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

4〕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2、表现:上海、广 东、天津等沿海、沿 江地区
3、途径:①手工工 场引进机器,转变为 近代工业企业;②中 小地主、官僚、商人 、买办、华侨等投资 近代工矿企业;
4、影响:
①经济:消失新的生产方式,肯定程度上抵抗 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薄弱 进展不平衡〔地区、行业〕 数量少,阻力大,进展困难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早年产品——棉纱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颁给 张謇的大奖状 (1915)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中状元。1895年, 在南通建成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 业,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
为了本阶级的生存与进 展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影响: A在肯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
除④〔军抗2〕阀日在,战斗统斗争一,中中捐求国款进捐展物,
义的进展;B成为民主革命的动力, 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支持抗战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1、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进展有利于社 会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2〕思想: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资 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供给了条件。 〔3〕政治:推动了一系列资阶民主革命;随着民族资义的进 展,无阶队伍渐渐壮大(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建立等预备了阶级条件。) 〔4〕进展趋势上:民族资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气 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肯 定程度上依靠外国资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义,难以独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产生,19世纪60~90年代,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迈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到创造条件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短暂繁荣: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前期有的发展,后期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排挤下,日趋委琐。
5、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族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1、五四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敢于斗争、坚持斗争的精神。
2、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3、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中外几次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欧洲近代思想解放有两次: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反教权、反专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①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基础。
②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奠定了基础。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原因!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是历年期中、期末、高考的必考点,期末啦,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阶段时间特征原因一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二20世纪初(1912-1919中华民国初期)短暂春天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1927-1936(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较快发展1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较稳定的政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积极支持国民政府。
3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四1937-1945(抗日战争)日趋萎缩1在沦陷区,民族工业或毁于战火,或被日军所吞并。
2在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强烈压制。
五1946-1949(解放战争)陷入绝境1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得大量美货充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2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资本主义。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一,阶段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清政府时期:阶段一。
中华民国时期: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
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业 群
荣宗敬----棉纱大王 荣德生---面粉大王 张謇--状元实业家 周学熙
英
榜
……
褚辅成,嘉兴实业家, 刘鸿生---火柴大王 味精大王吴蕴初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斗争中求发展
一、在夹缝中生存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义 官僚资本主义
1、外国资本主义
不平等条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本国封建势力
封建政府不 正式承认
苛捐杂税
3.官僚资本主义和政府
大举内债 滥发纸币
直接投资、加入官股 或收买、敲诈、没收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的表现: 1)中反国对民革帝族命国资性主产;义阶;级: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 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 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1、外国资本主义
限制中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通 过此桥大举侵华
侵华战争
•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①革命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 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束缚;
②软弱性、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外反动势力又有一定的 依赖关系。
发展特点: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良。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其无法领 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将纱厂取名大生,喻 指《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 生”,意思就是要使大多数老 百姓能生活下去。 到1922年张謇70岁时, 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已 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 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 数的7%。新中国成立后,在 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 毛泽东曾经说:“讲轻工业, 不能忘记张謇。”
陈果夫 陈立夫
•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 (1)背景:沦陷区: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及野蛮的经济掠夺 •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 制,对经济全面控制 • (2)时间:1937年-1945年 • (3)表现:沦陷区:民族企业或被毁或被 吞并; 国统区:大量企业倒闭,日益萎缩
典型案例: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巩固练习
1.(2005江苏卷)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 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2004天津卷)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 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前,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原因 有哪些?
⒈帝国主义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自然经 济; ⒉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 实业: 国”,以挽救民族危机; 对工商业的 ⒊清政府放宽限制
统称
1895—191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家)
时间 1894年
1895— 1913年
工矿企业总数 约200家
• 3特点 • ①分布:范围扩大,沿海沿江 • ②速度:发展迅速 • ③体系: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发 展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④力量和地位:无法和外资相抗衡,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 ⑤时间:短暂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倾销商品 (以洋纱、 洋布为主) 掠夺原料 (以丝、茶 为大宗)
纺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农业生产日 益商品化
自 然 经 济 逐 渐 解 体
有利于民族 工业的兴起
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的解体会给企业家们创造什么机遇呢?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资金和劳动力。
机遇——新经济因素的出现
A.社会环境安定
C.政府政策支持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 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 。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 船坞,下设若干分厂… …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 百分比为 13.5%,第二年即 升至 21%。 ——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
料》第 1 辑上册,第 26—36 。
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军事工业
动洋 务 运
民用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末——1949年)
我们身边的历史
光绪二十一年(1895)
1900
荣氏企业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 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 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 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毛 泽东对荣氏家族的评价:“荣家 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 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 就只有他们一家。”荣氏企业, 是近代中国资力最雄厚、规模最 宏大的民族企业集团,荣氏家族 企业颇具民族代表性,荣氏企业 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缩影。
荣宗敬
荣毅仁
中信泰富
荣德生
荣智健
机遇——旧经济的逐步瓦解
材料: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 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 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 不复畅销” ……洋商还从中 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较晚,主要是在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后形成的(也包括 1860后晚清、民国时期建立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 业),代表是四大家族。抗日 战争时期膨胀,解放战争时期 达到顶峰,建国后被没收改造 为社会主国营经济。控制国家 经济命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和中国的进步的重要因 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济侵略
量进口物资。
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 (1912—1919年)
2、和新增资 ①发展不平衡:
本增加:
地区:主要在沿海;
纺织业(当时最大的新 行业:主要是轻工业,没有形成完
式工业):上海--天津、 整的工业体系。
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
织业中心;
②在经济上仍处于次要地位:
(2)官僚资本的形成,并逐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官僚资本 (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建国后被
改造没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1)含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 济。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
2)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六、新生及消亡:建国后(过渡时期)
2、三大改造时期(1953-56):消亡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矛盾。 政策:“和平赎买”(有代价的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区别 于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的没收) 途径: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从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等低级国家资本主形式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结果: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消 亡。
(业1发)展在的半主殖要因半素封。社会,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实业 救B.国政的局道动路荡是(革走命不和通战的争;不断):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使2民)族国工家业和的发民展族缺独乏立稳是定民的社族会工环业境健。康发展的前提。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 “政教是西洋立国之本,与商贾、制器等相辅相成,中国单纯学习西洋造船、制器就想富强恐很难实现”以上是材料的大意,体现了作者主张同时学习西方“政教”“技艺”强国的主张,比较备选项,可知只有B项与此立意相符。
民族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与时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政局动荡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因素
列强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救国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事业、通讯工程、各种大众传媒获得较快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标要求: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
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
通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
(2)“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目,教师需要讲述两方面问题: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的具体表现。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在斗争中求发展”一目,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
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
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