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民生工程
十项民生工程

一.就业促进.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2.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省农老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二、扶贫解困工作目标: 1.农村扶贫解困;2.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3.关爱设施建设;4.法律援助;5.落实计划生育扶持政策;6.困难职工救助责任单位:省扶贫移民局、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口计生委、省总工会三、民族地区帮扶工作目标: 1.民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2.彝族地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3.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4.民族地区疾病防治责任单位:省民委、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厅、省扶贫移民局、省发展改革委四、教育助学工作目标: 1.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职业教育;3.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农村留守学生关爱工作;5.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6.特殊教育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五、社会保障作目标: 1.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五保”;3.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福利设施建设;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老龄工作;7.志愿服务工作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团省委、省妇联六、医疗卫生工作目标: 1.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4.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责任单位:省卫生厅、省妇联七、百姓安居工作目标: 1.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2.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3.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4.解决饮水安全问题;5.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6.加快地震灾区住房重建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省妇联八、基础设施工作目标: 1.农村交通建设;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3.农村电网改造工程;4.重大水利基础设施与节水改造工程;5.农村通信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通信管理局九、生态环进工程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2.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3.耕地质量建设;4.实施退牧还草工程;5.重点流域污染治理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十、文化体育工程作目标: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农家书屋建设;3.改善体育活动设施条件;4.广播电视“村村通”5.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责任单位: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体育局、省广电局。
35项民生工程的具体内容

35项民生工程的具体内容35项民生工程是指国家重点投资的35个与民生福祉直接相关的项目。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5项民生工程的具体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该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改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2. 教育事业发展工程:该工程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包括学校建设、教育资源配置、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旨在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
3.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程:该工程旨在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包括医院建设、医疗设备更新、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4.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稳定。
5. 农村发展工程:该工程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6. 就业创业工程:该工程旨在促进就业和创业,包括职业培训、创业支持、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
7. 环境保护工程:该工程旨在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8. 文化事业发展工程:该工程旨在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活动举办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9. 扶贫开发工程:该工程旨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全面脱贫和共同富裕。
10. 城市更新工程:该工程旨在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公园建设、城市道路拓宽等方面的工作,以提升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1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旨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包括社区警务建设、治安防控措施、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
十大民生工程

1.就业促进工程主要包括扩大就业规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等4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35亿元。
2.扶贫解困工程主要包括农村扶贫解困、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慈善爱心超市建设、法律援助、落实计划生育扶助政策、困难职工救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等8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29.4亿元。
3.民族地区扶贫工程主要包括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家新寨住房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民族地区疾病防治、支持“三州”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建设、少生快富工程等7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22.08亿元。
4.教育助学工程主要包括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职业教育、发展学前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留守学生关爱工作、中小学校舍安全、特殊教育等7个分项。
预计划投入资金149.84亿元。
5.社会保障工程主要包括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养老工作、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8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146.84亿元。
6.医疗卫生工程主要包括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困难职工健康体检和职业病防治中心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开展“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救助活动、开展“爱佑童心”救助活动等8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157.09亿元。
7.百姓安居工程主要包括解决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问题、缓解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地质灾害治理、沼气建设、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新村建设等6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306.5亿元。
8.民生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农村交通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安保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通信等5个分项。
计划投入资金136.5亿元。
9.生态环境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耕地质量建设、污染治理、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4个分项。
改善民生十项惠民工程方案

改善民生十项惠民工程方案一、住房保障计划当前社会,许多低收入家庭和年轻人由于房价高昂而无法购买适当的住房。
因此,建立住房保障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计划可以包括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或贷款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廉价的租赁住房,同时加强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当的住房保障。
二、医疗保障计划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
为此,应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保障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三、教育改革计划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但当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应加大对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四、就业促进计划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此,应加强对就业促进计划的实施,提高就业培训的水平,加大对青年和失业人群的就业帮扶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开展创业创新活动,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社会保障计划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应该加强对社会保障计划的投入,提高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和低保救助等保障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六、精准扶贫计划当前,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此,应实施精准扶贫计划,通过建立完善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到位,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生活。
七、环境保护计划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对环境保护计划的投入,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人民的生存环境。
八、食品安全计划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人民的生活,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应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惩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的饮食安全。
十项民生工程方案

一、基础教育改革1. 提高教师待遇和培训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标准,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
2. 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村学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
3. 提倡素质教育加大对全面素质教育的推广力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医疗卫生改革4. 建立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加大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6. 建立全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建立全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保障全民健康权益。
三、就业创业促进7.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和信贷支持,鼓励和扶持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
8. 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帮扶力度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就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9.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力度,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广,保障全民基本生活权益。
10. 提高养老金待遇提高养老金待遇,适当调整养老金标准,解决养老金发放不足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总结:以上十项民生工程方案,涵盖了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是对社会民生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通过实施以上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希望政府能够认真考虑并及时实施以上方案,以实际行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十大惠民工程解读

十大惠民工程解读“十大惠民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以民生为核心的工程,旨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这项工程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
接下来,对这十大惠民工程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医疗卫生惠民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高全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包括建设医疗机构、实行普及医疗保险等等措施。
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卫生惠民工程的力度不断加强,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二,教育惠民工程。
该工程主要针对学前、义务、高等教育等方面展开。
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让更多贫困家庭和残障人士受益。
第三,社会保障惠民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保措施,旨在提高老年人、特殊群体等受益人的生活水平。
第四,住房保障惠民工程。
该工程是保障人民住房权益的重要工程。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如建设保障性住房、提供优惠贷款等,使更多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居所。
第五,交通基础设施惠民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高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人民出行条件。
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建设。
第六,生态文明惠民工程。
该工程旨在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政府提倡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生态环境中生活得更加健康、舒适。
第七,扶贫惠民工程。
该工程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提供各种扶贫措施,如教育资助、金融扶贫、卫生保健等,旨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第八,文化惠民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
政府通过建设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设施,让人民更好地接触到各种文化,并在文化产业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第九,体育惠民工程。
该工程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让人民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第十,网络惠民工程。
该工程着重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构建智慧城市和数字中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信息化水平。
总的来说,“十大惠民工程”旨在建设健康、美好、现代的中国。
十件民生实事建议和意见

十件民生实事建议和意见在当前的发展进程中,保障人民的民生需求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提高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并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下面将提出十项民生实事建议和意见。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优化。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
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上,应该注重公平,减少地区之间的差距,确保每个地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提高他们的待遇,以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是医疗保障的完善。
医疗资源不平衡导致了就医难的问题,需要增加对医疗事业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缓解就医压力。
同时,加强医保制度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
第三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府应该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城市绿化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措施,提高城市的宜居度。
第四是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
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方式,需要始终保持对扶贫工作的持续关注和投入。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推进产业发展和就业扶贫,为贫困群众提供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第五是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污染行为。
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六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十大民生工程

“十大民生工程”的主要内容(一)扶贫攻坚:着力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连片开发,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万人;培训转移农村贫困人口1.9万人;异地扶贫搬迁2700人。
(二)就业和创业:继续落实好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
(三)劳动力素质提升:加快建设遵义职院、四中分校,启动遵义医学院、遵义师院、遵义医专、遵义行政学院等院校搬迁扩建工程,开工建设67个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6个特殊教育学校工程项目。
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万人以上,培养输送1.2万名技能人才。
(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障主要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生产供应,保持物价总水品基本稳定。
争取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
(五)“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危房44614户,棚户区住房6720套,开工建设廉租房7945套、经济适用房3500套、公租房2000套,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六)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新增一批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新增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病险水库50座、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15个,完成24万亩“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1.6亿元,其中农网省级改造投资13亿元。
(七)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完成2万户村庄整治和一批农村清洁工作示范点建设任务,建成农村沼气池2万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头哺乳2医院以上。
(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建设:完成4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建成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劲工程、3个县级档案馆。
建成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市民体育健身中心,新建100个乡镇广播服务站,实施31各乡镇有线电视联网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建成100个学校综合教育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人社局/社保处 市人社局/社保处 团市委/行政处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市残联/社保处 0 市残联/社保处 0 0 0 0 0 0 0 0 0
25.扶持1.1万名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5.7万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 市残联/社保处 业 市卫计委/社保处 26.免费救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救尽救,社区管理率达85% 27.给予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960元奖扶金;给予符 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6240元或7800元扶助 市卫计委/社保处 金 28.帮扶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高4个百分点,扶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同比本县(市、区)农村居 市农委/农业处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6个百分点 29.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 30.为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500至1000元的生活和医 疗救助,免费 31.为建档困难职工和环卫工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1.5万人 五、推动教育发展 32.对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及两类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低保家 市教育局/教科文处 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实现应助尽助 33.对公办中职学校成都籍学生及非成都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住宿 市教育局/教科文处 费,对民办中职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住宿费补助 34.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0所,新增学位10万个 市教育局/教科文处 市民政局/社保处 市总工会/行政处 市总工会/行政处
0 0 0 0 5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0% 0.0% 0.0% 0.0% #DIV/0! 0.0% #DIV/0!
39.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城乡养老保险参保覆盖 市人社局/社保处 率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 40.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养老院61个 七、保障食药安全 41.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和法治观念普及,建成“互联网+食品安全科普 宣传体验站”22个 市食药监局/社保处 市民政局/社保处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对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创业补贴 21.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7万人 22.建成运营青年人才之家22个,开展活动130场,服务青年蓉漂、青 年人才1万人次 四、做好扶弱助困 23.为10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2.5万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 具,为7000名视力和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24.资助10万人次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2018年成都市十大民生实事财政资金执行情况统计表
严禁修改表格格式和公式!
单位:万元 预算安排 2018年项目 牵头单位 合计 上级补 助 区 (市) 县安排 5 0 预算下达 上级补 助 资金拨付 区 (市) 县安排 区(市)县列 支 0 0 0 0 预算下达进度 合计 上级补助 资金拨付进度 占管局/经建处 市房管局/经建处 市房管局/经建处 市建委/投资处 市商务委/经建处 0 0 0 0 0 0 市民政局/社保处 市政府应急办/行政处 0 0 0 0 0 0 市建委/投资处 市文广新局/教科文处 0 0 0 0 市文广新局/教科文处 市档案局/教科文处 市体育局/教科文处 0 0 0 0 市国土局/经建处 市司法局/行政处 市发改委/投资处 市国税局/预算处 市地税局/预算处 市质监局/经建处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42.在药品零售环节推广电子处方,全市电子处方试点药店达1000家以 市食药监局/社保处 上 市食药监局/社保处 43.开通移动端便民购药电子地图 44.全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等级评定达95% 市食药监局/社保处
45.全市80%的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实现“明厨亮灶”,“明厨亮灶”网 络实时监管达5000家 八、改善居住条件 46.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9486户 47.完成中心城区老旧院落改造235个 48.基本建成公租房4000套,竣工公租房5000套 49.加快实施公建配套攻坚行动,中心城区建成公共服务设施160处 50.新(改)建标准化菜场7个 51.建成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200个、综合应急示范社区440个、Ⅱ 类应急避难场所44个 建成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200个 建成应急能力示范社区440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44个
57.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公益电影进影院放映3000场,涉农社区 市文广新局/教科文处 、特殊人群公益电影放映1.4万场(不含进影院3000场) 58.举办“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32场、优秀家风家训家规档案展 举办“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32场 举办优秀家风家训家规档案展 59.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400场次,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260万人次 十、推进便民服务 60.建成投用不动产登记中心(城东办证点) 61.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个、社区(村)法律之家47个 62.每日发布“蓉价网”菜篮子商品价格信息 63.全面推广“一窗一人”联合办税模式,方便纳税人通办国地税业务 64.建设并试运行成都市电梯困人应急处置平台(一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5.推进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新增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20所、示 市教育局/教科文处 范社区教育工作站30个 36.建成“留守儿童之家”市级示范点9个,实现农村留守学生关爱全 覆盖 六、加强医疗养老 37.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完成7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完成9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 市卫计委/社保处 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提档升级,完成500家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 38.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0%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 80%以上 市卫计委/社保处 团市委/行政处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5.加强流通市场监管和消费环境建设,建成“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位 市工商局/行政处 ”100家 66.新增光纤宽带用户50万户,新增100个行政村(社区)光纤覆盖到 户 67.借助银行智慧终端设备,在500个以上银行网点为缴存职工提供便 捷自助服务 市经信委/企业处 成都公积金中心/经建处
合计
区(市) 占预算 县安排 安排比 重 0.0%
备注
合计 一、方便市民出行 1.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三期 2.完成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 3.启动锦江绿道(一期)工程,建成熊猫绿道102公里、锦城绿道(一 期)34公里 市建委/投资处 市建委/投资处 市建委/投资处
5 0 0 0 0 0 0 0 0 0 市气象局/农业处 市科技局/教科文处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市卫计委/社保处 市旅游局/外金处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0% #DIV/0!
4.持续推进“互联网+交通治理”,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中心城区年均高 市公安局/行政处 峰拥堵指数不超过1.70 5.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增20个行政村通客车 6.加密中环路至绕城高速区域公交线网,新开线路10条以上,新增线路 里程30公里以上。新增延时公交10条以上 二、提高市容环境 7.实施人工增雨,治理大气污染;在中心城区开展“科技治霾超细清 水雾系统”项目试点示范 实施人工增雨,治理大气污染 在中心城区开展“科技治霾超细清水雾系统”项目试点示范 市交委/经建处 市交委/经建处
52.推动470个社区达到消防安全标准,新增消防车22台,新建消防站4 市公安局/行政处 座 市国土局/经建处 53.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700户 54.完成中心城区老旧院落电力一户一表改造1.2万户 九、实施文体惠民 55.建成成都城市音乐厅 56.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44个 市经信委/企业处
68.加强派出所窗口办理公安证件照便利化,全市新增往来港澳签注一 市公安局/行政处 体机22台、自助照相亭128个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完成全市“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和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升 市环保局/经建处 级 9.完成第八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再生水利用工程,实现向中小河流环 市水务局/投资处 境补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万亩 10.完成二环路增绿提质工程,提升二环路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实现 市林业园林局/投资处 立交桥桥柱绿化覆盖4万平方米 11.打造“花园式特色街区”26个 12.完成龙泉山脉生态修复提升工程1.5万亩 13.完成长安垃圾场扩能项目,新增生活垃圾填埋库容500万立方米 14.全市新建环卫公厕200座、改造环卫公厕109座 15.完成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病害治理1万个 16.打造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街22条 17.完成村容村貌薄弱村治理100个 18.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000座、旅游厕所30所 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000座 新改建旅游厕所30所 三、促进就业创业 19.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6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 市人社局/社保处 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7.3万人 市林业园林局/投资处 市林业园林局/投资处 市城管委/投资处 市城管委/投资处 市城管委/投资处 市城管委/投资处 市城管委/投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