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

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
物种、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会逐个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物种:物种是指具有相同形态结构和生殖特征,并可以通过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群体。
物种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和功能。
2. 种群: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时空范围内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是由一组相同物种的个体组成,它们共享同一片生境,并通过交流和繁殖来维持其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3. 群落:群落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由多种不同物种组成、按照一定的群落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物组合。
群落是物种的集合体,物种在群落中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描述:
- 物种与种群关系:一个物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上聚集在一起形成种群。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受到物种内部的繁殖、迁移、死亡等因素的影响。
- 物种与群落关系:一个群落由多个物种组成,每个物种都在群落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它们通过食物链、竞争、共生等相互作用方式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群落的稳定性和功能。
- 种群与群落关系:种群是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
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合作或共生关系,这些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整个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的来说,物种、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种群的形成和演化,而种群的相互作用又决定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只有理解和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
第3课时 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生物圈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概念:一定区域内__生__物__群__落___和它生活的环境中 的_非__生__物__因__素__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它与群落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包括_非__生__物__因__素__。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__物__质____和___能__量___:阳光、大气、水、 土壤、温度等。 (2)生物成分 ____生__产__者____: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____消__费__者____: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解析】A.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 量,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 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 增加,所以图①中食物链为:丁→乙→甲→丙,A错 误;B.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能量沿着食物链 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低有机物的总量越多,所以② 中食物链:丙→乙→甲→丁,B正确;C.③表示生态 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由图可知:丁为生产者、甲乙 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所以③中食物链:丁→甲→ 乙或丁→乙,C错误;D.④表示能量金字塔,能量流 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别 越高,能量总量越少,故食物链为:戊→乙→甲→丁 或戊→丙→甲→丁,D错误。故选B。
1.(2019·宁波)2019年宁波市着力打造“一路一花, 一路一品”,计划建成多条特色花卉景观大道。如 图是以月季为主要观赏花卉的丽园北路美景。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月季是被子植物 B.花是月季的生殖器官 C.嫁接可以使同一株月 季上开不同颜色的花 D.丽园北路上的所有月 季是一个生物群落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单__向__流__动____、__逐__级__递__减____, 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__生态系 统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生产者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消费者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分解者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各种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 成的复杂关系叫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__。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且是逐级__递减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__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__,其不同于能量特 点的是__反复出现和循环__。
10.(2013·济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C ) A.出生和死亡 C.性别比例
B.年龄 D.个体大小
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链是( C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1.(2012·天门市)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B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举例

1、定义不同
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含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
2、组成成分不同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地位不同
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群落:生态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比如说,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红松构成了一个种群,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就构成了群落,森林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扩展资料: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者关系:
种群是由同种的生物个体组成,种群组成群落,群落组成生态系统。
种群内只有一种生物;而群落内有不同种的生物。
生态系统内除包括有生物群落,还包括有无机环境。
许多单一的生物个体(同种)组成种群,种群具有单一生物个体所没有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2、年龄组成:种群内各种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增长型:年轻个体多,将来个体数越来越多。
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个体数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衰退型:年轻个体少,个体数将会越来越少。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区别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都与生物圈密切相关,但却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范围。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别。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个体集合。
它强调的是一种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和年龄结构都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种群对于物种的保护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研究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生存状况,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群落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由多个不同物种的个体组成的生物群体。
群落研究的重点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竞争、共生和共享资源的方式。
群落中的个体之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例如,森林群落中的树木、灌木、草本植物、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在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系统包括了所有的生物体、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个湖泊生态系统包括了水中的植物、浮游生物、鱼类,以及湖岸的植物、鸟类等。
总结起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是描述生物圈的不同层次和角度。
种群注重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群落注重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而生态系统则关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圈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点1生物与无机环境(1)环境________生物:主要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能________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蚯蚓能松土等。
[提醒要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植物根系发达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根系发达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这就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适应影响【针对训练1】[2010·乐山]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点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二是生物影响环境。
蚯蚓使土壤疏松属于后者。
D考点2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________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________、年龄________、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________生物种群的总和。
群落特征:________现象。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3)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________。
[提醒要点] 种群内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群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竞争等。
●同种密度结构所有分层植物群落【针对训练2】2011·温州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点拨] 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大鲵是该区域中的同种生物属于种群,若铜铃山森林公园中的所有生物则属于群落,整个铜铃山森林公园则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群落亦称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扩展资料: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如一滴湖水、培养着细菌的平皿、小沟、小池、花丛、草地,大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以至包罗地球上一切生态系统的生物圈。
按类型则有水域的淡水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陆地的沙漠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等。
此外,按由来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薪炭林、养殖湖)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工厂/矿区、宇宙飞船和潜艇的载人密封舱)。
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群落: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联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最新第3课 生态系统PPT课件

(D )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
解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 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 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 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生物圈是人类和 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 D的叙述是错误的。
专题二 生态系统
考点3:概述某一具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功能〔c〕
【基础盘点】 1.概念:_一__个__生__物__群__落__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_非__生__物__因__素_
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它与群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 否包括非生物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形__态____、___生__理___ 和__分__布____等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__生__物__因__素 (包 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和__非__生__物__因__素 (指阳光、 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深化理解】
18.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分布,高大的乔 木下是低
矮的灌木,灌木下面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
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 B)
C.温度
D.空气
解析 形成热带雨林中植被的层次分布可以使这些生物获 得不同角度的阳光,因此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 素是光照。
19.在皮肤的结构中,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
13.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 统
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A.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3
【典例 1】 (2016· 永州)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B. C. D. 生态系统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 “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大气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绿色植物体内
(
)
【解析】 生态系统都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故 A 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故 B 正确;食物链反映的是 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 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 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 C 错误;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使碳进入生物体内,故 D 正确。
【答案】 C
【类题南湖的叙述中,可 ( )
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 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 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 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解析】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 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美丽怡人的千亩湖”,既 包括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 因此能构成生态系统;“湖水中灵动的鱼儿”,只有鱼类,没 有生产者、分解者、其他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 生态系统;“岸边摇曳的杨柳树”,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消 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答案】 B
专题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有四大基本成分,可根据其所属类别进行判 断: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指阳光、空气、水、矿物质等; ②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③消费者指各种动物;④分解 者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腐生动物。
【典例 2】 (2016· 成都)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兔子 C. 蝗虫
【解析】
【答案】
C
2.(2016· 衡阳)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 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儿空隙。”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某种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A. 阳光 C. 空气
【答案】 A
(
)
B. 温度 D. 水分
3.(2016· 宿迁)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沙漠生态系统 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针叶林生态系统 )
【解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其中生物 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G 属于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 F(草)是生产者,D(鹰)是最高级消费者,食
物 链 有 F→B→C→D 和 F→E→D , 最 短 的 一 条 食 物 链 是 F→E→D。
(3)生态系统中, 有机物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有毒物质 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 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最高级消费者。
(4)由图可知,D 捕食 C,两者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的种 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答案】 (1)非生物 生物 捕食 自动调节能力 分解 (2)2 F→E→D (3) F D (4)
专题四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的原因是其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复杂性,生态 系统中物种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典例 4】
(2016· 盐城)如表所示为某科研人员对四个生 ( )
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可推 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物种 1 物种 2 A B C D 0 200 150 300 90 350 250 200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6 物种 7 0 0 100 0 0 0 800 0 30 30 40 0 30 0 30 0 40 40 1 50
【答案】 D
【类题演练 3】 (2016· 聊城)如图 3-6 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 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3-6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A]属于____部分,[G]属于____部分的 ____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用 字母表示)。 (3)在该生态系统中,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如 果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 的生物是____(用字母表示)。 (4)该生态系统中,[C]与[D]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关系;通常情况下,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__________。
)
B. 蘑菇 D. 水稻
兔子、蝗虫都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以植物为食,都属于消费者;蘑菇是真菌,靠分 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水稻是绿色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答案】 D
【类题演练 2】 (2016· 安庆)近年来天然水域环境日趋恶劣,江豚 死亡事件频发,数量仍呈急速衰退趋势,如今江豚变得比大熊 猫还要稀少,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农业部计划投巨资在安庆西 江建长江下游江豚迁地保护区,为江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 墙”。长江江豚为中国长江独有淡水豚类,是长江淡水生态系 统中的生物链顶级物种,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 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如图 3-4 为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以江 豚为顶级物种的生物链“金字塔”,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生物群落指一定生活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3.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 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地球上的全
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5.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是: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 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所示生物为生 产者和消费者,所以没有表示出来的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江豚也和白鳍豚一样灭 绝,则标志长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因此我们要保护江豚 的栖息环境。 【答案】 (1)长江浮游植物 太阳能 消费者 少 (2)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3)生态平衡
图 3-1 A.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答案】
C
6. (2016· 成都)如图 3-2 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图 3-2 (1)在该图中,生产者是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 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 写出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 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_____。
6.各种生物间最主要的是 食物关系。各种生物由于食物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7.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渠道。物质在 生态系统中是循环流动的,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8.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呈现生态平衡状态,这是 因为生态系统都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 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能力 就越强。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 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答案】
(1)草、树
鼠、昆虫
猫头鹰
(2)食物
食物网
草→鼠→猫头鹰
(3)分解者
专题一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辨析
种群强调同一“物种”,另外要突出“同一物种的总和”。因 此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青蛙、蝌蚪等均属同一种群,但一个池塘中所 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一个群落是由许多个种群组成的,群落的概 念应突出“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则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 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的自 然区域内,但这个自然区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限制,种群所在 的自然区域不一定比群落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但 应注意生物圈不能认为是包含整个地球,仅仅是指地球上生物活动 的区域,没有生物活动的区域如地球深处不包含在内。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三者概念上的关系可用图 3-3 表示。
【典例 3】 (2016· 孝感)如图 3-5 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
A. B. C. D.
图 3-5 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该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 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 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 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次利用。故营腐生生 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A 正确。如图所示狐以兔为食,所以狐和 兔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B 正确。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 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 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 从植物开始, 求每个分支的条数的和。 该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 草→兔→鹰; 草→兔→狐;草→鼠→蛇→鹰;草→鼠→狐,C 正确。生态系统中,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 流动、逐级递减,并且是不循环的,D 错误。
图 3-4
(1)在长江淡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 量最终来自_____,江豚是顶级_____,数量最_____。 (2)在长江水域生态系统组成中,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还有_______ 和_____。 (3)如果江豚也和白鳍豚一样灭绝,则标志长江生态系统的______遭 受严重破坏,保护江豚及其栖息环境迫在眉睫。 【解析】 (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 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 始的;由图示可知江豚处在食物链“金字塔”的最顶端,所以江豚 是顶级消费者,数量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