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安装工艺
架空线路的拉线工艺[详细]
![架空线路的拉线工艺[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0f357d0caaedd3382c4d32d.png)
4.2.2拉线位置与电杆的夹角正确,金具齐全,连接牢固,同杆的各条拉线均受力正常,无松股、断股和抽筋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4.2.3防沉土台尺寸正确,导线紧线后电杆梢无明显偏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表3-75)
承力杆垂直度允许偏差表3-75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3.4.2撑杆的安装,撑杆埋深不宜小于0.5米,并设有防沉措施.撑杆与主杆之间夹角应为30°,允许偏差为±5°.
3.4.3进行拉线中、底把连接.可使用紧线器拉紧拉线,并使终端杆及转角杆问拉线侧倾斜,应保证使紧线后的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的倾斜不大于一个电杆稍径;水平拉线的拉桩杆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5°~20°.
2.1.6拉线绝缘子
2.1.6.1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6.2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1.6.3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7拉线抱箍、UT型线夹、楔形线夹、花篮螺栓、双拉线联板、平行挂板、U形挂板、心形环、钢线卡、钢套管等.
200
250
250
300
100
100
100
3.3.2.2钢绞线拉线可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
a使用钢线卡固定时,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两个钢线卡.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
b使用铅丝缠绕时,应缠绕整齐、紧密,缠绕长度见表3-74.
缠绕长度最小值表3-74
缠绕长度(米米)
钢绞线截面
2.1.2.3最小截面个应小于25米米2.
2.1.2.4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1不应有死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拉线锚板埋设、拉线安装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书安全技术交底书
锚板埋设、拉线安装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1、《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安装拉线基础及三板构造图》SHW107Z
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验收标准》TB10421-2003
二、交底范围
针对本工程涉及的所有车站和区间锚板埋设、拉线安装。
三、技术要求技术标准
1、锚板埋设、拉线棒安装
(1)、本工程回流线下锚、架空地线下锚、按设计采用锚板拉线的形式,锚板采用同一型号。
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按45°安装,如地形困难其夹角不得大于60°。
如遇特殊情况如挡墙、坚石锚坑、边坡上锚坑等需做特殊处理。
(2)、拉线棒在埋设之前其埋入地下部分需涂热沥青防腐,拉线坑回填时不得采用淤泥回填,且回填时每填200mm需捣固夯实,顶部培土200mm高。
(3)、锚板的埋深必须严格保证,其设置角度应保证45°;拉线棒应与锚板垂直,其跑道的坡度应保证拉线棒与地面成45°。
(4)、拉线棒出土处不能位于水沟中,在不能保证偏移角度的特殊情况可以选择改移水沟或上报施工负责人或技术人员,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5)、拉线坑定位标准
1)、拉线坑中心在平面上的方向应与附加线悬挂下锚或导线下锚延长。
浅谈系泊设备安装拉线定位工艺

浅谈系泊设备安装拉线定位工艺赵任张1,龚爱军2,王小峰1,沈强昇2(1.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通226532;2.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靖江214532)摘要:为保证船舶系泊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做到有序合理,施工精度需符合图纸及相关船东、船级社的要求,使用性能符合船级社及ISO标准要求。
根据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执行情况,并结合系泊设备实际操作使用惯例,阐述了系泊设备安装拉线定位工艺的主要工艺技术要求及施工注意要点。
关键词:系泊;安装;拉线定位;技术要求;施工注意要点中图分类号:U67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141/j.31-1981.2020.03.009 Discussion on Positioning Technology of Mooring EquipmentInstallation LineZHAO Renzhang1, GONG Aijun2, WANG Xiaofeng1, SHEN Qiangsheng2(1. Nantong Xiangyu Shipbuilding & Offshore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Nantong 226532, China; 2. Jiangsu New Yangzi Shipbuilding Co., Ltd., Jiangsu Jinjiang 214532,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orderly and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of ship mooring equipment, the construction accuracy ne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rawings, relevant shipowners and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 and the use performanc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 and ISO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Nantong Xiangyu Shipbuilding & Offshore Engineering Co., Lt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and usage practices of mooring equipment, the main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construction points of moor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abl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re expounded.Key words:mooring; installation; cable position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key points for construction0 引言系泊设备是船舶停靠码头、系泊浮筒,进出坞时使用的一种专用设施,它由缆索、带缆桩、导缆孔、导向滚轮和系泊绞车等组成。
舵系拉线及安装工艺

目录1.舵设备的基本参数------------------------------------------------------<3>2.舵柄内孔锥体与舵杆锥体的匹配检验------------------------------<4>3. 舵系的拉线---------------------------------------------------------------<5>4. 舵系镗孔------------------------------------------------------------------<5>5. 舵杆的吊装及舵机的吊装---------------------------------------------<6>6. 舵柄与舵杆的无键联接------------------------------------------------<7>7. 舵机的定位---------------------------------------------------------------<9>8. 舵叶与舵杆的无键联接及舵叶与舵销的无键联接--------------<10>9. 舵机的安装--------------------------------------------------------------<12>10. 下水前舵叶的临时固定-----------------------------------------------<12>1.250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舵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摘自HATLAPA舵机制造厂及CSDC的技术资料)船级社:DNV舵杆重:约5643Kg舵销重:约1475Kg舵叶重:约26153 Kg舵面积:30.54㎡最大舵角:2x35.0°船速:15.5节(设计吃水时的最大航速)舵受力(前进方向):最小1318.52KN舵扭矩(前进方向):最小532.5KNm舵机的技术参数:舵机型号:R4LG420-35SM舵机工作扭矩:640 KNm舵机最大扭矩:800 KNm舵柄液压联接推入量: 6.5-8.1㎜舵柄液压联接推入力:约3740-4630KN (81.28MPa—100.62MPa)舵叶的无鍵联接技术数据:根据CSDC舵系计算书DC071101,230,001JS舵叶与舵杆的锥形联接(液压装配):推入量: 5.04<δ<6.65㎜推入力:3510KN≤F≤4646KN(64.99MPa——86.02MPa)舵叶与舵销的锥形联接(干装配):推入量:》0.5mm推入力:F≥918.92KN(17.01MPa)2.舵柄内孔锥体与舵杆锥体的匹配检验在舵系上船安装之前,可在车间按如下步骤预压舵杆与舵柄,检验合格后再上船安装。
拉线制作与安装

GJ-35型拉线制作与安装(一)、拉线的概况一、拉线是输配电架空线路重要组成部分,在线路中起着平衡杆塔的不平衡张力;稳定杆塔的作用二、拉线的主要种类1、普通拉线应用在终端杆、角度杆、分支杆及耐张杆等处,主要作用是用来平衡固定性不平衡荷载。
;2、防风拉线由两根普通拉线组成,装在线路垂直方向电杆两侧,多用于中间直线杆,用来加强电杆防风抗倾倒能力。
3、十字拉线一般在耐张杆处装设,为加强耐张杆的稳定性,安装顺线路和横线路的人字拉线,总称十字拉线4、水平拉线在不能直接做普通拉线的地方,如跨越交通要道,则可用水平拉线。
5、共同拉线应用在直线线路上,如同一电杆的一侧导线粗,另一侧导线细,则两侧荷载不同产生的不平衡张力,但又无地方装设拉线,只能把拉线装设在第二根电杆上。
地址;6、Y型拉线主要应用在电杆较高、横担层数较多、架设多条导线之处,可在张力合成点上两面处装设Y型拉线。
门型杆在张力合成点处装设Y 型拉线,如跨越铁路、公路河道等两侧档距较大的门型杆须安Y型拉线。
V型拉线是Y型拉线的特殊形式。
(照片、图片)地址;待定7、弓型拉线,在因受地形或周围环境限制的地方装设。
三、普通拉线的基本结构拉线由拉线抱箍、延长环、楔型线夹、钢绞线、UT型线夹、拉线棒和拉线盘等组成。
(每件材料照片说明)(二)、GJ-35普通拉线的制作与安装本课重点主要讲解GJ-35普通拉线的制作与安装作业流程一、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1、危险点防止高处落坠,防止高处落物伤人,防止钢绞线反弹伤人2、控制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带;高处作业不要失去安全保护装设安全围网,地面配合人员应站在物体坠落半径以外,防止高处落物伤害;:在拉线制作过程中,控制钢绞线点距端头不应过远;二、拉线制作与安装的有技术和工艺要要求1、拉线棒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700mm。
2、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3、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4、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5.)UT型线夹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拉线制作安装作业指导书全解

华能彰武风光互补(章古台)光伏发电
项目工程
拉线制作安装
作业指导书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次
1、适用范围 (3)
2、编写依据 (3)
3、作业流程图 (3)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 (3)
5、作业内容 (4)
1、适用范围
1.1 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
1.2 电气类别
导、地线连接施工。
2、编写依据
3、作业流程图
图3-1 作业流程图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表 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
5、作业内容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 5-1作业前施工条件
5.2、施工准备
表5-2 施工准备
5.3主要作业内容
表5-3主要作业内容
表 5-3(续)
5-4 质量检验
表 5-4 质量检验。
拉线安装工艺流程

拉线安装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拉线安装工艺流程详解在电力、通信或建筑行业中,拉线安装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步骤。
基坑开挖、立杆、架线、拉线施工安装工艺要求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工艺要求1.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 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1.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抄平1.3.电杆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为杆高的1/6,有底盘时坑深等于埋1.4.电杆的拉线基础与堤坝基础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埋设深度的 2 倍。
电杆的拉线基础与沟渠边沿距离不应小于1.0M,小于1.0M时应有保护基础措施。
1.5.双杆基础坑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应相等;2)直线杆、跨越杆、直线耐张杆。
两杆坑基底标高应相等;3)转角耐张双杆基础坑,内角坑高于外角坑2――3cm,使转角杆向外侧有一定倾斜。
1.6.15M及以上的转角、耐张杆,在沼泽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杆位,应设底盘。
为防止洪水冲刷和基础冻胀,可采用高杆深埋措施。
电杆基础用底盘时,底盘圆形平面应与电杆中心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平面。
底盘的原槽直径不允许超过电杆根直径50mm。
1.7.电杆基础用卡盘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层夯实,安装方向、位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上平面据地面不应小于500mm,安装方向应考虑主风向。
2)卡盘弧面应与电杆吻合,卡盘螺栓应紧固可靠。
3)12m 及以下电杆除在沼泽地、或地下水位较高或砂壤路径外可不用卡盘;15M及以上水泥杆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够时应使用卡盘。
1.8.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块应打碎。
2)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30cm应夯实一次。
3)松软土质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4)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设防沉土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线安装工艺
————————————————————————————————作者:————————————————————————————————日期:
ﻩ
范围
本工艺标准运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拉线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钢绞线:
2.1.2.1 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1.2.2 镀锌良好,无锈蚀现象。
2.1.2.3 最小截面个应小于25mm2。
2.1.2.4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3 镀锌铁丝:
2.1.
3.1 不应有死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1.3.2镀锌良好,不应锈蚀。
2.1.3.3 拉线主线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4.0mm,缠绕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3.2mm。
2.1.4 拉线棒:
2.1.4.1 不应有死弯、断裂、砂眼、气泡等缺陷。
2.1.4.2 镀锌良好,不应锈蚀。
2.1.4 3 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
2.1.4.4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5混凝土拉线盘
2.1.5.1 预制混凝土拉线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1.5.2 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6拉线绝缘子
2.1.6.1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6.2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1.6.3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7 拉线抱箍、UT型线夹、楔形线夹、花篮螺栓、双拉线联板、平行挂板、U形挂板、心形环、钢线卡、钢套管等。
2.1.7.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浆眼、气泡等缺陷。
2.1.7.2 应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镀锌层剥落锈蚀现象。
2.1.8 螺栓:
2.1.8.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层剥落及锈蚀等现象。
2.1.8.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
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2.1.8.3 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2.1.9 其它材料:竹套管、油漆、沥青油、玻璃丝布等。
2.2 主要机具
2.2.1 铁铣、夯、紧线器、剪线钳。
2.2.2 倒链、活扳手、脚扣、安全带等。
2.3作业条件
2.3.1 各种材料备齐,电杆组立完毕。
2.3.2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已完成,并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拉线下料→拉线组合制作→拉线安装
3.2 拉线下料:
3.2.1 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拉线的组合方式确定拉线上、中、底把的长度及股数。
每把铅丝合成的股数应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数应比上、中把多两股。
3.2.2 当使用铅丝时,应先抻在;使用钢绞线时,应在需要断线处的两侧用绑铅丝缠绕。
然后下料。
3.3 拉线组合制作:
3.3.1 使用铅丝时,应将铅丝绞成合股。
绞合时,应使每股铅丝受力一致,绞合均匀。
3.3.2 上、中、底把连接处煨扣鼻圈,安装拉线绝缘子,缠绕制作。
一般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可不装设拉线绝缘子,但穿越导线的拉线及水平拉线应装设绝缘子。
在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拉线的连接缠绕、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 铅丝拉线可自身缠绕固定,中把与底把连接处可另敷铅丝缠绕,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见表3-72所示。
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表3-73
中把与底把连接处缠绕长度最(mm)
股数缠绕顺序、圈数
下端花缠上端
3 9、8、7 150 250 100
5 9、9、8、8、7150 2501
00
7 9、9、8、8、7、7、6200 300 100
3.3.2.2 钢绞线拉线可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
a 使用钢线卡固定时,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两个钢线卡。
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
b 使用铅丝缠绕时,应缠绕整齐、紧密,缠绕长度见表3-74。
缠绕长度最小值表3-74
钢绞线截面缠绕长度(mm)
上端中端有绝缘子的两端中把与底把连接处
下端花缠上端
ﻩ
80
250
200200ﻩ150ﻩ
25ﻩ
ﻩ35ﻩ250 250200 30080
50 300 300 25
0250 ﻩ
80
3.3.2.3 使用UT型线夹、楔形线夹时,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
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可靠固定(可使用铅丝缠绕)。
3.3.2.4 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l/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
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可使用铅丝缠绕)。
3.3.2.5拉线棒与接线盘连接后,其圆环开口处应用铅丝缠绕或焊接;当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使用螺杆时,应垫方形垫圈,并用双螺母固定。
接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500~700mm。
3.3.2.6 拉线两端的扣鼻圈内应垫好心形环。
3.4拉线安装:
3.4.1 将已安装好底把的拉线盘滑入坑内,找正后,分层填土夯实。
用拉线抱箍将拉线上端固定在电杆上。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1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当受环境限制时,不应小于30°。
水平拉线的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
3.4.1.2终端杆及耐胀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3.4.1.3 拉线盘的埋设深度最低不应低于1.3m,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3.4.1.4 水平拉线的拉桩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拉线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拉桩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坠线上端距杆顶应为250mm;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
3.4.1.5 当拉线位于交通要道或人易接触的地方,须加装竹套管保护。
竹套管上端垂直距地面不应小于1.8m,并应涂有明显标志(如红、白相间的油漆)。
3.4.2 撑杆的安装,撑杆埋深不宜小于0.5m,并设有防沉措施。
撑杆与主杆之间夹角应为30°,允许偏差为±5°。
3.4.3进行拉线中、底把连接。
可使用紧线器拉紧拉线,并使终端杆及转角杆问拉线侧倾斜,应保证使紧线后的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的倾斜不大于一个电杆稍径;水平拉线的拉桩杆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5°~20°。
4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绝缘子耐压试验记录。
4.1.2 高压绝缘子表面严禁有裂纹、缺损、瓷釉烧坏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 基本项目:
4.2.1 黑色金属金具零件防腐保护完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 拉线位置与电杆的夹角正确,金具齐全,连接牢固,同杆的各条拉线均受力正常,无松股、断股和抽筋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
4.2.3 防沉土台尺寸正确,导线紧线后电杆梢无明显偏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表3-75)
承力杆垂直度允许偏差表3-75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1 拉线受力后终端杆或转角杆垂直度1D 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即杆梢向拉线侧倾斜位移)
注:D为电杆梢径。
5 成品保护
5.1 拉线制作后应妥善保管,防止车压等变形。
5.2 现场运输时,注意防止扭弯拉线及损坏拉线绝缘子。
5.3 抻直铅丝时,不应损伤树木等物。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铁丝拉线绞合不均匀或有抽筋现象。
铁线未抻直或抻直后碰弯,绞合时每根铁丝应受力一致。
6.2 拉线缠绕圈数不够、不紧密,扣鼻圈过大。
缠绕铁丝应留有足够的长度;缠绕时要认真,并用力均匀,使铁丝不回弹;制作扣鼻圈要方法得当,手劲足、用力准。
6.3导线架设后,终端杆、转角杆的垂直度超出规范规定。
拉线安装时,拉线松紧调整要适度。
7质量记录
7.1钢绞线、镀锌铁丝、混凝土拉线盘等应有产品出厂质量证明。
7.2拉线绝缘子、高压接线绝缘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并有测试检验报告。
7.3 拉线安装工程预检、自检记录。
7.4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5工程应填写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