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现状
试论中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应 力 降低 , 能量释放 , 经 过 支 架 几 次 反 复 支撑 , 煤 进 一 步破 碎
5 采煤 方法工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 1 采煤技术及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情况
上世 纪 5 0年 代 初 , 综 合 机 械 化 采 煤 技 术 问世 . 实现 了长
成 易通 过 窗 口的破 碎 体 。 放 煤 步 距 与 项 煤厚 度 有 关 。 顶 煤 厚 度
悬露 的面 积 不 宜过 大
地 质 构 造
地质构造破坏严重 , 构造复杂 , 断层 较 多 , 用 放 顶 开 采 比 较 好
施 . 再 采 用
技 术, 研 制 新 型 装备 和技 术 , 提 高单 产 , 是 当务之 急 。 在 目前 的 条件 下, 因为 我 国在 开机 率 、 单产量 、 平均产量方面 , 与发 达 国
了煤炭 开采 技 术 的新 纪元 。 从此, 现 代 化 煤 矿 开始 诞 生 。我 国
6 - 1 0 m为 宜, 预 采 顶 分层 时 , 最小厚度 7 - 8 m
小于 3为 好
的 综采 水平 与 发 达 国 家相 比还 有 很 大 的 差距 , 平 均每 套年 产
约7 0余 万 吨 , 开 采 达 不 到 高产 高效 的水 平 。如 矿 井 不 能达 到
巷 道 长度 可 能很 长 , 用 绞 车提 升 运 料 较 困难 , 多采 用 单 轨 吊
车、 齿轨和卡轨车。 条 带 式 布 置 取 消 了采 区上 、 下 山巷 道 . 工作 且 整 个 矿 井 的 生 产 能 力较 大 。 长度 稳 定 , 基本不变。 掘进工程量少 , 生产 系统 简单 。 在 开采 时 可采 取 仰 斜 开采 , 也 可 采 取 俯 斜 开 采 。 在 进 行 盘 区 式布 置 时 ,
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现状

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国外对于高效率煤炭开采和安全技术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不仅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同时也为我国煤炭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目前,国外厚煤层开采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方法:1. T槽法T槽法是一种开采大倾角煤层的全面机械化采煤方法,它采用T型槽煤壁夹角作为煤层裂隙稳定的初始状态,采用连续进刀加速回采的方式,逐渐扩大工作面带宽,装备先进,连续性较好。
T槽法形成的倾斜煤柱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开采中因顶板下沉而引起的安全风险。
2. 长壁采煤法长壁采煤法是一种利用支撑体支撑煤层,以切削机具切割煤块的开采方法。
支撑体一般选用支架,使采空区对支撑压力均衡,支架向工作面移动开采,回采煤层的比较完整且不留多余煤柱。
长壁采煤法是一种高效的开采煤矿的方法,其开采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装备使得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3. 层压式开采法层压式开采法是一种采用多道安装在机器前头的重锤横向压顶装置,挤压煤层剩余煤柱保证煤层稳定性并加快回采的方法。
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煤柱的高度,避免因煤柱高度过高而导致的煤层失稳,提高开采效率,减少了安全风险。
二、国外厚煤层安全技术现状1. 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遥感、微波、红外等多种先进技术来实现安全防护。
通过对矿井、巷道、井下设备等区域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矿井的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危险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资料管理系统安全资料管理系统是对于井下安全资料和井下人员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矿井监管和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安全资料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还可重复利用安全数据,便于历史数据回顾和事故原因分析等工作。
3. 先进防爆技术先进防爆技术是煤矿向安全高效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
防爆技术论文告诉我们,采用先进防爆技术的煤矿设备,在生产高效率的基础上也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

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现状1 国内外深井开采现状在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约占50%的煤炭埋深超过千米。
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煤炭开采逐步转向深部,煤矿开采深度以8~12m/年的速度增加。
如何能够安全、高效、低成本地开采深部煤炭资源,将其转换为经济建设有力的能源保障,成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亟需寻求突破的重大技术难题。
1.1 国外深井开采现状煤矿深部开采是世界上大多数主要采煤国家目前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
在世界主要采煤国家中,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采矿业较为发达,原西德和前苏联较早进入深部开采。
在20世纪60年代初,原西德埃森北部煤田中的巴尔巴拉矿的开采深度就已经超过1000 m,达到1200m;从1960~1990年,原西德煤矿的平均开采深度从730m 增加到900m 以上,最大开采深度从1200m 增大到1500m,并且以每年约10m 的速度递增。
前苏联在解体前的20年中,煤矿的开采深度以每年10~12m左右的速度递增。
在俄罗斯,仅顿巴斯矿区就有30个矿井的开采深度达到1200~1350m,波兰的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200 m,日本和英国的煤矿开采深度曾分别达到1125 m 和1100m。
1.2 国内深井开采现状近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能源需求旺盛,煤炭产量大幅度增加,2012年生产原煤36.5亿t。
矿井开采延深速度加快,一大批矿井快速进入深部开采阶段。
东北及中东部地区的多数矿区开采历史长,开采深度相对较大。
预计在未来20年,很多煤矿的开采深度将达1000~1500m。
如现在新汶矿区平均最大回采深度达到1032m。
图我国煤矿千米深井分布图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初步统计,我国已有平顶山、淮南和峰峰等43个矿区的300多座矿井开采深度超过600m,逐步进入深部开采的范畴,其中开滦、北票、新汶、沈阳、长广、鸡西、抚顺、阜新和徐州等近200处矿井开采深度超过800m,而开采深度超过1000m 的矿井全国有47处。
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采煤技术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
关键词:采煤技术;发展;现状;趋势我国煤矿采煤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国外发达国家在采煤中应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影响,在实际的操作中达到了高度的自动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于煤层的开采,尤其是高难度厚煤层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分层开采的技术之上。
因为当时无论是煤矿理论还是煤矿装备都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无论是生产安全还是生产管理难度都相对较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1984年,我国成功的取得了综采放顶开采的试验,这标志着我国煤炭采煤技术的进步。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采煤中得到应用,是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长远目标。
1我国采煤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煤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装备较差,采煤机制造技术落后。
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在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技术,产品可靠性技术,数字集成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在采煤机械化系统,运输系统、采场围岩控制系统、巷道准备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技术装备较差,功率及生产能力较小,机械化程度和工效普遍不高。
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设备方面不够。
在井下自救系统、避灾系统、个人防护装备水平仍然很低,对瓦斯等重大灾害预测预报的仪器、仪表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对安全事故的防治技术及装备不能充分有效防治灾害或最大限度减轻灾害。
煤矿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难以实现,重大安全技术问题难以解决。
目前我国煤矿在“一通三防”、防治水、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高温害和支护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这些涉及行业技术发展共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工作课题,国家支持范围和力度与过去相比大大减少。
2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具有明显的时域、领域和动态特性。
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与采煤方法

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与采煤方法摘要:在本文主要分析了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厚煤层采煤技术的三种主要类型方法以及其相应的选择原则,即分层开采技术、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大采高采煤技术。
通过对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和发展历史的分析,能够更加合理地采用恰当的开采煤炭方法,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而使煤炭产量增加的同时达到绿色开采的目的。
关键词:厚煤层;采煤技术;采煤方法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的煤炭资源也日益增多,其中,厚煤层的储备量和煤炭的开采量在煤炭产量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且对解决煤炭需求问题来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煤矿企业来说,正确选择煤炭的开采技术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考验。
1 厚煤层的定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解释,所谓厚煤层,即是指井工开采 3.5m以上,露天开采10m以上的煤层。
我国厚煤层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45% 左右,是一个厚煤层储量大国,也是厚煤层的开采大国。
而且我国的产煤省、产煤区、以及各个煤炭企业都有着丰厚的厚煤层资源,厚煤层采煤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完成高效开采煤炭资源的主要技术。
厚煤层是我国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主要煤层,具有资源储量优势,由于其煤层厚度较大,可有多种采煤方法进行选择。
随着近年来神东矿区、西部新疆等地大型煤田的开发,也有文献将厚煤层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如特厚煤层、巨厚煤层等,但其划分标准相对未统一。
2 我国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前,我国的煤炭开采主要是运用分层开采,同样的相关设备研发也主要是针对分层开采进行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放顶煤开采技术的研发。
从此以后,由于放顶煤开采技术的一系列优点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放顶煤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促使我国的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大采高开采技术的应用,是近10年来在采煤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一项技术,但我国早期关于该技术的研究较为落后,应用也并不频繁,且由于我国煤炭经济形势不乐观,对采煤行业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国在大采高开采技术方面并没有获得良好发展。
煤层气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视煤层气为重要能源, 并把煤层气作为新的勘探目标。
美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估计资源量为11.3*1012m3,占世界第三位,1977年2月, Amcoc公司首先在圣胡安盆地CeDARHill地区完钻第一口煤层气井, 90年代美国煤层气已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能源工业.目前美国煤层气生产井有7000口以上, 预计到2000年煤层气产量可达8495*104m3/d 。
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很快引起的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兴趣。
加拿大把煤层气作为该国90年代的能源资源, 加紧开展评价和研究。
英国也于1991年引进美国技术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
前苏联等国通过煤层资源的评价, 已肯定它是重要的第二动力资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p24全球的煤层气总资源量大约达260 万亿m 3。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 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90%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在12 个主要产煤国。
按资源量从大到小依次是: 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波兰、英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和南非〔1〕。
------------<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46~p47据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NPC) 的报告,2006 年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06 年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EIA)的报告,2007年全世界探明煤炭储量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 可见,世界煤炭探明储量合计9088.64×108t,其中亚太地区居第一位,欧洲和欧亚大陆地区居第二位,北美地区居第三位。
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最为成功,居世界领先地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初见成效[4]。
-----------<国外煤层气生产概况及对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26~p28美国以往为了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美国的煤矿在采矿过程中都要向大气中持放大量甲烷气。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煤矿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煤矿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开发,以及对先进开采技术的研究,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在将来发展中,支护技术将侧重于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此提升材料的堵水性能,为煤矿掘进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与质量,但煤矿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多种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1煤矿掘进技术分析1.1深矿井开采技术煤炭资源大都分布在地层深处,要想开采煤矿就要运用深矿井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是指埋藏在距地表800-1200米之间的煤炭。
由于其结构复杂,原岩应力大,岩体塑性大、矿山压力剧烈、地温高和矿井瓦斯大五个方面造成煤矿的开采难度大。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对深矿井开采技术水平要求就非常高,要应用到矿压控制、瓦斯和热害治理、围岩控制、巷道布置、冲击地压防治、深井通风等多种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深矿井煤炭开采安全、高效的进行。
1.2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煤炭开采在进行掘进时,要优化配套设备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悬臂式掘进机的掘进性能直接影响着煤矿掘进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煤巷综合机械掘进新技术,具体表现如下:(1)前期工作,开始进入工作面后要先启动掘进机,从底部切割巷道,让截割头左右摆动,由下到上进行切割,完成之后自动装运,再将掘进机推出并切断电源,实施敲帮问顶、铺网、上钢带等,确保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最后把顶锚杆安装好。
(2)测控技术的现代化应用。
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矿掘进机的自控力,对掘进机的方向、切割断面与切割点击功率展开监控;监控煤矿掘进机工作状况从而判断是不是存在故障和电机负荷问题。
(3)截割工艺,在掘进掘割时,要参照巷道围岩的实际情况,根据断面的大小来使用掘进机,使其截割头产生左右摆动或升降运动。
孟加拉国煤炭资源状况及开发途径

孟加拉国煤炭资源状况及开发途径庞卫东;夏明惠;王靖焘【摘要】介绍了孟加拉国煤炭资源状况及开发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孟加拉国煤炭业参考的开发途径和管理思路,并建议中国煤炭界把握时机,积极参与到该国煤炭投资与开发建设之中.【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1(037)004【总页数】4页(P122-125)【关键词】煤炭资源;矿井开发;技术特点;中孟合作【作者】庞卫东;夏明惠;王靖焘【作者单位】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工程事业部,北京市西城区,100037;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工程事业部,北京市西城区,100037;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工程事业部,北京市西城区,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早在20世纪60年代,孟加拉国在Bogra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时,首次发现了1000 m深的烟煤/次烟煤煤田。
截至目前,在孟加拉国西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已累计发现煤田多达13处,被孟加拉国政府划为“煤炭地带”。
其中,正在勘探中的5个主要煤田分布在Bogra、Dinajpur、Rangpur等北部省区,探明及远景储量达到33亿t,约占全球煤炭总探明储量的0.4%。
上述5个煤田资源特征情况见表1。
该国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 Gondwana群。
以Barapukuria煤矿(以下简称“孟巴矿”)地层为例,岗瓦纳煤系地层下伏前寒武系复合基底,上覆第三系下Dupi Tile 组、第三系上Dupi Tila组、第四系Madhupur粘土组。
各煤田煤质基本为中低灰、特低硫、中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的烟煤,煤质优良,用途主要为发电、动力、民用、煤化工,可用于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用途广泛。
孟加拉国政府设置能源部,统筹规划国家能源及其资源开发和政策制定。
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工业门类,设置大型国有企业开发经营。
其中,孟加拉国石油天然气及矿产总公司(以下简称“PB”)主管该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东北煤炭技术N o.5 1996年10月 Coal T echno logy of N o rtheast Ch ina O ct.1996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现状辽宁煤炭工业管理局 邱振先 摘 要 介绍了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的现状,及国内厚煤层开采技术在国际上的水平。
关键词 厚煤层 采煤方法 综采设备 综采放顶煤 所谓“厚煤层”是指厚度大于315m的煤层。
厚煤层开采所遇到的矿山压力、冲击地压、瓦斯、发火、热害、水害等技术问题比薄煤层和中厚煤层复杂得多。
国外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薄煤层和中厚煤层相比亦有很大差距。
我国东北地区煤炭战线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厚煤层开采的先进技术与安全》项目的实践,对国外厚煤层开采的技术现状和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水平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1 采煤工作面单产世界纪录、高产工作面和各国的国内纪录几乎都是在中厚煤层创造的 1990年,美国伊利诺思州固本煤矿公司25号矿创长壁工作面月产37万t(22d)、平均日产16818t的世界纪录。
1993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二十英里矿创长壁工作面班产16307t(10h),日产28801t,月产54万t的世界纪录,1994年又创月产60万t的世界纪录。
该工作面煤层厚219m,采高216m。
1993年,美国固本公司路福克矿创月产55万t的纪录。
1994年11月,美国大山(M oun tain)公司西麋(W est E lk)矿创班产(10h)21387t,日产45375t的纪录。
1995年6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泊尔兰结矿创长壁工作面月产5713万t精煤的世界纪界。
美国现有80个长壁工作面,1994年长壁面产量1812118万t,其中煤层最厚的是7101m,采高最大是3196m(西麋矿)。
抽样调查33个矿,最大采高3105m,最小采高1147m,平均采高2113m。
我们考察的怀俄明州舒舒尼(Sho shonee)矿,煤层厚6m,只采315m。
澳大利亚现有长壁工作面25个,采高1165~312m。
长壁面平均单产180万t,1993年新南威尔士州巴尔波尼(B aal Bone)矿长壁面单产达到300万t,煤厚2~4m。
英国1992 1993年度有83个长壁工作面,工作面平均日产2230t,1994年产量最高的威尔贝克(W elbeck)矿综采面平均日产10405t,采高212m。
波兰是厚煤层赋存较多的国家,最厚的达60m,1995年产硬煤1138亿t,厚煤层产量占13%。
有398个采煤工作面,工作面平均日产1680t。
采用冒落法和充填法的采煤・3・工作面各占一半。
但是产量最高的10个工作面都是冒落法一次采全高的工作面(采高为2103~2185m),产量最高的柴超特矿综采工作面,1993年12月平均日产原煤达到8211t。
德国1994年产硬煤519815万t,其中鲁尔产量4170万t。
鲁尔现有采煤工作面7118个,平均工作面日产2176t。
全国综采工作面平均采高1181m,采高大于315m的工作面只有3个。
南非1994年产煤1195亿t,井工矿产量占60%,共有14个长壁工作面,其中采高112m以下的3个面,采高112~215m的3个面,采高215~315m的8个面,采高大于315m的煤层主要采用房柱法开采。
上述情况说明,国外厚煤层的开采目前还不占主导地位,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尽管如此,国外在厚煤层机械化开采方面还是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接近中厚煤层的水平。
2 厚煤层的采煤方法211 非正规采煤法高落式采煤法。
这类采煤方法因为不能形成正常通风系统,安全没有可靠保障,各国都已弃用。
212 水力采煤法目前俄国和新西兰等国有应用。
俄国库兹巴斯的得尔干斯卡亚矿煤层倾角40°,采区内采用小阶段布置,掘巷为机掘水运,水枪采用液压遥控,运输为1mm分级,区内水运,矿井旱运旱提,其技术水平大致与我国相近。
日本为新西兰设计了一个水采矿井,分级水运水提,技术上很有特点。
但是总的来说,水采电力消耗高,经济指标较差,一般只在煤层条件不适合其他机械化开采时选用。
213 分层开采分层开采法又可分为倾斜分层人工假顶下行开采、倾斜分层水砂充填上行开采和倾斜煤层水平分层水砂充填上行开采等方法。
波兰1990年采煤工作面冒落和充填工作面各占50%,1995年充填工作面个数占13%,冒落工作面个数占87%。
之所以有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充填成本过高。
分层开采是成熟的技术,但是具有工序复杂、掘进率高、顶板管理困难等缺点,成本较高,并易引起自然发火,很难实现高产高效。
法国洛林矿区沃斯特矿在急倾斜厚煤层用上行水砂充填方式实现采煤机械化,采煤机借助于一端固定在侧壁上的辅助链在浮箱上运行。
一个采煤工作面配备两台采煤机,平均日产400t,如图1所示。
图1214 放顶煤长壁采煤法综采放顶煤技术是50年代末由法国布朗基矿首先试用成功。
放顶煤开采具有掘进率低、工作面生产能力大等优点,70年代和80年代初,这项技术在世界近10个国家得到应用,曾在法国中南部地区成为特厚煤层开采的唯一方法;在匈牙利和前南斯拉夫也是特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
但90年代以来,这项技术在国外似已日趋衰落,布朗基矿已经关闭,目前仅有法国、前南斯拉夫、匈・4・牙利和俄国等极少数矿井仍在使用。
放顶煤技术在国外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适合放顶煤开采的资源枯竭。
法国煤炭储量127亿t,厚煤层储量仅占815%,为17亿t,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包括以前非机械化开采,适合放顶煤开采的煤层愈来愈少。
(2)欧洲煤炭开采成本过高,市场被石油、天然气、核能挤占,煤矿被迫减产或关闭。
德国1994年硬煤成本为265马克(折人民币1400元),法国1991年吨煤成本505法朗(折人民币800元),英国1993年吨煤成本为38133英镑(折人民币500元),而美国吨煤成本为1617美元(折人民币138元), FOB价格1993年为28美元(折人民币233元)。
可见欧洲煤毫无市场竞争能力。
(3)技术上存在不少弱点。
诸如资源回收率低,工作面粉尘量超标,瓦斯聚集,自然发火,支架稳定性差等问题都不易解决,经济效益大部分不尽人意。
(4)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
井下粉尘浓度标准美国为2m g m3,英国为11m g m3,德国为20m g m3,放顶煤开采不可能达到这些标准。
综放开采架后采空区无法充填,地表沉陷严重,危及自然环境。
(5)放顶煤的技术经济指标与中厚煤层长壁面综采比尚有较大差距。
215 一次采全高长壁采煤法这是将传统的综采技术结合厚煤层的特定条件加以发展。
由于综采技术相对成熟,所以难度较小,效益较好。
德国萨尔矿区瓦恩特矿一次采全高综采支架高度达到6m,平均日产8000t;鲁尔矿区威斯特法伦矿采高415m,小班产量2414t商品煤,折原煤3000t 左右。
波兰已经研制成功采高6m的液压支架,近期拟在杰莫维特矿进行工业性试验。
前苏联在急倾斜煤层采用走向工作面下行开采,为此研制了A H系列的综采成套设备,但这种采煤方法设备搬家频繁,占用设备多,单产不高,坑木消耗高达400m3 万t,不能认为是很成功的。
我国曾为渡口引进这种设备。
前苏联为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研制了A K-3系列综采成套设备,设计很有新颖性,但现场使用日产不足400t。
德国购买了这套技术,研制出A KH大倾角综采成套设备,经过几年的探索,平均日产已达到2000t。
但这套设备调试十分困难,工艺也不够完善,还看不出推广前景。
216 高壁采煤法美国JO Y公司研制成功一套高壁采煤系统(H ighw allM in ing System),其实质是将连续采煤机、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等设备全套实现自动化。
从地表煤层露头向煤层掘一条巷,最长可达1200m,然后由连续采煤机在巷旁一定宽度内回采。
由于井下无人,不须通风,整个系统打破了传统的矿井开采体系,打破了露天和井工的界限。
系统设计能力2000t h,实际达到日产5670t。
3 国外厚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厚煤层开采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国外在厚煤层开采技术和安全技术上近年来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
311 地应力的研究水平应力的存在和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已经为采矿界所公认,西方国家普遍将地应力测定作为矿井设计的一个步骤。
前苏联全苏地质力学研究院在应用板块理论解释和推测构造,解释和控制地应力显现和矿震,研制监测仪器方面水平较高,并创造了《动力区划法》。
这对了解地应力的分布,防止突出、矿震等灾害,合理布置巷道,减少支护和维修费用有重大意义。
312 采区设计、巷道断面、巷道支护等方面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5・澳大利亚KCC 公司所属的西崖矿(W est C liff )采区采用边界上山系统,如图2所示。
这种采区布置的优点是:(1)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运输系统彻底分开,有利于采掘工作面充分发挥设备能力。
(2)厚煤层工作面的超前压力显现较明显,超前距离较大。
边界上山方式可使掘进工作面不受这个影响。
(3)通风系统布置灵活,有利于瓦斯抽放和消防火。
图2 德国普遍采用巷旁充填,宽度2m ,改善了支护受力状态。
美国两个长壁面之间有的3巷掘进,煤柱宽度60m ,长壁面采过后煤柱用连续采煤机回收,回收率远高于我国常规布置方式,且两顺受到的压力也小。
德国顺槽断面一般为16~24m 2,全部采用29#-36#U 型钢加钢筋网支护。
美国和澳大利亚顺槽断面高度为3m 以上,宽度一般为6m ,全部采用锚杆或锚网支护。
313 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工艺有一些好做法德国鲁尔矿区威斯特法伦矿采高415m ,工作面片帮严重,采用向煤壁钻5100mm 、长6m 的孔,插入2根长度3m 的木锚杆,注入粘结材料的方法加固煤壁,效果不错。
德国萨尔矿区瓦恩特矿采高5~6m ,液压支架配备大护帮板,控制片帮,效果也较好。
这个工作面倾角37gon (折合33°),支架和输送机防倒防滑措施可靠。
为防止煤块飞起伤人,架间设安全网,运输机头处设置由圆环链结成的安全帘。
314 灾害防治研究方面有不少特色波兰煤矿老矿井多,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
据统计现有65处矿井中,有17处矿井井下温度超过30℃,有11处矿井井下温度超过35℃,有3处矿井井下温度超过40℃;大部分矿井有严重的瓦斯突出,自然发火,矿震灾害;西里西亚地区地质条件基本为软岩,地压危害严重;部分矿井含盐量高,给井下机械设备造成严重危害;德国矿井井深、压力大,老矿井多,除萨尔矿区外,鲁尔及阿亨矿区开采年限均为100a 左右,鲁尔矿区矿井平均深度954m ,最深矿井为H au s A den 6#井,深1789m ,热害也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