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平板铺设方法
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

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大型建筑结构中的预应力施工方法。
它以其施工效率高、节约材料、质量可控等特点,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对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内容。
一、前言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在大型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作为其中的一种方法,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建筑师和工程师的青睐。
二、工法特点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施工速度快、安装简便、经济节约、质量可控、适用范围广等。
通过采用特殊的预应力钢筋布置和混凝土浇筑工艺,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板的预应力控制和调整,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整体性能。
三、适应范围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适用于大型建筑结构、桥梁、矿山支护等工程中。
在建筑结构中,它可以用于预应力结构板的施工,例如楼板、地板等。
在桥梁工程中,它可以用于大跨度桥梁的预应力施工。
四、工艺原理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板中布置特殊的预应力钢筋,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张拉,使其产生预应力。
这种预应力状态可以提高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同时,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混凝土配合物料的选用、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和张拉方法等。
五、施工工艺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基础施工、预应力筋布置、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等阶段。
在每个施工阶段,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六、劳动组织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工人、操作人员等。
他们需要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材料的采购、机具设备的调配、工人的培训等工作。
七、机具设备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站、起重机、预应力张拉机、导向机、张拉锚具等。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6页word

预应力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梁体跨度24米,预应力钢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每片梁12根钢绞线,张拉方式为一端张拉,固定端为P锚,张拉端锚具采用单孔锚。
二、人员1、技术员1名,负责施工技术;2、熟练工人2名,责张拉施工操作;3、普通工4名,负责辅助施工。
三、设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所需设备列表如下:四、设备标定及进场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和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在千斤顶等张拉设备使用之前,千斤顶与压力表应在具备资质的单位配套标定,每使用六个月应该重新标定才可以继续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千斤顶拆卸、油表受到碰撞或表针摆动过大应该重新标定后继续使用。
张拉设备应在张拉工作开始前进场,并进行调试检修,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油泵为动力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所以除满足正常施工需要外,应有1-2台备用,所有设备应定期维护。
五、应力筋制作及安装1、下料、穿束下料时应根据图纸计算出下料长度,精确下料,免不必要的浪费。
钢绞线等预应力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在存放和搬运的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
钢绞线为半刚性材料,弹性较大,下料时很容易伤人。
在拆开包装前,应用钢管扣一个框架,把整卷钢绞线放在框架内,并固定牢固,然后才可以打开包装。
在剪断内层包装钢带时,应找出钢绞线内层和外层的两个端头,把内、外端头固定在钢管框架上,以防弹出伤人。
下料时,钢绞线两侧严禁站人,下料场地上应有警示牌。
钢绞线应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不允许使用电焊或氧气-乙炔切割。
本工程预应力是无粘结预应力,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预应力束。
水平钢绞线用绑扎铁丝固定,弯曲的部分用U行卡固定。
钢绞线固定时应顺直,弯曲的部分过渡应圆滑,不能有弯折。
六、伸长量计算本钢束为直线束,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公式:ΔL=P·L/Ag·Ey,其中,P为张拉力195.3KN,L为钢绞线的长度,根据图纸算得,长度为24.9米(含0.3米工作长度),Ag是钢绞线的公称面积140mm2 ,Ey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105Mpa。
预应力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施工

预应力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施工本工程为抵抗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在一、二、三、八层现浇楼板中,加设了单根Uøs15.2低松驰钢绞线,@500~800mm,强度标准值fptk=1860Mpa,我方如中标,将编制详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现只简述之。
1、无粘结筋及张拉配套锚固系统。
本工程采用的单根Uøs15.2低松驰钢绞线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筋张拉端采用HVM夹片锚,固定端用HVM挤压描具。
张拉设备采用YC-20D型千斤顶,ZB4-500型电动油泵及前卡千斤顶,预应力筋张拉吨位用量程60Mpa精度1.5级的压力表控制,使用前由国家法定资格的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在泵、顶和表配套的条件下逐套标定。
2、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施工顺序放线下料→固定端挤压→修补、盘放→铺筋验收→砼浇筑养护→张拉→封端拆模3、无粘结筋下料①下料长度的计算:二端张拉:L总=L1+2L2L1:直线筋二端承压板之间的长度L2:张拉端预留长度,一般千斤顶700mm,前卡千斤顶250mm②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
4、无粘结筋的铺设固定。
必须遵循“非预应力筋避让预应力筋”的原则。
板内绑扎非预应力底筋后,即开始铺设预应力筋,最后铺设非预应力面筋,为了确保预应力筋的位置,板内无粘结筋用ø12钢筋制成支架固定,在弯点及中间每隔1.5m设1个支架。
张拉端无粘结筋在板端部模内300mm范围应与承压板垂直,承压板应与内端模贴紧,用钉子固定在端模上,防止由于承压板倾斜造成张拉油缸与承压板互不垂直而影响张拉正常进行。
5、模板的拆除因张拉时上部的施工荷载及楼盖自重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应力,为防止板出现裂缝,在板下位于1/3跨度处支撑张拉后不准立即拆除,因而在支模时要考虑所保留的支撑不受其它位置拆模的影响,其支撑须保留至张拉层以下第三层。
6、板砼浇筑砼振捣时要避免碰坏钢绞线涂包层,如有破损,应用塑料胶带修补。
并设专人观察无粘结筋及承压板的位置,如发现移位或振斜及时校正。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施工技术交底

支设楼板底模—放线—绑扎底部非预应力筋—敷设各种管线—铺放板内无粘结预应力筋—绑扎板非面预应力筋—检查、调查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矢高及水平位置—隐检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封端。
4、施工操作要点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放
1)计算各束无粘结预应力筋在交叉点处的垂直高度,对每个纵模筋交叉点的两个标高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根筋的各点标高均匀别低于与依次确定各筋的铺放顺
参加交底人员:
记录人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年月日
交底项目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施工
交底人
施工班组
内容摘要:1、配合比情况;2、冬、雨季施工注意要点;3、工艺标准及质量
要求;4、保证质量具体措施;5、容易忽略的其他问题。
应避免其相交的各筋标高时,此筋应先铺放,标高较高者次之,两个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相互穿插铺放。
要求;4、保证质量具体措施;5、容易忽略的其他问题。
5)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5m时,采用两端张拉,当筋长超过50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和锚固。
6)张拉时控制张拉应力,用伸长值进行校核,如果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值的10%或小于计算值的5%,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再继续张拉。
7)张拉前应清理干净承压板板面,并检查承压板下面的混凝土质量,如有局部缺陷,应认真处理至符合要求。
5、计算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时,各曲线段、直线段应分段计算再相加。计算伸长的弹性模量取值,宜对预应力钢材进行实测确定。
参加交底人员:
记录人:
10)采用两端张拉时,两端的千斤顶应同步给压,达到设计规定的张拉力时,先在一端锚固,另一端补足张拉值后再锚固。
11)施工缝后浇板带的施工。当结构平面尺寸超过5Om,或者张拉时有刚度很大的另一部分阻碍预应力结构部分的水平方向变形时,常采用施工缝后浇板带而将结构分段。施工缝处如布置元粘结预应力筋时,其固定端埋入施工缝一侧先浇的楼板内、张拉端则位于另一侧先浇楼板的预留凹槽(变角张拉槽)内,凹槽尺寸(长x宽)一般为30Omm×l5Omm,深度为板厚。后浇板带采用补偿收缩微膨胀混凝土浇筑,防止出现裂缝、渗漏现象。后浇板带浇筑时间宜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2个月之后再进行浇筑。
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施工技术

3 4 无粘 结筋采用挤压 涂层工 艺 , . 张拉设备 系列化 、 轻便 化 , 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 质量可靠 , 具备商品供应能力; 不需预留孔道 , 不必灌浆 , 施工简便 , 操作容易 , 可节省大量材料 、 时间和资金。
福
建
No n- c ki e sr s e l t o s r c i n t c o o y a ng pr - t e s d p a ec n t u to e hn l g
S h o n u S a we
( egeAra a h uCt o srcinE gn eigS f yS p rio tt n 3 20 ) F n z e nZ o i C ntut n ier ae u evs nSai 6 0 0 Ov y o n t i o
ma et ed ti d ea o a in t h n c kn r — sr se lt o srcin tc n lg . d h eal lb rto o teNo — a ig p e tes dp aec n tu to eh oo y e
K e wo ds No - ck n P e srse lt C n tu t ntc n lg y r : n a ig r - te sd pae o sr ci e h oo y o
矛盾 。
为建筑物提供灵 活多变 的平 面布局 , 为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 和 有效面积创造 了条件 。无 粘结 预应 力混凝 土 的无 粘结筋 可 以 如 同非预应力筋一样 , 按设计要 求铺 放在模板 内, 然后 浇筑混 凝 土,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 , 张拉 锚固 , 再 预应力筋与 混凝土 问没有粘结 , 张拉力全靠锚具传到构件混凝土 。与有粘 结预应力相 比,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不需要 预留孑 道 、 L 穿 筋 、 浆等复杂 、 灌 繁琐 的工序 , 施工方便 , 且容 易弯成 多跨 、 曲线
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

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在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疲劳等优点。
然而,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需要使用粘结材料,这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也限制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因此,无粘结力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了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的重要方向。
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它通过特殊的施工工艺,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产生粘结力,从而实现预应力的施加。
这种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是施工方便、抗疲劳性能好、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等。
因此,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清理、模板的安装、钢筋的加工和安装等。
这些工作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协调,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
在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筋的布置方式与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有所不同。
需要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固定在模板上,然后通过特殊的锚具将钢筋锚固在模板上。
在钢筋布置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在浇注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以避免出现空洞、蜂窝等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的施加。
在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的施加是通过特殊的张拉设备来实现的。
这种张拉设备可以通过对钢筋的拉伸来施加预应力。
在施加预应力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张拉,以确保预应力的分布均匀。
在预应力施加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验收。
养护期结束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强度测试等。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修复。
施工方便: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不需要使用粘结材料,因此施工方便、快捷。
适用范围广:由于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不需要使用粘结材料,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和施工环境。
抗疲劳性能好:由于预应力是通过钢筋的拉伸来施加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耐久性好:无粘结力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合理,因此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方案(新)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方案(新)概述:本文介绍了张家口宣化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的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和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2.1.1.钢绞线的下料: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绞线进行下料,确保其长度符合要求。
2.1.2.无粘结预应力筋伸长值计算: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特性,计算出其伸长值,以便后续施工操作。
2.2.材料准备:2.2.1.钢绞线: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的钢绞线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2.2.锚具: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的锚具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3.机具准备:准备必要的机具设备,包括拉力机、千斤顶、扳手、钢丝绳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顺畅和安全。
工艺流程:3.1.钢绞线的张拉:首先,在混凝土结构内预留锚固孔洞,然后将钢绞线穿过锚具,并用扳手将其固定。
接下来,通过拉力机施加拉力,使钢绞线达到设计要求的伸长值。
3.2.锚固:在钢绞线达到设计要求的伸长值后,使用千斤顶将锚具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内的锚固孔洞内,确保其牢固可靠。
3.3.后___:在钢绞线锚固后,进行后张拉,以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后张拉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绞线的特性,控制拉力的大小和施加的时间,以确保施工质量。
证。
83.4 预应力钢筋绑扎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钢筋的绑扎十分重要。
绑扎应该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确保预应力钢筋的正确位置和间距。
绑扎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预应力钢筋的直径选择合适的绑扎方式和绑扎工具。
3.4.1 准备工作在绑扎预应力钢筋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要检查绑扎工具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足够。
最后,要检查绑扎作业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确保工人的安全。
3.4.2 ___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
在张拉之前,应检查锚具系统的安装情况,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1.预应力板施工流程2.下料无粘结预应力筋由本专业施工生产部门对预应力筋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下料。
根据下料长度用无齿锯切断。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为:一端张拉按曲线孔道长度加800mm ,两端张拉按曲线孔道长度加1600mm ,曲线孔道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 T =[1+8×f 2÷(3×L 2)]×L式中 L T —孔道长度L —抛物线水平投影长度f —抛物线矢高3.下料组装对一端锚固,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还要逐根进行固定端挤压锚的组装。
两端张拉的预应力筋下料组装后直接运到工地现场。
然后再将各种类型的预应力筋按图纸的不同编号保存、堆放。
当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及配件运到工地,铺放使用前,应将其妥善保存在干燥平整的地方,下边要有垫木,上面要采取防雨措施,锚具、配件要存放在室内,运输、存放时都要尽量避免预应力筋外皮破损。
4.马凳制作铺放根据预应力筋不同位置的矢高进行马登制作。
马凳制作完毕后根据不同的高度进行分类、编号、存放以备铺放使用。
马凳应根据马登布置平面图进行铺放。
马凳布置具体见技术交底。
5.张拉端的组装根据施工图纸,安装凹进砼表面的张拉端结点。
要求承压板与预应力筋垂直且位置正确。
调整好后用电焊焊接牢固。
(张拉端节点见下图)5-无粘结预应力筋3-承压板预应力板张拉端做法2-张拉锚1-穴模4-螺旋筋6.铺放板筋预应力板筋为双向布置,所以需要制定严格的铺放顺序,以保证预应力筋的设计矢高,且避免施工中的混乱。
铺设预应力筋前还要特别注意与非预应力筋的铺设走向位置协调配合一致。
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铺放,铺放过程中控制其平面位置及剖面位置的准确。
平面位置是根据施工图所示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将其进行了统一编号,并对应施工图各编号预应力筋在楼板内应铺放的部位及根数布置预应力筋。
剖面位置是根据施工图所要求的预应力筋曲线剖面位置,对其需设处和该位置处预应力筋中心线距板底的高度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将预应力筋和架立筋绑扎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平板铺设方法
一、工程概况
广州金海湾花园为一高层住宅,位于广州市滨江东路555号,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总长度约190米,总宽度约44米。
其地下三层,地上裙楼5层,三座塔楼各3 8层,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
自地下室底板至首层顶板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意图,对预应力施工图进行全面的深化,主要包括绘制预应力铺放图、张拉端节点详图和确定预应力施工技术参数等。
此外,根据本工程的具体要求,编制预应力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分别对钢筋、混凝土及模板等各工种进行技术交底,保证预应力与非预应力等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密切。
(2)材料和设备准备
本工程在专用场地对所用1860级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及固定端挤压锚进行加工,并按不同的长度规格进行分类编号,运至工地现场。
此外,按设计要求,备好锚具、锚垫板、螺旋筋以及张拉设备和工具等。
(3)人员配备
由1名项目经理、5名技术人员、50名技术工人组成现场施工项目部。
三、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
其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支板底模
↓
绑扎暗梁及板底非预应力筋
↓
铺放板预应力筋
↓
安装锚垫板、螺旋筋
↓
预应力筋绑扎、固定
↓
预应力筋矢高、数量检查
↓
铺放板顶非预应力筋
↓
梁侧模及预应力筋张拉端模板封模↓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
浇筑混凝土
↓
预应力筋张拉
↓
切断多余预应力筋
↓
张拉端封锚
(1)预应力筋铺设
·先绑扎完楼板的下部普通钢筋后,再逐根布无粘结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铺放前,普通钢筋定位应确保准确,以保证预应力筋顺利穿过;
·铺束时预应力筋应保持平行走向准确,不相互扭绞在一起,预应力筋不得在楼板上拖行,以防止将预应力筋外包塑料皮拖破裂和磨损,如果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预应力筋的铺放;
·张拉端设置时应保证预应力筋与垫板垂直,螺旋钢筋按设计位置配置并与普通钢筋绑扎牢靠;
·预应力筋根据控制点位置用马凳钢筋定位;
·板内预应力筋布置为圆弧时最高点应在梁面筋下通过;
·预应力筋铺放完毕之后,应逐根检查曲线、矢高、反弯点位置及高度,检查支垫高度和支垫点是否绑牢,对破损处应用塑料水密性胶带缠绕修补;
·无粘结预应力筋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布筋时与电器专业密切配合,避免铺设管线影响预应力筋。
(2)预应力筋张拉
(A)张拉步骤
·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技术交底,交底人、接受人必须签名,真正做到人人明白做法、要求。
·张拉设备在进场前应在试验室进行标定,取得标定结果后填写进场设备报验单报监理审查。
·锚具进场后应及时将锚具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上报监理,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清理张拉端。
将张拉端穴模凿出并凿平张拉端垫板。
·计算理论伸长值和张拉力。
在张拉前应根据千斤顶标定书计算得出与张拉力相对应的油表读数并在油表上作出明确标识。
·测量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原长。
按照预应力筋编号及所在轴线位置顺序测量并详细记录每束预应力筋两端的外露张拉端长度之和L1。
·穿顶:将预应力筋从千斤顶的前端穿入,直至千斤顶的顶压器顶住锚具为止,如果需用斜垫片或变角器,则先将其穿入,再穿千斤顶。
·油泵启动供油正常后,开始加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每次张拉伸长值均不能超过160MM,并随时用尺测量检查,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撤顶:张拉至控制应力后回油,并撤去千斤顶。
·测量记录:测量预应力筋伸长后两端的张拉端长度之和L2,应精确到毫米。
·整理张拉记录:L2和L1之差即为实际伸长值,用以校核计算伸长值。
记录必须将张拉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包括:砼破碎、空洞、断丝断束及其位置、数量等情况。
(B)张拉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张拉时应力控制为主,用伸长值进行校核。
张拉伸长值应与理论计算值接近,相差幅度为-6%~+6%,如不符合,应立即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后再继续进行。
·预应力筋张拉,对于短筋可以一次张拉到位,对于长筋必须反复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并且每次张拉伸长值均不能超过油缸最大行程。
(C)张拉安全措施
·张拉人员进工地必须带安全帽和安全带,在脚手架上张拉施工时安全带应拴牢在脚手架上。
·千斤顶和油泵必须有安全措施,宜用绳索吊在脚手架上,以免失手掉落下楼,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张拉人员必须站在千斤顶两侧位置操作,不得在千斤顶正面操作;
·锚固端或张拉端不得站有人。
·张拉位置下面不应有人通行,以免锚具、工具等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3)切断多余预应力筋
切割后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少于30MM,切割采用手持角磨机或液压切割设备(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4)张拉端封锚
预应力筋切割完毕后,应套上内涂附腐油脂的塑料封端罩以保护张拉端锚具,并用细石混凝土或微膨胀砂浆封堵。
四、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分为质量初检、复检和交检三个阶段。
检验内容包括:
(1)材料检验
·预应力筋强度抽检报告;
·锚具抽检报告;
(2)布筋检验
·梁、板主筋所包围之梁、板尺寸(包括梁高、板厚、保护层是否满足预应力布筋要求);
·预应力筋布筋数量;
·预应力筋所在位置及其间距;
·锚固端埋置位置、高度和螺旋筋或插筋位置、数量及其固定;
·张拉端预留张拉尺寸、高度;
·承压垫板的尺寸、穿筋孔洞尺寸;定位孔位置、数量(一般2个)、埋置位置高度(一般固定在木盒或侧模上);
·梁板上留洞孔时预应力筋绕过时是否满足构造要求;
·检查梁板上预应力筋矢高是否满足要求;
·反弯点位置是否正确,高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马磴支撑,固定是否牢固;
·曲线形状是否满足要求,固定是否牢固;
·预应力筋直线是否调直;
·上下保护层是否保证。
·外包皮破损情况。
五、归档资料
预应力施工技术资料,在施工全部完成后应及时整理成册,以不影响工程竣工验收为准。
归档技术资料主要有:
·预应力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预应力筋出厂质保书;
·锚具出厂质保书;
·预应力抽检检测报告;
·锚具抽检检测报告;
·张拉设备(千斤顶、油表)校验报告;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六、结语
本文结合广州金海湾花园工程,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无梁平板中的应用进行了施工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在无梁平板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工程实践上是可行的,并可减小板的厚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无梁平板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可缩短总工期。
·合理的设计,施工总包方与预应力分包方的密切配合,以及精心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本工程优质、按时完成的重要保证。
[责任编辑:yegui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