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数学初三二模第23题汇编

2019上海数学初三二模第23题汇编
2019上海数学初三二模第23题汇编

证明题专题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AB 边的中点,沿EC 对折矩形ABCD ,使B 点落在点P 处,折痕为EC ,联结AP 并延长AP 交CD 于F 点, (1)求证: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2)如果PA PC =,联结BP ,求证:APC EPC ???

第23题图

【答案】(1)由折叠得到EC 垂直平分BP , ………………1分 设EC 与BP 交于Q ,∴BQ EQ = ………………1分 ∵E 为AB 的中点, ∴AE EB =, ………………1分 ∴EQ 为△ABP 的中位线,∴AF ∥EC , ………………2分 ∵AE ∥FC ,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1分 (2)∵AF ∥EC ,∴90APB EQB ∠=∠=? ………………1分 由翻折性质90EPC EBC ∠=∠=?,PEC BEC ∠=∠ ………………1分 ∵E 为直角△ABP 斜边AB 的中点,且=AP EP ,

∴△AEP 为等边三角形 , 60BAP AEP ∠=∠=?, ………………1+1分

?=?

-?=

∠=∠60260180CEB CEP ………………1分

在△ABP 和△EPC 中, BAP CEP ∠=∠, APB EPC ∠=∠,AP EP = ∴APC EPC ???(AAS ), ………………1分 2.如图7,在直角梯形ABCD 中,90ABC ∠=?,A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

O .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F .

(1)联结OE ,若BE AO EC OF

=,求证:OE CD ∥; (2)若AD CD =且BD CD ⊥,求证:AF DF

AC OB

=.

【答案】(1)∵90ABD ∠=?,BC DE ⊥

∴//AB DE ………………………………………………………………(1分)

AO BO

OF OD = ………………………………………………………………(2分) ∵BE AO

EC OF =

AO BE

OF EC = ……… ………………………………………………………(2分) ∴//OE CD …………………………………………………………………(1分) (2)∵BC AD //,//AB DE , ∴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 又∵90ABD ∠=?

∴四边形ABED 为矩形 ……………………………………………………(1分) ∴AD BE =,90ADE ∠=? 又∵CD BD ⊥

∴90BDC BDE CDE ∠=∠+∠=? ?=∠+∠=∠90BDE ADB ADE

∴CDE ADB ∠=∠ …………………………………………………………(1分)

AD CD =Q

∴DCA DAC ∠=∠

∴()A S A CDF ADO ..???…………………………………………………(1分) ∴OD DF =

DE AB //Θ

∴AF BE AD AC BC BC ==

…………………………………………………………(1分)

∵BC AD //

∴BO DF

BO OD BC AD =

=…………………………………………………………(1分) ∴

AF DF

AC OB =…………………………………………………………………(1分) 3.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若DBC CAD ∠=∠.

(1)求证:ABCD 是正方形.

(2)E 是OB 上一点,CE DH ⊥,垂足为H ,DH 与OC 相交于点F ,求证:

OF OE =.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

∴BC AD //,DAC BAD ∠=∠2,DBC ABC ∠=∠2………………………………..(2分)

∴ο

180=∠+∠ABC DAB …………………………………….(1分) ∵DBC CAD ∠=∠;

∴ABC BAD ∠=∠……………………………(1分)

∴ο

1802=∠BAD ; ∴ο

90=∠BAD ……………………………………1分)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1分) (2)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D AC ⊥,BD AC =,AC CO 21=

,BO DO 21

=…………………………………(1

分)

∴ο

90=∠=∠DOC COB ,DO CO =………………………………………(1分)

∵CE DH ⊥,垂足为H ;

∴ο

90=∠DHE ,ο

90=∠+∠DEH EDH ……………………………………………(1分)

又∵ο

90=∠+∠DEH ECO ;

∴EDH ECO ∠=∠……………………………………………(1分) ∴ECO ?≌FDO ?………………………………………………(1分) ∴OF OE =……………………………………………(1分)

4.已知:如图6,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P ,DC BC ⊥,AB AD =,AM BD ⊥,垂足为点M ,联结CM 并延长,交线段AB 于点N 求证:(1)ABD BCM ∠=∠ (2)..BC BN CN DM = 【答案】

(1)∵AB AD =,AM BD ⊥

∴M 是BD 中点,ABD ADB ∠=∠ ∵DC BC ⊥ ∴BM CM DM == ∴MBC MCB ∠=∠ ∵AD BC P ∴ADB DBC ∠=∠ ∴ABD BCM ∠=∠

(2)∵ABD BCM ∠=∠,BNM BNM ∠=∠ ∴BNM CNB ??: ∴

BC CN

BM BN =

∵DM BM = ∴

BC CN

DM BN

=

∴..BC BN CN DM =

5.已知:如图8,正方形ABCD ,点E 在边AD 上,AF BE ⊥,垂足为点F ,点G 在线段

BF 上,BG AF =.

(1)求证:CG BE ⊥;

(2)如果点E 是AD 的中点,联结CF ,求证:CF CB =.

【答案】(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90ABC

??. ·

········ (1分) ∵AF ⊥BE ,∴90FAB FBA ∠+∠=?.

∵90FBA CBG ∠+∠=?,∴FAB CBG ∠=∠. ······························ (1分) 又∵AF BG =,∴△AFB ?△BGC . ············································ (2分) ∴AFB BGC ∠=∠. ····································································· (1分) ∵90AFB ∠=?,∴90BGC ∠=?,即CG ⊥BE . ····························· (1分) (2)∵ABF EBA ∠=∠,90AFB BAE ∠=∠=?,

∴△AEB ∽△FAB .∴

AE AF

AB BF

=

. ··············································· (3分) ∵点E 是AD 的中点,AD AB =,∴12AE AB =.∴1

2

AF BF =. ·

··············· (1分) ∵AF BG =,∴1

2

BG BF =,即FG BG =.

·········································· (1分) ∵CG ⊥BE ,∴CF CB =. ····························································· (1分)

6. 如图5,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AC 、交于点O ,点E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90EAC ,EC EB AE ?=2.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

(2)延长AE DB 、交于点F ,若AC AF =,求证:BF AE =.

【答案】

证明:(1)∵EC EB AE ?=2 ∴AE

EB EC AE =

又 ∵CEA AEB ∠=∠ ∴AEB ?∽CEA ? (2分) ∴EAC EBA ∠=∠

A B

C

D

F

G E 图8

图5

A

B C

D

E F

O

∵?=∠90EAC ∴?=∠90EBA (1分) 又 ∵?=∠+∠180CBA EBA ∴?=∠90CBA (1分)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1分)

(2)∵ AEB ?∽CEA ? ∴ AC AB AE BE = 即 AC

AE AB BE = , ECA EAB ∠=∠ (2分)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D AC = 又 ∵BD OB 21=

, AC OC 2

1

= ∴OC OB = ∴ECA OBC ∠=∠ 又 ∵OBC EBF ∠=∠ ECA EBA ∠=∠ ∴EAB EBF ∠=∠

又 ∵F F ∠=∠ ∴EBF ?∽BAF ? (3分) ∴

AB BE AF BF = ∴AC

AE AF BF =

(1分) ∵AC AF = ∴AE BF = (1分)

7.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P , AB AC =,E 是边BC 上的点,且

AED CAD ∠=∠, DE 交AC 于点F .

(1) 求证:ABE DAF ??:;

(2) 当..AC FC AE EC =时,求证:AD BE =.

【答案】(1)∵AD ∥BC ,∴∠CAD =∠ACB .

∵AB =AC ,∴∠B =∠ACB ,∴∠CAD =∠B ∵∠AED =∠CAD ,∴∠B =∠AED

∵∠AEC =∠B +∠BAE ,即∠AED +∠DEC =∠B +∠BAE , ∴∠BAE =∠DEC .

B

E

(第23题图)

在△AEB 与△EFC 中,B ACE

BAE DEC

∠=∠??

∠=∠?,∴AEB EFC ??:.

∵AD ∥BC ,∴DAF EFC ??: ∴ABE DAF ??:. (2) ∵AEB EFC ??:,∴

AB BE

EC CF

=

即AB CF EC BE ?=? ∵=AC CF AE EC AB AC ?=?且,∴AE=BE . ∴∠B =∠BAE

∵∠BAE =∠FEC ,∴∠B =∠FEC . ∴AB ∥DE

∵AD ∥BC ,∴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E .

8.如图,已知□ABCD 中,AB=AC ,CO ⊥AD ,垂足为点O ,延长CO 、BA 交于点E ,联结DE .

(1)求证:四边形ACDE 是菱形;

(2)联结OB ,交AC 于点F ,如果OF=OC , 求证:22AB BF BO =?.

【答案】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DC ,AB=DC ………………………………………………………………(1分) ∵AB=AC ,∴AC=DC ……………………………………………………………(1分) ∵CO ⊥AD ,∴AO=DO …………………………………………………………(1分) ∵

EO AO

CO DO

=

,∴EO=CO ………………………………………………………(1分) ∴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1分) ∵AC=DC ,∴四边形ACDE 是菱形……………………………………………(1分) (2)∵ OF=OC ,∴∠OFC=∠OCF ……………………………………………(1分) ∵AE=AC ,∴∠OCF=∠BEO

∵∠OFC=∠BF A ,∴∠BF A=∠BEO …………………………………………(1分)

∵∠ABF=∠OBE …………………………………………………………………(1分) ∴△BF A ∽△BEO ,∴

AB BF

BO BE

=

………………………………………………(1分) ∴AB ·BE=BF ·BO ,∵AE=AC=AB ,∴BE=2AB ………………………………(1分) ∴22AB BF BO =?………………………………………………………………(1分)

9.已知:如图10,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 ACE BCD ∠=∠,EC ED EA =?2. (1)求证:四边形ABCD 为梯形; (2)如果EC AB

EA AC

=

,求证:AB ED BC =?2.

【答案】(1)∵ ACE BCD ∠=∠,∴DCE BCA ∠=∠. ····························· (1分)

∵EC ED EA =?2,∴

ED EC

EC EA

=

. ···················································· (1分) 又∵E ∠是公共角,∴△EDC ∽△ECA . ············································ (1分) ∴DCE CAE ∠=∠. ······································································· (1分) ∴BCA CAE ∠=∠.

∴AD ∥BC . ················································································ (1分) ∵AD BC <,∴AB 与CD 不平行.

∴四边形ABCD 是梯形. ··································································· (1分) (2)∵△EDC ∽△ECA .

EC CD

EA AC =

. ∵EC AB EA AC

=,∴AB DC =. ························································· (1分) ∴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 (1分) ∴B DCB ∠=∠. ········································································· (1分) ∵AD ∥BC .∴EDC DCB ∠=∠. ∴EDC B ∠=∠.

∵ECD ACB ∠=∠,∴△EDC ∽△ABC . ······································ (1分)

图10

A

B

C

D

E

ED DC

AB BC

=

. ············································································· (1分) ∴AB ED BC =?2. ···································································· (1分)

10.如图6,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边AB 的中点,△EBC 沿直线EC 翻折,使B 点落在矩形ABCD 内部的点P 处,联结AP 并延长AP 交CD 于点F ,联结BP 交CE 于点

Q .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PE PA =,求证:△APB ≌△EPC .

【答案】(1)证明:由翻折得:EC 垂直平分BP ………………1分

∴EQ BQ = ………………1分 ∵点E 为AB 的中点,∴EB AE = ………………1分 ∴EQ 是△ABP 的中位线,∴EC ∥AF ,……………1分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E ∥FC ………………1分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1分

(2)∵AE ∥FC ,∴EQB APB ∠=∠ ………………1分

由翻折得: ?=∠90EQB ,?=∠90EPC

∴?=∠=∠90EPC APB ………………1分 由翻折得:EB PE =,BEC PEC ∠=∠

∵PE PA =,EB AE = ∴AE PE PA ==

∴△AEP 是等边三角形,∴?=∠=∠60AEP PAB …………1分

A

B

D C

F

P E Q

图6 A

B

D C

F

P E Q

图6

∵?=∠+∠+∠180BEC PEC AEP

∴?=∠60PEC ………………1分 ∴PEC PAB ∠=∠ ………………1分 ∵PE PA =,

∴△APB ≌△EPC ………………1分

11.如图,在□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过点B 作BE ∥AC ,联结OE 交BC 于点F ,点F 为BC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AOEB 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OBC =∠E ,求证:=BO OC AB FC ??.

【答案】(1)证明:∵BE ∥AC ∴

OC CF

BE BF

=

∵点F 为BC 的中点 ∴CF=BF ∴OC=B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O=CO ∴AO=BE

∵BE ∥AC ∴四边形AOEB 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AOEB 是平行四边形 ∴∠BAO =∠E ∵∠OBC =∠E ∴∠BAO =∠OBC

∵∠ACB =∠BCO ∴△COB ∽△CBA ∴

BO BC

AB AC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C =2OC ∵点F 为BC 的中点 ∴BC =2FC ∴

BO FC

AB OC

= 即=BO OC AB FC

??

12.已知:如图6,△ABC 内接于⊙O ,AB ﹦AC ,点E 为弦AB 的中点,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联结ED .过点B 作BF ⊥DE 交AC 于点F .

(1)求证:∠BAD ﹦∠CBF ; (2)如果OD ﹦DB .求证:AF =BF .

【答案】证明:(1)∵AB ﹦AC , ∴??AB AC =. ........................(1分) ∵直线AD 经过圆心O , ..................................................(1分) ∴AD ⊥BC ,BD=CD . ....................................................(1分) ∵点E 为弦AB 的中点,

∴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AC . ......................................................................(1分) ∵BF ⊥DE ,∴∠1=90°,

∴∠2=90°.......................................................................(1分) ∴∠CBF +∠ACB ﹦90°.

∵AB ﹦AC ,∴∠ABC ﹦∠ACB , .....................................(1分) ∴∠CBF +∠ABC ﹦90°..................................................(1分) 又∵AD ⊥BC ,∴∠BAD +∠ABC ﹦90°,

∴∠BAD ﹦∠CBF ..............................................................(1分) (2)联结OB .∵AD ⊥BC ,OD ﹦DB ,

∴△OD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分) ∴∠BOD ﹦45°. ∵OB=OA , ∴∠OBA ﹦∠OAB . ∵∠BOD ﹦∠OBA +∠OAB ,

∴∠BAO=12∠BOD=22.5°. ............................................................(1分)

∵AB=AC ,且AD ⊥BC , ∴∠BAC=2∠BAO=45°. ∵∠2=90°,即BF ⊥AC ,

∴在△ABF 中,∠ABF =180904545--=o o o o ,..........................................................(1分) ∴∠ABF =∠BAC ,

∴AF =BF .......................................................................................................(1分)

图6

B

C

D

E

F O

A

· 图6

B

C

D

E

F

O

A

· 1

2

13.如图6,已知四边形ABCD ,AD ∥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DO =BO ,过点C

作CE ⊥A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且满足

DCE ACB ∠=∠.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 (2)求证:DE AD

EF CD

=

.

【答案】证明:(1)∵AD ∥BC ,∴

AD DO

BC BO

=

, ∵DO =BO ,∴AD BC =,---(2分)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分) ∵CE ⊥AC ,∴90ACD DCE ∠+∠=?,

∵DCE ACB ∠=∠,∴90ACB ACD ∠+∠=?,即90BCD ∠=?,-------------------(2分)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1分)(2)∵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 BD =,90ADC ∠=?-----------------------(2分) ∵AD ∥BC ,∴DE EF

BD FC

=

.------------------------------------------------------------(1分) ∴

DE EF

AC FC =

,------------------------------------------------------------------------------(1分) ∴DE AC EF FC

=,∵90ADC ACF ∠=∠=?, ∴cot AC AD

DAC FC CD

∠==

,-----------------------------------------------------------(1分) ∴DE AD EF CD

=.----------------------------------------------------------------------------(1分)

1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BC ,∠ABC =90°,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点F 、G 是边AC 的三等分点,DF 、EG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 ,联结HA 、HC . 求证:(1)四边形FBGH 是菱形; (2)四边形ABCH 是正方形.

A

D

H

F

G

【答案】证明(1):∵点F 、G 是边AC 的三等分点,∴F 、G 分别是AG 、CF 的中点,

∵点D 是AB 的中点,∴DF //BG ,即FH //BG . ........................ (2分)

同理: GH // BF . ........................................................................... (1分) ∴四边形FBGH 是平行四边形. .................................................. (1分) ∵AB =BC ,∴∠BAC =∠ACB .

∵点F 、G 是边AC 的三等分点,∴AF =CG .

∴△ABF ≌△CBG . ∴BF =BG. ...................................................... (1分) ∴平行四边形FBGH 是菱形. ....................................................... (1分)

证明(2)联结BH ,交FG 于点O ,

∵四边形FBGH 是平行四边形,∴OB =OH ,OF =OG . ............ (2分) ∵AF =CG ,∴OA =OC . ................................................................. (1分) ∴四边形ABCH 是平行四边形. .................................................. (1分) ∵∠ABC =90°,∴平行四边形ABCH 是矩形. ............................ (1分) ∵AB =BC ,∴矩形ABCH 是正方形. ........................................... (1分)

1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BD = 2AC .过点A 作AE ⊥CD ,垂足为点E ,AE 与BD 相交于点F .过点C 作CG ⊥AC ,与AE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

求证:(1)△ACG ≌△DOA ;

(2)2DF BD DE AG ?=?.

【答案】证明:(1)在菱形ABCD 中,AD = CD ,AC ⊥BD ,OB = OD .

∴ ∠DAC =∠DCA ,∠AOD = 90°.……………………………(1分) ∵ AE ⊥CD ,CG ⊥AC ,

(第23题图)

A

B

C

D

O

E G

F (第23题)

∴ ∠DCA +∠GCE = 90°,∠G +∠GCE = 90°.

∴ ∠G =∠DCA .…………………………………………………(1分) ∴ ∠G =∠DAC .…………………………………………………(1分) ∵ BD = 2AC ,BD = 2OD ,∴ AC = OD . ……………………(1分) 在△ACG 和△DOA 中,

∵ ∠ACG =∠AOD ,∠G =∠DAC ,AC = OD ,

∴ △ACG ≌△DOA . ……………………………………………(2分) (2)∵ AE ⊥CD ,BD ⊥AC ,∴ ∠DOC =∠DEF = 90°.…………(1分) 又∵ ∠CDO =∠FDE ,∴ △CDO ∽△FDE .…………………(1分)

CD OD

DF DE

=

.即得 OD DF DE CD ?=?. ……………………(2分) ∵ △ACG ≌△DOA ,∴ AG = AD = CD . ……………………(1分) 又∵ 1

2

OD BD =

,∴ 2DF BD DE AG ?=?.…………………(1分) 16.已知:如图9,在菱形ABCD 中,AB =AC ,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AE =BF ,CE 与AF 相交于点G . (1)求证:∠FGC =∠B ;

(2)延长CE 与DA 的延长线交于点H ,求证:.

【答案】证明:(1)∵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 =BC . ······································································ (1分)

∵AB =AC ,∴AB =BC =AC ,∴∠B =∠BAC =60°. ······················ (1分) 在△EAC 与△FBA 中,

∵EA =FB ,∠EAC =∠FBA ,AC =BA ,

∴△EAC ≌△FBA , ····························································· (1分) ∴∠ACE =∠BAF ,····························································· (1分) ∵∠BAF+∠F AC =60°,∴∠ACE +∠F AC =60°,∴∠FGC =60°, ·· (1分) ∴∠FGC =∠B . ································································ (1分) (2)∵四边形ABCD 是菱形,

∴∠B =∠D ,AB =DC ,AB //DC , ··········································· (1分) ∴∠BEC =∠HCD , ···························································· (1分)

BE CH AF AC ?=?G

F E

D

A B

C

图9

∴△BEC ∽△DCH , ·························································· (1分) ∴

=

BE EC

DC CH

, ································································ (1分) ∴?=?BE CH EC DC .

∵AB =AC ,∴CD =AC , ······················································ (1分) ∵△EAC ≌△FBA , ∴EC =F A ,

∴?=?BE CH AF AC . ···················································· (1分)

2018年崇明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九年级数学 共5页 第1页 2018年崇明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 (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3.考试中不能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8的相反数是…………………………………………………………………………………( ▲ ) (A) 1 8 ; (B)8; (C)18 -; (D)8-.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 (A) (B)23a a a +=; (C)33(2)2a a =; (D)632a a a ÷=. 3.今年3月12日,某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某植树小组20名同学的年龄情况如下表: 那么这20名同学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15,14; (B)15,15; (C)16,14; (D)16,15. 4.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他们第一次用120元买了若干本相同的画册,第二次用240元在同一家商店买与上一次相同的画册,这次商家每本优惠4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20本.求第一次买了多少本画册?设第一次买了x 本画册,列方程正确的是 ………………………( ▲ ) (A)120240 420 x x -=+; (B)240120 420x x -=+; (C) 120240 420x x -=-; (D) 240120 420x x -=-. 5.下列所述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 (A) 等边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正五边形. 6.已知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DE BC ∥,点F 是BC 边上一点,联结AF 交DE 于点G ,那么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 ) (A) EG FG GD AG = ; (B) EG AE GD AD = ; (C) EG AG GD GF = ; (D) EG CF GD BF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A卷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A卷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A . -1+3 B . 5-2 C . -1×(-2) D . -4÷2 2. (2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A . B . C . D . 4. (2分)某早点店的油条的售价开始是n根/元,第一次涨价后的售价是(n﹣1)根/元,价格的增长率为a;第二次涨价后的售价是(n﹣2)根/元,价格的增长率为b.若从开始到第二次涨价后的价格增长率为c,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a<b<c B . 2a<c C . a+b=c D . 2b=c 5. (2分)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折叠成如图所示,则∠1的度数为() A . 50° B . 65° C . 70° D . 75°

6. (2分)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A . 4 B . 3 C . 2 D . 1 7. (2分)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为a*b=a2﹣ab+3,则下列命题:①2*4=1; ②方程x*2=0的根为:x1═3,x2=﹣1;③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④点(2,3)在函数y=x*2的图象上,其中正确的()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8. (2分)爷爷的生日晚宴上,餐桌上大家两两碰杯一次,总共碰杯45次,那么有()人参加了这次宴会? A . 8 B . 9 C . 10 D . 11 9. (2分)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画圆;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上海市闸北区2016年高三数学二模(理)试卷及解析

闸北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数学(理科)期中练习卷 一、填空题(60分)本大题共有10题,要求在答题纸相应题序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 个空格填对得6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设函数()(01x x f x a a a a -=+>≠且),且(1)3f =,则(0)(1)(2)f f f ++的值 是 . 2.已知集合 {||2|}A x x a =-<,2{|230}B x x x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 围是 . 3.如果复数z 满足||1z =且2 z a bi =+,其中,a b R ∈,则a b +的最大值是 . 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三点(,1),(2,),(3,4)A a B b C ,若向量OA u u u r ,OB uuu r 在向量OC u u u r 方 向上的投影相同,则34a b -的值是 . 5.某科技创新大赛设有一、二、三等奖(参与活动的都有奖)且相应奖项获奖的概率是以a 为首 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相应的奖金分别是以7000元、5600元、4200元,则参加此次大赛获得奖金的期望是 元. 6.已知1F 、2F 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且 12PF PF ⊥u u u r u u u u r ,若12PF F ?的面积为9,则b = . 7.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且2 22ac c b a +=-,若ABC ?最大边长 sin 2sin C A =,则ABC ?最小边的边长为 . 8.在极坐标系中,曲线sin 2ρθ=+与sin 2ρθ=的公共点到极点的距离为_________. 9.如右图,A 、B 是直线l 上的两点,且2AB =,两个半径相等的动圆分别与l 相切于A 、B 两点,C 是这两个圆的公共点,则圆弧AC ,圆弧CB 与线段 AB 围成图形面积S 的取值范围是 . 10.设函数2 ()1f x x =-,对任意??????+∞∈,23 x ,2 4()(1)4()x f m f x f x f m m ??-≤-+ ???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15分)本大题共有3题,每题都给出四个结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 的,必须把答题纸上相应题序内的正确结论代号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1.已知a r 与b r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则命题:P ||1a b ->r r 是命题5:[,)26 Q ππ θ∈的( ) C B A l

2017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2017届上海市徐汇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模拟考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 原子 B. 质子 C.中子 D. 电子 2. 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3.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一句声音的() A.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 以上三项 都是 4.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 蓝光 B. 紫光 C.黄光 D. 橙光 5. 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从空中下落,无题受到空气阻力位1牛,其所受合力为() A. 1.2牛 B. 0.8牛 C. 2.96牛 D. 0.96牛 6.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各有一个电键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意手刹车,该手柄上的电键立即断开,电动自行车上的电动机停止工作,图1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7. 当烛焰离凸透镜4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1厘米 B. 3厘米 C. 4厘米 D. 5厘米 8. 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 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则() A. P甲可能等于P乙 B. P甲一定大于P乙 C. P甲可能小于P乙 D. P甲一定小于P乙 二、填空题(共24分) 9.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得科学家是_______;家庭电路中,点灯与电视机是_______关系(选填串联或并联),标有“220V,500W”字样的电饭锅,正常工作一小时,耗电____度。 10. 如图3所示,撑杆跳运动员向上跃起的过程中,撑杆弯曲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_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I)卷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I)卷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5的绝对值是() A . 5 B . 5 C . ±5 D . - 2. (2分)若(|a|﹣1)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0 B . a≠1 C . a≠﹣1 D . a≠±1 3. (2分)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A . 1 B . C .

D . 4. (2分)如图,△ABC中,∠C=8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 . 360° B . 260° C . 180° D . 140° 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定是正数 B .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C . 相反数等于自身的数是1 D . 绝对值等于自身的数只有0和1 6. (2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两根分别是2+ 和2﹣,则b、c 的值为() A . 4、1 B . ﹣4、1 C . ﹣4、﹣1 D . 4、﹣1 7. (2分)如图,△ABC中,∠C=90°,AB=5,AC=4,且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

若作半径为3的⊙C,则下列选项中的点在⊙C外的是() A . 点B B . 点D C . 点E D . 点A 8. (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平行于x轴,分别交y= (x>0)、y= (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2,则k值为() A . ﹣1 B . 1 C . D . 9. (2分)如图,△ABC中,∠BAC=45°,∠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 ,当点C1、B1、C三点共线时,旋转角为α,连接BB1 ,交AC于点D.下列结论:①△AC1C为等腰三角形;②△AB1D∽△BCD;③α=75°;④CA=CB1 ,其中正确的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图 1 2016 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理化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2.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本试 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 16 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核子 2.下列情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 A .在空气中 B. 在真空中 C. 在水中 D. 在石头中 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 A .吸气冲程 B .排气冲程 C .做功冲程 D .压缩冲程 4.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大小的实验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伽利略理想实验 C .托里拆利实验 D .奥斯特实验 5.如图 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A .烧煮食物 B . 锯条发烫 C .屁股“冒烟” D . 搓手取暖 6.某凸透镜焦距为 15 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25 厘米处向 50 厘米处移动时,则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7.在图 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各元件都完好。当电键 S 由断开到闭 合时,正确的判断是 ( ) V A .电压表的示数可能变大 L A B .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变小 S R C .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不变 D .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小 图 2

2019年 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9届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14 B. 1 3 C. D. 2.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 函数1y kx =-(常数0k >)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某幢楼1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那么这1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80、180 B. 180、160 C. 160、180 D. 160、160 5.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5,圆心距为4,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6. 如图,已知△ABC 和△DEF ,点E 在BC 边上,点A 在DE 边上,边EF 和边AC 交于点G ,如果AE EC =, AEG B ∠=∠.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DEF 与△ABC 一定相似的是( ) A. AB DE BC EF = B. AD GF AE GE = C. AG EG AC EF = D. ED EG EF EA = 二. 填空题 7. 计算:2a a ?= 8. 因式分解:22x x -= 9. x =-的根是 10. 函数3()2x f x x = +的定义域是 11. 如果关于x 的方程22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12. 计算:12()3 a a b ++= 13. 将抛物线221y x x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14.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球、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的差异,从袋子

2018上海初三物理二模试卷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原子中不带电的微粒是 A.原子核。B.质子。C.中子。 D.电子。 2.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A.220伏。B.36伏。C.6伏。D.1.5伏。 3.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吸尘器。B.茶壶。C.起子。D.体温计。 4.住宅小区内的楼道灯,晚上通常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它的声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主要是依赖楼道内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 5.一个重为600牛的大人和一个重为400牛的小孩进行登楼比赛,他们同时从底层出发,结果小孩比大人先到达六楼,那么 A.他俩做功一样多。B.小孩做功一定多。 C.大人功率可能大。D.小孩功率一定大。 6.如图1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支点, B点挂一重物G,若在B点施加F1、或在A点分 别施加F2、F3、F4四个力后,杠杆均保持水平位 置平衡,则这四个力中最小的力是 A.F1。B.F2。 C.F3。D.F4。 7.甲、乙两车分别从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朝同一方向出发,它们的s-t图像分别 如图2(a)、(b)所示,经过10秒它们在P点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18米。 B.v甲<v乙,s=15米。 C.v甲>v乙,s=6米。 D.v甲<v乙,s=5米。 (a) 图2 (b) 4

上海闵行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闵行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数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 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 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选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B )2π;(C )24 7;(D 2 .a (A )2(a ;(B )2(a -;(C )a -(D )a + 3.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 )430x +=; (B 1-; (C )22 1 11 x x x =--; (D x -. 4.如图,反映的是某中学九(3)班学生外出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频数(人数)分布直方图(部分)和扇形分布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九(3)班外出的学生共有42人; (B )九(3)班外出步行的学生有8人; (C )在扇形图中,步行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为82o; (D )如果该校九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5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学生约有 140人. 5 (A )矩形;(B )等腰梯形.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1 2 4= ▲ . 8.计算:31a a -?= ▲ . 9.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324x x -= ▲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乘车50% 步行 x % 骑车 y % (第4题图)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年初三数学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浦东新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检测 2017年5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14 B 、1 3 C 2 ) A C 3.函数1y kx =-(常数0k >)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某幢楼1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那么这1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80,180 B 、180,160 C 、160,180 D 、160,160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5,圆心距为4,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6.如图,已知△ABC 和△DEF ,点E 在BC 边上,点A 在DE 边上,边EF 和边AC 交于点G 。如果AE=EC, ∠AEG=∠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DEF 与△ABC 一定相似的是( ) A 、 AB DE BC EF = B 、AD GF AE GE = C 、AG EG AC EF = D 、ED EG EF EA = 二、填空题 7.计算:2 a a ?=_________。 8.因式分解:22x x -=________ 9 x =-的根是_________ 10.函数3()2 x f x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11.如果关于x 的方程2 20x x m -+=有两个实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2.计算:12()3 a a b ++= ________ 13.将抛物线 221y x x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 14.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球、1个红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的差异,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 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 15.正五边形的中心角是_________ A D C E B G 6题图

2017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含答案)-2017.04.21

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初三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太阳系中,月亮是地球的A .恒星 B .行星 C .彗星 D .卫星 2.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相同材质、不同粗细的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振幅 3.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 .橙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4.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钻木能取火B .锯木头锯子发烫C .晒太阳可以取暖 D .两手摩擦能发热 5.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 .法拉第 B .奥斯特 C .焦耳 D .牛顿 6.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a )和(b )所示。若经过6秒钟两车相遇,则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 A .1.2米 B .2.4米 C .3.6米 D .6米 7.物体从距凸透镜24厘米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透镜16厘米处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由缩小的像变为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8厘米 B .10厘米 C .12厘米 D .16厘米 (a )图1 (b ) 54123 6甲车 s /米 0.61.21.82.4t /秒 t /秒 乙车 5412360 0.91.82.73.6s /米 长宁

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石景山区2012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数 学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 页.第10页为草稿纸,全卷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在试卷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区(县)名称、毕业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 2 1 B .2 C .2- D .2± 2.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如果1微米=0.000 001 米,那么数据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6 105.2-? B .5 105.2-? C .5 105.2?- D .6 105.2-?- 3.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 的菱形,剪口与折痕所成的角α 的度数应为( ) A .15?或30? B .30?或45? C .45?或60? D .30?或60? 4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租率 62 62 52 65 62 61 60 52 49 56 A .61、62 B .62、62 C .61.5、62 D .60.5、62 5.如图,有6张形状、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印有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字样.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6张卡片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出的卡片恰好是“创新”的概率是( ) A . 31 B . 3 2 C . 6 1 D . 4 1 第3题图 爱国 创新爱国 包容爱国 厚德爱国 爱国 创新爱国

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数学卷(含答案)

黄浦区2018年高考模拟考 数学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2018.4 考生注意: 1.每位考生应同时收到试卷和答题卷两份材料,解答必须在答题卷上进行,写在试卷上的解答一律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等相关信息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并在规定的区域贴上条形码; 3.本试卷共21道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满分54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前6题得4分、后6题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已知集合{}{}1,2,31,A B m ==,,若3m A -∈,则非零实数m 的数值是 . 2.不等式|1|1x ->的解集是 . 3 .若函数()f x =是偶函数,则该函数的定义域是 . 4.已知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若2222sin a b c bc A =+-,则内角A 的大小是 . 5.已知向量a r 在向量b r 方向上的投影为2-,且3b =r ,则a b ?r r = .(结果用数值表示) 6.方程33log (325)log (41)0x x ?+-+=的解x = . 7.已知函数2sin cos 2()1 cos x x f x x -= ,则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8.已知α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 2 (21)10x m x m --++=的一个虚数根,且||2α≤,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某市A 社区35岁至45岁的居民有450人,46岁至55岁的居民有750人,56岁至65岁的居民有900人.为了解该社区35岁至65岁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社区负责人采用分层抽样技术抽取若干人进行体检调查,若从46岁至55岁的居民中随机抽取了50人,试问这次抽样调查抽取的人数是 人. 10.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抛掷5次,则恰好有3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结果用数值表示) 11.已知数列{}n a 是共有k 个项的有限数列,且满足11(2,,1)n n n n a a n k a +-=- =-L ,若1224,51,0k a a a ===,则k = .

上海市2014徐汇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中考二模试卷 初三年级物理学科 (满分共150分 100分钟完成)2014.4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选择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涂。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1.家用电能表计量家庭用电量的单位是 A.瓦特B.安培C.库仑D.千瓦时2.在卢瑟福提出的原子行星模型中,原子核的带电情况是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3.光线以30o入射角从空气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15o B.30o C.60o D.90o 4.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 A.5厘米B.8厘米C.12厘米D.20厘米6.图1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 C.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相遇 D.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 7.如图2所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1∶1,现将9个这样的长方 图1 体在水平面上叠放成一个正方体,然后抽走其中一块,在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其对地面的最大和最小压强之比为 A.1∶1 B.9∶8 C.3∶2 D.8∶6 图2

8.在图3所示的各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选项中关于电压表○V 、电流表○A 示数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共26分) 9.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起举行。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放声高歌”倾倒了无数观众,“放声”是指声音的 (1) 大,演员的歌声通过 (2) (填写介质名称)传到现场观众的耳中。在花样滑冰比赛中,运动员在滑行的过程中,相对于现场观众是 (3)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滑行过程中冰刀与冰面的摩擦属于 (4) 摩擦。 10.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球,月球是太阳系中的 (5) 星。图4所示为玉兔号月球车离开着陆器后独自在月面上展开科研工作。玉兔号的设计中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太阳能帆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6) 能的装置;它的相机可以将拍摄到的画面通过 (7) (选填“可见光”或“无线电波”)传送回着陆器。当它在月面上匀速行驶时,它的动能 (8)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9) 较大的缘故,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 (10)能。若1千克水的温度升高了20℃,水(11) (选填“放出”、“吸收”)的热量为 (12) 焦[c 水= 4.2×103焦/(千克·℃)]。 12.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牛,则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13) 牛,重力与阻力的合力为 (14) 牛,这个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 (15)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物体的重力势能将 (16)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则在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7) 库,导体的电阻为 (18) 欧,电流所做的功为 (19) 焦。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6伏时,导体的电阻将 (20)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灯L 、电阻R 可能出现了故障,电键S 闭合后,只有一个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则: ①若灯L 发光,可能是 (21) 。 ②若灯L 不发光,可能是 (22) 。 图4 A.○V 不变,○A 不变 B.○V 变大,○A 变大 C.○V 变大,○A 变小 D.○V 变大,○A 变小 图3 R 1 S A P R 2 V R 1 S A P R 2 V S R 1 V P R 2 A S R 1 V P R 2 A 图5 V A S R L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8.5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 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 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是 (A )x 1; (B )0; (C )1+x ; (D )x . 2.下列代数式中,二次根式n m +的有理化因式可以是 (A )n m +; (B )n m -; (C )n m +; (D )n m -.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122=-+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该方程没有实数根; (D )该方程的根的情况不确定. 4.某运动员进行射击测试,共射靶6次,成绩记录如下:8.5,9.0,10,8.0,9.5,10,在下 列各统计量中,表示这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是 (A )平均数; (B ) 众数; (C ) 方差; (D ) 频率. 5.下列y 关于x 的函数中,当0>x 时,函数值y 随x 的值增大而减小的是 (A )2x y = ; (B )22+=x y ; (C )3x y = ; (D )x y 1=. 6.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CD ,AC=BD ,下列判断中正确.. 的是 (A )如果BC=AD ,那么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B )如果AD //BC ,那么四边形ABCD 是菱形; (C )如果AC 平分BD ,那么四边形ABCD 是矩形; (D )如果AC ⊥BD ,那么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b a a b 2 32 ▲ . 8.因式分解:=-2 24y x ▲ .

上海市杨浦区2020年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在线教学”质量评估 高三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一、填空题 1.设集合{1,2,3,4},{1,3,5,7},A B ==则A∩B= ▲ 2.行列式120 235580 的值为 ▲ 3.函数23cos 1y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4.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243z i z i +=+满足满足,则z= ▲ 5.若{}n a 是无穷等比数列,首项a 1=13,公比q=13,则{}n a 各项的和S = ▲ 6.在3名男生,4名女生中随机选出2名学生参加某次活动,则选出的学生恰为1男1女的概率为 ▲ (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7.实数x,y 满足约束条件,0 30 423x y y x y x ≥++??≤????≥?≤目标函数f x y =+的最大值为 ▲ 8.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21()2x t t y t =-??=+? 是参数,曲线C 2 的参数方程为(),n 1x y θθθ ?=-+????=是参数则C 1和C 2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 9.数列{}n a 满足11,α=且132n n a a n ++=+;对任意n ∈N *均成立,则2020a = ▲ 10.设*,n N ∈ 若(2n +的二项展开式中,有理项的系数之和为29525,则n= ▲ 11.设,,a b c r r r 是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两两不同的单位向量,若()a b ?r r :() b c ?r r :()1c a ?=r r :1:2,则a b ?r r 的值为 ▲ 12.已知抛物线F 1 与 F 2的焦点均为点(2,1),F 准线方程分别05120,x x y =+=与设两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

上海中考二模卷物理汇编

0 1 2 3 4 5 6 t / s / 米 0 2 4 6 8 10 12 t / s / 米 甲 乙 图1 1.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核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2.吉他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四冲程热机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 A .60° B .50° C .28° D .0° 5.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c 煤油

静安区2018学年初三数学二模试卷

表1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数学试卷 2019.4 (满分150分, 100分钟完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调研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 (A ; (B (C (D 2.计算(1)(1)a a ---的结果是 (A ) 2 1a -; (B )2 1a -; (C )2 21a a -+; (D )2 21a a -+-. 3.函数2 y x =- (0x >)的图像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如图1,在同一平面内,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的一边重合, 那么∠1的大小是 (A )8°; (B )15°; (C )18°; (D )28°. 5.小明和小丽暑期参加工厂社会实践活动,师傅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 天生产的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如表1两组数据.那么关于他们工作 第一周每天生产的合格产品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的平均数小于小丽的平均数; (B )两人的中位数相同; (C )两人的众数相同; (D )小明的方差小于小丽的方差. 1 图1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C )顺次联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正方形; (D )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答案】 7.计算:2 4 a a ? ▲ . 8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 9 3=的解是 ▲ . 10.如果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2 4x x m -+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11.某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25000元,要使五月份的利润达到36000元,假设每月的利润增长 率相同,那么这个相同的增长率是 ▲ . 12.已知正比例函数2y x =-,那么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 ▲ .(填“增大”或“减小”) 13.从0,1,2,3这四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取得的3个数中不含2的概率是 ▲ . 14.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1000米跑步的水平情况,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把测 试成绩分为D 、C 、B 、A 四个等次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那么扇形统计图中表示C 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度. 15.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那么 ABG ABC S S ??= ▲ . 16.已知在△ABC 中,∠C =90°,AC =BC=2,如果以点C 为圆心的圆与斜边AB 有且只有一个 交点,那么⊙C 的半径是 ▲ . 17.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是AB 的三等分点,点G 是AD 的中点,联结EC 、FG 交于点M .已知AB a =,BC b =,那么向量MC = ▲ .(用向量b a 、表示) . 图3 A B E C F G M D 图 2 A D B C 30% 5%

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数学二模(含答案)

浦东新区初三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2015.4.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2222-=-; (B )236222=÷; (C )5232)2(=; (D )120=. 2.下列各整式中,次数为5次的单项式是( ) (A )xy 4; (B )xy 5; (C )x+y 4 ; (D )x+y 5 . 3.如果最简二次根式2+x 与x 3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x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4.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35度,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是该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 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该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该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 的是( ) (A )当AB =BC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 )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 (C )当OA =OB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 (D )当∠ABD =∠CBD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23-= . 8.分解因式:x x 43-= . 9.方程43+=x x 的解是 . 10.已知分式方程31 2122=+++x x x x ,如果设x x y 1 2+=,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 11.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4),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 . 12.如果随意把各面分别写有数字“1”、“2”、“3”、“4”、“5”、“6”的骰子抛到桌面上,那 么正面朝上的数字是合数的概率是 . 13.为了解某山区金丝猴的数量,科研人员在该山区不同的地方捕获了15只金丝猴,并在 它们的身上做上标记后放回该山区.过段时间后,在该山区不同的地方又捕获了32只 金丝猴,其中4只身上有上次做的标记,由此可以估计该山区金丝猴的数量约有 只. 14.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m AB =,n BC =,那么向量AG 用向量m 、n 表示为 . 15.如图,已知AD ∥EF ∥BC ,AE=3BE ,AD =2,EF =5,那么BC = . 16.如图,已知小岛B 在基地A 的南偏东30°方向上,与基地A 相距10海里,货轮C 在 基地A 的南偏西60°方向、小岛B 的北偏西75°方向上,那么货轮C 与小岛B 的距离 是 海里. A B C D E F (第15题图) C A D B (第18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