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讲解教学课件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 2、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3、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 4、为高考必考题型,分值10分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不 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语言 达:
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顺。
五字法:留、换(替换法)、删、补、调
适用范围
1、用双音节词换单 音词 2、用本字词义换通 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换 文言词语
示
例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 夫 (2)旦日不可不蚤自 来谢项王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看看下面的翻译是否错误: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 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 品质恶劣。
已 │
已经
去, │间 │Fra bibliotek至 │
军中。 │
离开, 从小路
到达 军营。
• 天下事有难易乎?
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三、直译的方法
五字法:留(保留法)、换、删、补、调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 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翻译下列句子:
例如: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2、沛公军 霸上《鸿门宴》 3、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夫晋,何厌之有?
倒装:晋,有何厌?(宾语前置)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未能找到。 (定语后置)
五字法:留、换、删、补、调(调位法) 把文言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 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 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 求调整过来。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一)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一)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精准对练一关注单音节文言文实词的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
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
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
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
”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
……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乃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译文:(2)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译文:(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即位初,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
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
蒋小芳二轮复习文言句子翻译

•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 贵也!”
• (取材于《管子·轻重》)
•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 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 【答案】①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 • ②(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
•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
•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找出关键词,查看有无特 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等方法进行翻译。一般来说,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 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 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 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 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2文言文翻译题

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
力争,最终改判。 关闭
CC项.曾,“公派亮使防者患偕未同然雄州,止赵息滋边前地往事调解端”。的契说丹法违错约误在。界根河据捕文本鱼“运公盐亮,他 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 言双:方‘得萌芽以不相禁安,后无将事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
不诘会盗藏/公匿亮强报盗,/一吾定境是不使藏者盗的/随殆从从干者的之。廋搜耳索/以索后之,果/然果是然这/ 样。据
此,“盗悉窜他境”中间不能停顿;“尝有使客亡橐中物”是一个完整的
语句,“物”后要停顿;“移书诘盗”不能断开,前后是目的关系。故选B项关。闭 B
精品课件
解析 答案
-6-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精品课件
-5-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第2讲 文言文翻译题
精品课件
-2-
文言文翻译,涉及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考查这个考点的同时,也 考查了通假字、古今异义、重要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文 言句式等考点。所以说文言文翻译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是高考 的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时,要把它作为重中之重。
精品课件
-3-
(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 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 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 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 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 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 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 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 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精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一)——理解并译准实、虚词资料

[专题解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考查文言文中 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主要包括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考查“以、因、 而”等18个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意义和用法的 能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是故以燕能王通欲其结意于.于君.天下乎
B.拱朝手济而而..问夕曰设版焉C.源自缓三其人刑行政则.则必.有人我不师惧死
D.寡此人亡闻秦仲之.父续耳之.言此三者
[解析] A项,介词,在/介词,和、同。B项,连词,表 修饰/连词,表转折。C项,连词,表顺承,那么,就。D 项,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 构助词“的”。 [答案] C
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 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 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题 号
2011年广东卷
2010年广东 卷
2009年广东卷
文言实词“苦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奇
考
5
”“纵”“官 ”“抵”(选择
语”“委 ”“识”“
”“起”“诛 ”“弛”(选择
点
题)
恙”(选择题) 题)
统
文言虚词“其 文言虚词“
计
6
”“以”“之 ”“且”(选择
之”“为 ”“所”“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娴熟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筛选概括【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来宾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给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18 文言文翻译和句式(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酒肉食物犒劳他,食物非常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
有的。
(2分)
例2:有一个叫张茂先的人双目失明,突然消失了。
一位老人拿好酒果肉来品尝,张茂先看见这位老人冰
清玉洁,特别敬佩。
(0分)
改卷得分点:
1、爽然自失,翻译出“茫然”、“失落” 等类似意思,得1分;如果“爽然”翻错 (翻成爽快、开心等意思),那么即使 出现“失落”等字眼,仍不得分。 2、“饷之”,翻译出“给他吃”、“款待 他”、“招待他”等类似意思,得1分。 3、“非……所有”,翻译成“不是……能 拥有的”、“不是……所有的”类似意 思,得1分。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译文: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 肯给我啊。
之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 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补:补充(省略成分)
▲人名要译成全姓全名。 ▲高考文言文四大省略 ①省略主语 ②省略谓语 ③省略宾语 ④省略虚词【代词(之)、介词(于)】 ▲省略成分要补充并加括号。
高考回眸(2016年)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 鲜洁非人世所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 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 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 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 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精品】2020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文言语段翻译(4)含答案

二轮复习文言语段翻译训练(江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
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
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
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
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
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
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
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
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
所交皆知名士。
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之。
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
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而怨讟者鲜矣。
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
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居士于家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
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
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
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
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
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
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
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
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户部乃次.居四次:次序B.却.礼币之赠却:拒绝C.丁内艰,服阕.阕:终了D.收恤姻党,字.孤寡字:抚养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洧南居士年轻的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寻找关联语境 ,对最终确定关键词语的含义起着很大的作用。关联语境散落在文中, 阅读时须仔细圈点勾画。
(二)翻译语境的特点 对于翻译来说,分析语境更多的是以句内语境为主,句外语境为辅。当然具体到某一句 子时还会有所变化。
(1)理解语义语境 ,对确定关键词语的意义内涵方向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在任务(五)中提
到的2019年江苏卷译句“此儿汗血, 可致千里, 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中, “此儿汗血, 可 致千里”对理解“蹀躞”一词的意思至关重要,构成了“蹀躞”的语义语境。
(2)理解语法语境 ,对确定词语的词性、句子的语法成分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古汉语中 存在很多词类活用现象, 且常省略句子成分, 所以准确分析语法语境对理解词、 句非常重要。 如2016年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中的“囊示登云”句,根据句中“示”后的人物名可以推测“示”有“给(登云)看”之意,词性为动词,但若把“囊”理解为名词“袋”,显然不够通 顺。句子应译为“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囊”应理解为动词。句中有两个连贯性的行为 动词,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文言文阅读的文字不像现代文动辄一两千字,只有六七百字,再加上要命制好几道题, 这就决定了翻译时的语境,尤其是句外语境范围极小,也就在译句的前后三两句中。理解、 分析这样一个范围相对较小、相对独立闭合的语境还是比较容易的。
(一)学会理解、分析语境
1.分析语境的要点
(1)分析语义语境, 就是要判断语义领域, 如2016年上海卷第17题“皆计所侵”句, “侵” 的对象是粮食,粮食与“侵犯”“侵害”“侵袭”不属于同一个语义领域,“侵”应理解为 “侵占”之意。
1.类型 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指的是文言词句所在的句群和段落,还包括与该文言词 句相关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1)内部语境可分为语义语境和语法语境。 所谓语义语境,指的是词语所在的句子有哪些 意义内涵。语法语境主要指的是词语在其所处的句子中充当什么语法成分,是主谓宾还是定 状补。
(2)分析语法语境,就是要进行语法分析,确定译句的主谓宾成分,以此确定词性活用情 况以及省略成分。
自主检测,自我诊断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唐广明末, 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王行瑜帅 邠 州,辟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及行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 伐,行瑜败死, 邠 州平。 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 邠 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太祖闻而 嘉之,奏为郑滑支使。(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有删改)
译文:
(2)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译文:
诊断内容
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打“×”,无问题打“√”)
对语境的理解与分析
是否认识到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是否会分析语境?
翻译中如何紧扣语境
翻译时有无结合语境的意识与习惯?
是否会借助语境破解翻译重难点?
总体印象
审、读、答,精准突破
(一)语境类型及作用
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 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杜纮传》,有删改)
(1)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译文: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 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 感行路。 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 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 其际。 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节选自《北史·薛聪传》,有删改)
(1)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译文:
(2)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杜纮字君章, 起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 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 纮笑曰: “ 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
(1)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
译文:
(2)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
译文: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刘馥字元颖, 沛国相人也。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 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 遂表为扬州刺史。 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建立州治,南怀乾、绪。 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 山而归者以万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时荆部守宰多阙, 弘请补选, 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 随才补授, 甚为论者所称。 弘于是劝课农桑, 宽刑省赋, 岁用有年。(摘编自《三国志》和《晋书》)(1)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建立州治,南怀乾、绪。
(2)外部语境可分为逻辑语境和关联语境。 逻辑语境主要指从生活常理的角度理解相关语 句,或分析相关语句在其所处的句、段中起什么作用,与前后句构成转折还是因果或其他事 理关系。关联语境指的是文言文中对词、句的理解构成帮助或与词、句的内涵相关的其他的 词、句,对于语句翻译来说,其中的对话语境极其重要。
2.作用
二轮复习之文言文翻译
第二课时 强化语境意识,提升翻译精准度
任务情境 文言语句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考生在这方面一直很困惑、很苦恼,训练 了这么长时间,也做了很多文言语句翻译的题目,但就是拿不了高分。这其中固然有积累不 够、不厚的因素,但更与考生在翻译时不好的习惯或者意识有关:总是把目光集中在题上, 别的内容一概不看。这样做很不好,因为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前后内容有 一定的联系。这就要求考生有语境意识,而且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只有把要求翻译的句子放 在原文中,联系前后内容,才能保证翻译得心应手,从而提高翻译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