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研究_王悦欣
美国高速铁路现状及发展思考

市场分析美国高速铁路现状及发展思考吕欣(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工、副所长,四川成都610031)摘要:在解读美国高速铁路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潜在美国高铁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东、西海岸两条规划高铁项目为例,分别从发展条件、现状交通概况、运输费用时间、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未来中国进入美国高铁市场提出重点关注方向。
关键词:美国;高速铁路;高铁市场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21)03-0012-05Thought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the United StatesLV Xin(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Senior Engineer and Deputy Director,Chengdu61003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otential high-speed railway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U.S.high-speed railway.Taking east and west coast planned high-speed rail projects as examples,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s,current traffic situation,transportation cost and time,development prospects,etc.,and puts forward key issues for China entering the U.S.high-speed railway market in the future.Key words:the United States;high-speed railway;high speed rail market0引言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FRA)2009年4月发布了高速铁路战略计划(High Speed Rail Strategic Plan);2009年6月发行了80亿美元资金申请的暂定指南(Interim Program Guidance);2010年1月发布了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的80亿美元资金分配方案$这标志着美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叫1美国高速铁路网规划解读1.1美国高速铁路网规划高速铁路计划在美国已进行了多年的预研究$ 1991年美国国会批准通过的《多式地面交通效率法》(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 1991:ISTEA"设立了既有铁路及未来铁路与高速公路间平面交叉安全改进的补贴计划,并指定了5条高速铁路走廊#1998年通过的《21世纪的交通均衡美国高速铁路现状及发展思考吕欣化法》(The 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for the21st Century:TEA21)又指定了其他6条高铁走廊%目前,美国高铁路网规划全部依据立法规定的这11条高速铁路走廊制定,规划线路如表1所示。
TransCAD_在交通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2023年第2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24-0154-04TransCAD在交通影响评价中的应用马淇媛1,张林1,2(1.华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2.中美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210)摘要:结合TransCAD应用实例介绍交通影响评价的关键步骤,通过项目中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土地规划等因子在未来年的数据得出交通生成量。
首先在出行分布预测方面采用了双约束力模型对目标小区进行预测,再对交通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种出行方式的出行量;接着采用OD(Origin-Destination,起讫点)反推技术,在获得路段交通流量的前提下,估计、推导和校验高峰时段OD交通流量矩阵,以提高交通需求分析准确性;然后采用用户均衡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交通量;最后通过软件技术将预测结果以图表的形式输出。
关键词:TransCAD;交通影响评价;四阶段法;OD估计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24.046交通影响评价是集预测、具体分析和综合评价于一体的方法和制度,用于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对周边交通造成的影响以及提出预防和改善措施[1]。
项目的选址不仅与土地规划协调有关,而且与交通需求平衡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项目建成吸引客流,周边停车设施饱和,周边道路服务水平降低,不利于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渗透与发展。
因而合理论证建设项目对周边的交通影响,提出有效方案与措施控制影响范围,能够保证良好的交通运行状态,推动城市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交通影响评价理论基础美国选择可接受的总体服务水平(LOS)、机动车排队长度、平均延误程度等基本指标作为临界值的通用标准[2]。
国内在圈定交通影响范围时则多采用圈层外推法、烟雨模型法和类别吸引率法等,并通常采取使用势力圈法、类比法、OD法、重力模型法等预测交通分布[3]。
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

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
王悦欣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18(16)6
【摘要】日本东京因其城市性质、规模以及人口密度与中国大城市相似度高,其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中站城一体化和铁路民营化效果良好,常作为中国城市研究和学习的重点.然而,中国大城市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在发展时机和既有铁路资源基础方面与东京存在巨大差异,很难复制其成功经验.在分析东京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发展特点以及与中国城市现状差别的基础上,建议中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在决策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建设投入和服务效果,追求单位投资效益最大化,而非不切实际地要求线路工程投资总额低同时服务水平高.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王悦欣
【作者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
【相关文献】
1.关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思考 [J], 陈冠儒;刘明敏
2.关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思考 [J], 周宇冠
3.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J], 周勇
4.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选型思考 [J], 王昊; 徐晓燕
5.中型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 [J], 季国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外围城镇发展的互动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

城市研究| 129 Interactive Mode of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 ACase Study of Shanghai樊鸿伟 汪思慧 FAN Hongwei, WANG Sihui作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最快最早的城市之一,上海市亟需解决新时代下轨道交通这一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平衡交通与城镇关系。
以轨道交通建设与外围城镇互动模式为切入点,结合TOD经典理论、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应用经验、共性与特性,以及国内交通导向区域开发政策性文件,提出TOD效能区的定位类型和功能配置框架性建议;并将其应用于轨道交通16号线与沿线浦东新区中心城外(指浦东新区外环线以外区域)典型镇,结合TOD效能区及城镇自身差异特征、交通需求,提出站点交通目标、TOD效能区定位与发展战略、实施策略与空间建设。
以期充分发挥TOD效能区在城镇发展中的正向效应,为创建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外围城镇的良性互动提供有效参考,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As one of the fastest and earliest cities in China's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Shanghai must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demand in the new era and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peripheral cit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classic theory of TOD, this paper discovers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OD in recent years from typica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licy documents of domestic traffic-oriented development, putting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ositioning type and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for TOD performance areas. This paper further applies these analyses to the practice of typical towns outside the Pudong New District's center along the Shanghai Metro Line 16. Combin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affic needs of TOD performance areas and towns, site traffic goals, area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space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TOD performance a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it provides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peripheral cities and towns.0 引言轨道交通自诞生以来就表现出对城市空间延伸和对城市体系构建的导向作用,同时其又对站点所涉区域存有较强的依赖性[1]。
美国和加拿大的轻轨系统

美国和加拿大的轻轨系统
裴峰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05(008)003
【摘要】在美国和加拿大,轻轨系统(LRT)被定义为可挂接单节或多节车辆,沿着专用的线路行驶,合理地采用高架、地面、地下等多种形式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与有轨电车相比,轻轨的运输能力较大,且其线路是专用的,与其它交通方式并不兼容。
这方面有轨电车具有灵活性,可与道路交通共用路权。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裴峰
【作者单位】上海石化销售供应公司,200540,上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线和住院治疗的比较--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和加拿大卒中登记研究的结果 [J], 刘改芬;Moira K. Kapral;王拥军;房继明;宋彦丽;潘岳松;张润华;王伊龙;赵性泉;王春雪;Frank L. Silver
2.美国的发展和美国的语言及加拿大的由来和加拿大英语 [J], 王亦文
3.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变化引起的学校系统的变化 [J], 李天铎
4.美国和加拿大对美国和中国产手电筒及可更换式电池组实施召回 [J],
5.营养与运动能力、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营养联合会和加拿大营养学家组织的联合立场申明 [J], 高崇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重要城市群管窥

世界重要城市群管窥作者:薛亮来源:《上海人大月刊》2019年第04期城市群(megalopolis)指的是众多大城市之间关系密切且在地理上呈带状连接的区域,也称为大城市带或超巨大都市圈。
这一概念出自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他最早将集聚政治、经济、文化中枢功能、超越大都市(metropolis)的区域命名为城市群。
与城市群意义相近但又不同的类似概念有: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指由作为中心的城市及受其影响的周边区域所组成的块状区域集合体,其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之间拥有超越行政区划的广泛社会经济联系;复合都市圈(metroplex),指由多个城市及其郊区所形成的广大区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世界三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一是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二是日本的东海道城市群,三是欧洲的“蓝香蕉”城市群。
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BosWash,以下简称波士华城市群)指的是位于美国东北部,以纽约为中心,从波士顿一直到华盛顿特区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这一区域也被称为美国的东北走廊,包括周边卫星城市在内,总共形成了长度约为700公里的巨大城市群。
波士华城市群也是美国东北部连成带状的大都市圈的总称,包含的重要都市圈从东北至西南有波士顿—坎布里奇—牛顿都市圈、普罗维登斯—沃威克都市圈、哈特福德-西哈特福德—东哈特福德都市圈、纽黑文—米尔福德都市圈、布里奇波特—斯坦福—诺沃克都市圈、纽约—纽瓦克—泽西城都市圈、费城—卡姆登—威爾明顿都市圈、巴尔的摩—哥伦比亚—陶森都市圈、华盛顿—阿灵顿—亚历山德里亚都市圈等。
波士华城市群发展的地理趋势是戈特曼1961年在《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这里所涉及的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此外还通过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互联互通。
按照戈特曼的说法,波士华城市群对于美国而言,就像是在社区中提供诸多基本服务的中心街道一样,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的主大街。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The Effect of Tokyo Metropolis Circle ’s Railway System to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舒慧琴 石小法作者:舒慧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shuhuiqin@石小法,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兴建,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在归纳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阶段详细研究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阐述了东京都市圈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关系,并从经济角度、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互动关系方面总结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启示,希望对于国内城市化研究有所借鉴。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planning of the urban railway in some big cities,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 railway brought to city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extreme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Tokyo metropolis circle ’s railway syste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lway system and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elab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kyo metropolis circle.Finally, from the economical and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railway system aspect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okyo metropolis circle ’s railway system development.关键词: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互动关系Keywords: Tokyo Metropolis Circle ’s Railway System;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Economy; Interaction Relations1 引言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规模迅速膨胀的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趋势开始凸显,特别是21世纪的头10年是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时期。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地铁枢纽站导视系统研究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地铁枢纽站导视系统研究
王叶梅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24(27)2
【摘要】[目的]为了优化乘客乘坐地铁的心理体验,提升地铁的设计品质,以上海轨道交通为例,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地铁枢纽站的导视系统进行研究。
[方法]基于资料查阅和问卷调研,介绍了上海市域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导视系统现状;基于心理学视角,从视知觉性、理性与审美、认知地图等方面对地铁空间导视系统进行了分析;对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导视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果及结论]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站特别是市域大型枢纽站,虽有地方标准和规范,但其标识系统规划尚不完全统一、标识设计还不太规范、国际化程度不高、标识设置欠缺合理性,特别是人性化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
基于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规模,应尽快建立起地铁客运服务标识标准体系,将地铁客运服务标识标准体系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为地铁客运服务标识标准化建设提供样本。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王叶梅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4
【相关文献】
1.基于视觉障碍者需求的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研究——以成都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为例
2.基于地铁交通导视系统的视觉文化研究设计——以成都地铁三号线"动物园站"为例
3.基于南京地铁空间导视系统的视知觉心理研究
4.环境心理学语境下的数字化医院导视系统研究
5.TOD视角下长沙五一广场地铁空间导视优化设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东北部 城 市 群 包 括 纽 约 都 市 圈、波 士 顿 都 市 圈等多个大都市圈,现以纽约都市圈为例,对美国东北 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现状进行介绍。 2. 1. 1 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
美国东北部 城 市 群 建 立 了 一 条 交 通 走 廊,包 括 高 速公路、铁路和航空 3 种交通方式,串连各都市圈。其 中,铁路主要指东北通道( Northeast Corridor) 。
表 1 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线网基本参数
线路参数
最高运行速度 / ( km / h) 线网长度 / km 车站数量 服务频率 /( 列 /d) 平均旅行时间 /h 年客运量 /万人次
阿西乐特快线 ( 城际铁路)
240 734 14 20
7 800
东北区域线 ( 区域铁路)
201 1 069
42 18 12. 5 340
1. 2 多层次轨道交通
城市群覆盖面积广大,包含元素众多且各元素间联
系紧密,人文、经济交
往频繁,公众 出 行 需
求旺盛且规 模 庞 大。
在公共交通 中,轨 道
交通以大运量、准时、
便捷、舒适、安全等特
点,成为城市 群 内 部 的重要交通方式[3]。
根据城市群内部 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
图 1 城市群结构
运输需求,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分为 3 个层次。
城市群由一系列大致相邻的都市圈 ( metropolitan area) 组成,人口在 1 000 万人以上,是政治、经济、文化 等的集中 地 区。都 市 圈 由 中 心 城 市 和 其 周 边 地 区 组 成,包括社区、乡、镇、郊区、卫星城等[3]。Jean Gottmann 提出城市群的两个基本标准是多核结构和多部集中, 是指彼此独立存在但又以特殊方式结合到一起的多个 核心城市的表现形式,如图 1 所示。
路网可以扩大 中 心 城 市 的 影 响 范 围 ,进 而 扩 大 都 市 圈
的范围,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
3) 捷运系统( mass rapid transit) 是中心城市内运
营的大运量、高 频 率 的 轨 道 客 运 系 统,一 般 包 括 地 铁、
轻轨、磁悬浮列车等轨道交通形式,通常与其他交通方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图 4 纽约地铁线路
纽约都市圈市郊铁路和纽约市捷运系统的线网基 本参数如表 2 所示。
表 2 市郊铁路和捷运系统线网基本参数
线路参数 最高运行速度 / ( km / h) 线网规模 / km 车站数量
供电方式
车辆保有数 /辆 平均日客运量 /人次
市郊铁路 240 384 122
图 2 东北通道线路( 包括黑、红、蓝线) 130
图 3 大都会北方铁路线路
2. 1. 3 捷运系统 中心城市纽约建立了发达的捷运系统———纽约地
铁( New York City Subway) 。共有 24 条线路( 其中 1 条 在规划中) ,连通市内布朗克斯区、布鲁克林区、曼哈顿 区、皇后区、斯丹登岛 5 大区,如图 4 所示,满足市民在 市区内的出行需求[6-7]。
收稿日期: 2013-05-31 修回日期: 2014-12-10 作者简介: 王 悦 欣,女,硕 士 研 究 生,交 通 运 输 规 划 与 管 理 专 业,
wyx-wyf-1@sohu. cnm
基金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132015) ; 高等学校博
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20120009120019)
165 458
增长率( 比 2011 年) %
4. 8 0. 8 0. 9
区域人口 / 万人 4 781 1 957 818
同层面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轨道交 通系统。
2. 2 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市郊铁路、捷运系统最初是 根据不同地域范围对轨道交通的实际需求而建设的, 并没有作为 整 体 进 行 统 一 规 划。 但 是,随 着 城 市 的 发 展,当以城市群作为规划发展对象时,有必要对城市群 的整体需求进 行 分 析,统 一 整 合 现 有 各 层 次 轨 道 交 通 的资源,统一规划拟建线路。
铁路一般会在沿途 大 部 分 或 所 有 城 镇 设 站 ,服 务 范
围广。
2) 市 郊 铁 路 ( suburban rail ) 亦 可 称 作 通 勤 铁 路
( commuter rail) ,它主要是指运营在都市圈内部的中心
城市与远郊地区、周边城镇、卫星城或其他吸引大量以
通勤为主的客流的地区之间的短途铁路线路。市郊铁
第三轨供电 / 接触网供电
1 239 281 331
捷运系统 70 337 468
第三轨供电
6 311 7 579 555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各层次轨道交通年客运量和区 域人口如表 3 所示。
表 3 各层次轨道交通年客运量( 2012 年)
交通方式
城际铁路和区域铁路 市郊铁路 捷运系统
年客运量 / 万人次 1 140 830
2010 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 GDP 占全国的 20% ; 2012 年,美国东北部城市群总人口达到 4 781 万人,占 美国全国人口的 15% ,而该城市群的面积不到美国国 土面积的 2% 。为了满足城市群对外与城市群内部各 地区间频繁的 交 流 往 来,美 国 东 北 部 城 市 群 建 立 了 多 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形成了城市群内部各都市圈之间、 都市圈内部的 中 心 城 市 和 周 边 城 镇 之 间、中 心 城 市 内 部各区域之间的纽带[4]。
2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 城 市 群 是 美 国 高 度 城 市 化 的 地 区,北 起波士顿郊区,南至华盛顿郊区,以大纽约市为主中心 城市,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为 副中心城市,包括哈特福德、威尔明顿、卡姆登、纽瓦克 等城市和它们的周边区域,覆盖 12 个州的部分城市和 地区。
图 5 纽约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3 对我国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的启示
我国目前已经规划并形成了 10 个城市群,包括已 经较为发达的 长 三 角 城 市 群、珠 三 角 城 市 群 和 京 津 冀
131
都市快轨交通·第 28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1) 城际铁路( intercity rail) 和区域铁路( regional
rail) 连接城 市 群 内 部 各 都 市 圈。 其 中,城 际 铁 路 只
经停中心 城 市、副 中 心 城 市 及 大 型 交 通 枢 纽,运 行
速度快,站间距大,通 常 可 以 实 现 公 交 化 运 营; 区 域
东北通道始建于 19 世纪 30 年代美国工业革命时 期,从北部的波 士 顿 经 过 纽 约,到 达 南 边 的 华 盛 顿,支 线服 务 于 沿 途 的 其 他 城 市,如 图 2 所 示。截 至 2010 年,东北通道分担了从波士顿到华盛顿 6% 的城际客 流,年客运量在稳步增长。
东北通道 主 要 运 行 的 客 运 产 品 有 阿 西 乐 特 快 线 ( Acela Express) 和东北区域线( National Regional) 。其 中,阿西乐特快线连接沿途主要城市,东北区域线则覆 盖了主要城市 周 边 的 城 镇 和 地 区 ,两 条 线 路 的 基 本 参 数如表 1 所示[5]。
由于城市群 空 间 的 扩 大 与 各 地 区 联 系 的 加 强,同 时出于对环境 能 源 问 题 的 考 虑,美 国 重 新 重 视 轨 道 交 通发展,于 2011 年实施了名为“美国 2050 年———美国 高速轨道交通 ( America 2050—HSR-in-America) ”[8]的 国家基础设施 规 划 和 政 策 项 目,由 美 国 最 早 的 独 立 城 市研究 与 宣 传 组 织———区 域 规 划 协 会 ( 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 负责提出整体方案,从林肯土地政策研究 院( The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苏德纳基金会 ( The Surdna Foundation) 和多丽丝公爵慈善基金会( The Doris Duke Charitable Foundation) 三 方 得 到 经 费 支 持。 项目主要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针对美国高速轨道交通 规划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框架,其中包括 东北部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的详细规划。
1 背景介绍
1. 1 城市群定义
“城 市 群 ( megalopolis) ”最 早 在 德 国 作 家 Oswald Spengler 于 1918 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出, 但真正对其进行学术探讨的是法国地理学家 Jean Gottmann,他对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进行了深入研究[1-2]。
式实行立体交 叉,可 以 快 速 地 运 送 大 量 在 市 区 内 短 距
离出行的乘客。
3 个层次轨道交通的衔接通过综合交通枢纽 站
129
都市快轨交通·第 28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 hub) 或轨道交通换乘站( interchange station) 实现,使 乘客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交通方式之间或者与其他交通 方式无缝换乘,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以纽约都市 圈 为 例,对 各 层 次 的 轨 道 交 通 现 有 资 源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实际需求统一规划新线,使之成 为一个完整的 城 市 群 轨 道 交 通 系 统 ,促 进 区 域 的 协 调 发展,如图 5 所示。
2. 1. 4 交通枢纽 东北部城市群各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中心
城市纽约的大型交通枢纽有机地连接起来。以纽约中 央火车站( Grand Central Terminal) 为例,它是城际铁路 阿西乐特快线、通 勤 铁 路 哈 德 逊 线、哈 林 线、纽 黑 文 线 和纽约地铁 4、5、6、7 及 S 线 交 会 的 大 型 综 合 交 通 枢 纽,共有 44 个站台,每天平均到发 550 多列车,使乘客 可以在枢纽内方便完成不同出行目的和出行距离的换 乘。通过纽约 中 央 火 车 站 等 换 乘 枢 纽,使 城 市 群 在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