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杜拉斯与张爱玲的世纪对话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_语录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
籍贯:法国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
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在写作《情人》时,已是七十高龄。
她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读书。
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她却迷恋上了文学,并且走上终生从事职业写作的道路。
《情人》可以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至少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小说以一个年仅十六岁的法国少女,在渡江时与一个中国富家少爷邂逅开始,沿着这条叙述线索,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
经典语录:1、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感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生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生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2、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
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3、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
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1 / 3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象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
4、我写女生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我。
5、如果一个女生一辈子只同一个男生爱,那她就不是真的钟爱。
6、我爱男生,我只爱男生。
我能够一次有个男生。
7、钟爱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
钟爱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8、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9、干吗要说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10、杀人的欲望是我的生活中的一个常数。
灵魂的荒凉与拯救杜拉斯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第33卷第7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7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l.2012灵魂的荒凉与拯救:杜拉斯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黄雪莹姚锦莲(钦州学院 中文与传媒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摘 要:杜拉斯与张爱玲虽然是不同国家的作家,但是她们的作品却都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揭示了人类灵魂的荒凉、道德的缺失、生命的无耐等主题,她们企图通过创作对人性的失落进行反思,探寻拯救日益堕落的人类灵魂的途径。
关键词:杜拉斯;张爱玲;荒凉;拯救;女性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7-0019-03一引言法国女作家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和中国女作家张爱玲(1920-1995)属于同时代的作家,在20世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们在不同的国度里走着相似的道 路。
她们同样经历过痛苦的童年、漂泊的生活和创作的狂热,她们在缺失亲情的童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真情写作。
面对生命的无奈、命运的漂泊,她们最终都用自己珍爱的文学为自己构筑了灵魂的居所。
相似的人生经历使杜拉斯和张爱玲在创作中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人类生存的处境,揭示人类灵魂的荒凉、道德的缺失、生命的无耐等主题。
他们用心灵去写作,去揭示人性的丑恶,去拯救道德荒野中的人类灵魂。
二 灵魂的荒凉与绝望杜拉斯与张爱玲的小说大都带有一些荒凉的背景、苍凉的色彩,以此衬托出他们笔下人物的痛苦与欲望,揭示出人物灵魂深处的绝望。
张爱玲的小说有一种“苍凉”的情调,她喜欢用意象,文笔细腻,语言清新干净而又透着沉寂、苍凉的意味。
在张爱玲笔下的环境总是阴暗、灰色、荒凉的,如“灰色的破烂洋房”、“灰色的老式洋房”、“堂屋里暗着”、“阴森森高敞的餐室”、“弄堂里黑沉沉的”、“穿堂里空荡荡的”等等。
有这些阴暗灰色、荒凉的空间还不够,张爱玲还在其间加了一些道具,如屏风、旧照片、胡琴(有时是口琴或长笛)、镜子等,造成一种新旧重叠的效果,使人似乎能从中感到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但它们又分明并置在现代生活环境里,这收稿日期:2012-05-06作者简介:黄雪莹(1974-),女,广西钦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渺目烟视素材

渺目烟视渺目烟视实在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低估的来自内心的力量——这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坚硬与质感。
这四个字让我想起张爱玲。
张爱玲有一张经典照片,穿着旗袍,头高高地抬着,一脸的骄傲——只有才情逼仄到不能呼吸才能有这样渺目烟视的表情。
那张照片被到处用,用到人的心里都生出寒意。
她永远站在那里,渺目烟视着你。
也真恐怖,文字是她的军队,她指挥得如同跳舞一般,却又隆重得让人不舍。
杜拉斯也配得上这四个字。
晚年的杜拉斯其实更接近于张狂和不驯服。
她对小她27岁的情人安德烈扬说:你上哪找我这样的女人去,我又有才情又有钱,管着你吃管着你喝……这样的不说理。
她不想想,她已经七十多岁,风烛残年,而且又老又矮又胖又难看。
不,她从来都认为,她是唯一的。
渺目烟视的杜拉斯,就应该有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来爱她。
也记得一个剧团女演员。
那时我尚年少,总是路过一个评剧团,看到一个白衣女子,黑得不能再黑的鞋子和短发,在唱《王宝钏》,每天都唱。
眼神空旷迷人,全不似平常戏子的轻浮与艳光。
看过她在风中吸烟。
站在路边,穿了军绿的短裤,宽大的白衬衣,短发被吹得倒立起来。
那个镜头,非常让人心醉,简直可以要人命。
后来我试图靠近她。
这种人,总是带给人致命的诱惑。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黄昏,我走进了她的门。
她正在唱梆子,野性十足。
她唱得那么高亮,简直可以吓坏谁。
猛想起二月二来龙抬头,梳洗打扮上彩楼,公子王孙我不打,绣球单打平贵头。
寒窑里受罪十八秋,等着等着做了皇后……她在高处,带着我的想象,再也下不来。
那一刻,我疑心会死掉,但终于没有。
她的神情根本不在乎别人,那是真正的渺目烟视。
来,小孩儿,吃话梅。
她终于和我说话。
我坐下来,吃着她的话梅。
她连问也不问我为什么会来,我们吃着话梅,外面下着雨。
我一直记得那雨,下得如此缠恋,好像下不完似的。
但终于下完。
我跑了。
第二天再去,她走了。
这种小地方,是留不住她的,她应该走。
后来听说她去了国外,嫁了几个男人,再后来,又听说她自己组织了一个班子唱戏。
【经典话语】杜拉斯

【经典话语】杜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1、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2、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统一个男人性爱,那她就不是真的讨厌性爱。
3、我的性命的历史并不存在。
那时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央。
也没有什么途径,线索。
人们老是要你信任在哪些地方曾经有过怎么一个人,不,不是那样,什么人也没有。
4、如果我不文学创作,我会残杀全世界的。
5、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倒置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作悲剧时才可恶,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佩。
6、我快乐男人,我只快乐男人。
我能一次存有50个男人。
7、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的时候才可恨。
8、清楚不必要把可爱的衣装舱盖在自己的身上,由于我在文学创作。
9、如果那个男人爱你,他的眼睛里就有疼惜。
如果不爱就只有欲望。
10、男人,必须极其的爱他们,异常十分的爱他们,否则,就不可能将活下去他们。
1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
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12、同性恋者像是癌症一样就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13、每当我有了欲望,就有了爱情。
14、如果你必须写下出现在威尼斯的故事,就别回去威尼斯。
15、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
16、杀人的心愿就是我的生涯中的一个常数。
17、他对她说,和从前一样,他仍然爱她,他基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始终爱到他死。
18、文学创作就是自杀性的,就是血腥的,可以人们仍在写下。
19、她说,他们应当持续判若两人地生活,身处荒凉,但心里铭刻着又一个吻,一句话,一道眼光组成的全体爱情。
20、事件就在这时产生了,我没对你讲起过的爱情,就在那儿,我在那儿永远永远地看到了一个蓝眼睛黑头发的本国小伙子,为了他,那天晚上我想要在海滨酒吧间当着你的面去去世。
21、?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似乎这次轮到她也纵身投到海里自杀,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判断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因为,他已经消逝于历史,就像水消散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当初,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明他,找到他。
2023年杜拉斯的语录大合集66条

2023年杜拉斯的语录大合集66条2023年杜拉斯的语录大合集66条1、当你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年轻、最受赞美的年华时,这段时光的突然推进有时会使你感到吃惊。
2、当一个人开始回忆的时候,就已经苍老。
3、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4、我变老了,我突然发现我老了。
他也看到这一点,他说,你累了。
5、孤独也意味着;或是死亡,或是书籍。
但它首先意味着酒精。
意味着威士忌。
6、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面容。
7、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时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
8、我发现,要他违抗父命而爱我娶我、把我带走,他没有这个力量。
他找不到战胜恐惧去取得爱的力量,因此他总是哭。
他的英雄气概,那就是我。
他的奴性,那就是他的父亲的金钱。
9、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
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
我的容颜是被摧毁了。
10、大家说盛夏开始了,这可能。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公园里面的玫瑰花已经开了。
我不知道在它们盛开时没有人看见,而它们就那样花香四溢开了好几天以后就凋谢了。
这些花从来没有让那个忘性大的女人看过,我还根本没见到它们时,它们就凋零了。
11、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
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
12、你仿佛集千名女子于一身。
13、我是作家。
其它的都尽可忘掉。
14、她相信,她知道在哪里,在这场外景里,由于他们对于彼此的欲望灵犀相对,他们才变成情人。
15、如果那个男人爱你,他的眼睛里就有疼惜。
如果不爱就只有欲望。
16、跟大家在一起得不到任何东西,一个人才能有所收获。
17、发生一次感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好处。
18、这或许根本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蓦然回首的刹那中,光影交错的瞬间,爱情就已悄然来临,然而这爱情到底是偶然间的邂逅,还是无数次刻意之后的相遇,爱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与张爱玲对话_作文1000字_初一作文_

与张爱玲对话我尽量使自己在沙发上保持舒服一点的姿态,她仍在搅动着咖啡,浓烈的香气渐渐晕染,散满了整间屋子。
她慵懒地垂着眼帘,乌黑的头发波浪般的斜斜地遮住额头,散在两肩,脸白得晶莹,雪青的旗袍上舞着朱色凤凰,黑色的鸡心坠与如出一辙的黑眸相映,更增添了人的纤弱苍白,我有点愕然,我没有想到张爱玲竟然和我想象中一样。
“你来一趟也不容易,有什么重要的事么?”她的声音跟刚匙碰杯子的声音搅在一起,听得不甚清楚。
但我分明的看到了她骄傲的女王一样的神态。
我把声音调整到最自然的状态才开了口:“我来,就是想感受一下你那个时代,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再一起?然后,完成我的。
她的嘴角挂上了一丝若有似无的弧度,呷了口咖啡,声音润了许多:“你是为《半生缘》的结局而来吧,我还有另外一个结局,也许你会有感悟。
”我点点头,依靠在沙发里,端起了柠檬水。
她的声音幽幽的响起,语调轻柔和缓,这声音牵着我走进了她的书里,把每句话变成了文字摆在我面前,我只觉得在阅读,而不是在听讲述。
“叔惠没有去东北,而是去了美国,世均又和曼桢见了面,这你是知道的。
”一天世均丢了魂一样走在路上,街上只剩脚步机械的敲打路面的声音,迷迷糊糊就站在了家门前,呆呆的站着,不知该怎样面对翠芝,王妈推开门,从他手中接过外套,催他进屋,世均看见房子里还有暗黄的灯光,才猛然想起,今天是要在家给叔惠接风的,他回来了。
“许少爷走了吗?世均问。
“刚走,少爷。
”王妈说。
世均推开门,屋中一反既往的安静,只有翠芝靠在沙发上织毛衣,红色的杂着白点,曼桢给他织的第一件毛衣也是这样的。
翠芝抬起头,看了世均好一会,才说:“我们还是分开吧”。
“为什么?”世均问,听不出是吃惊还是欢喜。
“我觉得我们结婚就是个错误,而且,我更喜欢叔惠。
”翠芝的泪水悄悄的滑落。
长久的沉默,象整个世界都冰冻了。
世均的内心象一张纷乱的网,这是另一个错误还是一个改错的机会呢?她不再讲了,我的文字不见了。
我急忙说:“我倒希望事情就这样发展,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那么些短短的文字的排列,是如此的美丽(之二)

有那么些短短的文字的排列,是如此的美丽(之二)有那么些短短的文字的排列,是如此的美丽,我总喜欢一个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地阅读它。
101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
102从不幸中抬起头来,是生命最美的姿态之一。
103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
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适。
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不跟潮流走,这使我的衣服永远长新,我不耻于活动四肢,这使我健康敏捷。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
我小心的去爱别人,因此比较不会泛滥。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104如果一个人,真的因出生时辰,因骨骼长相,因姓名笔划多少,因祖坟风水好坏,便注定一生命运的吉凶,那也未免太轻看“人”,太轻看“人生”了吧!105写作完成。
我的心象雨后大地,清爽,宁静,极目致远。
什么负担也没有,多么好的酬劳啊,久积在胸臆中的郁结排除了,发泄了,异常地舒适,甚至想吃点什么。
106路很长,两边开遍了意象的小花。
我怀揣一颗儿子的心,把母亲的目光走长了,把母亲的天空走宽了,最后,母亲成了我生命旅程永恒的暸望。
107告别了女孩的年龄,我渐渐明白了做女人的深奥,小女孩可以一味的甜,那种单纯和乏味也是美。
做女人,却包容了那甜、酸、苦、辣种种的交融、那一种永远分不清是甜是苦的种种韵味。
108每一种灾祸在记忆里留下悲哀,只有最大的灾祸--死亡,不是这样,死亡把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毁灭。
我们对于死亡如此无知,我们实在是无话可说,只得学句章回小说的套语:小子们,各自活命去吧!109松树的一切都令人感到肃静高古110有一天,我从森林边走过,忽听得一阵林梢喧嚣,由远而近,由弱而强,以至整个森林都为之摇撼起来了.....风!我疾想我们的的思想,它们在酝酿中,集结中,曾长久地沉默......忽然有一天......光阴无情地拔去了你的一颗颗牙齿,因此,你再也咀嚼不动多少日月了。
张爱玲名人名句语录大全80句精选

张爱玲名人名句语录大全80句精选1、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2、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
时代是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3、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是袖珍戏剧。
4、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宝物,每过一阵也得拿出来,让别人赏玩品评,然后自己才会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5、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6、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满了又空。
7、心裏能装著一些时间带不走的淡淡悲伤,也是一种幸福。
8、时光无涯,聚散有时。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9、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
10、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11、她的眼神泛着智慧的冷光。
12、每一个爱情故事的开始总是灿烂如花,而结尾却又总是沉默如土……13、男人做错事,但是女人远兜远转地计划怎样做错事。
女人不大想到未来——同时也努力忘记她们的过去——所以天晓得她们到底有什么可想的!14、一个女人,如果得不到异性的爱,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
15、有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笑,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
16、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
17、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互相思念。
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们又会互相折磨。
18、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最不缺青春了。
19、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获得的多。
20、越是残暴的人越是怯弱,越是在得意的时候横行不法的人,越是禁不起一点挫折,立刻就矮了一截子,露出一副可怜的脸相。
21、这个迷惘的世界需要冷漠与之对抗,甚至连恨,都需要勇气,需要力气。
22、在一出戏锣鼓喧声的开幕时,就要知道散场后灯火尽消的凉清。
23、爱情就是如此,来的时候,桃花灼灼,走的时候,落梅纷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拉斯与张爱玲的世纪对话 都反对以女作家眼光看自己的杜拉斯与张爱玲,出生时间相差仅七年,去世间隔不到六个月,都经历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这动荡不安的20世纪。
两人都在亚洲度过了不算幸运的童年,而后在欧洲大陆或茫茫大洋的另一端流浪漂泊、居无定所。
她们都用自己珍爱的文字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无法贴上任何标签的文学之巢。
真的无法贴上任何标签吗?世界性与现代性是本文的切入视角和横纵坐标。
世界性是相对于地域性而言的。
法国人、中国人、巴黎人、上海人,是地域性的;而人在法国。
人在中国、人在巴黎、人在上海就是世界性的。
对后者而言,法国、中国、巴黎、上海,成了一具偶然的文化面具,一个七情六欲的中国人,他的"人"性大于他的"中国"性。
现代性是相对于古典性而言,因着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当前现实生活存在的本真状态,从而对古典的表达方式以及此后的世界观有了新的规定与突破,这就叫现代性。
世界性是空间性的,关注存在着的人;现代性是时间性的,关注人的存在。
以此横纵坐标的切人,我们试图激活人土未安的玛格丽特?杜拉与张爱玲,在阐释中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进行阐释。
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一1996)法国女作家。
生于越南嘉定,1932年回国。
受教于索邦学院。
1935一1941年在殖民部当秘书。
1943年开始创作。
初期小说主要有《厚颜无耻的人》、《安静的生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等。
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及琐事、人们对自己难以把握的事情的一种不断期待的感觉,这些是其初期作品的主题和材料。
从写《塔基尼亚的小马群》和《街心花园》起,她逐渐脱略了情节描写,力求以平淡的风格,更客观、直接地发掘人们心理上的变化。
其主要小说有《琴声如诉》、《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副领事》、《情人》、《痛苦》、《蓝眼睛黑头发》等。
1959年起开始从事电影编剧,写有剧本《广岛之恋》、《长别离》、《印度之歌》、《卡车》、《大西洋人》等。
张爱玲(1920一1995)中国女作家。
原名?,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曾用笔名梁京。
童年时代亲历封建旧家庭的衰败,青年时期又在香港体验到战争的恐怖,逐渐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
1943年在上海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结集为《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十八春》等。
1952年离开上海,在香港短期供职于美国新闻处,写有《秧歌》和《赤地之恋》;删改《十八春》为《半生缘》。
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均不成功,其中仅有〈北地胭脂〉(中文名《怨女》,为《金锁记》的改写)出版。
196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并将清末小说《海上花列传》译注为白话文和英文。
晚年出版照片集〈对照记》。
有《张爱玲全集》(台湾皇冠版)行世。
一、心灵的召唤:先成为人还是先成为作家瑞士作家赫乐曼?黑塞说过:我已经成为一个作家,但是,我还没有成为一个人。
一战后的黑塞,精神陷入崩溃和分裂中,不得不求治于荣格及其学生。
杜拉和张爱玲的一生中也有这种倾向。
杜拉有数次崩溃的经历,便藉酗酒逃避,但终至连身体也垮了下来,好多次不得不住进医院。
张爱玲倒不见得完全崩溃,但她的精神始终处在一种病态般的敏感和高度紧张状态,早年时听交响乐,"感到模糊的恐怖";晚年总是怀疑、怨愤室内爬满了小虫(也许是真的),竟至多次搬家。
当然,我们把"为人"和"为作家"对立起来,更多是指有一类作家终其一生竟无法学会过平常人的生活。
杜拉和张爱玲正是这样。
她们始终无法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建立和谐、平稳的人际关系,总是充满了冲突。
龃龉、隔绝,关系或紧张或疏离。
杜拉说她自己"费尽力气制定许多系统方法以便能像别人一样去为人处事",但"还是处处落后于人,很是诅丧"。
对于张爱玲也是一样,记路、邮信、讨价还价……诸如此类,对她来说全是"咬啮性的小烦恼",令她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失衡。
但无论她们的"为人"多么失败,她们却都是成功的"作家",或者说,她们天生就只能成为一个作家,她们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来的。
杜拉还是十机岁少女时,就向母亲表达了一生当作家的愿望。
为这一愿望她付出了终生的努力与追求,至死不悔。
她出版的第一本小说是《厚颜无耻的人》(1943年),这本小说手槁曾被伽利玛出版社拒绝过,后来她丈夫昂代姆把手稿送到布隆出版社并对审稿员说:"我事先告诉您,如果您不对她说她是个作家的话,她会自杀的。
"杜拉在回忆自己的早年经历时曾说:"难道我知道我一生中那么早我就成了一个作家?无疑是知道的。
"展望未来,她又斩钉截铁地说:"总有一天,我将垂垂老去,搁笔不写了。
对我来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做不到,而且荒谬。
"这和张爱玲晚年的话如出一辙?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绝不停止写作。
"而张爱玲的作家天才及聪颖早慧更是比杜拉还华美灿烂。
在《天才梦》一文中,张叙及她三岁背唐诗,七岁写小说,及全身心发展艺术天才的童年时光,在〈童言无忌〉一文中,她自豪地说:"因为我牛来是一个写小说的人。
" 除去作家为人的传奇因素,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先成为人,还是先成为作家?难道为了成为作家就必须付出无法成为一个人的代价吗?似乎成为作家已成了一种宿命,它使一个人付出全部的精力,以至于无暇去为人处事了。
青年马克思在一篇论文里写道,"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生存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
这确实像谜一样。
作家为了能成为一个作家,居然肯牺牲世俗幸福,完全投入用文字构筑的想像空间。
就像渴望"疯狂地以写作度过一个个夜晚"的卡夫卡,就完全牺牲了婚姻的幸福,没能成家。
到底是什么促使作家承担这种近平宿命的命运的? 到底是什么召唤着作家终其一生倾注全部心力来成为一个作家的?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意识到作家的庄严使命而无暇过一种平庸的生活的? 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譬如'使命'这个词在俄语中源出于'召唤'。
任何时候都不会召唤人们去作一个墨守成规的匠人,只会召唤人们去履行天职,完成艰巨的任务。
是什么促使作家去从事他那种虽然有时令他痛苦,但却是美好的劳动的呢?首先是他自己心灵的召唤。
……而到了成年时代,除了自己心灵的召唤声外,我们还能清晰地听到另一种强有力的召唤,那就是自己时代的召唤,自己人民的召唤,人类的召唤。
"必然关涉对作家童年经验的追寻。
我们发现,杜拉、张爱玲正是从其孤独寂寞的童年经验开始文字生涯的。
杜拉在《婚礼弥撒》一文中写道??使人写或者不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还不知道。
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开始的。
最初,在童年时期,总有那样一位父亲,或者因为某一本书,或是学校的一位女教师,或印度支那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带一个偏僻居民点的某一个女人,情况虽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小孩子的孤独寂寞。
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写道??小学生下学回来,兴奋地叙述他的见闻,先生如何偏心,王德保如何迟到,和他合坐一张板凳的同学如何被扣一分因为不整洁,说个无了无休,大人虽懒于搭碴、也由着他说。
我小时候大约感到了这种现象之悲哀,从此对于自说自话有了一种禁忌。
……当真憋了一肚子的话没处说,惟有一个办法……,还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事写点出来,免得压抑过甚,到年老的时候,一发不可复制,一定比谁都唠叨。
将这种童年时期的孤独寂寞和悲哀的自说自话现象的体验自觉地上升到为何写作的层面来思考,应该说是深刻的,这正是她们心灵的召唤。
而这一点对她们二人格外重要,因为她们小时候所承受的父爱或母爱就是残缺的,她们的家庭都是不完整的家庭,所以她们对孤寂的体验也就格外深刻。
作家的不幸经历往往成为世界文坛上的丰美收获,而在回忆中弥补,在叙述中平衡不幸的童年经验,居然是许多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的原因。
对童年经验的回忆和叙述,也是一个不断被回忆和叙述所诱惑的过程。
这对于现代作家来说尤甚。
古典作家自觉地以人类的眼光来力求刻划脱离于个体的客体世界,以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身份来叙述,他们所追求的是回忆和叙述背后的客观真实。
而现代作家醉心于回忆和叙述本身,文本世界比现实世界更能诱惑他们。
他们对文字和词语产生迷恋,由文字、词语组成的文本本身成了一面镜子,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对"镜"自照的自恋者。
这是现代作家所特有的自恋情结。
杜拉和张爱玲是典型的自恋型作家。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己的身世、经历的反复叙说,其作品成为"私语式"的"我、我、我"的文字;2.将作家的自我意识强加给作品人物,于是有了"杜拉式人物"和"张爱玲式的销魂与感喟";3.对词语"迷恋、对叙说的"狂喜",渴望以文字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4.调创作个性,标榜自己的作家天分和身份等等。
当然不止这些,分析二人自恋情结的文字比比皆是。
有评论家说张爱玲是"临水自照的水仙花",对自我怜惜着又嘲笑着自己的伶惜,连沉默也是刻意的,仿佛对着一面镜子生活着。
杜拉的自恋则少一份感伤,多一份跋扈,有人分析《情人》的自恋结构为:"1.我很满意自己是个作家;2.我之所以成为作家在于我有过与众不同的经历;3.我既满意自己的现在,又满意自己的过去。
"其实,这种自我迷恋,从世界文学的潮流来看,正是杜拉和张爱玲成为作家的心灵召唤,是其成为作家的现代性要求。
根据荣格的看法,情结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最突出的表现,随时捕捉着作家成为它的代言人。
情结在被叙述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意功能,使作家得到释放和狂喜。
这实在比任何世俗的成功更能带给作家以奖赏。
正是在这种世界性和现代性的大背景下,杜拉和张爱玲甘愿为"文"付出无法为"人"的代价。
这是她们的宿命,更是世界文化现象中的一个悖论,具有普遍性。
所以,托尔斯泰说:衡量一个作家的标准就看他甘愿为写作而牺牲的程度。
二、道德失落后的现代生活:欲情恋他很可怜我,我对他说:不必,我没什么好可怜的,除了我的母亲,谁也不值得可怜。
他对我说:是因为我有钱,你才来的。
我说我想要他,他的钱我也想要,我说当初我看到他,他正坐在他那辆汽车上,本来就是有钱的,那时候我就想要他,我说,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可能知道我究竟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