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原子的结构》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材《原子结构》优秀课件1

人教版教材《原子结构》优秀课件1
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故⑥正确;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
值越大,能级越高。 D.羧基、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羧基、酚羟基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aHCO3只能与羧基发生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
、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D正确。
3d54S1 d区
3S1
S区
3d104S1 ds区
根据某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指出元素所处区
+1价 3S23P6
S区
+2价 3S23P63d5 d区
例4:某元素为金属,最高氧化数为+6,原子半径 是同族中最小的。请写出:
(1) 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 原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 (3) +3 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 (4) 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元素名称。
注意对于过渡金属离子: 如 Fe2+:3d6 ( ╳ ) 应该将电子层写完整:3s23p63d6
(4)例外:并不是所有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满 足以上规则。根据光谱实验的结果,发现 Ru,Nb,Rh,Pd,W,Pt及镧系和锕系的一些元 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并不符合以上规则。
如:
41: 铌,Nb: 4d45s1 44:钌,Ru: 4d75s1 45: 铑,Rh: 4d85s1 74: 钨, W: 5d46s2 78: 铂, Pt: 5d96s1 注意:不需要掌握以上内容
D. KW/c(H+)=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4+、CH3COO-、HCO3-
过渡元素:写出(n-1)d ns轨道的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9.【解答】解: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3.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
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
差是(A )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 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 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 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 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 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 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知识讲解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汤姆生原子模型 1904年
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电子云模型
1927-1935年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 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 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 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 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 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 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 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 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 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中子
原子
位正电荷,________不带电,所以整个________不显电性。
课堂练习1 核电荷数(Z)=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H
101
C
666
分子种类
H2 H2O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2
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科学研究
原子钟的精确计时为科学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 持,如测量光速、验证相 对论等。
原子结构与材料科学的关系
材料性能与原子结构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如金属材料的导 电性、陶瓷材料的耐高温性等。
新材料研发
通过改变原子结构或排列方式,可以研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 ,如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保持其不可分割性。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原 子核。
原子核外有一定数量的电子绕 核运动,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 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 不计。
波尔的分层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不是任意的,而是分布在不 同的能级上,形成分层结构。
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会吸收或发射特定频率 的光子。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了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还原性质。
元素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例如, 碱金属元素由于原子半径较大,电子云密度较小,因此熔点、沸点较低
,密度较小。
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性质也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卤素元素由于原子半径较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较强,因此 电负性较大。
原子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质与电子的分层结构密 切相关。
现代电子云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状态用电子云来描述,电子云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 电子云的形状和大小与原子轨道有关,不同轨道的电子云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0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_优质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_优质课件

氢 和电子所1 带的电量相0 等,但电 1
氦 性相反,2 所以原子不2 显电性。 2

6
6
6

11
12
11

17
18
17

26
30
26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观察下表 ,你又能获得哪些信息?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
0
1

2
2
2
2

11
11
12
11

17
17
18
1909年至1911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 他的合作者通过α粒子的 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 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
a粒子轰击金箔视频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原子的发现历程 3.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
即:在原子的中心有一 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 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 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 阳运转一样。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上核。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原子的结构
原子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 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带正电)
所带正电荷数称 为核电荷数
(带正电) 中 子
(不带电)
电 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 (带负电)单位负电荷
探索新知 一、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奥秘
思考2:原子是由带电的粒子构成的, 那么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
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在原
绍 成 电 相 跨 原 生 相 反,
原子不显电雁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园小结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2.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1
1

6
6
6

8
8
8

11
12
11
3.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7
18
14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原子不显电性
随堂训练 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8
8

16 16

12
12
8
16
16
6
12
8
12
11
原子构成示意图
10-15 10- 14m 电子
原子核 约10-10m
思考交流 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观看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的模拟动画。
氢原子的结构行星绕太阳运功 (1个电子)
原子核
第三层
第一层 第二层
如何简单表
11=2+8+1
质子数=电子数
钠原子的结构
(11个电子)
第二层
(8个)
第三层 (1个) ( 最外层)
Na +11 281
K LM
随堂训练
283
+13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的核
电荷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
层,第二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
3
13

原子的结构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原子的结构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 D )6.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2.(1)4.5 (2)D (3)胶头滴管 (4)丁
(2)4 (3)5∶7 3.B [解析] 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蜡烛会熄灭;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降低;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实验中会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
(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省略不写) 。
(4)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 _千__克__或__克____ 。
12
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kg
1.993x10-26kg × 1
该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 C )1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判断,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A.16 g
B.2.657×10-26 kg
C.16
D.1.66×10-27 kg
( D )12、已知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a kg,一个氧原子质量为bkg, 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与乒乓球体积相比 相当于乒乓球与地球的体积相比
原子核
原子
原子的质量也很小
10
资料: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使用都很不方便,怎么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原子的结构》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精)

典型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实例分析
01
02
03
04
氢元素
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占据 1s轨道。
氦元素
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分别占 据1s轨道的两个不同自旋方向 的状态。
碳元素
原子核外有六个电子,根据洪 特规则和泡利原理,两个电子 占据1s轨道,两个电子占据2s 轨道,剩余两个电子分别占据 2p轨道的两个不同自旋方向的 状态。
无法解释电子在原子核外 空间的分布和运动状态。
波尔分层模型及现代电子云模型
分层模型
波尔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分层运动的假设 ,即电子在特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这些轨道具有不同的 能量级别。
量子化条件
波尔引入量子化条件,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和稳 定性,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现代电子云模型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探讨量子计算机的原理、优势及挑 战,指出利用原子的量子态进行计 算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 一。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结论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原子内部有一个带正电 荷的、体积很小的核心,即原子核。
荧光屏实验观察原子核内部结构
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元素在受到激发时会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的性质 ,通过荧光屏观察原子核内部结构。
实验步骤
准备放射性元素、荧光屏等实验器材;将放射性元素放置 在荧光屏附近,观察荧光屏上的发光情况;记录不同元素 发出的荧光颜色和位置,分析数据。
九年级化学教学要求
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原子的定义、组成、结构模型等。
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理解元素性质与原 子结构的关系。
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3.2原子的结构 (共1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3.2原子的结构 (共12张PPT)

我会选
A
B
C
D
(1)化学性质相似的 A C
BD
电子层: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LMNOPQ
离核:近

能量:低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卷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该电子层上的电 子数 电子层 核电荷数 原子核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想一想: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是否有规律?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2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8_个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 简称:8电子结构
关系?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
稀有气体
8个(He为2个) 比较稳定
既不易得电子, 也不易失电子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 金属 一般少于4个 不稳定 容易失电子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 非金属 一般多于4个 不稳定 容易得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第1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⑶第一层 排满 后排第二层,第二层 排满 后排第三层
(从里到外)
想一想:
画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思路:组卷网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画出原子核
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画出核外电子排布
请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7 2 8 7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的排布规律 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 是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我们将这 些区域叫做电子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