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末欧洲

15世纪末欧洲

15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存在着许多严峻的政治、经济和宗教问题。一个削弱的政治制度,加上一些宗教的矛盾,使欧洲遭受多样的痛苦和苦难。

政治上,许多君主利用财富、地位和力量,让自己的权利高于其他人,甚至舍弃民主原则与法治,导致政治不稳定和无序。经济上,银行制度及货币危机令贫穷的农民陷入悬殊的现实,他们经常受到剥削。宗教上,天主教主义的力量不断增强,造成宗教冲突,尤其是信徒之间的冲突。

伴随着对古老秩序的崩溃,新形式的政治社会产生了,个性不断被鼓励,自由思想也受到激励。印刷术发明,也促进了新思想的流通,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新思想。同时,欧洲发明了机器,开发了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使欧洲成为当时世界实力最强的大陆。

15世纪末的欧洲混乱复杂,一些新的社会观念也在不断出现,启动了槽桶效应,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这一思潮最终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于世界,具有深远的意义。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 简介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制度,从公元5世纪开 始形成,到15世纪末在欧洲大部分国家消失。它是以领主与农民之间 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分封制来确立领主对农民的统治。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严格的等级制 度和封建契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制度分析 社会等级 西欧封建社会分为三个等级: •封建领主:这是社会的最高阶层,他们通常负责领土的治理,并雇佣军队来保护自己。 •荣誉阶层:这层人既不能拥有土地,也不能参加政治,但他们拥有“荣誉标题”,如“爵士”等,这些头衔可以继承或通过授 予获得,是一种特权。 •农民:这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必须在领主的土地上工作,为领主提供各种服务和生产农产品。

在西欧封建社会中,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契约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长期的、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佃农必须支付农产品等费用; •领主必须保证土地的安全和保护; •领主在佃农犯罪时有权对其处罚。 经济制度 封建经济制度是农业经济制度的主导。封建领主通过收取农业生产的一部分来从农民手中获得收入。农民们在他们的土地上耕种作物,然后把一部分产出交给领主作为地租。此外,领主还可以要求农民在特定的时间里工作,来完成其他任务。 政治体制 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称为封建制度。在封建制度下,权力不属于国家,而是分散在各个封建领主之手。领主将一部分权力赋予自己的下属,形成一个由多个小领地组成的复杂格局。 各个领主之间有时会联合起来共同维护领地安全,但也会相互之间展开战争。

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是一种基于基督教的道德文化。在封建社会中,教会拥有相当的权利,除了宗教生活之外,他们还在许多领域开展着工作,如数学、博物学等学科。 此外,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紧密联系,商业和艺术并没有得到重视。 结论 西欧封建社会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以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分封制来确立领主对农民的统治。封建契约、封建经济制度、封建体制和基督教道德文化是其主要特征。虽然这种制度在欧洲已不复存在,但它对欧洲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无可忽视。

15世纪欧洲的文化和思想变革

15世纪欧洲的文化和思想变革 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里欧洲经历了文化和思想的变革。这一变革使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为接下来的文化革命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重点关注15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的变革,探 究其原因和影响。 一、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原因 欧洲15世纪的文化和思想变革起源于中世纪后期的两个重要事件:黑死病和 文艺复兴。黑死病使欧洲人对生死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灵魂和信仰。这为文艺复兴期间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另外,文艺复兴的兴起也是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原因之一。文艺复兴是一种对古 代文化的热烈追求和崇尚,它标志着人类在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上的巨大突破和进步。文艺复兴的兴起推动了人们对启蒙、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也加速了欧洲中心地带从天主教会垄断下的独立。 二、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影响 1. 艺术和文化 欧洲文化和思想的变革直接影响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和文化。在文艺复兴期间, 欧洲艺术家开始重新发现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拥抱古典主义,注重形式美感和技巧。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达维德像”等,至今被 视为经典之作,它们的曼妙和生动描绘为欧洲文化和思想的变革提供了绚丽的一笔。 此外,文化和思想的变革还推动了音乐和文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德国巨 匠贝多芬和巴赫的音乐开始盛行,其音乐风格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和形式美学的影响。杰出的文学作品《新舞台》(1490-1520)和《艾丽蒂雅》(1528)也在欧洲 影响深远。

2. 宗教改革 欧洲文化和思想变革的影响还扩展到了宗教领域。15世纪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宗教改革。尼日拉斯·路特尔在16世纪初开始宣扬宗教改革,他反对教会统制,主张信仰自由。路特尔的教义和理论影响深远,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这一教义的诞生证明了欧洲人在信仰和宗教自由方面的进步和开放思想。 3. 科学进步 欧洲文化和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开始研究数学、物理和天文学。这些突破和进步推动了欧洲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如哥白尼的“天体运动学”(1543)等作品。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导致的技术突破和变革为欧洲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欧洲带来了更好的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 结论 15世纪欧洲的文化和思想变革标志着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由性为现代艺术、哲学、科学和宗教奠定了基础。这种文化和思想的变革在欧洲聚集了一些优秀的思想家,他们与时代背景相互配合,构建了欧洲现代文明的基础。

欧洲殖民时代的开始

欧洲殖民时代的开始 欧洲殖民时代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期,当时一系列的事件和因素共同促成了欧洲列强对其他地区进行殖民活动。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因素 欧洲殖民时代的开始与经济因素密不可分。15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商业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阶段。商人和金融家开始积累巨额财富,并寻找新的贸易机会。殖民地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和航海家来寻找新的贸易路线,获取尽可能多的财富。 此外,欧洲国家也希望通过殖民地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大量的原材料和资源可以从殖民地进口,进一步促进欧洲工业的发展。殖民地还为欧洲的商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经济的繁荣。 2. 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 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也推动了欧洲殖民时代的开始。竞争是列强之间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许多欧洲国家竞相争夺对殖民地的控制,以提高自己的国家地位和权力。这场殖民竞赛导致了殖民地的分割,最终形成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帝国。

此外,欧洲国家还追求海外殖民地以确保其海上霸权。拥有殖民地 可以为他们提供战略上的优势和海外军事基地。许多欧洲国家还通过 殖民地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确保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3. 科技和军事优势 科技和军事优势也是欧洲殖民时代开始的重要因素。欧洲列强在航海、导航和船舶建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成立了 导航学校,培训和支持航海家进行海上探险。这些技术突破大大增强 了他们探索新世界的能力。 欧洲列强还运用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来征服和统治殖民地。火器 的发展使得欧洲军队在与当地居民的冲突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使得 欧洲国家能够迅速占领和控制大片的殖民地。 4. 文化和宗教动机 最后,欧洲殖民时代的开始还受到文化和宗教动机的影响。欧洲人 相信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价值观可以向其他地区传播,并促进文明的发展。大航海时代探险家的日记和报告引发了对其他地区文化和风俗的 兴趣,这也推动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探索和扩张。 对于殖民地而言,欧洲的殖民活动对其社会、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殖民地被迫接受欧洲的语言、宗教和政治体系,原有的文 化和社会结构受到了冲击和改变。这也导致了许多后来的问题和冲突。 总结:

世界近代史纪年表

世界近代史纪年表 13世纪40年代火药进入欧洲 13世纪纸张进入欧洲,并出现铜活字 14世纪欧洲人开始使用火药 14世纪指南针被普遍使用 15世纪中期欧洲火器制造业开始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廷)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威尼斯,佛罗伦萨,尼德兰) 15世纪末欧洲纺织业技术进步 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完成中央集权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迦马,迪亚士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新航路 1500年葡萄牙宣布巴西为其殖民地 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 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1553年葡萄牙人入居澳门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占领南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广大地区 14世纪~17世纪发起文艺复兴运动 15世纪后期~16世纪前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达到鼎盛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其它国家 16世纪宗教改革 1566~1581年尼德兰革命 16世纪30年代加尔文提出新的神学观点 16世纪50年代德意志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16世纪下半期法国宗教战争 16世纪英国王权得以加强,自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初荷兰入侵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在北美争夺殖民地;德川幕府 开始统治日本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 1638年苏格兰人民违反宗教迫害起义 1640年11月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议会上进行合法抗争,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开始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一会挑起内政 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死 1653年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 1652~1674 年三次英荷战争,英国胜利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执政并实行改革 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哥白提出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提出 历史背景 在14、15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商业、扩大市场、繁荣贸易的要求,直接推动了地理上的新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C.Columbus,约1446—1506)1492年首航巴哈马群岛;达·伽马(Vascoda Game ,1469—1524)1497年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麦哲伦(F.de Magellan约1480—1521)的船队费时三年环球航行成功。地理上的新发现又促进了贸易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生产技术上的一系列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不仅提出了发展科学的需要和课题,也提供了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和制造实验仪器的物质技术条件。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 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矛头,首先指向教会。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约1483—1546)首先举起“宗教改革”的旗帜,要求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这一运动极大地动摇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也出现了一个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反对封建思想统治和束缚的强大运动,这就是以恢复古代文化的面目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首先出现于早先受到摧残、现在又逐渐恢复元气、资本主义最早得到发展的意大利,并且很快扩大到整个欧洲。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政治、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吹响迈代科学革命第一声号角的,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 工作过程 15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是自然科学向神学的第一次严正挑战,标志着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了。 尼古拉·哥白尼(Nik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生于托伦城一个商人家庭,18岁时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数学和天文学;1496年,到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留学,阅读了大量古希腊学者的著作,受到了其中有关地球运动的思想启发,为他创立新的宇宙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回到波兰后,在担任牧师职务期间坚持进行天文观测和新的宇宙体系的研究。由于担

15世纪欧洲时期的艺术和文化

15世纪欧洲时期的艺术和文化 ,是一个历史上非常优秀的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出色的艺术家和文化人士,创作出了很多非常精美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成果。接下来本文将从艺术和文化两个方面分别探究15世纪欧洲的历史。 一、艺术 1、文艺复兴运动 15世纪欧洲艺术史上最显著的事件便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开始,然后扩散到了其他地区。该运动的目标是通过模仿古代艺术和文化,来提高当代明智人的文化水平。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观念是“人文主义”,即人们应该模仿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理念和美学,以及推崇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2、绘画 在15世纪,肖像画艺术得到了大力发展。肖像画是描绘一个人的画作品,其主要目的是展示一个人的容貌和特点。在欧洲的肖像画中,最著名的艺术家是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丢勒是一个杰出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他创造了很多精美的肖像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亚当”和“夏娃”,这些作品描绘了人类原始时期的情景。 3、建筑 15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以哥特式建筑为主。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大、通透、复杂的外观和内部,突出了建筑内部的灵魂。在很多欧洲城市,哥特式教堂一直保持着高度赞誉,是15世纪欧洲历史文化的标志。 二、文化 1、书籍

在15世纪前,书籍是颇昂贵的奢侈品,很少有人能拥有一部完整的书。但随着印刷机的发明,书籍变得更容易获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传阅自己喜欢的书籍。许多书籍在欧洲出版,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圣经、神学和历史类书籍。 2、音乐 在15世纪欧洲,宗教音乐受到广泛的欢迎。宗教音乐在理念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音乐的作曲家经常使用十二度音阶和教堂声音效果。在这个时代,许多出色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约瑟夫·阿夫,约瑟夫·海登和基斯瓦伐·冯·史特劳斯,都创作出了非常出色的音乐作品。 3、文学 15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起源、扩散、受到欢迎。在这个时期,许多欧洲作家和诗人开始写他们自己的作品,反映他们的文化、历史和政治。这些作品通常被编撰成故事集,比如“坎特伯雷故事集”、“世界之图”和“机械化有生命的暴动”。 综上所述,15世纪欧洲的艺术和文化发展得非常迅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独特性,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欧洲文化,而且对现代世界的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走出中世纪,资本

一、单元导言解读 1、演变时间:15、16世纪(中世纪晚期,封建制度走向解体) 2、演变空间:西欧(包括哪些国家?英法西葡、意、德等,和今天西欧不同) 3、演变方向:从文明形态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变(或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 从社会形态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从历史发展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 4、演变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 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5、演变表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 (1)、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产生的标志)生产力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 途径:暴力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组织形式 圈地运动、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后期为机器生产的工厂制(2)、政治领域: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是经济变化的结果),(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领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反封建和反天主教会是共同本质特征。(启迪思想,提供新教伦理),为工业革命来临做思想准备。(4)、对外关系: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活动,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中世纪和近代分水岭。提供市场、资金、原料、劳动力等条件。 二、单元知识延展 (一)、为何西欧能走出中世纪? 1、西欧古代奴隶制文明:公元前8世纪到476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2、中世纪西欧展脉络 476(5世纪):西欧进入中世纪;476西罗马灭亡,496年基督教在为国家机器一部分 6世纪下半叶:封建制度产生(隶农制和氏族制因素催生) 8世纪上半叶(750年)采邑改革,封建等级制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历史事件时间轴

文艺复兴时期历史事件时间轴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为欧洲文化带来了巨大 的变革。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本文 将为您呈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14世纪末-15世纪初:恩典巴尼-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的开端。在恩典巴尼事件中,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画家吉奥特鲁伊·瓦萨里齐 发现了古代罗马时期的雕塑作品,激发了人们对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兴趣。 15世纪初:佛罗伦萨出现维尔纳索协会-维尔纳索协会是由一群佛 罗伦萨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组成的团体。他们追求文艺复兴的理念, 致力于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艺术的创作。 15世纪中期: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 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著名作品《蒙娜丽莎》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 绘画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15世纪末:哥白尼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天文 学家,他提出了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理论,打破了当时的传统观念,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6世纪初: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是一位德国牧师,他 对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教义和金钱交易进行了批判,开启了宗教改革运动。这一事件对整个欧洲的宗教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世纪中期:伦勃朗创作名画《夜巡》-伦勃朗是荷兰绘画大师, 他的作品《夜巡》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荷兰绘画的巅峰之作,表现 了格外宏伟的场景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16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是一位勇敢的航海家,他的 发现标志着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探索。这对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 界地理知识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文艺复兴时期历史事件时间轴的几个重要节点,这个时期 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的历史事件。文艺复兴是一个涵盖了艺术、科学、 宗教、探索等多个领域的时期,对整个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变 革和文化发展。

欧洲历史大事年表

欧洲历史大事年表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世纪中叶——大航海时代的开始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3年——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 16世纪——宗教改革首先爆发于德国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555年——《奥格斯堡条约签订》,路德新教派正式得到承认 15世纪末——英国圈地运动开始 1603年——英国都铎王朝开始 1685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世纪——英国三次颁布《航海条例》,夺取海上霸权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 1775年——克莱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81年——美国独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48年——欧洲1848革命开始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53年——俄国对土耳其发动克里木战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 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 1894~1895年——甲午战争 1895年——美西战争爆发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爆发;马恩河战役;坦能堡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 1933年——纳粹党成为德国执政党,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 1939年——希特勒发动波兰闪击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太平洋战争 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开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 1991年——苏联解体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1539年,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1666年,英国的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 1781年,英国的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2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造出了蒸汽机车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开创了生物进化论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

欧洲油画发展史

1.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欧洲油画进入成熟期,则在15世纪以后,特别是 15世纪末叶到 16世纪中叶的盛期文艺复兴时代,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大师,其中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以及威尼斯派的代表人物提香,对于后人更有深远的影响。达·芬奇(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曾经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肯定评价。达·芬奇素有画蛋画家之称,他小时候曾拜佛罗基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他的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借圣经题材中耶稣和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冲突,来象征真理和叛变的斗争。在这幅画上他深刻地刻画了十二门徒的不同性格、气质、心理,每一个人都因为对耶稣所说的“你们之中有一个人已经出卖了我”这句话而各有反应。这幅作品无论按其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蒙娜丽莎》通过对一个年轻妇女的内心世界的刻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人物个性的概念。画家通过人物特有的安详、端庄的姿态以及面露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微笑,塑造了一个早期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妇人的典型形象。米开朗基罗(1475~1564),他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一生传世的作品繁多,以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最为著名。《创世纪》制作耗时整整四年,是画在四百平方米的天花板上的九幅巨作。相传画家长期侧着身躯和仰着头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作画,由于颈部肌肉的长期收缩,以至作品完成时连脖子也扭歪了。他在这些天顶画中,充分赞扬了人的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创造力量。《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对当时历史所作的裁判,他借圣经故事对出卖民族和人民利益的罪人——朱丽二世和利奥十世之类进行了严正的谴责。拉斐尔(1483~1520),以圆润柔和、优雅和谐的画风为其特色。作品以肖像画为主,虽然其中多数是宗教和神话题材,但他和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一样,总是力求突破宗教的外壳以表现世俗的现实生活内容。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西斯庭圣母》中玛丽亚的形象,端庄、朴实,头上没有光圈,身上没有华丽的服饰,完全是人间的年轻母亲的理想形象。拉斐尔另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雅典学派》等四幅巨型壁画,在这些画上体现了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人类发展进步的观点和向往光明未来的信念。威尼斯画派包容了众多的画家群,在16世纪全盛时期成为欧洲油画的创作中心。其作品的艺术特点是色彩明丽、形象丰满、构图新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提香(1490~1576)是这一画派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大师。他的作品壮丽、灿烂,富于热情和想象,标志着威尼斯画派的基本倾向,并在肖像领域中扩展了现实主义的思想,使许多人物形象获得典型的性质。他在以当时的许多权贵人物为对象的肖像画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些人自私、奸诈的内心世界,如《保罗三世肖像》便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这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一时期,德国的丢勒(1471~1528)和尼德兰的勃鲁盖尔(1525~1569),都属于文艺复兴的大师。 2.17世纪弗兰德尔、荷兰、西班牙画派 17世纪是欧洲油画大发展的时期,各国画家辈出,特别是北欧诸国,油画更如异军突起,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弗兰德尔画派以鲁本斯为代表(1577~1640),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广博知识,并多次出任政府顾问和外交使节。他在40 多年的艺术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艺

西方列强对亚洲的侵略和殖民

西方列强对亚洲的侵略和殖民亚洲历史上,西方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和殖民构成了重要的篇章。 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国家开始向亚洲扩张,以争夺财富和势力范围 为目的。这一时期的侵略和殖民主要由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 和法国等国家主导。他们通过武力和经济手段,对亚洲地区进行残酷 的控制和剥削。然而,这段历史也让亚洲国家面对着无法忽视的现实,推动了亚洲社会的变革和独立运动的兴起。 一、亚洲殖民地的成立与西方列强的扩张 自15世纪末,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商业革命的推动使得欧洲国 家开始向亚洲进军。葡萄牙是最早进入亚洲的国家之一,他们首先在 印度和今天的斯里兰卡建立了殖民地。其后,荷兰人也纷纷进入东印 度群岛建立殖民地,其中包括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地。此外,英国和法国也展开了对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殖民扩张。 这些国家通过武力和贸易等手段,将亚洲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建立了殖民地和要塞,使用本土人口进行劳役,掠夺亚洲的自然 资源和财富。这种殖民的方式使得亚洲地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民 生活贫困且受到剥削,文化和传统也受到了重大的冲击。 二、西方列强对亚洲的经济剥削 西方列强在亚洲殖民地的殖民政策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他们将殖民 地作为贸易的据点,通过强制性贸易和不公平的条约,将亚洲财富带

回母国。他们掌控了亚洲的贸易港口,推行贸易垄断政策,使亚洲国家的商品无法自由出口。 同时,西方列强还通过强制性种植园和工业化进程,将亚洲殖民地转变为原材料的供应地和廉价劳动力的来源。比如,英国将印度作为棉花和茶叶的主要种植地,葡萄牙将巴西作为糖业殖民地。这种经济剥削使得亚洲国家成为了西方国家的附庸,严重制约了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独立进程。 三、亚洲人民的反抗与独立运动的兴起 尽管亚洲国家遭受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和剥削,但亚洲人民并未束手就擒。他们逐渐觉醒,开始组织反抗和独立运动,争取民族自决和独立。这一时期,亚洲诞生了众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为亚洲的自由而奋斗。 以印度为例,莫卧儿帝国的衰落为英国提供了殖民印度的机会。然而,印度的反抗运动也从未停止。20世纪初,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发起了一系列抗议运动,以非暴力抵抗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这些抗议运动使得世界开始关注印度的独立,最终在1947年印度获得了独立。 除了印度,东南亚地区也涌现了众多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越南的胡志明、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等领导人都为争取独立而进行了不懈努力。他们通过游击战、抵制运动和反殖民斗争等手段,最终赢得了亚洲国家的独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17高一下·嘉峪关期末)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 .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2. (4分) (2018高三下·惠来月考) 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性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 .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 .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3. (4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④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 (4分)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 A .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B . 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 C . 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 . 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 5. (4分) (2015高二上·临沂期中)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假设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称为“扩张的时代”。 15世纪以前,东方的香料、珠宝、丝绸等先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东罗马人运到地中海东岸,再转运到欧洲其他地方。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15世纪晚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完成中央集权;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前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鼎盛,出现了“美术三杰”。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都被列入西班牙的版图。 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453年,土耳其灭掉拜占廷帝国,大批熟悉拉丁文的学者到达意大利,带去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的古籍,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1488年,葡萄牙的迪亚士率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意大利的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年,葡萄牙的达·伽马在王室支持下,开辟了欧洲人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1500年,葡萄牙到了巴西,宣布巴西是其殖民地。 1519~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等在西班牙支持下开辟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21年,麦哲伦到达菲律宾被杀,第二年回到西班牙。 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7世纪初,荷兰人到达澳大利亚,称澳大利亚大陆为新荷兰。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1600年,英国的吉尔伯特发表了《论磁学》,研究了天然磁石的性质。 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 16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史称: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帝国。 16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菲律宾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6世纪末,英国打败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 1638年,苏格兰人民为了反对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举行起义。 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