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对比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对比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对比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强调作品中的象征、隐喻与暗示,通过表达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而现实主义则注重描绘社会生活的真实和客观,追求真实主义的再现。

虽然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不同的追求和表达方式,但它们对于读者来说都能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和启示。

象征主义的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意象和隐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法国诗人包尔·魏伊尔的《彼得堡的连续旅行》中的“钥匙”象征着解开人生之谜的关键,而“墙壁”则代表着情感的隔阂。

通过这些象征意象,魏伊尔能够表达出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使读者对作品产生共鸣。

而在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画像象征着主角的内心,透过主角的一举一动,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沉沦。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的作品更加注重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反映。

通过客观的观察和写实的手法,现实主义作品试图展现生活的真相。

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描绘了贫苦学生罗德里戈在无法忍受社会压力下突发杀人冲动的过程。

小说以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社会阶级差异和人性的弱点,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

而喜剧作家莫里哀的戏剧作品《吝啬鬼》揭示了人们对金钱的无尽追逐和贪婪,以幽默的手法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荒谬。

尽管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但它们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表达了作家对于现实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象征主义通过隐喻和象征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通过作品进入一个超现实的境界,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困惑。

而现实主义则通过客观的观察和鲜明的描写,呈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相,让读者更加真实地了解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然而,无论是象征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并非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巧妙地结合两种表达方式,以达到更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解析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解析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解析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象征、隐喻和暗示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常常以一种隐晦而富有启示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进行解析。

一、象征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象征主义起源于法国,最早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文学界。

它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一种反叛,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超越现实,追求内心世界的真实和超越。

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马拉梅、比利时的莫泊桑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20世纪文学的重要潮流。

二、象征主义的核心思想象征主义强调人类内心的情感体验和灵魂的追求。

它试图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和梦境。

象征主义作品中的符号和意象往往不是直接的描述,而是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这种方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启示性和深度,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解读作品。

三、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象征主义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最常见的手法是比喻、隐喻和暗示。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比较来传达某种意义,如用“花开如火”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隐喻则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来传递深层次的含义,如用黑暗来象征死亡和绝望。

暗示则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线索和暗示来引导读者思考,如在作品中出现一只乌鸦,暗示着不祥的预兆。

四、象征主义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运用象征主义在不同文学体裁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在诗歌中,象征主义常常通过意象的选择和排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比如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梅的《秋日的诗》中,他用落叶和凋谢的花朵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在小说中,象征主义通过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比如莫泊桑的《一个人的生活》中,他通过描述一个庄稼汉的生活来暗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脆弱。

在戏剧中,象征主义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目前很流行的几种流派,也很适用于竞技文学啊什么的,熟悉了会很讨巧~1、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他于1957年发表了第一部真正的象征主义诗集《恶之花》。

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主要有法国诗人兰波(1854~1891)、马拉美(1842~1898)等,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期象征主义,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瓦莱里(1871~1945)、奥地利的里尔克(1875~1926)、爱尔兰的叶芝(1865~1939)等。

象征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派生出几个影响较大的流派,最主要的是以意大利诗人蒙塔莱(1896~1981)为代表的隐逸派和以庞德(1885~1972)为代表、兴盛于英美诗坛的意象派。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简称T.S.艾略特,1888~1965)是整个象征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代表作长诗《荒原》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奠基作,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大,艾略特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诗派"的领袖。

《荒原》包括"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涉及到5种语言和56部著作。

它以小型史诗式的规模和高度的浓缩,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混乱、腐朽、颓败、衰亡的景象展示给读者,那"没有太阳、水与生命的荒原",不仅是当时欧洲社会的象征,也是当时西方人精神崩溃的象征。

2、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文学之后产生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

它最初源起于绘画艺术,后扩展至文学、音乐、电影等其他领域。

20年代、30年代风靡西方,以戏剧、小说成就最大。

其中卡夫卡的小说与奥尼尔的戏剧,代表了表现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瑞典的斯特林堡(1849~1912)是表现主义文学先驱,他的《去大马士革》三部曲和《梦的戏剧》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其代表作《鬼魂奏鸣曲》则成为久演不衰的表现主义经典剧作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常被用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揭示社会问题以及传达作者的理念。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文学作品出发,解读其中的象征主义元素。

作品一:《老人与海》海洋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被运用为象征主义的意象。

老人与海的对决象征着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挑战,老人的孤独与坚韧象征着人类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

同时,海洋也暗示着命运的无常和无尽的力量。

作者通过对海洋的描绘和老人与鱼的斗争,传递出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

作品二:《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红色猎人帽成为象征主义的符号。

主人公霍尔顿戴着红色猎人帽代表着他对社会的反叛和自我保护的心理,他认为社会的虚伪和不真实使得他无法融入其中。

红色猎人帽也象征着年轻人对世界的理想主义和对成人世界的不满。

作品三:《飘》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风暴是象征主义的元素之一。

风暴在小说中经常出现,代表着人心的颠覆和变幻无常的命运。

风暴的来临带来战争和社会剧变,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斯嘉丽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通过风暴的描写,作者将人物的命运与风暴的力量相联系,传达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动荡。

作品四:《红与黑》斯道夫人的《红与黑》以色彩的象征主义为特色。

小说以红与黑两种颜色代表两种不同的社会和人物。

红色代表着情欲、热情和欲望,黑色则象征着政治斗争、欺骗和权力。

通过对人物行为和环境的色彩描绘,作者展现了社会的层次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作家可以将深层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同时,象征主义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解读的空间,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总结起来,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是一种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通过象征与隐喻的运用,可以深化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是文学领域中一个富有深度和魅力的概念,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

象征主义起源于 19 世纪末期,是对当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一种反叛。

象征主义作家们不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而是试图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意义和精神世界。

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象征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形象或场景。

比如,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盏绿灯象征着主人公盖茨比对爱情和梦想的追求,它遥远而虚幻,始终在前方吸引着盖茨比不断努力。

又比如,在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作象征孤独、思念或者永恒的意象。

其次,象征也可以是人物。

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都可能具有象征意义。

比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的犹豫和复仇的决心,象征着人类在面对困境和道德抉择时的内心挣扎。

象征主义还体现在作品的结构和情节上。

有些作品的情节发展并非按照传统的线性逻辑,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重复、循环和突变。

这种结构方式旨在打破读者的常规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为何如此重要呢?其一,它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

通过象征手法,作家能够将抽象的情感、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二,象征主义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

当读者面对充满象征的作品时,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和领悟其中的含义,这种参与感使得阅读成为一种更具创造性的活动。

其三,象征主义有助于传达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

它能够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人性等问题的看法,让读者在感悟象征意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然而,对于读者来说,理解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并非易事。

这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作者对象征的运用和选择。

其次,要注重细节,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象征的一部分。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解析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解析

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解析引言: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以突破传统文学形式、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为特征。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几个重要流派进行解析,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模糊的意象和复杂的象征体系,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例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酒与血》中,他通过描绘酒和血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二、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通过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激烈的情绪和冲突,以及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例如,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威鹏史》中,他通过对主人公威鹏史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对社会压迫和个人自由的思考。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通过梦幻和幻想来探索超越现实的境界。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离奇的情节和奇特的形象,以及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深入挖掘。

例如,法国作家布列东的《香水》中,他通过对主人公格雷诺瓦尔的嗅觉感知和独特的创作方式,展现了对人性和欲望的探索。

四、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通过流畅的意识流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意识流小说作品通常以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非线性处理。

例如,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他通过对主人公布鲁姆和斯蒂芬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

结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都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探索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和现实社会的困境。

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文学创作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展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的面貌。

第3章 象征主义文学

第3章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诗歌作为
‘教诲、朗读技巧、不真实的感受力和客观描 述’的敌人,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以一种 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是探索的目的, 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同时, 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和与其外表雷同的华 丽长袍剥离开来。”
✓ 莫雷亚斯的这篇宣言被看作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
这首诗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懂。后 来艾略特给诗加了50多条注释,但是读者在 研读过注释之后,发现这些注释也并不好理 解,于是人们希望诗人能给他的注释再作注 释。艾略特自然不会这样做了,因为这样一 来,他会永远地注释下去。
2022/12/31
二、《荒原》: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时代因素:1920年前后是人类自己也 无法理喻的时代,对理性、科学的怀 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望,对大规 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 对现代化生产中人被异化的担忧……
第二,采用暗示和对应手法:波德莱尔 “对应”说;瓦雷里“抽象的肉感”/“思 想知觉化”;艾略特“客观对应物”。
第三,强调通感、音乐的流动性和雕塑的 凝固性。
第四,常常晦涩难懂,并具有神秘主义色 彩。
2022/12/31
二、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象征主义作为两个世纪之交的文学浪潮,对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发 展昌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意象派诗歌通常就被认为是象征主义在英美的一种发展形态 ✓ 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有着非常直接的联 系 ✓ 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文学也受益于象征主义
1952年艾略特就任伦敦图书馆馆长,1965 年在伦敦去世。
一、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
艾略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实验的性质,他的诗歌创作大 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变化。 ✓ 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15年至1922年以前的作品。主要作品有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集》和《阿拉·鲍斯·普雷克》。 艾略特这一时期的创作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 ✓ 第二时期包括1922年至1925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荒原》和 《空心人》。《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

文学作品的象征主义分析

文学作品的象征主义分析

文学作品的象征主义分析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兴起于19世纪末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

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深层意义,超越表面的字面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被广泛应用,帮助作家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分析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元素,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深层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道林·格雷的画像来表达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败坏的主题。

画像象征着格雷内心的罪恶和堕落,而他自己的外貌却始终保持年轻和美丽。

这种象征意味着罪恶和道德败坏对人的内心产生的腐蚀作用,即使外表看起来完美无暇。

通过画像的变化,王尔德警示读者要警惕人性的阴暗面,并追求道德和精神的纯洁。

接下来,我们转向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这部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通过描绘钟楼魔鬼般的吕西安和美丽的埃斯梅拉尔达之间的爱情故事,探讨了人类的善恶和对爱的追求。

在小说中,圣母院象征着宗教和精神的力量,而钟楼则象征着人性的黑暗和罪恶。

埃斯梅拉尔达则代表着纯洁和无私的爱,与吕西安的黑暗对立。

通过这些象征意象,雨果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呼吁人们追求纯洁和善良。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盖茨比对失去的爱情的执着追求,探讨了美国梦的虚幻和空洞。

在小说中,绿灯象征着盖茨比对黛西的追求和他对过去的执着。

绿色象征着希望和追求,但也代表着虚幻和欺骗。

通过这个象征意象,菲茨杰拉德揭示了美国梦的虚假性,并探讨了对过去的执着与现实的冲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探讨了时间、孤独和命运的主题。

在小说中,黄蝴蝶象征着命运的循环和无法逃避的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里尔克(1875-1926)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 他早年曾担任过雕塑家罗丹的助手,受到罗丹雕塑风格的启 发,其诗作风格刻画精细,名作《豹》就是其作品雕塑性的 代表。里尔克的作品主要收录在《图像集》(1906)、 《新诗集》(1908)等几部作品集中。1922年,里尔克迁 居瑞士,并迎来了他一生中创作的高峰。在这段时间内,他 完成了著名的组诗《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 歌》,也正是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里尔克在现代诗坛上大师的 地位。其风格晦涩难懂,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其中包含了很 多存在主义的观点。象征主义诗歌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在 里尔克的作品中达到极致。
William Wordsworth ,Coleridge , Byron,Percy shelley,Mary Shelly , Keats, Robert Southey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二)象征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⑴“象征”一词,源于古希腊。本意是将一物破成两半, 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证或信物。事实上,象征是一 种辨认的手段。黑格尔说:“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 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 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象征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古 已有之,我国《诗经》中的“比兴”手法便大体上相 当于象征手法。 ⑵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术语,“象征主义”首先由法 国诗人莫雷亚斯提出来。且它于1885年9月18日在“象 征主义者”刊物上发表的《费加罗报》宣言,被看作 是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兰波的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1871年9 月少年兰波应魏尔兰之邀来到巴黎,很快便靠 《醉舟》一诗声名大噪。在这部诗中,诗人自 比一只无舵无锚的醉舟,在大海上随波逐流, 无所羁束。诗风诡谲绚烂,是象征主义诗歌中 的精品。在另外一首著名诗歌《母音》,诗中 兰波用五种不同的色彩象征法语的五个元音字 母,然后通过具体的描绘把形状、颜色、气味、 音像和运动等因素交织起来,以求实现“通感” 的境界。此外,还有散文诗《地狱一季》。
Symbolism

Symbolism was a late nineteenth-century art movement of French, Russian and Belgian origin in poetry and other arts Begin in France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th C.In literature, the style had its beginnings with the publication Les Fleurs du mal (The Flowers of Evil, 1857) by Charles Baudelaire 波德莱尔
Representatives
魏尔伦
兰波
马拉美
艾略特
叶芝
瓦雷里
李尔克
“The Waste Land” is a milestone in modern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ry, is a symbol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literary works, is Eliot’s famous for and the most far –reaching work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一旦我超脱了自然,我再也不要 从任何自然物取得体形 而只要古希腊时代金匠所铸造 镀金或锻金那样的形体, 使那个昏昏欲睡得皇帝清醒; 或者把我放在那金枝上唱吟 歌唱那过去和未来或者当今, 唱给拜占庭的老爷太太听。 ——(《驶向拜占庭》最后一节)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使…》充分表达了叶芝对远离尘嚣、摆脱世俗、 进入永恒艺术王国的渴望。诗人用“金枝”这 个意象表明,他的灵魂愿寄托于金银制成的不 朽的拜占庭艺术品之上以获得永生,它所歌唱 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加起来就是时间的永 恒。 ⑵采用暗示和对应手法。【要表现心灵的最高真 实,既不能用理性去把握,更不能直抒胸臆, 只能借助于有形具象的客观事物来暗示和象征。 折边正如瓦雷里所说的“抽象的肉感”。】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马拉美的理论具有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 他在理论上建树颇高,被同代象征主义诗人誉 为领袖,而他本人的诗作却并不多。比较有代 表性的包括收录在1887年出版的《诗集》中的 《天鹅》,以及历时二十余年而未完成的《海 洛狄亚德》。然而马拉美最著名的作品却是写 于1876年的《牧神的午后》。这首诗后来经音 乐家德彪西为之谱曲而广为传播。诗歌根据希 腊神话中牧神追求水中仙女的故事写成。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⑸象征主义进入了不同的国度: 维尔哈伦和梅特林克把它引进比利时。 王尔德把它引进英国。 格奥尔格把它引进德国。 里尔克把它引进奥地利。 哈姆逊把它引进挪威。 勃兰兑斯把它引进丹麦。 亚狄把它引进匈牙利。 巴尔蒙特把它引进俄罗斯。 达里奥把它引进西班牙。

romaticism 1798—1848 against classicalism
symbolism 19世纪后半叶-20C 20年代 against Realism and Naturalism inner space,seek the agreement with the cosmic spirit , also mysterious and hard to understand, use implication The best form is free verse (自由 诗), or “prose poem” (散文 诗). indirect emotional expression but also reject objective specific description (different from realism) Charles Baudelaire,Yeats, Edgar Allan Poe ,Eliot


.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⑶象征主义是在浪漫主义走向没落时崛起的,它是 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叛。象征主义在欧美的 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也称前期),为创建和发展时期 (1850——1880); ②第二阶段(后期),分为高潮和分化时期(19世 纪末——20世纪初)。 ⑷19世纪9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在法国有衰落之势, 但其影响却渐渐越过国界,想直接各地流行和传播。 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思潮和运动。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①梅特林克的多幕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1908年创作的 六幕童话剧《青鸟》, ②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 霍普特曼的《日出之前》、《织工》、 《沉钟》,《沉重》是一部童话剧,被认为是象征主义剧作 中风格最崇高悲壮的一部。 ③叶芝《阴影下的水》这些戏剧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尖锐的 戏剧冲突,人物的动作也很少,只是不断的用诗的语言倾诉 内心的情绪和憧憬。 但由于象征主义侧重暗示和朦胧之美,适宜于抒情,而不适 宜于描写冲突和具体的人物性格,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成就 十分有限,且并没有如诗歌一样形成一场国际性运动。 ⑶小说、散文
It is a core and earlist branch of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watershed(分水岭) of the classic literature and modern literature. A movement against Realism and Naturalism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继波德莱尔和爱伦之后,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国诗坛的 保尔· 魏尔兰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 独树一帜。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 的月》、《狱中》等等 (1844-1896)发扬了象征主义者强 调诗歌音乐性的一面。 魏尔兰在其《诗的艺术》(1884)中主张:诗歌应该首先具 有音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模糊和 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诨类 的东西。总之,诗歌要追求一种弥漫渗透的气氛。魏尔兰的诗 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 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 等等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还包括《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 《狱中》等等 。
I. The Burial of The Dead 第一章《死者的 葬仪》 II. A Game of Chess 第二章《对弈》 III. The Fire Sermon 第三章《火诫》 IV. Death by Water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V. What the Thunder Said 第五章《雷霆的 话》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后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瓦雷里、里尔克、叶芝、 艾略特等 瓦雷里一生的颠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 诗的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 一关系。开篇“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代表在诗歌创作 方面瓦雷里的成就高过了他的前人马拉美。 雷米· 德· 果尔蒙(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1915)和弗兰西 斯· 耶麦(1868-1938)也是颇负诗名的法国 象征主义诗人。前者风格柔婉清丽,注重对嗅 觉的表达;后者则以淳朴的语言风格著称。
三、具有通感色彩的象征主义

(五)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⑴ 表现心灵的最高真实。 【象征主义对社会显示强烈不满,对自然主义 机械地、生物性地描摹现实不满,反对过去的 教条、规范、甚至传统。象征主义的总根子是 唯心主义,象征主义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 (意志)。”文学要描写“纯粹的观念”和 “永恒的世界”。叶芝的《驶向拜占庭》就是 典型的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