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处方点评专家组
处方点评制度流程

处方点评制度流程处方点评制度是医疗卫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确保医生合理用药和患者用药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处方点评制度的流程,并探讨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处方点评制度的定义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设立的用于审核和评估医生处方的规定和程序。
通过对处方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以确保患者获得合适的药物治疗,并规避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二、处方点评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处方点评制度通过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查和点评,确保医生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因药物错误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
2. 促进合理用药: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处方行为,引导医生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必要的治疗,提高患者用药效果。
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点评制度,可以评估医生的处方质量和药物选择,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三、处方点评制度的流程处方点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提交处方:医生在诊断患者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开具相应的处方。
处方包括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
2. 处方审核:医疗机构设定专门的处方审核人员,对医生提交的处方进行审核。
审核主要包括对处方的规范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评估。
3. 处方点评:医疗机构设定处方点评专家组,由药剂师、临床专家等组成。
该专家组对处方进行系统性的点评,包括药物的选择、用量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等。
4. 反馈和建议:专家组对点评结果进行总结,并书面反馈给医生。
反馈内容包括针对不合理处方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医生改进用药行为。
5. 追踪和监测:医疗机构建立药物追踪和监测系统,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追踪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
四、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需要针对性的对策:1. 医生接受程度不高:部分医生对外部的点评和干预持怀疑态度,对制度的接受程度不高。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沟通,提高医生的参与积极性。
处方点评制度

处方点评制度1、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是在院长领导下、依托“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及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2、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感染、药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为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每月点评一次。
由具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资格或临床药师组成。
3、处方点评小组将点评结果上报医务科,并通知不合理用药当事医生,当事医生对点评结果有异议的可将申诉材料交送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处方点评专家组成员在质控会上对点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上报院办公会,根据医院相关制度做出处罚。
4、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质控会质量持续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医务科负责将改进措施及时通知到个人及其所在的科室并监督其落实。
5、医务科负责每月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采取反馈、干预、改进及超常预警措施。
6、医院对一个考核周期内(一年)五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7、对连续开具超常处方三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其处方权后,仍连续两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8、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药师,医院对其批评教育、离岗培训。
9、处方点评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医师定期考核体系,并与科室、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挂钩。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模板模版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模板模版一、总则1.1 目的:为了规范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提高医师的处方质量和临床决策能力,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临床科室的处方点评工作。
1.3 主管部门:医务部门为本实施细则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处方点评的实施工作。
1.4 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务部门组织成立的专家组,负责对临床科室提交的处方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处方点评的管理流程2.1 临床科室提交处方:临床科室医生将需要点评的处方及患者详细信息提交给医务部门。
2.2 处方点评专家组审核:医务部门将收到的处方及患者信息转交给处方点评专家组,由专家组成员进行点评和审核。
2.2.1 专家组成员根据给定的点评标准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处方进行综合评估和点评。
2.2.2 专家组成员可以就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点评工作。
2.3 回馈意见:专家组成员将点评意见回馈给医务部门,由医务部门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医生。
2.3.1 医务部门应及时整理专家组的意见,准确传达给临床科室,确保意见得到及时处理。
2.4 临床科室整改和反馈:临床科室医生接收到点评意见后,应认真整理和分析意见,并做出整改措施。
2.4.1 临床科室应根据点评意见制定整改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2.4.2 完成整改后,临床科室应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给医务部门,以便进行复核和评估。
2.5 审核和评估:医务部门根据临床科室的整改反馈,对处方进行复核和评估。
2.5.1 医务部门应按照事先确定的复核标准和评估指标,对处方进行综合审核和评估。
2.5.2 医务部门应及时将审核和评估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并根据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三、处方点评的工作内容3.1 处方准确性点评:专家组成员主要对处方中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等方面进行准确性点评。
3.1.1 专家组成员应根据临床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等依据,评估处方的科学合理性和临床适应症。
处方点评小组职责范文(3篇)

处方点评小组职责范文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和职责为认真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调整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如下:一、小组成员组长:药剂科主任成员:____二、工作职责(一)组长工作职责:1、负责“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的具体日常工作,对于疑难或点评结论有争议的处方,可定期交由专家组进行处方点评。
2、负责贯彻和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3、负责落实并执行本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实施细则、相关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奖罚细则等。
4、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培训和执行,做好书面记录。
5、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负责我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的开展,提高处方和医嘱质量。
6、负责检查我院处方和医嘱的规范情况及质量,及时予以规范、合理的指导。
7、每月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的处方点评人和负责人向药事会汇报一次当月全院用药情况及处方和医嘱点评情况。
8、每月向相关部门和科室提交当月(常用药品使用量前十位药品目录)、(处方点评阶段性统计汇总分析表)(处方和医嘱点评公示表)、(处方和医嘱点评奖惩表)等复印件。
9、负责组织讨论、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落实,解决临床用药及处方开具等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全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顺利开展。
(二)、成员工作职责:1、协助组长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实施。
2、配合组长完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3、负责对不合理处方和医嘱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干预,以保证全院临床用药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4、为保证我院医师用药的合理性,负责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监测、干预、制约、纠正等,提升药物治疗水平,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5、配合组长组织讨论、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落实,解决临床用药及处方开具等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全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处方点评的窗口工作。
处方点评 (1)

门诊处方
• 处方正文
常见问题
4.中药饮片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未注明在药品右上方
如(1)制鳖甲 制附片 正确写法:制鳖甲(先煎) 制附片(先煎) (2)大黄 砂仁 正确写法: 大黄(后下) 砂仁(后下) (3)车前子 生蒲黄 正确写法: 车前子(包煎) 生蒲黄(包煎) (4)阿胶 龟板胶 正确写法: 阿胶(洋化) 龟板胶(洋化) (5)三七粉 正确写法:三七粉(冲服)
C=
E=
G=
I=
K=
L=
O=
P=
平均
%
D=
F=
H=
J=
医院应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 据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用药管理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 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进行点评
处方点评 的实施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不合理处方
处方点评
的结果
合理处方 超常处方
门诊处方
常见问题
适应证 剂型或给药途径 遴选的药品
重复给药
用药不适宜处方
联合用药
配伍或相互作用
用法、用量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
超
常
处
方
无适应 证用药
开具 高价药
超说明书 用药
开具2种以上药理 作用相同药物
无正当理由
干预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第五章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 规定 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 根据处方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 出改进建议 处方点评结果应纳入医院评审标准和医师考核指标 体系 医院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处方点评结果应纳入相关 科室及其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技术干预
(1)编印合理用药相关文件及手册
药师药学服务技能理论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药师药学服务技能理论考核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血压测量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单项选择题]*A、家庭血压的平均值N140/90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
B、当诊室血压2140/90mmHg ,而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诊断为〃白大衣高血压〃。
VC、当诊室血压<140/90mmHg,而家庭血压130/85mmHg时,可诊断为〃隐匿性高血压D、测量血压时捆绑袖带的上臂中心与心脏可以在不同水平2、以下属于心脑血管相关临床情况的是()[单项选择题]*A.脑出血、缺血性卒中B.空腹血糖N7.0mmol/L ,餐后血糖21Llmmol/LC.eGFR<30mlxmin-lx(1.73m2)-lD.以上均是,3、糖尿病诊断标准:()[单项选择题]*空腹血糖N6.0mmol/L ;餐后血糖210.lmmol/L空腹血糖26.0mmol/L ;餐后血糖21Llmmol/L空腹血糖27.0mmol/L ;餐后血糖Nll.lmmol/LV空腹血糖27.0mmol/L ;餐后血糖N10.lmmol/L4、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单项选择题]*需要特定空腹和特定时间抽血V38、治疗强心甘中毒所导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单项选择题]*A、胺碘酮B、维拉帕米C、苯妥英钠VD、奎尼丁39、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奥司他韦)的最正确使用时间()[单项选择题]*A、在流感病症初始48小时内VB、在流感病症严重时C、在流感病症严重24小时内D、在流感病症初始时40、能在零售药店销售,但需凭医师处方才能销售的是()[单项选择题]*A、甲类非处方药B、终止妊娠药品C、乙类非处方药D、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4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的临床特征是()[单项选择题]*A、脾大VB、发热C、头晕D、骨痛42、治疗肾炎水肿时,以下哪一药不宜应用()[单项选择题]*A、利尿合剂B、低分子右旋糖酊VC、氨苯蝶咤D、双氢克尿口塞43、以下抗肿瘤药物中只能使用5%葡萄糖作为溶酶的是()[单项选择题]*A、吉西他滨B、顺粕C、依托泊昔D、奥沙利粕V44、强心昔主要用于()[单项选择题]*A、慢性心功能不全VB、室性心律失常C、传导阻滞D、心绞痛45、以下哪种激素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单项选择题]*A、糖皮质激素B、盐皮质激素C、性激素D、肾上腺素V46、有关局麻药的变态反响,以下表达哪项正确()[单项选择题]*A、皮内试验的假阳性反响较少B、对疑有变态反响的病人不可用局麻药C、真正的变态反响是罕见的VD、酰胺类局麻药引起的变态反响远比酯类多见47、以下药品中,在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中不需要印有特殊标识的是()[单项选择题]*A、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B、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C、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和兴奋剂,D、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48、关于他汀类降脂药的表达,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单项选择题]*A、孕妇、胆汁淤积及活动性肝病者宜用VB、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最强C、临床常用药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D、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49、双口密达莫最主要的抗凝机制是()[单项选择题]*A、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VB、抑制凝血酶C、激活腺苜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D、激活纤溶酶50、以下哪种p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a受体阻滞作用()[单项选择题]*A、propranolol 普奈洛尔B、metoprolol美托洛尔C、atenolol阿替洛尔D、carvedilol 卡维地洛V51、解救有机磷酸酯中毒时,应用阿托品无法改善的病症是()[单项选择题]*A、流涎B、瞳孔缩小C、肌震颤VD、心脏抑制52、熊去氧胆酸的适应证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胆汁缺乏性脂肪泻B、胆固醇型结石C、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D、胆色素结石V53、晚期乳腺癌伴骨转移,首选治疗药物是[单项选择题]*A、泼尼松B、雌激素C、地塞米松D、睾酮V54、治疗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的出血宜选用()[单项选择题]*A、维生素KB、鱼精蛋白C、氨甲苯酸,D、右旋糖酊55、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为哪一种()[单项选择题]*A、扩张冠脉B、降压C、消除恐惧感D、降低心肌耗氧量V56、依替瞬酸钠在骨中半衰期可达()[单项选择题]*A、一周B、一个月C、三个月VD、半年57、人体缺碘会引起哪种内分泌腺肿大()[单项选择题]*A、垂体B、甲状旁腺C、肾上腺D、甲状腺V58、以下哪种药物可以治愈地高辛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单项选择题]*A、地高辛抗体B、氢氯口塞嗪C、苯妥英钠D、阿托品V59、药品质量法定标准包括药典标准,为控制药品质量的()[单项选择题]*A、药典标准B、企业标准C、最高标准D、最低标准V60、尿药浓度居各种氟噬诺酮药物之首的药是()[单项选择题]*A、环丙沙星B、左氧氟沙星C、氧氟沙星VD、氟罗沙星61、能逆转心肌肥厚的降压药()[单项选择题]*A、卡托普利VB、硝普钠C、哌理嗪D、利血平62、区别氟尿口密咤与环磷酰胺可采用以下什么试剂,有何现象()[单项选择题]*A、FeCI3,紫色B、漠水,褪色VC、AgN03,白色沉淀D、NaOH,红色63、萎缩性鼻炎时,可用以下哪种药物滴鼻()[单项选择题]*A、3%酚甘油B、复方薄荷脑油VC、4%硼酸酒精D、3%双氧水64、根据《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那么》,说明书【药品名称】项中所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单项选择题]*A、通用名称汉语拼音商品名称英文名称B、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英文名称汉语拼音VC、通用名称商品名称汉语拼音英文名称D、通用名称英文名称商品名称汉语拼音65、引起小儿秋冬季流行性腹泻的致病源是()[单项选择题]*A、轮状病毒。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操作指南)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操作指南)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处方点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草药处方等。
二、处方点评的组织与管理1.成立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药剂科科长、临床科室主任等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处方点评政策、确定点评目标、审核点评结果等。
2.设立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生、药师、护士等组成。
专家组负责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
3.设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药剂科、医务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实施,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报告等工作。
4.处方点评工作应定期开展,原则上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处方点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处方开具医师、药师等相关人员,并报领导小组审批。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与方法1.处方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处方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适宜性、安全性等方面。
(1)合法性:处方开具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政策等要求。
(2)合理性:处方用药是否符合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等规定。
(3)规范性:处方格式、书写、签名、盖章等是否符合规定。
(4)适宜性:处方用药是否适宜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
(5)安全性:处方用药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药物过敏等风险。
2.处方点评方法包括:(1)随机抽查:从医院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处方进行点评。
(2)重点监控:对特定药品、特定科室、特定医师的处方进行重点监控。
(3)专项点评:针对特定主题,如抗菌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使用等进行专项点评。
(4)病例追踪: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追踪相关病例,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四、处方点评结果处理1.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2024年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三篇)

2024年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文为严格规范处方管理,构建全面的处方评价体系,提升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推动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遵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特制定以下细则:1.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两类。
2. 不合理处方涵盖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3. 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不规范处方:(1) 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失,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识;(2) 医师签名、签章不符合规定或与预留样本不符;(3)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如无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单人值班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注明日、月龄;(5)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6) 未使用药品标准名称开具处方;(7) 药品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模糊;(8) 用法、用量使用含糊字句如“遵医嘱”、“自用”;(9)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10) 开具处方未写明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12) 未在特定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规定用量,急诊处方超过规定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 开具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遵守国家相关规定;(14) 抗菌药物处方开具未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的;(15) 中药饮片处方未按“君、臣、佐、使”顺序排列,或未标注特殊要求的。
4. 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1) 适应症不适宜;(2) 药品选择不适宜;(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4) 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5) 用法、用量不适宜;(6) 联合用药不适宜;(7) 重复给药;(8) 存在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9) 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5. 以下情况之一,应判定为超常处方:(1) 无适应症用药;(2)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3)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4)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多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