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轴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轴)

第 14 章 轴
14.1 复习笔记 一、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1)按承受载荷的不同分类 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如图 14-1(a)所示的齿轮轴; 传动轴:主要受扭矩而不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如图 14-1(b)所示汽车的传动轴; 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又分为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两种,如图 14-1(c) (d)所示。
图 14-6 ④轴端挡圈:固定轴端零件,可承受较大轴向力,如图 14-7 所示。
图 14-7 ⑤当轴向力较小时,也可采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进行零件的轴向固定,分别如图 14-8 所示。
3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弹性挡圈
紧定螺钉
图 14-8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常采用的周向固定的零件有:键、花键、销、过盈配合、紧定螺钉等。常见的几种结构 分别如图 14-9 所示。
圆角或加装隔离环;对于轴与轮毂的过盈配合,可在轮毂上或轴上采用过渡肩环或开减载槽。 分别如图 14-11 所示。
键连接
花键连接
销连接
过盈连接
弹性环连接
型面连接
图 14-9 其中,采用键连接时,应使各轴段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如图 14-10 所示;紧定螺钉只用 在传力不大之处。
图 14-10 3.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1)轴径的确定 按轴所受的扭矩来初步估计轴所需的直径,将初步求出的直径作为承受扭矩的轴段的最 小直径,然后按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和定位要求,逐步确定各段轴直径。其中,有配合要求 的轴段,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各轴段的长度尺寸,主要由轴上零件与轴配合部分的轴向尺寸、相邻零件之间的距离、 轴向定位以及轴上零件的装配和调整空间等因素决定。基本原则:保证零件所需装配空间的 同时应尽量使轴的结构紧凑。 4.提高轴强度的常用措施 (1)合理布置轴上的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 措施:传动件应尽量靠近轴承,尽可能不采用悬臂的支承形式;力求缩短支承跨距及悬
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 轴

转动心轴:轴转动 固定心轴:轴固定
问:火车轮轴属于什么类型?
问:自行车前轮轴属于什么类型?
传动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M=0,T≠0
如:汽车下的传动轴。
转轴:既传递转矩(T)、又承受弯矩(M)
如:减速器中的轴。
问:根据承载情况下列各轴分别为哪种类型? 0 轴: 传动轴 Ⅰ轴: 转轴 Ⅱ轴: 转动心轴
表12-2 常用材料的[τT]值和C值
轴的材料 Q235-A, 20 Q275, 35 1Cr18Ni9Ti 45 40Cr, 35SiMn 38SiMnMo, 3Cr13
[τT](N/mm2 )
15~25
20~35
25~45
35~55
C
160~135
135~118
118~107
107~98
注: 当作用在轴上的弯矩比传递的转矩小或只传递转矩、载荷较 平稳、无轴向载荷或只有较小的轴向载荷、减速器的低速轴、轴 只作单向旋转, [τT]取较大值, C取较小值; 否则[τT]取较小值, C取较大值。
第12章 轴
§12-1 §12-2 §12-3 §12-4 概 述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传递运 动和动力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与齿轮传动相比,它们具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廉等优点。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计算 轴的设计实例
§12-1、概述
一、主要功用
1、支承轴上回转零件(如齿轮)
2、传递运动和动力 二、分类 1、按承载分 心轴:只承受弯曲(M),不传递转矩(T=0)
▲ 碾压、喷丸等强化处理。
通过碾压、喷丸等强化处理时可使轴的表面产生预 压应力,从而提高轴的疲劳能力。
五、轴的结构工艺性 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一般轴都做成从轴端逐渐向 中间增大的阶梯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轴的结 构越简单,工艺性越好。零件的安装次序 1. 装零件的轴端应有倒角,需要磨削的轴端有 砂轮越程槽,车螺纹的轴端应有退刀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优质教案讲义轴的设计优质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优质教案讲义轴的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讲义基于《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第五章“轴的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轴的力学分析、轴的材料选择、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及轴的稳定性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的基本概念,掌握轴的设计方法。
2. 学会进行轴的强度计算,确保设计的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3. 掌握轴的稳定性分析,提高轴的使用寿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计算。
难点:轴的稳定性分析,轴的强度计算公式推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轴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轴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b. 讲解轴的材料选择原则,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轴的材料。
c. 分析轴的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轴的设计能力。
3. 例题讲解:a. 以实际轴的设计为例,演示轴的强度计算过程。
b. 解释轴的稳定性分析,展示稳定性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轴的强度计算。
b. 引导学生进行轴的稳定性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
2.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
3.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4. 轴的强度计算公式。
5. 轴的稳定性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参数的轴的强度。
b. 分析给定轴的稳定性。
2. 答案:a. 强度计算结果。
b. 稳定性分析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轴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a. 研究轴的疲劳寿命分析。
b. 探讨轴的优化设计方法。
c. 了解轴在工程领域的最新应用动态。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轴的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的材料选择原则。
2. 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3. 轴的强度计算过程。
4. 轴的稳定性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轴

机械设计基础轴简介在机械设计中,轴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连接和支撑各种机械元件,使机械设备能够顺利运转。
轴承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载荷、转速、摩擦、轴向和径向间隙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常见的轴及其基本特点。
一、轴的定义轴是机械设计中一种常见的零件,用于支撑和传递旋转运动。
它通常是一个细长的圆柱体,有时还会有变径、变形等特殊形状。
二、轴的分类按照轴的用途和形状可以将轴分为以下几类:固定轴是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轴。
它通常是直径均匀的细长圆柱体,用于支撑和传递旋转运动。
固定轴的直径大小取决于所需承载能力和转速。
2. 胀套轴胀套轴是一种特殊的轴,它上面设有一个螺旋槽。
胀套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固定在轴上,并可以根据需要在轴上调整位置。
它通常用于需要调整轴位置的场合。
3. 锥形轴锥形轴是一种具有锥形的轴。
它由一个或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组成。
锥形轴常用于传递变速传动或需要在轴上调整位置的设备。
推力轴是一种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轴。
它通常由直径较大的圆柱体和直径较小的圆锥体组成,以承受轴向载荷。
三、轴的材料选择轴的材料选择必须考虑到载荷、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
常见的轴材料包括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
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可以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
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大部分机械设备。
合金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承受更大载荷和高速运转的设备。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使用的设备。
铝合金具有轻质和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要求轻质和散热性能的设备。
钛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高强度和要求耐腐蚀性能的设备。
四、轴的设计考虑因素在设计轴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轴的强度轴的强度必须满足所需承载能力。
强度计算可以利用弹性力学原理进行。
2. 轴的刚度轴的刚度对于传递旋转运动和减小转动误差非常重要。
刚度计算可以利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
3. 轴的表面粗糙度轴的表面粗糙度对于摩擦和磨损有重要影响。
机械设计基础 第十二章轴

3.
球墨铸铁、合金铸铁 (高强度铸铁)
价廉、吸振性好、耐磨性好,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铸造 成形,但性脆,可靠性低,品质难控制。 常用于制造外形复杂的轴,如曲轴、凸轮轴。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特性见
轴的结构设计
12
设计任务:使轴的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
设计要求: 1.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 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 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固定) 4.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第十二章
轴的设计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轴的设计举例 轴的强度、刚度计算
2
本章重点:
① 轴的类型,轴的常用材料; ② 轴的结构; ③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④ 按扭转强度计算轴的直径。
轴的功用:主要用于支承传动零件 (齿轮、带轮等) 并
传递运动和动力。
越程槽和退刀槽
17
(3)为去掉毛刺,利于装配,轴端应制出45°倒角。
45°倒角 45°倒角
( 4)当采用过盈配合联结时,配合轴段的零件装入端,常加工 成半锥角为30°的导向锥面。若还附加键联结,则键槽的长度 应延长到锥面处,便于轮毂上键槽与键对中。
18
(5)如果需从轴的一端装入两个过盈配合的零件,则轴上两配 合轴段的直径不应相等,否则第一个零件压入后,会把第二个零件 配合的表面拉毛,影响配合。
一般情况下,直轴 做成实心轴,需要 减重时做成空心轴
6
轴的功用和类型
分类: 按承受载荷分有: 类 型 按轴的形状分有:
7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传动轴---只传递扭矩 心轴---只承受弯矩 直轴 曲轴 光轴 阶梯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案讲义轴的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案讲义轴的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讲义基于《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第四章“轴的设计”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轴的设计基本要求、轴的材料和强度计算、轴的直径和长度确定、轴的结构设计及其与联轴器、轴承的配合设计。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轴的设计基本原理,理解轴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学会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方法,能够确定轴的直径和长度。
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完成轴的结构设计,并正确进行联轴器、轴承的配合设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结构设计。
难点:轴的强度计算,特别是在复杂工况下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介绍轴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汽车传动轴、机器设备中的主轴等。
2. 理论讲解:a. 轴的设计基本要求。
b. 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
c. 轴的直径、长度确定。
d. 轴的结构设计及配合设计。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典型轴的设计题目,包括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结构设计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轴的设计计算,并提供解答。
5. 互动环节: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六、板书设计1. 轴的设计基本要求。
2. 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公式。
3. 轴的直径、长度确定方法。
4. 轴的结构设计及配合设计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个实际工程中的轴设计计算,包括材料选择、强度计算、结构设计等。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轴的疲劳强度计算、动力学分析等高级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的强度计算2. 轴的材料选择3. 轴的结构设计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一、轴的强度计算1. 确定载荷:根据实际工况,分析轴所承受的各种载荷,包括扭矩、弯矩等。
2. 选择计算方法: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解析法、数值法等。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十四章 轴

• • • • • • 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的材料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计算 轴的刚度计算 轴的临界转速的概念
轴
第一节 轴的功用和类型
一、轴的功用
● 支撑回转零件,如齿轮、带轮; 传递运动和转矩 ●
二、轴的类型
● 心轴 — 只承受弯矩 按受载 ● 传动轴 — 只承受转矩 ● 转轴 — 既受弯矩、又受转矩 ● 直 轴(光轴、阶梯轴) ●曲 轴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倒角
砂轮越程槽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轴环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 三、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 • 定位 - 使轴上零件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
• 固定 - 使轴上零件牢固地保持这一位置。 阶梯轴上截 • 目的 - 防止轴上零件工作时发生轴向蹿动。 面变化处 • 常用的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为保证轴上零件紧靠在定位面(轴肩),轴 肩的圆角须大于C1或R。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 四、改善轴的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 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可以改善轴的受力状况。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 减小应力集中 • 零件截面发生突 然变化的地方, 都会产生应力集 中。合金钢对应 力集中比较敏感, 尤需加以注意。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 若计算的截面有一个键槽,则将计算出的轴的直 径 d加大4%左右,若两个键槽,则增大8%,然 后圆整成标准直径。 • 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按上述方法设计计算即可。 对于重要的轴,还需进一步的强度校核(如安全 系数法) • 安全系数的校核计算包括疲劳强度和静力强度两 项内容。 • 疲劳强度的校核即计入应力集中、表面状态和绝 对尺寸影响以后的精确校核。 • 静强度校核的目的在于校核轴对塑性变形的抵抗 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第11章 轴

§11-1 概述 §11-2 轴的结构设计 §11-3 轴的强度计算
小结
第一节 概述
作用:支承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如齿轮、带轮、链轮、凸轮、 车轮、蜗轮等); 传递运动和动力。
一、轴的分类
1.按轴线的形状,分为:
直轴
(通用件)
光轴:形状简单,加工
容易,应力集中源少, 实心轴
但轴上的零件不易装
r < R (或倒角C)<h
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应小于轴承内圈 的厚度,以方便轴承的拆卸。
3)为便于零件的装拆而设计的非定位轴肩高度(半径差)h ≈
0.5~1.5mm。
第二节 轴的结构设计
2. 长度的确定原则 1) 轴头的长度应比轮毂的宽度小2~3mm ,以保证套筒、圆螺 母、轴端挡圈能靠紧轮毂端面,固定可靠。 2) 轴颈的长度一般等于轴承的宽度。 3)回转零件与机体等固定零件之间要留有适当的间隙,以免相碰
合金钢只能提高轴的强度和耐磨性,但不 能提高轴的刚度,刚度可通过增大轴径,减小 跨度来提高;
第二节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 没有固定 模式,设 计较灵活
即确定轴的合理形状和全部结构尺寸。 工作部分
轴头
轴颈 安装部分
轴身 连接部分
第二节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应主要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制造、安装要求
轴应便于加工,轴上零件要方便装拆 ◆满足零件定位固定要求
轴和轴上零件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 相对固定。 ◆满足强度要求,受力合理尽量减少应力集中等
第二节 轴的结构设计
一、便于制造和装配
1、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轴的结构应尽量简单,段数尽可能 少,且相邻轴段的直径差不宜过大,以减小应力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0.1d 3
设计:潘存云
扭切应力:
T WT
T 2W
W------抗弯截面系数;
WT ----抗扭截面系数;
代入得: e
M 2 4 T 2 W 2W
设计:潘存云
1 W
M1 2 W
MT 2
[ b ]
因σb和τ的循环特性不同,
l1
l
折合后得: e
Me W
M 2 (MT2)2 0.1d03.1d 3
9)求危险截面的当量弯矩
d2 Fr Fa FA =Fa
用于不重要或 载荷不大的轴
35 正火
≤100
149 ~187
520
270
有较好的塑性
250
和适当的强度, 可用于一般曲
轴、转轴。
§14-3 轴的结构设计
设计任务:使轴的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 设计要求:1.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
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 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 (固定) 4.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发动机
传动轴
后桥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 链轮、凸轮等。
分类: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按承受载荷分有: 传动轴---只传递扭矩
类
心轴---只承受弯矩
型 按轴的形状分有:
自行车
车厢重力
前轮轴
前叉
支撑反力
转动心轴 火车轮轴
设计:潘存云
前轮轮毂 固定心轴
型
直轴 本章只研究直轴
按轴的形状分有: 曲轴
设计:潘存云
挠性钢丝轴
设计任务:选材、结构设计、强度和刚度设计、确 定尺寸等
§14-2 轴的材料 为了改善力学性能
种 碳素钢:35、45、50、Q235 正火或调质处理。 类 合金钢: 20Cr、20CrMnTi、40CrNi、38CrMoAlA等
用途:碳素结构钢因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应用较 多,尤其是45钢应用最广。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但价格较贵,多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轴。
N
F2v Fr FF11v 6410 2123 4287 N
FA Fa
2) 求水平面的支反力
a
P231
F1H F2H Ft / 2 8700
设计:潘存云
3) 求F力在支点产生的反力
F K 4500 206
d
L/2
a L
K
F1F L
193
4803 N 1 Ft Fr Fa 2
1 Ft Fr Fa 2
F
463 N m
d2 Fr Fa FA =Fa
7) 绘制合成弯矩图考虑F可能与H、V内合力共面F1v M’av Mav
F2v
M 'a M aF
(
M
' aV
)2
M
2 aH
Ft
463 2052 8402
F1H
MaH F2H
F
1328 N m
F1F
F2F
M a M aF
30
120
70
40
折合系数取值:α=
0.3 ----转矩不变; 0.6 ----脉动变化;
1 ----频繁正反转。
设计公式: d 3 M e
mm
0.1[ 1b ]
表 轴的许用弯曲应力
材料
σb
[σ+1b]
[σ0b]
[σ-1b]
400
对称130循环状态下70的
40
碳素钢
500
600
许170用弯曲应力75
F
F2F F F1F 4500 4803 9303 N
d2 Fr Fa FA =Fa
4) 绘制垂直面的弯矩图
F1v M’av Mav
F2v
M 'aV F1V ML /a2V 2123 0.193 / 2
205 N m
F1H
Ft MaH F2H
M aV F2V LM/a2V 4287 0.193 / 2 F1F 414 N m
轴端挡圈 带轮 轴承盖 套筒 齿轮 滚动轴承
典型 轴系 结构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一、制造安装要求
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一般轴都做成从轴端逐 渐向中间增大的阶梯状。零件的安装次序 装零件的轴端应有倒角,需要磨削的轴端有砂轮越程槽, 车螺纹的轴端应有退刀槽。
倒角
取值见P119
①②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τ](N/mm ) 12~20
20~30 30~40
40~52
C
160~135 135~118 118~107 107~92
注: 当作用在轴上的弯矩比传递的转矩小或只传递转矩时,C取较小值; 否则取较大值
对于既传递扭转又传递弯矩的轴,可按上式初步估算轴的直径。
指出下列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绘出正确的 结构设计图。(采用脂润滑) 指出结构错误7处以上;正确如图所示。
周向固定大多采用键、花键、或过盈配合等联接形 式来实现。为了加工方便,键槽应设计成同一加工直线
上,且紧可能采用同一规格的键槽截面尺寸。
设计:潘存云
键槽应设计成同一加工直线
设计:潘存云
四、改善轴的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1.改善受力状况 Ft
图示为起重机卷筒两种布置方 案。A图中大齿轮和卷筒联成 一体,转距经大齿轮直接传递 给卷筒,故卷筒轴只受弯矩而 不传递扭矩。图b中轴同时受 弯矩和扭矩作用。故载荷相同 时,图a结构轴的直径要小。
F F2F
5) 绘制水平面的弯矩图
M aH F1H LM/a2V 8700 0.193 / 2
840 N m
6) 求F力产生的弯矩图
a
P231
M 2F FM KaV 4500 0.206
设计:潘存云
927 N m
d
a-a 截面F力产生的弯矩为:
L/2
a L
K
M aF F1F LM/a2V 4803 0.193 / 2
齿轮受轴向力时,向右是通过4、5间的轴肩,并由6、7间的轴肩顶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上; 向左则通过套筒顶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上。带轮的轴向固定是靠1、2间的轴肩和轴端当圈。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双向固定
无法采用套筒或套筒太长时,可采用双圆螺母加以固定。 装在轴端上的零件往往采用轴端挡圈固定。
双圆螺母
设计:潘存云
[ 1b ]
α----折合系数 Me---当量弯矩
折合系数取值:α=
0.3 ----转矩不变; 0.6 ----脉动变化;
1 ----频繁正反转。
设计公式: d 3 M e
mm
0.1[ 1b ]
表 轴的许用弯曲应力
材料
σb
[σ+1b]
[σ0b]
[σ-1b]
400
碳素钢
500
600
130
静应70力状态下的40
M
2 aV
M
2 aH
463 4142 8402
MaF Ma M’a
M2F
1400 N m
M 2 M 2F 927 N m
a
P231
设计:潘存云
8) 求轴传递的转矩
d
T Ft d2 /T22 17400 0.146 / 2
L/2
a L
K
1 Ft Fr Fa 2
F
1270 N m
对于只传递扭转的圆截面轴,强度条件为:
T
WT
9.55 106 0.2d 3n
P
[ ]
解释各符
MPa 号的意义
及单位
设计公式为:d 3
9.55 106
3
P
C 3
P
mm
0.2[ ] n
n
计算结果为:最小直径! 应圆整为:标准直径!
表 常用材料的[τ]值和C值
轴的材料
A3,20
35
45 40Cr, 35SiMn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 链轮、凸轮等。
分类: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按承受载荷分有: 传动轴---只传递扭矩
类
心轴---只承受弯矩
型
直轴
按轴的形状分有: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 链轮、凸轮等。
分类:
第14章 轴
§14-1 §14-2 §14-3 §14-4 §14-5
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的材料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传递运 动和动力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与齿轮传动相比,它们具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廉等优点。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设计
轴的刚度设计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 链轮、凸轮等。
设计:潘存云
轴端挡圈
轴肩的尺寸要求: r <C1 或 r < R b
h CC11 D
r
设计:潘存云
d
h D
rR R设计:潘存云
d
h≈(0.07d+3)~(0.1d+5)mm b≈1.4h(与滚动轴承相配合处的h和b值,见轴承标准)
轴向力较小时,可采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来实现。
设计:潘存云 设计:潘存云
二、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减速器中齿轮轴的受力为典型的弯扭合成。
强度条件为:在完成单级减速器草图设计后,外载荷与支撑 反力的位置即可确定,从而可进行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