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12章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PPT复习课件全套

2. 进行与滑轮相关的计算时,为避免弄错力与力之间
的关系,应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
训练角度
1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例1 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 6 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
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1)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 (2)求出拉力F1的大小。
解:(1)如图所示。 (2)由数学知识可知,L1=OA;又F1×L1=F2×L2, 即F1×OA=6 N×OA,则F1=6 N。
【同类变式】 1. 【中考· 温州】如图是某品牌自动
咖啡机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 为:当盛水器内的水温升高至一 定温度时,水沿导管进入盛有咖
啡粉的玻璃杯中,在平衡球作用下,原来水平的平衡杆
像,请你根据图像总结出小明探究的结论。 结合图像可知:①当G>G0时,物重 越大,使用动滑轮越省力;②当G<
G0时,使用动滑轮费力;③当G=G0
时,使用动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习题课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专训 2 与机械相关的计算
1. 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找准力臂, 不要误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长度当成力臂。
训练角度
1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 例1 【中考· 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右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 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力 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 F2____ > 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时,其示数F3____ > F1。(均填“>”“=”或“<”)
人教版 八年级 复习课件 第12章 简单机械 (共28张PPT)

1.知识精讲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
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人给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物体给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 杠杆分类
含义: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或匀速转动
4.实验考点归纳
(4)如图丙所示,小明将杠杆右端的钩码换成了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 好处是能__直__接__读__出__力__的__大__小__.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转至位置b的过程 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变__大___(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拉是力的力臂会变小
4.实验考点归纳
12.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为了使杠杆水平平衡,判断钩码的移动位置或增减钩码的数量[2019.25(二)(2)] (2)杠杆水平平衡时,两边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的位置后判断杠杆是否平衡(若 F1l1≠F2l2,则哪边乘积大,杠杆向哪边下沉) (3)计算力或力臂的大小[2015.23第3空] (4)杠杆没有提前调平,实验中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侧力臂与力的乘积大小比较(没 调平时偏高一侧的力臂和力的乘积较大) 13. 评估实验结论,并指出原因 14. 杠杆类型的判断及生活中杠杆的应用[2015.23第1、2空]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2019.25(二)(3),2015.23]
3
3
过的距离 s 物=v 物×t=1 m/s×10 s=10 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 物=3×10 m=30 m,
拉力做的功 W=Fs=80 N×30 m=2400 J。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
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人给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物体给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 杠杆分类
含义: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或匀速转动
4.实验考点归纳
(4)如图丙所示,小明将杠杆右端的钩码换成了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 好处是能__直__接__读__出__力__的__大__小__.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转至位置b的过程 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变__大___(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拉是力的力臂会变小
4.实验考点归纳
12.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为了使杠杆水平平衡,判断钩码的移动位置或增减钩码的数量[2019.25(二)(2)] (2)杠杆水平平衡时,两边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的位置后判断杠杆是否平衡(若 F1l1≠F2l2,则哪边乘积大,杠杆向哪边下沉) (3)计算力或力臂的大小[2015.23第3空] (4)杠杆没有提前调平,实验中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侧力臂与力的乘积大小比较(没 调平时偏高一侧的力臂和力的乘积较大) 13. 评估实验结论,并指出原因 14. 杠杆类型的判断及生活中杠杆的应用[2015.23第1、2空]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2019.25(二)(3),2015.23]
3
3
过的距离 s 物=v 物×t=1 m/s×10 s=10 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 物=3×10 m=30 m,
拉力做的功 W=Fs=80 N×30 m=2400 J。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同一滑轮组, 物重增大, η增大。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 回眸教材析知识 比值
三.机械效率
①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 效率表达式:
。不同机械的机械
W有用 Gh 公式:η=——— 斜面:η=—— W总 Fs Gh Gh G 定滑轮:η=——=——=— Fs Fh F Gh Gh G 动滑轮:η=——=———=—— Fs F2h 2F Gh Gh G 滑轮组:η=—— =—— Fs =—— Fnh nF ②提 高 机 械 效 率 的 方 法 : 减 小 机 械 自 重 、 减 小机件间的摩擦。 ③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第十二章过关测试
2.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 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
例2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12-3中画出拉力F
G =—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3
图12—3
图12—4
[答案] 如图12-4所示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实战演习成高手
┃实战演习成高手┃
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 (如图12-6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 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下列关 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F1<F2,η1=η2 D.F1<F2,η1>η2
图12—1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动滑 轮重 G动/N
钩码上 升的 高度
h/m
动力 F/N
动力作 用点移 动的距 离s/m
滑轮 组的
机 械效 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1)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 绳方法.
10.(2015 曲靖市)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1.2 m的斜面将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 m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时做的有用功是__1__8____J;物体与斜 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1_0___N.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
一、学情诊断
1.(2013,成都)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他 使用的是_省__力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 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_改__变__动__力(选的填方“省向力”“省距离”或 “改变动力方向”)。
2.(2014,漳州)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s/m
滑轮 组的 机 械效 率
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3)由表中第__(1_)_(2_)_(3_)_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与物重有关.
(4)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类
优缺点
实质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复习课(40张PPT)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 F1/N
阻力 F2/N
动力臂 l1/m
阻力臂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② 获取实验数据; ③ 归纳结论。
实验 阻力 阻力臂 阻力×阻力 动力 动力臂 l1/m 次数 F2/ N l2/ m 臂F2l2/N· m F1/N 1 1 0.15 2 1 0.15 0.15 1.5 0.10 3 3 0. 05 4 5 6 1.5 0.2 0.3 1 2 3 0.3 0.15 0.1 动力×动力 臂F1l1/N· m 0.15 0.15 0.15 0.3 0.3 0.3
练一练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 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分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F1 甲 F2 乙 F3 丙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 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 时才会平衡?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操作: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问题: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避 免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A O
C
B
3.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 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L1 O F1 F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2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L3 F3 L2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ppt

专题二 滑轮
考点6:辨认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a 〕
【基础盘点】 1.滑轮:周边有___槽_____,能绕_固__定__转__轴_ 转动的轮
子,是一种变形的__杠__杆____。
2.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图甲):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 (2)动滑轮(图乙):使用时,转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简单机械复习课
专题一 杠杆
考点1: 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a 〕
【基础知识】 1.杠杆的定义:一根__硬__棒____能够在___力_____的作用下围
绕着一个__固__定__点__转动,这样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__支__点___O,__动__力___F1,___阻__力___F2,
变__力__的__方__向 。 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等__臂___杠杆,其支点在轴
上,力臂等于半径。 3.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___省_____一半力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___2_____倍的杠
杆,其支点在动滑轮边缘与悬绳相切的一点。动力 臂和阻力臂分别等于轮的___直__径___和__半__径____。
__垂__足____的距离即为力臂。
【深化理解】 3.(2012盐城) 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
F1的力臂。
解析 过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则垂线段即 为力臂L。
专题一 杠杆
考点3:描述杠杆平衡的条件〔 b 〕
【基础盘点】 1.杠杆平衡条件
___动__力___×__动__力__臂__=___阻__力___×__阻__力__臂__, 即:F1·L1=F2·L2 比例形式: F1/F2=L2/L1 2.当杠杆达到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 是阻力的_几__分__之__一___。
人教版简单机械复习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复习课件
1
一、简单机械
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②图示杠杆的力臂
例:画出图中力F对 支点O的力臂l。
l F
O
2
例 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 2000N,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将它置于水 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F抬起金属
19
谢谢
20
F
G
18
5.如图所示,每个滑轮均重12N,用滑轮组
拉着重10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2m/s的速
度匀速向左移动,拉力F的功率为32W。(不
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求:
(1)拉力F的大小;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F
A
1
F n
F摩 G动
=W有 = F摩 h F摩 F摩
W总 Fs nF F摩 G动
5
4.杠杆分类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例:钓鱼杆、使用筷子、用大扫帚扫地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离,但费力。
例:开瓶起子、羊角锤起钉子、剪铁皮的剪子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天平
6
一、简单机械
滑轮
1.定滑轮 定滑轮杠杆示意图;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O
l2
F2
l1
F1
2.动滑轮 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F1
O
l1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
l2
倍的杠杆。
F2
7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8
3.滑轮组 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1
一、简单机械
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②图示杠杆的力臂
例:画出图中力F对 支点O的力臂l。
l F
O
2
例 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 2000N,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将它置于水 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F抬起金属
19
谢谢
20
F
G
18
5.如图所示,每个滑轮均重12N,用滑轮组
拉着重10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2m/s的速
度匀速向左移动,拉力F的功率为32W。(不
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求:
(1)拉力F的大小;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F
A
1
F n
F摩 G动
=W有 = F摩 h F摩 F摩
W总 Fs nF F摩 G动
5
4.杠杆分类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例:钓鱼杆、使用筷子、用大扫帚扫地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离,但费力。
例:开瓶起子、羊角锤起钉子、剪铁皮的剪子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天平
6
一、简单机械
滑轮
1.定滑轮 定滑轮杠杆示意图;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O
l2
F2
l1
F1
2.动滑轮 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F1
O
l1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
l2
倍的杠杆。
F2
7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8
3.滑轮组 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物理】第12章专题8简单机械作图期末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答案图:
10.(2022春·龙湖区期末)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 时所用最小力F1、阻力F2及阻力臂l2。
答案图
11.(2022春·惠州期末)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花神器,用它把花盆抬起 时,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 乙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15.(2022·白云区期末)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 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且绕线符合图中要求。
16.(2022·普宁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 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 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17.(2020·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想利用图示滑轮组提升重为 300N的重物,若他所用绳的最大承受力为140N,请在图上画出你的绕 绳方法。(不计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摩擦)
12.(2022春·茂名期中)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 态,请画出力F1的力臂l1及F2。
13.(2022·惠阳区一模)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重为10N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情况,并画 出A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14.(2022春·高州市期中)如图所示,某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由三个滑 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绳 方法。
答案图:
二、根据力臂画力 6.(2022春·汕头期末)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L1是F1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
答案图:
三、最小动力的确定 7.(2022秋·香洲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 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1,使杠杆平衡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试 画出这个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力臂L1,以及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2022春·龙湖区期末)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 时所用最小力F1、阻力F2及阻力臂l2。
答案图
11.(2022春·惠州期末)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花神器,用它把花盆抬起 时,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 乙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15.(2022·白云区期末)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 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且绕线符合图中要求。
16.(2022·普宁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 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 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17.(2020·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想利用图示滑轮组提升重为 300N的重物,若他所用绳的最大承受力为140N,请在图上画出你的绕 绳方法。(不计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摩擦)
12.(2022春·茂名期中)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 态,请画出力F1的力臂l1及F2。
13.(2022·惠阳区一模)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重为10N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情况,并画 出A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14.(2022春·高州市期中)如图所示,某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由三个滑 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绳 方法。
答案图:
二、根据力臂画力 6.(2022春·汕头期末)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L1是F1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
答案图:
三、最小动力的确定 7.(2022秋·香洲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 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1,使杠杆平衡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试 画出这个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力臂L1,以及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滑轮组对汽车的拉力F = W有用 3.6103 J 1.8103 N.
s车
2m
因为汽车受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汽车受的阻力f = F 1.8103 N
对应练习.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的 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40J,已知物 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__0_.4__m,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6_0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
S
S
2.5 10-2 m2
F支持
F拉=100N
G人=850N
滑轮组水平放置时的机械效率
(1)如果物体通过的距离为s物,绳子通过的距离s绳
=__n_s_物__。
(2)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通过的距离为s物
,则有用功W有用=__fs_物___。
(3)如果拉力为F,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绳,则总功W总
减小”或“不变”)
考点二:滑轮
例5.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
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
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F1较小 B.F2较大 C.不能确定 D.相等
考点三:机械效率:滑轮组竖直放置
(绳1)子如的果段物数体是重nG,物,则动拉滑力轮F=G重_物_为_+_G_G动_动_,_,不由计此摩式擦可及得绳动重滑,轮
例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 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
A.F1>F2,η1=η2 B.F1>F2,η1>η2 C.F1<F2,η1=η2 D.F1<F2,η1>η2
分析:由F = G物 +G动 和= G物 即可判定。
nF 2 6N
G动=nF G物 2 6N 10N 2N
例3.(2019泰安中考)如图所示,人的重力为850N,双脚与 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用滑轮 组拉着重210N的物体沿竖 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了5s。人对绳子竖直 向下的拉力为100N,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
W总 25
250J 5s
=50W。
剩余的时间请大家完成当堂训练题
=__F_s_绳_,如果拉力为F,绳子的段数为n,物体通过的 距离为s物,则总功W总=_F_n__s物_。
(4)机械效率的两个公式:
①; = W有用 = fs物
② = WW有用总 = fFs物s绳= fs物 = f
W总 Fs绳 Fns物 nF
规律:水平放置中的f相当于竖直放置中的_G__物__,S物相当 于___h___。
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物功是_有__用__功,公式为_W_有__用_=_G_h_, 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是___额_外____功,公式 为_W__额_=_f_s__;拉力所做的功是___总___功,公式为
__W_总_=_F__s __,机械效率公式为___=__G__h__。
Fs
例题.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
F=1×103N
(2)有用功为多大?
(3)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解:(1)拉力移动的距离s绳 = ns车 2η2=m90%4m, S车=2m
拉力做的功W总 = Fs绳 1103 N 4m 4103 J
(2)有用功W有用 W总 4103J 90% 3.6103J
n
G物 +G动
例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 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_1_.2__W,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8_3_._3_%_,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 力为__2_N.
P拉 =Fv绳 6N 0.1m / s 2 1.2W
= G物 = 10N =83.3%
典型例题 考点一:杠杆 1.杠杆的分类 例1: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C )
2.力臂图的作法 例2:试画出图中的两个力臂图。
l1
l2
例3.(2019泰安)扁担长1.8m,在扁担的A端挂200N的物 体,B端挂300N的物体,使扁担水平平衡,则肩膀距 A端的长度为__1_.0_8__m。
l
1.8-l
例1.(2014 泰安)一辆质量是3.5×103kg的汽车不慎陷入泥 泞地面,汽车司机组织人们用如图的滑轮组将汽车拖 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1×103N,汽车沿水 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有用功为多大?
(3)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1)拉力F做的总功.
作用点
作
动力F1
用 线
动力臂l1
识记:力臂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的长度,一 般画成虚线加括号(或实线加箭头)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要将杠杆调节到在_水__平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 的是 __便__于__直__接__测__量__力__臂_____。
(2)杠杆平衡的条件是用公式表示为_F__1l_1_=_F_2_l2___。 (3)本实验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使__结__论__具__有__普__遍__性。
的重力G动=n_F___-_G__物_____。 n
nh (2)如果物体上升h,绳子通过的距离s=______。
同速理度如v绳果=_物_n_体_v_物移__动。的速度是v物,则绳子移动的
(3)如果物体重G,上升的高度为h,则有用功
W有用=_G__物__h_。
(4)如果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物体上升高度为h,
(2)忽略绳重和滑轮轴的摩擦,则
额外功W额 = G动h 10N 10m 100J,
G动=10N F=20N
有用功W有用 = W总﹣W额 400J﹣100J 3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v物=2m/s
(3)效率 = W有用 = 300J =75%
t=5s
W总 400N
斜面的机械效率
W总=Fs = Fnh=100N 3 0.5m=150J
= W有用 = 105J =70%
W总 150J 或=W有用 = G物h = G物 = 210N =70%
W总 Fnh nF 3100N
(3)人对地面的压强。
(3)P = F = G人 - F拉 = 850N 100N =3104 Pa。
重为100N 的物体在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该装
置的机械效率为_8_0_%__。拉力的功率为_5_0__W。
η=? PF=?
F=50N
解析:W有用 = Gh=100N 2m=200J, W总 = FS =50N 5m=250J
h=2m S=5m t=5s
= W有用 = 200J =80%,
3.杠杆的分类:根据杠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省力情况,可将杠杆分 为三类:
(1)省力杠杆:l1 _>___l2 ,缺点是_费__距__离____; (2)费力杠杆:l1 _<___l2 ,优点是_省__距__离____; (3)等臂杠杆:l1 _=___ l2 ,如_天__平____。
考点二:滑轮 1.定滑轮:其实质是一个_等__臂___杠杆,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 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2.动滑轮:其实质是一个 __l1_=_2_l_2__杠杆。
则额外功W额=___G__动_h_____。
(5)如果拉力为F,绳子通过的距离为s,则总功
W总=__F_s__,如果拉力为F,绳子的段数为n,物
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总功W总=_F_n_h__。
(6)机械效率的三个公式:
①η= W有用 = G物h W总 Fs
②η= ③η=
W有用 = G物h = G物h = G物
W总 Fs Fnh Fn
W有用 = W有用
G物h = G物
W总 W有用+W额外 G物h+G动h G物 +G动
(功如7)是果拉总在力功拉的,力功所F率的以:作功由用率于下P拉拉物力=体_所_以W_做t_总速_的_度,
v物做匀速直线运动,绳子的段数 为n,则拉力的功率P拉
=__F_v_绳__=_F_n_v_物_。
(1)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
(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
解:(1)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 = v物t 2m / s 5s 10m,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绳 = 2s物 210m 20m,
拉力F做的功W总 = Fs绳 20N 20m 400J (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解析:由W总
=
FS绳得S绳
=
W总 F
=
40J 50N
=0.8m
因S 绳= 2S物,所以S物 =0.4m。
效率 = W有用 = fs物 = fs物 = f = 60N =60%
W总 Fs绳 Fns物 nF 2 50N
对应练习.如图所示,用20N的力F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使其沿 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s,若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 重和滑轮轴的摩擦,求: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专题复习
苏咸磊 新泰市实验中学
考点一: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__O___表示。 (2)动力和阻力: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用字母_F__1 表示; 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用字母_F_2_表示。 (的3)作_动_用_力_线_臂_的和距阻离力。臂:分别用_l_1 _、__l2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