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理解之说明方法辨析与说明语言品析

合集下载

213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鉴赏(教案版)

213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鉴赏(教案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说明文阅读之说明语言鉴赏(教案版)说明语言特点的题型(必考题)第一个题型:“XX”词语的作用(作答是3步)答题模板:1-“词语”本意2-“词语”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3-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或者生动性、形象性第二个题型:“XX”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作答是5步)答题模板:1-不能删去2-“词语”本意3-“词语”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4-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或者生动性、形象性5-删去太过于绝对或不符合文意,所以不能删去。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解题思路: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

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多用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南西北中等。

(方位词)(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时间词)(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局部、总—分。

(关联词)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说明对象)加以说明,首先……,其次……,最后……,(需要根据具体运用的说明顺序替换)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身体里的报警器(1)自选商场装有监控设施,可以“鸟瞰”全局,但它对那些处心积虑的小偷有时还是无能为力。

别急,超市的最后一道关卡——防盗报警器会让小偷们原形毕露。

同样,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许多对某些疾病特别敏感,并能发出各种“求救信号”的“报警器”。

这个“报警器”就好似我们健康的第一守护神。

(2)这个“报警器”藏在哪儿,真名又叫什么呢?(3)请伸出你的双手,轻轻放在你的颈下、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眯上眼睛仔细感觉。

这时,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摸起来光滑而柔软的小疙瘩,那就是它——淋巴结。

(4)有些人认为淋巴结只躲藏在我们能摸到的地方。

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说明方法

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说明方法

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说明方法——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

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考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一一介绍说明方法给同学们。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

举例子:就是在同类事物、现象中,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类事物或现象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就是按一定标准,把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类说明的说明方法。

列数据:就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下定义:就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质属性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就是借用他物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也叫比喻的说明方法。

它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明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作比较:就是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诠释:就是采用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理特点的说明方法。

画图表:就是借用画图列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摹状貌: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总结: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等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丰富的积累和能辨的思维模式,这就要求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语文说明文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

语文说明文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

语文说明文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语文说明文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说明文,说明文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那么说明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说明文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分析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分析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分析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1年第27期阅读综述1.区别对待,正确判断说明方法。

有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而要把这些抽象的特征介绍明白,就需要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

从这一点上说,说明方法也是一种艺术。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等。

在一篇文章里,说明方法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综合的,这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段加以判定。

2.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进行作用分析。

举例子——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便于读者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引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可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引用故事则使文章具有趣味性。

作比较——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更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使人一目了然;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摹状貌——使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作诠释——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列图表——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假设——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状况。

典例呈现(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加工食品差在哪里◎袁越①美国心脏病协会于2019年11月16日在费城召开年会,来自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CDC)的科学家在大会上宣读了一份报告,指出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有害。

②这份报告来自CDC主持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

研究人员招募了13446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从2011年开始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重点记录了血压、血脂、血糖等和心血管系统有关的生理指标,同时要求他们汇报自己的饮食情况。

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2016年,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饮食中的卡路里有70%以上来自深加工食品,那么他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指标要比只有40%卡路里来自深加工食品的人糟糕一倍以上。

说明文阅读判断说明方法品析其作用

说明文阅读判断说明方法品析其作用

判断说明方法品析其作用【知识指要】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

口诀:分列作下举,打摹作画图一、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二、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三、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较多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四、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方法的赏析

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方法的赏析

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方法的赏析第一篇: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方法的赏析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方法的赏析一、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10种:1.举例子:具体、真实、有力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列数据:准确、具体、一目了然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突出了……事物……特征。

5.下定义:准确、简明的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6.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7.画图表:直观、一目了然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8.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使其通俗易懂。

9.引资料:突出……事物的……特征;引用神话传说,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为了引出……说明对象10.摹状貌: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二、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赏析说明文语言的具体方法:第一种:【题型】:给出一句话,分析其中加点的字或词的表达作用或效果?【解法】:通常的答法:这个字或词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字或词使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这句话中“非常”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或效果?【赏析】:句中“非常”一词的意思是“很”,表示程度深,“非常”一词使这句话说明了赵州桥不是一般的雄伟,而是很雄伟,“非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种:【题型】:删除或更换句中加点的字或词,行不行?为什么?【解法】:通常的答法:这个字或词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字或词使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去掉这个字或词后句子的意思,去掉该字或词后,与实际不符合,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除或更换。

语文说明文说明的方法和语言

语文说明文说明的方法和语言

语文说明文说明的方法和语言近年来,考查的重心逐渐由对说明方法本身的辨析转移到以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为主。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

有的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生动。

语言的准确和简明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根本上”、“大约”、“比拟”、“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

【实例精析】⑴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字读物。

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根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⑵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

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

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存至今。

今天的汉文字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⑶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

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

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

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

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⑷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

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

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

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

汉文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

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

2021说明文阅读(三)辨析方法 评析语言

2021说明文阅读(三)辨析方法  评析语言

一. 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分类别、下定义等。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能真切的说明事物。

如在《统筹方法》中举了泡壶茶喝的例子,来说明统筹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列数字】为便于从数量上准确地说明有些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例如在《森林的作用》中,用“1米”“500至2000立方米”“2000公顷”和“100万立方米”等数字,说明了森林土壤具有很强的潜水能力。

【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的效果。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洁更直观。

二.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科学;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 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 、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知识梳理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列图表:简明直观地说明了……说明方法 举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注意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和数量词修饰和限制词语的使用准确性体现概数、约数说明文语言把字、词还原文中;解释字、词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步骤删去字、词之后句子的含义;所以,删去之后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
与说明语言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中学邵爱明
复习目标:
1.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2.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及作用。

3.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答题。

复习重点:
1.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2.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及作用。

复习难点: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答题。

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先做一篇与本课时学习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教师及时批改,了解学情;教师准备课堂训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简要回顾说明文定义及说明文分类,并就近三年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考点进行归纳说明。

二、出示并简要解读本课时复习目标。

三、考点一复习
(一)回顾常见的说明方法并提示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相关名词术语。

(二)出示题型,讲解方法。

考点一题型:
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划线句子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

第二空填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术语。

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三)开展练习,小试牛刀。

考点一例题:
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
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
划线句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

(三)归纳答题模式。

答题格式: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术语+说明对象的特征
(五)直击中考,实战演练。

【考点一】练习(一)
(A)与潮菜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讲究“咸、香、肥”。

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B)讲究“咸”,是因为客家人住在山区,劳动强度较大、流汗较多,需要补充盐分。

另外,咸的食物不容易变质,便于保管。

所谓“香”,就是煎炒的多,吃起来香喷喷的,像煎鱼、煎蛋、煎豆腐等。

所谓“肥”,就是放的油多。

因为客家人多住山区,体力劳动多,身体需要较多热量,所以需要吃"肥"的食物。

客家菜的形成特点反映了客家人勤奋节俭、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16.文章第③段中(A)(B)两处分别使用了、的说明方法。

(2分)
【考点一】练习(二)
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

据新华社2007年4月报道,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据《人民日报》2012年10月报道,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

17.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考点二复习
(一)出示考点二题型及例题。

1、分析加点的字或词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2、XX词语能否删去或替代?并说明理由?
题型二:加点词语在文中能否删去(或能否替代)?并说明理由?
解题步骤:
第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删或不能替代。

第二步:再解释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第三步:若删去了或替换了,句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或太绝对了)。

第四步:最后说明作用: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2014年孝感市中考题)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

在可控
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21.文段中第⑥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答案示例:
不能去掉,
绝大多数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
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归纳答题模式及要点。

(三)直击中考,实战演练。

五、当堂检测
六、课堂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