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药物

肺癌治疗药物
肺癌治疗药物

肺癌治疗药物

肺癌治疗常用药物:中药,西药

中成药:

益肺清化颗粒(治疗肺癌药物,主治:肺癌,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最新抗肺癌药物)

清肺散结丸(主治:肺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

参丹散结胶囊(主治:乳腺癌,肺癌)

消癌平片(广谱抗癌)

复方斑蝥胶囊(广谱抗癌药,对于肝癌,妇科肿瘤效果突出)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主治:脑瘤,肺癌脑转移)

平消片(广谱抗癌)

博生癌宁(广谱抗癌,外用消癌痛,消胸水,消腹水)

金复康口服液(主治:非小细胞肺癌,见有恶心呕吐不适)

西药:

艾瑞宁(唑来膦酸)

健润(唑来膦酸)

顺铂

阿霉素

金喜素

和美新

?肺癌晚期吃什么药

新药研究动态

?复方斑蝥胶囊有毒吗?

?国粹中药,开拓国际市场

?华蟾素口服液的抗癌特点及作用

?中成药相关政策

?清肺散结丸抗癌机理作用?

?药品批准文号常识

相关文章列表

?胰腺癌别当胃病治

?白血病治疗

?男性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而提早发现乳癌吗?

?坚持服用方显治疗本色

?术前短期化疗可延长食管癌患者生存期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英国科学家称发现肺癌基因

?胃癌手术护理

?如何治疗肝癌效果最好?

?食道癌治疗—食道癌治疗方法—食道癌治疗的中病友关心的问题

?肺癌晚期能活多久呢/肺癌晚期能够治疗好吗

?我妈妈得的了肺癌晚期,请问吃清肺散结丸有.

?肝癌晚期。请问该怎么办啊?

?直肠癌术后化疗吃什么食品对身体最好呢?

?胃窦癌与胃癌有什么区别胃窦癌的症状有哪些

?肝癌晚期能活多久呢/肝癌晚期能治疗好吗

?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清肺散结丸怎么销售?河北有销售点吗?

?怎么区别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我父亲55岁患的是贲门癌已到晚期,08年5月1.. ?用药推荐

?热点关注

?癌症常识

清肺散结丸为海南龙圣堂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肺癌治疗专科良药,治疗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好。本文介绍了清肺散结丸使用说明书,价格和疗效等,更多清肺散结丸

消化道肿瘤治疗药物-抗癌平丸抗癌平丸主要用于食道癌治疗、贲门癌治疗、胃癌治疗和肝癌治疗等,抗癌平丸是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之一。抗癌平丸咨询400-658-5767

肝复乐胶囊具有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等功效。肝复乐胶囊适用于肝癌、肝硬化、肝腹水等肝病;同时可作为护肝用药使用。肝复乐胶囊是治疗肝癌的首选纯中药制剂

食道平散适用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等。食道平散临床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及各种食道疾患,食道平散也可用于放化疗的配合治疗

癌症治疗药物推荐

更多>>

肺癌的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方案

胃癌的治疗方案

食道癌的治疗方案

脑瘤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肠癌的治疗方案

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淋巴瘤的治疗方案

肺癌的化疗方案分析

肺癌的化疗方案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13T16:28:23.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满达 [导读] 尽管反应率只有25%~30%,但约有2/3的患者中与肺癌有关的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可有所改善。满达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021008)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81-01 【关键词】肺癌化学治疗药物 由于肺癌病人在诊断时有2/3已经超越了手术切除的范围;1/2已经有了临床或潜在的播散,化疗在临床上占较重要的地位,成为肺癌治疗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选取我院近年收治肺癌患者40例化疗资料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肺癌患者,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2~62岁;其中其中小细胞癌10例,鳞癌13例,腺癌12例,其他5例。均经病理、CT 或B超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并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的诊断标准。病理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所制订的TNM分期标准。 2 化疗方案 2.1小细胞肺癌 CAV方案:CTX 1000mg/m2 IV第1天; ADM 45mg/m2 IV第1天;VCR 2mg/m2 IV第1天;每3周重复。CAE方案:CTX 1000mg/m2 IV第1天; ADM 45mg/m2 Iv第1天;VP-1650mg/m2 IV第1~5天; 每3周重复。CAVE方案:CTX1000mg/m2 IV第1天; ADM50mg/m2 IV第1天; VCR1.5mg/m2 IV第1天; VP-1660mg/m2 IV第1~5天;每3~4周重复。EP方案:VP-16 120mg/m2 IV第1~3天;Cisplatin 60mg/m2 IV第1天;(配合水化)每3周重复。CAV/EP方案:CAV与EP方案交替使用,每3周1次。ECP方案:VP-16 120mg/m2 IV第1~3天;Carboplatin100mg/m2 IV第1~3天第4周重复。 2.2 非小细胞肺癌 PE方案:DDP60mg/m2IV第1天(配合水化);VP-16120mg/m2IV第1~3天;第3周重复。CAP方案:CTX400mg/m2 IV第1天;ADM40mg/m2 IV第1天;DDP40mg/m2IV第1天;第4周重复。CODE:DDP25mg/m2 IV每周1次×9周;VCR1mg/m2 IV第1,2,4,6,8周;ADM40mg/m2IV第1,3,5,7,9周;VP-16 80mg/m2 IV或PO第1,3,5,7,9周。CMC方案:DDP75mg/m2 IV第1天;MMC10mg/m2 IV第1天;CTX 400mg/m2 IV第1天;间隔3周重复。NVB+PDD:NVB25mg/m2静注第1,8,15天;PDD60~80mg/m2静点第1天;每4周重复一次。Taxol+PDD:Taxol135~175mg/m2 IV第1天;PDD 60mg/m2 IV第3天;每3周重复一次。CPT-11+PDD:CPT -1130~70mg/m2 IV第1,8,15天;PDD 50mg/m2 IV第1天;每4周重复一次。 3 讨论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三位。从治疗角度,通常将肺癌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两者在临床表现、治疗选择及对于化疗的反应及预后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别。 化疗是多学科治疗组成的一部分,治疗以根治为目的。辅助化疗和诱导化疗是改善全身隐匿的微小转移灶的控制,同时化放疗是增加放射疗效,从而增加局部区域病灶的控制[1]。I、Ⅱ期癌切除术后,I期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50%,Ⅱ期为35%,T1N0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80%。治疗失败的原因多数为远处转移。合理的术后治疗,包括化疗可使死亡率降至13%。 化疗对晚期肺癌(Ⅳ期)的治疗作用仍有争议,因为这个阶段的患者是无法治愈的,其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2]。单纯的反应率不是衡量联合化疗有效性的适当方法。化疗是为了在没有严重中毒反应发生的情况使生存时间有意义的延长。晚期肺癌化疗的成功标志是使一部分比例的患者的生存期延长1年或更长的时间。使用最新的药物和联合化疗,至少35%~40%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达1年。肿物在缩小到50%之前大多数患者就可有症状的改善。尽管反应率只有25%~30%,但约有2/3的患者中与肺癌有关的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可有所改善。 小细胞肺癌(SCLC)占肺癌新发病例的20%~25%,多数病例与吸烟有关。确诊时几乎有60%的患者已属于广泛期SCLC(X线或临床检查有转移的证据),其余患者为局限期SCLC。在所有的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中,SCLC对于放疗和许多不同的化疗药物最敏感[3]。在用联合化疗方法时之前,生存期超过12周的患者很少。由于适当的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已经使中位生存期提高了5倍,长期的无病生存率已达到5%~10%。 参考文献 [1]查人俊.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292. [2]罗丹,陈正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13):1437-1441. [3]陆舜,廖美琳,沈洁,等.中国人肺癌生命质量表可行性的初步探讨.中国肺癌杂志,2001,4(5):344-346.

【肺癌篇】精准医疗到底精准了啥看看在肺癌治疗中的进展

【肺癌篇】精准医疗到底精准了啥?看看在肺癌治疗 中的进展 肺癌是临床精准医疗研究较为成熟的一种疾病,目前已找到一系列相关的疾病 驱动基因,如EGFR、ALK、ROS1等,并开发出了相应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 尼、西妥昔单抗等。虽然靶向药物治疗比传统化疗效果更好,但只有携带特定透 分子遗传标记的人群才可从中受益,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性,这些都 极大影响了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下文主要探讨精准医疗在肺癌研究中的进 展。 肺癌分子特异性差异显著 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带来了新的契机,研究发现肺癌患者体 内可以改变正常蛋白表达的基因突变高达150种,比其他的恶性肿瘤高出30- 60倍,这可能是肺癌发生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已经完成对肺腺癌、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SCLS)样本的全基因组测 序,结果收录在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组数据库(TCGA)中。这些测序结果揭示 了肺癌患者中的基因突变(突变或拷贝数变化)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基因突变分子模式 测序结果显示无论哪种类型的肺癌患者,TP53都是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肺腺癌中为46%, 小细胞肺癌中为86%),但3种组织类型的基因突变图谱差异显著:肺腺癌中除了TP53以透 外的另4种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为KRAS、CDKN2A、MLL3和STK11,鳞癌则为PIK3CA、 SOX2、CDKN2A和TP63,而小细胞肺癌则是RB1、EP300、MLL2和SMO。虽然这些突 变都可能改变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或蛋白构象,导致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促进癌症 的发生发展(如KARS基因突变后其产物构象发生变化,激活了下游信号通路,诱导癌变发 生),但目前临床开发的靶向药物还非常少,只有有限的几种靶向药物,如靶向EGFR的药 物如吉非替尼、埃罗替尼及阿法替尼及靶向ALK、ROS1和MET的克里唑替尼等。 肺癌治疗之EGFR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成 熟的靶向治疗基因,该突变在3种肺癌中都能检测到,肺腺癌患者中最高,常 见于女性或非吸烟患者。临床采用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治疗肺 癌患者的过程中发现EGFR突变与治疗敏感度有关,后续研究证实EGFR突变可 作为临床评估EGFR靶向药物疗效的指标。 EGFR基因突变的位点及频率多种多样(如图2),研究发现只有携带EGFR特定 突变位点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或埃罗替尼进行治疗才能显著延长其无进展生 存期。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位于开放阅读框的19号外显子和21号外显子的 L858R位点,约占已知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85%。携带这些突变的患者对EGFR 抑制剂治疗非常敏感,可选用吉非替尼、埃罗替尼或阿法替尼(二代EGFR抑制 剂)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此外18号外显子的G719和21号外显子的L861Q突

肺癌常用化疗药物

肺癌常用化疗药物 1.铂类药物铂类抗癌药是肺癌化疗的生力军。在化疗史上。 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发现。 现在应用的铂类还有二代卡铂、三代草酸铂等。(1)顺铂(DDP) 顺铂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肺癌最常用的化疗药。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且明显,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一般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发生,持续4-6小时或更长,停药后3-5日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持续1周以上。*肾脏毒性:是常见而又严重的毒性反应,也是剂量限制性毒性,重复用药可加剧肾毒性,常发生于给药后7-14日之间。自肾小管的损伤在一般剂量下多为可逆性的,但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使肾小管损伤成为不可逆性,产生肾功能衰竭。*听神经毒性:与总量有关,大剂量及反复用药时明显,损伤耳内毛细胞,引起失听,在一些患者表现为头昏、耳叫、耳聋、高频听力丧失。注意事项:*在运用较大剂量时,必须同时进行水化和利尿。医生会在事先制定周到的水化方案以降低肾脏毒性。一般每日液体总量3000-4000毫升。 输液从顺铂给药前6-12小时开始,持续至1防自滴完后6小时为止。大剂量顺铂化疗,一般需连续输液3日。您也应注意多饮水,并记出入量,保持尿量大于3000毫升/24小时。*由于顺铂恶心呕吐的消化道副作用较大,您在化疗期间应缓慢进食或饮水,避免过饱,以少食多餐代替一日三餐。避免油炸或多脂食品,尽量来回避引起恶心的气味,如做饭气味、香烟、香水等,感到恶心时做深而慢的呼吸,尽量使头部少活动。当然医生会在化疗前就制定止吐方案,并向您交待相关事项。(2)卡铂(CBP) 卡铂为第二代销类抗癌药,与顺铂一样,也是肺癌的最常用化疗药物之一。与顺铂的作用机制相似,但肾毒性、胃肠道反应、耳毒性和神经毒性较防白为轻,而骨髓毒性较1防白为重。卡铂使用时不需要水化。既然卡铂的肾毒性及消化道反应较低,骨髓毒性又可以用升白细胞药支持,那卡铂是否能替代顺铂昵?在非小细胞肺癌,目前认为卡铂和顺铂一样有效,医生根据您的体质、肾功能、骨髓储备等情况选用卡销或顺铂。在小细胞肺癌,如果是广泛期,化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 那么为了减轻毒性,可以考虑使用卡铂。但对于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恐怕要多遵从原化疗方案,不要轻易变更。(3)草酸铂(奥沙利铂OXA) 草酸利铂为第三代利铂类化疗药,但抗癌谱与顺铂及卡利铂不同。一般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但某些对顺铂、卡铂耐药的细胞系,本品治疗有效,故近年来也有用于肺癌。不出现顺铂的肾脏毒性,消化道反应较轻,骨髓毒性也远较卡铂为轻,主要毒性是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与累积剂量相关。在草酸铂化疗期间,一定要避免接触冷水、喝心灰意冷饮等。通常遇冷会激发肢体末端感觉异常。 而喝冷饮时可能出现急性喉痉挛,吞咽因难和呼吸困难。当然,医生在化疗前会向您详细交待这些注意事项。2.紫杉类药物(1)紫杉醇(紫素、特素T axa!,PTX) 紫杉醇是从紫杉的树干、树皮或针叶中提取或半合成的有效成分。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等,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药物。 也应用于小细胞肺癌中。主要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此为PTX的一种主要剂量限制性副作用,较大剂量时大多数病人都很严重,然而很少需要停药。 通常在5-10日后恢复正常。 粒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G**,即俗称的升白药)支持下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期及并发症,能够保障那些白细胞下降病人的正常化疗。另外。 在先给予顺铂的病人发生骨髓抑制更为严重,因为在紫杉醇之前先给予顺铂。 紫杉醇的清除率降低33%。*神经毒性:当紫杉醇剂量较大时。 特别是累积剂量较大时,会发生感觉性神经病变,表现为呈手套和脚袜状分布的麻

肺癌晚期不能手术只化疗能活多久

肺癌是一种很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不亚于肝癌。肺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之一。因能够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手术是很多患者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能化疗,因此对于生存期问题备受患者和家属关注,那肺癌晚期不能手术只化疗能活多久呢? 当肺癌到了晚期时,癌细胞会通过多种途径扩散转移到其他部位,此时手术切除的几率很小,风险也很大,而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癌细胞,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延长生存时间。但化疗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治疗过程中会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块杀死,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心受损,甚至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肺癌晚期患者只化疗能活多久是因人而异的,跟患者的体质、病情、化疗的疗效等有关,有的患者对化疗敏感,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强,通过化疗能获益,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如果患者对化疗不敏感,或者一般状况较差,通过化疗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因过度的治疗而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不少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的中药,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饮食,增强体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疗能够顺利完成,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因化疗受损的机体,并抑制肿瘤细胞,巩固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肺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抗癌实践过程中,袁希福发现,几乎每个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病因病机,简而言之即“虚”、“瘀”、“毒”。针对这三大病机,袁希福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通过采取“扶正”“通淤”“排毒”三大对策,结合肿瘤发病的不同程度、肿瘤存在的不同部位及患者的不同身体特质,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平衡,帮助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多年来,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便利国内外肿瘤患者的就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开设了袁希福远程医疗中心。通过微信与患者进行快速、有效沟通,结合患者的舌苔、面色照片,病史资料及影像资料等,袁希福抗癌专家团制定“三联平衡”抗癌方案,并通过邮寄药物及时用药,使其足不出户亦可享受到专业中医的诊治,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问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樊雪梅,女,肺癌,河南漯河市人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按作用机制划分)

肺癌靶向药物(靶点机制划分) EGFR 突变 EGFR又叫 HER1 或者 ErbB1,是 ErbB 受体家族四大成员之一。EGFR 过分频繁表达能激活下游重要的信号通路(如 ALK),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存活,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因此,在 NSCLC 的研究中,EGFR 一直是一个热点。像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这样早期的小分子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刚问世时是面向所有既往接受过化疗的 NSCLC 患者的。而像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这样新推出的 EGFR TKI 则在此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性研究显示,亚裔、女性、腺癌、既往少量 / 无吸烟史等临床特点可以增加 EGFR TKI 治疗的敏感率。这个结论的分子基础是,18-21 号外显子突变(最常见的是 19 号外显子的缺失和 21 号外显子上的 L858R 位点突变)能编码出大量 EGFR 酪氨酸激酶,上述突变分别占总突变情况的 45% 和 40%。另外还有18 号外显子的突变及 20 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占总突变情况的 5%-10%。18 号外显子的突变能增加 EGFR TKI 的敏感性,而 20 号外显子的突变却会导致EGFR TKI 原发耐药。EGFR 突变在拥有前述临床特征的患者中更加常见。肺腺癌患者中,大约有 15% 的白种人和 30-50% 的东亚人拥有 EGFR 基因突变。而对于那些无吸烟史的东亚人,这项比例高达 50-60%。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初发的敏感性 EGFR 突变的 NSCLC 患者,应用 TKI 治疗在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上均优于化疗。易瑞沙泛亚洲研究(IPASS)结果表明,对于经选择的 NSCLC 患者,吉非替尼效果优于紫杉醇 + 卡铂的化疗。但对于EGFR 野生型患者,TKI 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5 个月的 PFS 完败于化疗组的6.5 个月。在其他随机研究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阿法替尼均能改善有 EGFR 基因突变患者的 ORR 和 PFS。这些研究为晚期 NSCLC 的合理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应常规进行 EGFR 基因检测,并根据突变情况选择是否行 EGFR TKI 一线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对 EGFR TKI 耐受性良好。EGFR TKI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痤疮形式皮疹,皮肤瘙痒和腹泻。相比化疗,很少出现 3 级 -4 级不良反应,故较少出现调整剂量和停药。坏消息是,所有接受 TKI 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并最终导致肿瘤进展和死亡。好消息是,人们经过反复活检已经发现了 TKI 治疗耐药的部分分子机制。比如,大约有 50% 的获得性耐药患者身上出现了前文提及的 20 号外显子(T790M)变异。此外,MET 扩增(5%)、HER-2 扩增(8%)、PI3K 突变(5%)及 NSCLC 转变为小细胞肺癌(18%)等也是常见的耐药机制。基于此,新一代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开始针对上述获得性耐药的途径,如 T790M、HER2、MET 及 PI3KCA 等。比如第二代的不可逆 EGFR TKI 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是泛 ErbB 抑制剂。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抑制 EGFR 突变表达的同时还能抑制 T790M 耐药变异。虽然临床前研究显示成果喜人,不过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治疗一代 EGFR TKI 耐药的临床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一项随机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对经一代 EGFR TKI 治疗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OS 与安慰剂相当。另一项研究证明达克替尼也一样。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荐作为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第三代 EGFR TKI(CO-1686 和 AZD9291)对 T790M 的选择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早期的研究表明,CO-1686 和 AZD9291 对经一代 EGFR TKI 治疗过,且 T790M 变异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RR 分别达到 58% 和 64%。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疾病进展阶段及时的进行分子分析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肿瘤精准医疗探索

我国肿瘤精准治疗的现状和思考 精准医疗的概念来源于个体化医疗,Mirnezami等认为,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从而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国较早提出如何构建精准医疗体系的夏锋和韦邦福认为,精准医疗模式以患者最大获益和社会医疗投入的高效配置为宗旨,结合现代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治疗学、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技术、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等,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走向整合化,为每个人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2015年,国部分专家对精准医疗的定义达成共识:“精准医疗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畴[3]”。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精准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力图从疾病的预防、检测、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等层面,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进而针对患者个体特征制定并实施医疗

决策和处理方法,以期实现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我国之所以也要发展精准医疗,从广义上来说,这个政策最终会减少政府的医疗费用支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资金也能够被“精准”使用。而且,精准医疗所涉及的医疗技术均居当前最先进水平,我国应当紧跟世界科学技术的潮流。从狭义上来说,精准医疗从个人层面实现个体化医疗,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 一、在肿瘤方面的发展方向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最新统计,全球每年肿瘤新发病例1 400万,死亡820万,全球患肿瘤病例超过2 500万[4]。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337.2万,因癌症死亡约221.3万。全国每分钟就有6.4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9 216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5]。当前严峻的现状,促使医疗专家尽快突破传统模式,寻找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因此,精准医疗的理念提出后,肿瘤科学就成为精准医疗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精准肿瘤医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在精准肿瘤医疗模式中,对肿瘤的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重要保证。与以往通过特殊染色、光学或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等方式对肿瘤进行分类、分型和分期不同的是,精准医疗时代下是利用各种基因测序方法对肿瘤进行诊断。在对肿瘤进行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较好的治疗。

肺癌药物治疗方案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新药,如诺维本、泰素、健择、泰素帝等,给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带来了希望,不少研究进行了新老方案的比较,认为新药方案优于老方案。目前新药铂类方案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但这些一线方案到底哪个方案更具优势,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2000年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提交的ECOG1594报告,是最早对新药方案进行比较的大规模多协作研究,共有1 163例IIIB、IV期病人接受了评估,比较了第三代化疗新药组成的4个方案泰素/顺铂(TP)、健择/顺铂(GP)、泰素帝/顺铂(DP)、泰素/卡铂(TC),结果没有哪个方案显示出明显优势,仅GP组疾病进展时间较其他组长,有统计学意义。 2003年ASCO报告了一个多研究(TAX326),这是迄今为止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的最大规模随机研究。12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DP组、DC组、NP组。研究显示DP较另两组有明显更高的有效率和明显更长的1、2年生存率,DC和NP 的结果相似。NP方案的贫血和恶心呕吐较另两组严重(P<0.01),另外总的生活质量评估、体重减低、PS评分和疼痛改善均有利于两个泰素帝铂类治疗组。这个试验结果为泰素帝/顺铂作为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有力证据,FDA已批准泰素帝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一个关于健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个分析包括13个随机临床试验,纳入分析的试验有新药之间的比较,也有新药与老药之间的比较,共4556例。分析结果显示含健择方案有更好的生存受益(P<0.001),相应的1年和2年绝对受益分别为3.9%和2.6%。在亚组分析中看到,含健择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为9.0个月,而对照组含铂方案为8.2个月;另外分析还显示了含健择方案在疾病进展生存方面的优势(P<0.001),1年绝对受益为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1个月与4.4个月。此Meta分析提示,健择/铂类方案能使患者获得统计学意义的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再次证实了健择/铂类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良好疗效,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 从上述几个临床资料中看出健择铂类方案和泰素帝铂类方案似乎有一定优势,留给我们的疑问是泰素帝铂类方案与健择铂类方案到底哪个在一线治疗中更优越。遗憾的是目前除了ECOG1594设计中有健择/顺铂与泰素帝/顺铂比较外,其他第三代方案随机对比的临床研究均未设计这两组方案的比较。 1.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 上及全国协用和临床上推荐的较有效果的化疗方案有如下几种。 (1)CAO(市胸科)方案 TX (血栓素)1 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ADM (阿霉素)50~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VCR(新碱) 1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2)EP 方案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DDP(顺泊) 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每3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3)VAP方案 VP-16 (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m2,静脉滴注,第3~5天; ADM (阿霉素)4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 DDP(顺泊) 20~30 mg/m2,静脉滴注,第8~12天。 每4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杭渤1,2,束永前3,刘平3,魏光伟4,金健1,郝文山5,王培俊2,李斌1,2,毛建华1 摘要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肿瘤为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相同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成为精准医疗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组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本文介绍精准和个体化医疗的概念、基础和意义,简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实施精准医疗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首次将其分为间接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及诊断)和直接方法(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在抗癌药物直接筛选的应用),最后扼要阐述精准医疗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分子组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Concept, technology and perspectives HANG Bo1,2, SHU Yongqian3, LIU Ping3, WEI Guangwei4, JIN Jian1, HAO Wenshan5, WANG Peijun2, LI Bin1,2, MAO Jianhua1 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fined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mics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Human cancer is a complex and intrins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in which patients may exhibit similar symptoms, and appear to have the same pathological disease, for entirely different genetic reasons. Such heterogeneity results in dramat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 cancer drugs. Therefore, oncology is one of the best fields for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e availability of omics- based big data,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paves a way for precision medicin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n, various current available biotechnique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biomarker-based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and direct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s for direct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categories. Finally, perspectives of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facing challenge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precision medicine personalized medicine omics biomarker detection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 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迈向精准医疗: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报告中,对“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和措施做了系统的论述[1]。报告探讨了一种新的疾病命名的可能性和方法,该方法基于导致疾病的潜在的分子诱因和其他因素,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病人症状和体征。报告建议通过评估患者标本中的组学(omics)信息,建立新的数据网络,以促进生物医学研究及其与临床研究相整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20日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将“精准医疗计划”作为美国新的国家研究项目发布,致力于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让每个人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医疗,从而“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此举措很快得到了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医学界的热烈响应[2, 3],当然也包括来自医学界和社会的争议。 1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1.1 定义 什么是精准医疗(又称精确医学),其与通常所讲的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又是什么关系?精准医疗就是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如基因组信息,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个体化医疗利用诊断性工具去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遗传性标志物,然后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情况,协助决定哪一种预防或治疗干预措施最适用于特定的患者。通俗地讲,个体化医疗就是考虑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因人而异,为理想化的治疗。而精准医疗着眼于一组病患或人群(图1),相对于个性化医疗针对个体病患的情况更为宽泛,更可行。两者有共同的内涵。也有医疗和研究机构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如杜克大学的“精准和个体化医疗中心”。 图1精准医疗的核心Fig. 1 Heart of precision medicine

靶向治疗肺癌早期

靶向治疗肺癌早期 第一类: 为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常用药物为特罗凯、易瑞沙。其主要机理是通过与特定的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启动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达到控制肺癌生长的作用。 第二类: 为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阿瓦斯丁。其主要机理是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使肿瘤生长缺乏足够的营养,最重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目前这两类药物都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被美国癌症综合治疗机构确立为标准治疗方案的药物之一。 肺癌靶向药物疗效显著: 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应用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普通肺癌患者中的有效率肿瘤缩小50%以上,疗效保持4周以上超过20%,而在经过基因分析的优势人群中,有效率能达到70%~80%。 除此以外还有约40%的患者,药物能对他们的肿瘤起稳定作用肿瘤没有缩小,但也没有扩大和转移,靶向治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控制率达到60%~70%。 专家提醒: 具体应该选用何种分子靶向药物,一定要在肿瘤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切忌自己在网络上随便买药应用。因为,一方面药物的质量难以保证,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药物无效,反而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的例子如:部分病人有肺间质性病变的病史,可是病人应用靶向药物没有经过基因检测,疗效不佳并且出现间质性病变加重。 肺癌是属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疾病,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至今都不能确定到底哪一种致癌因子导致的肺癌,肺癌一般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肺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癌症的治疗方法: 肺癌的治疗方法其实没有固定的,肺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就相比消化系统癌症而言,肺癌的患者饮食是比较好解决的,肺癌病人应少吃油腻跟辛辣、烟、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有当病人经过手术切除,或中西医放射治疗,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之后因注意完全禁止吸烟,注意生活环境空气的质量,保证空气新鲜,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有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从而促使肿瘤变小,控制癌症症状。

肺癌与精准医疗_周彩存

肺癌与精准医疗 周彩存,蒋 涛 Precision medicine for lung cancer ZHOU Caicun, JIANG Tao   DOI: 10.3781/j.issn.1000-7431.2016.21.203[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433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治疗;精准医学;肿瘤驱动基因;基因疗法;血管生成抑制剂;免疫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431 (2016) 04-0365-07 AUTHORS FROM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Shanghai 200433, China [K E Y W O R D S ] L u n g n e o p l a s m s ; Diagnosis; Therapy; Precision medicine; Tumor driver gene; Gene therapy;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Immunotherapy Correspondence to: ZHOU Caicun (周彩存)E-mail: caicunzhou_dr@https://www.360docs.net/doc/5114658114.html, TUMOR , 2016, 36 (04): 365-371 FINANCIAL DISCLOSURE: The authors have indicated they have no financial relationships relevant to this article to disclose. Received 2016-01-18 Accepted 2016-03-19Copyright? 2016 by TUMOR All rights reserved 近年来,肺癌研究进展很大。在中国,有关肺癌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肺癌研究大国。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其他肿瘤相比,肺癌的精准医疗开展得相对较早,发展也最快。 1 肺癌筛查与精准医学 目前已有共识,筛查对于“捕捉”肺癌早期患者有效。肺癌的筛查与结直肠癌类似。结直肠癌的筛查一般是针对50岁以上人群,且筛查结果中30%是腺瘤。肺癌是针对55岁以上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 筛查,由此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肺癌筛查结果中30%是肺部结节,这与结直肠癌的情况基本相同。 吸烟是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然而,在50岁以前,性别和吸烟对肺癌发病的影响不大。在中国,非吸烟相关性肺癌也很常见,这可能与长期接触油烟、二手烟以及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有关。另外,在美国,肺癌筛查对吸烟的定义是20包年,且筛查年龄定为55岁以上。这个筛查年龄并不适合中国人。目前有很多学者认为,对中国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可能需要从40岁开始。 即使这样, 肺癌筛查仍然有很多问题。例如,缺乏随机对照研究,以及如何判定高危群体等。尤其是大量人群筛查后,发现绝大多数并不是肺癌,这势必造成了公共医学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度筛查引起的人体伤害。美国的筛查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每做320人的人群筛查就可以救活1人,但假若不做选择即对所有人进行CT 筛查,则每400人就会有1人死于筛查中放射线引起的肿瘤。由此提示,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筛查非常重要,这是精准医学反映在肺癌筛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目前人们还未找到精确而充足的肺癌分子标志物,这正是肺癌精准筛查的困难所在。2 肺癌分子标志物及精准治疗策略2.1 肺腺癌的驱动基因 腺癌和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一些诱发 TUMOR Vol. 36, April 2016 肿瘤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4658114.html, 365 专家论坛?Expert Forum

治疗肺癌的中成药

治疗肺癌的中药名目繁多,有天然纯中草药,也有经炮制的中草药。肺癌常见中草药有白术、茯苓、生地、当归、丹参、枸杞子等等。肺癌常用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兼顾局部与整体,可单独行之,也可结合手术、放化疗使用,可起到不同的疗效。 治疗原发性肺癌的参考方: 1 夏枯草24克,蒲公英30克,昆布30克,生牡蛎30克,石韦30克,茯苓24克,生熟薏苡仁各24克,南北沙参各12克,肥知母12克,瓜蒌皮24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2 石斛15克,藕节12克,天冬12克,苦桔梗6克,生甘草6克,桑白皮12克,蒲公英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 紫草根15克,生地15克,地榆12克,王不留行12克,五味子6克,麦冬12克,鱼腥草30克,蒸百部12克,天花粉12克。水煎,每日剂,分三次服。 4 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6克,白芍12克,大麦冬12克,象贝母9克,土茯苓30克,山慈姑12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5 紫草根30克,蚤休15克,前胡9克,夏枯草24克,昆布30克,山海螺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6 蜀羊泉30克,寻骨风24克,桑叶12克,茯苓24克,土茯苓30克,菝葜30克,生黄芪15克,炒党参12克。水煎,每日1剂,分三次他。 治疗肺癌的中成药: 清肺散结丸:是根据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肿瘤治疗学的理论而开发研制的新型呼吸系统肿瘤治疗药物,选用灵芝、冬虫夏草、阿胶、珍珠、牛黄、绞股蓝等十余种名贵中草药,科学配方,按炮制规范,采用现代最新工艺精制而成。在治疗肺癌上抓住益气补血,扶正袪邪,平衡阴阳三大根本,全面调整机体的抗癌能力和适应能力。 金复康口服液: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用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证不适合手术、放疗、化疗的患者,或与化疗并用,有助于提高化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 鸦胆子油软胶囊:抗癌药。用于肺癌、肺癌脑转移、消化道肿瘤及肝癌的辅助治疗剂。

肺癌多种靶向药物临床数据对比

肺癌多种靶向药物临床数据对比 1. 吉非替尼:化疗失败后使用吉非替尼可延长总生存期半个月,对不吸烟的患者、亚洲的患者特别有效(延长总生存期3-4个月)。但吉非替尼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效果很差,总生存期甚至有所缩短,因此吉非替尼一般作为三线药物。 2. 厄洛替尼:如果不考虑人种差异,化疗失败后使用厄洛替尼的效果优于吉非替尼(HR: 0.70 vs 0.89),可延长总生存期2个月。厄洛替尼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效果不明显,但也不至于像吉非替尼一样呈劣效性。另外,厄洛替尼对于不吸烟、EGFR突变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总生存期延长10个月以上。 3. 埃克替尼: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极其类似,治疗效果优于吉非替尼,但由于没有埃克替尼vs厄洛替尼对照试验数据,只能推测二者效果相当。但埃克替尼的半衰期很短,每天需要口服3次,总的来说逊色于厄洛替尼。 4. 阿法替尼:阿法替尼对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耐药型患者并不好,虽然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总生存期是缩短的。有意思的是,该药对于EGFR的Del19突变、L858R 突变有奇效,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一倍,而总生存期与常规化疗相当,因此作为一线药物获批。 5. 克唑替尼:克唑替尼是专门针对ALK阳性患者的药物,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一倍。由于ALK阳性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在3-5%,市场虽不小但也不大。 参考临床试验: 吉非替尼vs安慰剂 1692例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随机分成吉非替尼组(250mg/天)、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6个月、5.1个月(HR=0.89)。对于不吸烟的患者(n=375),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6.1个月(HR=0.67);对于亚洲人,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5.5个月(HR=0.66)。 Ref: Lancet. 2005, 366(9496), 1527-1537. 厄洛替尼vs安慰剂 731例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随机分成厄洛替尼组(150mg/天)、安慰剂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7个月、4.7个月(HR=0.70),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1.8个月(HR=0.61)。 Ref: N Engl J Med. 2005, 353(2), 123-132. 克唑替尼vs培美曲塞/多西他赛 347例ALK阳性非小细胞癌患者分成克唑替尼组、常规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

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一、中国精准医疗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配、全流程的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足进步,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图表精准医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中国精准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2015年取消。在此之前,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多次出台政策,并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对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等开展研究。在政策利好推动下,精准医疗有希望进入发展快轨。 多项政策支持 政府高层相当重视精准医学,批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精准医学也迎来了多项政策支持。 2015年3月,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发布。同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2015年4月15日,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研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 2015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指出,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国家政策的支持将对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等精准医疗相关领域构成利好。预计2015-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增速达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2013年-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中国和印度市场2012-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20%-25%。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短期来看,个性化医疗相关技术和产品对相关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将对相关公司带来可观的增量。 目前国家卫计委允许怀12周以上的高危产妇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以这一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次计算,市场空间约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继续下行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假设成本下行至1500元/人次,渗透率至50%,则市场空间有望上行至120亿元/年。 考虑到每年三四百万的癌症发病人数,基因测序的应用空间巨大。中国癌症发病率正“大幅”上升,2014年中国约有220万人死于癌症,但很多病例本是可预防的。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准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 三、实现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 2015年,“精准医疗”随着奥巴马的宣言一跃成为年度热词。那么,精准医疗的实现目前还面临哪些关键环节的挑战呢? 临床及生物信息整合 精准医学的基本思想应是将临床信息、患者表型与基因蛋白谱进行整合,从而为患者量身制定精准诊断、预后及治疗策略。基于大规模组学数据和临床医学信息的整合需求,临床信息和信息学是精准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