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基〔2018〕64号)等,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急管理部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发、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合作交流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应急管理实战需求,优化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装备研发,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应急管理相关领域及前沿技术应用方向进行布局建设:

(一)基础性研究。布局建设自然灾害防治、生产安全事故防控、应急救援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点实验室。

(二)关键技术攻关。布局建设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感知识别、监测预警预报、风险预防控制等技术攻关方面的重点实验室。

(三)先进装备研发。布局建设自然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消防灭火等装备研发方面的重点实验室。

(四)高新技术应用。布局建设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线通信、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创新应用方面的重点实验室。

第五条重点实验室应围绕职责定位和研究领域,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主动发挥支撑作用。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要瞄准应急管理科技前沿开展高水平理论、方法、共性技术等方面研究,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基础理论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以关键技术攻关、先进装备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等技术创新为主的重点实验室要以实战应用为导向,着力突破灾害事故防治等关键技术,研发先进救援装备,促进新技术新装备等在

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救援实战、社会动员中的有效应用。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按需设立、分类管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第七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以下统称“依托单位”)建设的科研实体,鼓励在人、财、物上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八条应急管理部是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和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宏观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发布重点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合并和撤销。

第九条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是重点实验室的归口管理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重点实验室发展政策和相关管理规定。

(二)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和建设,具体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

(三)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的考核与评估等工作。

第十条依托单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主体。主要职责是:

(一)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条件,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二)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委员。

(三)负责重点实验室的规范运行和管理,配合应急管理部做好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和评估,审核重点实验室申请书、建设任务书、建设总结报告、年度报告等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承担材料失实的连带责任。

第三章申请与设立

第十一条应急管理部根据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求,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申请和设立工作。

(一)自上而下。应急管理部结合实际需求,有重点、有计划地发布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通知,按程序组织评审和设立。

(二)自下而上。鼓励具备重点实验室申请条件的相关单位,随时提出应急管理亟需专业领域和方向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应急管理部将按程序组织评审和设立。

第十二条申请重点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合理,符合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发展规划。

(二)研究实力强,在应急管理领域有重要影响,取得过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具有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三)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拥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具有培养应急管理科研业务人才的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人员与科研场所相对集中。

(五)依托单位须保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经费,并提供后勤保障等配套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重点实验室的流程:

(一)依托单位组织编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格式详见附件1)并提出申请。依托单位为应急管理部直属单位的,直接向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提交申请函和《申请书》。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相关内容交流欢迎关注公众号shejiyuan8,加v或q1958201705矿安全监察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应急管理部机关有关司局可推荐符合条件的依托单位申报重点实验室,需提交推荐函、依托单位申请函和《申请书》。

(二)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确认材料完整性以及是否满足重点实验室申请的基本条件。

(三)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组织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书》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组原则上由9名或11名专家组成,按照学科匹配和回避原则选取(根据评审需要邀请相关业务司局推荐对口领域专家参加,不超过评审专家组人数的1/3),并在评审前做好评审专家名单保密工作。评审专家在听取汇报和审阅申请材料后,进行现场评分并出具评审意见,产生候选重点实验室名单。

(四)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组织开展候选重点实验室的现场核查,核实申请材料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形成现场核查意见。

(五)应急管理部对通过现场核查的重点实验室按程序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正式批复准予创建。

(六)依托单位根据应急管理部批复,组织编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格式详见附件2),并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任务书》和论证报告报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备案。

第十四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验收:

(一)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运行、边完善”的原则。重点实验室建设应严格按照《任务书》的内容实施,建设期一般不超过1年,建设经费由依托单位自筹。鼓励重点实验室通过地方财政或者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资金使用应当公开透明,仅用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二)依托单位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后,组织编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格式详见附件

3),向应急管理部提出验收申请。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三)通过验收的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正式列入重点实验室运行序列。不能按期进行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取消建设资格。

第十五条鼓励以强强联合、协同共建的形式申请重点实验室,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联合申请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联合申请单位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并明确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应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

(二)牵头单位牵头负责重点实验室申请和建设,参与单位根据牵头单位要求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三)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后,由牵头单位牵头负责日常运行管理、接受定期评估等。

第四章运行与管理

第十六条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主要由依托单位自筹,应急管理部通过争取相关政策予以积极支持。

第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十八条重点实验室主任一般应为依托单位固定人员,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般不超过60周岁。每届任期5年,每年在重点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8个月,届满考核合格者可以连任。

第十九条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报告等。学术委员会组建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学术委员会由行业内优秀专家组成,委员总数应为单数且不少于9人、不超过15人,其中依托单位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

(二)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般应由非依托单位人员担任,应当为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四)学术委员会任期5年,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委员,原则上2次不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条重点实验室应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要加强室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要公开透明。

第二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应注重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稳定高水平科研队伍,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规模,并适当流动。

第二十二条重点实验室应保障科研设备的高效运转,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对科研设备和数据实施共享。

第二十三条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应急管理实战需求,加强与本领域产学研各方创新力量的联系与合作,加快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二十四条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努力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参与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建立访问学者制度、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方式,广泛吸引国内外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第二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严明学术纪律,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出现严重学

术不端行为的,应急管理部可视情采取通报批评直至撤销重点实验室资格等措施。

第二十六条重点实验室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重点实验室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的,须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术委员会论证,由依托单位报应急管理部批准。

第五章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八条重点实验室必须开展年度自评并编制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经依托单位审核后,于下一年度1月底前报应急管理部备案。

第二十九条应急管理部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评估,全面了解和检查重点实验室一年的运行状况,总结经验和成绩,发现问题,促进重点实验室发展。

第三十条重点实验室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水平、成果转化、实战应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运行管理、开放交流等。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整改和未通过四个等次。

第三十二条评估结果为优秀的重点实验室,可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优先推荐依托单位申报国家及应急管理部科技项目等。连续两次评估结果为优秀的重点实验室,可通过依托单位申请不参加下一轮评估,结果视为良好。连续三次评估结果为优秀的重点实验室,可通过依托单位申请不参加下一轮评估,结果视为优秀。

第三十三条评估结果为整改的重点实验室,应对照评估内容进行整改,整改期限不超过一年,通过整改评估的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定为良好。未通过整改评估的,不再列入重点实验室序列。

第三十四条未通过评估的重点实验室、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评估或中途退出评估的重点实验室,不再列入重点实验室序列。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 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 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焕宁 2016年6月3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通用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6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细则。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省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

XX公司应急管理规定(DOC)

XX公司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依据国家相关法规以及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机关各部门和各二级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日常应急管理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的全过程。 第四条应急工作原则 (一)应急管理工作坚持“应急与预防并重”和“统一管理、归口负责”的原则。 (二)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综合协调”的原则。 (三)处置突发事件时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早控制”和“科学应对、反应迅速、统一指挥、职责明确、高效运转、救人优先”,力求把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 (四)应急物资实行“专业管理、分级负责、统一调拨、专项使用、定点储存、统一标识”的原则。

第五条术语解释 (一)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制度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及技术支撑体系。 (三)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快速有序、科学有效地开展处置救援行动,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按功能分为总体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四)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和应急保障,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物资、专家和技术准备。 (五)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所采取的应急行动。 (六)应急处置: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做出的反应,用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的所有行动。 (七)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件危害,防止事件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具体救援措施或行动。 (八)应急恢复: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

2号令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 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 总则 章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 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 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 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 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 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九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 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

应急预案培训记录

会议名称:生产现场灭火应急预案培训 B33 会议日期2010/4/29 地点车间 主持人张健记录人苏军 出席人员见签到表 会议记录: 张健: 今天组织大家召开会议,目的是进行生产现场灭火应急预案培训。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我们能够积极应对,将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职责。因此我们制定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这是增强自防自救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生产现场包括:生产车间、配电室、维修组,我们 在应急预案中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大家应熟悉并落实。 一、生产现场火灾扑救组织机构: 二、消防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 2、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实施专人负责。 3、做好平时备战工作,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及器材。 4、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消防器材的使用的训练,有条件进行现场灭火训练演习,提高消防队员的业务水平和战斗力。 5、对车间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消防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人员的防火意识,确 保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消防安全措施: 三、现场火场逃生方法: 1.迅速离开危险地区 2.选用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3.使用简易防护器材 4、如果门窗、通道等出口已被烟火封住,被困人员可向头部、身上浇水或用湿毛巾湿 衣服将头部包好,再冲出危险区。 四、寻求救援的方法 1、向外高声呼救。 2、夜间可用手电筒等发出求救信号。 五、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固体类物质的初期火灾,也可扑灭可燃液体、气体或带电设备 的火灾,以及可燃固体、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混合火灾。 灭火时,应手提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离燃烧区5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预先松动,喷射时,要将喷射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不流残火,以防复燃。在扑救油类等液体火灾时,不要直接冲击液面,防止 液体溅出,若在室外应从上风处向下风方向喷射。

最新加油站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培训资料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预案实施、应急队伍、宣传教育、应急装备、应急演练等工作。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3.1.2结合本站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1.3结合本站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3.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3.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求援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3.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站的应急工

作要求; 3.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8预案内容与专项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2加油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站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3加油站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3.1针对本站存在的各种风险,由站经理组织编制本站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站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处理及保障措施、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3.3.3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4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装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4.应急预案的评审 4.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贵州长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突发风险事件是指对集团及所属各公司、各平台的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使员工人身安全、公司正常经营和信誉面临损失、损害的各类内、外部突发风险事件。 第三条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或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生产营销市场稳定的公司紧急事件的处置。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四类: (一)治理类 1、公司主要股东出现重大风险,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2、大股东之间存在纷争诉讼,或出现明显分歧; 3、公司与社会、股东、员工之间存在纷争诉讼,包括因劳动争议引起的职工群体上访或罢工事件; 4、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涉及重大违规甚至违法行为; 5、决策管理层对公司失去控制; 6、公司资产被大股东或有关人员转移、藏匿到海外或异地无法调回; (二)经营类 1、公司董事会出现较大的决策失误; 2、公司的经营班子出现较大的经营失误; 3、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 4、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5、公司主营业务不清晰,或无持续经营能力; 6、其它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情况; (三)环境类 1、国际重大事件波及公司; 2、国内重大事件或政策的重大变化波及公司; 3、自然灾害造成公司经营业务受到影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新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6月3日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一、修订背景 2009年3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原《办法》),对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办法》亟需修订完善。 (一)应急预案工作的背景和重心发生变化。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应急预案的定位从补充应急管理制度向完善应急准备、规范应急处置转变,工作重心从解决预案有无向提升预案质量、发挥预案实效转变。同时,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对简化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程序提出了要求。为推动应急预案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需要,有必要对原《办法》进行修订。 (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应急预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应急预案主体责任、

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应急预案功能定位、编制程序、管理责任、预案衔接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体现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的特点,强调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政企应急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突出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和动态管理。而原《办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主要问题是重规范企业应急预案内容,轻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重预案内容的全面性,轻应急预案内容的实用性;重规范企业内部各类应急预案衔接,轻政企应急预案衔接;重规范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轻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动态管理。因此,需要通过修订原《办法》补充和细化相关具体要求。 (三)一些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办法》汲取和改进。根据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导致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瑞海公司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应急处置力量、装备严重缺乏,不具备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一

突发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提 高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突发性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防止、控制、减少自然灾害的侵保护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降低经济损失,公司建立各项应急预案及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和《深圳市特区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制定本预案。 1.3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防卫事故(含自然灾害、疫情突发、安全卫生事件等)。当发生重大事故(险情)时启动本预案。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包括: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分预案。 1.5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车间、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工作。 1.5.3救援和生产相结合,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护、自我生存为基点,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果断措施,在非常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救援。 1.5.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救援和预防工作相结合。 2. 公司可能面临的危险性(危险源)分析

2.1 生产经营状况 海淇以生产研发亚克力、展览展示柜台、灯箱为主要产品,主要设备有空压机、发电机﹑电锯文档资料Word . ﹑冲床﹑电焊机﹑啤机﹑裁板机、折弯机、锣机﹑砂轮机等。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按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01)的要求,经调查和 3.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公司、车间组成。 3.2指挥机构 3.2.1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险情)的应急救援工作。

公司应急管理规定

公司应急管理规定 1

莱州龙泰热电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莱州龙泰热电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进一步规范、理顺、强化各级应急管理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公司立足于现有应急救援资源、管理体系、运转机制, 逐步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资源共享、运转高效、处理得当”的预防和处理公司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总体工作目标。 第三条公司应急管理重点为: 重大危险源( 锅炉、升压站、煤厂、油罐、酸碱罐等) 、突发性灾害、自然灾害。 第四条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体系建设、示范点建设推进、年度规划列入公司年度工作重点。应急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季度考核。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龙泰热电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 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 成员由各分管部门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刘宝胜 2

副组长: 刘俊山、孙相腾、张树安、林增兰 成员: 王颖太、闫磊、张毅、宋金丰、蔡冬勇、李晓华、孟祥峰、张晓梅、杨亮、苏光谱 其主要职责如下: ( 一) 负责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要求。 ( 二) 指导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总体工作, 决定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主要人员的任免。 ( 三) 负责审查、审批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及相关规章制度, 确保应急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 四)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 第六条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 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科。 主任: 王颖太 副主任: 闫磊 成员: 邹爱妮、任鹏 主要职责如下: ( 一) 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具体负责公司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 二) 制定、实施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年度规划及长远规划, 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稿)》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落实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应急预案中涉及到的应急职责、应急程序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级部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规范要求,结合本行政区域主要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组织、指导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可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培训

应急预案的培训及演练 由于重大事故往往突然发生,扰乱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如果事先没有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会由于慌张、混乱而无法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若事先的准备不充分,可能发生应急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延误人员抢救和事故控制、甚至导致事故扩大等情况。事先制定事故救援预案,事故发生前制定各种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应急方案,可以避免这种现象。但要做到事故突发时能准确、及时地采用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快速反应、处理事故或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还必须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各级应急机构的指挥人员、抢险队伍、企业职工了解和熟悉事故应急的要求和自己的职责。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在紧急状况时采用预案中制定的抢险和救援方式,及时、有效、正确地实施现场抢险和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的目的 (1) 测试应急预案和操作程序的充分程度; (2) 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的供应情况; (3) 提高现场内、外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4) 判别和改正应急预案的缺陷; (5) 提高企业员工及公众的应急意识。 2. 应急预案的培训 (1) 应急培训的范围包括: 1) 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

2) 社区居民的培训; 3) 企业全员的培训; 4)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应制定应急培训计划,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自学、讲课、办培训班等,加强对各有关人员抢险救援的培训,以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2) 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 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法规、条例和标准、安全知识、各级应急预案、抢险维修方案、本岗位专业知识、应急救护技能、风险识别与控制、基本知识、案例分析等。 根据培训人员层次不同,教育的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1) 安全法规 法规教育是应急培训的核心之一,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使应急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明确“有法必依、照章办事”的原则。 2) 安全卫生知识 主要包括:火灾、爆炸基本理论及其简要预防措施;识别重大危险源及其危害的基本特征;重大危险源及其临界值的概念;化学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控制其扩散的方法;中毒、窒息的判断及救护等。 3) 安全技术与抢修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抢修工作中,进行安全操作、事故控制抢修、抢险工具的操作、应用;消防器材的使用等。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卫主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卫生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卫生应急预案,是指为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卫生应急预案管理遵循依法科学、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卫生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县级以上卫生让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卫生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 第五条卫生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沖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紧密结合卫生应急工作实际,合理确定预案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查、备案、发布、培训、演练、宣传、评估、修订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其他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制订的卫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七条卫生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预案。 第八条专项卫生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针对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卫生计生等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可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第九条部门卫生应急预案是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专项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开展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部门卫生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核生化和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灾后卫生防疫等预案。 第十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十一条不同层级的卫生应急预案内容应当各有侧重。 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卫生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级别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卫生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891-8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 施细则(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细则。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

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省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安全应急预案57351

广东省国泰消防职业培训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为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安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当各种安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特制订本安全应急预案,以备不虞。 一、应急预案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何峰华(校长) 副组长:赵宏伟(主任) 二、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紧密联合,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有效控制事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建设,重视宣传发动工作,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3、应急联动,群防群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加入,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学校难以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争取他们的配合。 4、以人为本,依法处置:在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绐终要坚持生命第一的思想,要及时采取避险措施,确保生命安全,并力争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A)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班主任应迅速送往太平镇菜医院进行初诊,并迅速报告学校 2、负责人向教育局及卫生部门报告。 3、食用校外食物所导致的中毒,我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B)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迅速报告学校、交通部门和教育局。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5、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C)其他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社会人员到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时,首先发现的教师或学生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在场教师或学生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并拨打“110”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4、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我区各相关部门、驻区双管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订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

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区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区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区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有关部门制定。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分类分级、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体现原则性、政策性。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区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重点规范区级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镇办专项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镇办层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精编版)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 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公司系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保护国有资产安全, 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 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不良影响,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公司及所属管理各单位均应制定应急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 并认真执行。 第二条应急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贯彻以人为本, 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 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 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 严格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 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 使事故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三条公司和所属电厂应根据电厂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特征, 辨识重大地质灾害和重大气象灾害;依据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辨识出重大危险源;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电力建设和生产强制性法规和标准要求, 结合企业设备设施的健康状况和在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 辨识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影响因素, 组织风险评价, 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设备设施损害

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教学文案

煤矿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标准化评分表 单位:得分:年月日项目 项目 内容 一基础、 保障安 全 培 训 ( 共 5 分 ) 组织 实施 基本要求 标准 评分方法检查情况及扣分原因得分 分值 1.有负责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求 3 查资料。不符合要求 1 处扣 的人员 1 分 查资料。未建立制度不得 2.建立并执行安全培训管理制度2分;制度不完善 1处扣 0.5 分。 3.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煤矿,按规定配备师资和装备、 查现场和资料。场所、师资、 设施等不符合要求或欠缺 1 设施;不具备培训条件的煤矿,可委托其他机构进行安2 处扣 0.2 分;不具备条件且 全培训 未委托培训的不得分 查资料。未提取培训经费不 4.按照规定比例提取安全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2得分,经费不足扣 1 分,未 做到专款专用扣 1分 1.有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查资料。无计划不得分 2.培训对象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劳务派遣者)2 查资料和现场。培训对象欠 缺 1 种扣 0.2 分 3.安全培训学时符合规定2 查资料。不符合要求 1 处扣 0.5 分 4.针对不同专业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类别,开展有针对性 2 查资料和现场。培训无针对 的培训;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对性扣 1 分,其他 1 处不符合

持证上岗 培训档案有关从业人员实施针对性安全再培训要求扣 0.5 分 5. 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含复训)并考查资料和现场。 1 人不符合 6 核合格要求不得分 查资料和现场。主要负责人6.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未经过职业卫生培训扣1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职业卫生3 分;其他 1 人不符合要求扣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0.2 分 7.井工煤矿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 查资料和现场。 1 人不符合 等工作的班组长任职前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并经考核3 分 合格 要求扣 0.2 8.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应急预案培训,熟练掌握应急预查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 3 案相关内容 1 处扣 0.2 分 9.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 人不符合要求不 查资料。 1 个月内,通过安全培训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3 管理能力考核 得分 1.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上岗 查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 2 1 人扣 1 分 2.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通过考核取得查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 2 合格证上岗 1 人扣 1 分 3.煤矿其他人员经培训合格取得培训合格证上岗 查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 2 1 人扣 0.2分 查资料和现场。未建立档案1.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内容包含各类别、各 3不得分;档案内容不完整每 专业安全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考核结果等 缺 1 项扣 0.2 分 查资料。未建立档案不得 2. 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档案3 分;档案内容不完整每缺1

公司应急管理办法

公司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址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将抗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后置处置等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各所属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应接受公司的监督管理,具体执行本办法第七章的规定。 第四条【工作原则】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五条【总体要求】公司应建立完善管理体系,积极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先进理念,采用科学的应急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一)公司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公司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二)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应急队伍建设体系、应急保障体系等。 (三)公司应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及时发现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第六条【政府监管】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应依法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有关部门的知道、督促下,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建立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远的演练和培训,落实各项防范和处置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