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和四个认同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精编版

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精编版

1、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新疆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

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在学校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再教育

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在学校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再教育

【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在学校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再教育: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责任意识。

1、要不断强化政治观念,筑牢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

2、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全体教职工深化对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再教育的认识。

3、要通过学习教育,让广大教职工正确认识新疆民族和宗教发展的
历史。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新疆“三史”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新疆“三史”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五 观”、“四个认同”、新疆 “三史”宣传教育活动
简 介
马克思主义“五观”的教 育内容 “四个认同”的主要学习内 容 新疆“三史”的学习材料 新疆“三史”的宣传材料

马 克 思 主 育义 内“ 容五 观 ” 教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 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宗教观。
次出使西域。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历时二十余载,最终
不辱使命,成功说服西域各国与汉朝联合,並将西域冶 炼铁器的技术带回,改良了汉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大 增强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其开辟的进出西域的路线也 成为最早” 的 宣 传 教 育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历史、
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今 新疆的主权是从汉代开始确立的,不过新疆是近代才开 始使用的一个名称,汉朝时称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为“西 域”。其时西域的地域不仅包括今天的新疆,还包括中 亚部分地区,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当时的西域各国也 处于漠北强国匈奴的威胁之下。为抗击匈奴,汉武帝决 定联合西域各国,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于是派张骞两

“ 四 个 认 习 同 内 ” 容 的 主 要 学
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 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 祖国的统一。 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 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 聚而成的。 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 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 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 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 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 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 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学习五个认同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五个认同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五个认同心得体会三篇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内容【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国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存有古老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并各存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融合沦为团结一致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不安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至着促进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新疆就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提示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

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小统一、小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新疆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尽管在新疆创建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手不可能将就是真正公平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留存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

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

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1、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__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__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__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__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

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五观、四个认同

五观、四个认同

特别行政区—香港
祖国的宝岛—台湾
中国最东边பைடு நூலகம்城市—抚远
中国“北极村”—漠河
美丽的博尔塔拉
2、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我国有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 同发展、凝聚而成中华民族大 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中 华民族一家人。
新疆的少数民族
• 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 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 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 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 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 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 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 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 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 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 人。
一、四个认同
• 1、对祖国的认同 • 2、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认同
1、对祖国的认同
• 历史悠久的中国是所有中国公 民的共同祖国,是各个民族生 存发展的共同家园
中国最西边的城市—喀什
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拉萨
中国最南边的城市—三亚
特别行政区—澳门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发 展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大 精深、光辉灿烂。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
维吾尔“木卡姆”—中华灿烂文化 中的瑰宝,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汉藏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姑娘追
• 不同氏族部落或地区的男女青年交错组合,一男一女两人一组。活动开始, 二人骑马并辔走向指定地点。去的时候,小伙子可以向姑娘逗趣、开各种玩 笑,甚至可以接吻、拥抱,按习惯,怎么嘻闹逗趣都不为过,姑娘也不会生 气。到达指定地点以后,小伙子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 舍,追上后便用马鞭在小伙子的头上频频挥绕,甚至可以抽打,以报复小伙 子的调笑,小伙子不能还手。不过姑娘一般是不会真打的,特别是如姑娘本 来就喜欢小伙子,那她就会把马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但如果是姑娘不喜 欢的小伙子,在去的路上又说了许多脏话或做了不少过分的动作,那姑娘就 会毫不客气,挥鞭狠狠抽打。过去,此活动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 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戏 谑性的追逐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而萌发了爱情,最终结成伴侣的

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五观四个认同内容

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五观四个认同内容

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五观四个认同内容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4个认同: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入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1个统1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1。

2.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3.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入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英勇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4.强化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入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定选择。

3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自古以来是1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役、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

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虽然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存在矛盾与不和,产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换和友好交往,1直是历史的主流。

**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会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缘由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1多民族国家得以构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1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的的成立,使我们统1多民族国家产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1次真正消除民族轻视,实现了民族同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

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实施方案

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实施方案

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实施方案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要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提出的。

五观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全面发展、实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国际教育”。

这五个方面综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以更全面、系统的方式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要在思维、品格、文化氛围和创业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第一个方面,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在思维、知识、实践和实用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在这个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科,包括课外活动、文化活动、体育运动等,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个方面,实质教育,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提高自我能力。

第三个方面,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组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创业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

第四个方面,个性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

在这个方面,学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比如个性化辅导、个性化培养计划等。

第五个方面,国际教育,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个认同教育实施方案也是是在五观教育的指导下提出的。

四个认同教育分别是民族认同教育、性别认同教育、民主认同教育和大众认同教育。

第一个方面,民族认同教育,即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

第二个方面,性别认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感和自尊心。

在这个方面,学校可以让男孩体验女性社交礼仪,让女孩体验男性领域的活动。

第三个方面,民主认同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和优势,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使新疆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是,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对这些铁的事实视而不见,与国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分裂主义的宣传和渗透,妄图与我争夺人心、破坏新疆稳定。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自治区党委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三个一”教育:一个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后来受到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未能持续下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立足于民族团结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保证的认识,创造性地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998年初,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在全区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五观”)宣传教育的指示,“五观”教育遂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使我区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4年,自治区党委将“五观”内容规范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及随后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自治区党委提出了在以往“五观”教育的基础上,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宣0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个认同”教育是“五观”教育的升华和具体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我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又一创举。

实践证明,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极大地增强了新疆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推动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