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广州大学

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

实验题目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生科112 班

姓名岑芸萍

学号1114100048

任课教师健辉老师

实验时间2014年5月

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摘要以玉米、菜豆、绿豆3种种子为实验材料,设置5个浸种时间,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这3种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对玉米和菜豆的萌发有一定的影响,经过浸种处理后的玉米和菜豆种子,其萌发率均有所降低;而不同浸种时间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则对绿豆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实验中以浸种6~12h时绿豆植株的生长效果最好。

关键词浸种;萌发率;株高;侧根条数

目录

1前言 (2)

2材料与方法 (2)

2.1 材料 (2)

2.1.1 仪器 (2)

2.1.2 试剂用品 (2)

2.2 方法 (2)

2.2.1 浸种处理 (3)

2.2.2 观察种子萌发生长 (4)

2.2.3 数据测量 (4)

3结果与分析 (4)

3.1 实验结果 (4)

3.2 分析与讨论 (9)

4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1 前言

在农业生产上,大部分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浸种处理,浸种的目的是使种子较快地吸水,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干燥的种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动非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进入细胞,种子中的酶也开始活化[1]。可见,要使种子萌发,首先必须使它吸足水分,但若种子吸收的水分过多时,同样会对其萌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而不同种类的种子相对应的浸种时间也是不同的。而本次实验目的在于探究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往的实验研究大部分都是通过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或萌发势来说明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少有实验采用种子萌发后的植株高度、侧根数目、主根长度等测量指标来说明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后的生长状况的影响。而本次实验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除了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率来研究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外,还通过测量种子萌发后的植株高度、侧根条数、主根长度等测量指标来研究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后的生长状况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来说明浸种时间除了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影响之外,对种子萌发后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仪器

培养皿15个;塑料吸管1支;镊子1把

2.1.2试剂用品

水;玉米种子;菜豆种子;绿豆种子;一次性杯子;纸巾等若干

2.2 实验方法

2.2.1浸种处理

(1)将玉米种子分成5份,每份20粒,同样地,将玉米和绿豆种子也分别分成5份,每份20粒;

(2)取15个杯子,将总共15份的种子分别放入15个杯子中;

(3)设定实验播种时间,在实验开始的48h前取装有玉米、菜豆、绿豆种子的杯子各一个,并向三个杯子中加入足够等量的水进行浸种处理,贴上“浸种48h”的标签;

(4)同样地,在实验的24h、12h、6h前取各取3个装有玉米、菜豆、绿豆种子的杯子,并向每个杯子中加入足够等量的水进行浸种处理,剩下3个杯子里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贴好标签纸。

(5)准备好15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铺上8层左右厚的纸巾,并用吸管加适量的水使纸巾保持湿润。

(6)实验时间到后,将已浸种48h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分别用镊子取出并均匀放置于培养皿中(脐孔朝下),每个培养皿放置20粒种子,并在培养皿上做好相应的标记;

(7)按(6)中的操作步骤,将已浸种24h、12h、6h、和不需浸种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分别均匀置于培养皿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记;

(8)将上述放有种子的15个培养皿置于室培养5天。

2.2.2观察种子萌发生长

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段观察一次种子的萌发情况并拍照记录;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纸巾的湿润。

2.2.3数据测量

培养至第五天时,统计每个培养皿中的种子的萌发数,并测量萌发种子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株高;最后列表汇总。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玉米、菜豆、绿豆种子每天的萌发生长情况如下图示:

图1 播种时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

图2 培养1天后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

图3 培养2天后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

图4 培养3天后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

图5 培养4天后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

图6 培养5天后的玉米、菜豆、绿豆种子

培养5天后,种子萌发数及萌发种子的主根长、侧根条数、株高的相关数据结

果如下表示:

表1 不同浸种时间对玉米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浸种时间/h 主根长度/cm 侧根条数株高/cm 种子萌发数种子萌发率

(平均值) (平均值)(平均值)

0 0.58 0 0.08 6 30℅

6 1.24 1.8 0.64 5 25℅

12 0.73 0 0.40 3 15℅

24 0 0 0 0 0

48 1.45 0 1.00 2 10℅

表2 不同浸种时间对菜豆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浸种时间/h 主根长度/cm 侧根条数株高/cm 种子萌发数种子萌发率

(平均值) (平均值)(平均值)

0 1.43 2.3 1.32 13 65℅

6 0.55 1.5 1.10 2 10℅

12 1.60 8.0 6.50 1 5℅

24 1.70 9.0 2.31 1 5℅

48 0 0 0 0 0

表3 不同浸种时间对绿豆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浸种时间/h 主根长度/cm 侧根条数株高/cm 种子萌发数种子萌发率(平均值) (平均值)(平均值)

0 3.65 8.2 10.2 20 100℅

6 5.79 7.9 12.25 20 100℅

12 5.35 9.3 12.23 20 100℅

24 4.40 6.5 9.03 20 100℅

48 3.73 6.9 9.45 20 100℅

3.2分析与讨论

(1)不同浸种时间对玉米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根据表1中的实验结果可知,4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玉米种子萌发率都比较低,种子萌发率最高才达到30℅,可能这与玉米种子自身的萌发条件有关,即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时间会长一些,实验培养的时间短于种子萌发所需的时间,从而导致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在整体上偏低。但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玉米种子萌发的数目有稍微减少的趋势,说明浸种时间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影响,即浸种时间越长,种子的萌发就越受到抑制。然而,虽然对照组的玉米种子萌发率较高,但其萌发种子的平均主根长度、侧根条数以及株高等指标均比处理组的偏低,说明浸种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后其幼苗主根、侧根的生长,并且当浸种处理6h时,玉米种子萌发生长的效果是最好的。

(2)不同浸种时间对菜豆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根据表2中的实验结果可知,不需浸种的菜豆种子的萌发率达到65℅,经过浸种处理的菜豆种子的萌发率大部分只有5℅~10℅,而浸种48h后的菜豆种子,其萌发率为0。由此可见,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种子萌发率,说明经过浸种处理的菜豆种子,其种子的萌发受到了抑制;并且浸种的时间越长,种子的萌发率越低,这是因为当种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在种子萌发的过程过种子的呼吸作用不断被消耗殆尽,种子则从有氧呼吸的过程逐渐变为无氧呼吸,种子无氧呼吸过程消耗了其部的有机物并产生酸性的代废物,从而导致菜豆种子在浸种过程中出现酸臭腐败然的现象,最后导致种子不能正常萌发。在萌发的菜豆种子当中,浸种12h和浸种24h的种子的生长效果是比较好的,其幼苗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及株高等数值均大于其他组,说明适宜的浸种处理可能会促进菜豆种子萌发后其植株主根、侧根及株高的生长。

(3)不同浸种时间对绿豆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由图1~图6的种子的萌发生长情况及表3中的数据结果可得知,经过浸种处理的绿豆种子在播种的时候种皮就基本裂开了,培养2天后,所有的绿豆种子全部萌发,对照组和4组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均达到100℅,说明浸种时间对绿豆种子的萌

发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培养5天后,每组萌发的绿豆种子都长成了有一定高度的幼苗,浸种6h和浸种12h的两组处理组的绿豆幼苗的生长状况是最好的,幼苗的长势也比较均一整齐。这两组的绿豆苗株高普遍比其他组的绿豆苗要高,而且幼苗的主根长度及侧根条数等数值也普遍比其它几组的要大,当浸种时间为24h和48h时,植株的生长状况出现衰减的趋势,其幼苗株高、主根长度、侧根条数等测量指标的平均值均在逐步下降;说明适当的浸种处理能促绿豆种子萌发后的生长发育,当浸种时间过长时,对绿豆种子的后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结论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浸种时间对不同种子的萌发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对玉米种子而言,浸种处理会使得其种子萌发率有所降低,并且浸种时间越长,种子的萌发率越低,但适当的浸种时间对萌发后玉米幼苗及根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菜豆种子,浸种处理会明显抑制菜豆的萌发,使得菜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但适当的浸种时间对萌发后菜豆幼苗及根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绿豆来说,其种子萌发率与浸种时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2],即浸种时间的长短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对萌发种子的后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在适当的浸种时间,绿豆幼苗的生长状况才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和平.种子安全储藏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农业,1998年10期.

[2] 吴小勇,曾庆孝.绿豆的浸泡工艺及其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现.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2期.

种子的萌发-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下列对他实验设计所提意见中,正确的是( ) 花盆阳光温度水 ①向阳处20 ℃充足 ②暗室20 ℃不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对绿豆发芽的影响,而实验操作步骤中的实验变量有阳光和水,为达到实验目的,应除了是否有光照外,其他都应相同且适宜。 答案:C 2.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 ) A.潮湿松软的土壤 B.干旱疏松的土壤 C.冰冻的土壤 D.潮湿板结的土壤 答案:A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计划。 实验装置编号 放入种 子的数量 提供的环境条件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110粒有光适量20 ℃充足 210粒无光适量20 ℃充足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A.光照 B.适量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解析:在1号和2号的对照实验中,光照是唯一的变量,所以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答案:A 4.以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不属于环境条件的是( ) A.贮藏多年的良种

B.用地膜覆盖的苗圃 C.春播遇到倒春寒天气 D.播种后被洪水淹没的菜地 解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用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温、保湿,以利于种子萌发;“春播遇到倒春寒”是温度不适宜,不利于种子的萌发;“播种后被洪水淹没”是缺乏空气,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贮藏多年的良种”可能使种子的胚失去活性,破坏了其内在条件,而不是环境条件。 答案:A 5.小娟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A.A和B可形成对照 B.B和C可形成对照 C.清水中缺乏营养 D.种子太少具偶然性 答案:D 6.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温度、水 答案:A 7.下列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解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为: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是活的,并且度过了休眠期。C 图中的胚受到损坏,一定不会萌发。 答案:C 8.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 ) A.防止病虫害 B.保持适宜的温度 C.保持空气的流通 D.保持充足的水分 答案:B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亚洲各国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对这些国家人均寿命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个因素与人均寿命有很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人均寿命人均GDP 成人识字率疫苗接种率 Abstract: The thesis mainly use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per capita GDP, literary rate of grown-ups and vaccine coverage rate on average lifespan in Asia. The results reveals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 three factors and average lifespan. Keywords: average lifespan per capita GDP literary rate of grown-ups vaccine coverage rate 0.引言 随着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进行,统计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并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统计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可以推动科研的发展,提高生产力;统计学与人文学科结合是人文科学发展的必然,只有结合统计学,结论才更有说服力,才能避免主观臆断的危险。否则,就会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大家各执己见,这样以来打的只是口水仗,问题却丝毫不能解决。是统计学的介入结束了英美国学者争论不休的一首作者不详的诗是否为莎士比亚所作的问题,随后统计学在确定一些美国匿名作品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统计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可以发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帮助国家或者团体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问题。本文的话题与每个生命个体息息相关,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依赖统计知识,依赖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中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寿命,那寿命的长短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要想得出合理的解释还要依靠统计数据,我们要让数据来说话,这样结论才更有说服力。一些学者就可能影响平均寿命的三个因素: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在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展开调查调查。笔者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平均寿命的确与上述因素有关(具体数据见附表)。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亚洲各国人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的相关性。具体问题包括: 1)人均GDP与亚洲各国的人均寿命是否有影响? 2)成人识字率与亚洲各国的人均寿命是否有影响? 3)疫苗接种率与亚洲各国的人均寿命是否有影响? 1.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中国大陆、菲律宾、朝鲜、蒙古、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巴基斯坦、老挝、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尼泊尔、不丹、阿富汗在内的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寿命、人均GDP,成人识字率及疫苗接种率的关系。 1.3研究工具与研究程序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

影响橡胶疲劳寿命的因素 一环境条件 环境影响在疲劳过程中特别是在长寿命的橡胶材料中起着关键作用。橡胶应力-应变关系和疲劳老化性能发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温度以及橡胶成分周围化学反应物的存在和浓度 A温度 升高的温度对橡胶形核寿命和疲劳裂纹增长速率产生有害的影响,这种有害影响在无定形橡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对于纯的丁苯橡胶处于可控测试中,随着温度从0°到100°,疲劳寿命化降低10000倍,而对于纯的天然胶而言,在相同条件下,疲劳寿命降低4倍。填料的加入可能降低对温度的依赖性。在疲劳裂纹增长测试中类似的影响可能被观察到。 上述温度的影响与由于老化或进一步教交联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无关。温度对这些化学过程的速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够在升温或长时间内导致附加分解。温度实际对长期行为地影响程度取决于配方设计;固化剂,抗氧化剂等这些因素以后讨论。 B臭氧 在一个长期的疲劳测试中,有臭氧存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大裂纹的增长速率和缩短寿命。由于应力集中,弹性体网链在裂纹尖端很容易与臭氧反应,臭氧与主要聚合物分子链的碳-碳双键发生反应引起断链。 当瞬间的能量释放速率超过一个小的起点,就会发生由于臭氧袭击而引起的裂纹增长,这个起点由Gz表示,Gz通常比机械疲劳起点T更小,Gz的值恨得程度上取决于配方设计,特别是抗氧化剂和抗臭氧剂存在。对于没有加入任何这些物质的橡胶来说,Gz = 0.1J/m2,当有抗臭氧剂存在时,Gz会增大10倍或更多,相比较而言,机械疲劳起点大约为T = 50 J/m2,臭氧看起来不影响机械疲劳起点的值,其他化学物质能够以一种类似臭氧的方式侵袭橡胶。Gent和Mrath 研究了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温度对臭氧增长速的影响。两个物理量被发现可以控制列为裂纹增长率da/dt,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裂纹增长速率是与v温度成比例的,而与臭氧无关。在足够高的温度下(Q-Tg >100°),裂纹增长速率完全依赖于臭氧浓度而与温度无关。总的裂纹增长速率由下列方程式近似的给出

种子寿命

第八章种子寿命 种子寿命的概念 (一)种子寿命的一般概念 种子寿命是指种子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能存活的时间。种子寿命是一个群体概念,指一批种子从收获到发芽率降低到50%时所经历的天(月、年)数,也称半活期。 (二)农业种子寿命的概念 农业生产上用半活期概念作为种子寿命的指标显然是不适宜的,农业生产要求播种高活力的种子。因此,农业种子寿命的概念是指种子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90% 以上发芽率的期限。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一)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植物种子寿命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由植物本身的遗传性所决定的,例如禾谷类种子寿命一般较短,而葫芦科种子的寿命则较长。同为豆科种子,绿豆和紫云英种子寿命较大豆和花生种子长得多。其次,这种差异性受环境条件的作用,包括种子留在母株上时的生态条件以及收获、脱粒、干燥、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通常提到的某一种作物种子的寿命是指它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能保持生活力的年限。当时间、地点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作物种子的寿命也就随之改变。 (二)种子寿命的分类方法 1.Ewart分类法 根据他在澳大利亚用8000 种种子所做的试验结果,将种子划分为以下三类。 (1)长命种子:寿命在 15 年以上,有蚕豆、绿豆、紫云英、豇豆、小豆、甜菜、陆地棉、烟草、芝麻、丝瓜、南瓜、西瓜、茄子、白菜、萝卜等。 (2)中命种子:寿命在 3~15年,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裸大麦、粟、荞麦、向日葵、油菜、大豆、豌豆、菜豆、中棉、番茄、菠菜、胡萝卜等。 (3)短命种子:寿命在 3年以下,有甘蔗、花生、苎麻、杨、柳、板栗、桔柑、茶等。 2. J.C.Delouche 分类法根据亚热带和热带主要农作物种子寿命的差异划分: (1)易藏种子:有水稻、谷子。(2)中等种子: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菜豆等。 (3)难藏种子:有大豆、花生。 3.Roberts分类法根据种子的贮藏行为划分: (1)传统型种子:通常在低温干燥状态下可长期贮藏,大多数农作物种子属此类。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汇总

1.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其中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动物则有哺乳动物、鸟类、啮齿类、昆虫等,而植物方面主要是植物自身特性和植物化感作用等。 1. 微生物 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作用:一是,许多微生物可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二是,微生物可增进宿主植物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许多细菌能与植物根部建立共生关系,且大多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也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共生现象,是植物与真菌共同进化的结果。真菌可产生一些生化物质,从而打破种子休眠或抑制种子萌发。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种子发芽、幼苗存活均有促进作用。由壳梭抱菌(Fusicoccumamygdali)产生的壳梭抱素可促进因ABA抑制的种子的萌发[41]。 2. 植物 植物化感作用是自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化感作用可作用于植物种子的萌 发、幼苗生长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61] 。欧洲蕨( Pteridumaquikinum)可 通过挥发和淋溶两种途径释放化感物质,从而抑制欧洲山杨( Populustremula)和 欧洲赤松( Pinussylvestris)种子的萌发。 植物更新过程中,由于种子自身条件包括种子自身结构、种子大小和系统发 育、植物生活史周期等的不同,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种子自身结构包括种皮、颖、 胚乳、胚等,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当移除部分结构后,可明显促进种 子的萌发 [43,62] 。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能力有不同影响。对欧洲防风( Pastinaca sativa)的研究表明,较小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萌发更快 [63] ;对鸡脚草(D actylis glomerata)种子的研究表明,较小种子与较大种子萌发率较低,而中等大小的种甘肃农业大学2 013届硕士学位论文

人的寿命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的寿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性别 从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男女平均寿命统计,历来女性长于男性。而且,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别更为明显。 2.先天因素 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配成23对,其中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男性为XY型配对,女性为XX型配对,X染色体粗大,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Y染色体弱小,所含遗传成分很少。如果妇女的某一个X染色体中有一个致命的成为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第二个x染色体可提供一个修复这种状况的基因;而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一旦有一个致命的基因,没有改正的机会,容易潜伏遗传性疾病。也有的专家指出,妇女有两套免疫系统,一个是保护妇女本身,一个是保护胎儿。而男性则没有后者,因而,其免疫力不如妇女强。 3.后天因素 男性一般能量消耗比女性大(基础代谢男性比女性人5%-7%,能量消耗男性比女性大30%-40%),以及男性一般从事的工种较复杂、艰巨,因战争和各种意外事故而死亡也较多,精神与身体过度损伤较女性多等,也对两性寿命差别起一定作用。 4.优生 据统计,近亲婚姻的遗传性疾病比非近亲婚姻的高出十倍以上。长寿者很少是近亲婚姻产生的,因近亲婚姻容易使下一代得遗传性疾病,而遗

传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有很大影响。人类现已证实的遗传性疾病有3000多种,人类疾病中约有1/4~1/3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科学调查还发现,长寿者中约2/3属第一、二胎生,即生于父母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而且晚婚、少育长寿者的生活能力较强,高血压病患病率也较低。 5.心理状态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他的健康和寿命有明显影响。我们常见到有的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癌症后,心理压力很大,精神萎靡不振,病情很快恶化,以至加速死亡。而有的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不气馁、不麻痹,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就相对稳定。老年人如常有衰老感、孤独感和忧郁心理,会使之情绪低沉,意志减退,体力减弱,加重原有疾病和易得新的疾病。相反心理上如能保持“青春”,则可使之情绪稳定,精神振作,抗病能力增强,充满生命活力,可以延缓或推迟生理上的老化,有益于健康长寿。 6.性格修养 长寿的人多心胸宽阔,性格开朗,不务名利,道德观念很强。据调查统计,我国长寿老人21%43%性格开朗、乐观,远离毒气或放射源。 饮用被细菌污染的水可得痢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这些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老年人饮用的水,一般以煮沸为宜,浑浊度不超过每升5毫克。水中不含任何肉眼可见的杂质,无异臭异味。 7.阳光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汇总

统计学院学年论文 题目: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班级:2013级统计学班 姓名:刘胜男 学号:201302070113 指导老师:张帅 二○一五年六月

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不同地区之间平均期望寿命最大可差10岁。文章从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医疗条件三方面选取了十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来研究影响人均寿命的显著性因素。文章得出结论,消费水平和教育水平以及饮食习惯对人均寿命产生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人均寿命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人均GDP教育水平 一、引言 人均寿命主要用平均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来衡量。人均预期寿命是指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一些国际对比指标比如人口质量指数PQLI,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的基础。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目标。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人口健康压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人民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疗技术和条件的空前完善和提高,使得人们的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40多岁增加到近年来的70多岁。中国的人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但新阶段的人均寿命水平在全球仅排第80位。由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东西部人均寿命相差15岁。由此可见,提高中国人均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个任务在现阶段还很艰巨。因此,充分了解中国人均寿命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有很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并且可为制定提高人均寿命的措施提供坚实的依据,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民生福利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水平,地理位置等。我国现在对人均寿命的研究并不多。乔轶娟(2009)以全国31个地区数据为基础,选取了经济,卫生,教育等十多个因素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人均GDP和出生率这两个因素最显著。郝勇(2003)通过对影响上海人均寿命与综合环境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主要研究了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其中作者引入了人居用水量这一因素,并得到显著性结果。徐鑫(2011)引入层次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习题(含答案)

种子的萌发的条件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2016年进入5月下旬以来,河南省舞钢市西南部丘陵地区的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刘莉同学随机取了100粒收获一段时间后的小麦种子,并将它们种到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有96粒种子发芽了,则这些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为() A. 94% B. 95% C. 96% D. 97% 2.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塑料大棚能够提早或延迟蔬菜的供应,特别是北方地区能在早春和晚秋的蔬菜淡季提供鲜嫩蔬菜.从种子萌发条件的角度来看,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少土壤中的水分 B. 提供适宜的温度 C. 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防止虫子啃食种子 3. 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了如表一组对照试验,这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是() 花盆编号大豆数量光照温度水 1 10粒阳光下20℃充足 2 10粒黑暗处20℃不充足 A. 种子数量少了 B. 变量不唯一 C. 温度太低 D. 水分表述不明确 4. 一位同学做出假设:置于土表的种子发芽率低,该同学将5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另5粒种子置于土壤表面,所得结果见表.为证明实验的可信度,这位同学应()种子处理萌发数量 埋入土下 1 置于土表 3 A. 修改原来的假设 B. 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 C. 用足够多的种子重复这一实验 D. 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5. 为了测试一批小麦的发芽率,随机挑选了1000粒种子,其中有100粒未萌发.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A. 10% B. 80% C. 90% D. 100% 6. 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时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松软、湿润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松软、湿润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 两组种子萌发快慢相同 B. 甲组种子萌发快 C. 乙组种子萌发快 D. 乙组种子不能萌发 7. 初夏播种四季豆时,若碰上连阴雨,豆种往往会烂在地里,下面是几位同学分析的原因.正确的是() A. 土壤中水分太多,排出了空气,种子无法萌发 B. 充足的水分对种子萌发不利 C. 连天阴雨,没有太阳,可见太阳光的照射也是种子萌发条件 D. 种子萌发条件中水分没有空气重要 8. 北方地区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膜覆盖(通常称为“地膜覆盖”),为何会促进提早出苗() A. 防止了水分蒸发 B. 提高了地表温度 C. 防止了阳光照射 D. 隔绝了空气

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⑴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电池过充电产生气体,环境温度过低,则会使电池充电不足,这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25℃左右, UPS浮充电压值也是按此温度来设定的。实际应用时,蓄电池一般在5℃~35℃范围内进行充电,低于5℃或高于35℃都会大大降低电池的容量、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⑵放电深度对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也非常大。电池放电深度越深,其循环使用次数就越少,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深度放电。虽然UPS都有电池低电位保护功能,一般单节电池放电至10.5V左右时,UPS就会自动关机。但是,如果UPS 处于轻载放电或空载放电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 ⑶电池在存放、运输、安装过程中,会因自放电而失去部分容量。因此,在安装后投入使用前,应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判断电池的剩余容量,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对备用搁置的蓄电池,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可以通过测量电池开路电压来判断电池的好坏。以12V电池为例,若开路电压高于12.5V,则表示电池储能还有80%以上,若开路电压低于12.5V,则应该立刻进行补充充电。若开路电压低于12V,则表示电池存储电能不到20%,电池不堪使用。 ⑷电池充放电电流一般以C来表示,C的实际值与电池容量有关。例如,100AH的电池,C=100A。松下铅酸免维护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为0.1C左右,充电电流不能大于0.3C。充电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放电电流一般要求在0.05C~3C之间,UPS在正常使用中都能满足此要求,但也要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如电池短路等。 ⑸充电电压。由于UPS电池属于备用工作方式,市电正常情况下处于充电状态,只有停电时才会放电。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UPS的充电器一般采用恒压限流的方式控制,电池充满后即转为浮充状态,每节浮充电压设置为13.6V 左右。如果充电电压过高就会使电池过充电,反之会使电池充电不足。充电电压异常可能是由电池配置错误引起,或因充电器故障造成。因此,在安装电池时,一定要注意电池的规格和数量的正确性,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电池不要混用。外加充电器不要使用劣质充电器,而且安装时要考虑散热问题。目前,为进一步提高电池寿命,先进的UPS都采用一种ABM(Advanced Battery Management)三阶段智能化电池管理方案,即充电分成初始化充电、浮充电和休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流均衡充电,将电池容量充到90%;第二阶段是浮充充电,将电池容量充到100%,然后停止充电;第三阶段是自然放电,在这个阶段里,电池利用自身的漏电流放电,一直到规定的电压下限,然后再重复上述的三个阶段。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前那种充满电后,仍使电池处于一天24h的浮充状态,因此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⑹免维护电池由于采用吸收式电解液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任何气体,但是如果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电池过充电,就会产生气体,此时电池内压就会增大,将电池上的压力阀顶开,严重的会使电池爆裂。

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报告主题: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班级:八(14)班 小组成员:傅煜、朱寅、陆书蒙、尹铭翰指导老师:鲁爽

摘要: 正值酷暑,许多清凉去暑的食品纷纷上市,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量该如何满足它呢?万一遭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产量一定会减少那么市面上食品价格一定会涨价。到底该如何满足需求量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那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绿豆的萌发及产量,在萌发过程中哪些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种子的饱满程度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我们。 正文: 提出问题:哪些是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建立假设:1、可能与香烟浸出液浓度有关 2、可能与水是否纯净有关 3、可能与播种的深度有关 4、可能与土壤酸碱强度有关 实验目的: 1、探究一定条件下,影响绿豆在萌发过程中的因素 2、寻找问题的办法提高产量 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总结出对影响绿豆萌发的因素。首先我们们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然后设计实验,最后分析和总结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 1、材料:绿豆种子(约500颗)、水(例:经煮沸的水、纯净水、

肥皂水、淘米水等)、温湿度计、一次性透明塑料杯、真空袋、量筒。

实验步骤: 探究香烟浸出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器材:30颗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一次性透 明塑料杯、5支和1支香烟配置的浸出液,水。 2、分别倒入水250ml水其中A烧杯浸入1支香烟,B烧杯浸 入5支香烟,C烧杯只加入清水 3、每天浇一次清水香烟浸出的液,并记下每天种子萌发颗粒 数。且每天接受光照 结果: 结论:1、根据试验一可知种子萌发数量随香烟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就证明香烟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是有害的,经过调查香烟

《影响寿命的因素 [九个因素影响寿命质量]》

《影响寿命的因素[九个因素影响寿命质 量]》 英国医生特丽莎·麦克奈尔在其所著《长寿:增减寿命的100个因素》一书中综合多项研究,提出了一些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房间视野开阔:增寿,2年研究表明,病房视野开阔的住院患者,康复速度更快,出院更早。健康人群则更能通过开阔的视野改善情绪、缓解压力、变得乐观,以保持健康体魄。如果你不喜欢窗户外的风景,则可以在室内观风景——以最喜欢的风景画或照片取而代之。 生活乱七八糟:减寿1年 当我们生活在一片混乱中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感觉压抑沮丧。这种混乱可能是家里物件胡乱摆放,或者债务繁多。由此产生的压力会导致心率和血压升高,有害健康的应激激素水平也随之提升。 养宠物:增寿2年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饲养宠物的人较少看医生,也较少发生抑郁。抚摸或与宠物在一起,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水平。 和谐性生活:增寿4年 和谐性生活有益健康。男性(至少每周两次)可以使罩亡危险降低一半;也帮助男性降低前列腺癌风险。研究表明,女性性生活不正常也容易导致心脏病危险增加。 噪音污染:减寿1年 研究发现,高达3%的心血管疾病与长期暴露于噪音之中有关。噪音会产生一种慢性压力,导致人体处于过分警觉状态。即使睡眠之

中,人体也会继续对噪音发生反应,产生应激激素,进而导致心脏和血管的变化,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发病率。 做女人:增寿7年 就全球平均寿命而言,女人普遍高出男人10%。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外,男性睾丸激素易导致攻击性和竞争性行为,因而暴力致死等意外伤亡大大增加。女人更长寿的另一大原因是,雌性激素提高“好胆固醇”水平。 结婚:增寿7年 已婚夫妇的寿命一般会高出离婚、寡居或不结婚的人。美国研究表明,从来不结婚的人早亡危险高出2/3。与不结婚的人相比,婚姻生活幸福者更少出现经济问题、身心健康问题,即使生病,康复速度也更快。 离婚:减寿3年 离婚会导致情感大起大落、意外死亡及心脏病死亡危险大增。同时,癌症、肺炎、高血压风险也大大增加。当然如果婚姻生活极不幸福,分手还是有益健康的最佳选择。 不良姿势:减寿2年 不良姿势会导致肌肉、肌腱及韧带拉伤、关节损伤,甚至影响到内脏的有效工作。另外,不良姿势还会导致影响正常工作和健康的背疼、关节炎、腰痛。老年驼背更易因心脏病而早逝。 内容仅供参考

种子学_在线作业_2

种子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9-18 11:56:51 一、单选题 1. (5分)利用种子在液体中的浮力不同分选种子依据的是()。 A. 种子比重 B. 种子大小 C. 种子形状 D. 种子长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9.1 种子加工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 .2. (5分)下列属于播种质量的是()。 A. 品种纯度 B. 品种真实性 C. 品种典型性 D. 种子净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0.1 种子检验的概念和意义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3. (5分)以下用真种子播种的农作物是()。 A. 玉米和大麻 B. 小麦和水稻 C. 荞麦和大麦 D. 棉花和油菜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1 种子的含义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 .4. (5分)以下用类似种子的干果播种的农作物是()。 A. 小麦和玉米 B. 豆类和棉花 C. 马铃薯和甘薯 D. 胡麻和油菜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1 种子的含义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 .5. (5分)下列有胚乳植物种子指的是()。 A. 十字花科 B. 豆科 C. 禾本科 D. 葫芦科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3 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 .6. (5分)农业种子包括果实全部的农作物是()。 A. 小麦和玉米 B. 棉花和大豆 C. 大麦和燕麦 D. 油菜和亚麻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3 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 .7. (5分)根据主要化学成分及用途,小麦种子是()。 A. 角质种子 B. 蛋白质种子 C. 粉质种子 D. 油质种子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4.1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8. (5分)种子对水分的吸附和解吸以同等速率进行时的水分含量是()。 A. 临界水分 B. 平衡水分 C. 游离水分 D. 结合水分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4.2 种子水分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 .9. (5分)淀粉中的直链淀粉遇碘液呈现()。 A. 黄色 B. 黑色 C. 棕色 D. 蓝色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4.3 种子的营养成分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素有()。 A. 湿度 B. 气体 C. 微生物 D. 仓虫 E. 温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2 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展开解析 .答案A,E,B,D,C .解析.2. (5分)影响种子寿命的种子特性有()。 A. 种子的遗传特性 B. 化学成分 C. 种子物理性质 D. 种子生理状态 E. 种被结构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2 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展开解析 .答案E,B,D,C,A .解析.3. (5分)种子中水分状态分为()。 A. 平衡水 B. 结合水 C. 游离水

有关种子萌发的习题精选

1.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绿色深些,是由于 [ ] A.上表皮比下表皮细胞里的叶绿体多 B.叶片下面的温度高 C.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称为栅栏组织)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称为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多 D.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少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最终将光能储存在()中。 [ ] A.叶绿体 B.叶绿素 C.淀粉 D.无机盐 3.桃子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 ]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光合作用 D.花的受精作用 4.白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叶脉 拓展探究 5.我们日常食用的白菜心和韭黄为什么是黄色的?它们还能不能变绿? 6.许多植物到了冬季要落叶。经过观察,大多数落叶的背面朝上,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C 2.C 3.C 4.B 5.因为白菜心在生长过程和韭黄的培育过程中没有见光,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能合成,故白菜心和韭黄是黄色的 6.因为靠近叶片上表皮的叶肉(栅栏组织)的细胞数量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海绵组织)多,显得重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首先把绿色植物放到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______运走、耗尽,用黑纸遮盖叶片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做对照;用酒精加热处理叶片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经冲洗后,向叶片滴加碘酒,目的是看哪部分叶片变成______色,就说明哪部分叶片产生了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利用_____,把______和______合成贮存能量的_____ _(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_____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寿命的几个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2668248.html, 影响寿命的几个因素 作者:谢钟琪 来源:《现代养生》2005年第05期 人的寿命究竟应有多长?《黄帝内经》中说善于养生之人,“度百岁乃去”。由此可见,人类的正常寿命应在百岁以上。到现在为止,为何活到百岁以上的人仍居少数?究其原因,影响寿命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社会经济因素: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在原始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奴隶社会是20_30岁,半封建社会为30 _40岁。1963年,我国平均寿命为67岁,1980年为70岁。由此可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寿命也在逐渐延长。 2.家庭因素:家庭人员之间和睦与否,直接影响着寿命的长短。凡是有百岁寿星的家庭必定是和睦的。 3.情绪因素:不良的情绪,会损害健康。精神愉快,能推迟衰老。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其寿命必然会延长。 4.环境因素:长寿老人大多生活在山区、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在发展中国家工业愈发达,空气污染愈严重,于是导致疾病,尤其癌症发病率上升。 5.饮食因素:俗话说:“病从口入”,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盐、高糖的人,必然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只有多素少荤,才能保持健康。俗话说:“肉长膘、鱼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6.性欲因素:适度的性生活有益于健康。过度的性生活有损健康,影响寿命。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由于耗精过多,绝大多数寿命不长。 7.劳动因素:劳动者多长寿。一个不爱体力活动的人是不可能长寿的。 8.运动因素:生命在于运动。一个人如果不运动,就会使心脏衰弱、肺活量降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反应迟钝等。老年人应坚持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才能延缓衰老,达到长寿目的。 9.睡眠因素:睡眠是恢复疲劳的手段。据研究表明,每晚睡7_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 睡4小时以下者,寿命最短;睡10小时以上的人也不能长寿。由此可见,睡眠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寿命。

影响人寿命的因素

影响人寿命的因素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从我国不同时代人的平均年龄来看,夏商时平均18岁,秦汉时20岁,唐代27岁,清代33岁;建国以后人口普查,1975年57岁,2006年已超过70岁。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的寿命可以达到120~150岁。然而,现在大多数人活不到百岁,距离正常寿命值很远。这是因为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既有大因素,也有小因素,下面就由大到小罗列一下这些左右你和你家人寿命的条件,先了解一下“教科书”上写的决定寿命的五大因素,然后再看看生活里暗中影响寿命的“小事儿”: 1、遗传基因与寿命 长寿家族的遗传因素非常明显。在我国广西巴马县53名长寿老人中,有31人的亲属是长寿者。现代科学通过遗传工程学和分子生物学控制遗传基因,可以培育人体多种抗衰老物质。相信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人类的寿命到达120~150岁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营养与寿命 合理的营养是不偏食、不素食、不挑食、不忌口,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合理搭配,比例适宜,供给热量与人体的需要之间保持平衡。我国营养学家制订的平衡饮食是健康长寿的基本保障,其规定如下:每人每天应吃谷类食物300~500克,蔬菜与水果400~500克,鱼、禽、肉、蛋类等动物性食品150~200克(其中鱼虾类50克,畜禽肉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100克,豆类50克;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另外要戒烟限酒,在较好的环境中生活。 3、体力活动与寿命 美国研究人员对17000人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参加体力锻炼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死亡率高2倍,寿命短4~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对老鼠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老鼠不但大脑供血比不经常运动的老鼠多,而且记忆力也增强了。对志愿人员研究发现,在进行3个月有氧运动锻炼后,他们的大脑供血量比没有锻炼身体的人多,说明有氧运动锻炼对长寿非常有益。事实证明,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力及脑力劳动对健康长寿有好处。 4、情绪与寿命 人活在世界上,好心情和坏心情常相伴随着我们。这就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及时纠正不良心态,从容面对现实,追求名利。权利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代的,健康是自己的。学者们对800多名中老年人进行了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情绪乐观的人比情绪悲观的人寿命长。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学者调查了2700名居民的健康情况,发现能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寿命显着长于他人;脾气暴躁与

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种子休眠 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内因 种子本身的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和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以及种子调制时受损伤程度与种子的寿命密切相关。其中,种子含水量是贮藏期间影响种子寿命的关键因素,在贮藏期间必须保证在安全含水量以内。不同树种的安全含水量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树种的贮藏方式各异。 (2)外因 种子生命活动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种子寿命。此外,种子寿命还与微生物等相关。 ①温度温度与种子寿命的关系,一般用哈林顿第二定律解释。温度将影响呼吸作用,过高的温度会是呼吸作用过强,加快了有机质的消耗,缩短了种子寿命;温度过低,使得种子休眠。因此,适宜的温度很关键。 ②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越高,种子含水量增加越快,呼吸作用旺盛,反过来又释放出大量的水汽,恶性循环。研究表明,贮藏一个季节的种子,空气相对应控制在一定值,贮藏时间越久,这个值应该越低。 ③氧气通气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程度与种子本身的含水量和贮藏条件有关,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微弱,需要氧气较少,反之亦然。 ④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种子寿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种子入库时携带了很多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因此在种子入库和播种前应该做严格的消毒灭菌。 二、种子贮藏的方法 (1)干藏 干藏是针对安全含水量比较低的种子,如大部分针叶树种和杨、柳、白蜡、刺槐等。 (2)湿藏 湿藏是将种子置于湿润、低温、通气的环境下贮藏的方式。适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树种,如核桃、珙桐、油茶等。 (3)超低温贮藏

种子超低温贮藏是指利用液氮贮藏种子的方式,是长期保持种子寿命的重要方法。 (4)超干贮藏 超干贮藏是指将种子的水分控制在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或低温的环境下贮藏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明显延长种子寿命,用于长时间贮藏保存种子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正常植物种子都可以进行超低温贮藏。 三、种子休眠 (1)种子休眠的原因 休眠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大体可以分为:种胚发育不完全、种皮障碍、抑制物质的存在、不良条件的影响、综合因素造成等几种原因。 (2)种子休眠的类型 由于种子休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种子休眠的类型划分也不尽相同。我国学者根据种子休眠的程度不同将种子休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外界不良环境,如温度和氧气等造成种子休眠,称为强迫休眠,这种休眠只要满足其发芽条件就可以打破休眠;另外一种为生理休眠,这种休眠即使满足其发芽条件,种子也不能很快发芽。 四、种子催芽 (1)浸种催芽 浸种催芽又称温汤浸种,是常见打破种子休眠的一种重要方法。适用于种皮较薄、含水量较低的种子,如杨、泡桐、刺槐、针叶树种等。 (2)层积催芽 层积催芽是林木种子催芽的重要方法手段,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它分为低温层积催芽、变温层积催芽和暖温层积催芽三种类型,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层积方式。 (3)其他方法催芽 采用机械破种和化学方法催芽的方法,是打破种皮障碍和生理抑制物质引起休眠的重要方法。常见的化学催芽有酸、碱溶液浸种,或GA、IAA、IBA等浸种处理。 五、南方红豆杉的催芽处理

遗传因素对寿命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寿命的影响 日本专家研究: 父母均长寿:儿子73.2%,女儿58.3% 父母均短:儿子52.4%,女儿28% 父长母短:儿子79%,女儿33% 父短母长:儿子38%,女儿40% WHO:15%取决于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人的寿命与经济水平、文化素质、风俗习惯、医疗卫生条件、地理环境、气候等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以日本为例:18世纪是35岁。 1953年:男50.6岁,女53.9岁。 1965年:男67.7岁,女72.9岁。 1997年:男76.57岁,女82.98岁。 1997年:男79.19岁女85.99岁 自然环境优美有益于身体健康,如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地区——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卡理、中国的新疆的于田和广西的巴马。 环境优美、温度适宜、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水源洁净。 民风淳朴,居民热情友好、乐观向上、喜欢清净 饮食、营养因素 长寿地区的老人饮食结构: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多蔬菜。 长寿食品:奶类,羊牛蛋白质,粗粮,蔬菜,豆制品,淀粉,鱼,水果,米酒。 于田:爱吃玉米做的馕,喝茶 巴马:经常吃玉米、茶油、南瓜、竹笋、白薯 外高加索: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每天至少喝两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时还要放葱、芹菜等。此外,当地人还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葱、红辣椒以及当地产的无花果。他们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格鲁吉亚茶”。 罕萨人喜欢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类、芝麻等。 比尔卡班巴人喜欢吃豆类、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大多数人每周只吃一两次鸡或鱼等动物食品。 国外专家对日本人长寿奥秘的研究表明,他们的饮食构成是比较合理的。讲究营养,既吃大米又吃鱼、肉、豆、蛋;少吃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每天一杯牛奶;以吃素为主,而且只吃七分饱;不暴饮暴食。日本人也很注意吃海产品,特别是海藻和海带、海苔。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碘,对于调节内分泌功能十分重要,而且是极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少吃盐。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地区胃癌发生率的高低与各地食盐量密切相关,食盐量越多,胃癌患病率越高。此外,吃太多盐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痛、皮肤病及头发掉落等。由此看来,日本人的选择是正确的。 卫生保健条件好爱干净。在日本很难找到脏乱死角,即便是公共场所也很难摸到灰尘。人们习惯每天洗澡更衣, 另外注意定期体检。随着人口不断老化,日本政府还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定期免费进行体

种苗学 复习题大题解析

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如何做好母树选择管理? 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因子有: 一、母树条件:1、林木生长发育的差异,2、林木的年龄; 二、土壤条件:林地土壤肥力的高低,水分的适宜与否,土层的厚薄; 三、环境条件与其他因子: 1、温度(影响母树的营养积累;影响花、果实的生长发育); 2、光照(光合作用;、促进土壤矿物质的分解;有利于花诱导的形成); 3、降雨和风; 4、林木的授粉条件(开花习性;授粉状况); 5、生物因子 母树的优良好坏直接影响采收种子的质量,根据林木发育期及结实年龄特点来选择,应选择壮年期的母树,因为,这时候母树大量结实,种子质量好,种粒饱满,产量高,结果枝生长和根系生长都达到高峰,母树的冠幅扩大,是采种的最佳时期。 提高母树林产量和质量的措施:疏伐、施肥、灌溉、土壤耕作、激素处理 而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存在,使得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大小年情况:①调整林分密度和施肥等措施; ②控制每年的结实量。如遇到开花结实过多的年份,应尽可能进行合理的疏花疏果 种子采收与调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种子质量与种子采收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掌握好采收时间、方法和采收之后的种子调制很重要。确定采种期的原则:1、长期悬挂母树上的种子可延迟采种;2、成熟期与采种期接近的种子应在未开裂前或脱落前收集;3、成熟后立即脱落的大粒种子,脱落后立即收集。 采种方法根据种粒的大小、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特点和时间不同,大致分为:(1)、地面收集;(2)、树上采种; (3)、机械采种 种子调制步骤:(一)、脱粒;(二)、净种和干燥;(三)、种粒分级 种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子的调拨的效果,如果把种子用在立地条件与原产地相差很大的地方造林,常使人工林生长不良,甚至遭到失败。所以选择适宜种源是十分重要的。选择种源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2)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3)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4)在垂直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m—500m 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