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word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word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word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1. a÷b=c,当c一定时a和b();当a一定时b和c();当b 一定时a和c()。

2. 长方形的()一定,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3. 圆柱体体积一定,()和高成反比例。

4. 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6,已知甲数是30,乙数是()。

5. 一段铁丝长 15米,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6.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它们底边长的比是7:8,它们高的比是()。

7. 0.8:9/5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8.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1:2,它们的面积比是()。

二、判断下列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

1.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3. 工效一定,工作量与工作时间。

4. 和一定,一个加数与另一个加数。

5. 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6. 全校学生人数一定,每排人数和所站的排数。

7. 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底和高。

8. 7x=8y,x和y。

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五周 六年级数学周周清 姓名: 一、 填空 1、( )∶12=8 6=( )÷20=( )%=( )用小数表示。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7:5和8 :6( )(2)10:9和:18 ( ) (3)3.05.052:32:和( )(4)1.06.018 193:和:( ) 3、写出比值是4 3的两个比:( ) :( )和( ) :( ), 再把它们组成比例是( )。 4、4 .06.15.02=根据( )性质 ( )×( )=( )×( ) 5、8×5=10×4 ( ):( )=( ):( ) ( ):( )= ( ):( ) 6、写出18的所有因数,并选两组组成比例。 7、(1)3.05m 3=( )m 3( )dm 3 (2)=( )kg (3)93000mL=( )L=( )dm 3 (4)125g=( )kg 8、 判断、在下面各题中成正比例的打上∨。

①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③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④每行植树的棵数一定,植树的总棵数和行数。() ⑤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⑥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1、新堂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38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 比是500 :1 。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汽车厂按1:24的比生产了一批汽车模型。轿车模型长㎝ 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学校计划绿化一块400m2的空地,先划出总面积的20%种树,剩下的按3:5种花和种草,种花的面积有多大 4、图书馆买来18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辅导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辅导练习题 1. 如果30m 表示向东走了30m ,那么-50m 表示( )。 2.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3m ,直径,前轮转动一周,压路前进( )米。 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4、最低气温-7与最高气温+5相差( )。 5. 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高8厘米的圆柱体,高增加5厘米后,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现在的体积是( )平方厘米。 7.( )÷35 =4:( )===( )%=( )折。 8. 如果4a=7b ,那么a:b=( ):( ) 9. 有一个机器零件长6毫米,画在设计图纸上长3厘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 10. 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一列火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通过这两地需要( )小时。 11. 时=( )分 432时=( )时( )分 3千米50米=( )千米 650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立方米 二、判断正误。 1. 圆的半径与周长成正比例。 ( ) 2. 负数都小于0,0是正数。 ( ) 3. 三个圆锥体的体积正好等于一个圆柱体的体积。( ) 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 ) 5. 比例尺 表示1∶4000。( ) 6.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3π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 7.圆柱体的底面积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8.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 ) 9.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相等。( ) 10.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可能是圆柱形物体。(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 1. 圆柱的高扩大2倍,底面积也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 )。 A 、2倍 B 、4倍 C 、8倍 2.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3. 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分别相等,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 )。 A 、3厘米 B 、27厘米 C 、18厘米 4. 能与3∶ 8 组成比例的比是( )。 A 、8 ∶3 B 、 ∶ C 、 15 ∶40 5.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A 、200千米 B 、30千米 C 、300千米 6. 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 、3倍 B 、9倍 C 、2倍 解比例: :x=:4 x :8 =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学设计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比”的性质有哪些?(两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的前面是比的前项,后面是比的后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2.求下面两个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12∶16(3/4),18∶24(3/4)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 出示教科书中的主题图: (1)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1是天安门广场升国旗,2是校园里升国旗,3是教室里的国旗,4是谈判桌上的国旗)

(2)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不一样) 这是老师测量的结果第一个国旗长5m,宽10/3m,第二个国旗长2.4m,宽1.6m,第三个国旗长60cm,宽40cm,第四个国旗长15cm,宽10cm 这几面国旗的形状是一样的,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各个国旗的长宽的比值都相同,都是3:2) 2.探究新知 (1)理解比例的意义 实践活动:根据刚才的发现,画一面与这几面国旗长和宽都不同的国旗外形,并保证不变形。 汇报展示:让学生汇报自己所画国旗的长和宽,并说明为什么没有变形。 理解比例的意义: 这些比化简后都是3:2,也就是比值是多少呢?(3/2) 教师边板书边总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一个等式: 2.4:1.6=60:40或2.4/1.6=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我们已经知道组成一个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页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分组讨论,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请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组成的比例分类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结合板书归纳:根据同学们找到的结果,我们看到,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同样,这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与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与宽与宽的比页可以组成比例。根据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从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我们可以组成许多哥比例。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练习题

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 1. 4 :5 = 24÷( ) 3.5:( )= 5:7 2. 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3. 如果x ÷y = 320×2,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3=6: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4. 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成( )比例,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比例,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 )比例。 5.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5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6.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5.6,如果一个外项是2.8,另一个外项是( )。 7. A ×B=C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比例;当B 一定时,A 与C 成( )比例。 8. 甲数是乙数的5 3,乙数比甲数多( )。(填百分数) 二、解比例 (1)96:X = 16:5 (2)53:0.75=4:X (3) 10X =54.2 三、解决问题 1. 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7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80米,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2. 一个房间的地面,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来铺,要96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方法解) 3. 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10克盐。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 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4.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 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3.2元,4.8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 练习本?(用比例方法解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知识宫里任我行。 1、一亿二千零四万七千零八十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2、如果 A 是 B 的, 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最大分因数是。 3、 4. 25 小时=时分公顷 40 平方米=公顷、一根木料长 1. 6 米,现在将它锯成同样长的小段,七次锯完,每小段占这根木料的,每小段长米。 5、六班第一组同学的体重是 45 千克、 50 千克、 45 千克、51 千克、 47 千克、 45 千克。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6、现有 3 厘米、 4 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你再选 1 根长度是整厘米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是厘米,最小是厘米。 7、有三把锁和三把钥匙,现在用三把钥匙去打开三把锁,最多要试次。、一个正方体,其中 4 个面涂红色,一个面涂绿色,一个面涂蓝色,小丁任意抛 10 次,落下后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9、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32 立方分米,那么圆锥体的体积为立方分米。 1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 1. 5,如果甲数增加 20,则甲数是乙数的 2 倍。原来甲数是。 11、一个高 10 厘米的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 3 厘米,它

的表面积减少 94. 2 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积是立方厘米。 12、用火柴棒搭一个三角形,搭 1 个三角形用 3 根火柴棒,搭 2 个三角形用 5 根火柴棒,搭 3 个三角形用 7 根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 50 个这样的三角形要根火柴棒。 二、反复比较,精挑细选。 1、在自然数中,凡是 5的倍数。 ①一定是质数②一定是合数③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2、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的比是 1: 2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 6 倍,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①倍②3③6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 320 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的距离是 4 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①1∶ 80 ②1∶ 8000③1∶8000000 4、如果 a÷=b×,那么。 ①a>b②a=b ③a<b 5、如果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比例的两个内项 ①成反比例②成正比例③不成比例 三、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 7. 4+6=-1. 4-0. 6=. 2÷=5××0= 10-0. 09= 0. 32= 11273×4÷×= +×=59914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下比例练习题

比例练习 【知识点】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比 与 比 例 的 区 别 1、意义不同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名称不同 比的名称 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例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性质不同 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基础练习】 一、填空 1、两个外项是( )和( ),两个内项是( )和( )。 2、36的约数有( )个,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比例是 ( );如果使两个比的比值是3 11,这个比例是( )。 3、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4、从1、2、3、4、 5、 6、 7、 8、 9、10这十个自然数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 5、已如3、4、12三个数,再添一个能组成比例的数,所组成的比例是( )。 6、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6倍,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 )的比例放大。

7、如果a ×5=b ×8,那么a :b=( )。 8、把一个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按1:3的比缩小后,正方形的边长是( )。 9、如果a :b=c :d,那么b :a=( ):( ),b ×c=( )×( )。 10、4x=5y(xy 不等于0),则x :y=( ):( ) 11、甲数的3/4=乙数的5/6,(甲乙两数均不为0),甲数:乙数=( ):( ) 12、根据7.5×2=3.75×4,在能组成的比例中,比值最大的比例式是 ( )。 1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是4和3,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8,这个比例是( ) 14、在比例中,如果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2.4,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 15、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比是2:7,已知分子比分母小25,这个分数是 ( )。 16、在一副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泰州到南京的距离是 5.4厘米,泰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7、比例尺2000000 1,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如果图上距离是5.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 )千米,如果实际距离是260千米,那么图上距离是( )米。 18、在比例尺1:20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 )米。如果小明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 )分钟。 19、在一副1:600的图纸上,一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20、将一块手表的一个零件画在一副比例尺是50:1的图纸上,量得图上的长度是5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21、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2500,有这样的药粉80克,可以配制这种药液( )克。 22、一个长45米,宽30米的长方形操场,把它按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 )厘米和( )厘米。

小学六年级下册练习题

一.词性不同的划掉 1高尚伟大卑劣端庄正直 .2轻视蔑视仰视藐视歧视 .3再接再厉始终不渝死心塌地斗志昂扬 二.名附其实()豪不夸张()目不遐接() .不矛之地()举世闻明()帆墙林立() 三.我非长喜欢读遇言故事书()()。 老师象妈妈一样给预了我无限的关爱,我爱老师。()() 词堂是封建社会中祭祀组宗或有公德的人的地方。()() 在选举班长的会上,他毛遂自荐来担任些值务。()() 他这个做品正驱于完美。()() 四燥躁澡锥堆难勾句勺 洗( ) 土( ) ( )子 干( ) ( )子饭( ) 急( ) 困( ) ( )画 谓渭予矛僧增 ( )河( )盾( )以 称( ) 给( ) ( )加 所( ) ( )习( )添 五他们疲备到了极点,但他们还是凭着坚强的意力走出了大森林。( )( ) 他们先是把这块铁板捍接上,然后用铁捶捶打。( )( )

这次的搓折教育,会让我刻骨名心的。( )( ) 战士斯开衬衣把伤口帮上。( )( ) 他使劲的抡起胳壁划动着船奖。( )( ) 老师让我马上似个发言提刚。( )( ) 六.1.韭菜萝卜汉族飞机回族钢笔毛笔黄瓜 铅笔豆角汽车轮船壮族苗族火车圆珠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实虚伪懒惰善良狡猾自私自利救死扶伤 凶恶聪明懒惰伟大骄傲奋不顾身盛气凌人—————————————————————————————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风沙遮住了地质队员的眼睛。(改为被字句) 2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改为陈述句) 3小明对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请代我向老师请假。”(改为转述句) 四按要求写句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专项复习题(最新)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 2、甲数× 43 =乙数×60%,甲:乙=( : )。 3、0.75:3 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5、在 1000 1 的图纸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6、甲数的5 3是甲乙两数和的41 ,甲乙两数的比是( )。 7、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6 5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8、一车水果重1.8吨,按2:3:5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水果店,乙水果店分得这批水果的(  )。 9、星期天,小丽看一本书用了2小时15分,小红同样一本书用了2.15小时,小丽和小红看书用的时间比是( )。 10、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10 1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11、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1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去2 1 杯糖水后,又用水加满,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 )。 13、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4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2 1 ,这个比例是( )。 14、甲数比乙数多 3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甲数是( )。 1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8 1 ,另一个外项是( )。 17、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 )比例。 0 80 40120 160千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及答案 1.填空。 (1)24时的是( )时,( )千米的是8千米。 (2)64吨增加它的是( )吨,再减少它的是( )吨。 (3)48米增加( )%是60米,60米减少( )%是48米。 (4)栽50棵树,死了3棵,成活率是( )。 (5)一种商品打七折销售,如果这种商品的原价是100元,则便宜了( )元。 (6)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 的比是( )。 2.判断。 (1)三年级学生今天出勤了200人,缺勤了3人,出勤率为98.5%。( ) (2)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货车比客车快20%。( ) (3)一种商品先涨价10%,后降价10%,现在商品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高。( ) (4)水结成冰,体积增大,冰化成水,体积减小。( ) (5)甲零件的质量是千克,是乙零件质量的,求乙零件的质量,列式为×。( ) 3.一本故事书,小东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18页,这时还有58页没有读。 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4.今年植树节,金星小学共植树1050棵,其中是白杨树,是松树。哪种树植得多? 多多少棵? 5.某工厂共有职工850人,其中女职工有500人,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少百分之几? 6.服装店计划采购一批服装销售,按20%的利润定价销售,每件正好60元,采购时 这种服装进价降低了20%,如果商店仍按照20%的利润定价销售,现在每件应售多少元? 7.学校有排球和足球共100个,排球个数的比足球个数的多2个。学校有排球和足 球各多少个? 8.一份文件,甲打字员要9时完成,乙打字员要8时完成,甲、乙共同做3时后,剩下 的由乙单独做,乙还需几时才能完成? 9.小明的妈妈买了2500元国家建设债券,定期三年。如果年利率为5.74%,那么到 期时她可以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参考答案 1.(1)4 10 (2)72 63 (3)25 20 (4)94% (5)30 (6)20 4∶5 2.(1)×(2) ×(3) ×(4)√(5) × 3.(18+58)÷=95(页) 4.<,松树植得多。 1050×=700(棵) 1050×=350(棵) 700-350=350(棵) 5.850-500=350(人) (500-350)÷500=0.3=30% 6.60÷(1+20%)=50(元) 50×(1-20%)×(1+20%)=48(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习题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组成一个比例是:()1、用0.4、1.2、1.5和 2 答案提示:(答案不唯一) 1 1.2:0.4=1.5: 2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2013年5月22日,中华鲟纪念币和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比是2:3,每枚中华鲟纪念币的价格是50元,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是多少元? 答案提示: 75元。 解题思路: 解:设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x 元。

50: x = 2: 3 2x=50×3 2x= 150 x=75 答: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是75元。 第4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3、一堆西瓜,西瓜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西瓜的数量与总价成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 答:不成比例。 解题思路: 虽然西瓜的数量增加,总价也随着增加,但是总价与数量的比值(单价)是变化的,所以不成比例。 第4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4、李刚和王红做同样多的数学题,两人做题的效率比是5:8,

两人做题的时间比是多少? 答案提示: 答:8:5 解题思路: 做题的总数量一定,做题的效率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是8:5。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之间的距离是5.5cm。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答案提示: 解:设甲、乙两城高速公路实际距离x厘米。 1: 2000000=5.5: x

x=2000000×5.5 x=11000000 11000000cm=110km 设高速公路在1: 5000000地图上图上距离为y cm。 1: 5000000=y: 11000000 5000000y=11000000 y=2.2 答: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2.2厘米。 解题思路: 根据比例尺1: 2000000求出甲乙两城高速公路实际距离,再根据比例尺1: 5000000求出该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 第4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 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 1.在6 :5 = 1.2 中,6 是比的 ( ),5 是比的 ( ),1.2 是比的 (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 4 : 5 =24+( ) = ( ):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4. 图上距离3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 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 千米在图上要画( ) 厘米。 6. 12 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7. 写出两个比值是8 的比( )、( )。 8.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9. 如果x + = 712 X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二、判断( 4 分) 1 .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 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3. 如果8A = 9B 那么B :A = 8 :9 ( ) 4.15 : 16和6 :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1 ) 1 : 40000 ( 2) 1 : 400000 ( 3) 1 : 4000000 2.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1) 2 : 7 (2) 6 : 21 (3) 4 : 14 3. 下面第( )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1) 8:7 和14:16 (2) 0.6:0.2 和3:1 (3) 19: 110 和10:9 4.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1) 成正比例(2) 成反比例(3) 不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 课题比例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力 目标 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 目标 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 活动。 重点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预习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 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合作探究二、新授(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国旗图案) 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义补充完整)。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nuo yi zhēng rong kū wěi zhuān xīn zhi zhi ( ) ( ) ( ) ( ) duan lian yōu yǎ fǔ he yǔ zhong xīn chang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挪( ) 蒸( ) 秧( ) 萎( ) 娜( ) 丞( ) 映( ) 委( ) 番( ) 锻( ) 雅( ) 勃( ) 翻( ) 缎( ) 难( ) 脖( ) 三、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画“radic;”:(6分) 教诲(huǐ hui) 附和 (he he) 薄弱(bo bao) 喧哗(hua hua) 刹那间(cha sha) 旋转(zhuan zhuǎn) 四、选词填空。(5分) 玩赏欣赏观赏 1、春节期间,爸爸带我到中山公园( )了在这里举行的全市花卉展览。 2、叔叔送给我一张巴西国家队对中国国家队的足球

赛票,使我有幸坐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 )到一场高水平的精彩球赛,真是太开心了。 3、我正在( )一部会自动转向的玩具小汽车,妈妈叫我都没有听见。 陈列罗列 1、光( )事实是不行的,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2、博物馆里( )着许多出土文物。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radic;”,错误的画“times;”:(8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为“离开”的意思。( )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的词语是“意味深长”。( ) 3、“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y”,读音为“ yi ”,是“下棋”的意思。( ) 4、《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青玄的散文,文章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 六、按要求,理解句子。(6分)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2、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从中你感受了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34。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让学生经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体会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的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 2、原型: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3、探究的问题:(1)如果给出比例的两个外项,能否知道比例的两个内项?答案唯一吗? (2)观察写出的比例,有什么发现? (3)如果写成分数形式,该如何相乘?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4组比,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1.6=60:40) (二)探究与解决: 1、介绍比例各部分名称 (1)2.4:1.6=60:40 比的各部分都有名称,前项和后项,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鼓励。 教师介绍:在2.4:1.6=60:4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60”叫做比例的内项。 (2)让学生试着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课件出示两组比例,指名让生说一说。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比例:24:()=():4 猜一猜,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学生猜想:12和8、6和16、2和48……(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还有不同答案吗?你能举出不是整数的例子吗?答案多不多?能不能说完? (3)观察这几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 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 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 =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 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岩洞村完小教师杨庆芬 教学内容:P40~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40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5: 10 3 2.4:1.6 60:40 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5: =2.4:1.6 60:40=15:10 2.4:1.6=60:40 (2)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 6.14.2 = 40 60 指着比例式5: 10 3=2.4:1.6 60:40=15:10 2.4:1.6=60:40 提问:“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让学生齐读一遍。“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单元测试题(一)姓名: 一、填一填。 1. 18的因数有(),写出1个用18的因数组成的比例()。 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7,另一个内项是()。 3. 3.6×1.5=l.8×3,写成比例式()。 若5a=4b,则a:b=( ):()。 4. 写出比值1.2的两个比()和(),组成比例是(). 5. 用4、5、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 6.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 )比例. 7. 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比例. 8. 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使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 ) 比例. 9. xy=1,x与y成( )比例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 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与两内项之积的差为0. ( ) 2.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比例。() 3. 长方形周长一定,成和宽成反比例. ( ) 4. 15:16和6 :5能组成比例() 5. 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 ) 6.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 ) 7. 如果x. y成正比例,那么当x扩大时,y 也随着扩大.( ) 三.选一选。 1.下面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8:7和14:16 B.0.6:0.2和3:1 C.19: 110 和10:9 2. 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已知x和y是相关联的量,当x=3时,y=6;当x=5时,y=10。则x和y之间()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 X =5/4是比例()的解。 5 A. 2.6∶X=1∶8 B. 3∶6=X∶8 C. 2∶X= 1∶ 8 5. 每箱苹果重量一定,箱数和苹果总重量()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 已知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5∶3,减数是15,差是() A.10 B.15 C.20 四.计算 18∶30=24∶X 3∶5=(X+6)∶20 8:21=0.4:x 6.5:x=3.25:4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P323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 4、5:

2、7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 4、5: 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 4、5: 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 P32例1。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5: 2、4: 1、660:40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5: = 2、4: 1、660:40=15:10

1、6=60:40 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 = = (2)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 千米,第二次5 小时行驶200 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25 路程(千米)80200 指名学生读题。 教师: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 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 这辆汽车第一次2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边填写表格。)“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 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0:240,200:540。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这两个比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组成比例。 (板书:80:2200:5)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指着比例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

比例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那么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那么就成反比例。 4、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按表现形式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按用途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方法:○1确定比例尺○2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3画图并标出名称和比例尺。 5、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6、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