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一)附译文
最全最经典元曲三百首

贯云石:中吕·红绣鞋贯云石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述怀张养浩
卢 挚:中吕·朱履曲卢挚
卢 挚:双调·沉醉东风·春情卢挚
贯云石:越调·凭栏人·题情贯云石
张养浩:中吕·朱履曲张养浩
张养浩:中吕·普天乐·辞参议还张
张养浩:中吕·普天乐(二首)张养
薛昂夫:双调·蟾宫曲·雪薛昂夫
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张
乔吉:双调·沉醉东风·题扇头隐
张可久:中吕·红绣鞋·西湖雨张可
任昱:双调·水仙子·幽居任昱
乔吉:双调·折桂令·寄远乔吉
乔吉:双调·折桂令·登姑苏台乔
徐再思:黄钟·人月圆·甘露怀古徐
宋方壶:中吕·红绣鞋·阅世宋方壶
任昱:南吕·金字经·稍宵宴坐任
宋方壶:双调·清江引·托咏宋方壶
任昱:越调·小桃红任昱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
查得卿:双调·蟾宫曲·怀古查德卿
苏彦文:越调·斗鹌鹑·冬景苏彦文
吴西逸:越调·天净沙·闲题吴西逸
刘时中:南吕·四块玉刘时中
李致远:中吕·红绣鞋·晚秋李致远
吴西逸:双调·蟾宫曲·纪旧吴西逸
刘时中: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
李致远:越调·天净沙·离愁李致远
周 浩:双调·折桂令·题《录鬼薄
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刘
无名氏:正宫·塞鸿秋·山行警无名
汤式: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汤
无名氏:南吕·一枝花·渔隐无名氏
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贪汉无名
无名氏:大雨无名氏
无名氏:正宫·醉太平无名氏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刘庭信
无名氏:中吕·迎仙客·七月无名氏
无名氏:南吕·干荷叶·咏史无名氏
刘庭信: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刘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编辑推荐
古诗词是文化精髓,也是一种雅趣和性情。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早就丢失了古人的精致雅趣,也没有了那份对事物的细腻感触和诗情画意。
古人吟诗作对、水岸修禊、竹林集会、曲水流觞,或饮酒兴之所至击节高歌,或长亭折柳送友、叮咚一曲琵琶,种种之事,无一不是令人作羡的真性情。
内容简介
清代诗学名家蘅塘退士,为启蒙孩童掌握诗歌精髓,搜集通读唐诗、宋词、元曲,呕心推敲增删,在夫人徐兰英的协助下,分别精选了三百首经典代表诗作,终于编成这部《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此书特点鲜明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一经问世,风行海内,读诗、写诗、喜诗、赏诗、学诗者,几乎家家收藏。
作者简介
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清康熙五十年(1711)生于江苏无锡,祖籍安徽休宁。
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中举,乾隆十一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
乾隆十六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书籍信息
作者:【清】蘅塘退士授权方:公共版权字数:9.6万大小:0.29M分类:文学-现当代诗歌
免责声明:本书数字版权由授权方提供,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馆友积极告知客服。
中华国学经典藏书: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藏书:元曲三百首
中国的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中之一就是《元曲三百首》。
这部著作,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元曲三百首》是一部由汉朝诗人和元代诗人创作的抒情诗集。
被称为“元曲”是因为它是在元代发现的最早的抒情诗集,因此又被称为“元曲”。
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深远影响的诗人包括李白、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和元明时期的诗人。
《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富有抒情色彩的诗歌,每一首诗歌都充满着情感和睿智,都表现出这些伟大诗人对自然、社会、家庭、艺术和爱情的理解和思考。
所有的这些内容都使每首诗歌都充满了深刻的感悟,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元曲三百首》的主题非常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伦理、宗教和社会状况,反映了人们在这个时期所处的生活环境。
这些诗歌中有描写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有描写礼仪和民俗的,也有许多关于思想状况和人生哲理的诗歌。
它们同时也彰显了当时汉朝诗人和元代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是很多诗人的精神寄托。
《元曲三百首》的诗词和结构非常的精美,语言流畅、文笔清新。
其中特别多的是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主的诗歌,采用抑扬顿挫、反复运用的诗体,笔锋犀利,深刻把握感情本质,写出了极具想象力的景象和象征意义。
此外,元曲中也有很多倒叙、短句和朗诵式的诗句。
《元曲三百首》对于中国文学史有着深远而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它不仅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还催生了许多文学著作,深深影响着几百年来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值得赞赏和研究。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它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而闻名于世。
元曲剧本中常包含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为了组织戏曲情节,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本文将对元曲三百首中的一些经典原文进行探究和解析。
一、《西华山》——关汉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解析:《西华山》是元曲中的一首闺怨曲。
关汉卿以豪迈的笔调和激昂的词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悲叹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黄河奔流与人生白发相对照,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后半部分描绘了豪饮狂欢的盛景,凸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态度。
最后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和执着。
二、《水调歌头》——柳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水调歌头》是元曲中的一首临别曲。
柳永以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凄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明月清辉,引出了对天地间万物易变的思考。
起舞弄清影的词句刻画了诗人对人间欢愉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生命短暂、欢喜离别的无奈之情。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向往。
三、《霓裳羽衣舞女词》——李之仪霓裳羽衣舞,霞绡九重尘。
长相思,摧心肝,万里为期伤别离。
炎黄劫火中,烽烟锁二妃真。
度春风,寒意侵,回首彷徨万重险。
低年红窗几番凋,小斑鸠,凝羽细柳青。
烟花千绽争芬芳,春帏来,彤阙开砂注清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转:南亩耕夫的博客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1 --[中吕]朝天子·志感无名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①。
老天只恁忒心偏②,贤和愚无分辨。
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志高如鲁连③,德过如闵骞④,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⑤。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⑥。
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立身则小学⑦,修身则大学⑧,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⑨。
[注释]①夸荐:夸奖、抬举。
②只恁忒(tè)心偏:竟是如此的偏心。
恁:如此。
忒:太、特。
③志高如鲁连:志行高洁像战国时的鲁仲连。
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即鲁仲连。
④德过如闵骞:德行超过了春秋时的闵子骞。
闵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⑤夸俏:夸说他好。
⑥好和歹没条道:好或歹没有什么依据。
⑦立身则小学:卓然自立成人,要先学“小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⑧大学:古代十五岁入大学,学经术。
⑨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有智和有能都跟不上有钱钞。
鸭青钞:元代的一种纸币,因颜色呈鸭蛋青色,故名。
[赏析]这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
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有人夸荐”为全文主旨。
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
”返观全篇所写,两种人,两种命运,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照。
读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不引起读者的反思。
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
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不读书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智和能不及鸭青钞的丑恶现实,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
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
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
他的精神所本,仍是当时已被践踏了的文化传统。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元曲三百首》(一)1

《元曲三百首》(一)1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
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本书收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元曲的风貌。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与汉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
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而是大量使用口语方言,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其广阔的题材、独特的风格,以及直白押韵的语言,深得历代文人的青睐。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作者:•张可久(36)•马致远(24)•元无名氏(18)•张养浩(18)•乔吉(15)•白朴(14)•徐再思(13)•卢挚(10)•任昱(10)•贯云石(9)•关汉卿(8)•姚燧(5)•查德卿(5)•薛昂夫(4)•宋方壶(4)•周德清(4)•钟嗣成(4)•汤式(4)•冯子振(4)•张鸣善(4)•杨朝英(4)•汪元亨(3)•周文质(3)•倪瓒(3)•刘时中(3)•王恽(3)•李致远(3)•曾瑞(3)•阿鲁威(3)•赵善庆(3)•马谦斋(3)•王元鼎(2)•刘庭信(2)•王磐(2)•曹德(2)•王实甫(2)•吕止庵(2)•元好问(2)•胡祗遹(2)•吴西逸(2)•睢景臣(1)•庚天锡(1)•滕斌(1)•范居中(1)•邓玉宾(1)•苏彦文(1)•刘秉忠(1)•王伯成(1)•白贲(1)•顾德润(1)•钱霖(1)•高明(1)•朱庭玉(1)•珠帘秀(1)•兰楚芳(1)•严忠济(1)•杨景贤(1)•张雨(1)•邓宾子(1)•虞集(1)•鲜于必仁(1)•杨果(1)•徐琰(1)•郑光祖(1)•杜仁杰(1)•奥敦周卿(1)•王和卿(1)•汤舜民(1)•陈草庵(1)•孙周卿(1)•周浩(1)•刘致(1)•魏初(1)•王举之(1)•孟昉(1)1.《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曲三百首》讲解

《元曲三百首》讲解元曲三百首,是中国元代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包含了众多优秀的元曲作品,对于了解和研究元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元曲的起源、类型和特点,以及几部经典元曲的分析和讲解等方面展开介绍。
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元朝(1271年-1368年)。
元曲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南宋的戏曲,元朝时期整合了南北戏曲的特点,并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元曲风格。
元曲在结构上一般分为本、传和录,以及曲、调、唱、做等要素。
在题材上则广泛涵盖了历史故事、爱情、战争、社会风俗、宗教题材等。
元曲的类型丰富多样,可以分为杂剧、话本、散曲、小令、咏史等等。
其中,杂剧是元曲的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杂剧通常由正声、皮黄、拦子马、滑稽等多个演出部分组成,剧情丰富多样,表演形式多样化,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也是其特点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几部经典的元曲作品,展示元曲的艺术魅力。
首先是《西华山》,这是一部以佛教题材为背景的杂剧。
剧情主要描述了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行历程。
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和音乐演唱,展现了佛教中的智慧和慈悲精神。
该剧结构紧凑,唱词押韵工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接着是《南柯记》,这是一部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杂剧。
故事发生在唐朝,讲述了主人公柳如是和妻子杜丽娘相思但不能相见的遭遇。
该剧以独特的唱词和音乐,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执着。
柳如是的忠诚和坚持令人动容,妻子杜丽娘的纯洁和善良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是《西华山》,这是一部重要的咏史杂剧。
该剧描绘了楚汉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主要展现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斗争。
剧中通过精彩的演出和优美的音乐,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的形象。
该剧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和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对几部经典的元曲作品的分析和讲解,我们可以看出元曲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曲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主题内容,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歌剧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完整“元曲三百首”原文及注解,蔚为文学之盛元曲,独特的魅力卷一!

完整“元曲三百首”原文及注解,蔚为文学之盛元曲,独特的魅力卷一!元曲赏析: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格式要求。
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曲牌”中,哪一首字数最少的为标准定格)。
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
但是,它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
其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元曲散佚不少,现在流传下来的散曲,据隋树森《全元散曲的辑录》,有名姓可考的作者200余人,小令有3800多首,套曲400多套。
这与唐诗、宋词的数量实在相差甚远,但其题材和内容并不逊于唐诗,比之宋词则更加广泛深刻。
1、喜春来.伯颜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作者简介]伯颜(1237-1295),巴邻氏,蒙古族人,生长于西亚的伊儿汗国。
因入朝奏事,被元世祖留用,曾以中书左丞相任大元帅。
现仅存小令一首。
[写作背景]据明叶子厅《草木子》卷四《谈薮篇》载:“伯颜丞相与张九(张弘范排行第九)元帅,席上各作一[喜春来]词。
伯颜云……。
张云:‘金装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
绿杨影里骤骅骝。
得意秋,名满凤凰楼。
’帅才相量,各言其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三百首》(一)附译文骤雨打新荷元好问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译文】绿叶繁茂一片浓阴,池塘中布满水阁,这里颇为凉爽。
石榴花初次绽放,妖娆艳丽喷射香波。
老燕携带小燕呀呀相呼,高高柳枝上蝉鸣相和。
骤雨霎时飞来,像珍珠一般乱洒,打遍嫩绿新荷。
人生能有几多日月,想起那良辰美景,好像一场梦幻初过。
穷困通达一切都由前世决定,何须要自己苦苦操劳。
邀请友人宾朋玩赏,对着酒樽浅斟低唱,暂且喝个酩酊大醉,任日月轮转,来往穿梭。
小桃红·采莲女其一杨果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夜如何?今夜如何过?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译文】采莲人唱采莲歌,杨柳岸小舟轻轻过,全不管把鸳鸯好梦都惊破。
夜如何?今夜怎么过?有人独自来到江楼卧。
不要唱那伤心的南朝旧曲,引得沦落人泪珠频频落。
小桃红·采莲女其二杨果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
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
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译文】荷花湖上掉转船头正返回,晚风轻轻把那翠绿裙子吹,琵琶一曲引得泪频滴。
盼望远方人儿早日归,芙蓉凋谢了还不见有消息。
深夜里多少凄凉涌上心里,你看那鸳鸯、白鹭,时时处处,哪有不双飞?干荷叶刘秉忠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
减了清香,越添黄。
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秋江上。
【译文】枯干的荷叶,颜色苍黄,干巴的老茎在风中不定地摇晃。
清香一天天消减,颜色一天天发黄。
都是因为昨夜下了一场霜,秋江上荷叶更加寂寞和凄凉。
干荷叶刘秉忠干荷叶,色无多,不耐风霜锉。
贴秋波,倒枝柯。
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译文】枯干的荷叶,翠绿颜色已不多,受不了寒风吹打严霜锉。
它紧贴在水波上,枝茎早已枯折和倾倒。
听那宫女还唱《采莲歌》,昔日繁华就像一场梦过。
干荷叶刘秉忠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
宋高宗,一场空。
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译文】南高峰,北高峰,迷蒙惨淡烟霞昏红。
偏安杭州的宋高宗,倒头来是一场空。
吴山酒旗依旧在飘动,杭州已做了吴越南宋两朝梦。
醉中天·咏大胡蝶王鼎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是风流孽种?吓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扇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译文】硕大的蝴蝶双翅驾着浩荡东风,打破庄周的梦境。
三百座名园花蜜采个空。
难道是天生的风流孽种?看它吓杀了多少寻芳的蜜蜂。
它轻轻一飞动,把卖花人都扇过了桥东。
一半儿·题情王鼎鸦翎般水鬓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
待不梳妆怕娘左猜。
不免插金钗,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
【译文】鸦翎般如水的鬓发像刀裁,戴着一小颗颗芙蓉花儿额头窄,不想梳妆又怕娘胡乱猜。
只好勉强插金钗,发髻梳得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
一半儿·题情王鼎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
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译文】分别以后,缕金衣宽松了许多,红颜憔悴身体消瘦不少,流了多少眼泪只有衫袖知道。
盼望心上人归来,衫袖刚干了一半,另一半又已湿透。
小桃红·西园秋暮盍志学玉簪金菊露凝秋,酿出西园秀。
烟柳新来为谁瘦?畅风流,醉归不记黄昏后。
小糟细酒,锦堂晴昼,拼却再扶头。
【译文】玉簪草金菊花落满秋霜,熏染得西园分外俊秀。
落尽柳叶的柳枝为谁这般消瘦?醉归来,记不得已到黄昏后,真风流。
晴天丽日,华丽厅堂,精制的佳酿,拼着它,喝个一醉方休。
小桃红·江岸水灯盍志学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
舞凤翔鸾势绝妙。
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译文】万家灯火,热热闹闹,汇聚桥头;十里江岸,灯光璀璨,相互映照。
凤灯飞舞,鸾灯腾跃,气势绝妙。
多么可爱的元宵晚上,波涛间奔涌出蓬莱仙岛。
香烟乱飘,焰火缭绕,笙歌齐发,笑语喧闹,一起飘到玉楼中部。
小桃红·客船夜期盍志学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
官课今年九分办。
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
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
【译文】云团般烟霭缓缓升起,笼罩江湾,花草芳香溢满东西两岸。
官家赋税已交了九成。
在渡口你追我赶,鱼虾野味都备办。
摆他个杯盘满满,尽情酣饮,欢乐无限,忘却各自艰难。
小桃红·杂咏盍志学杏花开后不曾晴,败尽游人兴。
红雪飞来满芳径。
问春莺,春莺无语风方定。
小蛮有情,夜凉人静,唱彻醉翁亭。
【译文】自从杏花开后啊,就再没有过晴天,败尽了游人的雅兴。
红杏花落如雪,洒满山野芳径。
不由得问春天的黄莺,黄莺默默无语,晚风才安定。
歌女这般有情,夜凉人静时节,歌声响彻醉翁亭。
沉醉东风关汉卿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绣被常悭。
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
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
【译文】月夜独坐,银筝不弹,东风意暖,绣被常掀。
藏信的鱼沉到了水底,捎信的雁无影无踪,只盼骏马跨过万水千山。
连本带利的相思债若不加倍偿还,那索债的哀愁和眼泪将更多几重。
碧玉箫关汉卿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
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
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
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
医,越恁的难调理。
【译文】一天天盼你归来,划道道的金篦也磨短了一截。
腰围已瘦成一圈,素罗衣变得又宽又肥。
不知道她患的是什么病?好让人捉摸不明白。
吃什么都没有味啊,这病呀,怎么这般难调理。
大德歌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译文】寒风飘飘,冷雨潇潇,便换做那能睡的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烦愁伤透了心,扑簌簌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飞抛。
秋蝉烦噪罢了蟋蟀又叫,还有那淅淅沥沥的细雨轻打着芭蕉。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译文】喝完老酒,新酿的酒又尽情地喝,围着老瓦盆一个个笑呵呵,和山僧村翁一起饮酒唱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译文】南边地里耕种,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样多。
闲暇时把往事一一思量过。
贤德的是他,愚蠢的是我,争一个什么?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译文】自从把你送走,心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情萦绕不绝。
凭倚栏杆衣袖轻拂银絮。
横斜小溪空自东流,重重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译文】秋日烟岚不断传来采菱人的说话声,江波平静得就像横陈一条绸练。
不要让眼前风光白白流逝啊,让我们一起尽情观赏流连,画船上美人一笑,春风满面。
江山的确美好,终久不是我的故土,不知哪一日是我的归年?庆东原白朴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译文】看看那无忧无虑的忘忧草,看看那笑口常开的含笑花,劝您早早把那官帽挂。
能言善辩的陆贾在哪?满腹韬略的姜子牙在哪?博学能文的豪士张华在哪?千古万世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夫樵客夜谈的闲话。
驻马听·舞白朴凤髻盘空,袅娜腰肢温更柔。
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
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
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译文】凤凰形的发髻盘成了空花,袅娜的腰肢温润柔滑。
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
鼍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的是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
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寄生草·饮白朴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麯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译文】长醉以后有什么可牵可挂,昏睡不醒还有什么可想可思?让酒糟把功名两个字浸渍,让浊酒把千古兴亡史实掩盖,让酒曲把万丈虹霓壮志葬埋。
穷愁潦倒时,都讥笑屈原自沉不对,但知音人都说陶潜做得对。
沉醉东风·渔夫白朴黄芦岸白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译文】黄芦苇,铺江岸,白花点缀渡口,堤上绿杨成阵,红野草布满滩头。
虽然没有生死与共的至交,却有坦诚不存机心的朋友,胜过人世间的富贵官僚,朋友就是那秋江自由自在的白鹭、沙鸥和这不识字的钓鱼叟。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白朴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译文】难道是杨贵妃还在,她怎样逃脱了马嵬驿的灾?曾经为李白捧砚台,美丽脸庞风流艳绝。
怕不成是挥毫的李白,看着娇态,失手洒下墨点破了桃红般的脸腮。
一半儿·题情白朴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译文】云雾般的鬓发像堆积的鸦羽乌黑发亮,微露金莲带动绸裙响沙沙,不能把她比作平常墙外花。
骂你一声俊俏的冤家,一半儿是炽情难当,一半儿是闹着玩耍。
沉醉东风胡祇遹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译文】渔翁钓到了鱼心满意足,樵夫砍到了柴眼笑眉舒。
一个收起了钓竿,一个收起了刀斧。
在山林泉石下偶然相遇,两个不识字的乡人却似士大夫,笑呵呵一起谈今论古。
山坡羊·春睡王实甫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一片声雪下呈祥瑞。
把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呸,却是你!【译文】螺形的发髻像云般飘散,香气温润着鸳鸯被,掩着闺门感伤春去独个闷睡。
门外柳花纷纷飞,小丫环误以为是下雪,喊一声“下雪了吉祥如意!”把做团圆梦的人儿猛惊起。
谁,这么不作美?呸,原来是你!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译文】自别后望不尽远山隐约迷蒙,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
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
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听暮雨落纷纷。
怕黄昏黄昏偏偏又来临,不伤心又叫人怎能不伤心?新泪痕一层层压着旧泪痕,断肠人长忆断肠人。
问今春我的身体瘦了几分?看裙带一下就宽了三寸。
喜春来伯颜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译文】金鱼玉带罗袍扣得齐整,黑色的车盖,红色的旗帜,位居五侯,指点万里山河我在笔尖头,建功立业,得意之秋,要为帝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