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_VB题目

武汉大学_VB题目
武汉大学_VB题目

10,下列选项中,____A____属于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A) Visual Basic

B) C

C) FoxBase

D) Basic

11,在程序代码中设置属性的方法如下_____C___。

A) 属性=值

B) 对象属性=值

C) 对象.属性=值

D) 属性.对象=值

12,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x As Integer

For i=1 To 6

If i=1 Then x=i

If i<=4 Then

x=x+1

Else

x=x+2

End If

Next i

?x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A

A) 9

B) 6

C) 12

D) 15

13,决定一个控件在窗体上位置的属性是______D__。

A) Width或Height

B) Width和Height

C) Top或Left

D) Top和Left

14,以下为合法的对象名的是___A_____。

A) 姓名

B) name

C) 1button

D) _name

15,下面不合法的标识符是________

A) Go_To

B) Tab1

C) 名称

D) Int

16,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1和一个标签L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1_Click()

c=0

For i=1 To 4

For j=6 To 1 Step -2

c=c+1

Next j

Next i

L1.Caption=Str(c)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标签中显示的结果是B

A) 11

B) 12

C) 16

D) 20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Visual Basic特点的是___D_____。

A) 可视化编程

B) 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

C)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D)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

18,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x As Integer

x=0

For i=20 To 1 Step -2

x=x+i\5

Next i

?x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C

A) 16

B) 17

C) 18

D) 19

19,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1和一个文本框T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For i=0 To 50

i=i+3

n=n+1

if i>10 Then Exit For

Next i

T1.Text=n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文本框中显示的结果是C

A) 5

B) 4

C) 3

D) 2

20,若使标签框根据所显示内容自动调整其大小,则可以通过设置哪个属性值为True来实现A

A) AutoSize

B) Alignment

C) Enabled

D) Visible

21,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1_Click()

a=0

For i=1 To 2

For j=1 To 4

If j Mod 2<>0 Then

a=a-1

End If

a=a+1

Next j

Next i

?a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D

A) 0

B) 2

C) 3

D) 4

22,若要得到列表框中项目的数目,可以访问哪个属性C

A) List

B) ListIndex

C) ListCount

D) Text

23,下面选项中哪个是算术运算符C

A) %

B) &

C) Mod

D) And

24,窗体的单击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check,counter

check=true

counter=0

Do

Do While counter<20

counter=counter+1

If counter=10 Then

check=False

Exit Do

End If

Loop

Loop Until check=False

?counter,check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D

A) 15 0

B) 20 -1

C) 10 True

D) 10 False

25,代码窗口中___D____。

A) 既无对象列表框,也无过程列表框

B) 有对象列表框,无过程列表框

C) 无对象列表框,有过程列表框

D) 既有对象列表框,又有过程列表框

26,以下不正确的单行结构条件语句是_____D___

A) If x>y Then Print(“x>y”)

B) If x Then t=t*x

C) If x Mod 3=2 Then ? x

D) If x<0 Then y=2*x-1:Print x End If

27,以下关于对象属性正确的说法是____D____。

A) 在设计模式和运行模式下都不能设置对象的属性

B) 对象的属性在设计模式是可以设置,在运行模式下不能设置

C) 对象的属性在运行模式下可以设置,在设计模式下不能设置

D) 对象的属性既可以在设计模式下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模式下设置

28,For循环语句的循环控制变量用于A

A) 控制循环次数

B) 求和

C) 计算步长

D) 递增

29,循环语句用于控制循环体的B

A) 顺序执行

B) 重复执行

C) 选择执行

D) 不执行

30,10 Mod 4的值为___B_____

A) 1

B) 2

C) 4

D) 10

判断题

1,在窗体显示之前,执行窗体的加载事件过程Form_Load()。T

2,调整图形大小时,在图片框中,利用 Stretch属性调整图片框大小适应图片;在图像框中,利用AutoSize 属性调整图片大小适应图像框。F

3,前测型Do...Loop语句执行循环体的最少次数为1。F

4,无论是窗体还是控件都只有获得焦点才能接受键盘事件。T 5,3434&是长整形数据类型。T

6,语句是程序代码中最小的可运行单元。

7,Visual Basic环境中的立即窗口可以进行各种命令的操作。F

8,循环结构用于描述重复计算问题。T

9,Not 10-5>12+3 And 3*2=6 Or 5<=3的值是True。T

10,循环嵌套称为多重循环。T

11,只有在If语句和每一个ElseIf语句计算相同表达式时,才能用Select Case结构替换If结构。T

12,循环语句不允许嵌套,只能交叉。F

13,一个Visual Basic程序也称为一个工程,由窗体、标准模块、自定义模块及应用所需的环境设置组成。

14,

设置命令按钮控件的快捷键可以在其Caption属性的时某字母前加"&"符号。

15,

循环控制流程和循环语句往往称为顺序结构。

16,给对象取名时,可以用汉字、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17,在调用对象方法时,不能省略对象名。

18,循环是按照给定条件重复执行一组语句。

19,循环语句“For Each 元素 In 集合...Next”用于“对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或对象,重复执行一组语句”。

20,全局符号常量只能在标准模块的声明段中声明,而不允许在窗体模块中声明,但在该程序的所有模块中都可直接使用。填空题

1,表达式Fix(-11.85)+Int(-23.01)的值是________。

2,

当窗体的Enabled属性为________时,指定窗体响应事件。

3,若希望在启动应用程序时对属性和变量进行初始化,可以使用窗体的________事件。

4,设有以下循环:

x=1

Do

x=x+________

Print x

Loop Until x=7

要求循环体可执行3次,请填空。

5,在Visual Basic 6.0中,对象都具有特定的属性,在设计模式可以通过________窗口来设置。

6,设有以下过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s As Integer

n=8

s=0

Do

s=s+n

n=n-1

Loop While n>0

?s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窗体上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

7,若用如下程序来判断a是否为素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k,isprime As Integer

a=Val(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

If a<2 Then

isprime=False

Else

isprime=True

k=2

Do While k

If a Mod k=0 Then

isprime=False

Else

k=k+1

End If

Loop

End If

If isprime Then

Print a;"是素数!"

Else

Print a;"不是素数!"

End If

End Sub

则在测试时,发现有个非素数也被判断为素数,这个错判的数是________。

8,对于窗体上的命令按钮,如果不允许进行操作,应通过________属性进行设置

9,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k,sum As Integer

sum=0

For k=10 To 1 Step -2

sum=sum+k

Next k

?sum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其窗体上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

10,Visual Basic中的数据类型可分为________和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两大类。

第二章

1.文本框没有哪个属性

A) BackColor

B) Enabled

C) Visible

D) Caption

2.当在窗体上放置一个控件时,就________。

A) 将类转换为对象

B) 将对象转换为类

C) 将变量转换为对象

D) 将对象转化为变量

3.若要得到列表框中项目的数目,可以访问哪个属性

A) List

B) ListIndex

C) ListCount

D) Text

4.在Visual Basic中,不能隐藏的窗口是________。

A) 属性窗口

B) 主窗口

C) 窗体窗口

D) 代码窗口

5.窗体的单击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x, n As Integer

x=1

n=0

Do While x<28

x=x*3

n=n+1

Loop

Print x,n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

A) 81 4

B) 56 3

C) 28 1

D) 243 5

6.改变控件的Tab顺序可以修改哪个属性值

A) Visible

B) Enabled

C) TabStop D) TabIndex

7.下面程序段中循环语句的循环次数是________

For x=10 to 1 step -3

Print x

Next x

A) 0

B) 4

C) 5

D) 10

8.对象事件过程名格式如下________。

A) 事件名_对象名

B) 对象名_事件名

C) 对象名_过程名

D) 事件名_过程名

9.循环语句用于控制循环体的

A) 顺序执行

B) 重复执行

C) 选择执行

D) 不执行

10.在程序代码中设置属性的方法如下________。

A) 属性=值

B) 对象属性=值

C) 对象.属性=值

D) 属性.对象=值

11.窗体标题栏的显示内容由窗体的哪个属性决定________

A) Name

B) Caption

C) BackColoe

D) Enabled

12.下面选项中哪个是算术运算符

A) %

B) &

C) Mod

D) And

13.10 Mod 4的值为________

A) 1

B) 2

C) 4

D) 10

14.如果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C1和两个标签L1和L2,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1_Click()

a=0

For i=1 To 10

a=a+1

b=0

For j=1 To 10

a=a+1

b=b+2

Next j

Next i

L1.Caption=Str(a)

L2.Caption=Str(b)

End Sub

那末,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标签L1和L2显示的结果分别是

A) 10 和 20

B) 20 和 110

C) 200 和 110

D) 110 和 20

15.代码窗口中________。

A) 既无对象列表框,也无过程列表框

B) 有对象列表框,无过程列表框

C) 无对象列表框,有过程列表框

D) 既有对象列表框,又有过程列表框

武大测绘学院研究生平差试题复习过程

武大测绘学院2004年研究生平差试题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884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 已知观测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 ?? ? ?????--=212140206LL D 及单位权方差22 =οσ。现有函数32123L L L F -+=。则其方差=F D ( ),协因数 =F Q ( ),函数F 关于观测值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 L F D ( ),协因数阵=L F Q ( )。 2、 已知观测值向量1 ,2L 的权阵?? ? ???--=4223LL P ,则观测值的权=1L P ( ),=2L P (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LL Q =( )。 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 型是( ),它们的随机模型是( )。 二、问答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 1、 在图1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E 和F 为待定 点,同精度观测了1621,...,,L L L 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22、 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1 ,t n n B V =

式中)(1 ,d BX L l n +-=ο,观测值1,n L 的权阵为n n P ,。 (图1) 已知参数1 ,1,1,t t t x X X +=ο 的协因数阵1 1)(--==bb T XX N PB B Q 。现应用协因数传播律由 误差方程得T bb T XX VV B BN B BQ Q 1-==。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2所示。图中为A 、B 、C 为已知点,21,p p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为.7),(500.8H m H B A == )(256.0),(500.2),(001.3),(738.2),(241.154321m h m h m h m h m h =====。设各 水准路线长度相等。试按间接平差法求: (1)、21,p p 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21,p p 两点间高差的权。 2、 在图3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 621,...,,L L L 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2.418457,2.42056621'''='''=οοL L 。若按坐标 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0.39021980.59953220.2290256' ''='''=' ''=ο οο οοο PC PB PA α αα, 10 .)(10 .)(2 2 οο οο jk jk jk jk jk jk s x b s y a ?-=?=ρ ρ 现设参数改正数p p y x δδ,的单位是“ (图3) (1)、试列出1L 和5L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测量平差基础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884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已知观测向量 1 ,3L 的协方差阵 ?? ??? ?????--=212140206LL D 及单位权方差 22= σ。现有函数32123L L L F -+=。则其方差=F D ( ),协因数= F Q ( ),函数F 关于观测值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L F D ( ), 协因数阵=L F Q ( )。 2、已知观测值向量1,2L 的权阵 ? ?? ???--=4223LL P ,则观测值的权=1L P ( ),=2L P (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LL Q =( )。 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 是( ),它们的随机模型是( )。 二、问答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 1、在图1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E 和F 为待定点,同精 度观测了1621,...,,L L L 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2)2、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1 ,,1 ,t t n n x B V -=

式中) (1 ,d BX L l n +-= ,观测值1,n L 的权阵为n n P ,。 (图1) 已知参数 1 ,1 ,1 ,t t t x X X += 的协因数阵1 1)(--==bb T XX N PB B Q 。现应用协因数传播律由 误差方程得 T bb T XX VV B BN B BQ Q 1-==。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2所示。图中为A 、B 、C 为已知点,21,p p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为)(500.12),(000.7),(500.8m H m H m H B A === )(256.0),(500.2),(001.3),(738.2),(241.154321m h m h m h m h m h =====。设各水准路线长度相等。试按间接平差法求: (1)、21,p p 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21,p p 两点间高差的权。 2、 在图3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6 21,...,,L L L 为 同 精 度 观 测 值 。 其 中 2.418457,2.42056621'''='''= L L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0.39021980.59953220.2290256'''=' ''=' ''= PC PB PA α αα , 10.)(10.)(22 jk jk jk jk jk jk s x b s y a ?-=?=ρ ρ 坐标方位角改正数系数(见右上表)

武汉大学计算方法考题2份

自测题一 (时间120分钟) 1、 已知方程 02=+-x e x 有一个正根及一个负根, (1) 估计出含根的区间; (2) 分别讨论用迭代格式 21-=+n x n e x 求这两个根时的收敛性; (3) 如果上述迭代不收敛,请写出一个你认为收敛的迭代格式。 2、 用杜利特尔(Doolittle )分解算法求解方程 b Ax =,并利用A 的分解式求行列式A . 其中 ???? ? ?????-=976034112A ???? ??????=34156b 3、 设常数0a 1,方程组 1231331213225a x a a x a a x a 骣骣骣-鼢 珑 鼢 珑 鼢 珑 鼢 =+珑 鼢 珑 鼢 珑 鼢 鼢 珑 --桫桫桫 (1) 分别写出Jacobi 迭代格式及 Gauss-Seidel 迭代格式; (2) 试求a 的取值范围,使得Jacobi 迭代格式是收敛的。 4、 设 32 ()y f x ax bx cx d ==+++(系数,,,a b c d 是未知常数,且0a ≠)。已知() f x 的一组值: (1)求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及余项。 (2)问能否计算出 3 1 ()f x dx ò 的准确数值?并说明理由。 如果能够,请计算出结果。 5、已知数据 求形如 6 sin 2 b ax y += 的拟合曲线。 6、 给定)(x f y =的一组值

分别用复化梯形公式和复化辛卜生公式计算 ? 6 .20 .1)(dx x f 7、用改进的欧拉法(也称预估-校正法)求解方程(取步长5.0=h ): ?????==1 )0(y xy dx dy ]1,0[∈x (取4位有效数字计算) 8、设)(x f 在],[b a 上二阶导数连续。将],[b a 2n 等分,分点为012n a x x x b =<<<=L , 步长2b a h n -= (1)证明求积公式 222 21()2()k k x k x f x dx hf x --?ò 的截断误差为 3 222()[,]3 k k k k k h R f x x x x -ⅱ= ,1,2,,k n =L (2)利用(1)中的求积公式及误差结论,导出求积分? b a dx x f )(的复化求积公式及其误差。 自测题二 (120分钟) 一、填空 1、 为计算积分 0 sin (1,2, ,49)n n I x xdx n π = =? ,设计了算法: 2 1(1)(1, ,49)2 5.14159 n n n I n n I n I ππ-=--?=? =+≈?, 设1I 的绝对误差为ε,则49I 的绝对误差为 ,该算法是否数值稳定? 。 2、设132)(3 8-+=x x x f ,则差商=]1,0[f ,=]8,,1,0[ f 3、设???? ??-=12x ,??? ? ??--=2513A ,求∞Ax = ,∞)(A Cond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工程测量学试题B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7 ~ 2008 学年试题B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双金属标;建筑方格网;多余观测分量;灵敏度;归化法;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倒垂线法;准直测量;深泓点;悬带零位 二、对错判断题(只回答对或错,10问,每问1分,共10分) 边角网平差中,边、角的权是无单位的。() 地面网中的边长测量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边长的精度都相等。() 对于一个确定的工程控制网来说,观测值的可靠性与精度有关。() 铁路的线路粗测和定测都要做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GPS RTK 能用于施工放样。() 两井定向与导线测量无关。() 曲线桥梁桥墩中心与线路中心线一致。() 无定向导线的多余观测数为零。() 双金属标使用时可以不测温度,因此不需要考虑钢管标点高程的温度改正。() 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中,不同测点上使用的波带板是一样的。() 三、填空(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为对象的两大部。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有:;;和。 桥梁平面控制网设计应进行精度估算,以确保施测后能满足和的精度要求。 对于未设竖井和斜井的隧道,设总的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为300mm,则地面控制测量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mm,洞外高程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mm。 在动态变形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中,为,为。 “平均间隙法”是由提出来的,一般用它检验的稳定性。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常采用坐标系,对于直线桥梁,其坐标轴采用平行或垂 直方向,对于曲线桥梁,坐标轴可选为平行或垂直于。选择作为投影面。 两直线的交角为(,若用半径为R的单园曲线连接,曲线长为L;若用有缓和曲线的园曲线连接,园曲线的半径仍为R, 缓和曲线长度为l0, 则曲线长度为。 四、选择题(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地形测量与施工放样相比较,以下哪些是对的?() A 使用仪器相同; B 工作原理一样; C 工作程序相同; D 测量方法相同 E 使用仪器不同; F 工作原理不一样; G 工作程序相反; H 测量方法不同 为使铁路直线与与圆曲线顺畅连接,应在直线与与圆曲线之间加入缓和曲线,设圆曲线外轨抬高为h0 ,关于缓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h0 B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 ,外轨抬高为0 C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0 D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 ,外轨抬高为h0 关于控制网的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网中观测量精度越高,ri越大 B 对确定的网和设计方案,网中观测量精度越高,ri越小 C ri愈大,观测值在网中的地位愈高

武汉大学工程测量学试题

武汉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测量学期末试题A标准答案 工程测量学试题A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激光扫描仪:对被测工件进行扫描能快速提供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乃至三维坐标的一种激光类现代化测量仪器。 双金属标:是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根金属管(钢管、铝管)制成的深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7 ~ 2008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测量学试题A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激光扫描仪:对被测工件进行扫描能快速提供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乃至三维坐标的一种激光类现代化测量仪器。 双金属标:是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根金属管(钢管、铝管)制成的深埋双金属管标,可以不测温度,通过测量两根金属管的高差并进行改正来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产生的影响。 多余观测分量:矩阵(QvvP)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它反映控制网发现 观测值中粗差的能力。 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参考点、目标点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称为变形体的几何模型 回归平方和:变形观测值的回归值与变形观测值的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 忽略不计原则:一项误差与它项误差相比较,是其二分之一或更小,忽略该项误差,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深泓点:河床最深点 线路初测: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包括: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和地形测量等。 联系测量:联系测量分为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将地面坐标和高程传递到地下(井下)的测量。 GPS RTK: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测量 二、对错判断题(只回答对或错,10问,每问1分,共10分) 方格网是一种边角网。

在地面网中,如果每个方向的测量仪器和方法都相同,则平差中方向的精度都相等。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中,测距的精度比测角的精度更重要。 纬度愈高,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愈快,精度也愈高。 沈括是南宋人,他治理汴渠,修筑渠堰,开发农田,绘制守令图。 自由设站实质是一种前、后方交会的综合方法。 测设就是测量,它们是等同的概念。 工程的变形监测可能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末。 GPS网的图形强度取决于卫星个数及其空中分布。 两井定向比一井定向要好,所以得到广泛采用。 对 对 错 错 错 错 错 对 错 错 三、填空(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按用途划分,工程控制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GPS载波相位测量中,GPS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可消除___________误差,削弱___________误差、___________误差和___________误差;通过在GPS接收机与卫星间求二

武大测量平差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1.5分,共30分) 1、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 2、根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观测误差分为、、三类,观测误差通过由于引起的闭合差反映出来。 3、观测值的精度是指观测误差分布的。若已知正态分布的观测误差落在区间的概率为95.5%,则误差的方差为,中误差为。 4、观测值的权的定义式为。若两条水准路线的长度为、,对应的权为2、1,则单位权观测高差为。 5、某平差问题的必要观测数为,多余观测数为,独立的参数个数为。若,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若,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6、观测值的权阵为,的方差为3,则的方差为、的权为。 7、某点的方差阵为,则的点位方差为、误差曲线的最大值为、误差椭圆的短半轴的方位角为。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观测值的精度与精确度含义及指标。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相同? 2、如图1所示,A、B、C、D为已知点,由A、C分别观测位于直线AC上的点。观测边长、及角度、。问此问题的多余观测数等于几?若采用条件平差法计算,试列出条件方程式(非线性方 程不必线性化)。

三、(10分)其它条件如上题(简答题中第2小题)。设方位角,观测边长, 中误差均为,角度、的观测中误差为。求平差后 点横坐标的方差(取 )。 四、(10分) 采用间接平差法对某水准网进行平差,得到误差方程及权阵(取) (1)试画出该水准网的图形。(2)若已知误差方程常数项,求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 五、(10分)图2为一长方形 为同精度独立边长观测值,已知长方形面积为(无误差), (1)求平差后长方形对角线S的长度(平差方法不限)。 (2)如设边长观测值为参数。问应采用何种平差函数模型,并给出平差所需的方程。 六、证明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条件平差可归结为求函数的极小值。试说明该函数及其中各项的含义,并证明。 2、用间接平差证明观测值平差值为无偏估计量。 3、试证明某平面控制点的点位方差是该点任意两垂直方向方差之和。

武大测绘学院研究生平差试题

武大测绘学院研究生平 差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884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 已知观测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 ?? ? ?????--=212140206LL D 及单位权方差22= σ。现有函数32123L L L F -+=。则其方差=F D ( ),协因数= F Q ( ),函数F 关于观测值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L F D ( ),协 因数阵=L F Q ( )。 2、 已知观测值向量1 ,2L 的权阵?? ? ???--=4223LL P ,则观测值的权=1L P ( ),=2L P (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LL Q =( )。 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 ),它们的随机模型是( )。 二、问答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 1、 在图1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E 和F 为待定点,同精 度观测了1621,...,,L L L 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 (22、 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1 ,t n n B V =

式中)(1 ,d BX L l n +-= ,观测值1,n L 的权阵为n n P ,。 (图1) 已知参数1 ,1 ,1 ,t t t x X X += 的协因数阵1 1)(--==bb T XX N PB B Q 。现应用协因数传播律由误差方 程得T bb T XX VV B BN B BQ Q 1-==。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2所示。图中为A 、B 、C 为已知点,21,p p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为),(000.7),(500.8m H m H B A == )(256),(738.2),(241.121m h m h m h ==。设各水准路(1)、21,p p 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21,p p 两点间高差的权。 2、 在图3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6 21,...,,L L L 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2.418457,2.42056621'''='''= L L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0.39021980.59953220.2290256' ''='''=' ''= PC PB PA α αα, 10 .)(10.)(22 jk jk jk jk jk jk s x b s y a ?-=?=ρ ρ 现设参数改正数p p y x δδ,的单位是“ (图3) (1)、试列出1L 和5L (2)、列出平差后PC PC α的权函数式。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测量学试题a标准答案模板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第一学期 工程测量学试题A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0个名词, 每个2分, 共20分) 激光扫描仪: 对被测工件进行扫描能快速提供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乃至三维坐标的一种激光类现代化测量仪器。 双金属标: 是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根金属管( 钢管、铝管) 制成的深埋双金属管标, 能够不测温度, 经过测量两根金属管的高差并进行改正来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产生的影响。 多余观测分量: 矩阵( QvvP)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 r为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 i 量, 它反映控制网发现 观测值中粗差的能力。 变形体的几何模型: 参考点、目标点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称为变形体的几何模型 回归平方和: 变形观测值的回归值与变形观测值的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忽略不计原则: 一项误差与它项误差相比较, 是其二分之一或更小, 忽略该项误差, 对结果无显着影响。 深泓点: 河床最深点 线路初测: 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 包括: 插大旗、导线测量、高程测量和地形测量等。 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分为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 将地面坐标和高程传递到地下( 井下) 的测量。 GPSRTK: 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测量 二、对错判断题( 只回答对或错, 10问, 每问1分, 共10分)

方格网是一种边角网。 在地面网中, 如果每个方向的测量仪器和方法都相同, 则平差中方向的精度都相等。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中, 测距的精度比测角的精度更重要。 纬度愈高, 用陀螺经纬仪定向愈快, 精度也愈高。 沈括是南宋人, 她治理汴渠, 修筑渠堰, 开发农田, 绘制守令图。 自由设站实质是一种前、后方交会的综合方法。 测设就是测量, 它们是等同的概念。 工程的变形监测可能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末。 GPS网的图形强度取决于卫星个数及其空中分布。 两井定向比一井定向要好, 因此得到广泛采用。 对 对 错 错 错 错 错 对 错 错 三、填空( 20个空, 每空0.5分, 共10分) (1)按用途划分, 工程控制网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差考题武汉大学题目.doc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小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1.5分,共30分) 1、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2)、(3)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4)。 2、根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观测误差分为(5)、(6)、(7)三类,观测误差通过由于(8)引起的闭合差反映出来。 3、观测值的精度是指观测误差分布的(9)。若已知正态分布的观测误差落在区间的概率为95.5%,则误差的方差为(10),中误差为(11)。 4、观测值的权的定义式为(12)。若两条水准路线的长度为、,对应的权为2、1,则单位权观测高差为(13)。 5、某平差问题的必要观测数为,多余观测数为,独立的参数个数为。若,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14)。若(15),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6、观测值的权阵为,的方差为3,则的方差为(16)、 的权为(17)。

7、某点的方差阵为,则的点位方差为(18)、误差曲线的最大值为(19)、误差椭圆的短半轴的方位角为(20)。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观测值的精度与精确度含义及指标。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相同? 2、如图1所示,A、B、C、D为已知点,由A、C分别观测位于直线AC上的点。观测边长、及角度、。问此问题的多余观测数等于几?若采用条件平差法计算,试列出条件方程式(非线性方程不必线性化)。 图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卷) 一.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又知协因数,试 求观测值的权阵及观测值的权和。(10分) 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观测A、B两个角度,设对观测4测回的权为1,则对 观测9个测回的权为多少?(10分) 三.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B为已知点,为已知方位角,C、D为待定点, 为同精度独立观测值。 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图一 (1).共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

2014年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考研真题

武汶吴尊——1〕 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满分值150分) i 二.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AS 2. GNSS 3?整周跳变 4. 观测时段 5. 基线向就固定解 6. RTK 三. 判断题,正确打J ,错误打X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采用互相关技术的GPS 接收机,可获取L1和L2上的P 码伪距观训值。() 2. 在GPS 导航定位中,通常认为GPS LI 、L2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速度各 ?不相同。() i 3. 若均以m 为单位?则L1上的P 码伪距观测值与L1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对渍 ?、目却匕?[空基咼(大地测量学与测环工程方向)(B 卷)科目代生竺?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律无效?I r 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io 分) i 英国曽在GPS 系统中所实厠的SA 技术包括两项内% -项为卫L 技术'丨 该技术是J2L :另i 项为&L 技术.该技术是亠<L ? 。gg IGS 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有⑸、地球白转参数(极移和日常变化)-IGS " 矇站的坐? 工心 .各跟;:尺顶方?对流层延迟和业。一呛. 在相距约5000m 的两个测站上,使用两台单频接衣机进行了 50个加兀労雪 态同步观测.观测中始终保持了对6颗1】星的繆豫未失昵 若雄线解舁£ 用双差载波相位观测模型,则整周模糊度参数有业个:接收机钟星参数 有⑻个。 衡屋GPS 网的质虽,要从d 卫L 和成果适用性等方而进行? 1. 2. 3. 4.

层延迟相同. _______________ 共4贡第[页

测量平差期末考题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科目代码: 884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可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题(本题共40分,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及单位权方差。现有函数,则其方差 ①,协因数②,函数关于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③,协因数阵④。 2.已知观测值向量的权阵,则观测值的权 ⑤,⑥,观测值的协因数阵⑦。 3.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⑧,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⑨,它们的随机模型是⑩。 二、问答题(本题共30分,共2小题,每小题15分) 1.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B为已知点,C、D、E和F为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共有多少个条件?每种条件各有几个? (2)试列出全部非线性条件方程(不必线性化)。 2.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式中,观测值的权阵为。已知参数的协因数阵。现应用协因数传播 测量平差共3页第1页 律由误差方程得:。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本题共60分,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二所示。图中A、B、C为已知点,、为待定点。已知点高程为, , 。观测高差为,,,,。设各水准路线长度相等。试按间接平差法求: (1)、两点高程的平差值;( 2)平差后与两点间高差的权。 2.在图三所示测角网中,A、B、C为已知点,P为待定点,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以及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见表一)。现设参数改正数、的单位为“cm”:(1)试列出和的线性化误差方程;(2)列出平差后PC边的坐标方位角的权函数式。 表中: 图三 3.设某平差问题有以下函数模型(为单位阵) 试写出用以上函数模型进行平差的方法的名称并组成法方程。 4.为了确定通过已知点()处的一条直线方程(见图四),现以等精度量测了处的函数值,分别为,,,,

武汉大学《GPS原理及其应用》试卷B卷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试卷B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2.自1974年以来,GPS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 实验三个阶段。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3.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 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 40 km。 4.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 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 5.卫星钟采用的是 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在 1980 年1月6日零时 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6.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 发生变化。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 50 m,在接近地平线方 向可达150m。 7.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 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8.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 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9.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 10.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

改正。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1.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也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 12.GPS网的图形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要求、经费、时间、人力以及所投入接收机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 13.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 )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 B、球面坐标系 C、参心坐标系 D、天球坐标系 2.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A )。 A、a=、α=1/298.257 B、a=、α=1/298.3 C、a=、α=1/298.357 D、a=、α=1/298.0 3.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 D )个时区,我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作北京时间。 A、2 B、3 C、4 D、5 4.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C )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A、对流层折射 B、多路径误差 C、电离层折射 D、相对论效应 5.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 L上调制有( A )。 在载波 2 A、P码和数据码 B、C/A码、P码和数据码

武汉大学测量平差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 观测条件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 1.2 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结果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1.3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得结果产生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尺长不准确; (2)尺不水平; (3)估读小数不准确; (4)尺垂曲; (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1.4 在水准了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书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 (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 (2)仪器下沉; (3)读数不准确; (4)水准尺下沉。 1.5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答案: 1.3 (1)系统误差。当尺长大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小,符号为“+”;当尺长小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大,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 (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系统误差,符号为“-” (5)系统误差,符号为“-” 1.4 (1)系统误差,当i角为正时,符号为“-”;当i角为负时,符号为“+”(2)系统误差,符号为“+” (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系统误差,符号为“-” 第二章思考题 2.1 为了鉴定经纬仪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水平角'" 450000 α= 作12次同精度观测,结果为: '" 450006 '" 455955 '" 455958 '" 450004 '" 450003 '" 450004 '" 450000 '" 455958 '" 455959 '" 455959 '" 450006 '" 450003 设a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2.2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 2.3 设对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 第一组:3,-3,2,4,-2,-1,0,-4,3,-2 第二组:0,-1,-7,2,1,-1,8,0,-3,1 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1 ?θ、 2 ?θ和中误差 1 ?σ、 2 ?σ,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2.4 设有观测向量 12 21 []T X L L =,已知 1 ? L σ=2秒, 2 ? L σ=3秒, 12 2 ?2 L L σ=-秒,试写出其协方差阵 22XX D。 2.5 设有观测向量 123 31 []T X L L L =的协方差阵 33 420 293 0316 XX D - ?? ?? =-- ?? ?? - ?? ,试写出观测值L1, L2,L3的中误差及其协方差 12 L L σ、 13 L L σ和 23 L L σ。 答案: 2.1 ? 3.62" σ=

武汉大学2002至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试题A

武汉大学2002至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试题A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卷) 一. 已知观测值向量的协方差阵为,又知协因数,试求观测值的权阵 及观测值的权和。(10分) 二.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观测A、B两个角度,设对观测4测回的权为1,则对观测9个测回的权 为多少?(10分) 三. 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B为已知点,为已知方位角,C、D为待定点,为同精 度独立观测值。 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图一 (1).共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 (2).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要求线性化)。(15分) 四. 某平差问题有以下函数模型 试问: (1). 以上函数模型为何种平差方法的模型? (2). 本题中,,,,,,。(10分)

五、在图二所示测角网中,已知A、B两点的坐标和P1、P2两待定点的近似坐标值(见图二,以“km”为单 位),以及,, 图二,, 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试列 出观测角的误差方程(设、以dm为单位)。(10分) 六、有水准网如图三所示,网中A、B为已知点,C、D为待定点,为高差观测值,设各线路等长。 已知平差后算得,试求平差后C、D两点间高差的权及中误差。(10分) 图三 七、在间接平差中,参数与平差值是否相关?试证明之。(10分) 八、在图四所示水准网中,A、B为已知点,已知,,P1、P2为待定点,设 各线路等长。观测高差值,,,,

,现设,,,试问:(1).应按何种平差方法进行平差?(2).试列出其函数模型。(10分) 图四 九、已求得某控制网中P点误差椭圆参数、和,已知PA边 坐标方位角,,A为已知点,试求方位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 。(15分)

武大测绘学院年研究生平差试题完整版

武大测绘学院年研究生 平差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884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已知观测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 ?? ? ?????--=212140206LL D 及单位权方差22= σ。现有函数32123L L L F -+=。则其方差=F D ( ),协因数= F Q ( ),函数F 关于观测值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L F D ( ),协 因数阵=L F Q ( )。 2、 已知观测值向量1 ,2L 的权阵?? ? ???--=4223LL P ,则观测值的权=1L P ( ),=2L P (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LL Q =( )。 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 是( ),它们的随机模型是( )。 二、问答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 1、 在图1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E 和F 为待定点,同精度 观测了1621,...,,L L L 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22、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1 ,,1 ,t t n n x B V -=式中)(1 ,d BX L l n +-= ,观测值1 ,n L 的权阵为n n P ,

已知参数1 ,1,1,t t t x X X += 的协因数阵1 1)(--==bb T XX N PB B Q 。现应用协因数传播律由误差 方程得T bb T XX VV B BN B BQ Q 1-==。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2所示。图中为A 、B 、C 为已知点,21,p p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为)(500.12),(000.7),(500.8m H m H m H B A ==)(256),(738.2),(241.121m h m h m h ==。设各水准路(1)、21,p p 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21,p p 两点间高差的权。 2、 在图3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6 21,...,,L L L 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2.418457,2.42056621'''='''= L L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0.39021980.59953220.2290256' ''='''='''= PC PB PA α αα,10 .)(10.)(22 jk jk jk jk jk jk s x b s y a ?-=?=ρ ρ 现设参数改正数p p y x δδ,的单位是“ (图3) (1)、试列出1L 和5L (2)、列出平差后PC 边的坐标方位角PC 的权函数式。 3、 设某平差问题有以下函数模型(Q 为单位阵)试写出用以下函数模型进 行平差的方法的名称,并组成法方程。

武汉大学平差考题

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课程试卷(B 卷) 出题者:黄加纳 审核人:邱卫宁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 已知观测值向量21 L 的协方差阵为?? ????--=31 14LL D ,又知协因数11 411= Q , 试求观测值的权阵LL P 及观测值的权1 L P 和2 L P 。(10分) 二.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观测A 、B 两个角度,设对A ∠观测4测回的权为1, 则对B ∠观测7个测回的权为多少?(10分) 三. 在图一所示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721,,,L L L 为 同精度观测角值。 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 个? 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不必 线性化)。(15分) 图一 四. 在图二所示水准网中,A 、B 为已知点,已知m H A 00.1=,m H B 00.10=,P 1、P 2为待定点,设各线路等长。观测高差值m h 58.31=,m h 40.52=, m h 11.43=,m h 85.44=,m h 50.05=,现设1 ?P H X =,试问:(1).应按何种平差方法进行平差?(2).试列出其函数模型。(10分) 五. 在图三所示测角网中,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和P 1、P 2两待定点的近似坐 标值(见图三,以“km ”为单位),以及00002250 01 '''=B P α, 00001800 2 1'''=P P α, 320 1= B P S km , km S P P 0.40 2 1=, 8 21,,,L L L 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 2000450 4'''=L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 进行平差,试列出观测角4L 的误差方程 图三 (设5102?=ρ,x ?、y ?以dm 为单位)。(10 分) 六. 有水准网如图四所示,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为待定点,51~h h 为高差观测值,设各线路等长。已知平差后算得)(752mm V V T =,试求平差后C 、 D 两点间高差5 ?h 的权及中误差。(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