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杰出贤相,他举止优雅,风度翩翩。

他富有胆识和远见,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他直言敢谏,选贤任能。

他不徇私枉法,不依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元二十四年(736)他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罢相,被贬为荆州长史。

这首诗就是他在任荆州长史之后写下的。

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意境雄浑阔大,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尾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构思奇妙,意境幽清,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体现出张九龄赋诗浑成自然的风格。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感情真挚细腻,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思亲之歌,抒写了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三、《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5篇)

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5篇)

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5篇)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篇1)1、霜月李商隐?〔唐代〕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楼高一作:楼南 / 楼台)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2、中秋月晏殊?〔宋代〕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3、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宋代〕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昨夜我醉倒在松树旁,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是要来搀扶于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中国咏月的古诗诗词(精选篇2)1、关山月李白?〔唐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

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

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

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

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

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

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这里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

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

杜甫的咏月诗句

杜甫的咏月诗句

杜甫的咏月诗句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咏月诗句。

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以及简要的赏析:1. 《月》```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居夔州之时。

全诗借月抒怀,通过描绘月色之美,表达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身世之感。

- 赏析:首句“万里瞿唐月”以大景象起笔,展示出月光洒在瞿塘峡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月光照亮暗室,照耀青天的情景,体现了月亮的明亮与高远。

诗人将自己的情绪寓于对月亮的描写之中,“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以乌鹊夜飞的形象收尾,既象征着自己的流离失所,也预示着国家的命运多舛。

2.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思念弟弟的作品,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离散和生死不明的悲痛。

- 赏析:“月是故乡明”,这句话已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句,它形象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在这里,月亮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成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怀念的载体。

3.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是杜甫晚年离开成都,漂泊至渝州时所作,展现了他个人命运的坎坷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星空广阔而宁静,月光照亮江面的壮观画面。

这里的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心境,映射出他对人生的无常和苍凉的感慨。

这些诗句都是杜甫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也有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有关中秋咏月的古诗

有关中秋咏月的古诗

有关中秋咏月的古诗
以下是三条有关中秋咏月的古诗及相关内容: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句诗的意思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身处天涯海角的亲友,此刻共赏这同一轮月亮。

哎呀,你想想看,就好像你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虽然隔着老远,但都能同时看到那明亮的月亮,这是多么浪漫和温暖啊!就好比说,你在中秋节那天,一个人在外地,当你抬头看到那月亮时,你肯定会想到家乡的爸爸妈妈也在看着同一轮月亮呢,心里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没那么孤单啦!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它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

哇塞,这话说得多好呀!就好像你和你特别在乎的人,就算不能时刻在一起,但有那月亮在,你们的心也是紧紧相连的呀!比如说,你和你的好朋友因为工作或学习分开了,但是每当中秋节,你们都会一起望着月亮,就感觉彼此还在身边一样呢,多棒啊!
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这句诗是说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作白玉盘。

嘿嘿,这多形象啊!你想想,小孩子那懵懂可爱的样子,看到月亮就觉得像个大大的白玉盘,多有意思呀!就像我们小时候,也会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和想象,看到月亮也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比如说,你小时候是不是也会指着月亮,跟小伙伴说那是个会发光的大圆盘呀,哈哈!
我觉得这些中秋咏月的古诗真的太美妙啦,它们用简洁而又动人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让我们在欣赏月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和温暖。

关于中秋赏月诗词欣赏

关于中秋赏月诗词欣赏

中秋赏月诗词欣赏关于中秋赏月诗词欣赏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秋赏月诗词欣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赏月诗词欣赏篇1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苏轼《念奴娇·中秋》2、月到中秋偏皎洁。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3、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思佳客·闰中秋》4、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5、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李朴《中秋》6、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8、分不尽,半凉天。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9、今宵楼上一尊同。

——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1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中秋赏月诗词欣赏篇2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最好中秋秋夜月,常时易雨多阴。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5.天应有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6.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7.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8.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9.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

10.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1.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1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1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6.中秋谁与共孤光。

17.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咏月诗词鉴赏
谈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夜常常能
发现月亮的踪迹!
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一些琳琅满目的咏月诗词所吸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是李白与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这又是李白的迷雾般的梦境!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

于是乎,诗人常常寄情于月。

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

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诗仙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一句,表达了游子怀乡之情。

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
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
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如果仔
细琢磨,你会发现这既是李白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
会现状的愤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又是张九龄对月思乡的情怀。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确是东坡对人生的思索。

月亮乃是天上的圣物,在人们的心中,美好的事情总会与月亮相联系,通
过对古代咏月诗的鉴赏,我们会发现,其实月亮很美,但更多的是深不可测,
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快点行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去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