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综述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综述
押贷 款的 内涵 ; 施 的 重 要 意 义及 成效 ; 论 基 础 ; 式 ; 实 理 模
农 户 行为及 意愿 ; 在 问题及政 策建 议等 6个方 面 。 存
2 1 林 权 抵 押 贷 款 的 内 涵 . 杨 云[ 和孔 祥 毅 认 为 , 林 或 林 木 资 产 抵 押 应 属 1 森
状 况 和所取 得 的成 效 进 行 了概 述 。众 多研 究 中 , 以福 建 、 浙江、 云南 居多
福 建
促 进 林 农 增 收 ; 为 金 融 机 构 开 拓 信 贷 市 场 , 现 农 村 还 实
金 融 创 新 与 集 体 林 权 制 度 改革 的有 机 结 合 提 供 了渠 道 。
摘 要 : 过 对 国 内林 权抵 押 贷 款 问题 相 关 文 献 的 研 究 , 通 阐述 了我 国林 权 抵 押 贷 款 的研 究现 状 , 析 了取 得 分 的 成 果 以及 存 在 的 不足 , 并展 望 了该研 究领 域 未 来的 发 展 趋 势 。
关键 词 : 权抵 押 贷 款 ; 式 ; 究现 状 ; 望 林 模 研 展
21 年7 02 月
绦 色科 技
J u a o e n S i c n e h oo y o m l fGr e ce e a d T c n l g n
第 7期
我 国林权抵押贷款 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综述
黄开琼
( 南林 业大 学 , 南 昆明 60 2 ) 西 云 5 2 4
冯 达 _ 黄 丽媛 分 别 : 信 贷 供 给 理 论 、 贷 风 1 、 匡用 信
险 控 制 理 论 和 外部 性 理 论 、 业 分 类 经 营 理 论 、 资 理 林 融 论 对 抵 押贷 款 和林 权 抵 押 贷 款的 理 论基 础进 行 了 阐述 。

林权抵押贷款调查报告

林权抵押贷款调查报告

林权抵押贷款调查报告林权抵押贷款调查报告近年来,林权抵押贷款逐渐成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热门话题。

林权抵押贷款是指农民将自己的林地使用权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借款。

这一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融资难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林权抵押贷款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林权抵押贷款为农民提供了融资渠道。

在传统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民往往面临着无法提供抵押品的困境,导致无法获得贷款。

而有了林权抵押贷款这一新的融资方式,农民可以将自己的林地使用权作为质押物,从而获得资金支持。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可以解决他们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林权抵押贷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

农民往往对金融知识了解不足,容易被金融机构误导或者利用。

在林权抵押贷款中,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以高利率、不合理的费用等方式剥削农民,导致他们陷入负债困境。

其次是评估和监管不到位。

由于林权抵押贷款是相对较新的金融工具,相关的评估和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评估不准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风险,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

此外,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林地是农村重要的生态资源,林权抵押贷款的出现,使得一些农民将林地抵押给金融机构,从而可能导致林地过度开发和破坏。

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借机非法占用农民的林地,造成生态破坏。

这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金融知识教育。

通过加强农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的金融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和利益。

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估和监管机制。

加强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评估和监管,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保护农民的权益。

同时,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

最后,我们还需要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浅析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

浅析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

浅析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浅析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林权抵押贷款是林业管理部门对确权林农进行的登记和贷款发放,当借人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时,依约抵押相关事物的法律制度林权抵押贷款表现出的特点:一是标的物为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二是抵押物需借款人或第三方所拥有的森林、林地使用权三是借款人到期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抵押贷款人可将抵押物依法处置,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从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实施效果来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林农的资金困难,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1.1目前缺乏评估组织机构,难以对林权价值准确评估根据银行关于林权抵押贷款办法、林业资产抵押登记办法和相关规定,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时需聘请专业评估组织机构和评估人员进行合理评估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多数省份缺乏森林资产评估资质组织机构,通常是林业厅直属的勘察设计院才有这样的资质,而在县级以下观点林区开展评估活动非常困难在该种情况下,银行在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时,因缺乏有资质的组织机构评估,导致该项业务的开展履步维艰,同时也对农村信用社的林权抵押贷款产生了影响1.2林业资源保险制度推进缓慢,难以保全资产林业资源既是自然资源,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不仅会遭受虫灾或者火灾的威胁,而目‘还可能会遭到盗砍盗伐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国内大部分林业资源没有参加保险,而目‘绝大部分林业企业、林农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手段,因此抗风险能力非常差1.3要素市场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抵押资产难以有效流转目前国内部分地市的林权流转市场尚待健全和完善,没有真正地实现产权明晰、流转规范之目标,林权流转活跃性不高,在此很大程度上对林权抵押担保效果产生了影响2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实施的有效策略2.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林业产业发展意义,可以使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让更多的林农认识和接受,使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树木、林地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预期收益非常的好通过大力宣传,金融部门可以适当地延长林权抵押贷款期限,同时加大林业贴息贷款力度,从而使广大林农能够多抵押、少流转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将林权抵押贷款所得资金用在生产发展上,避免因无序化或者低价流转现象的出现而错失发展机遇让广大林农深入了解抵押贷款条件、对象以及程序和用途,掌握抵押贷款期限、额度以及村率和林权评估知识,通过加强用贷、还贷诚信宣传,为国内林权抵押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条件2.2突破瓶颈,以金融贷款服务林业发展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林业资产评估咨询和管理人员培训活动,认定评估专家,以满足森林资产评估需要同时,还要培养具备从业资格的评估师,统一评估规范和标准,降低评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通过不断简化评估程序,放宽评估限额和资质,为林权抵押创造条件林业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将采伐指标适当向林权抵押贷款人倾斜,并目‘配合做好各项抵押物的变现和处置工作,建立林权流转市场,从而确保抵押贷款的安全可靠性2.3进一步拓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金融机构在林权抵押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拓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范围在已实行林权制度改革的区域,开办林农小额信用贷款以及联保贷款业务村用则政贴息,增加贴息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的覆盖面金融机构还应当根据本区域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资金需求,进一步创新林权抵押信贷模式比如,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股份制林场等增大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还要结合农村信用工程创建中的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计划,采用林农联保等模式,积极发放抵押贷款,以此来有效解决分散的、资源偏少的部分林农抵押贷款难问题,对他们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在此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根据林业资源经营现状、评估价值,具体确定抵押贷款率,一般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半数,既有支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又有对拓展抵押信贷业务有村的建立健全管理规范、内控严密的贷后监管机制,以此来防范信贷风险问题发生,积极维护金融债权3结语总而言之,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以及持续管护要求高等特点,依靠传统的林业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状需求只有不断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模式,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的方式,积累足够资金投入到林业生产中,才能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才能打造现代林业产业经营体系,真正让广大林农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权抵押贷款分析

林权抵押贷款分析

林权抵押贷款分析一、林权抵押贷款的概念与特点二、林权抵押贷款的优势与局限性三、我国林权抵押贷款市场现状四、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五、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趋势与建议林权抵押贷款是指将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作为抵押物质押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并取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林业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林权抵押贷款是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发挥其流动性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林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融资和拓展经营规模,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林权抵押贷款的优势有:一、拓宽林地经济利用路径,以林地作为抵押物,提高了林地的经济价值和流动性;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提高贫困地区的资金来源,加速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四、推动林业产业升级,改变传统林耕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降低了农村贷款的风险。

林权抵押贷款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一、存在开发成本高昂的现实问题,不同类型的林业资源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发成本不同,需要注重细化不同类型林地的抵押贷款模式;二、林地手续繁琐,需要在政府部门进行相关登记,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在林权抵押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不清晰的林权归属问题,从而增加了交易的风险;三、林业资源受限,林权抵押贷款也易受林业政策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从而产生不确定性风险。

当前,我国林权抵押贷款市场存在较多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林地抵押登记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支持,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

目前,部分银行在政策落地后积极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但总体来说投入还比较少,还未形成真正的市场规模。

在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中,除了加强相关法规政策、加大银行金融机构的投入外,还需提高林地抵押物的规范化开发,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

林权抵押贷款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评估风险,二是市场流动性风险,三是市场信用风险。

关于林业金融问题的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林业金融问题的国内研究综述
吸 引 资 金 进入 林 业 产 业
20 0 1年 总共 需要 的投 资 分 别 为 3 6亿 元 和 1 30亿 元 ,而 同 期 实 际 投 资仅 为 2 8亿 元 和 7 0 4 5 元。林 业投 资面临 巨大的资本形成缺 75 亿 口。对于为何产生资金 缺 口。 他们认 为主要是 由于中央财力 紧张 ; 地方政 府财力薄弱并且存 在“ 、 要 ” 思想 , 等 靠、 的 配套资金 难以落 实; 政 策性贷款资金难获得等原因造成的。 3林 业 资金 运 作 缺 乏 效 率 。 国 林 业 资 金 我 主要 投 向 生 态林 建设 。 陈玲 芳 、 德 凌研 究 了 金 我 国 生 态 林 业 的投 融 资 问题 。 为 生 态林 业投 认 融资的运作 方式带有较 浓的计划 色彩。政 府 部 门做投 资决策 , 审批具体 项 目, 至直接介 甚 入 项 目的运作 与管理 , 资金 运作方式 落后 , 市 场手段 运 用少 , 监督 管理 成本 高 , 度 大 , 难 导 致 了资 金 效 率低 下 。 他 们提 出 按 照 购 买 者 和 提 供 者 分 离 的 方 式 , 行 生 态 林 的 “ 建 制 ” 推 代 , 实行政府投 资, 市场运作 , 通过工程化 管理 , 提 高资源配置效 率 , 降低建设 成本 ; 决策过程 在 中 引 入 竞 争 机 制 , 范 、 开 行 政 审 批 , 确 规 公 明 所有 者、 建设 者、 管理者 的职 责和权 限以完善 投 融资风险约 束机 制 ,从而提 高资金运行 效 率。 王 洪 玉 、 印 礼 运 用委 托 代 理 理 论进 行 分 翟 析, 认为林业投资效率低下的原 因在于监督机 制缺 失和激励机制 不健 全 , 出所有权虚 置 、 指 监 督 的信 息 成 本 高 、政 府 和 企 业 存 在 激 励 不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实证研究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实证研究
的作 用 。
行 南 平 市 中 心 支 行 通 过 构 筑 银 、 协 作 平 台 . 1 辖 内 林 j导
金 融 机 构 探 索 建 立 符 合 林 业 生 产 、 营 特 点 的 资 产 抵 经
贷 款 运 行 机 制 , 宽 林 业 投 融 资 渠 道 , 好 地 解 决 了 林 拓 较
提 出 了 深 化 森 林 资 源 资 产 抵 押 贷 款 需 要 关 注 的 若 干 问题 和 工 作 思 路 . 期 在 继 续 深 化 林 业 投 融 资 改 革 和 推 进 以
农村 金 融 信 贷 产品 创 新 方 面发 挥 出更 加 积极 有 效的 作 用 。
关 键 词 : 融 产 品 创 新 : 林 权 信 贷 : 实 证 分 析 金
户 , 实现 林权 流转 奠 定 了基 础 。 调查 , 至 20 为 据 截 0 5年 末 ,
南 平 市 完 成 集 体 林 权 制 度 改 革 面 积 1 7 、4万 亩 . 应 改 988 占 革 面 积 的 9 % , 放 林 权 证 16 3 9 发 0 1 2本 。 果 按 每 亩 4 0元 如 0 计 算 , 市可 用 于抵 押 的森林 资 源 已接近 8 全 0亿 元 。这 一 巨 大 资 源 的 存 在 将 为 有 效 解 决 林 农 贷 款 “ 押 难 ” 生 积 极 抵 产
发展 后 续 资 金不 足 的问题 。

( ) 生 良 好 的 生 态 、 济 、 会 效 益 。 生 态 效 益 四 产 经 社 从
看 : 是 有 利 于 改 善 林 业 生 态 。林 权 抵 押 贷 款 使 森 林 资 源 一 转 化 为 可 利 用 的 生 产 资 金 . 好 地 满 足 了 林 农 发 展 林 业 较 生 产 的 资 金 需 求 。 0 5年 . 平 市 人 工 造 林 面 积 达 3 20 南 6万 亩 . 20 比 0 4年 翻 一 番 . 中 个 私 造 林 占 乡 村 集 体 部构 增 加 了 新 的 效 益 增 长 点 。 南 平 二 以 市 为 例 , 前 农 村 信 用 社 、 行 、 行 、 行 等 金 融 机 构 已 目 农 工 建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21 0 2年 1月
中国林 业经济
CHI NA ORES F TRY ECONOMY
J n2 1 a .0 2
No1r l 1 ) .r oa 1 2 l
笙! 整 塑(笙 !塑
・ 林权 改革 ・
我 国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邵 艺 , 文 冰 赵 , 钧
(. 林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明 602 ; 昆 明市林 业局 , 明 60 1 ) 1 西南 昆 524 2 昆 50 1

要 : 对 20 年 以后 我 国的林 权抵押 贷 款相 关文献 的梳 理 归整 , 通过 03 重点 对林权 抵押 贷款 中涉及 的理 论基 础 、 森林
资 源资产评 估 、 贷款模 式进 行 分析 总结 , 不 同的森 林资 源所 对应 的资产 评估 和贷 款模 式进行 了分类 汇总 。在林 权抵 押贷 对 款 实证研 究汇 总 中, 对林权 抵押 贷款 的主要 运 行模 式及其 内容 或特 征进行 了重点 分析 。 讨论 了 目前 关于林 权抵押 贷款 研 究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 为我 国林 权抵押 贷 款 的研 究在基 础 理论 、 林资 源 资产评 估 体 系建 立 、 贷 款 的模 式创新 以及 众 学 认 森 抵押 者提 出的 问题 和对 策针 对性 方面均 有所 欠缺 , 并提 出了相 应 建议 。
g v o ug e to s ies mes g sin .
K e r s f r s- r p ry f r s s r e f r s n r r a e r s a c r g e s y wo d : o e t p o et ;o e t e e v ;o e t e u emo g g ; e e r hp o r s r t t

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

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

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一、主要做法(一)政府搭建“四大平台”,创造良好服务环境一是以林权登记管理为手段,搭建法律确权平台。

在确定为林改试点县后,该县首先狠抓林权证发放工作,通过发放林权证来明晰林地的权属。

在经过大量前期的分山、勘界、张榜、公示等工作后,经乡、村、组盖章,林农提出申请,报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中心受理后在林农所在乡、村、组公示无异议后,再以电子及纸质两种文本分别归档,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发给林权证书。

据调查,武宁县目前是江西省内发证率最高的县之一,全县共发放使用权林权证7.9万本,分户持证率达97%,分山到户率达93.2%,林权证合格率达95.2%,群众满意率达99%。

二是以林业产权交易为中心,搭建林权流转平台。

为推动林权流转,该县成立了专门的林权交易中心,负责林权交易工作,并针对不同的交易方式,设计了不同的交易流程。

对有林地流转需要的林农或林权证持有人,可向林权交易中心提出申请,买卖双方签协议(乡、村、组盖章)、中心受理后,再在林农所在的乡、村、组公示一个月无异议后办理过户手续。

对拍卖林地的林农或林权持有人,由其提出申请(乡、村、组盖章)、中心受理,经过公示无异议后,在相关媒体刊登拍卖公告再挂牌竞价拍卖,拍卖成功后,中心为买卖双方办理过户手续。

到目前为止,当地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现已成功办理林地流转交易76起,交易面积24万亩,涉及交易金额4500余万元;办理林地拍卖7起,拍卖面积1500亩,金额200万元。

三是以森林资源评估为基础,搭建抵押品价值评估平台。

在林改过程中,该县对相关评估机构进行了明确,确定了具体负责森林资源的评估工作。

因林地流转或有贷款需求的林农,由其提出申请和授权委托书,中心受理,安排评估人员实地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评估工作时间要视林地距离远近及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1周左右,距离近林地面积不大的林地一般为3个工作日。

四是以林业科技与法律咨询为内容,搭建服务中介平台。

作为林改的配套措施,当地设立了林业科技与法律服务中介机构,为林农科学养护林地,实现林地的保值提供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对2003年以后我国的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文献的梳理归整,重点对林权抵押贷款中涉及的理论基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贷款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同的森林资源所对应的资产评估和贷款模式进行了分类汇总。

在林权抵押贷款实证研究汇总中,对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运行模式及其内容或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

讨论了目前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林权抵押贷款的研究在基础理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抵押贷款的模式创新以及众学者提出的问题和对策针对性方面均有所欠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林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研究进展
1 林权抵押贷款的定义、作用和意义研究
1.1 定义
林权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为
抵押物抵押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抵押物优先受偿的一种法律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有关规定,为确保林权抵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农民拥有林权证,权属清楚,没有争议的下列林权可作为抵押物: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
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权。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是指森林资源资产权利人不转移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占有,将该资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包括依法可用于抵押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

林权抵押贷款,是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简称。

1.2 作用和意义
韩国康认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激活林业生产要素,是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的重要资金来源,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找到了结合点。

汪永红等总结林权抵押贷款的其他意义在于:①建立林业增效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②促进林业企业结构调整;③促进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综合华文礼、李凯英等诸位学者的观点,林权抵押贷款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从“三农”角度来看,林权抵押贷款的本质是农业贷款,它为“三农”发展部分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从林业产业化的角度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促进林业企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了林农增收,实现了社会办林业的目的;从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来看,林权抵押贷款实现了信贷产品的创新,拓宽了银行资金运用的渠道。

2 林权抵押贷款的理论研究
2.1 林权抵押贷款的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理论研究比较少,黄丽媛、陈钦、
陈仪全等学者在其著作中提到了几个林权抵押贷款融资的理论基础,包括①外部性理论:林业具有正外部性,需要政府干预;②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林业分类经营定位为商品林通过市场融资并由经营单位自主经营管理,生态公益林则由国家直接进行投资和管理;③融资理论: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国家融资理论的研究成果,从融资的作用看,林权抵押贷款融资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赵利梅指出,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中,可以结合科斯的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发展经济理论等,以微观为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入手。

2.2 理论研究中的法律、法理依据
大部分学者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理作为理论依据,如钟华友、徐春华等在法理的角度上对2004年7月出台的《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办法(试行)》进行了解读。

林苇、王占洲重点从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角度分析我国林权抵押存在的高风险高成本
问题,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黄丽嫒等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对林权及林权改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得出结论《林权证》的发放确保了林业产权的合法性,推动了林权交易的相关市场配套体系及保障制度的建立。

余少君从《担保法》、《拍卖法》等法律角度对抵押贷款中的森林资源资产处置的前提条件、要件和
抵押权的实现方式作了探讨。

3 林权抵押中资产评估的研究
3.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
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在林权抵押贷款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整个抵押贷款顺利进行的财务前提,没有公平科学的评估系统,林权抵押贷款将难以以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姿态开展下去。

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联合颁布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林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现行市价法、林地期望价法、年金资本化法和林地费用价法,对此,刘晓华、邢大为(2004)、高文军、韩福春(2006)、刘降斌(2007)等在其文献中均有所阐述。

景谦平、侯元兆按分析原理和技术思路的不同,将具体评估技术方法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并指出这是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的3种基本方法,我国受条件局限,在评估实务中主要采用成本法,而在国际上,资产评估更多地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

高文军、韩福春在其文章中简要提出了清算价格法,即根据林业企事业单位清算时森林资源资产的变现价格确定评估价值的评估方法。

3.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实证研究
在实证研究中,各位学者大多从森林景观价值、生态效益价值、林木价值、林地价值、森林景观以及综合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

其中,森林景观方面曹辉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孙宏斌以黑龙江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利用条件价值法(cvw)对森林的景观资产进行了评估;生态效益价值方面,向会娟、曹明宏在其论著中总结了生态效益价值评估的各种方法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tcm)、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法(cvm)等;林木、林地价值方面,由于二者联系紧密,并且作为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主评项目,近年来各位学者通常将二者结合进行评估。

如吕勇等对黄丰桥林场毛竹林的资产评估,李丽丽对内蒙古国有林区林地资产评估,郭岩琢对河南国有兰考林场森林资产评估,胡觉对湛江市麻章区亨昌花木苗场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

4 林权抵押贷款主要运作模式的研究
黄庆安总结全国比较典型的模式有以下几种:林农个体直接林权抵押贷款,农户联保林权抵押贷款,专业担保公司担保林权抵押贷款,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经营大户或林业企业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及信用基础上的林农小额贷款。

韩立达、王静、李华从林权抵押贷款参与主体的角度将贷款模式分为五种: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模式,林农+担保公司+金融机构模式,林农+信用平台+金融机构模式,林农联保贷款模式,林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模式㈣。

孙霄翀等在对福建省林业贷款模式进行了汇总研究中也有相似总
结。

此外,国内众多学者对林权抵押贷款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福建、
四川、浙江、江西、云南、辽宁、黑龙江等地。

对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

5 林权抵押贷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5.1 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足
在林权抵押贷款方面,大部分学者着眼于实务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成果较少。

实际上,林权抵押贷款所涉及的理论研究领域很广,无论是从经济金融、法学、林学、生态学、管理等角度都可以对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

此外,由于整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很多学者避开国外经验不谈,但是从抵押贷款的角度看,国外的相关理论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5.2 对林权抵押贷款中森林资源评估的体系建立讨论不足
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的实践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科学的评估为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提供了量化和信息化数据。

目前,大多数学者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我国的森林资产评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能够从每个问题点上提出相应对策。

但是,很少有学者能够建立一套科学的森林资源评估系统。

在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中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并不是几个点、几个面的问题,它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公平的体系,才能从整体上彻底解决资产评估的问题。

5.3 对林权抵押贷款模式的创新不足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林权抵押贷款已经形成了几个成
熟的典型模式,但是也仅限于此,难有创新。

究其原因可能是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林农储备的经济金融知识不足,林权抵押贷款实际覆盖面较窄等。

随着林权抵押贷款在全国范围的推进,新的模式应该及时出现以满足林农的贷款需求。

5.4 提出的问题和对策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略有不同,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的森林资源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但是从各地学者的实证研究来看,林权抵押贷款在全国各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均趋于一致,鲜有针对性。

主要问题包括:①资产评估费用高,贷款金融机构单一,缺乏专业的评估人员和信贷员;②贷款期限短、额度少并且与生产经营周期不够配套,贷款范围狭窄;③抵押林木受损风险大。

解决问题的对策大多是:①进一步提高林农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认识;②政府部门加强林权抵押贷款方面的法制建设,构建和完善林权流转平台;③金融机构创新,尽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风险保险机制和补偿基金。

显然上述问题和政策建议的提出都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林权抵押贷款在我国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出现的问题趋于一致性。

随着林权抵押贷款的深入发展,各地出现的问题应该会多元化,具有地域特色,而相应的政策建议也会更具针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