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合集下载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商隐生平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幼年丧父,只能跟随母亲回乡,生活比较清贫,他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少时经常帮别人抄书来换钱,以贴补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经诗文,使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公元829年,李商隐一家迁到了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与令狐楚等人,并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

后令狐楚调职,李商隐返乡,曾到王屋山学过道。

公元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期间还被卷入了牛李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一生不得志。

公元858年,抑郁寡欢的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虽然仕途不顺,但李商隐还是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

李商隐是唐朝为数不多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在骈文上也颇有造诣,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鲜明,广为流传。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近六百余首,比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等。

李商隐的故事李商隐曾经表示自己与唐朝的圣上是同宗的亲缘关系,然而经过考证也已经确认了他的确是唐朝皇室的远房亲戚,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来说明,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已经是相当远的距离,因此尽管李商隐在作品中多次阐述这一点实际上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实真实利益。

而李商隐一户人家中有三名进士,其中第一位考中进士的是李商隐的爷爷李叔洪,十九岁的时候一举中第,于安阳任官,即安阳君,二十九岁去世,为官十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

关于李商隐的传说,在后人的史料笔记中能找到不少。

其中在宋朝的史料记载中,称年长的白居易晚年十分赏识李商隐,很爱读他的诗,有一次甚至开玩笑表示死了以后希望可以投胎成为李商隐的儿子。

李商隐的大儿子出生以后,李商隐真的给他取名叫做白老,结果这个儿子甚是愚蠢,等到小儿子出生以后,十分聪明伶俐,大家都笑称就算是白居易投胎到李家,也肯定是小儿子。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3年-858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晚年自称颇知心学道。

他是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以七绝和五言绝句著称,与杜甫、王维并称唐代“诗三杰”。

李商隐以其才情兼备的诗文而闻名后世,被誉为“唐代诗坛之天才”,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李商隐的作品特点1. 写实性强:李商隐的诗作品多以宫廷和市井生活为题材,描写世事变换,人生沉浮,展现出现实生活的百态和社会矛盾,将“写实”推至极致。

2. 情感丰富:李商隐的诗作热情奔放,抒发感情,表现出充沛的情感,对于爱情、仕途、宦途等动人的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

3. 豪放风采:李商隐的诗风豪放,文章气势磅礴,用词豪放激昂,语言生动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4. 艺术表现手法:他熟练运用修辞、意象等手法,用语精炼、意味深刻,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三、李商隐代表作品1. 《夜雨寄北》:表现了离别的深情,带有忧伤的感怀,写景抒情之作,描绘北方的雨景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2. 《夜泊牛渚怀古》:展现了他对古老乐土的崇敬之情,通过描绘夜晚泊船的情景,表达了对唐代旧物和风貌的怀旧之情。

3. 《登乐游原》:写出了对家乡乐游原抒发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流年逝去的感慨。

4.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对友谊之情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与友谊的坚定不移。

四、李商隐的文学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观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商隐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启发了后世诗人们融合诗歌创作和时代精神的探索。

他的诗歌以其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特点,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唐代诗歌的经典范例,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李商隐的艺术思想李商隐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对后世文学评论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商隐的诗歌(精选8篇)

李商隐的诗歌(精选8篇)

李商隐的诗歌李商隐的诗歌(精选8篇)李商隐,唐代诗人。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代表作品有《月下与君共饮》、《锦瑟》、《重过圣女祠》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商隐的诗歌【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李商隐的诗歌【篇2】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风雨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忆梅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李商隐的诗歌【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的诗歌【篇4】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李商隐的诗歌【篇5】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李商隐的诗歌【篇6】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李商隐的诗歌【篇7】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李商隐的诗歌【篇8】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 导语:李商隐 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

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希望可 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一: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 祖籍怀州河内 (今河南焦作沁阳) [1] , 出生于郑州荥阳 (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又与 李贺、李白 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段成式、温庭筠 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 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 写作,骈文文学 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 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 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 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 中末年(约 858 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

也有人说他葬于 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于李商隐的资料二:李商隐的诗 篇一:《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篇二:《无题》1/6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篇三:《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篇四:《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生平

李商隐生平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生平经历:1.早年生活:李商隐约813年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亲李嗣曾任获嘉县令。

他十岁丧父,随母回乡务农,家境贫寒。

但他勤奋好学,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资助。

2.科举之路:李商隐在十七岁时即以文章闻名。

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中进士,随后在秘书省任职。

3.仕途坎坷:李商隐的一生始终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开成四年(839年),他在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帮助下,得到王茂元的器重,并娶其女儿为妻。

然而,这却遭到牛党的排挤。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中,郁郁而不得志。

4.晚年生活: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病故于郑州,享年约46岁。

5. 作品创作:李商隐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多数为婉约风格,善于用典,构思精巧。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

6. 历史评价:李商隐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著称,被誉为“唐朝诗歌艺术的瑰宝”。

尽管他生前郁郁不得志,但他的诗歌却在后世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明朝人胡应麟将李商隐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代文学家王士祯则称赞他为“晚唐诗之冠”。

7. 后世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婉约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启发,他善于用典的创作手法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借鉴。

李商隐诗词及注解_李商隐著名诗翻译注释

李商隐诗词及注解_李商隐著名诗翻译注释

李商隐诗词及注解_李商隐著名诗翻译注释李商隐诗词及注解_李商隐著名诗翻译注释精选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注释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

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

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

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意:感到4.不适:不悦,不快。

5.近:快要李商隐诗词及注解5篇_李商隐著名诗翻译注释李商隐诗词及注解_李商隐著名诗翻译注释精选篇2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诗文

李商隐诗文

李商隐诗文
1、《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贾生》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
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8、《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的古诗词全集

李商隐的古诗词全集

李商隐的古诗词全集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1] ,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李商隐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中元作》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涉洛川》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通谷阳林不见人,我来遗恨古时春。

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

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

《寄永道士》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晓坐》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

梅应未假雪,柳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

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

《代魏宫私赠》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张恶子庙》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下马捧椒浆,迎神白玉堂。

如何铁如意,独自与姚苌。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婉约派,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

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一生都被牵累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

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

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有《李义山诗集》。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从吟咏的题材来看,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政治和咏史。

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
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

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

《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抒怀和咏物。

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

《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感情诗。

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

《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保持了与无题诗类似的风格。

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则反映出李商隐感情诗另一种风格的意境。

应酬和交际。

在李商隐用于交际的诗作中,写给令狐绹的几首(《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特别引人注意,为解释他与令狐绹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
风格。

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思想,其人基本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中实用,对儒学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

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

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

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每句读用典故。

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

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

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李商隐的写作,除诗歌以外的成就被论及得较少。

事实上,他是晚唐时期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

这种文体注重文辞的对偶,并使用大量典故,广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