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综合实践《创意设计与制作:会动的纸》任务单
小学四年级美术(人美版)《会动的纸造型》-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学期Biblioteka 第一学期课题《会动的纸造型》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艺术实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一个新颖、会动的纸造型玩具。并给身边的人表演时把自己设计最满意的地方介绍一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会动的纸造型》
学生信息
姓名
2.表现纸弹簧的方法:如何表现纸弹簧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
看到纸弹簧的折叠规律吗?红纸条横向摆放,折的时候都是左右折叠。黄色纸条上下摆放,它在折的时候都是上下折叠,折叠中我们要让边对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颜色、不同宽窄、不同长短,折出不同的纸弹簧。窄的纸弹簧弹性好,容易扭曲变形。宽一些的纸弹簧弹性也好,但不容易变形。长的纸弹簧伸缩性更好。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会动的纸造型》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拉杆的活动方式和简单的活动原理。进一步掌握纸造型剪、刻、折、卷、插接、粘接的基本技法和设计会动的纸造型的方法。能够计表现一件会动的纸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体验、探究设计表现会动的纸造型的方法。在探究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为生活增添情趣的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
任务一 收集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
养成对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收集,再利用的意识。
思考:这些废旧的纸盒、纸筒等材料设计制作可玩、可动的玩具?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纸人的基本构造与制作原理,能够掌握简单的材料使用技巧。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升孩子们的美术鉴赏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纸艺作品的美。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是制作“会动的小纸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材料准备:提供各种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绘画工具和装饰材料。
2. 绘制小纸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设计小纸人的造型,可以是人物形象、动物形象或简单图案等。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画笔、剪刀等工具进行操作。
3. 制作活动部位:小纸人至少要具备能够活动的关节部分,如头和躯干,上肢和下肢等,这部分的制作可以通过折纸实现,锻炼学生对于折纸技巧的掌握。
4. 组装与装饰:将各部分用胶水粘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小纸人形象。
然后利用提供的装饰材料进行装饰,使小纸人更加生动有趣。
5. 增加动力系统: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小纸人“动起来”,可以设计简单的机械结构或利用风力等自然力量作为动力。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避免意外伤害。
2. 创新性: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小纸人形象和活动方式。
3. 美观性:要求作品色彩搭配合理,装饰得当,整体美观大方。
4. 功能性:确保小纸人的动力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基本的活动功能。
四、作业评价在评价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作品的创新性、色彩搭配、折纸技巧的掌握、活动部位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小纸人整体的美观程度等。
同时鼓励孩子们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创意和制作经验。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要指出具体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美,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折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2. 通过折纸小纸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 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地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制作一个小纸人:学生需根据提供的折纸步骤,独立完成一个小纸人的制作。
要求纸人形象生动,符合基本比例;2. 添加动态元素:小纸人在完成之后,需要添加一些动态元素,如手臂的动作、头部的转动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设计;3.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将小纸人放在指定位置,与其他同学的作品一起展示。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时间为XXX小时内,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2. 制作过程中,学生需细心、耐心,保证作品质量;3. 提交作业时,需拍照上传至班级群聊,并附上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想;4. 作品需保持整洁,不得涂鸦或损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品质量、创意性、完成度;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3. 评价结果:优秀作品将在班级群中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在课后将自己的作业成果拍照上传至班级群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2. 同学之间可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折纸技艺;3. 教师将对同学们的反馈进行整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讲解和指导,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后续的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细心、耐心等良好品质。
同时,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同学们可以共同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评价环节,教师将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最后,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小纸人制作技巧的掌握,包括剪纸、粘贴等基本技能。
2. 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具有动感的纸人。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其细心和耐心。
2.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美术用品。
2. 作业步骤:(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2)示范:教师演示小纸人的制作过程,包括头部、身体、四肢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制作小纸人,要求注意细节,保证制作出来的纸人能够动起来。
(4)组合与装饰:将制作好的小纸人组合成会动的小纸人场景,并进行装饰。
3. 作业要求:(1)每组制作的纸人数量不少于3个,且质量要达到能够动起来的要求。
(2)每组需提交一份制作过程的照片或视频,以供教师和同学评价。
(3)每个小组要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纸人制作是否精细、美观;(2)纸人能否动起来;(3)作品组合与装饰是否合理;(4)讲解与展示是否流畅、自信。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反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对本次作业进行反馈。
学生可以就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下次还想尝试的作业类型等方面进行反馈。
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完成度、创意性、团队协作等方面获取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点,从而调整和优化后续的美术课程和作业设计。
总的来说,《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制作和展示会动的小纸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合理的作业评价和反馈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折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2. 通过制作小纸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制作会动的小纸人2. 作业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3. 作业步骤:(1) 复习折纸基本技巧,如对折、翻转等;(2) 根据提供的步骤图,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小纸人进行制作;(3) 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你的空间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小纸人;(4) 小纸人制作完成后,尝试让它动起来,可以使用胶水粘贴细小枝条等方法。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2. 创意性: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小纸人;3. 安全性: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剪刀和胶水的安全;4. 作品整洁:作品完成后,保持桌面整洁;5. 按时提交:请在课后将作业提交,以便我们及时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创意性、完成度、手工精细程度、作品独特性;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结合评价标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3. 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反馈时间:作业评价完成后,我们将向每位学生发送反馈邮件,告知作业完成情况及建议;2. 反馈内容:反馈邮件将包含学生的作业评分、建议以及一些优秀作品的欣赏;3. 鼓励与建议:教师将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提高美术技能。
同时,我们也欢迎学生们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对作业的建议和想法。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期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折纸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我们期待在下一堂美术课中,看到你们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纸艺制作技巧的掌握,包括剪、折、粘合等;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对美术课程的热爱;3. 通过创作会动的小纸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纸艺制作教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

纸艺制作教教案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简介本教教案旨在通过纸艺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该活动既具有艺术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时间安排本活动预计耗时90分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介绍活动:5分钟- 示范纸艺制作:30分钟- 学生实践操作:40分钟- 展示和讨论:10分钟- 结束活动:5分钟研究目标通过参加本活动,学生将能够:- 研究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
器材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彩色纸张- 剪刀- 胶水- 铅笔- 尺子- 装饰品(如珠子、彩色丝带等)活动步骤1. 介绍活动:- 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 引导学生对纸艺制作活动产生兴趣。
2. 示范纸艺制作:- 选择一款简单的纸艺制作作品进行示范,如折纸飞机或纸盒。
- 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示范作品的难度。
- 把每个步骤都详细演示给学生,并解释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操作:- 让学生根据示范的步骤和提示,自行制作纸艺作品。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展示和讨论:-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心得。
- 激励学生相互鼓励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结束活动:-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经验。
- 对学生的努力和成果进行肯定和表扬。
- 鼓励学生将纸艺制作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 在展示和讨论环节中,评估学生对纸艺制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互动,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能力。
注意事项- 确保活动场地宽敞、明亮,并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会动的小纸人制作过程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2. 通过完成小纸人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3. 让学生体验到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1. 准备材料:学生需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美术材料;2. 制作步骤: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制作步骤,使用彩色纸和剪刀剪出小人形,再用胶水将小人粘贴在一起,制作成一个小纸人;3. 装饰美化:学生使用彩色笔对小纸人进行装饰美化,可以添加头发、衣服、饰品等,使其更加生动形象;4. 分享展示:每个学生完成自己的小纸人后,进行小组内展示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小纸人的制作,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2. 美观大方:小纸人制作要美观大方,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标准;3. 创意独特:学生在装饰美化小纸人时,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具有独特性;4.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第一课时结束前将完成的小纸人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小纸人的制作质量和装饰美化的创意程度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小纸人进行逐个评价,给出分数或评语;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其继续努力,对有待提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向教师反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帮助和指导;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美术技能,如折叠、剪裁、粘贴等,制作出具有一定动感和艺术美的小纸人;2.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发挥个性;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能力。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会动的小纸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如剪、折、粘贴等。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 让学生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和运动关系。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的核心内容是制作一个能够动起来的小纸人。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材料,注意材料的尺寸要适中,以便学生能够轻松操作。
2. 设计小纸人: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小纸人的形象,可以是动物、人物或其他形象。
设计时要注意小纸人的身体结构,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3. 制作身体结构:根据设计图,用彩纸剪出小纸人的各个部分,并使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一起,形成小纸人的基本结构。
4. 添加活动关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活动关节,如纸弹簧等,使小纸人的四肢能够活动。
这一步是作业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老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演示。
5. 装饰美化:学生可以使用画笔或其他材料对小纸人进行装饰,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2. 创意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小纸人形象。
3. 制作质量: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细心、耐心,确保小纸人的身体结构完整、活动关节灵活。
4. 装饰美观:小纸人的装饰要美观大方,色彩搭配要合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小纸人的制作质量、创意性、活动性以及装饰美观程度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然后小组内进行互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评。
五、作业反馈1. 老师会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和展示,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其他学生。
2.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老师会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3. 课后老师会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存档,以便后续的教学和交流。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会动的小纸人”,进一步理解美术与动手能力的结合,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动的纸》活动任务单
活动要求:【活动时间5分钟】
1.组长负责控制电源开关,组织组员观察支撑运动特点;
2.全组成员认真思考,讨论结合当前支撑特点可以设计怎样的剪纸主题;
3.讨论好后完成任务单的“我们的创想”部分,并准备汇报;
4.操作过程一定要轻柔,纸造型很脆弱哦!)
☆活动汇报:
活动要求:【活动时间20分钟】
1.组员分工合作,借助合适的学习方式完成小组创想的剪纸作品;
2.作品完成后,上传作品小视频到“晓黑板”的班级活动页;
3.各组完成任务单并准备上台汇报小组合作情况,为自己的作品拉票;
温馨提示:注意安全使用制作工具
展示、评价要求:【每组分享时间1分钟以内】
1.请各小组从作品创意、小组合作方法、作品美感和趣味性等方面宣传拉票;
2.每组同学只有一张有效票,只能投给其他组,请在统一投票时进行投票;
3.得票数最高的组将获得神秘奖励;
☆活动汇报:
(边汇报边展示效果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