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模拟试卷(一)

2015年4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反映“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这一主题的通讯是()A. 《“一厘钱”精神》B.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C. 《华阳礁上补给忙》D.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这是党和人民送给一位鞠躬尽瘁的好干部的挽联。
这幅挽联出自()A. 《核弹元勋的“三子”》B.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C.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D.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这句话出自哪一篇新闻作品()A.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 《桌上的表》C.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春夜》是一篇()A. 人物消息B. 人物专访C. 风貌通讯D. 新闻特写【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夜宿车马店》的作者是()A. 穆青B. 邓拓C. 范敬宜D. 刘云山【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反映在发展多种经营时,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工作通讯是()A. 《并非鱼草之争》B. 《“妈妈教我放鸭子”》C.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D. 《小城风光更迷人》【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桌上的表》反映的事实发生在()A. 解放重庆时B. 解放上海时C. 解放洛阳时D. 解放南阳时【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在一篇报道日本游客在寒山寺听新年钟声的新闻中,子夜时分大钟一共敲响了()A. 100次B. 101次C. 108次D. 99次【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水面下的桥梁》一文的背景是()A. 前苏联卫国战争B. 抗美援朝战争C. 伊拉克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华阳礁上补给忙》是一篇()A. 现场短新闻B. 深度报道C. 解释性新闻D. 述评性新闻【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在《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一文中,“她躺在地上,身穿皱巴巴的短外套,黑头发卷曲着:即使死了,看上去也是那样年轻”一段描写的是()A. 墨索里尼的宣传部长B. 墨索里尼的女秘书C. 墨索里尼的女儿D. 墨索里尼的情妇【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平常事足以体现我们时代最美好的思想、最高尚的风格”,这句话是下列哪篇报道的开篇()A.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B.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D.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一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A. 纵式结构B. 横式结构C. 纵横交叉式结构D. 双线并行式结构【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一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日期,这个日期正好是法国国庆节。
全国2010年4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全国2010年4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对新闻报道时效性与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一般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新闻价值越大B、一般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新闻价值越小C、新闻报道时效性与新闻价值之间没有联系D、一般而言,新闻价值的大小是决定报道者是否应尽快报道新闻事实的唯一因素2、“第一代导语”的最显著特征是()A、简洁明快B、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C、活泼生动D、突出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3、下列著名记者中,在突破会议报道固有模式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是()A、郭玲春B、范长江C、穆青D、黄远生4、新闻作品分析研究的起步阶段是()A、理性认识阶段B、感性与理性统一阶段C、感性认识阶段D、挖掘新闻作品个性阶段5、新闻作品的主题,一般应该()A、通过叙述一定的事实来说明和表现B、在作品的开头或结尾点明C、在文中不断出现,以使读者领会与把握D、通过报道的首尾呼应而得以深化与升华6、下列表述最能概括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语言特色的是()A、细腻传神B、简练生动C、华丽绚烂D、平实枯燥7、对于新闻作品中抒情这一表现手法,下列表述不当的是()A、抒情是通讯文体最主要的表现手段B、通讯中的抒情,要努力做到缘事而发,情景交融C、抒情常常与叙述、描写或议论结合起来运用D、通讯中的抒情不可滥用,而是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8、所谓“狭义的新闻”,是指()A、特写B、通讯C、电讯D、深度报道9、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的报道结构,属于()A、金字塔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纵横式结构D、悬念式结构10、为充分体现新闻事件的接近性,记者在报道时的一种常用手法是()A、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点明事实与受众之间的利害关系C、巧用字词,使报道更富文采D、采用进行式报道、连续性报道的形式1l、下列中国著名报人、记者中,可称为政论家的是()A、范长江B、邵飘萍C、梁启超D、邹韬奋12、新闻敏感主要作用于新闻活动的下列哪个环节?()A、新闻采访B、新闻写作C、新闻编辑D、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13、下列作品中,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是()A、《春夜》B、《相思正是吐黄时》C、《写在绢帕上的诗》D、《别了,“不列颠尼亚”》14、新闻名篇《华美窗帷的后面》的作者是()A、邹韬奋B、范长江C、黄远生D、邓拓15、作品《“一厘钱”精神》属于()A、风貌通讯B、工作通讯C、人物通讯D、事件通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0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华美窗帷的后面》属于通讯文体中的( B)A.工作通讯B.风貌通讯C.人物通讯D.故事通讯2.下列新闻作品中,由范长江所写的是( D )A.《记鲁迅》B.《“一厘钱”精神》C.《谁是最可爱的人》D.《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3.下列作品中,由穆青撰写的人物通讯是( A)A.《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B.《访“葡萄常”》C.《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D.《水城威尼斯》4.下列作品中,大量运用观察性报道手法,写得像一篇目击记的报道是( B)A.《英迪拉·甘地》B.《火葬——甘地永存》C.《师魂》D.《醒来,铜陵!》5.下列对于西方新闻写作中的特稿文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C)A.广义上西方所谓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报道文体B.相对于消息,特稿更为强调将情节、文字的可读性和主题的严肃性相结合C.西方所说的特稿,即为中国新闻文体中的通讯D.近半个世纪来特稿的趋势之一是在遵循客观性的前提下,强调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6.下列对毛泽东的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特色的概括,正确的是( C)A.大量运用抒情、议论等手法,点出了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B.借鉴了散文化的笔法,细致描绘了渡江战役的壮丽场景C.全篇精练扼要、气势雄伟D.灵活运用对比、说明等手法,详细交待了渡江战役胜利对于解放战争全局的影响7.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迅速辨别、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B) A.新闻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媒介素养8.消息写作中,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的结构形式,被称为( D )A.悬念结构B.并列结构C.倒叙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9.被称为“政治访问之母”的著名记者是( A )A.法拉奇B.史沫特莱C.柏生D.比加特10.一般所说的“狭义的新闻”是指( C)A.通讯B.特稿C.消息D.特写11.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为报道主题的是( D)A.《春夜》B.《相思正是吐黄时》C.《小城风光更迷人》D.《别了,“不列颠尼亚”》1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专访的是( A)A.《写在绢帕上的诗》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D.《菜价追踪》13.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新闻素描的是( A)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C.《水城威尼斯》D.《记鲁迅》14.通讯名篇《访“葡萄常”》的作者是( C )A.梅阡B.魏巍C.邓拓D.邹韬奋15.下列通讯作品中,采用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的是( B)A.《醒来,铜陵!》B.《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老报童”罗伊去世了》D.《春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西方新闻记者通常用来提高作品可读性的方法有( ABDE)A.不畏艰险,想方设法亲赴第一线B.亲身经历、观察、体验新闻事件C.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D.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E.注重现场感17.以下属于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的有( ABCDE )A.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B.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C.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D.注重进行式报道,及时将新闻报道出去E.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18.下列新闻作品中,以现场描写为突出特色的作品有( BE)A.《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B.《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C.《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D.《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E.《华阳礁上补给忙》19.新闻作品的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 BC )A.真实性B.特殊性C.个别性D.可看性E.重要性20.要成功地进行新闻作品研究,需要灵活运用的思维形式有( ABDE)A.创造性思维B.立体思维C.求同思维D.宏观思维E.求异思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何对一个新闻作品进行新闻主题方面的分析?22.如何理解新闻作品研究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23.简述新闻的真实性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2012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2012年4⽉⾃考真题及答案:中外⽂学作品导读⼀、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继《春秋》之后,最先出现的⼀部记事⽐较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 )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尚书》2.先秦诸⼦散⽂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的代表著作是( )A.《论语》和《孟⼦》B.《论语》和《墨⼦》C.《墨⼦》和《荀⼦》D.《孟⼦》和《庄⼦》3.《庄⼦》⼀书现存33篇,分为内、外、杂篇,⼀般认为为庄⼦所作的是( )A.内篇B.外篇C.杂篇D.内篇和外篇4.两汉乐府诗基本上是属于( )A.叙事型诗歌B.抒情型诗歌C.写物型诗歌D.说理型诗歌5.在"建安七⼦"中被刘勰称为"七⼦之冠冕"的作家是( )A.孔融B.陈琳C.王粲D.徐⼲6.《诗经·氓》中下列诗句属于"⽐"的⽤法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B.⼥也不爽,⼠贰其⾏C.于嗟鸠兮,⽆⾷桑葚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7.《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焉⽤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的"陪"意思是( )A.伴随B.赔偿C.辅佐D.增益8.《离骚》紧承"扈江离与辟芷兮\'\'之后的诗句是( )A.⼣揽洲之宿莽B.纫秋兰以为佩C·恐美⼈之迟暮 D.来吾导夫先路9.《鸿门宴》中"财物⽆所取,妇⼥⽆所幸"的"幸"意思是( )A.幸福B.宠爱C.幸亏D.关爱10.曹操《短歌⾏》中"明明如⽉,何时可掇?"表达的是( )A.壮志难酬的苦闷B.超脱不羁的精神C.渴慕贤才的⼼情D.慷慨悲凉的风格1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是( )A.李⽩、杜甫B.王维、孟浩然C.⾼适、岑参D.韩愈、孟郊12.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A.豪放悲壮B.峻洁幽深C.沉郁顿挫D.神采飘逸13.初唐继承南朝声律说和各种艺术技巧对格律诗成熟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诗⼈是( )A.陈⼦昂和王绩B.沈佺期和宋之问C.初唐四杰D.上官仪和虞世南14.被誉为"元曲四⼤家"的四位作家是( )A.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B.关汉卿、⽩朴、马致远、郑光祖C.关汉卿、王实甫、⾼⽂秀、⽩朴D.关汉卿、⽩朴、郑光祖、⾼⽂秀15.标榜"⽆⼀字⽆来处"、"夺胎换⾻"、"点铁成⾦"的诗派是( )A.江西诗派B.⽩体诗派C.晚唐体诗派D.西崑体诗派16.明代戏曲流派"临川派"的代表⼈物是( )A.李开先B.汤显祖C.沈璟D.徐渭17.主张"⽂章合为时⽽著,诗歌合为事⽽作"的唐代作家是( )A.李⽩B.杜甫C.⽩居易D.王维18.张岱散⽂《西湖七⽉半》中"弱管轻丝,⽵⾁相发"的"⾁"指的是( )A.肌⾁B.果⾁C.歌喉D.丰满19.孔尚任《桃花扇》的主要线索是( )A.复社⽂⼈和阉党的⽃争B.南明王朝的衰败和覆亡C.侯⽅域和李⾹君的爱情故事D.侯⽅域和李⾹君的⽭盾20.主张真情实感⾃然流露⽽时见机趣的"性灵说"的清代诗⼈是( )A.王⼠禛B.沈德潜C.袁枚D.纳兰性德21.古希腊"英雄时代"的主要⽂学成就是( )A.神话和传说B.散⽂和寓⾔C.神话和史诗D.悲剧和喜剧22.古罗马开欧洲"⽂⼈史诗"之先河的⼀部作品是( )A.泰伦提乌斯的《婆母》B.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C.贺拉斯的《诗艺》D.奥维德的《变形记》23.⽇本江户时代被称作"俳圣"的作家是( )A.井原西鹤B.松尾芭蕉C.紫式部D.⼆叶亭四迷24.《春⾹传》是哪个国家的⽂学作品?( )A.越南B.朝鲜C.波斯D.⽇本25.但丁的抒情诗集《新⽣》的主要内容是( )A.歌颂美好的⼤⾃然B.歌颂纯洁的爱情C.歌颂崇⾼的神性D.歌颂伟⼤的理想26.欧洲⽂学第⼀个资产阶级"英雄"形象是( )A.浮⼠德B.于连·索⿊尔C.鲁滨逊D.汤姆·琼斯27.英国"湖畔派"诗⼈的主要代表⼈物是.( )A.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B.拜伦、雪莱、济慈C.华兹华斯、骚塞、济慈D.拜伦、雪莱、柯勒律治28.第⼀次成功地把典型环境与典型⼈物的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欧洲现实主义⽂学的奠基之作是( )A.司汤达的《红与⿊》B.巴尔扎克的《⾼⽼头》C.福楼拜的《包法利夫⼈》D.狄更斯的《⼤卫·科波菲尔》29.《叶甫盖尼·奥涅⾦》最突出的成就是( )A.塑造了俄国⽂学独具特⾊的"多余⼈"的形象B.开创了俄罗斯⽂学描写"⼩⼈物"形象的先河C.确⽴了俄国⽂学的批判倾向D.形成了"含泪的笑"的独特风格30.被誉为"世界短篇⼩说巨匠"的作家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梅⾥美D.茨威格31.获诺贝尔⽂学奖的《⽇⽡⼽医⽣》的作者是( )A.萧洛霍夫B.帕斯捷尔纳克C.艾托玛托夫D.拉斯普京32.《伪君⼦》通过答丢夫这个⼈物的塑造表现了什么主题?( )A.揭露教会势⼒的欺骗性B.批判资产阶级的贪婪性C.鞭挞⼩市民的势利性D.讽刺贵族阶级的伪善性33.1867年,马克·吐温因发表他的第⼀部幽默⼩说⽽名噪全国,这部⼩说是( )A.《竞选州长》B.《王⼦与贫民》C.《汤姆·索亚历险记》D.《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34.最深刻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异化"这⼀主题的现代派⽂学作品是( )A.艾略特的《荒原》B.乔伊斯的《尤利西斯》C.卡夫卡的《变形记》D.贝克特的《等待⼽多》35.20世纪30年代提倡"幽默"、"性灵"。
2011年0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作者是(C)A、陆定一B、陶铸C、胡乔木D、范长江2、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生动、形象B、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简练、通俗、生动C、由于追求简练,因此新闻语言难免枯燥与呆板D、可读性是新闻语言的首要追求3、中国报道史上对通讯文体的发展作出过开拓性贡献的著名记者是(D)A、王韬B、邵飘萍C、梁启超D、黄远生4、作品分析时“唯理论”容易造成的弊端是( A )A、拘泥于新闻作品的共性特征,甚至断章取义、各取所需B、将局部经验当作普遍规律C、过于强调作品的个性,忽略新闻作品的共性要求与特征D、过于关注文采,而忽视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5、下列新闻作品中,属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代表作的是( A )A、《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B、《相思正是吐黄时》C、《生命的支柱》D、《“妈妈教我放鸭子”》6、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A)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7、通讯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所运用的结构形式是(B)A、倒金字塔结构B、纵横式结合的结构C、时间顺序结构D、悬念式结构8、“载着主副食和淡水的拖船一离码头,水天相连的南中国海风起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抛上浪尖又甩进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 )A、描写B、议论C、叙述D、抒情9、“甲骨文是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王朝的史官用刀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行汉字的雏形,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这一段文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B)A、描写B、说明C、对比D、议论1O、新闻文体中的“电讯”,是指下列哪一种体裁?(A)A、消息B、特稿C、特写D、通讯11、“新闻是易碎品”这句话突出强调的是新闻价值诸要素中的(C)A、接近性B、可读性C、时效性D、重要性12、《对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A)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胡乔木13、下列新闻作品中,不属于人物通讯的是(D)A、《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B、《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C、《师魂》D、《“飞天”凌空》14、《彭德怀印象》的作者是(C)A、史沫特莱B、斯特朗C、埃德加·斯诺D、爱伦堡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通讯的是(A)A、《春夜》B、《水城威尼斯》C、《祁连山北的旅行》D、《华美窗帷的后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l6、新闻作品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需特别加以注意的有(BD)A、高度的社会正义感B、高度的社会责任感C、爱国主义情操D、正确的研究动机E、认真求实的研究态度17、下列新闻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作品有(BC)A、《上海严寒》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C、《日本签字投降》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8、新闻作品研究坚持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应防止哪些错误倾向?(CD)A、唯形论B、唯心论C、唯理论D、经验论E、任意论19、在新闻作品中,具体使用设置悬念的表现手法需要注意的事项有(ADE)A设置悬念要符合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B所设置的悬念应是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C、同一作品中所设置的悬念不应多于三个D、所设置的悬念应与新闻事实相关E、作品需要揭示悬念结果20、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
2012年07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西方新闻界所说的“硬新闻”,一般是指( A )A.时效性较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B.报道语言较为严肃、生硬的新闻报道C.娱乐性、服务性较强的新闻报道D.能够引起受众阅读兴趣的新闻报道2.新闻作品分析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 C)A.以感性思维为主B.理性思维是基础,感性思维是对理性思维的升华C.两者相互交叉,前后互补D.既然是分析,应以理性思维为主3.下列新闻诸属性之中,被称为“新闻的生命和力量之所在”的是( A)A.真实性B.客观性C.及时性D.重大性4.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新闻述评的是( B)A.《上海严寒》B.《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C.《经济学家赶集》D.《抢菜记》5.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 A)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6.社会生活、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 B)A.硬新闻B.软新闻C.通讯D.特写7.下列作品中,由前苏联著名记者爱伦堡所写的是( A)A.《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B.《日本签字投降》C.《水面下的桥梁》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现场新闻的是( B )A.《滦河水向天津奔来》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C.《抢菜记》D.《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9.下列著名记者中,活跃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是( C)A.范长江B.邹韬奋C.黄远生D.穆青10.《水城威尼斯》的体裁是( B)A.工作通讯B.风貌通讯C.人物通讯D.人物传记11.下列新闻名篇中,属于深度报道体裁的是( C )A.《陕北有煤海》B.《华美窗帷的后面》C.《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D.《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1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特写的是( B)A.《夜宿车马店》B.《“飞天”凌空》C.《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访厕所》13.下列作品中,以背景材料见长,通过背景材料烘托新闻价值的是( B)A.《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C.《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D.《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14.下列作品中,以散文式的结构特点和笔法而闻名的是( A )A.《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B.《经济学家赶集》C.《从邮局看变化》D.《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15.新闻特写《世界最佳急诊室》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C)A.递进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双线式结构D.倒叙式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党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评价新闻作品的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 BCD)A.掌握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B.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话C.避免研究、评价新闻作品时的主观性、随意性D.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对读者和作者负责E.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17.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当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因为邓小平理论是( BDE ) A.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B.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当代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行动的指南D.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E.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8.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它包括( ABCDE)A.真实B.准确C.迅速及时D.针对性E.指导性19.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 AB)A.这是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的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不同的立场、观点、理论水平、感情取向、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趣味以及对新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效果认识等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C.受新闻作品的制约D.受个人能力的制约E.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制约20.新闻作品中常见的基本表现手法有( ABCDE)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E.说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应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通常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3.西方记者通常是怎样使用新闻背景材料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4.试述应如何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的新闻主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在新闻作品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引发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我们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习惯的联想,这是⼀种典型的()A. 创造性思维B. 宏观思维C. 求异思维D. ⽴体思维2. 撰写消息《我三⼗万⼤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A. 周恩来B. 穆青C. ⽑泽东D. 范长江3. 下列新闻作品中,采⽤典型的“倒⾦字塔”结构的是()A. 《美⽇汽车贸易⾼级谈判开始》B. 《经济学家赶集》C. 《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D. 《欧洲⾦融界进⼊⼤竞争时代》4. “以事实解释新闻,以事实预测未来”是以下哪种新闻作品的显著内容特点?()A.特稿 B. 调查性报道C. 消息D. 解释性报道5. 《从邮局看变化》是⼀篇⾓度独特、以⼩见⼤的新闻名作,也颇能反映我国主流新闻媒体选择⾓度、体现⽴意的⼀贯思路,请问这篇报道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年代的社会变化?()A. 1970年代B. 1980年代C. 1990年代D. 2000年代6. 消息《坦克进城路⾯⽆损,交通⼲警同声赞扬》是⼀篇⾓度独特的()A. 军事报道B. 财经报道C. 时政报道D. 科技报道7. 写作⼈物特写《记鲁迅》的记者是()A. 埃德加-斯诺B. 史沫特莱C. 爱伦堡D. 法拉奇8. 以下报道中,通篇运⽤数字来加强主题可信性的作品是()A.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的⽩鹤群》B. 《我国选⼿获得奥运会第⼀块⾦牌》C. 《⼀本充满⾃我批评精神的新书》D. 《“⼀厘钱”精神》9. “前天⼀夜风雪,昨夜⼋百童⼫”出⾃诗⼈臧克家之⼿,引⽤这两句诗的新闻作品是()A. 《春夜》B. 《⽔⾯下的桥梁》C. 《巴黎陷落后的⼀个⽉》D. 《上海严寒》10. 在下列新闻作品中,充分运⽤“⼝语⼊⽂”的写作⼿法,以使⽂章⽣动鲜活起来的作品是()A. 《访厕所》B. 《“飞天”凌空》C. 《祁连⼭北的旅⾏(节录)》D. 《“妈妈教我放鸭⼦”》1l. 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批评报道的是()A. 《并⾮鱼草之争》B. 《抢菜记》C. 《醒来,铜陵!》D. 《好啊!诚实永存》12. 在⼈物专访《写在绢帕上的诗》中引⽤了⼀⾸抒发战地情怀的诗,其中两句是“向莽莽平沙去处舞⼲⼽,莫念那恒岳巍巍云⾥⼈!”。
新闻学概论自学考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新闻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是()A. 中国新闻学会B.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C.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D.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两大天职的是()A. 陈独秀B.邵飘萍C.徐宝璜D.梁启超3.理论新闻学属于新闻学学科体系的()A. 应用学科B.基础学科C.综合学科D.交叉学科4.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的()A.文化教育B.信息交往C.政治宣传D.商品交换5.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A. 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B.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C.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D.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6.与文学相比,新闻的主要特征在于()A. 讲究报道真实B.坚持为人民服务C.坚持为社会服务D.注重反映群众生活7.新闻价值要素中“接近性”的全面含义指的是()A. 地理和心理的接近B.心理和利益的接近C.利益和地理的接近D.地理、利益和心理的接近8.新闻价值要素中的“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指的是()A. 趣味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显著性9.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满足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A. 新闻需求的程度B.信息需求的程度C.文化需求的程度D.社会需求的程度10.甘惜分教授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认为构成新闻传播行为的三个要素是()A. 新闻—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B.新闻—新闻媒体—新闻接受者C.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D.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媒体11.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A. 传播新闻信息B.开展政治宣传C.提供社会服务D.进行舆论监督12.提高新闻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A. 政治民主B.经济发达C.文化繁荣D.技术进步13.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新闻事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 奴隶主义阶段—封建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阶段B.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国家控制阶段—社会责任阶段C.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集团垄断阶段—社会责任阶段D.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集团垄断阶段—社会主义阶段14.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决定于()A. 生产力水平B.社会经济形态C.技术进步程度D.文化繁荣程度15.新闻事业的职能权力,一是及时公开地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二是()A. 通过理论宣传进行思想教育B.通过刊播广告促进经济发展C.通过新闻报道进行知识传播D.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16.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手段,而表达和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A. 基础B.目的C.方法D.动力17.新闻传播自由,不.包括()A.创办媒体的自由B.采写新闻的自由C.播报新闻的自由D.揭露隐私的自由18.正确理解新闻自由,它应当()A. 是目的,不是手段B.是手段,不是目的C.既是目的,也是手段D.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又具有()A. 时代特色B.文化特色C.民族特色D.历史特色20.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A. 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B.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C.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D.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2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坚持()A. 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B.以正面宣传为主C.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2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资本家的直接控制B.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到社会大众的控制C.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支配D.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执政者的影响23.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新闻改革的重点是()A. 运行机制改革B.管理体制改革C.指导思想改革D.法律法规改革24.各类新闻事业公开承认的共同原则是()A. 党性原则B.群众性原则C.真实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25.新闻失实一般分为()A. 完全失实与部分失实B.现象失实与本质失实C.整体失实与具体失实D.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26.“错误舆论”按其错误程度不同可以分为()A. 反动舆论、片面舆论、消极舆论B.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反动舆论C.消极舆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D.消极舆论、极端舆论、反动舆论27.“正确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A. 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正确、话题内容正确B.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C.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科学、传播时间适宜D.政治方向正确、传播内容健康、传播速度快捷28.将读者来信称作政治的“晴雨表”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毛泽东29.为吸引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实行舆论监督,中共中央1950年4月专门作出了()A.《关于改进报纸批评的决定》B.《关于开展舆论监督的决定》C.《关于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D.《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30.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A. 宋庆龄B.张澜C.张治中D.黄炎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华美窗帷的后面》属于通讯文体中的 ( )A.工作通讯B.风貌通讯C.人物通讯D.故事通讯2.下列新闻作品中,由范长江所写的是 ( )A.《记鲁迅》B.《“一厘钱”精神》C.《谁是最可爱的人》D.《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3.下列作品中,由穆青撰写的人物通讯是 ( )A.《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B.《访“葡萄常”》C.《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D.《水城威尼斯》4.下列作品中,大量运用观察性报道手法,写得像一篇目击记的报道是( )A.《英迪拉?甘地》B.《火葬——甘地永存》C.《师魂》D.《醒来,铜陵!》5.下列对于西方新闻写作中的特稿文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广义上西方所谓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报道文体B.相对于消息,特稿更为强调将情节、文字的可读性和主题的严肃性相结合C.西方所说的特稿,即为中国新闻文体中的通讯D.近半个世纪来特稿的趋势之一是在遵循客观性的前提下,强调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6.下列对毛泽东的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特色的概括,正确的是 ( )A.大量运用抒情、议论等手法,点出了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B.借鉴了散文化的笔法,细致描绘了渡江战役的壮丽场景C.全篇精练扼要、气势雄伟D.灵活运用对比、说明等手法,详细交待了渡江战役胜利对于解放战争全局的影响7.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迅速辨别、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 )A.新闻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媒介素养8.消息写作中,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的结构形式,被称为 ( )A.悬念结构B.并列结构C.倒叙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9.被称为“政治访问之母”的著名记者是 ( )A.法拉奇B.史沫特莱C.柏生D.比加特10.一般所说的“狭义的新闻”是指 ( )A.通讯B.特稿C.消息D.特写11.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为报道主题的是 ( )A.《春夜》B.《相思正是吐黄时》C.《小城风光更迷人》D.《别了,“不列颠尼亚”》1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专访的是 ( )A.《写在绢帕上的诗》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D.《菜价追踪》13.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新闻素描的是 ( )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C.《水城威尼斯》D.《记鲁迅》14.通讯名篇《访“葡萄常”》的作者是 ( )A.梅阡B.魏巍C.邓拓D.邹韬奋15.下列通讯作品中,采用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的是 ( )A.《醒来,铜陵!》B.《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老报童”罗伊去世了》D.《春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西方新闻记者通常用来提高作品可读性的方法有 ( ) A.不畏艰险,想方设法亲赴第一线B.亲身经历、观察、体验新闻事件C.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D.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E.注重现场感17.以下属于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的有 ( )A.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B.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C.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D.注重进行式报道,及时将新闻报道出去E.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18.下列新闻作品中,以现场描写为突出特色的作品有 ( ) A.《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B.《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C.《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D.《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E.《华阳礁上补给忙》19.新闻作品的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 ( )A.真实性B.特殊性C.个别性D.可看性E.重要性20.要成功地进行新闻作品研究,需要灵活运用的思维形式有( )A.创造性思维B.立体思维C.求同思维D.宏观思维E.求异思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何对一个新闻作品进行新闻主题方面的分析?22.如何理解新闻作品研究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23.简述新闻的真实性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4.试述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
25.试析新闻作品《抢菜记》的主要特色。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6.下面这篇报道以医药代表向“老百姓”大药房负责人下跪和制药厂试图封杀“老百姓”大药房这样的平价药店这两件既典型又奇特的事件为切入口,揭露了药价虚高的内幕,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极具冲击力。
文章一刊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震动。
请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分析文章在结构与写作方面的特色,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标题自拟。
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老百姓大药房杭城奇遇记日前,在新开张不久的杭州“老百姓” 大药房内,一位来自哈尔滨某药厂的医药代表面对满屋人,竟痛哭流涕地向药店采购部部长下跪。
是他想求“老百姓”大药房买他的药吗?不是。
恰恰相反,他是想求“老百姓”大药房别再卖他的药了!作为医药代表,药品销售越多,利润无疑越丰厚。
他为何会为了把药拿下柜而“屈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老百姓”大药房从哈尔滨某药厂购进了一批“牛黄消炎片”,每盒进价0.8元,经核算后销售价定为1.2元。
应该说,50%的毛利非常可观了,没想到这个价位却引起了该厂驻浙江医药代表的恐慌。
且听听这位医药代表的哭诉:“人家都卖4.8元,最低也在3.5元以上,你们只卖1.2元,还让不让人活了?”原来是嫌卖得太低!事实上,这位医药代表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苦衷:“老百姓”大药房从外地购回的“牛黄消炎片”是0.8元一盒,而杭州许多医药批发公司从他那里拿的却高达2.8元。
“老百姓”大药房大幅降价、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已严重影响了他的收入,威胁到了他的生存。
据悉,该代表已多次到“老百姓”大药房哀求,希望能停售这种药,或至少将价格提高到2.8元以上,否则,他每天都要到“老百姓”大药房来下跪。
“老百姓”大药房是去年底在杭州开张的一家平价药店,一开张该店便以“比国家核定价格平均低45%”的举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短短两个月来,该店因为“低价”竞争,打破了医药零售业的暴利行为,遭到了数不胜数的“围攻”。
这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温柔一跪”外,还有疯狂抢购、闯店威胁等层出不穷的硬招。
如开张伊始,该店便因将上海强生公司的“泰诺”感冒片从12元多降到9元而引起轩然大波,强生公司驻浙江医药代表干脆派人驻守“老百姓”大药房,一看见“泰诺”上柜,便抢购一空,“老百姓”大药房根本来不及进货。
嵊州某制药厂生产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是我省患者常用的一种药品,已被列入医保目录,在杭州许多医院零售阶为20多元,而在“老百姓”大药房,每小瓶只卖7.8元,400%的毛利陡然降到了16%。
这引起了有关店家的恼怒,作为“急先锋”的医药代表遂屡屡找到“老百姓”大药房,要求提价,否则将用一切手段切断“老百姓”的供货渠道。
还有,新昌某制药厂的维生素E、广西某厂的“金嗓子喉宝”、杭州某制药厂的“百令胶囊”在“老百姓”大药房的售价都远远低于市场价……毫无疑问,“老百姓”大药房的平价销售损害了一大批人的既得利益,他们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同行、大批医药代表,甚至还有医药批发公司。
这些人是高价药的牢固捍卫者,谁要是想打破牢不可破的药价体系,必然会受到强烈攻击。
据悉,开张两个月来,“老百姓”大药房受到的围功已不下数十起,有求情、威胁,也有釜底抽薪的动作。
据了解,自开张后,“老百姓”大药房在浙江的进货渠道已被全面封杀,至今还没有从杭州乃至浙江全省的医药批发公司那里进过一次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华美窗帷的后面》属于通讯文体中的 ( )A.工作通讯B.风貌通讯C.人物通讯D.故事通讯2.下列新闻作品中,由范长江所写的是 ( )A.《记鲁迅》B.《“一厘钱”精神》C.《谁是最可爱的人》D.《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3.下列作品中,由穆青撰写的人物通讯是 ( )A.《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B.《访“葡萄常”》C.《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D.《水城威尼斯》4.下列作品中,大量运用观察性报道手法,写得像一篇目击记的报道是( )A.《英迪拉?甘地》B.《火葬——甘地永存》C.《师魂》D.《醒来,铜陵!》5.下列对于西方新闻写作中的特稿文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广义上西方所谓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报道文体B.相对于消息,特稿更为强调将情节、文字的可读性和主题的严肃性相结合C.西方所说的特稿,即为中国新闻文体中的通讯D.近半个世纪来特稿的趋势之一是在遵循客观性的前提下,强调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6.下列对毛泽东的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特色的概括,正确的是 ( )A.大量运用抒情、议论等手法,点出了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B.借鉴了散文化的笔法,细致描绘了渡江战役的壮丽场景C.全篇精练扼要、气势雄伟D.灵活运用对比、说明等手法,详细交待了渡江战役胜利对于解放战争全局的影响7.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迅速辨别、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 )A.新闻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媒介素养8.消息写作中,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的结构形式,被称为 ( ) A.悬念结构B.并列结构C.倒叙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9.被称为“政治访问之母”的著名记者是 ( )A.法拉奇B.史沫特莱C.柏生D.比加特10.一般所说的“狭义的新闻”是指 ( )A.通讯B.特稿C.消息D.特写11.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为报道主题的是 ( )A.《春夜》B.《相思正是吐黄时》C.《小城风光更迷人》D.《别了,“不列颠尼亚”》1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专访的是 ( )A.《写在绢帕上的诗》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D.《菜价追踪》13.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新闻素描的是 ( )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C.《水城威尼斯》D.《记鲁迅》14.通讯名篇《访“葡萄常”》的作者是 ( )A.梅阡B.魏巍C.邓拓D.邹韬奋15.下列通讯作品中,采用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的是 ( )A.《醒来,铜陵!》B.《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老报童”罗伊去世了》D.《春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