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

【例题1】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

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知识点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1.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例题2】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答案】C【解答】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5.2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PPT课件

5.2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PPT课件

投影仪成像特点
思考: (2)核力是短程力。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动。 (2)燃料油燃烧时发热,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
小结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正__立_、__放__大_、__虚__像_。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倒__立__、__缩__小__、_实__像___。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倒__立__、__放__大__、_实__像___。
同侧

内容 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比较实像和虚像
方法 分类法 比较法
谢谢
放大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能
分别位于凸 透镜两侧
都位于凸 透镜同侧
应用举例
照相机 投影仪 平面镜 放大镜
小结
器材名称
照相机
像的性质
像与物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异侧或同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成像特点: 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时长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一一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体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方式与策略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

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体的像。胶物卷距上(涂着u)一:层物对体光敏到感透的镜物光质心,的它距在离曝。光后发生化
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
件和存储器像件距替代(胶v)片:作像为成到像透的镜光光屏心并的记距录离像的。信息。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知识点四 实像和虚像
例4 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
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B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知识点四 实像和虚像
例5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 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_凸___ 透镜,二维码 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缩__小__(选填 “缩 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二 投影仪
1. 投影仪的构造
平面镜 凸透镜
投影片放置处
知识点二 投影仪
2.成像原理


凸透镜
凹面镜
知识点二 投影仪
2.成像原理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 屏幕相当于 光屏 。
知识点二 投影仪
B
A
B'
屏 幕
A'
知识点二 投影仪
3.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内容导览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重点) 3.认识虚实像的区别。(难点)

物理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时练含答案(2)

物理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时练含答案(2)

5.2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彩虹的形成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人的影子2.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B.此投射原理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C.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D.硅片上形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彩虹是色散现象B.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要想用照相机拍电视机上的画面必须使用闪光灯D.镜子上蒙上一层小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成的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4.晴朗的夏天,会发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好多“圆形的光斑”。

下列光现象与“圆形的光斑”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D.镜中“字”5.现在的教室作为标准化考场,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子监控器,其主要由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系统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到监控中心。

其中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实像B.凹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D.凹透镜成到立放大虚像6.如图所示是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

从物体出发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照在小孔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B.小孔所成像的大小跟小孔的大小有关C.小孔成像的原理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将物体远离小孔,光屏上像变小7.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其成像原理和成像虚实均相同的一组是()①镜下的“大熊猫”;②小孔成像“倒”景;③平面镜看“牙”;④水中“笔”弯折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8.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中“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C.海市蜃楼的成因D.照相机原理9.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红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4.实像和虚像
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 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4.实像和虚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平面镜,它们所成的像
是虚象还是实像?
照相机成实像
投影仪成实像
4.实像和虚像
放大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思考: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放大、 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制成。
生活中的放大镜
4.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生活中的透镜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视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 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快门: 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锐的物质,它在曝光后产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 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代胶片作为 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1.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
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倒 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
照相机成像特点
思考: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三章生活中的透镜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三章生活中的透镜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2、凹透镜成像规律 同侧、正立、缩小、虚像。
思考:
的 情 况 物体到凸透镜 像 的距离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大于2倍焦距
应 用
倒 立 缩 小 实 像 照相机
幻灯机 倒 立 放 大 实 像 投影仪
在2倍焦距和 焦距之间
小于焦距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放大镜
实像
虚像
5、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 移动时,实像和虚像的转折 点在哪里?放大和缩小实像 的转换点在哪里?(请学生 回答)
光心 焦点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凸透镜能够成像, 那么请问同学们想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吗? 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
在做实验前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实验任务单,来按 要求完成实验:
·
·· · · ·
物距:U 像距:v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U>2f ),成 倒立的、
缩小的、 实 像。 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f<v<2f)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大于物体 (放大的像)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大于物距
根据这个原理 制成了 :
. . . .
幻灯机
投 影 仪
.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即( u<1f ) 时,成 正立的、 放大的、虚 像
.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2倍焦点处 ) 即(u= 2f ) 时,成 倒立的、
物体与 实 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利用照相机能成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被照的物体位于镜头(凸透镜)的 二倍焦点以外(u>2f ) 照相机内的胶卷, 相当于光屏,用来承接实像 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 实像小于物体 (缩小的像) 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 像距小于物距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授课时间课题 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 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材分析这一节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对透镜及其成像特点形成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准备。

课前可给学生安排任务,通过查找资料,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

课上通过组织学生制作水放大镜、制作模型照相机等活动,让他们体验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这三种光学仪器的成像特点,为介绍实像、虚像的概念创造条件。

实像与虚像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但是不要过多讲解,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掌握。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身边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有初步的了解,但对透镜成像的认识,大部分限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了解并不多或不完整,这需要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总结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教学器材实物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模型照相机材料(两个直径相近的圆纸筒,一个焦距10cm的凸透镜、半透明薄膜、胶带)等。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自制照相机模型》、《投影仪工作原理》、《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图片,提问引入课题】(1)晶莹的露珠是大自然创造的“透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的(填“放大”或“缩小”),然 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 的缩小
的像。
9、放映幻灯片时,想使屏幕上出现放 大的“F”字母,那么摆放幻灯片的正 确方法是(B )
F
F
AB
C
D
10、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数码相机用图象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 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 保存.
二 投影仪
基本组成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图


投影仪原理: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
像。
成像 特点
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__透__镜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 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缩__小__(“放大”或“缩小”)的像。
3放.清_的_大晨结__,果镜小。的草功的能露,珠形下成面了的放叶大脉_虚_看__起像来,比这较是大由,于这光是的露_折珠__产_射生现了象
4.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 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 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7、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 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凸__透__镜的功能, 形成了放大的____像虚,这是由于光的 ____折射现象的结果。
8、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看到的指纹是
C,平面镜成像
B

A AB

D,照相机的像
E,放大镜的像
F,投影仪的像
一类 C B E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一类 A D F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 在光屏上.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
器材 名称
像的性质
像与物
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照相机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幻灯机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放大镜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 物像同侧
巩固提高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 A 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
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
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2、照相机成像特点: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 像距与物距哪个大? • (像距:像到镜头光心距离。 • 物距:物到镜头光心距离) •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
为什么能成像???
物距:U
像距:v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 相当于屏幕。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
人是怎样做到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 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生活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
理 成正立放大
虚像
成 从放大镜观察到物体是一个正
像 特
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 放大镜的同一侧,放大镜距离 物体越近,得到的像就越小;
点 反之越大。
生活中的放大镜
实像和虚像
实 像
在光屏上能成像
虚 像
在光屏上不成像,只在眼中成像
如图所示物体成的像,按他们的特点分类
A,小孔成像.
A B
A’
B

B,“眼睛受骗”
所成的像与投影片相比是倒立,放 大的实像,凸透镜离幻灯片越近所 成的像越大,反之越小
投影仪的使用
B

A

AB
1.平面镜在这里有什 么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 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 影机前方的屏幕上
2.我们在屏幕上要 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 应该怎么放?
投影片要倒放
三、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原 利用凸透镜
A.盛A 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
所看到的像是 ( A )
A.鱼的放大的虚像 B.鱼的等大的虚像 C.鱼的缩小的实像 D.实际的鱼
作业:
• 1、完成《物理课本》96页T1,2,4; • 2、完成《配套物理练习册》28—
29页。 • 3、抽空将课本94页自制模型照相
机和96页实验完成,与大家共同分 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