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相对分散, 形态往往 呈带状
聚 团聚型、棋盘式格 落 形态 局,分布较集中, 特 形态较规整 征
人口
较多
较少
高频考点讲练
聚落 半坡 塔里木盆地 兰州 名称 村落 的绿洲 河谷 山前冲积扇、 分布 阶 洪积扇的中 黄河谷地 地形 地上 下部 城区南北 两侧山峦 接近 地形相对平 对峙,城 坦、土壤肥 水 市主体集 沃,水源条 源, 中于河谷, 成因 件好,人口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 高三质检)下图为某地区自然 景观分布图以及P、Q两区域 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 题。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
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高频考点讲练
例2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单位:米),若在甲、乙两城 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 和B线两种方案,B线方案与 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 件是( )
高频考点讲练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 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 效益大
案 例 分 析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一般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 素和政治因素等。其中自然因素除地形 外,还包括河流、气候、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工农业生产水 平、交通条件、科学技术等;政治因素 往往指政治中心的变革(如迁都)。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 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 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 之一。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共49张PPT)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共49张PPT)

丽江古城远景
1、丽江纬度较低,冬季因山岭的重重阻挡,不受冬季风 的影响,故无严寒;夏季因地势较高和多阴雨天气,故无 酷暑。 2、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且地势较高,北、西两面 依山,东南两面开阔,便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惠顾,三股 干流也便于居民用水。
读P89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探究: 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 形条件? 气候适宜的地区多形成聚落
线路的技术要求
交通线建设时尽可能利用地形,避 开不利的地形等自然条件!
科技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青藏铁路
南昆铁路
活动
探究
结合四川省地形图和交通路线图,从地形和
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 及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
⊙地形崎岖不平,出入的交通线路少。
⊙随着宝成、成昆、襄渝、成渝、川黔等铁 路以及一系列公路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 过去交通联系困难的格局。
西部山地高原
思考:
东部四川盆地
四川省大致 可分为哪两
个地形区?
地形有何特
点?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 特征。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 区交通线路形态 特点?
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 路形态特点? 交通线路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
三种铁路选线方案中,A方 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 附近,地形度大给铁路的 修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 谷修建,但中间也需要穿越 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 大;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 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 相比而言C方案相对合理。

高三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PPT课件

高三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PPT课件
2、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受地形的限制较小 ,且耕地广而集中,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 山区地形则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且 分散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落的 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
A
B
地区
地形
规模
分布
人口
北方平原 地区
平坦广阔
一般较大
多呈团聚 型、棋盘 式格局
2.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及形态的影响。
3.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读图分析:
1. 图A、B两种聚落分别位于哪种地形?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
异。(提示:从分布、规模、形态等方面考虑)
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1、A聚落多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相对稀疏,规模小 ;B位于平原地区,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布局。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地表 形态
平原
走向 平直
密度 形态

网状 分布
分布
避开沼泽;尽量少 占好地,处理好农 田水利设施和城镇 发展的关系
山区 弯曲

公路呈 线路尽量沿山间 “之” 盆地、河谷或等
字形分 高线修筑

不同的地 表形态

形态、密度 难度、工程量、造价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命题探究
1.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地理要 素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方面正确认 识人地关系,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2.重点关注可作为本章知识考查背景资料的能源 短缺、水资源不足、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热点问题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母题导入 2.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 川、藏 “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
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
之一的“茶马古道”。据此完成(1)~(2)题。
(1)蕴藏着无尽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已成为世界上自然
风光最壮观、文化特色最神秘的旅游线路,吸引着世界各地
考点一
疑难剖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特别提示】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这是原始的功 能分区。该居民区大部分由山脉和河流包围,加上人工开挖的 壕沟,安全防卫条件得天独厚。河流不但起到安全防卫作用,还 有供水和运输功能。聚落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 结果。该村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滩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
预测展望
结合区域自然因素的分布及演变,考查其对聚落分布及演化的 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疑难剖析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
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多维课堂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 有深刻影响,结合下列图表分析地形对聚 落分布的影响。
多维课堂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深 度 思 考] 原 因 典型案例

响 平 原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思维导图
多维课堂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知 识 整 合] 1.聚落 生产和生活 (1)概念:人类从事 活动而聚 各种设施 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 们生产生活相关的 。 城市 乡村 (2)类型:按性质和规模不同分为 和 。
多维课堂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深 度 思 考] 据图分析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与原因

影响
山区交通建 设 的一般原则
原 因


首选公路运 方式 输,其次是 铁路运输
①山区修建交 通运输干线的 西藏先有新 成本高、难度 藏、青藏、 大;②建造公 滇藏等公路, 路的成本、技 后有青藏铁 术难度较铁路 路 小 多维课堂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多维课堂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感悟高考
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
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 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 (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 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河谷阶地 平原
如果在这三种地形中要选择 一处建房,你会选择在什么 地方? 高原
一、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因素
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 落布局在怎样的地形之上 该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半 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 这样的地形上? 河谷阶地上 高亢平坦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 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
在交通选线时,一般要选 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南澳大桥全长11.8公里,连接南澳岛和莱芜半岛 是广东省最长的跨海大桥,从95年开始兴建, 投资20亿元,将于2012年全线通车。
既接近水源, 便于灌溉,又不会 被洪水淹没,同时 河流有防御作用。


比较甲乙两图中村落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人口 规模 密度 山地、丘陵 平原
少 多 小 大
格局
分散式 团聚型、棋盘式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始 建于南宋末年,发源于城北象 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 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 巷,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 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 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 “东方威尼斯”,1986年国务 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 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全国首批受类共同承担保 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 往的10个城市”!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形,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5.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5.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分布特点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11知识梳理
真题通关 (2013海南卷,11~12)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 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第1~2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关闭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第 题,题目中要求“趋利避害”,故选项A、B与题意不符;川地是平坦低洼 C.1 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的 而选项C是在坡地上部,与实际不符;故选项D正确。第2题,在古代,聚落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 规模大小受到粮食多少的制约 ,而粮食产量的多少主要与土地面积的大小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相关。 关闭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3-

纲 考 情 2016 全国Ⅲ 卷,37 题 地表形 2015 全国Ⅰ 态对聚 卷,8~9 题 落及交 2014 全国Ⅱ 通线路 卷,6~7 题 分布的 2014 全国大纲 影响 卷,9 题 2011 全国课标 卷,36 题




结合等高线 地形图、区 域图或区域 景观图等考 查不同地表 形态对聚落 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4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然地理《4.1地形对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影响》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地理《4.1地形对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影响》一轮复习课件

青藏铁路示意图
思考: 1、青藏铁路建设 要克服的困难有那 些?
2、国家投资修建 青藏铁路,其目的 是什么?
地质灾害、冻土、高寒 生态环境脆弱
科学技术
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缩小差距, 增强民族团结 巩固保卫西南边疆
……
下图是北美部分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 图(图中黑色和竖线条是对该景观的进一步分 类)。分析此图,完成下面两题。
补充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
因素
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 港口的平面布置有利,
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社会 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
经济 因素
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 利,另外还需完善配套 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
选址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
要求
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 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
4、使学生了解台风、寒潮、洪涝灾害等 的成因及危害,以及人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什么是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房屋建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集合体
汕头市一角
越南的SAPA
下图分属哪类聚落,两类聚落有什么差异
乡村 城市
人口主体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山岳 地区 弯曲

公路呈 线路尽量沿山间 “之” 盆地、河谷或等
字形分 高线修筑

规律技巧总结
公路选址的基本原则
①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 ②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③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涵总长度; ④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⑤平原地区选线应尽量不占耕地; ⑥低等级的道路尽量通过小的居民点,通 向大城市的尽量以直达运输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2)B
(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
地建立聚落”的原则,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B
规律方法技巧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 影响-》(1)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是指人类从事生 产和生活活动而
聚居的场所
1、概念: 2、类型:城市、乡村
什么是聚落 呢?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地形

自然因素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因 素
社会经济 因素
交通
政治、军事等
类型 聚
分布
规模 发展 落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解析】 、选 、选 。第 题 不同的地形条件 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在河谷地区 聚落往往沿着河谷内的狭窄平原分布 在空间形态上常呈条带状 且离河谷越近 聚落规 模越大 聚落分布也越密集。第 题 由比例尺可知 图中的聚落规模比较小 属于乡村聚落 而乡村聚 落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
影响
原因
城市等聚 落发育的 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 建设投资,土壤 肥沃,便于农耕, 交通便利
一般气候 寒冷,城市 多分布在 山间谷地 中
地势相对较低, 温度条件相对优 越;地形、水源 等条件好
城市多分 热带的平原地区
布在高原 气候过于湿热,

高原上比较凉爽
举例
我国的城市多分 布在地势较低的 第三级阶梯上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
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B )
【加固训练】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 物,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地理 环境的烙印。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聚落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位 于( ) A.滨海地区 B.丘陵地区 C.盆地地区 D.河谷地区 2、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聚落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城市 B.都属于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的区位类型是河流发源地 D.聚落里的人多从事第一产业
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
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
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A.团聚型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1)半坡原始村落
河谷阶地
(原始村落
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青藏、滇藏等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 公路,后有青
术难度较铁路小
藏铁路
河网密集的平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
原地区可发展 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
水运
便
长江中 下游地区
2.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原则
原因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
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 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

河流的两岸
地形
河流 少、 地形 平 开阔 原 河网 密度 大
形态 团聚 条带状
原因
自然条件对聚落 形态的制约作用 小,聚落往往以 某功能区为中心 向四周发展
一方面可获得较 好的用水条件, 另一方面水运交 通便利
举例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平原
山区 和高

热带 地区
半坡村落功能分区
公共墓地
窑址 壕沟
居民点
河流
半 坡 彩 陶
阴阳宅分离 窑址: 山地——薪材 居民区 山南——向阳 平地——便于修筑 壕沟:防野兽、军事
防御、排水
半 坡 村 民
例.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图以及P、 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 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那些?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C重点 难点 突破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原则
原因
举例
山地、丘陵地 区优先发展公 路,其次是铁 路运输
①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 西藏先有新藏、
西宁位于湟水谷 地,西安位于渭河 谷地,太原位于汾 河谷地
巴西利亚、墨西 哥城等位于热带 地区的高原上
【加固训练】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 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题。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
A.河流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
C.河谷阶地
【迁移应用】
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全长约 千米 但该线路桥隧长 度占全线总长的 。结合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 景观图 试分析雅西高速公路桥隧长度比重高的原因。
雅西高速公路连接了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 线路高差大 穿 越了一系列的构造带和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 溶洞、深谷 为避开这些危险地带 多采用桥隧方式。
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形弯曲可以减缓道路的坡
字形弯曲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
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 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 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 安全、节约用地
离最近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受灾害 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的影响
经减典缓的道盘路山的公坡路度-,建湖设南费张用家较界高的.“99道弯”
规律方法技巧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
多分布在绿洲上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 北方平原地区 式,人口较多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 南方丘陵山区 散,人口较少
1、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各城 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2、如自然因素中的水源、气候、河流,人文因素中的交通、矿产 资源、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表现:对聚落的 类型、分布、 规模、发 展具有深刻影响。
山 麓 冲 积 扇
坝子
团聚型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地形 高原 山区
形态
原因
举例
多呈带状
高原地区地势高, 气温低,聚落分 布在热量条件相 对较好的河谷中
雅鲁藏布江 谷地;湟水谷 地
条带状
受山区地形的制 山区的山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