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墨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蕴

墨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蕴

墨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蕴前言墨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提出了诸多的哲学理论和管理思想。

由于其重视实践和人民利益,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墨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蕴。

墨家管理思想的简介墨家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非攻”、“兼爱”、“尚同”、“节用”四个方面。

其中,“非攻”强调不使用武力、不主动进攻,主张用道德、智慧、慈悲来化解矛盾,进而达到和平。

而“兼爱”则是强调所有人都应当给予爱,都应当举办庆祝活动和招聘会等,以维护和谐社会。

在墨家看来,不同的人应该在“尚同”的原则下相互协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节用”则是强调勤俭持家,推崇精益求精的生活方式,提倡节约资源。

墨家的管理思想还注重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他们采用“三墨”修养法,即读书、慎思、明辨。

同时,还提倡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的积累和实践的创新。

在墨家的管理思想中,更加强调了“实践为先”的原则,主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

墨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蕴墨家的管理思想虽然源于古代,但是它的核心思想今天仍大有可取之处。

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重着对员工的爱、尊重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践行墨家的“兼爱”和“尚同”的原则。

在团队协作中,也注重着各个成员之间的协作合作,通过“和为贵”的思想去达到团队的目标。

在现代商业中,“节用”的理念也十分重要。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该重视资源的利用,避免浪费资源。

如果大家能够勤俭节约,就能够在维护环境的同时降低公司成本,同时起到良好的社会形象效应。

墨家的“非攻”提出了一种非暴力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在现代解决矛盾过程中也仍然具有参考意义。

在历史上,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方法在很多场合下被证明是有效的,越来越多的人现在也开始强调用和平、理智的方法去处理矛盾。

对于营商环境也是如此,在商业竞争中,各个公司之间也要全力保持良好的商业道德,不使用不当手段,注重诚信合作。

墨家管理思想中注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墨子的管理思想

墨子的管理思想

墨家学派的特点:
一、成员多半来自社会下层,深深懂得群 众的疾苦,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二、墨家学派的内部,有至高无上的领袖, 称为“巨子”,享有特定的权威。
三、墨家学派内部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纪律, 其成员在自己的行动中,都应遵守和贯 彻“墨者之法”。
四、墨家学派成员的社会活动和经济生活, 也要受团体及领袖的控制。 五、墨家学派的成员,都坚持艰苦朴素的 生活作风,并且把这种精神作为巩固学 派成员间团结的纽带。
尚贤——要求在治国中任用贤能进行管理。
一、“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也”——实行中央集权管理的必要性
二、“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 乱”——集中的基础在于民主
1.依靠各级行政长官联系群众,了解本辖区 的民意 2.发动周围的群众去了解民情
生财固本的生产管理思想
一、“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生产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
实现“兼爱交利”,一直是墨子 所憧憬的理想境界。
兼爱交利的思想实质是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的定义:
强调管理者注重人性的管理。知人善 任,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维护人与人的 和谐相处,改善人际关系,共同寻找目 标和肩负使命。
柔性管理的作用: 1.激发人的创造性 2.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 3.满足柔性生产的需要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变化, 逐渐分离成三派,即游侠、游仕和论辩 三派。
二、墨子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墨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有71 篇,现仅存53篇。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讲宏观管理的篇章,由 《尚贤》、《尚同》、《兼爱》、《非 攻》等组成。 第二类,有《经》、《经说》、 《大取》、《小取》六篇。大多高 临》、《备梯》、《备水》等11篇,是 专门研究守城防御战术的篇章。 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兼相 爱,交相利”,其他各种管理主张都围 绕这一核心展开并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 的整体。 《墨子》及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有 广泛的影响,学墨之人众多,达到了 “充盈天下”的盛况。

墨家管理思想总结

墨家管理思想总结

墨家管理思想总结墨家管理思想总结墨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及其门徒的学说,主要强调“兼爱”、“非攻”和“尚同”。

墨家管理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管理和组织管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墨家管理思想强调“兼爱”,即人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人,并且关心和帮助每一个人。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兼爱,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在管理实践中,墨子强调主管者应当关注下属的需求和利益,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支持。

其次,墨家管理思想主张“非攻”,即反对使用武力和暴力手段来解决冲突。

墨子认为,通过谦虚、宽容和理性对待他人,可以减少冲突,并且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管理实践中,墨子的这一思想可以用来指导管理者处理团队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鼓励员工采用和平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再次,墨家管理思想追求“尚同”,即强调人们应当追求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

墨子认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彼此的利益和目标是一致的,才能够真正地团结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在管理实践中,墨家思想提醒管理者要明确团队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并且不断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整个团队朝着共同目标前进。

此外,墨家管理思想还注重实践和创新。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才能真正地取得进步和提升。

在管理实践中,墨子的这一观点提醒管理者要不断地尝试新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及时总结和调整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总的来说,墨家管理思想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和组织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墨家的“兼爱”、“非攻”和“尚同”的理念为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墨子的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智慧。

通过实践、创新和关爱,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和谐、团结、稳定和有竞争力的组织和团队。

墨家管理思想

墨家管理思想

墨子管理思想浅析在中国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的管理思想包括“十论”: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和非攻。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

一、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墨子的管理思想十分丰富,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富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其各种主张,均是围绕着“兼相爱、交相利”这一核心来展开的。

“兼相爱”中的“兼”,本意为一手执两禾,引申为两种以上事情同时进行之意。

所谓“相”就是“交互”、“互相”之意。

墨子“兼相爱”的本意,就是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爱所有的人,人们要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

墨子在谈“兼相爱”时,同时必言“交相利”,在他看来,是否做到了“兼相爱”,则必须看是否实行了“交相利”。

他将符合“兼相爱、交相利”的行为称之为“义”,否则就是不“义”。

“交”必然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墨子所说的“交相利”,不是指人们谋取一己之私利,而是要求人们去谋求社会或大众之公共利益。

二、生财论中的生产管理思想墨翟不但主张富国,而且是要求国民财富以极大的幅度增长,达到“倍之”的目标:“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节用上》)。

对于怎样富国,提出了“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七患》)的方法。

“生财密”就是多增加生产,“用之节”就是节约消费。

墨子认为:“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财财用足”(《七患》)。

墨翟在这里所说的“固本”也就是“生财密”。

因此,墨子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他认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七患》),强调:“食者,国之宝也,”、“食言,圣人之所宝也”(《七患》),即粮食的丰裕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稳定的基础。

墨子是古代思想家中第一个提出富国论的,他着重论述了富国对于治国的重要意义、生产同富国的关系、增加生产的途径等—系列的问题。

墨家管理思想

墨家管理思想





(三)节用 1.省无用之费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 冬加温,夏加凊者,芊䱉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 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凡为宫室加固者,芊䱉不加者去 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 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 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 之 2.生财 早婚: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 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 非战: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 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二、墨家管理思想



(一)尚贤亲士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 未曾有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 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俞云:“‘取不’二字,传写误倒,‘而’字当在‘取同’二字之上, ‘已’当为人己之‘己’”。 “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





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巳。 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 之、誉之,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 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 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 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 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此若言之谓也。

墨子管理智慧

墨子管理智慧

墨子管理智慧引言概述: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管理智慧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的管理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墨子的管理智慧1.1 强调以人为本墨子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关注人,只有关心员工的需求和情感,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1.2 倡导公平公正墨子主张管理者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不偏袒不偏私,让员工感受到公平的待遇和机会。

1.3 强调团队合作墨子认为团队合作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果。

二、墨子的管理方法2.1 倡导仁爱之道墨子主张管理者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员工,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建立亲密的关系。

2.2 强调道德规范墨子认为管理者应当遵循道德规范,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2.3 倡导精益求精墨子主张管理者应当不断追求卓越,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三、墨子的领导智慧3.1 倡导谦虚谨慎墨子认为管理者应当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自满不骄傲,虚心向下属学习和倾听意见。

3.2 强调自我反省墨子主张管理者应当经常反省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3.3 倡导以身作则墨子认为管理者应当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引导员工向好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墨子的激励智慧4.1 强调奖惩分明墨子认为管理者应当奖罚分明,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惩罚不良行为,建立激励机制。

4.2 倡导激发潜能墨子主张管理者应当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动力,让员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4.3 强调赏识和鼓励墨子认为管理者应当及时赏识和鼓励员工的努力和成绩,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和认可。

五、墨子的变革智慧5.1 倡导变革创新墨子主张管理者应当勇于变革和创新,不断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思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5.2 强调团队学习墨子认为管理者应当鼓励团队学习和成长,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

小度写范文【墨子的管理思想】墨家管理思想概括模板

小度写范文【墨子的管理思想】墨家管理思想概括模板

【墨子的管理思想】墨家管理思想概括墨子的管理思想一、墨子的思想墨子是一个代表小生产者、普通老百姓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他也想追求社会的和谐。

但他是从小生产者、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追求社会和谐的。

通过学习墨子的管理思想,可以为领导者、管理者了解下属、了解员工提供帮助。

1、墨子的人性观讲到管理,就要谈到对人的看法,儒墨道法各家没有不讲人性的。

孔子讲“性相近也”,孟子讲“人性善”,荀子讲“人性恶”,都是在说对人的看法。

管理从形式上来讲,是人、财、物的协调,从本质上看则是对人的管理,因为财、物是受人支配的,所以管理的关键是管人,而管人的关键是管心。

但是心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孟子有孟子的看法,荀子有荀子的看法,法家有法家的看法,道家有道家的看法,墨家也有自己的看法。

墨子认为动物都是依靠本能而生存的,而人不一样,人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

意思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劳动,人能通过劳动得到财富。

动物不行,动物只能获取大自然的果实,而人可以通过劳动、加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基于此,墨子主张“劳而后获”,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对那些侵吞他人、集体、国家财务者,坚决地给予道义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制裁。

在“劳而后获”这点上,儒家和墨家是一致的。

孔子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论语·卫灵公》)这是讲官员在侍奉君主时,要谨慎认真地工作,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儒家和墨家的不同不在于对劳动的看法方面,而在于分配方面。

儒家主张有差别、有等级地分配,墨家主张无差别、无等级地平均分配。

2、墨子的义利观所谓义利观,是指如何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一套准则。

法家有法家的义利观,道家有道家的义利观,儒家有儒家的义利观,墨家也有自己的义利观。

墨家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原则是六个字——“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说,你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惜,那么也要珍惜别人的东西,你不能侵吞别人的东西为己有。

墨子管理智慧

墨子管理智慧

墨子管理智慧引言概述:墨子管理智慧是一种以墨子思想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管理和组织的理论,这些理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墨子管理智慧的内容。

一、墨子管理智慧的核心思想1.1 兼爱非攻: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即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避免争斗和攻击。

在管理中,这意味着要尊重员工,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利益,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2 制度优先:墨子认为,制度是管理的基石,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才能有效地管理组织。

在实践中,墨子管理智慧鼓励建立公正、透明、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平竞争和有效运作。

1.3 以德治人:墨子主张以德治人,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在墨子管理智慧中,强调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做员工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行来影响和引导员工。

二、墨子管理智慧的组织管理原则2.1 人尽其才:墨子管理智慧强调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和才能。

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价值。

2.2 团队合作:墨子认为团队合作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原则。

墨子管理智慧鼓励建立团队文化,培养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协作和协调来实现组织目标。

2.3 激励奖励:墨子管理智慧注重激励和奖励机制的建立。

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墨子管理智慧的决策与沟通策略3.1 民主决策:墨子管理智慧倡导民主决策,即在重要事务上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思广益来做出决策。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归属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3.2 有效沟通:墨子认为有效的沟通是组织管理的关键。

墨子管理智慧强调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和表达,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准确传递。

3.3 管理危机:墨子管理智慧提供了应对危机的策略。

墨子认为管理者在面对危机时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并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应对挑战,保护组织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尚同 1.国家乱的原因在于人异义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 兄弟作,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 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 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2.选贤立长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 足,又选天下之贤可者,臵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 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 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 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臵立之以为正 长。





3.利民 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 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 止。”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 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昧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 国珍怪异物。”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且 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凊,则止。” 然则为宫室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 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 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
讨论

如何认识墨家管理思想?
墨家管理思想
传统文化与管理第七讲
墨家人性论与管理思想




一、墨家人性论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 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 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 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 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 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 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俞云:“‘取不’二字,传写误倒,‘而’字当在‘取同’二字之上, ‘已’当为人己之‘己’”。 “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巳。 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 之、誉之,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 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 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 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 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此若言之谓也。

5.特务统治 故古之圣王治天下也,其所差论以自左右羽翼者皆良, 外为之人,助之视听者众。故与人谋事,先人得之;与人 举事,先人成之;光誉令闻,先人发之。唯信身而从事, 故利若此。古者有语焉,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 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 二手之强也。”夫唯能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是故古之 圣王之治天下也,千里之外,有贤入焉,其乡里之人皆未 之均闻见也,圣王得而赏之。千里之内有暴人焉,其乡里 未之均闻见也,圣王得而罚之。
二、墨家管理思想



(一)尚贤亲士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 未曾有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 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三)节用 1.省无用之费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 冬加温,夏加凊者,芊䱉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 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凡为宫室加固者,芊䱉不加者去 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 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 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 之 2.生财 早婚: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 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 非战: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 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3.一是非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 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 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 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 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 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 罚而百姓所毁也。” 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 4.赏同罚异 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 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 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