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张漫画教你学会17个心理学知识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我们面临挫折或冲突导致的紧张情境时,在内心活动中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
其积极地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我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可能会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隔离、合理化、否认、移情、投射、退行、升华等。
这些专业名词很难理解,以下的几幅图是关于心理防御机制概念的最通俗的解释。
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
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
”——这是“合理化”;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
”——这是“否认”;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移情”;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
其实,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
”——这是“投射”;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你被家人从派出所交罚金领了回来,从此闭门思过,于一年后出版一本五万言畅销书《排队引发的人生思考》——这是“升华”。
从几张心理学趣味图片讲起

2020/4/2
19
❖ 思考讨论题:
❖ 1、刚才这个案例,你觉得哪个同学的想法和做 法是积极的、合理的?哪个同学的是消极的、 不合理呢?
2020/4/2
20
❖ 2、遇到事情的时候,当你感受到不舒服的情绪 产生的时候。你学会了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吗? 你知道哪些能让自己摆脱不开心的方法?
2020/4/2
2020/4/2
3
视觉游戏--“隐藏的拿破仑”
❖ 隐藏的拿破仑:你能发 现站立的拿破仑像吗? 这幅图形/背景幻觉图 出现于拿破仑逝世后不 久。
❖ 【解析】拿破仑就藏在 两树之间。两树的内侧 树干勾勒出了站立的拿 破仑像
2020/4/2
4
视觉游戏--“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
❖ 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你看的 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的头的侧 面像?
2020/4/2
13
❖ 再举个例子:
❖
❖ 有一天,你正在路上走着,突然有个人伸 出一条腿把你绊倒了,你的膝盖都摔破皮了。 这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 A生气
❖
B愤怒
❖
2020/4/2
14
❖
❖ 当你正准备把这个绊倒你的人狠狠地揍一 顿的时候,旁边有人告诉你,这个人是个盲人。 这时候,你又会怎么样?
2020/4/2
15
❖
❖ 大家看,同样一件事,你被绊倒了,但你 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说明了什么?
❖ 那是因为,你对事情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你往积极的、宽广的、善良的方向去看了,而 不是狭窄的、阴暗的方向。
2020/4/2
16
❖ 再举个例子:
❖ 有一次考试,有个别同学没有考好。
❖ A同学认为:这次考试失利了,说明我还有进步 的空间,下次可以再来。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的概念: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历史 发展与流派 (人物,主要观点)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法律与犯罪
感觉记忆
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
注意区别 长时记忆
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
有意遗忘的作用
遗忘
地点法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韵律法
记笔记
定义
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按学习方式划分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
学习 学习的分类
机械学习
知识学习
按学习内容划分 技能学习
社会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复习策略、组织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概念:
可控制状态:
意识的性质
自动化状态:
白日梦状态:
状态 睡眠状态:
指向性
特点 集中性
概念
功能 选择功能
意识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不随意注意
种类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生物节律
情境性失眠
假性失眠
睡眠与梦 失律性失眠
斯坦福—比内测验
经典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团体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从几张心理学趣味图片讲起

从有趣的 心理学图片 讲起
主讲人:
2018/9/26 1
视觉游戏--“两个圆”
【解析】两个内部的圆 大小完全一样。当一个 圆被几个较大的同心圆 包围时,它看起来要比 那个被一些圆点包围的 圆小一些。
2018/9/26
2
视觉游戏--“米勒· 莱尔幻觉”
米勒· 莱尔幻觉:哪条 红线更长? 【解析】信不信由你, 两条红线完全等长。透 视的运用大大地增强了 传统的米勒· 莱尔幻觉 版本的效果。相形之下, 传
视觉游戏--“身体的紫罗兰”
身体的紫罗兰:你能在 叶子中间找到三个隐藏 的侧面人像吗?
2018/9/26
6
有趣的双关图
2018/9/26
7
有趣的双关图
2018/9/26
8
有趣的双关图
2018/9/26
9
有趣的双关图
2018/9/26
10
有趣的双关图
2018/9/26
2018/9/26
23
课后总结
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 这么不开心,是不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 或者是对自己的要求太过于完美了。 换个想法,换个心情,生活会更美好!
2018/9/26
24
祝同学们都 能做自己情 绪的主人!
2018/9/26
25
21
让自己开心的方法: 1、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积极 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看看漫 画书、读个笑话、玩个游戏吧,让自己笑起来。 2、渲泻疗法。当你特别不开心、特别不满的时 候,要学会向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倾诉, 以减轻自己的内心压力,获得感情上的平衡, 不要自己闷在心里。 3、转移法。情绪激动时,做点其他自己感兴趣 的事情,比如看书、画画、跳舞、跳绳、唱歌、 下棋、玩游戏,可以使消极的情绪得到转移。
漫画讲透心理学_随笔

《漫画讲透心理学》读书随笔目录1. 第一章 (2)1.1 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1.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方法 (4)1.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5)2. 第二章 (7)2.1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2.2 信息加工理论与认知过程 (10)2.3 学习和记忆的规律与策略 (11)2.4 注意、思维和问题解决 (12)3. 第三章 (13)3.1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5)3.2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15)3.3 群体行为与团队协作 (17)3.4 社会影响与心理操控 (18)4. 第四章 (20)4.1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1)4.2 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 (22)4.3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问题 (23)4.4 成人期的心理变化与挑战 (24)5. 第五章 (26)5.1 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7)5.2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28)5.3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巧 (29)5.4 针对特定人群的心理学干预 (31)6. 《漫画讲透心理学》中的亮点与启示 (32)6.1 利用漫画形式呈现心理学知识的优势 (33)6.2 通过实际案例解析加深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 (34)6.3 结合生活经验探讨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36)6.4 从《漫画讲透心理学》中获得的心理成长与启发 (37)7. 《漫画讲透心理学》对我的影响与启示 (39)7.1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 (40)7.2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1)7.3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与成长 (43)7.4 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441. 第一章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是被各种情绪、思想和行为所驱动。
而这些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更为深层、更为本质的心理机制。
《漫画讲透心理学》就是为我们揭示这些心理机制的奥秘。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心理现象开始讲起。
小学生漫画心理学精编版(全6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学
建议
人物
问题
心理学
书
小学生
精编
心理
漫画 朋友
意志力
版
事 漫画 事情
精编 版 学会
内容摘要
6~12岁从小心理健康,成长越挫越强!小学生漫画系列新作小学生漫画心理学精编版(全6册)是一套原创 少儿心理学自助书籍。本书分为《自信力》、《沟通力》、《情绪力》、《意志力》、《内驱力》、《安全意识》 六册,本书以漫画形式诙谐幽默的讲述问题,传递智慧,并通过情景还原、心理分析、帮助与建议等板块架构全 书,用原创IP形象云朵博士给出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指导建议,是一套帮助孩子拥有好人缘、培养高情商以及 学会应对生活中各类心理困境的书籍。
7不喜欢的事情,我也能够做好 8遇到紧急情况,我能保持冷静 9再生气,也可以好好说话 10有耐心,事情就会变得更简单 11先别担心那些没发生的事 12感觉好委屈,先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13每个人都会遇到“情绪的雨天” 14用朋友喜欢的方式去陪伴着他 15一定要满足别人的期待吗 16我能耐心地听别人分享 17对别人害怕的事,要多一点儿理解 18朋友取得小成绩,我真为他高兴
19偶尔失败,也没什么关系 20凡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21相信别人,自己会更轻松 22我能承担起集体中的责任 23积极的氛围,靠大家一起创造
写在前面的话 人物介绍
第一章我能战胜诱惑, 学会坚持
第二章我能超越自己, 不断进步
第三章生活 中,我能坚 持锻炼,增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理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相关概念总结:
知情意的关系:三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心理学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冲动
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活动
4、反射结构及其类型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过程
第五章记忆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2
4.问题的解决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4
5.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八章 意志
第九章注意
第十章言语与技能
个性心理特征第十一章能力
--WORD格式--可编辑--- 各种能力结构学说
--。
小学生心理学漫画 3:学习力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在心理学上,学习力是一种包括学习心智和学习意志等在内的综合能力。
请问作者,这本书有一本一模一样的,怎么回事呀?我真的很想知道,因为我这是第一次见,有两本书是一 模一样的,是别人抄你的,还是你做了两本一模一样的?我太想知道这个问题了,所以你必须告诉我。
孩子遇到的学习问题,书中的场景化,结合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家长明白原理,如何解决问题,是对小学 阶段刚入学的孩子,刚入学的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给孩子对学习自主,学习方法,学习原理,让孩子 轻松的学习。
24改变学习中的自卑心理 25待在家时如何保持学习状态 26学会现场学习借鉴 27如何面对枯燥无味的学习 28遇到陌生领域怎么办 29碰到偏科问题怎么办 30如何承受学习中的压力 31如何适应变化,把不喜欢的变成喜欢的
05提升篇培养开放性思维,提高学习情商
32不会、不懂不是丢人的事 33我们不做骄傲的人 34在学习上,做一个永不满足的人 35对不感兴趣的事情不立刻排斥 36不要害怕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不同 37知识并不全在课本里 38懂得向别人学习 39不让自己变成书呆子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小学生心理学漫画Ⅱ3:学习力》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小学生心理学漫画Ⅱ3:学习力》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1懂得足够多,学习会更好 2我可以变得和他一样聪明 3不要在疲惫状态下学习 4給学习找到一个小目标 5把“爸妈要我学”变成“我自己想学” 6原来我也可以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7学习遇到了挫折,不要轻易放弃 8尝试给自己一些奖励当做有回报 10那些特别成功的人,都是刻苦学习的人 11想一想,为什么他是学霸 12好好理解老师说的“熟能生巧” 13勤奋不能光靠思考,还要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张漫画教你学会17个心理学知识!1、谣言谣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群体、集团和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道中所流传的信息。
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
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
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往往成为不诚实的人的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变得人心惶惶。
它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警惕,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它可以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制造内耗,瓦解对方的战斗力。
由于它具有混淆舆论的功能,往往造成极坏的影响。
2、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3、实验者效应主试的态度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统称为实验者效应。
例如霍桑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有意无意的通过不同表情,语言,动作将预期的要求给被试,造成一种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
4、拖延症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
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词的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
几乎是相同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交替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拖延更多被译成“罪过(sin)”,直到工业革命后,拖延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不过“拖延症”正式成为病症,国外的研究不过才一二十年。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拖延的基础,实际上是对自身很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
如果说完成任务是走过一块一人宽、十米长的厚木板,那么当它放在地面上时,几乎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过。
但对结果的高期望则像是将这块木板架到了两座高楼间十层楼高的地方,于是我们会害怕掉下去,即害怕失败或害怕成功,甚至不敢向前迈上一步。
而deadline则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怕被烧着的恐惧感战胜了对掉下去的恐惧感,于是我们一下子冲了过去,在deadline前赶完了任务,尽管质量很难说。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
这种时候,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
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5、顿悟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
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
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6、温度与攻击行为很久以来,人们就已注意到炎热的天气与暴力相伴而生。
我国的成语中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烧”、“心烦气躁”等。
学者们运用地域、时段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法,从信息加工、唤起、情绪行为等角度,对温度与攻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热假说(heat hypothesis)认为,物理环境中当达到不舒服的高温时,会增加攻击动机和攻击行为。
7、恐惧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
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
8、香蕉恐惧症自英国东苏塞克斯的弗兰·丹多在她7岁时,哥哥詹姆斯与她开玩笑将一只香蕉藏在她的被窝里。
可怕的黏黏的东西把弗兰·丹多吓坏了,从此,她便对香蕉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
患有这种病症的人,对这种黄色且弯曲的水果,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就算看上一眼,都会呼吸加速甚至出现呕吐现象。
9、广场恐惧症广场恐惧症,为焦虑症的一种。
特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因为要逃离这种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会令人感到尴尬的。
广场恐怖症原意是指患者怕到公共场所或到人多拥挤的地方。
患者最怕去开会或去商场购物,也不敢到空旷的场所,如运动场、广场,即便是乘公共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也非常害怕、紧张。
10、黑夜恐惧症黑暗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独处,白天与晚上精神症状不一,情绪相差很大。
一般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慌情绪,没有安全感,紧张害怕,产生消极情绪。
这种症状有间接性,连续性:有的人会因为最近发生了某些不好的事而产生这种情绪,而有些人是一旦到了晚上,身旁又没有人陪伴就会产生这种情绪。
消极,害怕,甚至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想法。
黑暗恐惧也是一种心理恐惧,主要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人生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产生消极情绪的程度,看个人的黑暗恐惧症严重程度。
11、玩偶恐惧症面目可憎的小丑,空无一物的镜子中逐渐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扭曲破旧的布娃娃……这些特定的物体,都有其对应的恐惧症来源,而本身就对这些事物有一定恐惧的人,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而发展成恐惧症。
12、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
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
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
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13、内向性格的优势荣格认为内向性格的人有这样的特征:他把他的心理能量向内释放。
也就是说,内向者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他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
而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说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
我们可以把内向性格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两种。
健康的内向性格是自然的、和谐的状态。
而且,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对这一状态没有太大的不满,并且愿意承受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
比如愿意承受孤独,而有时孤独反而有助于他成功。
心理学家卡塔尔,就把性格分成十六个基本因子,内向者更有恒性、怀疑性、幻想性、自律性等。
一般认为,内向者有种安静的力量。
哲学博士Jennifer B.Kahnweiler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内向者的一些关键特性——比如注重深度、清晰准确的表达、习惯孤独等,使他们更易成为卓越领导者。
14、愤怒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
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15、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16、厌食症和暴食症厌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
约95%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
主要包括:小儿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以及神经性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多有治疗上的困难,所以约有10%-20%的人早亡。
原因多为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和精神抑郁而引发的自杀行为。
暴食症在医学上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被称之为“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是这样被定义的: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
暴食症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的疾病。
患者极度怕胖,对自我之评价常受身材及体重变化而影响。
经常在深夜、独处或无聊、沮丧和愤怒之情境下,顿时引发暴食行为,无法自制地直到腹胀难受,才可罢休。
暴食后虽暂时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失控之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方式(如催吐、滥用泻剂、利尿剂、节食或过度剧烈运动)来清除已吃进之食物。
17、假日综合症和季节性抑郁假日综合症,是在长假后生活习惯难以调整的一种心理病。
就是在节假日期间,由于过度疲劳、过度放松、暴饮暴食等而引起身体、眼睛、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的总称。
它既是身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
例如学生不习惯早起、上班族不愿工作、上班后没有精神等。
季节性抑郁症又称季节情绪失调症,每年同一时间发作,常为秋末冬初开始,春末夏初结束。
并不是单纯的冬季抑郁症,或小屋热(cabin fever)。
一种罕见的季节情绪失调症——夏季抑郁症,开始于春末夏初,秋季结束。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季节性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冬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