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脱管预防及护理共31页文档
防导管滑脱的措施

脱管的范防措施意外拔(脱)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一旦发生UE,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费用,甚至导致病死。
UE的发生率在2.8%-20.6%。
因此,加强UE的预防与监测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躁动与意识不清: ①谵妄时引起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在于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交替出现,昼轻夜重,夜班护士忽视拔管的可能而未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②意识障碍与患者的自行拔管密切相关;③患者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其结果是不配合治疗和护理,造成意外拔管。
④疼痛引起焦虑和躁动是导致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
⑤夜间意外拔管多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 )潴留、血氧饱和度( SpO2 )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
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
⑥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鼻黏膜、鼻翼和口唇因压迫出现红肿或压迫性溃疡导致自行拔管。
2.术后麻醉未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插管极不耐受。
这是潜在的有意或无意拔管的危险因素。
⑵护士相关因素: 护士工作在危重患者最前沿。
意外拔管易出现在: ①护士夜间换班时; ②护士换班前后1 h; ③患者接受护理时; ④缺乏经验的护士上班时; ⑤护士不在患者床旁时。
⑶护士工作超负荷: ①拔管、脱管易发生在护士工作忙时; ②1名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时。
⑷对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病人未使用镇静剂或不能合理运用镇静也可引起患者拔管、脱管。
⑸固定气管插管多数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面颊部,当患者出汗或分泌物多时,使胶布脱落导管脱出。
二、采取保护性措施:1.,正确可靠的固定。
能及时评诂到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做好预防措施。
2018年气管置管后意外脱管的急救与护理-文档资料

2 ·2 气管插管一般是在病人处于意识蒙 胧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麻醉药 物的逐渐消除或呼吸功能的改善,意 识逐渐恢复。再加上气管对刺激非常 敏感,因而病人难以耐受,引起烦躁、 紧张、恶心、呕吐、呛咳而非计划性 拔管。因此,全麻后带插管回ICU的 病人要注意对其双上肢进行有效约束, 适当镇静。当病人意识逐渐清楚,出 现躁动不安时,应对其讲清插管的重 要性,消除其思想顾虑。
初步判断: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立即通知医 生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紧急处理:1、开放气道;2、简易皮囊辅助 呼吸;3、准备紧急气管插管用物;4、各种 抢救物品准备。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配合医生紧急气管 插管;2、镇静剂、激素等药物的应用;3、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监测:1、呼吸音、胸廓运动;2、血气分析, 血氧饱和度; 3、气囊压力;4、插管深度;5、 口腔粘膜受损、受压程度。
1.3 气管插管不完全脱出病人的 急救:
气管插管套管脱出8cm以内 者,吸净
病人口鼻及气管插管气囊上的分 泌物后,放出气囊内的气体,将 套管插回原深度,重新固定。对 气管插管套管脱出超过8cm者, 放出气囊内气体,拔出气管插管, 给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密切观察
2预防护理
2 ·1经口腔、鼻腔气管插管的病人,由 于下颌活动,口腔内分泌物浸湿固定 导管的胶布,牙垫脱出等因素造成套 管脱出,因而胶布固定要牢靠,粘贴 结实,一旦发现胶布松脱及时更换, 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经常观察 插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并记录,注意听 诊双肺呼吸音情况,严格床头交接班。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 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 情况进行处理。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 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 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 通知专业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 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 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 (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 固定。 (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 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 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 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至脱管。 (4)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 换。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四篇)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1.保持局部伤口的无菌状态,预防感染并及时通知医生。
2.立即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处理。
3.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4.配合医生行导管再建术的处置,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神志、瞳孔等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6.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并应补抢救纪录。
7.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其了解预防导管脱落的意义。
二、处理程序保护伤口→通知医生或护士长→备好抢救药品、器材→观察病情→管道再建→书写记录→做好健康宣教→上报护理部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二)一、应急预案1.评估并去除压疮的诱发因素。
2、.根据压疮的程度给予积极的处理:Ⅰ度压疮: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进展;Ⅱ度压疮:保护创面,预防感染;Ⅲ度压疮:解除压迫,清洁创面,去除坏死____和促进肉芽____的生长。
3.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对压疮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对病人的影响情况充分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二、处理程序评估→告知患者或家属→消除诱因→积极处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认真交班→上报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三)1、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波动情况。
3、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4、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5、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6、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7、做好护理记录。
●腹腔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腹腔引流部位的纱布的清洁情况及病人的周身状况、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3、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立即按压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安慰病人及家属。
4、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7篇)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一、应急预案1.保持局部伤口的无菌状态,预防感染并及时通知医生。
2.立即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处理。
3.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4.配合医生行导管再建术的处置,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神志、瞳孔等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6.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并应补抢救纪录。
7.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其了解预防导管脱落的意义。
二、处理程序保护伤口→通知医生或护士长→备好抢救药品、器材→观察病情→管道再建→书写记录→做好健康宣教→上报护理部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二)1、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波动情况。
3、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4、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5、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6、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7、做好护理记录。
●腹腔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腹腔引流部位的纱布的清洁情况及病人的周身状况、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性状及量。
3、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立即按压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安慰病人及家属。
4、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5、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立即重新置入引流管,或停止引流,处理局部引流口。
6、做好护理记录。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三)一、胸腔引流管脱出应急处理预案1、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2、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打破,应立即双钳夹闭胸腔导管或立即折曲胸腔引流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脱管的护理措施

脱管的护理措施引言脱管是指患者突然或意外地拆除或移除插入体,如导管、管道或造口等。
脱管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包括感染、出血、呼吸困难等。
因此,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脱管事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脱管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地管理脱管事故,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预防脱管的护理措施预防脱管是最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措施:•设计恰当的插入体:确保插入体的选择和设计符合患者的需要,并尽量减少不适感。
合适的插入体选择可以减少患者试图脱管的欲望。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包括插入体的位置和状态。
早期发现插入体位移或松脱的迹象,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脱管事件的发生。
•安全固定插入体:确保插入体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身体上,减少脱管的可能性。
可以使用适合的固定带或其他设备来稳固插入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固定方式。
应对脱管的护理措施尽管预防脱管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仍然存在脱管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应对脱管的常见护理措施:•快速反应:一旦发现患者脱管,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做出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处理过程中,保持冷静,不慌乱,以确保正确的应对措施能够得到实施。
•阻止进一步脱管:一些患者在脱管后可能试图进一步拆除插入体。
在阻止患者进一步脱管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
•管理并发症:脱管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例如感染、出血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处理感染、止血等,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重新插入:根据临床需要,可能需要重新插入被脱管的插入体。
护理人员应确保在安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参与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脱管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护理人员、医生、工程师等各专业的人员应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多学科团队可以共同识别和解决患者脱管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护理质量。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8篇)

各种导管意外脱落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防范措施】(1)所有管道必须妥善固定,由置管者做好标记,详细记录管道名称、留置时间、部位、长度,观察和记录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加强对高危患者(如意识障碍、躁动、有拔管史、依从性差的患者)的观察,作为重点交接班内容详细交接。
(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其防范意识及管道自护能力。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治疗、护理中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导管脱落。
(5)加强培训,提高护士防导管脱出移位的风险意识。
如picc置管,穿刺时尽量避开肘窝,以透明敷料固定体外导管,也可使用固定翼加强导管固定;更换敷料时,避免将导管带出体外。
【处理措施】根据脱落导管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和交班,防止再次脱管。
(1)伤口引流管脱落立即报告医师,将脱出的引流管交医师查看是否完整,如有管道断裂在体内,须进一步处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需要再次置管时,协助医师做好相关准备。
(2)胸腔闭式引流管脱落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夹闭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3)“t”管脱落立即报告医师,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告知患者暂禁食禁饮,必要时协助医师重新插管。
(4)胃管脱落观察患者有无窒息表现,是否腹胀;如病情需要,遵医嘱重新置管。
(5)导尿管脱落观察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征象,是否存在尿急、尿痛、血尿等现象;评估患者膀胱充盈度、是否能自行排尿,必要时遵医嘱重新置管。
(6)气管导管脱落对气管切开患者立即用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报告医师,给予紧急处理。
(7)picc置管/深静脉置管脱落1)导管部分脱出:观察导管脱出的长度,用无菌注射器抽回血,如无回血,报告医师,遵医嘱用肝素钠液或尿激酶通管,如导管不通畅则拔管;如有回血,用生理盐水冲管保持通畅,重新固定,严禁将脱出的导管回送。
防止各类导管滑脱的预防措施本

托县医院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一、导管脱落常见原因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
二、防范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及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各类导管、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
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
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绳或别针松开。
4、气管插管病人若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
对欲讲话而无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片、手势等方式沟通示意。
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
搬运病人时用2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
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小心拆除原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
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
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保护,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护理部修订2015 年 11 月托县医院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一 . 应急预案; 1. 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 2. 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3. 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 4. 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 5. 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6. 手术后患者交接班时认真核对各个引流管名称,固;7. 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戴网罩;8. 置胃管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一.应急预案1.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2.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管道滑脱预防处理护理课件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管道滑脱应急预案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针对管道滑 脱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人员 分工。
定期演练与修订
组织护理人员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 高应对管道滑脱的能力。
06
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告知管道滑脱的风险及后果
风险
管道滑脱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接受 治疗,增加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甚 至危及生命。
采用有效的固定方法,如使用胶布、固定 带等,确保管道不易滑脱。
加强巡视和观察
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护士应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情况及管 道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固等。如发现异 常情况,及时处理。
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管道滑 脱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
05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
管道固定不牢固
02
胃管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移位或滑脱。
护士宣教不到位
03
护士在置管前后未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宣教和指导,导致
患者对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案例中学习的经验教训
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
牢固固定管道
在置管前后,护士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 分的宣教和指导,强调管道的重要性、注 意事项及自我观察等。
提高患者与家属的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管道的作用 、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方法, 提高其认知水平。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 如何避免管道滑脱,如避免过 度活动、牵拉等行为。
鼓励患者及家属及时报告管道 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03
管道滑脱后的处理方法
立即评估与报告
评估滑脱程度
根据管道滑脱的程度,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或等待专 业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