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白腐真菌 多环芳烃 余洪波 -回复

白腐真菌多环芳烃余洪波-回复标题:白腐真菌在多环芳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余洪波的研究视角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然而,自然界中存在一种神奇的力量——白腐真菌(White-rot Fungi, WRF),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PAHs的降解和清除。
二、白腐真菌的特性与功能白腐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真菌,以其强大的木质素降解能力而闻名。
它们能够产生一系列的胞外酶,如过氧化物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等,这些酶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能够分解复杂的有机物质,包括PAHs。
三、白腐真菌降解多环芳烃的机制白腐真菌降解PAHs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其分泌的胞外酶系统。
这些酶能够将PAHs氧化为更易水解和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
例如,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可以将PAHs的芳香环打开,形成氧代衍生物,然后再进一步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四、余洪波教授的研究贡献余洪波教授是我国在白腐真菌降解多环芳烃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之一。
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揭示白腐真菌降解PAHs的分子机制,以及开发基于白腐真菌的环境修复技术。
余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多种白腐真菌的筛选和鉴定,发现了一些具有高效降解PAHs能力的菌株,并对其降解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这些菌株不仅能够通过胞外酶系统降解PAHs,而且还能够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PAHs的吸收和内部代谢。
此外,余教授还致力于开发基于白腐真菌的环境修复技术。
他们利用白腐真菌的降解能力,设计了一种生物反应器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有效地降解PAHs污染。
这项技术不仅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而且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总的来说,白腐真菌作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净化剂,对于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白腐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展望2004HDL

白腐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展望3黄丹莲 曾光明 黄国和 胡天觉 陈耀宁 时进钢(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长沙 410082)摘要:白腐真菌是一种能够引起木材白色腐朽的担子菌,因其特殊的代谢类型及其独有的细胞外降解特质,能降解各种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白腐菌的分类与来源、降解机制及其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等对近年来白腐菌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其在城市垃圾堆肥化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白腐菌,研究现状,堆肥,展望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2654(2004)022*******RECENT RESEARCH ON WHITE2R OT FUNGI AN D ITS EXPECTE DAPP LICATION IN COMPOSTINGH UANG Dan2Lian ZE NG G uang2M ing H UANG G u o2H e H U T ian2Jue CHE N Y ao2Ning SHI Jin2G ang(Dept1o 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Univer sity,Changsha410082)Abstract:White2rot fungi is a kind of basidiomycetes making w ood rotten1F or their particular metabolism and extracel2lular degrading ability,they can degrade a lot of organic pollutants,and then become the hot point of international aca2dem ic research1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many aspects,such as the s ort and degradationmechanism of white rot fungus,advances in applied research for white rot fungi on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disposal and s o on1In addition,s 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in the com posting of municipal s olidwaste are presented in the end1K ey w ords:White2rot fungi,Advances in research,C om posting,Expectation自70年代以来,筛选降解木质素微生物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们从腐烂的木材中得到了能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白腐菌,是一类奇特的丝状真菌,属于担子菌纲,其腐生在树木或木材上,因引起木质白色腐烂而得此名。
高效白腐真菌的筛选及其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及应用

高效白腐真菌的筛选及其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绍兴是纺织印染大市,印染工业已成为现代工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之一。
据报道,绍兴每年染料的总产量近1.0 ×105 t ,其中大约有10 %~15 %的染料会直接随废水排入环境当中。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高、有机物浓度高、COD高及组分复杂等特点。
由于染色时用的染料和助剂种类繁多,使废水中除了染料等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外,还有大量无机盐、硫化物等。
其中含硝基和氨基的染料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生物毒性,一些染料的降解产物还为联苯胺等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
因此,印染废水的脱色和回用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课题。
目前,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虽然这些方法通过长期的应用和实验证明对印染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费用太高,还经常伴随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生物法与之相比,虽然运行费用低且无二次污染,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对非偶氮染料基本没用脱色效果(偶氮染料可以在厌氧条件下脱色,但是几乎不能在好氧条件下脱色);而且在厌氧条件下对活性染料进行脱色,还可生成苯胺等有毒及致癌物质。
此外,由于当今印染业不断朝着染料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提高的方向发展,使得传统微生物在降解印染废水时日益面临困难。
因此,面对染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筛选出新的高效微生物品种并研制最佳的操作工艺是现今印染废水处理的当务之急。
自20世纪80年代《Science》首次报道了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能向胞外分泌降解木质素的酶以来,引起环境界的广泛关注。
随后科研人员对白腐真菌生物学特性、降解规律、生化原理、酶学、分子生物学、工业化生产以及环境工程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许多研究证实了白腐真菌在废水处理中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微生物,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黄孢原毛平革菌(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 um)。
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研究与应用

1 白腐真菌在工业废水处理 中的研 究与应用
11 造纸废 水 处理 .
吴涓等研究了不同白腐真菌对灰法造纸黑液废
水的处理效果 ,考察了黑液废水浓度和碳氮源添加
量对黑液脱色及 C D O 去除率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变色栓菌 (rm t e cl )对黑液废水 的 Ta e s r o r e v8 o C D 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6. %和 4 - %, O 45 2 71 3 在添加 0 %纤维二 糖和 0 2 . 2 . %天冬 酰胺 的情况下 0 应用 自 行分离 、 筛选的 白腐真菌( H 2 — ) A 8 2 处理黑
T T大分子在经 P N c菌作用后 ,生成 了易被重铬酸 钾氧化的其他有机物质 。 王庆生等采用实验正交法 , 利用 P c菌降解硝基苯类化工废水 。 结果表明, 在常 温f 2 5℃1 H值为 7 进水 C D。 200m /、 、 p 、 O 为 0 g 硝 L 基苯类化合物进水浓度为 10m / 、 留时间为 6 0 g 停 L 0 于煤炭脱硫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 了该 P c菌脱硫的 最佳实验条件 ,在此基础上探讨 了其脱硫 的降解规 律。 研究表明,C菌煤炭脱硫是完全可行的, P 而且脱 硫速度较快 , d内可脱除煤中 5 . %的无机硫和 2 50 3
再进行处理时的脱色率高达 9%, 0 而原废水直接处 理时脱 色率仅 为 6%。荚荣 等 1 将裂褶 菌 F 7 5 1 5 1 1 ( h oh1 i s. 1) S i p vu p F7 ̄定在聚酯纤维 E cz 1n 构建 白腐 真菌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用来处理染料废水 。研究发
2 白腐真 菌在 堆肥 处理 和垃 圾渗滤 液 处理 中的研 究与应 用
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的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及其修复作用

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的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及其修复作用
白腐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能力。
这些真菌能够分泌特殊的酶来降解多环芳烃,将其分解成较小的分子,进一步促进它们被微生物降解。
白腐真菌的生物吸附能力来源于其菌丝结构和表面特性。
菌丝能够扩展到环境中去寻找和吸附多环芳烃,同时菌丝表面的电荷性质可以吸附带有异相电荷的多环芳烃,从而将其固定在其菌丝上。
这种吸附作用可以减少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
与生物吸附相比,白腐真菌的降解效果更为显著。
它们通过分泌多种酶,如混合酮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来迅速降解多环芳烃分子。
这些酶能够将多环芳烃氧化成相对较短的链状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多环芳烃的完全降解。
白腐真菌的降解能力对于多环芳烃的环境修复非常重要。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污染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使用白腐真菌进行修复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
这种修复方法相对较为经济和环保,是一种可行的治理方法。
总而言之,白腐真菌具有强大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可以通过降低污染物浓度和毒性来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的环境。
它们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白腐真菌固定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0 0 R A FH R I I S lU E 0 E H 0 0 Y A B N N TT T FT C N L G
Vo. 0 l 4
N. 1 o
2 08 1 0 年 月
2 8 以〕
白腐真菌固定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53) ( 4 30 . 0 5 作者简介: 曾永刚(9 一)男, 18 0 , 硕士研究生; 高大文(9 一)男 , 博士生导师. 16 7 , 教授,
万方数据
·1 2 · 4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4 卷 0
gs a utet a e ro s t s e a im bi i e co edt b r o e e r t seh u, d s n p j m m e r t fy e s sma wl sm oi ao atnne o e svdbf e it - l lt nr i z e l o h c
酶, 酶及其他酶川. 腐真菌正是依赖以上 蛋白 白
化反应器等问题.
关键词:白 腐真菌; 固定化; 载体; 生物降解; 抑菌 中图分类号: 12 X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一 242 80 一 4 一 3 07 6 ( o)1 01 0 3 1 6
A vneo hei bIe e h o g n if et I d c nt mmo izdt n I ya n uni a i c o d l a a t s f h h ert 即5 fc r o t w t o fn o e i o
持较高的生物活性并反复利用的方法[. ] 2 由于该
方法不需把酶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且无需纯化, 因 而酶活力损失小. 可见, 固定化细胞技术较固定化 酶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 这也使得固定化细胞技 术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
对污染物有独特降解作用的白腐真菌

对污染物有独特降解作用的白腐真菌对污染物有独特降解作用的白腐真菌摘要简述了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的特殊降解过程,进而讨论了该真菌在降解污染物及造纸制浆方面可能的潜在用途。
关键词白腐真菌污染物降解白腐真菌是一类腐生的真菌,从腐烂的树木或木材上可以分离得到它们。
由于它们对有机物有独特的降解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对它发生兴趣,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1.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征白腐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Ba-siidiomycetes)。
例如降解能力很强的一种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all,中文名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它属于非褶菌目、伏革科、显革菌属。
菌丝体为多核,一孢内随机分布多达15个细胞核,菌丝一般无隔膜,也无锁状联合。
分生孢子为异核体,担孢子是同核体。
交配系统有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形式。
在自然界中常可看到白腐真菌由于降解木质素而穿入树木木质的情况。
它们侵入木质细胞腔内,释放降解木质素和其它木质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的酶,导致木质腐烂成白色海绵状团块。
2.白腐真菌对木质素降解的意义木质素是一种杂聚物,具有复杂不规则的三维网状结构。
它的结构基本单元是类苯基丙烷,靠多种不同的碳-碳键和醚键连接而形成一种很稳定的大分子物质,它是不水解的,不溶性的。
在植物木质化组织的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
例如,木材中含木质素20%~30%,禾秆中含木质素15%~25%。
木质素与植物体内纤维素结合很紧密,对细胞壁有保护作用,并使植物的机械强度提高。
目前木质素尚没太大的直接利用价值。
但这些含碳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白腐真菌以及某些细菌可将木质素彻底降解,使有机碳变成无机碳重回大自然。
因而白腐真菌对自然界的碳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3.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过程一般微生物不能降解木质素是因为:(1)木质素结构复杂,因而降解它的反应必然是多种反应;(2)木质素中的碳-碳键、醚键不能被生物酶水解,只可能是另一种特殊方式使之降解;(3)木质素不溶于水,降解只能在细胞外发生。
文献综述格式样板

白腐真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批注批注批注[Y1]: 黑体小三,新罗马体小三,不加粗。
居中,和正文内容不空行。
段前段后自动)环境科学084 张三宋体五号,数字用新罗马字体摘要:白腐真菌是一种能够引起木材白色腐朽的担子菌,因其特殊的代谢类型及独有的细胞外降解特质,能降解各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白腐菌的分类与来源、降解机制及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等对近年来白腐真菌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其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白腐菌;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中文用宋体,数字用新罗马字体,字号小四,摘要两个字加粗,其余不加粗,行距1.5倍,段前段后为0,字数在200左右。
关键词三个字加粗,关键词不多于5个,用分号间隔。
】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日积月累,持久存在的结果已严重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污染物产生于各种工农业生产及人类活动中,除了难降解的特点外,它们还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性,是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应用白腐真菌进行环境治理的实验和应用研究。
研究表明,白腐真菌能降解各种结构相异的化学物质,它通过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等关键酶催化自由基链式反应,对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广谱的降解功能,在环境治理方面显示出富有希望的应用前景[1]。
本文对白腐真菌在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土壤污染治理和有机固体废物处置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正文内容宋体小四,数字用新罗马字体,不加粗。
行距1.5倍,每段首行空两个字。
段与段之间不空行。
文献按顺序标注,格式[X],全部要求上标于右上角。
文献两篇,不论连续与否,均以[X,Y]的格式标注。
文献两篇以上,若连续编号时,以[X-Z]的格式标注,若不是连续编号[X,Y,Z]的格式标注。
】1.白腐真菌的研究现状1.1 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白腐真菌的生物学特性【一级标题,黑体小四,不加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的条件下, 经 PC 菌处理后废水的 CODCr 去除率达 到 99%, 硝基苯残余质量浓度几乎为零[9]。 1.4 农药废水处理
邹世春等研究了 PC 菌 (BKM/F- 1767)对水中微 量氯代农药的生物降解情况。在含有 0.02%的葡萄 糖、0.03%的酒石酸铵和适量无机盐的培养液中, 于 35 ℃, 经 5 ̄7 d 的静置培养可获得良好的菌丝, 对 氯代农药的脱氯降解率可达 90%以上[10]。 1.5 重金属废水处理
第一作者简介: 吴林林 男 1981 年生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
第1期
吴林林等: 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9·
蓉 等 研 究 了 PC 菌( OGC101) 在 6 种 染 料 的 液 体 静 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染料的脱色降解作用。实 验发现共培育 30 d 时, PC 菌对浓度在 10~100 mg/L 的 6 种染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脱色作用, 其中刚 果 红 、 直 接 冻 黄 G 和 活 性 翠 蓝 KN- G 达 到 92%~ 99%的脱色率。10、50、100 mg/L 的活性翠蓝 KN- G, 50、100 mg/L 的 金 莲 橙 O 与 天 青 蓝 A, 100 mg/L 的 活性艳蓝 KN- R 的降解率达 70%以上; 18 个样品中 达到 60%的降解率超过 50%[4]。Livernoche 等发现用 海藻酸钠包埋的 PC 菌(Coriolus versicolor)处理造纸 混合漂白废水, 废水的色度在开始 2 d 内下降最快, 3 d 内废水色度下降 80%。在 3 d 内原废水经稀释后 再进行处理时的脱色率高达 90%, 而原废水直接处 理 时 脱 色 率 仅 为 65% 。 荚 荣 等 [15] 将 裂 褶 菌 F17 (Schizophyllum sp. F17)固定在聚酯纤维上构建白腐 真菌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用来处理染料废水。研究发 现该 PC 菌挂膜迅速且与聚酯纤维结合牢固, 染料 废水进水浓度为 15 mg/L, 停留时间 24 h , 连续式运 行条件下, 混合染料废水脱色率达到 79.5%, 刚果红 为 91.6%, 结晶紫为 65.4%, 次甲基蓝为 6.9%。范伟 平 等 [6] 将 粉 碎 成 3~5 mm 长 的 稻 草 末 作 为 PC 菌 ( ME- 446) 的挂膜载体, 采用微电解- 白腐菌降解- 石 灰絮凝沉淀的工艺方法对活性染料生产废水进行处 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CODCr 去除率达 90%以上, 废 水色度由 12 800 mg/L 降到 80 mg/L, 但该工艺产生 的固体残渣较多, 增加二次污染处理量。王永华等[7] 应用从自然界的朽木中分离出的 3 种 PC 菌 ( 担子 菌纲) 构建煤渣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活性艳红染料废 水。研究发现 3 种 PC 菌煤渣生物膜反应器对实际 的偶氮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主要在初始阶段完成, 72 h 后 CODCr 得 以 有 效 去 除 。 当 该 废 水 的 初 始 CODCr 为 6 000 mg/L 时, 经 144 h 后, CODCr 去除率 达 98%。 1.3 炸药废水处理
5 白腐真菌在土壤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与 应用
Yateen 等根据不同的土壤及其受石油烃污染的 程度, 白腐菌所显示出较强的降解能力, 在 12 个月 内, 使土壤中的总石油烃由 32 g/kg 下降到 7 g/kg, 降解率高达 80%, 且随接种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英 国 Biotal 公司利用白腐菌处理被二氧芑和多氯联苯 污染的土壤, 投资 52.2 万 美 元 , 处 理 后 土 壤 中 的 PCB5 浓度从 200 mg/kg 降到 1 mg/kg 以下; 美国洛 根 的 Intech One- Eight Corp 用 于 对 TNT、DDT 等 引 起的土壤污染进行治理, 以实现生物修复。
高航等以煤渣为填料, 利用 PC 菌生物膜反应 器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 理。在停留时间为 97 h、葡萄糖浓度为 2.0 g/L、氨氮 浓度为 84 mg/L 时获得了最佳处理效果, 其中 CODCr 去 除 率 接 近 50%, 氨 氮 的 去 除 率 更 是 达 到 68%以 上。另外, 废水色度( E390) 及腐殖酸类物质含量( E260) 去除率分别为 43.2%、27.8%。同等条件下, 普通活性 污泥法对其的去除率分别为 11.1%、13.5%, 表明 PC 菌的处理效果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13]。
吴涓等对摇瓶培养获得的 PC 菌菌丝球吸附水 溶液中 Pb2+的 能 力 进 行 了 初 步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 在 pH=4.5、温度 25~28 ℃、吸附 16 h 的最 佳 吸 附 条 件 下, 菌丝球对 Pb2+的吸附量最大可达 108.4 mg/g; 同 时, 碱处理可以提高 PC 菌对 Pb2+的吸附能力[11]。
Marwaha 等分别采用黄麻绳、棉花和小麦作为黄孢 原 毛 平 革 菌(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简 称 PC 菌, 下同) 生长、挂膜载体在厌氧条件下对造纸黑液 进行预处理, 结果表明, 以黄麻绳为载体时废水的脱 色率和 CODCr 去除率最高, 相应的运行参数为温度 40 ℃、pH 5.5、菌丝体负荷 340 mg、外加葡萄糖浓度 1%(m/v)、停留时间 72 h。Joyce 等应用 PC 菌构建新 型 生 物 转 盘( MyCoR 反 应 器 , 即 真 菌 生 物 转 盘 反 应 器) 来处理纸厂漂白废水。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生物 转盘能够有效降低白水的 CODCr 和 BOD5 并使氯化 木质素脱氯。秦文娟等[2]将几种不同的白腐真菌菌丝 悬浮液与海藻酸钠、氯化钙混合后凝固成球状, 用于 造纸 E 段氯漂废水的脱色处理, 结果发现 Polystic- tus versicolor 和 Phlebia radiate 两种 PC 菌对废水的 脱色效果最好( 24 h 内废水色度下降 50%左右) 。王 双 飞 等 在 8% PVA、0.5%海 藻 酸 钠 、3%细 胞 浓 度 的 条件下制备固定化 PC 菌间歇式处理造纸 E 段氯漂 废水。实验结果表明, 在连续运行 1 个月内, 处理效 果稳定, 废水的脱色率保持 50%左右, TOC 去除率 分别保持 50%~58%, 比游离态 PC 菌间歇式连续处 理分别高出 17%和 12%。 1.2 染料及印染废水处理
·8·
Hale Waihona Puke 上海化工 ShanghaiC hem icalIndustry
V ol.31 N o.1 Jan. 2006
环境保护 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研究与应用进展
吴林林 阮宇鹰 武琳慧 黄民生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 上海 200062)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白腐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在多种工业废水处理、垃圾堆肥及其渗滤液处 理 、煤 炭 脱 硫 、作 物 秸 秆 发 酵 、土 壤 生 物 修 复 等 方 面 的 应 用 。
1 白腐真菌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造纸废水处理 吴涓等研究了不同白腐真菌对灰法造纸黑液废
水的处理效果, 考察了黑液废水浓度和碳氮源添加 量对黑液脱色及 CODCr 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 变 色 栓 菌 ( Trametes verscolor) 对 黑 液 废 水 的 CODCr 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64.25%和 47.31%, 在 添 加 0.2%纤 维 二 糖 和 0.02%天 冬 酰 胺 的 情 况 下 应用自行分离、筛选的白 腐 真 菌( AH 28- 2) 处 理 黑 液废水时 CODCr 去除率也达到了 60%以上。该研究 还发现, 锰过氧化物酶( MnP) 和木质素过氧化 物 酶 (LiP)酶活相对比值对造纸黑液的 CODCr 去除率有明 显 影 响 , MnP/LiP 酶 活 比 值 越 高 时 CODCr 去 除 率 也 越高 , 说 明 在 该 降 解 系 统 中 MnP 起 到 主 要 作 用[1]。
何德文等[8]应 用 自 行 分 离 的 PC 菌 进 行 TNT 模 拟废水降解实验, TNT 含量由初始的 59.66 mg/L 降 至 3.68 mg/L, 降解率高达 90%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TNT 大分子在经 PC 菌作用后, 生成了易被重铬酸 钾氧化的其他有机物质。王庆生等采用实验正交法, 利用 PC 菌降解硝基苯类化工废水。结果表明, 在常 温(25 ℃)、pH 值 为 7、进 水 CODCr 为 2 000 mg/L、硝 基苯类化合物进水浓度为 100 mg/L、停留时间为 60
·10·
上海化工
第 31 卷
4 白腐真菌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聂国兴等采用 5 种 PC 菌 ( Daedalea quercina、 Hericium clathroide、Phelinus leavigatus、Inonotus an- dersonli、Inonotus dryophilus) 处 理 小 麦 秸 秆 , 发 现 小 麦秸秆中 40%~60%的碳水化合物发生了选择性降 解, 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 20%~40%, 48 h 后小麦秸秆的瘤胃干物质消化率(IVDMD)由处 理前 40%左右升高到 50%~60%, 同时粗蛋白也从 3.7%升高到 4%~5%, 大部分低质非蛋白氮(NPN)转 化为较高质量的菌体蛋白, 蛋白质品质(主要指氨基 酸)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经 PC 菌处理后的小麦 秸秆不仅营养成分有较大的提高, 而且其 pH 值也 由处理前的 6.5~7.0 降低到 4.0 左右, 降解后的小麦 秸秆呈水果香味, 同时由于大部分的木质素被降解, 秸秆质地柔软, 适口性明显改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