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的概念

地球和地球仪的概念

地理这门学科是贯穿初高中的学习和考试,初中要经历一场会考,高中文科必考,新高考变成了选科项。很多人都说地理不知道怎么学,有的说记不住,有的说计算太难,还有甚者说搞不清方向,今天氪老师将从地理学的第一课开始,带大家一起由浅入深,开启地理课的学习之旅。

我们都知道地理是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构成,又是由选修课和必修课构成,学习地理的第一课就是从认识地球和地球仪开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一开始认为地球是平的,直到麦哲伦围绕了地球转了一圈才是验证了地球是圆的。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量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6378)比极半径(6357)大21千米。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地区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地理氪制图

而世界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在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二、地球仪

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比例,做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相关概念

(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两点,南极和北极

(2)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对着北极星的叫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三、经纬网

1、纬线和经线定义

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形。

2、知识点

(1)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其他纬线不能

(2)赤道=40000千米

(3)X°纬线周长=40000km*cosX°

(4)纬线东西平行,经线南北两极相交

(5)经线长度=20000千米,赤道=每条经线的2倍

3、纬度

纬度是指某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也叫线面角。例如有图上的A点是北纬60°上的点,纬度数就是∠AOE的读书。

知识点:

(1)赤道为0°,由赤道向两极(0-90°)

(2)北纬为N,南纬为S

(3)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4、经度

经度是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也叫二面角。

(1)本初子午线=0°,以东为东经(0°向E——180°);以西为

西经(0°向W——180°)

(2)东半球:20°W—0°—160°;西半球:160°E—180°—20°W。

(3)180°经线大致和日界线重合。(思考日界线?后面地方时会讲)课程小结

本小结的知识点都不是难点,但是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大家要记住几

个关键的数据,比如说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那么北纬60°纬线圈

的长度是多少啊,直接就说20000,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上面有一个公式啊,记住特殊的cos角度值是很关键的,一条经线是2万千米,一个经线

圈由两条经线组成周长和赤道周长大致相等,但实际上要比赤道短一点,

这个你们要理解记忆。地理是一门非常简单和有趣的学科,当你比别人知

道的知识点多了就会自信和感兴趣,所以先埋头学一阵子吧,喜欢我就关

注吧。

图文详解1 地球与地球仪

图文详解 地球与地球仪部分的内容 ▲图文详解一(地球仪上的要素) 人类为了更加 深刻的认识地球,模仿地球制作成地球仪。(见图1) 地球的中心是地心,地球上过地心最大的圆是赤道,它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赤道平面穿过地心(见图2)。 在地球仪上有个轴是地球的假想轴,叫做地轴,地轴穿过地心,北端与地表的交点为北极点,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点(见图3)。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关系是都穿过地心且相互垂直。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见图4) 观察地球仪时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横着和竖着的线,它们分别是经线和纬线,是用来进行定位的。 ▲图文详解二(经线与纬线) 纬线:我们把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圈叫做纬线(纬线圈)。 图2-1是有透视的图,没有透视的图有可能会这样(见图2-2)。 请问纬线是什么形的? 答案:圆。 请问纬线有多少条? 答案:无数条。 纬线中最特殊的是谁?为什么? 赤道,因为它是最长的纬线。 纬线的方向:东西向。 纬线的长短都是一样的吗? 不是。赤道最长(为4万千米),其余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到极点缩小到0。 纬线长度的计算 某点所在的纬线,纬度为α,在图1中为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某点所在的纬线长在计算的时候,需要知道该纬线圈的半径,如图1中的MN 的长度,过图1中的N 点,垂直于赤道,与赤道相交于点P ,由于MN ∥OP, MN ⊥OP,NP ⊥OP,MNOP 为平行四边形,MN 与OP 等长,在直角三角形NOP 中,OP 的长为ON ·COS α, ON=OQ,均为地球半径的长。 地球某纬线的长=2π×地球半径×COS α 赤道的长=2π×地球半径 总结:地球上某纬线的长=赤道的长×COS α 你也试一试 根据图2-4,完成下列问题, (1)A 点纬线圈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 , 60°N 的纬线圈长度与赤道长度之比为 。 (2)B 点纬线圈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 , 45°N 的纬线圈长度与赤道长度之比为 。 (3)C 点纬线圈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 , 30°N 的纬线圈长度与赤道长度之比为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为经线。 经线有多少条?无数条。 经线的形状是圆还是半圆?半圆。 经线的长短: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与赤道等长为4万千米,所以一条经线的长短为2万千米。 经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向。 ▲图文详解三(纬度与经度) 1、纬度的划分及分布规律、写法及分类 由于纬线有无数条,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命名才可以区分不同的纬线。命名时有什么样的根据呢? 用纬度。 什么是纬度?纬度就是某纬线上的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的度数。 如该纬线上的点与赤道面的夹角为45°,则这条纬线的纬度为45°,称为45°纬线。(见图3-1) 赤道是最特殊的纬线因此成为0°纬线。 那么在地球上45°的纬线有几条呢? 2条,这样的话命名自然会出现重复。2条45°的纬线难以区分。(见图3-2) 由于地球赤道平分地球,其北面的半球叫北半球,南面的半球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的30°纬线为北纬30°,赤道以南的30°的纬线为南纬30°。(见图3-3) 纬度的写法(因为北方英文为north,故北纬后面跟N ,而南方英文为south ,故南纬后面跟S 。) 先写北纬或南纬再写度数:北纬45°、南纬45° 先写度数再写字母:45°N 、 45°S 注:0°不分南北纬,后面不用跟N 或S 纬度的分类:根据纬度的大小分为三类 低纬度:南北纬0°----30° 中纬度:南北纬30°---60 °

地球和地球仪的概念

地球和地球仪的概念 地理这门学科是贯穿初高中的学习和考试,初中要经历一场会考,高中文科必考,新高考变成了选科项。很多人都说地理不知道怎么学,有的说记不住,有的说计算太难,还有甚者说搞不清方向,今天氪老师将从地理学的第一课开始,带大家一起由浅入深,开启地理课的学习之旅。 我们都知道地理是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构成,又是由选修课和必修课构成,学习地理的第一课就是从认识地球和地球仪开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一开始认为地球是平的,直到麦哲伦围绕了地球转了一圈才是验证了地球是圆的。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量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6378)比极半径(6357)大21千米。赤道的周长是4万千米,地区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地理氪制图 而世界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在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二、地球仪 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比例,做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相关概念

(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两点,南极和北极 (2)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对着北极星的叫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三、经纬网 1、纬线和经线定义 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形。 2、知识点 (1)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其他纬线不能 (2)赤道=40000千米 (3)X°纬线周长=40000km*cosX° (4)纬线东西平行,经线南北两极相交 (5)经线长度=20000千米,赤道=每条经线的2倍 3、纬度 纬度是指某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也叫线面角。例如有图上的A点是北纬60°上的点,纬度数就是∠AOE的读书。 知识点: (1)赤道为0°,由赤道向两极(0-90°)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总结 地球仪和地球是生活中我们不可或缺的家具,人们对它们有着深刻的认识。那么地球仪和地球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们?本文将为大家从地球仪和地球的概念、特点、作用、使用方法等方面总结地球仪和地球的知识。 首先,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是一种全球性的仪器,通常是一种圆形的装置,用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信息。地球仪具有模拟真实地球地形的功能,小型地球仪采用侵蚀和淤积来记录地球地形特征,而大型地球仪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形建模技术(DTM)来记录地球地形特征。地球仪的划分按照尺度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类,使用不同的比例尺模拟地球地形特征。 其次,什么是地球?地球是一颗蓝色的行星,是宇宙中发现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知名的行星。地球的表面通常可以分为陆、海、山脉、湖泊等不同的地貌,由此形成着地球独特的地貌、地质、气候、生物以及文明。它不仅拥有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还能为人类提供生活需求。地球被称为“家园”,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认真对待它,尊重它。 最后,地球仪和地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地球仪用于模拟和研究地球的地形特征,并可以正确地表达和研究地球地形、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了解地球地形、地质、气候等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地理学、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此

外,地球仪也经常被用于教学和军事指挥,以更形象地传达信息。地球仪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将地图上的地形信息缩小到地球仪比例尺大小,将地球仪的地图贴上可以简单了解全球的地形概况。 至于地球,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为我们提供生存空间和资源,支持着我们的生活。地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友善、充满爱心和希望的世界,一个拥有美丽的国家、真诚的友谊以及宝贵的文化记忆的世界。所以,我们应该把它当做我们的家园来爱护,认真从容地去应对各种挑战,共同维护它。 总之,地球仪和地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家具,它们可以模拟地球的地形特征,为我们提供资源和生活空间,也带给我们爱与希望,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它们,把它们当做我们的家园来爱护。因此,了解地球仪的概念、特点、用途、使用方法等知识对于深入了解地球仪和地球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关于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有几大洲几大洋 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 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七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最大,大洋州最小。 地球七大洲介绍 亚洲 亚洲的全名为亚细亚洲ASIA,陆地面积占全球三分之一, 地理分区(西亚的分区是本网站创作的) 东亚: 中国、蒙古国、北韩、南韩、日本 东南亚: 文莱、柬埔寨王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尼西亚共和国、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联邦、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泰王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南亚: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不丹王国、印度共和国、马尔代夫共和国、尼泊尔王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斯里兰卡 中亚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 西亚阿拉伯半岛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地阿拉伯、阿联酋、也门 西亚低地国塞普路斯、伊拉克、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 西亚山国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强、格鲁吉亚、伊朗、土耳其 北亚西伯利亚地区(即俄罗斯东部)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也是人类探索的起点,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常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颗行星。 1. 地球的结构 地球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球体。它的核心由铁和镍构成,温度非常高,达到数千度。核心外面是地球的外核,由液态金属组成。再往外是地球的内核,由固态金属组成。地核外面是地球的地幔,主要由岩石和矿物质构成。最外面是地壳,这是我们所在的地方,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2. 地球的形状 地球并非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略呈扁球形。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地球的自转给地球带来了离心力,使得赤道处的半径相对较长,而极地处相对较短,从而形成了扁球形。 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公里,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字。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万平方公里。地球的体积约为1.08万亿立方公里。尽管地球并非宇宙中最大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地球的规模仍然是巨大的。 4. 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它导致了昼夜的交替和季节的变化。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这决定了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出现。 5. 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形状和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工具。它通常由一个金属球和若干个固定在球上不同位置的环组成。地球仪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态、地理位置和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关系。 6. 如何使用地球仪 使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城市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关系。通过转动地球仪,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比较不同地理特征所处的位置。此外,地球仪还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7. 地球环境保护 最后,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地球的环境。全球气候变化、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物种灭绝等问题正在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植树造林等,共同保护地球,为我们的未来做出贡献。 总结: 通过学习地球的结构、形状、大小和运动,以及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这个我们生活的星球。同时,我们

地理知识之地球和地球仪

地理知识之地球和地球仪 地理知识之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

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0“E”表示。 5.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之间的经线圈是东半球,西经20度向西至东经160度是西半球。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这篇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取得好! 【地理知识之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在 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点和特征。地球仪是一种用来显示 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信息的工具。下面是地球和地球仪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内核主要是由固 态铁和镍组成,外核是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是厚达2900公里的岩石层,地壳则是固态的岩石层,包裹在地幔外部。 地球的特征和特点: 1.地球是独立的行星,以自转和公转的方式绕着太阳运行。 2.地球是水和陆地的组合,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约30%,而水覆盖了 剩余的70%。 3.地球具有大气层,由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组成,为生物提供了氧气,并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宇宙射线和陨石的伤害。 4.地球具有自然界中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深的海洋(马 里亚纳海沟)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5.地球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这是由地球公转和倾 斜造成的。 地球仪的结构和功能: 1.地球仪通常由一个立体投影仪和一个呈球状的地球模型组成,地球 模型的表面上标有各种地理信息,如国家、河流、山脉等。

2.地球仪可以用来展示地球的地理特征、地形和陆地分布,以及各种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3.地球仪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地理位置和地理现象。 4.地球仪也可以用来计算和测量地理数据,如距离、方位和地图比例尺等。 地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大气污染是地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包括空气中的废气排放、工业化活动和交通运输造成的空气污染。减少污染、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是保护地球的关键措施之一 2.土地退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包括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森林砍伐等。采取措施保护土地和植被是保护地球的必要条件。 3.水资源管理是保护地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包括保护和监测水质、水源保护和合理使用水资源。 4.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保护的综合性策略,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这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农业、工业和交通措施,以及促进环境和社会公平正义。 总结: 地球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行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地球仪是一种用于展示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信息的工具。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才能确保地球的未来和人类的生存。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描述地球大小的常用数据 1.赤道半径:6 378千米; 2.极半径:6 357千米; 3.平均半径:6 371千米; 4.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经线圈周长:约4万千米; 6.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7.体积:10833亿立方千米。 二、地球仪的相关概念 (1)地球仪:使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2)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 (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4)两级: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三、经度和纬度的比较 经度纬度 示意图

定义经度是二面角,即本初子午线平面与当地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与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 180° 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度数的递变顺地球自转方向看,东经度增 大,西经度减小 北纬度越往北越大,南纬 度越往南越大 用途 1.确定位置:根据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 2.判定方向:北半球,纬度越高位置越北;南半球,纬度越高位置越南 3.计算距离:纬度1°的经线弧长≈111千米;经度1°的纬 线弧长≈111×cosα千米(α为所在地纬度数) 4.估算面积:跨相同经纬度数的两个地区,纬度越高面积 越小 1、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1)东经位于0°以东,180°以西;度数越向东越大。 (2)西经位于0°以西,180°以东;度数越向西越大。 (3)北纬位于0°(赤道)以北,度数越向北越大,北极为90°N; (4)南纬位于0°(赤道)以南,度数越向南越大,南极为90°S。 四、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经线纬线示意图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梳理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梳理 地球是我们身处的星球,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以下是关于地球的一些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地幔是中间层,地核则是最内层,由铁和镍组成。 2. 地球的形状:地球并非完全是球形的,它稍微扁平,呈现出一个略微椭圆的形状,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离心力所致。 3.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地球体积约为1.08万亿立方千米。 4.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主要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圈,这是我们所感受到的日夜交替的原因。地球每36 5.25天绕太阳公转一圈,这是一年的长短。 5.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被一层称为大气层的气体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层由不同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它对地球表面的生物和气候起着关键作用。 地球仪是一种模拟地球的球体模型,用来展示地球的各种地理信息和天体运动。以下是关于地球仪的一些知识点: 1. 地球仪的种类:地球仪可以分为物理地球仪和政治地球仪两种主要类型。物理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和海洋等。政治地球仪则展示地球的行政区划和国家边界等政治信息。

2. 地球仪的构造:地球仪由一个球体、一个底座和一个支架组成。球体上绘制有地球的地理图像,底座则用来稳定地球仪,支架则用来支撑地球仪使其可以旋转。 3. 地球仪的功能:地球仪可以用来展示地球的各种地理信息,如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它还可以用来演示地球的运动,如自转、公转和倾斜等。此外,地球仪还可以用来测量距离和方位。 4. 地球仪的使用:使用地球仪时,可以通过旋转地球仪来观察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借助地球仪上的刻度,可以测量距离和方位。此外,还可以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解释一些地理和天文现象。 总而言之,地球是我们身处的星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运动。地球仪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的球体模型,用于教学和研究。通过学习地球与地球仪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运动规律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图文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

经,用 “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160°组成的经线圈。 20°以西到160 E属于西半球(大于20 W或大于160 E 20 °W以东到160 E属于东半球(小于20 W或小于160 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 N —90 N、北温带(23.5 N —66.5 N、 热带(23.5 N—23.5 S、南温带(23.5 S—66.5 S、南寒带(66.5 S—90 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 —30 :中纬:30 —60 ;高纬:60 - 90 °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总结 球是我们可知的宇宙中唯一的行星,也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它也是一颗被称为“蓝色星球”的珍贵星球。它拥有独特的外形,非常戏剧性的宇宙景观,以及物质生命的活动。地球的研究和认识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由此产生了一种有用的仪器,叫做地球仪。地球仪是一种用来研究地球形状、大小、运动轨道和检测人类活动的仪器。 地球仪是一种通过旋转显示地球模型而发明的仪器,它是以地球真实位置、形状和大小为基础的。它是用来研究地球大小、形状、运动轨道等地球学知识的仪器。它可以模拟地球的轨道运动和日夜变换,也可以显示地球上的物理地理、人文地理、气象状况和各种人类活动状况。 地球仪可以分为两类:球形地球仪和椭圆形地球仪。球形地球仪是以球形模型来模拟地球的轨道,其上有两个轴向的滚轮,可以模拟地球的旋转和公转运动。椭圆形地球仪由多个移动的椭圆盘组成,能够模拟地球公转与自转,这些椭圆盘模拟地球轨道运动,反映地球的太阳能量、气象状况等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仪具有许多优点。它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可以监测地球的轨道、大小、形状和海洋潮汐的变化,还可以观测地球表面上的物质运动,并可以研究地球上的大气层、地球表面温度、海拔、人文地理、物理地理和气象状况等。此外,地球仪还可以被用来测量地球表面的距离、角度和海拔,以及地球仪上记录的历史地理记载。 地球仪还可以用来观察和模拟地球上的各种人类活动,例如城市

发展、干旱和水灾、森林变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的变化,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地球仪是用来研究地球的珍贵仪器,人们通过它研究地球形状、大小、运动轨道和各种人类活动,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介绍地球就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就是人类之家。掌控地球的形状、大小。晓得地球仪就是地球的模型。晓得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晓得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原产规律,晓得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分割方法,忘记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分割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辨识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介绍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利用经纬网确认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边线。 情感目标: 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重新认识过程,晓得人类对客观事物的重新认识就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育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究科学奥秘的志趣。培育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育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下基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教材分析是: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但是由于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甚小,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圆球体,这样可以为人们研究地球提供方便。 关于“地球仪”的教材分析就是:地球虽然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但对于人类来说体积还是太小了。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创建空间概念,人们仿效地球按比例增大做成了地球仪。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经纬线在实际的地球上就是看不到的,经纬度的分割也就是人为规定的。地球在不停的拖假想的轴---地轴旋转,地轴目前指向北极星,它与球面的两个交点分别就是南极点和北极点。为了使学生明晰,可以采用地球仪模型和动画模拟,协助学生创建空间概念。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教材分析是: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假想的。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总结经纬线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一个充满奇异景观和独特生命的行星。深 入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地球仪作为一种常见的地理教学工具,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体验。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地球与地球仪的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欣赏这个美丽的行星。 首先,我们来探索一下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 行星,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形状并不完全规则。地球表面有 陆地和海洋,陆地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海洋则覆盖了 剩下的大部分地球表面。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核 是地球的最内部,由炽热的铁和镍组成,而地幔则是由岩石和熔融物 质构成的一层较厚的区域。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由岩石和土壤 组成,这是我们所生活的地方。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地球的气候是指长 期的天气模式,涵盖了温度、湿度、降水和风的变化等要素。地球的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地形和海洋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因这些因素而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气候图和 气象数据来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与气候不同,天气是短期的大 气状态,通常在一个地区持续几天或数周。天气可以通过观察云朵、 气温和降水状况来判断,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 影响。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形状和地理特征的工具。地球仪通常包 括一个球形的模型,上面标有国家、城市、山脉、河流和其他地理要 素的名称。地球仪的制作过程需要考虑地球上的比例和尺寸关系,因 为地球是一个三维物体,无法完全用平面展示。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比如了解地球的不同气候区,探索各个 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势,以及了解世界的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等。 地球仪还可以用来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概念和知识。 除了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地球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方面。例如,地球上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不同的动植物物种。我们可 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此外,地球 还有各种自然景观,如雪山、河流、沙漠和森林等,这些景观是自然 界的奇迹,也是人们旅游和探险的目的地。通过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结起来,地球是一个充满奇迹和美丽的行星。通过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气候、地理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 好地欣赏地球的美丽和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地球仪作为一种展示地球 特征和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知识。保护地球、探索地球,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地球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 家园。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总结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总结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的行星,也是研究太阳系中最为重要的。地球是一颗可以长久维持生命的行星,它具备着水和大气,从环境条件来看,与其他行星相比具有极大的独特性;之外,它还有一颗月亮作为它的伴星,可以维持生物循环,给这个宇宙小岛带来多种变化,进而创造出多种生命形态。因此,研究地球的知识是物理和天文学的必修课程之一。 地球仪是一种用于观测和研究地球的仪器,它可以测量地球的面积、体积和距离,也可以测量地球的旋转速度和磁场的强度,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圆盘、一个测量仪表盘和一个辅助仪表盘;它的基本原理是地球仪以地球作为参照物,以一定距离和精度进行测量,以确定地球上不同位置的距离、面积和体积。 地球的特性是由其复杂的结构决定的,主要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部分组成,每部分的材料和结构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内核由熔融的金属与凝结的金属组成,它们形成了地球内部的磁场和热流,使地球保持稳定;外核由一层流动的金属和磁场组成,外核表现为地球的磁场,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层,是最外层,以及地球所有生物在其四周繁衍生息的空间。 地球的自转使它每天转一圈,自转速度是每小时约1000公里,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每个地方白天夜晚的时长,同时也是决定潮汐的重要因素。另外,地球的公转是指它绕着太阳公转,一年内绕着太阳公转一圈,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完整的地球年,公转速度是每小

时约30公里,决定了各地的季节变化。 地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磁场。磁场是地球内部熔融的金属的磁性金属的储备和转换,形成一个磁场。磁场的强度随着太阳的活动也会发生变化,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的太阳风暴的侵害,同时也可以改变飞行器的飞行方向。 最后,地球的表面也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地球的表面由四大洋和七大洲组成,这些洋和洲通过陆坡、海岸线和其他地貌连接,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地球表面,构成了地球的模样。 总而言之,研究地球和地球仪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主要围绕地球的各种特性、结构和运动来进行,表面和磁场的变化,以及太阳的活动与地球的影响等等。此外,研究也要求地球仪扮演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距离、面积和体积,对于了解地球特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地球和地球仪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而地球仪则是用来模拟地球表面的球形工具。本文将介绍地球和 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地球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也是宇宙中唯一一个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以下是一些关于地球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大致呈球形,但在极端情况下,由于自转和地球的自身引力, 它稍微扁平。地球的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水域组成。地球的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地幔 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岩石,由岩浆组成;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 主要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三个主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公转和章动。 - 自转:地球以东-west做1天1次的自转运动。这导致了白天和黑 夜的变化。 - 公转:地球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这需要大约365天,形成了 年份。

- 章动:地球的自转轴不是垂直于其公转平面。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大洋和大陆 地球上大约70%的表面是由水覆盖的。主要的大洋包括北冰洋、南 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球上的陆地主要是由大陆板块构 成的,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二、地球仪 地球仪是模拟地球表面的球形工具,用于研究地理、天文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球仪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仪的组成 地球仪通常由一个球体、经纬度网格、赤道、南北极点等组成。球 体是地球仪的核心,它用来模拟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经纬度网格则用 来表示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坐标。赤道是连接地球两个半球的水平线, 南北极点则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垂直线。 2. 地球仪的使用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学习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和天文现象。以学习 地理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各种形状,地理特征,诸 如山脉、河流、湖泊等的位置和分布。我们还可以使用地球仪了解地 球的气候分布、人口分布等信息。

七年级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七年级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在七年级地理学科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公里。由于地球自身旋转和公转的影响,我们有白昼和黑夜交替,以及四季交替的现象。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每365天绕一圈,这就是一年。而地球同时也自转,每24小时自转一周,这就形成了一天。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产生了时间和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构成

地球主要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和岩石圈等组成。这些层次具有不同的密度、成分、温度和压力,它们之间的物理和地球化学反应导致了地球自身的特点和现象。 4. 地球的气候 地球的气候由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中的蒸发和降水、海洋和陆地的温度、风向等。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状况有着显著的差别,需要用不同的测量和预测方法。 5. 地球仪的使用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工具。通过地球仪,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地形、海洋、气候、国界、陆地等信息。使用地球仪时需要了解地图的标度、方向、比例尺等基本概念。 6. 经纬度及其表示方法 经度和纬度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位置的度量单位。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线到某一点的弧长,分为东经和西经。纬度是指从赤道到

某一点的弧长,分为北纬和南纬。经度和纬度的表示通常是采用 度数的形式。 7. 坐标系及其应用 坐标系一般用来表示在地球表面的特定位置。常用的坐标系包 括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在使用坐标系时,需要先确定坐标 系的原点和坐标轴,然后通过坐标值来确定相应的位置。 总结: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学科中关于地球及地球仪的知识点。了解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规律和特点,并且可以通过地球仪来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地球。

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

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 (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