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泉灵北大毕业演讲稿

- 张泉灵北大毕业演讲稿
- 张泉灵北大毕业演讲稿

张泉灵北大毕业演讲稿,张泉灵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新闻主持人,也是北大的才女,以下是一篇关于张泉灵在2011年送给毕业生的一篇演讲稿,这里再次送给毕业季的你们。

张泉灵北大毕业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

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

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的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所以这个遗憾还是有机会来弥补的。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同时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比如说我的师弟和同事撒贝宁,到现在为止,他离开校园已经十多年了,但他还是经常回到北大吃饭和打篮球,并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前两年,最受欢迎毕业生校友的代表,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李彦宏。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觉得自己很失败。那今天其实很多的同学毕业之后,不会像他们那样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来比他们更棒,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数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抛开北大两个字,从零开始,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今天我的出现,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零的单位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其实15年前,和大家一样,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然后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样发展,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虽然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在那个时候,1996年的7月份,其实我内心已经清楚我要什么很多年了,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叫《中华文明之光》,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嘿,这是我想要的。于是知道我要什么,两年之后,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对社会招聘了,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于是我就去考试了,于是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于是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选修课,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虽然发生在那一年暑假里的,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在15年后,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是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显得多么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

大量的很有影响力的和明知完全没有影响力的直播的工作。那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清楚,我是个新闻人。

在直播的现场,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让观众意识到你有这个破绽,而导出了一个系统的安全。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因为我首先知道,我是一个电视人,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而电视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说,嘿,你来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我拒绝得都不会犹豫。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定位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其实在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通常的反驳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所以其实工作15年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有一句话,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

最后还要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建议,等你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不断地听到有人这样表达说,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请大家慢一点自豪。因为通过我的观察,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诸位,你们挺聪明的,能考到这么好的一个学校。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对北大的尊敬,仅仅是因为在18岁的时候经历的一场考试的话,你觉得这应该是北大人的骄傲么?而且请注意一下这句话的口气,如果这句话的重音在北大上,欸,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创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听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请大家说谢谢,并且以你们的行动来证明北大的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北京大学,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让我跟我的师弟师妹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骄傲,让我再有机会,对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以上这篇张泉灵北大毕业演讲稿。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

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现状工作量需具备能力或所受训练类别工作项目工作细目满意待加强未做

卡梅伦北大演讲稿

卡梅伦北大演讲稿 上次来这里时,我是英国反对党领导人。 后来我们有了大选,它产生了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 政府工党现在成了反对党,其宪法职责是公开问责新政=府。 事实上,在今天这个周三下午,要不是我在北京的话,就得准备每周的下院首相质询,议员们可以就所有 **政策向我任意发问。 英国政-府永远从属于法治,这些是对政=府的制约。 有时它会让人沮丧,但我们认为,这最终会使我们 的政=府更好,国家更强。 通过媒体,公众可直接听到与政=府相左的意见,这有时可能很麻烦,但公众对影响我们社=会的问题越了解,最终政=府就越容易作出理智决定,制定出赢得民心的有力政策。 我在英国当首相都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 去内阁蹭饭。 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两周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基本回来满脸都口水。 我要是进了老百姓家,抱着老百姓哭。

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 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 tuesday 9 november XX pms speech at beida university, china a transcript of speech given by the prime minister at the beida university in china on 9 november XX. read the transcipt: introduction twenty five years ago i came to hong kong as a student. the year was 1985. deng xiaoping and margaret thatcher had recently signed the historic joint declaration.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successful handover of hong kong and the great progress hong kong has continued to make is an example to the world of what can be achieved when two countries cooperate in confidence and with

我是一名军人演讲稿

我是一名军人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 首先给大家拜个年,恭祝大家一帆风顺,两全齐美;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春风;九久康泰,十全十美。(鼓掌,如果觉得有更好的祝福语可以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青春军旅,“给力”无限。 i have a dream . i want to be a good soldier.带着这个最初的梦想我加入了军队。参军之前在父母眼中我就是个孩子,需要家长的呵护和照料。离开温室花朵是否依然可以美丽绽放?说实话很担心。因为80后身上有太多“矫情”。但是当我穿上军装那刻所有顾虑烟消云散了,我是一名军人,永不言败。抛弃所有顾虑投入大家庭的怀抱吧。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青春军旅献,“给力”无限情。部队大家庭的悉心培养让我们茁壮成长,日趋成熟。优秀的连队官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科学合理的训练让我们进步迅速,营养丰富的饮食使我们体格健壮,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实了我们的军旅生活。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每日一进,向优秀敬礼成为我的奋斗目标。一个多月的军旅生活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和意义。穿上这一身军装从此赢得人们的微笑和信赖的目光,我的身上也肩负了一种神圣崇高的责任,祖国需要我们,保家卫国忠于党,让青春的热情在军营发光发热,我们无怨,无悔,无惧。 “神马都是浮云”,实干奋进才是硬道理。合格已经out.我们要向优秀致敬。练就钢铁的身躯,坚韧的毅力,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平年代,虽然不再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但是军人的职责牢记在心。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青春飞扬,“给力”无限!从大学校园迈向部队,我无悔自己的选择。喊出地动山摇的幡号,踏出雷霆万均的步伐。我走进你!可爱的人民解放军!

【最新2018】俞敏洪北大演讲稿-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俞敏洪北大演讲稿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俞敏洪北大演讲稿 ?第二篇:俞敏洪北大演讲稿(3) ?第三篇:俞敏洪教授在北大的演讲稿_ ?第四篇: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 ?第五篇:俞敏洪北大开学仪式演讲稿之完整版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俞敏洪北大演讲稿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掌声)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俞敏洪北大演讲稿。(掌声)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

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 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 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掌声)每 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 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所以 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进了北大 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 学生。(掌声)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 三遍。后来我就去找这个同学,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他说:"我已经忘了。"(笑声)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 念英语》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永远都 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掌声)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老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导致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 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掌声)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当我听说许智宏校 长对学生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 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掌声)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英语水平一塌 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 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 一块圣地,觉得永远够不着。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时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 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切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我知 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分数高,我认为自己是不会被录取的。没想到北大的招 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掌声)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 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 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笑声) 我也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 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读了八百多本书,用了五年时间(掌声)。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我记得我的班长王强是一个书癖, 现在他也在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每次买书我就跟着他去,

张曼菱在北大演讲全文

张曼菱在北大演讲全文|压抑的胜利 (2014-06-04 16:58:33) 转载▼ 分类:人生哲学 压抑的胜利 ——致今日之北大学生 时间:2014年3月29日下午三点至五点 地点:北大理科教学楼303 主持人:高远东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北大中文系79级学生 高远东:曼菱学长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一年北大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我看见,那个场面您是有份的,您在那儿指挥。您对我们后面这几届的学子影响是很深的。下面,请张曼菱学长给我们讲座。 张曼菱: 同学们,感谢你们来听讲座。今天天气好,又是周末,我想很多同学应该是外出了。 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谈一下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怎样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等等。我去年九月在三联书店出的一本书《西南联大行思录》,里面全都是西南联大人的口述历史,基本上是小故事。很有趣,你们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然而,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 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 你们坐在这里,号称是北大学子,然而,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和远。所以,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

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穿越战火,悲歌向前,读书救国。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而你们,虽然头顶名校桂冠,你们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 我今天如果讲故事,对我很容易,可以煌煌万言,因为我已经写出了几本书,还做了纪录片。而听故事,对你们也不难。你们都是考试冠军,否则进不了北大。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当作“知识”与历史一样,转眼就背得烂熟。 然而那又能怎么样? 你们又多了一种死的知识,如此而已。然后你们知道我是西南联大方面的专家。如此而已。 你们是我的师弟师妹,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的校园情。我们,不该是一只大木桶和一只小木桶的关系。就是说,我把我的知识倒一些给你;而是我要关心你们的成长,你们也想从我这儿明白一些迷茫的问题。 我们之间是生命的呼吸和延续,校园精神的传递的关系。 此来北大,我的初衷是要打动你们,打动你们的思想。而不是又增加一点你们的积累,你们的“知识包袱”。 所以我决定不讲故事啦,我要讲一点我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系统,但是鲜活,现实,能够触动你们,能够触动社会。 我从来认为,那些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之类,是最没有用处的,有用的只是细节,具体的环节。这在哲学上是有一派的。 用几个观点,来传播我给你们讲的思想,我不管它能不能形成“系统理论”,我相认它能进入你们的灵魂。因为它是没有人对你们讲过的。 一、压抑的胜利: 你们坐在这里,你们考入了北大,但我并不认为,你们就是天之骄子,就是精英。说实话,我认为,你们能够考入北大的那种因素,那个分数,其实并不是那么光荣,那么有力量,那么有积极意义的。 相反,它是一种消极的标志。 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用功,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

饶毅2020北大毕业典礼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饶毅2020北大毕业典礼致辞:做自 己尊重的人 饶毅是中国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前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博士,20xx年7月,获得20xx年度科学传播人国际奉献奖。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饶毅在北大20xx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饶毅20xx北大毕业典礼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成功的代价是丧失良知,幸福的代价是损害他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无神论者——也就是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大灾小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但却很值得。 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缚、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愿: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关于饶毅的社会评价 20xx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批评。20xx年年底,其又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浪费资源、腐蚀

卡梅伦辞职演讲全文(中英对照)

卡梅伦辞职演讲全文(中英对照) 大家早上好 Good morning everyone, 英国刚刚举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民主活动 the country has just taken part in a giant democratic exercise, 也许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perhaps the biggest in our history. 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Over 33 million people from England, 和直布罗陀超过3300万的人民行使了发言权 Scotland, Wales, Northern Ireland and Gibraltar have all had their say. 应该是感到自豪的是我们信任 We should be proud of the fact that in these islands 这些岛屿上人民做出重大决策 we trust the people for these big decisions. 英国不仅拥有一个议会民主制 We not only have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而且有关英国如何治理的问题 but on questions about the arrangements for how we've governed 有的时候就需要问问人民自己 there are times when it is right to ask the people themselves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 and that is what we have done. 英国人民已经投票决定离开欧盟 The British people have voted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他们的意愿必须得到尊重 and their will must be respected. 我想感谢所有为留欧派奔走的人 I want to thank everyone who took part in the campaign on my side of the argument, 包括所有抛弃党派分歧的人 including all those who put aside party differences 他们支持自己坚信的对有利于国家的观点 to speak in what they believe was the national interest 同时让我向所有脱欧派人士的 and let me congratulate all those who took part in the Leave campaign 努力和激情表示祝贺 for the spirited and passionate case that they made. 英国人民的意志必须服从

《奇葩说》观后感点评

《奇葩说》观后感点评 《奇葩说》观后感 打开手机爱奇艺的app,叹一口气,唉,少了每周必刷的《奇葩说》,感觉生活都失去了很多乐趣。 我真算不得《奇葩说》的铁粉,前几季只是断断续续地看过,直到最近的第四季,才从奇葩大会开始追。因为没有先前的印象,所以看到何炅、马东、蔡康永、罗振宇、张泉灵的组合也并没有 感到多么别扭,反而觉得何老师端坐在议长的座位上“左右逢源”又不失幽默,颇令人舒服。而米未的当家人马东,这个脑子快、 嘴巴快,聪明又狡黠的大少爷,在旁边插科打诨,也让我充满了 期待。 我才知道,所谓的“奇葩”并不是指生活中的异类,而是各 行各业中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或者说“有趣”的人物,甚至包 括大人物李银河、李开复、罗永浩,还有眼前正火的京剧老生瑜 老板王佩瑜。瑜老板教大家学京剧“惊提怒沉笑展眉”,何老师 全程黑脸陈翰宾,还有那个有点二又特别可爱的十八线女团成员 马剑越,都让我觉得好玩又印象深刻。 我自认为是一个靠嘴巴吃饭但是嘴巴上的功夫又不如意的人,所以,我总是对那些会说话的人充满了艳羡,尤其是能说、会说,还说得特别有学问、有道理的人。那一期的辩题是外星人在地球 上留下一个蛋,你是毁掉还是孵化出来。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题

目本来让我颇觉得无聊,但是在各位奇葩辩手们的唇枪舌剑中, 我竟然觉得这完全不是幻想,而就是生活中的我们。尤其是那个 知识分子气十足又沉稳大气的黄执中,最后一辩开口便用“好奇心”和“安全感”惊呆了我。最后一期的四届奇葩之王和导师们 的“恶战”更是令我佩服,精彩的剧情反转了又反转。最会说话 的蔡康永总是温情脉脉,擅长逻辑思维的罗老师一锤定音。我是 一个没有观点的人,哪一方说的有道理我就倾向哪一方。渐渐的,我不再觉得《奇葩说》是个辩论节目,而是一个让颜如晶、马薇薇们展示自我和大众交流的舞台。他们分别从那么多不同的角度说 出了我们藏在心里不能表达或者不会表达的观点,心有灵犀的那 一瞬,有老友相逢的惊喜;如梦惊醒的那一瞬,有恍然大悟的所得。我才知道,被称为“少奶奶”的肖骁只是貌似披了一件“娘炮”的外衣,范湉湉的泼辣和偶尔的粗口也并不是重点。导师和 辩手都没有当下小鲜肉的颜值,而他们却个个充满了魅力。做个 充满智慧而有趣的人,这才是《奇葩说》让我得到的。 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充满智慧和有趣的人吗?其实,单单是 有趣,就已经很令人羡慕了。 我新教的班级里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女孩子叫常雪茹,上次 和学生们去泰安旅游的时候,我和她爸爸交谈,方知我们竟然是 同级不同班的同学!甚至我们都彼此知晓对方的名字!我的这位 常姓同学比我大几岁,但是显得很是苍老。他如今在某厂工作, 妻子开着一家茶叶店。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女儿的作文中充

军人演讲稿两篇

军人演讲稿两篇 军人演讲稿两篇 篇一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98抗洪,当我看到,30万官兵,英勇顽强,奋战洪魔的时刻;汶川地震,当我看到,13万大军,临危受命,抗震救灾的时刻;北京奥运,当我看到,三军将士,坚定信念,投身奥运的时刻,当兵——就成了我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站在>演讲台上,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就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军人。 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当兵,为了什么?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中国军人,为了谁?为了13亿炎黄子孙的幸福安宁,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是当代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我深深地知道: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报效国家,就是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 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作为90后的新兵战士,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有我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有我五彩斑斓的梦想,我多想呆在父母的身边,撒娇打浑,我多想走在繁华的都市,自由驰骋。但是,我不能,从选择军营的这一天起,就注定,我的名字属于中国,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幕帏已经拉开,就要当好剧中的角色。时刻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军人,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自觉履行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爱军精武,英勇善战,珍惜荣辱,献身使命。 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军人!

马云北大演讲稿内容全文(完整版)

XX马云北大演讲稿内容全文(完整版)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好像认为马云很差。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马云北大演讲稿》,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马云北大演讲全文我不懂技术,所以阿里技术是BAT中最强的 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好像认为马云很差。 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们公司技术才最好。 不懂技术,在于我们对技术的尊重,我们没法吵架。如果我很懂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很就会悲摧,我三天两头会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因为我不懂,我才会好奇敬仰的看着他们说就应该这么做。 事实上也是这样,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在中国能够发展成这样,在全世界发展成这个样子,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懂。这个不是笑话。王坚知道,我们六年以前,整个阿里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哪的时候,我们认为数据是未来的方向,云计算是未来的方向。但是到底怎么搞,发展5K技术,5000台机器,登月项目等等,讲了很多名词,我都没听懂,总之

我认为这个一定是未来,不管怎么样,咱们一定搞下去。 但是后来腾讯、百度没搞下去,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领导知道这个搞不下去,而我是不知道这个搞不下去。我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这么的难,所以只是说了句这个东西反正怎么样,一定得搞下去。网上很多人说,包括我们公司内部也有一大部分人批评说马云被王坚忽悠了,这个云计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5,000台计算机合在一起,我根本没听懂。但是我认为如果说我们拥有这个,如果能解决社会的问题,那当然应该做下去。 所以,想也没想,从预算、人头、资金,我们一路投,最后我们走了出来。所以,心里想想,正因为不懂技术,不懂技术没关系,要尊重技术、热爱技术。所以,这是阿里巴巴走到现在为止,我的一些看法。 我绕了世界一圈,才发现梦想终点就是阿里——但我也嫉妒腾讯 我这次刚刚跑了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前面七天我走了六个城市、三个国家,到了洛杉矶、纽约、华盛顿、巴黎、罗马,然后回过来。想到戴珊讲的梦想,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那时候学外语,最大的梦想是早上在巴黎、中午在伦敦,晚上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现在才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其实非常的辛苦,时差颠倒、吃的不合适,语言都在不断的交换,这是非常之辛苦。

本色张曼菱站在高处看远方

本色张曼菱站在高处看远方 她曾经在云南德宏傣家边寨做过知青,在昆明 医学院做过工人,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在天津作 协进行文学创作,在海南创办文化企业, 当时收视热潮的电视连续剧《天涯丽人》 她是独立制片人、导演、职业作家。 十年代,她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交流, 之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女性。 “狂妄”的代名词 1948年,张曼菱生于云南昆明,父亲是书艺双绝 的民间布衣,母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在父 母的熏陶下,她自幼便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但这位 文学少女并不文静, 她不仅 f 生格火爆,还是敢于“第 一个吃螃蟹的人”。 1969年,张曼菱到云南德宏当知青, 7 年后,跑 回昆明组织纪念周总理活动, 结果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1977年,她走进考场,并取得优异成绩。遗憾的是, 在政审环节,张曼菱与复旦大学失之交臂。 1978 年, 她重新走进考场,拿到了全省第一个高考文科状元。 然而,反革命帽子如影随形,几乎所有的学校对 制作出引起 上个世纪八 是改革开放

她避而远之。就在张曼菱心灰意冷时,两位来自北大的招 生老师,走进她家,毅然录取了她。 进了北大,她是出了名的才女:曾在著名刊物《当代》上,发表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之后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青春祭》,被誉为中国大陆知青电影的巅峰之作。她更是校园里最醒目的“狂妄”者:各种标签贴到她的身上,“跳楼”、“寸头”、“小皮帽”、 “唱歌”……每个举动都轰轰烈烈。 1980年,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北大有3 个教工名额,2 个学生名额,张曼菱主动报名参加了竞选,成为第一个“女竞选者”。她大讲人性解放、女性解放和女性自我意识。结果她在竞选中的言论行径,被人列为反面证据写进大字报。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党中央。就在上面要处理她时,北大老师们想方设法去保护她,大师季羡林更是担心她,让秘书每天“尾随”她,直到她被通知到人民大会堂领庄重文学奖,季羡林才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无碍了。”因此张曼菱也和季羡林成了忘年交。 后来她才知道,在当时的北大,被老师保护过的不止她一 个学校难免犯 生。那时的北大老师们认为,学生在学 错,而老师要 帮助他们成长、承担。这样学生们到社会上才不会再犯错。

最受欢迎的一篇北大毕业典礼发言稿

最受欢迎的一篇北大毕业典礼发言稿 本文是关于典礼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黄岩谊老师在北大化学院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能够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我已经深感荣幸;而让我站在这里发言,则受宠若惊。心里激动却又紧张:我何德何能,可以在你们完成学业即将远行之际,代表学长送去我们的祝福与希冀? 我平时从来没有主动回忆过自己的毕业,倒不是因为毕业前两天丢了伴随我四年的一辆自行车心里很搓火;主要是一回忆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惊叹时间流逝速度之快,而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太老。我从化学学院毕业过两次,一次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1997年,我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五年后,2002年,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在北大读书一共九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化学楼里面度过的。每次回到化学楼,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心里踏实。心里踏实的时候,想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触动心灵的深处。但是,就算触动了心灵的深处,我的这个发言很未必能让人记住,起码我不记得我的毕业典礼上那些发言的人都说了些什么。更糟的是,我已经想不起来是谁发言了。 在这里,我想以一个师兄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经历,谈谈毕业后的生活与工作。我想谈三个方面。

第一,兴趣与工作 胡适先生在1932年北大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他还说:“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第三: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本科毕业十六年来,我对胡适先生当时的这三个药方佩服地五体投地。 第一个药方,由于我的职业,倒是很好地解决了。我总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药方,非职业的兴趣。我的本科阶段,学习不算最用功的,花费了很多时间搞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有一个爱好,一直伴随我的生活,就是照相,所有的钱,都花到了和照相有关的地方。以至于我博士毕业前来回纠结了很长时间,我是当一个科学家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可以看得出来,我当时特别想把摄影当成我的职业。后来,我在加拿大碰到了一个退休的化学教授,我和他聊起了我这个纠结,他告诉我说,把摄影当成一个爱好,可以很快乐,时时体会这一兴趣的美妙;但是,如果

卡梅伦就职演讲稿全文

卡梅伦就职演讲稿全文 卡梅伦就职演讲稿全文,作为英国首相卡梅伦,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这里管理资料网整理关于卡梅伦的就职演讲稿全文。 卡梅伦就职演讲稿全文 HER MAJESTY the queen has asked me to form a new government and I have accepted。 女王陛下已经授权予我组建新政府,我已接受了这一任命。 Before I talk about that new government, let m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one that has just passed. Compared with a decade ago, this country is more open at home and more compassionate

abroad, and that is something we should all be grateful for。 在谈论新政府之前,请允许我谈一谈最近刚刚发生过的一件事情。与十年前相比,这个国家对内更加开放,对外更加富有同情心,我们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On behalf of the whole country I’d like to pay tribute to the outgoing prime minister, for his long record of dedicated public service。 我谨代表这个国家,对长期致力于公共服务的前任首相深表赞扬。 In terms of the future, our country has a hung parliament where no party has an overall majority and we have some deep and pressing problems – a huge deficit, deep social problems and a political system in need of reform。 就未来而言,我们的议会无任何党派占明显多数,我们面临着一些深刻而紧迫的问题庞大的赤字、深刻的社会问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演讲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演讲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讲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

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

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的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

我爱我家,我爱我岗演讲稿(1)

我爱我家,我爱我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七连政工员我叫牛锐,很高兴能站在这个演讲台上,为大家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家,我爱我岗》。首先请允许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家是什么?从字典中得到解释是:家就是真正能让你觉得温暖自由窝心的地方。有时候家也不一定是实体存在的,不一定只有你生长的地方才能叫做家,有时候就是一种感觉,有时家在心里。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个家。 当我呱呱坠地时,依依呀呀的学着说话,爸爸妈妈逗我玩,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那时无忧无虑,觉得生活中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后来,当我上学时,进入了半个社会,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天天大部分的时间被拘束在校园里。结识了老师和同学,渐渐的融合到一起,才觉得,原来有老师和同学在的地方也是我的家。 再后来,当我工作时,进入了社会,接触更多的人。有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同事领导。这时觉得,工作岗位是我的家,这个偌大的社会也是我的家。 如今,我在182团呆有一年了,工作也快一年了,就意味着离开老家也有一年了。老家是我的家,现在182团也是我的家。虽然很想老家,但是,在这,我心里倍感温暖,因为我已经融入了182团这个大家庭;我爱我家,因为我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 起初,在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兵团在我心里都是没有概念的,这里的风土人情也不了解。但是,后来我才发现,182团的人是那么的淳朴善良。慢慢的我融入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在这也

有了自己的工作,进入连队,接触班子成员,学了不少东西。朝夕相处,共同进退。终于,我熟悉了这里,在忙忙碌碌中爱上了这里。因为,身边又多了很多关心我、鼓励我的人,更象一个大家庭。 还记得,那个黄金般的八月,连队暑期文化活动这个艰巨的任务压在我的肩膀上。接到任务心里甚是焦躁不安,不知该怎么面对这帮朝气蓬勃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能力远远还达不到给他们排节目。愁眉苦脸的跟书记交流,书记淡淡的笑着安慰我说:“没必要那么大的压力,尽力而为就可以了。”简单的言语让我明白很多。排练的过程中,在王副连长的帮助下,使我节省了不少排练时间。为了使排练能有好一点的成果,我建议连长把音响搬到会议室,连接DVD,让学生跟着音乐练习。排练又苦又累,这对我真是切真切实的考验。连长为了演出那天能有好的效果,四处寻找足够大的篷布当作地毯。看到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件事情齐心协力,就象一个大家庭一样,顿时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力量集聚在心里。终于,演出时间如期而至,我们取得了比想象中更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今天这一切仿佛是过去式了,但是我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印刻在岁月里,存在脑海里、留在心里,永不退色。 因此,我没有感觉在这里有多孤单,因为有你们在;我没有感觉在这里有多不快乐,因为有你们在;我没有感觉在这里有多寒冷,因为有你们在。所以,我多么爱我的家,我多么爱的我的岗位。因为只要有你们在,就有温暖;只要有你们在,就有快乐。只要有你们在,每天都充满希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北大才女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应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名人演讲稿——北大才女卢新宁励志演讲稿: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名人演讲稿——北大才女卢新宁励志演讲稿: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今天,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儿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虽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

张曼菱北大演讲

教育的反思与自省:有感于张曼菱女士的北大演讲精选 已有18423 次阅读 2015-4-5 13:38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自信iCAN 仰望星 空超越名利实现自我 看到朋友转来的这篇演讲,真的是于我心有戚戚,在这个名利日盛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有着太多需要完善和反思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和我们自己超越弥漫在我们身边如“浓重雾霾”一样的名利,仰望星空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做的人多了,这世界才真的变得有意义。其实这也正是九年来我和国内外同行不遗余力推动iCAN大赛的源动力,希望每一个人都早点儿觉醒并开始相信自己并走向成功,相信:Yes,iCAN! 张曼菱北大演讲:你们的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 2015-04-05五道口书院五道口书院 张曼菱(1948—),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电视制作人、社会活动家,北大才女。1969年赴盈江县平原区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员、天津作家协会理事、海南作家协会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青年时代曾在云南德宏傣家边寨当知青。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0年在大学生竞选中作为北大代表,成为当时令人瞩目的候选人之一。1982年以“文科论文第一”的成绩毕业,到天津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在校期间即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一时轰动京华,后改编为电影《青春祭》,饮誉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大陆知青电影的巅峰之作,成为一代人心灵的丰碑。作为西南联大的史料抢救者与研究者,她担纲制作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深得海内外联大校友认同,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是2014年3月29日张曼菱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实录,张曼菱先生观点犀利独到,极具穿透力,值得您耐心读完。 同学们,感谢你们来听讲座。今天天气好,又是周末,我想很多同学应该是外出了。 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谈一下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怎样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等等。我去年九月在三联书店出的一本书《西南联大行思录》,里面全都是西南联大人的口述历史,基本上是小故事。很有趣,你们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然而,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 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 你们坐在这里,号称是北大学子,然而,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西南联大人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阂远。所以,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 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穿越战火,悲歌向前,读书救国。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而你们,虽然头顶名校桂冠,你们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 我今天如果讲故事,对我很容易,可以煌煌万言,因为我已经写出了几本书,还做了纪录片。而听故事,对你们也不难。你们都是考试冠军,否则进不了北大。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当作“知识”与历史一样,转眼就背得烂熟。 然而那又能怎么样? 你们又多了一种死的知识,如此而已。然后你们知道我是西南联大方面的专家。如此而已。 你们是我的师弟师妹,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的校园情。我们,不该是一只大木桶和一只小木桶的关系。就是说,我把我的知识倒一些给你;而是我要关心你们的成长,你们也想从我这儿明白一些迷茫的问题。 我们之间是生命的呼吸和延续,校园精神的传递的关系。 此来北大,我的初衷是要打动你们,打动你们的思想。而不是又增加一点你们的积累,你们的“知识包袱”。 所以我决定不讲故事啦,我要讲一点我的思想。这些思想并不系统,但是鲜活,现实,能够触动你们,能够触动社会。 我从来认为,那些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之类,是最没有用处的,有用的只是细节,具体的环节。这在哲学上是有一派的。 用几个观点,来传播我给你们讲的思想,我不管它能不能形成“系统理论”,我相认它能进入你们的灵魂。因为它是没有人对你们讲过的。 一、压抑的胜利 你们坐在这里,你们考入了北大,但我并不认为,你们就是天之骄子,就是精英。说实话,我认为,你们能够考入北大的那种因素,那个分数,其实并不是那么光荣,那么有力量,那么有积极意义的。 相反,它是一种消极的标志。 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用功,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 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是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了高分,进了北大。 我称之为“压抑的胜利”。你们赢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