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张拉钢绞线伸长量

合集下载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 量计算与测定分析一、理论伸长量计算 1、理论公式:(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PP P E A LP L =∆ ① ()()μθμθ+-=+-kx e P P kx P 1 ②式中: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计算方法见②式;L ——预应力筋的长度;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计算理论伸长值,要先确定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

后张法钢绞线型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由于不同线型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

于是上式中:i L L L L ∆+∆+∆=∆ 21 PP i p i E A L P L i =∆P p 值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 —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所以表示成“Pp i ”更为合适; (3)计算时也可采取应力计算方法,各点应力公式如下:()()()()111--+--⨯=i i kx i i eμθσσ各点平均应力公式为:()()ii kx i pikx e iiμθσσμθ+-=+-1 各点伸长值计算公式为:pip i E x L iσ=∆ 2、根据规范中理论伸长值的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某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中4*25米联内既有单端张拉,也有两端张拉。

箱梁中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Φ15.24),极限抗拉强度f p =1860Mpa ,锚下控制应力б0=0.75f p =1395Mpa 。

K 取0.0015/m ,µ=0.25。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自动程序12个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自动程序12个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自动程序12个范本1:正文:1. 张拉伸长量计算自动程序概述:在预应力构件的施工中,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计算是一个关键步骤。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自动程序,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2. 程序参数输入:2.1 钢绞线直径:输入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单位为毫米。

2.2 张拉力:输入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单位为千牛顿。

2.3 弹性模量:输入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千兆帕。

2.4 预应力构件长度:输入预应力构件的长度,单位为米。

3. 程序计算过程:3.1 计算张拉前的初始长度:根据钢绞线的直径和预应力构件的长度,计算出张拉前的初始长度。

3.2 计算伸长量:根据张拉力、弹性模量和初始长度,计算出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量。

3.3 计算总伸长量:根据伸长量和预应力构件的长度,计算出预应力钢绞线的总伸长量。

3.4 计算张拉后的长度:根据初始长度和总伸长量,计算出张拉后的长度。

4. 程序输出结果:4.1 张拉前的初始长度4.2 钢绞线的伸长量4.3 钢绞线的总伸长量4.4 张拉后的长度附件: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范本2:正文:1. 张拉伸长量计算自动程序概述:在预应力工程中,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计算十分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一种自动程序,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可以快速计算出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2. 参数输入:2.1 钢绞线直径:请输入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单位为毫米。

2.2 张拉力:请输入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单位为千牛顿。

2.3 弹性模量:请输入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千兆帕。

2.4 构件长度:请输入预应力构件的长度,单位为米。

3. 计算过程:3.1 计算初始长度:根据钢绞线的直径和构件长度计算出钢绞线的初始长度。

3.2 计算伸长量:根据张拉力、弹性模量和初始长度计算出钢绞线的伸长量。

3.3 计算总伸长量:根据伸长量和构件长度计算出钢绞线的总伸长量。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程序(单端)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程序(单端)
分段三
Δ L2=
伸长量
L(m) θ (rad) kx e ( kx ) 终点力(KN) 3.392 0 0.005088 0.9949249 1305.1241
分段四
Δ L3=
伸长量
L(m)
θ (rad) kx 终点力(KN) e 0 0.148353 0.0370882 0.9635911 1257.606
( kx )
Δ L4=
伸长量
分段五
L(m) 0
θ (rad) kx e 0 0
( kx )
终点力(KN) 1 1257.606
计算结果
Δ L5=
总伸长量(mm) Δ L=
伸长量计算
说明
为 数 据 输 入 区域 为最终结果显示区域
分段均对应于半简支梁): 制应力
2.27604E-05
简化计算法
此程序同样适 用于连续梁预应力 钢绞线张拉计算,张 拉钢绞线对称布置 为U形或者波纹形, 不影响计算结果。
0
精确计算法
0
简化计算法
0
0
本程序仅作参考,不对最 终计算结果负责.
136.10
136.12
钢绞线截面面积,定值1000,仅为单位换算使用
钢绞线弹性模量 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参数
2.09148E-05
精确计算法
2.09148E-05
简化计算法
9.24207E-05
9.24458E-05
精确计算法
简化计算法
2.27603E-05
精确计算法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张拉钢绞线对称布置,故取半简支梁考虑(以下所有分段均对应于半简支梁): NK(KN) = 1395 —张拉控制应力 输入已知数据 (注意单位) Ay(mm2)= Eg(MPa)= k= μ =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实例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实例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
按两端张拉,采用精确计算法和简化计算分别计算:
如LT40-09图菜子大桥边梁N1,预应力筋采用一束8φ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F=×8=,Ay=140×8=1120mm2,Ey=×105Mpa,设孔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μ=、k=;
1立面布置图
1、精确计算:
将40mT梁的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分成三段,采用桥梁规范公式分段计算:
当AB、CD为直线预应力筋时,θ=0
ΔL=PL/AyEy×1-e-kL/KL 公式①当BC为曲线预应力筋时,θ=180/πR
ΔL=PL/AyEy×1-e-KL+μθ/KL+μθ公式②
=Fi×e-KL+μθ公式③各段终点力N

各段平均张拉力P
= Fi×1-e-KL+μθ/KL+μθ公式④

各段参数表表1
将表1中数据代入公式①、公式②:
分段求得ΔL=2×∑ΔL =
2、简化计算: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下式:
ΔL=P L/AyEy P近似平均张拉力公式⑤分段求得ΔL=2×∑ΔL=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采用精确计算和简化计算所得的结果相比,两者差值非常小,所以采用简化计算法是完全能满足曲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精度要求的;。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量计算哎呀,说到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量的计算,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有点耐心和细心才行。

咱们先得搞清楚,预应力张拉是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给混凝土结构提前施加一个力,让它在受力前就处于一个“绷紧”的状态,这样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好了,不扯远了,咱们来聊聊实际伸长量的计算。

这个计算啊,其实就像是给一根橡皮筋量身定做衣服,得知道它伸长后的长度,才能做得合身。

咱们得先知道几个关键的数据:张拉力、钢绞线的初始长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

比如说,咱们有个项目,需要计算一根钢绞线的伸长量。

这根钢绞线啊,弹性模量是190GPa,伸长率是2%,初始长度是100米,张拉力是1000kN。

咱们得先算出钢绞线在张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

首先,咱们得用到一个公式,就是伸长量等于张拉力乘以钢绞线的初始长度,再除以弹性模量和截面积。

这个公式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是在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

咱们先算截面积,钢绞线一般是圆形的,所以截面积就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假设半径是0.005米,那么截面积就是3.14乘以0.005的平方,大概是0.0000785平方米。

然后,咱们把张拉力1000kN,初始长度100米,弹性模量190GPa(也就是190000MPa),截面积0.0000785平方米,这些数据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伸长量了。

伸长量 = (1000kN 100m) / (190000MPa 0.0000785m²) = 6.85mm所以,这根钢绞线在张拉力作用下的实际伸长量就是6.85毫米。

这个数值对于施工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预应力张拉的效果和结构的安全。

你看,这个计算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只要细心一点,其实并不难。

而且,这个计算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咱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这样,咱们才能确保预应力张拉的效果,让结构更加稳固和安全。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Pz(KN) 188.1956361
计算结果
总伸长量(mm) ΔL= 两端总伸长量(mm) ΔL=
输入已知数据 (注意单位)
L1(m) 0.65
θ(rad) 0
NK(KN) = Ay(mm2)= Eg(MPa)=
k= μ=
kx 0.000975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边跨)
张拉钢绞线对称布置,故以下所有梁板计算时均考虑半幅计算 195.3
140
198300
0.0015 0.17
分段输入各段参数
N2分段一
e (kx)
0.999025475
Pபைடு நூலகம்(KN)
Pz(KN)
N2分段二
L2(m) 6.623
θ(rad) 0
kx
e (kx )
0.0099345 0.990114684
Pq(KN) 195.3
Pz(KN) 193.3693978
L3(m) 3.927
Pq(KN)
Pz(KN)
0.087266461 0.020725798 0.979487505 192.9073145 188.9503042
L4(m) 2.663
θ(rad) 0
kx
0.0039945
N1分段四
e (kx)
Pq(KN)
Pz(KN)
0.996013467 188.9503042 188.1970476
Pz(KN)
kx 0.014952
N1分段二
e (kx )
0.985159226
Pq(KN) 195.3
Pz(KN) 192.4015969
L3(m) 3.927
N1分段三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全文)1、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1. 引言本章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详细步骤和计算公式。

2. 绞距计算2.1 基本概念绞距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相邻两个绞股之间的距离。

2.2 绞距计算公式绞距计算公式为:绞距 = (绞股数-1) * 绞股间距。

3. 绞股长度计算3.1 基本概念绞股长度是指一根预应力钢绞线上一个绞股的长度。

3.2 绞股长度计算公式绞股长度计算公式为:绞股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丝束数量 * 每束钢丝的长度) + (绞股所包括的钢帘束数量 * 每束钢帘的长度)。

4. 张拉伸长量计算4.1 基本概念张拉伸长量是指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的长度变化量。

4.2 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为:张拉伸长量 = (绞股数-1) * 绞股长度。

5. 结论本文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绞距计算、绞股长度计算和张拉伸长量计算。

通过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2、材料验收标准范本1. 引言本章介绍材料验收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内容,以及相关的验收标准范本。

2. 制定方法2.1 材料分类将需要验收的材料按照材料类型、性能等分类,确定验收标准的范围。

2.2 参考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确定可供参考的验收标准。

2.3 制定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和参考标准,制定具体的材料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内容3.1 外观要求材料的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瑕疵等。

3.2 尺寸要求材料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3.3 性能要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强度、硬度、耐久性等。

4. 示例标准范本4.1 钢材验收标准范本根据国家标准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制定钢材验收标准范本。

4.2 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根据行业标准JGJ 55-2011《建筑施工用细石混凝土及制品验收规程》,制定混凝土验收标准范本。

预应力锚索计算书

预应力锚索计算书

XXX工程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计算人:审核人:审批人:XXXXXX项目经理部概述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注浆→框架梁施工→锚索张拉锁定→锚孔封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锚索张拉锁定。

锚索的张拉锁定工序可分为差异荷载增量和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及现场超张拉、锁定工作。

一、计算公式简介因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长度长短不一,故必须先计算各单元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增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差异伸长量:ΔL1-2=ΔL1-ΔL2, ΔL2-3=ΔL2-ΔL3ΔL1=(σ/E)*L1, ΔL2=(σ/E*)L2, ΔL3=(σ/E)*L3, σ=P/A差异荷载增量:ΔP1=(E*A*ΔL1-2/L1)*2ΔP2=[(E*A*ΔL2-3/L2)+ (E*A*ΔL2-3/L1)]*2其中:L1,L2,L3---分别为第一、二、三单元锚索的长度,且L1>L2>L3;ΔL1, ΔL2, ΔL3---各单元锚索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伸长量;ΔL1-2,ΔL2-3---各单元锚索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差异伸长量;σ---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钢绞线束应力;P---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单根钢绞线束荷载;A---单根钢绞线束的截面面积;E---钢绞线的弹性模量;ΔP1,ΔP2---分布差异张拉之第一、第二步级张拉荷载增量。

锚索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ΔL(mm)为:ΔL=ΔL1+ΔL2ΔL---锚索实际伸长值(mm)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二、26米预应力锚索张拉(4孔6索)计算:1、已知条件:锚索长:26m, 锚固长:10m设计拉力500KN, A=140mm2, E=195(取均值),P=83.33KN, L1=22.67m , L2=19.33m,L3=16.0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锚索张拉钢绞线伸长量,及油表计算? 八束的锚索是高边坡上使用的钢绞线直径为15.24mm,截面面积为140平方毫米自由段在30-40之间
控制应力*钢绞线截面积*钢绞线的根数=张拉力
根据千斤顶和油表的检测报告中的校正方程计算出油表读数即可。

注意:有的需要超张拉来抵消预应力损失,在控制应力中乘以系数即可。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ΔL=(PpL)/(ApEp)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Pp=P(1-e-(kx+μθ))/(kx+μθ)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
张拉长度^L=^P*L/(E*S)
^L——张拉长度(mm),
^P——张拉力(kN)
L——预应力筋夹持长度(mm)
S——预应力筋截面积(mm平方)
E——预应力筋弹性模量(GPa;1GPa=1000MPa)
3.满意回答
1=2*8/(9*10)
1 △L:理论伸长量(m);
2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3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4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5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6 k:影响系数,
7 μ:摩擦系数,
8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9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10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希望你看懂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我真的不好表示,我想可以发照片给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