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知识与能力训练人教版物理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在哪里

3.(1)正确放置刻度尺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单位

4.秒表

5.避免错误错误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x109(2)250 2.5x108(3)75 4500 (4)150 2.5

2.15.31cm 18.22cm

3.对准物体的边缘0~6cm 1cm 3.4

4.C

5.D

提高练习

6.1mm 3.66cm 3.6cm 0.06cm

7.C 8.B 9.B 10.B 11.B 12.C 13.180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自主导学

1.配合法累积法替代法

2.取平均值

基础练习

1.1﹕107695km

2.85 累积法

3.400m

4.D

5.D

提高练习

7.6m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 3.C 4.B 5.D

提高练习

6.人山7.B 8.D 9.A 10.D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5 72 2.30 3.B 4.C 5.C

提高练习

6.A 7.C 8.D 9.C

第3节运动的快慢(二)自主导学

2.回声火车过桥爆破

基础练习

1.<

2.A

提高练习

3.甲丙乙

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5.15 93.3

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

7.C 8.B 9.B 10.C 11.24 12.229.5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导学

1.刻度尺秒表

基础练习

1.0.75

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

提高练习

3.(1)60.00 (2)20 (3)s/t0.9

4.(1)质量(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0.1cm 3.80cm

2.15 18

3.东边地平线西边的山

4.距离时间速度

二、选择题

5.B 6.B 7.D 8.C 9.B 10.A 11.B 12.C 13.A 14.D 15.B 16.A 17.A 18.C 19.D 20.D 21.A 22.D 23.B

三、实验题

24.(1)刻度尺秒表(2)v=s/t (3)变速(4)v2

四、综合应用题

25.200s

26.8.1m/s

27.42min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自主导学

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声波真空

2.快快340

基础练习

1.B 2.A 3.C 4.A 5.D 6.B 7.C 8.C 9.C 10.C

提高练习

11.A 12. 3 钢管13.介质345 14.C 15.B 16.空气强

第2节声音的特性

自主导学

1.高低振动的快慢高

2.强弱振幅

3.音调响度音色

4.20000 20

基础练习

1.B 2.A 3.D 4.A 5.C 6.A 7.B 8.D 9.B 10.C 11.D 提高练习

12.D

第3节声的利用

自主导学

1.回声定位声呐

2.能量

基础练习

1.A 2.B 3.D 4.D 5.D 6.D 7.D 8.B 9.A 10.750 提高练习

11.(1)高于20000赫兹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自主导学

1.分贝dB 损害健康人耳刚好能听见

2.(1)声源处安消声器(2)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基础练习

1.A 2.A 3.D 4.C 5.C 6.C 7.A 8.C

提高练习

9.B 10.A 11.B 12.声源处减弱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D 6.C 7.C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B 15.D 16.D 17.D 18.B 19.D 20.B 二、非选择题

21.20 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22.振动响度音调4Hz 不能

23.(1)能

(2)逐渐变小(或听不到声音)

(3)不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4)空气真空

24.瓶子和水音调降低

25.空气锣面停止了振动

26.固体快

27.超声波能量次声波

28.4s 660m

29.牛

30.(1)A B C

(2)A D F

(3)80 1.02 E G H

31.(1)“烟”是以光速传播的,计时员看到“烟”所用的时间极短;而“跑”声是以声速传播的,计时员听到“跑”声所用时间较长。(2)t = s/v =100(m)/340(m/s)=0.29 s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自主导学

1.冷热程度温度计热胀冷缩

2.摄氏度0℃100℃

3.量程分度值0.1 35 42

基础练习

1.11℃-4℃27℃11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27摄氏度

2.C 3.C 4.A 5.D 6.B 7.9℃-8℃8.乙丙甲9.BAFCDE 10.量程分度值 C 1 79

提高练习

11.B 12.B

第2节熔化和凝固

自主导学

1.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凝固

3.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

基础练习

1.A 2.C 3.A 4.B 5.A 6.①②⑤⑦7.B 8.C

9.(1)0℃0℃(2)固液共存液态(3)4 吸保持不变(4)DE FG DEFG 10.(1)晶体(2)48 (3)固固液共存

提高练习

11.C 12.(1)熔化(2)甲、乙(3)乙甲

第3节汽化和液化

自主导学

1.液态气态液化

2.沸腾蒸发液体内部表面沸点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3.压缩体积

基础练习

1.D 2.C 3.B 4.C 5.D 6.A 7.C

8.沸点升高②水蒸气液化放出大量热,使人的皮肤损伤更严重9.液化压缩体积10.蒸发液化

11.(1)98℃不变(2)97℃(3)B A

(4)如下图

图3-14

(5)此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6)在烧杯上加个盖子

提高练习

12.D 13.A

第4节升华和凝华

自主导学

1.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放热

基础练习

1.D 2.B 3.D 4.A 5.C 6.B 7.C

8.(1)升华(2)液化(3)凝华(4)汽化(5)液化

9.内凝华放热10.凝华11.升华吸热

12.蒸发水蒸气液化凝结凝固小溪渗入地下

13.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达到0℃以下),故感到冷。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提高练习

14.B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C 7.B 8.C 9.D 10.A 11.A 12.A 13.C 14.B 15.C 16.C 17.B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

21.液体热胀冷缩 B 寒暑表 22.蒸发 吸热 23.升华 吸收 液化 凝华

三、实验探究题

24.(1)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晶体 (2)升高 蒸发 液化 (3)96 低于 (4)保持不变 (5)使热量散失得没那么快 25.35~42 0.1 36.6 ①量程不同 ②分度值不同 ③体温计的玻璃管内有一小段弯曲处特别细 (任意两点) 四、连线题 26.

熔化

汽化

从泳池起来被风吹到,冷得直哆嗦 哈尔滨的冰雕慢慢变小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防蛀虫的樟脑丸用了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打针前护士在手臂上擦酒精棉球后,手臂凉飕飕的 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6.D 7.B 8.B 9.C 10.C 11.B 12.D 13.D 二、填空题

14.(1) 1mm (或0.1cm ) 3.25(或3.24或3.26) (2) 秒表(或停表) s(或秒) 15.运动 27

16.纸团跳动 发声体在振动 纸团跳得越高 响度由振幅决定。 17.弹开 振动 18.产生 传播 人耳

液化

升华

凝华

山上的雾凇

铁水被浇铸成铁锹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后 ,表面有水珠 水烧开后壶口有“白气”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19.熔化 吸热 蒸发 吸热 20.液 固

21.压缩体积 降温 压缩体积

22.打开书本,就能增大表面积;晒太阳能提高温度;吹风能加速书本周围空气流动;这三个措施都能加速水的蒸发。 三、计算题 23.超速 解:

h km h

km /6010t s V 61==

24.解:

(1)由图7可知,物体静止在离仪器20m 的位置或绕仪器做圆周运动。 (2)【解法一】因为信号来回的时间s t 1.0=总,即单程的时间s s

t t 05.02

1.021===

总 所以物体距仪器的距离:m s s m t s 1705.0/340111=⨯==υ 【解法二】因为信号来回所通过的路程:m s s m t s 341.0/340=⨯==总总υ

所以物体距仪器的距离:m m

s s 172

3421===

总 (3)由图9可知,当s t 152=时,m s 302=

所以物体的速度:h km s m s

m

t s /2.7/21530222====

υ 四、实验探究题 25.(1)cdeba 或dceba (2)(图略) (3)98℃

(4)水过多(或水初温太低或火太小或没有用外焰加热等等)

26.(1)50 晶体

(2)5 固体 固液共存 (3)80

27. 1 高 振动频率 28. 10 变速 12.5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自主导学

1.自行发光 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灯泡、水母鱼、斧头鱼、灯笼鱼等 2.直线

3.箭头 路径 方向 不是 4.3×108m/s c 距离 基础练习

1.C 2.B 3.A 4.A 5.C 6.A 7.A 8.3×108m/s 340m/s 不需要 需要 9.同种均匀介质 光的直线传播 10.光的直线传播

11.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要快得多 12.解:t =

2

2.7s

=1.35s , v =3×108m/s s =vt =3×108m/s ×1.35s=4.05×108m

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4.05×108m 。

提高练习

13.C 14.D 15.A 16.A

17.直线传播 1.5×108

18.倒立变大不变

第2节光的反射自主导学

1.AO OB 法线αβ

2.同一平面法线等于可逆的

基础练习

1.A 2.B 3.B

4.①③②④

5.60°0 逐渐靠拢法线

6.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

7.8.

9.

10.(1)分居法线两侧(2)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光路是可逆的

提高练习11.A 12.D 13.

14.

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自主导学

1.虚相等相等2.能够不能够

基础练习

1.B 2.C 3.B 4.B 5.C 6.C

7

A‘

8.光的直线传播虚光的反射9.3.8×105km 虚10.视力表 1

11.(1)较暗(2)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2 (4)到镜面的距离(5)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6)不能虚

提高练习

12.C 13.D

14.15.

16.

第4节光的折射

自主导学

1.法线小于增大也增大不变是可逆的

2.彩虹、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折断”等

基础练习

1.B 2.B 3.C 4.B 5.C

6.水空气折射7.虚水空气折射折射可逆的下方下方8.30°30°46°

9.

10. 提高练习

11.D 12.A 13.D

第5节 光的色散

自主导学

1.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色散 2.红 绿 蓝 3.红外线 紫外线 基础练习

1.C 2.A 3.D 4.C 5.A 6.C 7.C 8.光的色散 色光

30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6)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在哪里 3.(1)零刻度紧靠 (2)正对(或“平视”) (3)(测量)单位 4.18.50cm左右 5.(1)m (2)cm (3)dm(4)cm(5)dm (6)mm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109(2)250 2.5×108 (3)300 3×107 (4)80 8×106 2.15.31cm 18.22cm 3.6cm 1cm 3.4 1mm 2.60cm 4.C 提高练习 5.C 6.A 7.B 8.C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自主导学 1.秒s h min 60 3600 2.误差误差减小误差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基础练习 1.(1)s (2)min 0.75 2700 (3) 75 4500 (4) 150 2.5 2.99.8 3.B 4.D 5.B 6.B 7.D 提高练习 8.180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 3.B4.B 5.D 提高练习 6.A7.B8.C9.A10.D 第3节运动的快慢(1)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1)5 (2)72 2.30 3.C4.D5.C 提高练习 6.C7.C 8.D 9.100km/h 第3节运动的快慢(2)基础练习 1.< 2.A 提高练习 3.甲丙乙 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5.15 93.3 6.C 7.C 8.B 9.B 10.A 11.D 12.229.5m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自主导学 1.刻度尺停表 基础练习 1.0.09m/s 2.(1)v=s/t(2)变速(3)v3 >v1>v2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产生和的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选填:一定、不一定) 3、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能听到(选填:一定、不一定)。因此,我们不能用我们是否听到了声音来判断物体是否在发声(选填:能、不能)。 4、声源是自己能发声的物体。 5、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时的“嗡翁”声,是蜜蜂翅膀的振动而产生的;打鼓时的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蝉的鸣叫声是由于发声器的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空气的震动而产生的;拉小提琴时,小提琴的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的。 6、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在金鱼缸边拍手,金鱼会受到惊吓,说明声音除了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外,还能在液体中传播。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通过一根细铁丝就能听到另一个地道中游击队员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距离很近也不能直接对话,而要通过无线电通话,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放一个手机在密闭的玻璃球内,当我们给手机发信息时,我们能听到手机铃声,能看到指示灯的闪烁(选填:能、不能);当我们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球内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而把空气抽完后,我们就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了,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所以声音又叫声波。 10、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声音有速度叫声速。 1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古时候,远征的战士们晚上睡觉时,常常“枕戈待旦”就可以很快地发现敌人夜间偷袭,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铁道游击队员常常用耳朵贴着铁轨听,敌人的火车还离得很远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夜间狗睡觉时,总是把一只耳朵贴着地面,来人离人家很远,人还没有感觉到,狗就会叫起来,也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知识与能力训练八年级上物理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3.(1)正确放置刻度尺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位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单位 4.停表 5.避免错误错误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x109 (2)250 2.5x108 (3)75 4500 (4)150 2.5 2.15.31cm 18.22cm 3.对准物体的一端 0~6cm 1cm 3.4 4.C 5.D 提高练习 6.1mm 3.68cm 3.6cm 0.08cm 7.C 8.A 9.B 10.B 11.B 12.C 13.180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自主导学 1.辅助工具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基础练习 1.1﹕107 695km 2.85 累积法 3.400m 4.D 5.D 提高练习 6. 7.6m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 3.C 4.B 5.D 提高练习 6.船山 7.B 8.D 9.A 10.D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 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5 72 2.30 3.B 4.C 5.C 提高练习 6.A 7.C 8.D 9.C 第3节运动的快慢(二) 自主导学 2.回声火车过桥爆破 基础练习 1.< 2.A 提高练习 3.甲丙乙 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5.15 93.3 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 7.C 8.B 9.B 10.C 11.24 12.229.5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导学 1.刻度尺秒表 基础练习 1.0.75 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 提高练习 3.(1)60.00 (2)20 (3)s/t 0.9 4.(1)质量 (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

能力培养与测试八上物理答案

能力培养与测试八上物理答案 一、基础演练 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人不能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人游泳时,并使人行进的力就是() a、手臂划动的力 b、手臂助跑的力 c、水对手臂的推力 d、手和脚抬起水的力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搓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挥大皮球,球变小碎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就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4.相同的力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关于力的促进作用效果,以下观点中错误的就是() a、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b、发生改变物体的形状 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d、发生改变物质的状态 5.在物理学中,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不能离开 __________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用手向上加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中__________就是施力物体,__________就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深感水桶向上钢钢,这里的施力物体就是_________,受力物体就是__________。 7.人站在小船上用竹竿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这是为什么? 二、智能应用领域 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a、没碰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力的促进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出现力的促进作用,不一定存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0刻度线是否磨损。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 紧贴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9、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m。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1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 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与分度值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仪器测量;(3)用先进方法测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相同。 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分min 、秒s。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s。 27、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泡沫、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解:t声=s/v声=1000000m÷340m/s≈2941.18s t火车=s/v火车=1000km÷200km/h=5h t客机=s/v客机=1000km÷1000km/h=2h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先听到的是通过铁管传到耳朵里的,后听到的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解:s=vt=340m/s×1.5/2s=255m 5、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 O”开关,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