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

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
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

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可以针灸加按摩治疗,将粘连逐渐按摩牵开,增大关节活动度,也就不会“残废”了。

根据所述情况考虑可能是肩周炎,可能由于外伤、慢性损伤等引起。

烤电,锻炼

患肩周炎两次,第一次是06年的腊月中旬开始,经过一个月的活血化淤、贴肩周炎膏药和扶他林后,一个半月后就逐渐痊愈

1.中药及偏方

(1)取:透骨草25克,川乌、草乌、红花、防风、土虫、地龙、川芎各15克,蜂房2个。放半脸盆(铝锅)水,加一付药煮开后,即可以气熏患处。边加热边熏十分钟,撤火降温后,用毛巾或白布洗敷患部20分钟。洗敷时切忌在伤处用力移动,以免擦伤皮肤,洗敷后,慎避风寒。如果气熏不方便,可单用洗敷。每日熏洗 l-2次,一付药可连用5天。

(2)取:白芍、陈皮各15克,柴胡、当归、清半夏、羌活、桂枝、白芥子、附片、秦艽、云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以白酒作引,于早晚饭后分两次服。

2.按摩

如有条件可去诊所按摩理疗,能到疗养院康复更为理想。也可在家中请家庭成员对患肩进行按摩、搓揉每天 l-2次,也有肯定效果。

3.康复措施

(1)摇膀子锻炼法:

健手撑腰,患洲手、腕、肘关节伸直,呈车轮状摇膀数10次,每日2次。

(2)绳索过滑车锻炼法:

在天花板或房沿下装一滑轮,用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两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端,作上下牵拉运动20-30次,每日2次.

(3)手指爬墙锻炼法:

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徐徐上爬至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标记,重复锻炼时力争超过这一标记。反复锻炼,逐步增加高度,使患肩活动度加大,恢复功能。

(4)上举屈肘锻炼法:

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一木棍上举,以健肢带动患肢,然后屈肘、上举,再屈肘、再上举……。反复进行数十次,每日锻炼两遍。

(5)健手牵拉患臂锻炼法: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后背相握,用力将患臂向健侧、向上牵拉,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十此。每日锻炼两遍。

(四)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

1.如果病人无明显原因感到肩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确诊,以便排除其它疾病。

2.按摩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贵在坚持,动作由轻到重,不能急于求成,急性期需待症状缓解后再施以手法。

3.康复措施中几项锻炼方法,不要求一次完成,可交替进行。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去做,每次感到肩部发热、疼痛,但可忍受为宜。

4.动作活动范围以健侧为标准,逐渐增大,最后达到与健侧活动范围相同的程度。

5.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锻炼,以不劳累为度,以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为限。

6.治疗期间肩部注意保温,避免负重。

(五)预防常识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平时注意预防,可以减少发病。针对病因,避免外伤,过于劳累及受寒受凉,平时肩部多活动,都有一定预防作用。

肩周炎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时间可延及数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患肩周的老年人在康复锻炼中,应该每天坚持进行,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

此外,针炙、理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肩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

变性、钙化,发生炎症。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炎的发生。

早期

早期即疼痛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而功能障碍则往往是由于疼痛造成的肌肉痉挛所致,所以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按摩方法,以防疼痛症状加重,使病程延长。还可采取一些主动运动的练习,控制肩关节活动度,在急性期限过后,方可推拿、按摩,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的目的。

冻结期

关节功能障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的功能为目的。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以用理疗、推拿、按摩、医疗体育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的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针对功能障碍的症状,严重的肩周炎病人必要时可采用麻醉状态下大推拿的方法,分开粘连。在这一阶段,应坚持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除了被动运动之外,病人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主动运动的功能训练。主动运动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恢复期

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早期已发生废用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

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除了针对不同病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外,还应针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考虑治疗措施。在这一点上,西医专家认为,可根据被动运动试验中因疼痛而造成的运动局限和终未感觉来判定其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段如被动运动中,病人的疼痛发生于终末感觉前,此时肩周炎往往是急性的,不宜采取主动运动体疗;如果病人的疼痛发生于终末感觉的同时,就可适当采用主动运动体疗;当达到终末感觉时无疼痛,则应采用主动运动体疗。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所述建议你几种肩周炎常用的功能锻练方法有:

1,背墙外旋(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面壁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越头摸耳——患者屈肘,手指从患侧耳朵向上,越过头顶去摸健侧耳朵,或从前额经头顶摸脑后部,反复进行.

5,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6,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也可做越头摸耳的动作.

7,梳头擦汗——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或做梳头动作.

8,枕手展肘——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9,弯腰转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0分

10,搁手压肩——将患侧手搁在与肩关节等高的物体上,用健侧手按压患肩部,一按一松,反复进行.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每个动作为8×8拍,即每个动作做8 拍,反复8 次.只要能坚持,必能收效.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腱、肌肉、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周而复始。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腱、肌肉、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肩周炎自我锻炼方法有:

1、旋摩肩周: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2、按揉穴位: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2分钟,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

3、两手抱头: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周而复始。

4、扩胸分肩: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5、头压手掌: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哪边痛就压哪边的手掌),每次20分钟。开始几天,手臂不能弯度过大,手掌也很难伸到位,可先采用侧睡头压手掌的办法。

6、捏拿手臂: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10遍,换手。

7、单手压肩:

以右肩为例。两足似弓步,右脚在前,离桌尺余;左脚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治疗肩周炎的偏方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故俗称“五十肩”。它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怕压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

对肩周炎的治疗,我们一般多采用中医综合方法。

1、中药可服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热熨、热敷。在此推荐一款治愈效果很好的药立正消痛贴,专门治疗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的,效果很不错。

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5、理疗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6、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医三分练七分”,应鼓励患者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大幅度的运动,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拘紧、挛缩,大有好处。

7、弯腰转肩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

8、后伸下蹲患者背向站于桌前,双手后扶于桌边,反复做下蹲动作,以加强肩关节的后伸活动。

9、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努力向上爬,要努力比前一天爬得更高一些。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土单验方?

(1)川羌活汤

组成:羌活、秦艽、海风藤、木瓜、五加皮、川断、防风、细辛、丹参、桑枝。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剂。

(2)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痰行气方

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壳10g,风化硝6g,白术12g,白芥子12g,姜黄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气,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湿阻络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4)玉竹汤

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衔草15g,白术15g,茯苓15g,怀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湿,补肾通络。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两臂疼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灵者,不论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 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 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 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 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 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 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 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 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毒冲剂 三、泻下药 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 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 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 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 五、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 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 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

活血化瘀中成药

活血化瘀中成药 活血化瘀类有复方丹参片、心可舒片、血塞通片、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通心络胶囊、山海丹胶囊、金泽冠心胶囊、川芎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等;复方丹参滴丸及速效救心丸兼具温通与活血化瘀双重作用。 1.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或舌下含服。功能主治: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用于预防:长期服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用于急救:滴丸剂型起效、吸收快,3分钟便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2.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适应症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3.通心络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4.乐脉冲剂,每次1~2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本品行气活血,解郁化瘀,养血通脉。 5.海王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或银杏叶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症候者。 6.愈风宁心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功效主治】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症。【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增加脑及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心肌缺血改善外周微循环解痉等作用。【注意事项】该品性凉,胃寒者慎用。

止痛活血化瘀中药药方大全

葛根 功效: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够明显收缩平滑肌,被认为是葛根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 2 对冠状循环的作用 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3 对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作用 葛根醇浸膏、大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葛根素还能明显缩短氯彷、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葛根素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4 对心脏功能和心肌代谢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

5 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着降低,血压下降.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 6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葛根素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和5-HT(5-羟色胺)与ADP联合诱导的人和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另外,葛根素还能明显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7 降血糖的作用 葛根素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 8 对体温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对内毒素致体温升高具有转持久而明显的降温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外感发热诸症。 9 对记忆的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醇提物能提高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对抗东莨碱所效的大鼠记忆获得性障碍,这说明,葛根具有一定的改善学习记忆的能力。

中药学题库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 一、填空题: 1.川芎的功效是____ 2.延胡索的功效是____ 3.郁金的功效是____ 4. 姜黄的功效是____ 5.乳香的功效是____ 6.丹参的功效是____ 7.红花的功效是____ 8.桃仁的功效是____ 9.益母草的功效是____ 10.牛膝的功效是____ 11.鸡血藤的功效是____ 12.骨碎补的功效是____ 13.马钱子的功效是____ 14.莪术的功效是____ 15.穿山甲的功效是____ 16.活血化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类。 17.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____。 二、简答题: 1.川芎为何称为治头痛要药? 2.牛膝“引血下行”功效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3.比较桃仁与红花功效主治异同。 4.简述姜黄的功效及主治证候。 三、论述题: 1.试述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 2.试述郁金与姜黄的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3.试述牛膝的性味、功效与应用。 4.试述丹参的功效及应用。 四、选择题: 1.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药是:( ) A.川芎 B.丹参 C.桃仁 D.红花 2.治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胁肋疼痛,以何药为宜?( ) A.红花 B.川芎 C.桃仁 D.丹参 3.何药被誉为治头痛要药?( ) A.川芎 B.郁金 C.丹参 D.延胡索 4.下列哪项是川芎的功效?( )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B.活血上止痛,消肿 生肌 C.活血行气,止痛 D.破血祛瘀,行气止 痛

5.治疗肝经有热,经前腹痛,宜选用:( ) A.川芎 B.郁金 C.乳香 D.莪术 6.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是何药的功效?( ) A.川芎 B.乳香 C.丹参 D.郁金 7.下列哪项一般不宜使用川芎?( ) A.风寒头痛 B.风热头痛 C.风湿头痛 D.阴虚阳亢头痛 8.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何药常与没药研末外敷?( ) A.川芎 B.乳香 C.延胡索 D.丹参 9.何药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身体各部位多种疼痛?( ) A.延胡索 B.桃仁 C.益母草 D.水蛭 10.治疗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宜选:( ) A.红花 B.郁金 C.川芎 D.虎杖 11.治疗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宜选:( ) A.川芎 B.郁金 C.益母草 D.丹参 12.何药有利胆退黄作用?( )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乳香 13.下列哪项是姜黄的功效?( ) A.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D.活血祛瘀,利尿消 肿 14.何药能行气血、通络止痛,善治风湿臂痛?( ) A.姜黄 B.郁金 C.丹参 D.没药 15.下列哪项是莪术与三棱的共同功效?( ) A.破血祛瘀,行气止痛 B.活血止痛,消肿生 肌 C.活血祛瘀,祛风止 痛 D.行血补血,舒筋活 络 16.下列何药善于消癥散结?( ) A.莪术 B.乳香 C.川芎 D.姜黄 17.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 ) A.丹参 B.郁金 C.延胡索 D.益母草

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

活血化瘀中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 温经散寒的常用药物 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补骨脂.小茴香.川椒.等.活血花瘀的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泽兰.灵脂.蒲黄.三棱.赤芍.水蛭. 活血止痛散:本品为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 本品为灰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5克,一日2次。 活血通经止痛散跌损 【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名称:安息香 类别:开窍药 药用部位:干燥树脂 药材性状:本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在夏、秋季割胶。收集的液体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 性味归经:平;辛、苦;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虚,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丹参、三七禁忌:气虚不足、阴虚火旺者慎服。 (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 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苏木,骨补碎,血竭等 主要治疗骨折损伤,瘀肿疼痛 (4)活血逐瘀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等

活血消肿止痛的熏洗药方

活血消肿止痛的熏洗药方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疾病(跌打与筋骨损伤)。局部组织受到破坏,发生撕裂或断裂;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组织内血肿;局部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形成水肿。中医认为其损伤病变机理主要是瘀血阻滞、气道不通,不通则痛,不通则肿胀不退。故本病治疗当以行血消肿止痛为主。中药自拟活血消肿方熏洗加外敷,经皮肤进入体内,药物成分直接到达病变部位,有利于药物对局部组织发生效应,比内服药物更直接起到治疗作用。 活血消肿、通络、化瘀散结的药方: 大黄、柴胡、伸筋草、透骨草、土鳖虫各30g, 丹参、独活、乳香、没药各20g, 三棱、莪术、红花各15g, 自然铜20g。 将自然铜置于锅内加水4000~5000毫升煎沸10分钟后,再放其它药水煎10~20 分钟,最后放大黄水煎10分钟,用浸泡水煎液的纱布外敷受伤部位,发病24 小时内冷敷,24 小时后先熏后热敷,如果是手、脚等方便的地方,可直接泡在药水中,水凉了再热或加热水。时间1小时左右,2次/天。每剂药用2天。 注意:破皮流血、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或对本药过敏者、骨折或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有完全断裂者、其他疾病影响到损伤局部用药如皮肤病等;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等不能用此法。

方中大黄荡涤败血、消肿止痛;柴胡畅达气机、升清降浊;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祛瘀通络而止痛;土鳖虫活血、行气、消肿;三棱、莪术破血逐瘀通络;丹参既能养血也能活血,可加强通络之功效;透骨草、伸筋草祛风通络止痛;自然铜通络止痛、续接筋骨。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消肿、通络、化瘀散结之功效,因药切病机,故疗效好,且本方法简单易行。 (本方中也可增加地龙30克,活血、行气、消肿) 附1:许氏伤科熏洗药方 (许氏伤科熏洗方药介绍下载) 许氏熏洗药方1号:伸筋草、透骨草各10克,红花、三棱各6克,刘寄奴、川芎、络石藤、丝瓜络、海桐皮、香樟木各10克。 主治:骨折脱位,伤筋后期,血络不和,筋缩作痛,关节屈伸不利。 许氏熏洗药方2号:威灵仙15克、穿山甲、王不留行、昆布、皂角刺、乌梅、白芥子、生南星、地龙、生半夏各10克。 主治:肢体损伤后期,肌肉肿硬疼痛,关节僵直,骨膜增生,骨化性肌炎等症以及伴见骨质增生的颈椎病或足跟痛等疾病。 许氏熏洗药方3号:生川、草乌各5克,花椒、陈艾各10克,羌独活各5克,海桐皮、防风、川芎、路路通各10克,桂枝6克。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主治:损伤后期,风寒侵注,筋络挛缩,筋骨冷痛等症以及偏于风寒湿型的各类关节炎。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5T13:33:41.3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黑娥杏 [导读] 针对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把控,再通过针对性措施的施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黑娥杏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针对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把控,再通过针对性措施的施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规范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成药;合理使用 中医学理论中,将瘀血认定为气滞、血虚引起血行不畅或凝滞等现象,个别情况下还可在外伤、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内出血难以消散或排出,少部分患者因寒邪入体内引起的血脉或血凝,也可称为血淤,而能够祛瘀通滞、通利血脉的药物均可称为活血化瘀药。也正因如此,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救治的首选,但由于使用量的增加,使之面临滥用的现象。对此,笔者依据自身工作经验,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1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原则、常见类别 1.1使用现状 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极为普遍,且销售金额和使用数量均远超于其他类药物,是目前使用面最广,最为常见的中成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类疾病、骨科疾病等。但是医疗机构中使用中成药西医医师较常见,往往在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即按照西医学的角度,对中成药予以使用,甚至在缺少医理和辨证论治的状态下,为其使用效果埋下隐患。另外,个别医师仅依据药名、药物功效对患者予以用药,但却和患者自身病情出现矛盾,不仅会为患者带来身体机能的损伤,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1]。 1.2使用原则 中医治疗中,讲究的是“辨证论治”、“随证治之”、“随症用药”、“同病不同药”等原则,即核心点为“辨证论治”。例如:气滞血瘀类患者,在中成药使用中应以活血、化瘀和通脉为主导;若存在体质虚弱的症状,可使用益气活血化瘀类药物;若存在血寒滞瘀血的症状,则可使用温阳、活血、化瘀类药物。虽上述三种疾病均可化为瘀血证的范畴,但致病机理的不同,决定其治疗药物的差别。对此,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患者病症寒热、虚实和缓急等症状予以辨别。例如:益心舒胶囊,存在祛瘀和益气活脉的效果,多在气阴体虚型冠心病患者中使用;复方丹参滴丸作为丸剂类药物,包含冰片、丹参和三七等中药,存在镇痛和活血化瘀的效果[2]。 1.3常见类别 包含水蜜丸华佗再造丸、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片剂(血府逐瘀片)、颗粒剂(颈舒颗粒)、胶囊剂(血塞通软胶囊)、散剂(云南白药散)、口服液(通天口服液)、气雾剂(云南白药气雾剂)、搽剂(骨友灵搽剂)、膏剂(消痛贴膏)、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等。 2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使用合理性分析 2.1 欠缺中医辨证、药证不符 目前,在施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中,西医医师开具医嘱处方较常见,存在欠缺中医辨证、药证不符现象较普遍。其辨证用药是制约治疗效果、用药安全的关键,否则会在药证不符的状态下滋生患者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应以“辨证用药、辨病辨证给药”的原则为准绳。 2.2 超功能主治用药 注射剂作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多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面临超功能主治用药的问题。例如:注射用血塞通,具有活血祛瘀和通脉活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偏瘫;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症。若从主治功能上来讲,该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但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和关节炎、颈椎病等疾患中也较为常见,属超功能主治用药。 2.3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 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中,医师未依据说明书剂量、给药方式予以开具,擅自增加剂量和给药频次,易导致出血的风险。另外,临床上活血化瘀类注射剂使用疗程相对较长,例如注射用血栓通使用疗程>15d,有些甚至从入院使用到出院,严重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2.4 注射剂使用不规范 (1)溶媒不合理,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要依据注射剂本身的酸碱性等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溶媒稀释。如说明书规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缓慢滴注,但临床经常见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由于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复杂,如溶媒选择不当,溶液的pH改变,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包括、澄明度变化、絮状物或沉淀出现、颜色改变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2)滴速过快、配制溶媒剂量不足等现象,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该种现象的存在,会使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不溶微粒超标,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避免此问题的滋生,则可依据药品说明书,对溶媒、用量和配制浓度进行把控。 2.5 重复用药 诸多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虽药名存在差别,但其主治功效却相似。例如:伤科接骨片,主治功效为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和舒筋壮骨;痛舒胶囊,主治功效为舒筋活络、化痞散结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但在骨科治疗中,往往将二者予以联合给药,活血作用增强,但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也增加。再如:个别处方中还存在3种以上活血化瘀类给药的现象,即银杏叶片、血塞通片和通心络、复方丹参滴丸及益脉康胶囊等5种药物联用,既出现药物浪费的问题,还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叠加的问题。 2.6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栓化学药联用 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将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栓化学药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本身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

常用中药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 一、含义 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有的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是血管方面的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的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现在认为活血是作用,化瘀是效果,实质不一定。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这个分节是不成熟的,困难的,是相对人为的,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是常用的典型的作用强的,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的、外伤的、妇科病的瘀血证或腹内的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是常用的,前面的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瘀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细化。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的瘀血也可用。 二、功效与主治 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活血化瘀,变化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的叫破血逐瘀;三是在活血化瘀的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的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的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的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主治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的瘀和痰,癥瘕结块,很多都是瘀血,有的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的红肿疼痛、痹证的疼痛、顽固的失眠、皮肤的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 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称谓。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等功效。后者活血化瘀作用强,药力峻猛。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由于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相对地将其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四类。 瘀血证可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如多种妇科瘀滞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瘀血疼痛、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痹证,痈肿疮疡等。活血化瘀药对上述病证,通过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而获得调经、通经、止痛、消癥、消肿、通痹等间接功效。某些活血化瘀药尚可活血通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 三、性能特点 药性无规律,偏温偏寒都有。前面学的多是偏寒,如大黄、赤芍药、牡丹皮、大血藤、败酱草。但这一章的都是偏温的,偏寒的只有郁金、丹参、益母草等。药味都辛,能行能散,真实滋味的苦,就引入了苦能破血,就是化瘀的意思,所以又标苦味,又有根据咸入血,又强调咸味,但最重要的是辛味。归经心主血脉,肝藏血,心主血脉和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肝,恶血不归于肝。 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及寒凝是引起瘀血的重要原因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药多为辛

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

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可以针灸加按摩治疗,将粘连逐渐按摩牵开,增大关节活动度,也就不会“残废”了。 根据所述情况考虑可能是肩周炎,可能由于外伤、慢性损伤等引起。 烤电,锻炼 患肩周炎两次,第一次是06年的腊月中旬开始,经过一个月的活血化淤、贴肩周炎膏药和扶他林后,一个半月后就逐渐痊愈 1.中药及偏方 (1)取:透骨草25克,川乌、草乌、红花、防风、土虫、地龙、川芎各15克,蜂房2个。放半脸盆(铝锅)水,加一付药煮开后,即可以气熏患处。边加热边熏十分钟,撤火降温后,用毛巾或白布洗敷患部20分钟。洗敷时切忌在伤处用力移动,以免擦伤皮肤,洗敷后,慎避风寒。如果气熏不方便,可单用洗敷。每日熏洗 l-2次,一付药可连用5天。 (2)取:白芍、陈皮各15克,柴胡、当归、清半夏、羌活、桂枝、白芥子、附片、秦艽、云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以白酒作引,于早晚饭后分两次服。

2.按摩 如有条件可去诊所按摩理疗,能到疗养院康复更为理想。也可在家中请家庭成员对患肩进行按摩、搓揉每天 l-2次,也有肯定效果。 3.康复措施 (1)摇膀子锻炼法: 健手撑腰,患洲手、腕、肘关节伸直,呈车轮状摇膀数10次,每日2次。 (2)绳索过滑车锻炼法: 在天花板或房沿下装一滑轮,用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两手分别握住绳子的两端,作上下牵拉运动20-30次,每日2次. (3)手指爬墙锻炼法: 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徐徐上爬至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标记,重复锻炼时力争超过这一标记。反复锻炼,逐步增加高度,使患肩活动度加大,恢复功能。

(4)上举屈肘锻炼法: 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一木棍上举,以健肢带动患肢,然后屈肘、上举,再屈肘、再上举……。反复进行数十次,每日锻炼两遍。 (5)健手牵拉患臂锻炼法:患者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后背相握,用力将患臂向健侧、向上牵拉,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十此。每日锻炼两遍。 (四)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 1.如果病人无明显原因感到肩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确诊,以便排除其它疾病。 2.按摩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贵在坚持,动作由轻到重,不能急于求成,急性期需待症状缓解后再施以手法。 3.康复措施中几项锻炼方法,不要求一次完成,可交替进行。每个动作都要认真去做,每次感到肩部发热、疼痛,但可忍受为宜。

活血化瘀止痛的中成药

活血化瘀止痛的中成药 血液淤积堵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身体健康问题,也是一种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症状的疾患。正因此,在治疗很多疾病的时候,比如说在治疗创伤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药物的。在中医中,可以用来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很多种,比如说田七、乳香以及川穹等,都是有这种功效的。 一、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田七、山漆、田三七、田漆、参三七等。明代李时珍发现并命名,《本草纲目》称三七为"止血之神药、理血之妙品""能治一切血病"。 【性味】甘、微苦,温 。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二、乳香

【性味】辛、苦,温 。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配入散剂或膏剂,敷贴患处。 【备注】(1)熏陆香亦称乳香,商品也作乳香入药。为漆树科植物粘胶乳香树pistaciaLentiscusL.的树干经切伤后流出的树脂。主产于希腊、土耳其及地中海南岸地区。西医用为填齿料,并为制硬膏的原料,中医作乳香用。 三、川芎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注意】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最新活血化瘀中药方

日常活血化瘀中药方案 一、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 1、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 2、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 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 1、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 2、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方剂举例: 1、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 1、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 2、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二、祛湿活血化淤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 1、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 2、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 3、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 4、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方剂举例: 1、五神汤,三妙丸加减,五苓散加减,苓桂术甘汤加减,萆?分清饮加减。 适应证: 1、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适用于湿热淤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病。 2、健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 3、温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常见疾病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为,湿性重着,缠绵难祛,一所以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 4、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剂,如温化寒痰的白

血管堵不用怕中医活血化瘀的秘方

当血管堵塞不足70%时,人体无任何感觉,当堵塞超过70%进入晚期时,人体才会有不良感觉。 按照血管横断堵塞的程度,一般分为: 堵塞初期:堵塞30%无症状 堵塞中期:堵塞达50%无症状 堵塞晚期:堵塞达70%出现症状 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才用为我们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专家提倡:早点“养”血管,胜于老来“治”。 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让人看着特别舒服:动脉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 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 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自测:你的血管几岁了? 1、在情绪压抑,过于较真; 2、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偏食肉类食品; 3、不愿运动; 4、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5、爬楼梯时胸痛; 6、手脚发凉; 7、有麻木感; 8、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9、血压升高; 10、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等 12项中,如果你:

符合其中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 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 符合8—12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后两种情况的出现,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到了该调整生活方式的时候了。 血管“天敌”黑名单 1、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 三四十岁的人常在外面应酬,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 2、昼夜颠倒,打乱血管生物钟。 三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为“熬夜族”。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11时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黑白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 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3、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 “吸烟是导致血管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哪怕你身体再好,一天两包烟,也肯定会给血管留毒,让它一天天脆弱下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纪蔚说,美国科学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琥珀带3个月,身上的疾病减轻了,加琥珀蜜蜡妹微信:zoo719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还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4、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 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 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100—200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5、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 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常用中成药

内科中成药 [活血镇痛胶囊] -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三金片] - 清热解毒,利湿。 [肥儿丸] - 健胃消积,驱虫。 [羚羊清肺丸] - 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 [二陈丸] -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 [首乌延寿片] - 补肝肾,养精血 [附子理中丸] -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等症 [荆防颗粒] -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正露丸] - [清脑降压片] - 平肝潜阳,清脑降压 [蒲地蓝消炎片] - 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肠炎宁片] - 清热利湿,行气 [开胃健脾丸] - 开胃健脾 [金匮肾气丸] -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六君子丸] - 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三黄片]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黄连素片] - 用于肠道感染,如胃肠炎。 外科中成药 [四妙丸] - 清热利湿。 [茴香橘核丸] - 散寒行气,消肿止痛

[前列泰胶囊] -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 [清淋颗粒] -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三七片] -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大活络丹] - 祛风,舒筋,活络,除湿 [龙血竭胶囊] - 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 [复方黄连素片] -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 [癃清片] -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良附丸] - 温胃理气 [活血止痛胶囊] -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六味消痔片] - 清热消肿,收敛止血 [化痔灵片] - 凉血,收敛,消炎 [跌打红药片] - 活血止痛,去瘀生新 [益心舒片] - 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 [强筋健骨丸] - 祛风除痰,强筋壮骨 [化瘀止痛栓] - 清热燥湿,凉热化瘀,消肿止痛 妇产科中成药 [痛经宝颗粒] - 温经化瘀,理气止痛。 [加味益母草膏] - 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经量少。[参茸白凤丸] - 益气补血,调经 [百仙妇炎清栓] -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去瘀收敛 [康妇炎胶囊] - 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 [丹栀逍遥丸] - 舒肝解郁,清热调经

活血化瘀的中药

活血通络中药 这类药物具有流通血脉、疏通络脉的作用。络脉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孙络,由经脉分出,呈网状散布于全身各处,配合经脉网络五脏六腑,以运行营卫气血。如血瘀脉中,络脉不通则会引起疾患,如固定不移的疼痛,包括刺痛、割痛,按之痛剧,久痛不愈,反复发作者,以及局部感觉异常、活动不利等,均可用此类药物。 麝香:辛,温,入心、脾经。活血通经,善走窜,内服外用均可使壅闭之络脉开通,亦能促进苏醒。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皆可以之急救。《本草纲目》谓之诸风、诸气、诸血、诸痛、诸痫、癥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皆宜以此疏导开通。叶天士治顽痹,王清任治上部瘀血,皆以之通络定痛。 马钱子:性苦,寒,大毒,人肝、脾经。消肿止痛,多用于伤、外科。王清任谓之“龙马自来丹”,即以此为主药。近年来多用于癌症,亦有验案。外用能治面瘫,煎服可治乳糜尿。惟此品毒性剧烈,需如法炮制后方可入药。 全竭、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具有镇痉、止痛、解毒等作用,二药合用名“止痉散”,吞服能立止头痛,善搜剔经络血瘀,故久病、怪病与血瘀兼有风征者,用之多有效。蜈蚣能促使疮面收口生肌,又可治噎膈。乳香、没药:苦,平,人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能治血凝不通所致之痛经与外伤性疼痛、风湿痹痛,还有通经作用。两药每每相兼而用。 红花:辛,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消散血积,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的证候。近年来用作止痛剂颇验。另有藏红花性寒,兼能凉血解毒。 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临床与红花合用,为活血化瘀的基本药物。桃仁除具有调经止痛、治伤消肿等作用外,还能润肠,可使瘀热从大便排出,肠瘫、肺瘫、肠燥便秘以及血瘀化热者多用之。 王不留行:苦,平,入肝、胃经。临床多用以通利血脉,上能通乳汁,下可通经闭。用其软坚、通痹、消肿之功,颇有疗效。 穿山甲:咸,微寒,入肝、胃经。善走窜,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可消瘫肿。已化脓者,可促其自溃,亦治痹痛、癥瘕。近代用作升高白细胞计数及治疗特发性血尿。 螳螂:咸,温,入心、肝、大肠经。散瘀血,兼能通便。可用于不全性肠梗阻;配全竭、蜈蚣能治癌肿疼痛;又能入心泻热,以治小儿急惊风抽搐。 鬼箭羽:苦,寒,入肝、大肠经。破血通经,用治瘀阻腹痈,风湿痛,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变形、活动不利,有除痹活络之功效。近年又用以治癌肿、糖尿病者,也有疗效。 苏木:甘、咸,平,入心、肝、脾经。功效有类红花,少则和血,多则破血,多用于跌打损伤、瘀阻腹痛。外用治血肿。与人参同用,有改善心功能的效果。 自然铜:辛,平,入肝经。多用于外伤性骨折,瘀滞疼痛。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之效。 活血消癥药 这类药物能祛除瘀血,消散癥积,适用于瘀血结聚的癥结肿块。《医林改错》谓:“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故凡肿胀包块,按之硬痛,固定不移而经久不消者,均为瘀血所致,如肝硬化、肝脾肿大、子宫肌瘤以及各种肿瘤与血肿、包块均是。活血化瘀药物,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故能消除肿瘤。虫类药在这类药物中比重大,叶天士说:“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因其能走窜攻坚,破血逐瘀,消散癥积之力独胜。 廑虫:咸,寒,人肝经。破血逐瘀,消癥散结。用治跌扑损伤、肝脾肿大。因功善搜剔,故久瘀者多用之。人参鳖甲煎丸与下瘀血汤皆有之,单味研末吞服,治腰部扭伤有效。 水蛭:咸、苦,平,有毒,入肝、膀胱经。破血消癥,散瘀之力较强,药理证实其具有抗

外伤活血化瘀中成药有哪些

外伤活血化瘀中成药有哪些 人们常常都会忽略掉一些轻微外伤的护理,不及时的去进行活血化瘀的,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体内的血液彻底被堵塞,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流动的,这个时候是不能够自行疏通的,还是要依靠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来进行缓解,那么到底这样的中成药是有哪些的呢? 1、川芎、郁金 均能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可治血瘀气滞诸证。川芎活血化瘀力强,温通血脉(温)。寒凝血瘀=川芎+当归——温经汤;产后恶露不行=川芎+当归+桃仁——生化汤;肝郁气滞=川芎+柴胡+白芍+香附——柴胡疏肝饮;心脉郁阻=川芎+丹皮+桂枝+檀香;跌打损伤=川芎+三七+乳香+没药;郁金行气解郁力强。清心凉血(寒)肝郁气滞血瘀,肝郁化火妄行常+木香。 2、姜黄、郁金 姜黄与郁金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姜黄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

温通经络,用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佳,且可用于治疗风湿痛。郁金用块茎,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淤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3、延胡索、姜黄 均能活血行气止痛,可治气滞血瘀的各种疼痛。延胡索(元胡)效力佳,一身疼痛皆治。心痛、胃痛、肝郁胁痛、妇女产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姜黄通经止痛:长于行肢臂而行臂痛。治牙痛=姜黄+白芷+细辛 4、川芎、丹参 均能活血化瘀,活血调经。用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川芎性味辛温,兼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为“血中气药”,能治一切气血瘀滞之证,又能“上行头目”,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诸外风头痛,以及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丹参性味苦性微寒,能凉血消痈、安神。适宜于血瘀有热者。对疮疡痈肿及热病烦躁昏迷、杂病心悸失眠之证亦常使用丹参。

冠心病常用中成药

速效救心丸: 成分为川芎,冰片等;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 主要成分:蟾酥、人参提取物、麝香、苏合香、牛黄、肉桂、冰片;功效: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 复方丹参滴丸(片): 主要成分:丹参、三七、冰片。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稳心颗粒: 主要成分: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功效: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属上述证候者。 银杏叶片: 为银杏叶提取物;功效: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补心气口服液: 成分:黄芪、人参、石菖蒲、薤白。功效:补益心气,理气止痛。用于气短、心悸、乏力、头晕等心气虚损型胸痹心痛。 心可舒: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应起的胸闷、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 滋心阴口服液: 麦冬、北沙参、赤芍、三七。滋养心阴,活血止痛。用于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少苔质红、脉细数等心阴不足型胸痹心痛。 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液) 桃仁、当归、枳壳、川芎、柴胡、红花、牛膝、赤芍、地黄、桔梗、甘草;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 生脉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诺迪康胶囊: 成分:红景天;功效:益气活血。用于气虚血瘀所致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银杏叶、丹参、三七、灯盏细辛、绞股蓝、山楂、大蒜、天然冰片。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用于气滞血淤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中风、中风后遗症见上述症状者。 参芍胶囊: 活血化瘀,益气止痛。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 冠心苏合胶囊: 成分:苏合香、冰片、乳香(炒)、檀香、土木香。功效:理气宽胸,止痛。 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

什么中药能够活血化瘀

什么中药能够活血化瘀 一、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方剂举例: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二、祛湿活血化淤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方剂举例:五神汤,三妙丸加减,五苓散加减,苓桂术甘汤加减,萆?分清饮加减。 适应证: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适用于湿热淤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病。健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温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常见疾病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为,湿性重着,缠绵难祛,一所以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剂,如温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热痰的贝母、瓜蒌、瓦楞子、猫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气消痰的莱菔子、薤白、橘红、陈皮等,配合应用,以增加疗效。 三、理气活血化淤 即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淤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为之涩,而致血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淤。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淤既成又致气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又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舒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须分辨行气和益气活血化淤二法的应用。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性偏凉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之佛手、青皮、枳壳等;以及性平之香附、香橼等。益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 方剂举例:血府逐淤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 适应证:疏肝行气活血化淤适用于肝郁气滞血淤证,凡四肢血管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变化,或患者忧郁不安者,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气虚血淤证,主要现象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病久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同时必须注意,行气太过易耗气,温燥之品能伤阴,临床应用宜慎重。 四、清热活血化淤 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 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方剂举例: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加减。 适应证:清热凉血活血化淤运用于血热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淤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运用于热毒淤滞症,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适用于阴虚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且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