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5.26

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5.26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与传输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在电子信息、通信、机电、计算机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各种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开发、研制、运营、市场与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

四、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及应用等。

六、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分、总学时及构成表
八、毕业规定
1. 至少取得162学分(其中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26学分)。

选修课中人文社科、艺术及经管等三类通识课程至少各取得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取得20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
签字(盖章)
时间:2017年5月26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专业简介: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专业,主要学习各种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转换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具备电子线路设计与剖析、电子系统开发与调试等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能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前身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起步较早的专业之一,1998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1997年获批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与2007年成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扶持专业,2014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专业。

拥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5个实验室、3个研究室和1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研氛围。

现有教师19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7人,硕士生导师9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

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较宽的择业余地,适宜在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测量等领域及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调试、检验和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信号的获取、处理、传输和信息的分析与识别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备电子线路设计与剖析、电子系统开发与调试等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能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电气信息类)

2、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电气信息类)

2、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规格本专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能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即培养能适应21世纪电子信息工程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初步训练,能在高等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或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发和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英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专业的英文书刊和熟练地使用计算机;4、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科技信息的查询方法,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5、掌握教育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的基本能力;或获得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具有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发和维护的基本能力;6、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组织能力,能胜任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或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的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研发和维护工作。

二、课程1、课程结构的特点:(1)、厚基础:充分考虑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和中、高等专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2)、强化素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重个性发展:采取"2.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第6学期进行分流教学,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要,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师范)专业学习。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综合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能够在自动化、电子、信息行业从事产品的开发、设计、管理、维护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1、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2、具有较广的知识面,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综合所学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制作和调试;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潜质。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特点,注重学生数学、外语、力学、计算机和铁路工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工程经济意识和管理能力,并具有向相邻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主干课程:外语、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嵌入式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八、课程设置细化表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共计2学分。

2、《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在第三、第六学期的形势政策课程中进行专题讲授,同时应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增加专业导论教学内容。

3、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6学分课程。

这6学分学生可在全校开设的所有选修课中选修。

学生获得的创新实践学分可认定为任选课学分。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导言】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涵盖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就业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要求等内容,以期为广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 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4.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具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6. 具备跟踪和适应科技发展的能力。

【核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学科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 专业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3. 专业拓展课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原理等;4. 实践环节:电子电路实验、电子设计实践、工程实习等。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常见的实践环节包括:1. 实验教学:通过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2. 项目设计:通过电子设计实践、创新设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 工程实习:通过参与企业电子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毕业要求包括学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方面:1. 学分要求:学生应取得规定的学分,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等;2. 能力要求: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

【结语】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3、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4、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5、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6、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7、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8、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三、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至少完成本专业某一方向的一组专业实验。

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毕业条件修满180学分,准予毕业。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引言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制定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1. 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2. 熟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具备学习和跟踪新技术的能力;3. 具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综合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4.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的工程项目中合作开展工作;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承担工程技术领域的职责。

三、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 电子技术基础:主要介绍电路分析、电子器件等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2. 通信原理:涵盖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介绍数字电路设计和逻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4. 信号与系统:学习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6. 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课程:包括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7.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修相关领域的课程。

四、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立以下实践环节:1. 实习:学生需要参加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深入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际工作;2. 课程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独立或团队完成具体的工程项目;3.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或毕业设计,完成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工程项目。

五、评价与考核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评价与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业成绩: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环节成绩:评价学生在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的表现;3. 学术科研成果:对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4. 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进行综合评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and Poli
政策 1
cy 1
2 6 12 12
E 马克思主义学院
Introduct
管理学
一1 ○
ion to ma 2 2 16 32 32
T 经管学院
#
概论
nagement
一1
English R
eading,Wr
英语读

iting and 2
写译 1
Translat
ion 1
2 16 32 32
ourse 3
2 16 32 32
E 文传学院
二3
English R
英语读 eading,Wr

2
写译 3 iting and
Translat
2 16 32 32
E 文传学院
ion 3
二3
普通物 General p

4
理学 2 hysics 2
4 16 64 46 18 E
电智学院
二3
Probabili
二4
Professio
专业英
nal Engli
★ 语(电
1.5 2
sh(elect
子)
ronic)
12 24 24
T 电智学院
二4
Digital S
数字信

ignal Pro 3.5 4
号处理
cessing
14 56 40 16 E
电智学院
二4
A2.5 3
制原理
E 计算机学院
*
I) cs C(II)
一2
Complex F
复变函
unction a
△ 数与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Major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I、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电子电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设计、开发各种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并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光信息和信息传感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具有特色。

毕业生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电子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集成及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研究型及应用型人才。

Th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t remains committed to a systematic education for high-level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 who have particular interests in the area of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computer, autom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ensing. Students with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personality of innovation can be prepared for any professional role they might choose——research, design, integration,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and other community groups.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II、Requirement and Features
以电路、信号处理为基础,电子设备和系统设计及应用为方向,不仅具有扎实的、宽广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修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后,可选择攻读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光信息和信息传感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两个专业。

毕业生应获得一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掌握信息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有研究信息学科领域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信息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Our program is based on circuits and signals processing and is aimed at communication system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Students have not only solid and broad theoretic fundamentals, but also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fter the learning of basic courses in disciplines, students may major in one or two fields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lecommunication, computer science, autom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ensing.
Students are expected be train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ound grounding in both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Skills in research and problem solving;
1 / 181
Skill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in the discipline;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to do documentary search, data query and thesis writing;
Attainment in humanities and art, coope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Sense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三、学制与学位
III、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修业年限:4年
Duration: 4 years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四、主干学科
IV、Major Disciplines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五、主要课程
V、Main Courses
电路理论Circuit Theory、信号与系统Signal and System、模拟电子技术基础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s、高频电子电路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 、数字电路Digital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通信原理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微机原理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电磁场与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Wave、微机原理实验Experiment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
2
六、学时与学分
VI、Hours/Credits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毕业总学分比例
3 / 183
4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VII、Teaching Schedule Form
表一:通识课程平台/ Form 1:General Courses Platform 表一(A):通识必修课程(通修课)
5 / 185
6
表一(B):通识选修课程(通选课)/Form I (B):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Form II. Basic Course Platform
7 / 187
8
9 / 189
10
11 / 1811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
Form 3: Major Courses Platform
12
13 / 1813
14
15 / 1815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16
17 / 1817
s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