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读书笔记

四年级上册读书笔记

四年级上册读书笔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也各不相同。

正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总书记讲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共鸣,就在于今天的教育界,压抑学生个性、磨灭孩子“棱角”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考试和升学的沉重压力下,中国家长时常感到无助、无奈,时常纠结、焦虑,无意中也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北京市家教研究会针对部分中小学生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压抑孩子的创造性已成为家庭教育中不容乐观的问题:当孩子把冰激凌放进热粥里吃时,竟有近40%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训斥,“批评他不听话,胡来”,甚至“绝对不允许”;当孩子想体验一下如何煎炸食品时,只有%的父母允许孩子单独试一试,近10%的父母会让孩子“躲远点”或“回屋学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发展,离不开自由宽松的空气。

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应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发展个性、彰显本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

初识薛瑞萍老师是在人教小语网的论坛上,当时看到有一个关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主题帖特别受关注,参与讨论交流回帖达到了两百多人次,好奇的我一鼓作气地读完了帖子的全部内容,认识了写《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的作者薛瑞萍。

于是乎,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人,在百度里一搜,发现网上关于薛瑞萍老师的资料可谓铺天盖地,看来我又孤陋寡闻了一回,如此小语界的一位名人,我居然闻所未闻。

薛瑞萍,网名看云,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网名“看云”著称的她用自己的教学故事坚持网络写作,并因网络写作而一再出书,如班级日记系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还有《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等作品。

看了薛瑞萍老师的介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读《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有感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读《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有感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读《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有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语文课中朗读的重要性,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年级正好处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转折期,不再是一二年级识字、认字阶段,作文方面也不再是简单地看图写话,三年级进入到作文的初级阶段,要求更高、更全面。

为此,就需要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

课堂中,对于文本的理解,要获得审美体验就必须要多朗读;对于解决三年级最实际的阅读理解,需要把题目做出来,就必须得阅读。

这就是所谓的“白色朗读”吧。

“白色朗读”我也是第一次在《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这本书上看到,“对人发生深刻影响的阅读,从第二遍开始。

因为读者只有摆脱对情节的牵挂才能静心体味文字深处的东西。

”多么富有见解的一句话,我们大人的朗读不也如此吗?不然何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朗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朗读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和朗读,朗读能够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藉的整体,朗读能够让世界由心而境一点点变得清明,什么意义都不去计较和思考的纯粹的白色朗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

”多么精辟的一段文字,不禁让人掩卷深思,这样的朗读我做到了吗?我教给孩子们了吗?由于现在多媒体技术非常发达,学校为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

后面一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学一课内容,都是利用网络来给孩子们示范朗读课文,由于都配有动画场景,学生都很喜欢。

上到《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先让孩子们感受课文内容,孩子们的听的过程中非常安静、认真。

听完之后,我喊了几名同学让他们试着来朗读课文,基本上是全军覆没,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平常的那些坏习惯(如唱读现象、不会停顿等等)全部都暴露出来了。

我一直以为学生有了网络的帮助,对学习会有帮助,会让他们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确实,他们很有兴趣,只是对电视中的“动画”而已。

后来课间找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们都喜欢我上课的这一个环节是动画场景引起的。

三年级读书笔记

三年级读书笔记

三年级读书笔记三年级读书笔记(通用34篇)三年级读书笔记篇1我很喜欢加·泽文这种平铺直叙的方式,读起来明捷也非晦涩难懂,的确这本书更能多视角的看待自己的生活。

“人不是从一出生起就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迫使他再三再四地自我脱胎换骨。

”这句话是现实使然的结果,曾经不顾一切,因为太年轻,因为年轻,才能无所顾忌。

二十岁的无忧无虑确实是多了其他年龄阶段的洒脱,这份洒脱或许带来的'是快乐,或许是痛苦,可无论如何,这痛苦只能自己承担,但是,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请原谅自己,原谅那过于年轻过于无知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尊重自己,总之,长大也是件好事。

三年级读书笔记篇2读完此书,我被简·爱那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那丰富、明确、坚定的追求女性在社会上的独立和尊严的个性所震撼。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主人公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

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三年级读书笔记篇3迪伦在去见生父的旅途中发生车祸,她坦然地接受了已死的命运跟着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踏上前往另一个世界的征程。

终点在即,两人才发现彼此心生爱慕再难分离。

但各自的命运迫使他们各归其位。

勇敢的`迪伦放弃了安逸,重新踏上艰险的寻爱之路,最终不仅扭转崔斯坦的命运,还执着的带着崔回到了现实社会,重获新生。

原本觉得迪伦是为了爱情才反抗命运,但她找到崔后仍要求迷惘不已的崔和她一起继续前行。

最初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到后来迪伦不仅摆渡了崔斯坦,还救赎了自己,她勇敢地挑战了未知,无畏的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笔记随笔5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笔记随笔5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笔记随笔5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笔记随笔1《红颈环的林中悲歌》读书笔记我要推荐的书是西顿动物记的第五册《红颈环的林中悲歌》。

这本书写的虽然是个悲剧,但是里面充满了爱。

书的主人公是只叫红颈环的松鸡,他小时候就跟别的松鸡不一样,他比他们更坚强、更勇敢。

成年后,他也是一个好爸爸。

有一次,松鼠打小松鸡的主意,就在松鼠扑向小松鸡的那一刹那,红颈环勇敢地冲上前去,把松鼠打得头破血流。

松鸡一家经历了重重磨难,最后只剩下红颈环了。

一天,他独自在雪地里散步,一不小心踩进了猎人的圈套,他被吊在了空中,翅膀无力地下垂,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故事里满满的全是爱,有松鸡妈妈和红颈环的爱、有布罗尼和红颈环的爱、有红颈环和小松鸡的爱,还有布罗尼和小松鸡的爱。

这些爱让小松鸡茁壮成长,还一次次击退了狡猾的臭鼬,赶走了心狠手辣的猫头鹰,了凶狠的貂……他们的爱让我感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笔记随笔2《快乐的王子》_读书笔记今天我听了《快乐王子》的故事,快乐王子原来很不快乐,经过小燕子的帮助,他变得快乐起来。

他的衣服是金叶子,他的眼睛是两颗蓝宝石,他的剑上有一颗红色的宝石,最后,小燕子和王子都死了,上帝派了一个天使,把世界上这两个最珍贵的东西放在了上帝的面前,天使是在垃圾桶里找到小燕子的尸体和王子的一颗心,最后,上帝让他们在天堂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笔记随笔3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因为小猪很笨,所以人们都叫它笨笨猪。

它不但很笨,而且很好吃。

有一次,在小熊的生日晚会上吃光了白兔姐妹用毒蘑菇做的奶油焖蘑菇,却因此救了参加生日会的所有动物。

笨笨猪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睡觉喜欢打呼噜。

有一次,笨笨猪和他的伙伴们去飞龙山看飞龙日出,不过它们必须要在飞龙山上住上一夜。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后感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后感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书,叫,读完之后,心里就像被春风轻轻拂过,泛起了层层温暖又美好的涟漪。

这本书里没有跌宕起伏的大冒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英雄,有的只是一群三年级孩子最真实、最可爱的成长故事。

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也让我对教育、对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

书里描述的那个三年级的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孩子们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而兴奋不已。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就像春天里的小草,拼命地吸收着阳光和雨露。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的我们也像书里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攀”字,然后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上面是两个“木”,下面是一个“大”,再加上一个“手”;有的说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用大手在攀树。

我当时灵机一动,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个字就像一个人在爬山,两只手要抓住树枝,两只脚要用力蹬,所以上面是两个‘木’,下面是‘大’和‘手’。

”老师听了,眼睛一亮,笑着夸我:“你这个想法太妙了!”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英雄。

从那以后,我对语文课的热情更高了,每次都积极回答问题,就盼着能再得到老师的表扬。

还有一次,我们班要选班长。

大家都很紧张,心里暗暗地希望自己能被选上。

我也不例外,那几天,我表现得特别好,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主动帮助同学。

选举那天,老师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心目中的班长名字写在纸条上。

我郑重地写下了一个同学的名字,然后期待着结果。

当老师宣布新班长的名字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不是我。

虽然有点失落,但我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想着没选上也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新班长居然主动找到我,说希望我能和他一起为班级服务。

那一刻,我心里的阴霾一下子就散了,原来,就算不是班长,也能为班级做贡献呀!书中还提到了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的场景,那温馨的画面让我好生羡慕。

书声琅琅三年级读书心得

书声琅琅三年级读书心得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念书心得《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这本书是从同事手里借来的,特意把它放在假期静心阅读。

它是我国有名的小孩阅读专家——薛瑞萍老师的国内第一部母语教课及班级成长记录。

它不不过不过一本书,它更是薛瑞萍老师的母语教课的法宝和教课心血的结晶,也是薛瑞萍老师智慧的闪光,能力的表现和人格的显示。

薛瑞萍,网名“看云”,是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

她热爱念书和写作,在多年的教课实践中坚持率领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高品尝的阅读。

担当《小学语文教教事例与阅读指引》和《日有所诵》主编,先后第一版了《平心静气的一年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等多部班级成长日志,发布了反应颇大的《给我一个班就称心如意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等作品。

薛瑞萍老师的《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是一本班级日志,主要记录了薛老师在教三年级时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引领。

这本书以日志体的形式来写。

全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上学期,包含九、十、十一、十二和一月份。

第二部分:放学期,包含三、四、五和六月份。

有案例剖析、有抽测、有方法、有反省,记录了自己母语教课的点点滴滴。

特别是孩子们的表现、孩子们的作品,家长的互动都会惹起我们一线老师的共识,由于那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旁的事。

字里行间,无不透出薛老师对孩子们爱,对孩子们的和蔼。

在开学的第一天,薛老师就给班里的三位重生每人买了一本注音读物,与其说是送给孩子的,不如说是送给他们父亲母亲“看”的。

想要他们赶快融入班级、赶快染上念书习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行缺乏的。

这一做法是多么的难得呀!我想那些收到薛老师书的孩子一定会意怀感谢,认仔细真地把书读完,那些父亲母亲必定会被老师的做法所感人,支持孩子的阅读。

为了培育孩子阅读的兴趣。

每周一的早读特意用做朗诵和连续默读。

老师和学生预先精心精选好自己要阅读的文章。

薛老师建议所选的文章必定是短小干练的、有必定内涵的小孩诗。

开始早读了,首先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长度为五分钟左右的一篇课外短文。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后感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后感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后感
这本书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每一篇文章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精灵,它们在我眼前跳动着,把那些美好的东西都传递给我。

我特别喜欢里面描写校园生活的部分。

那书声琅琅的画面,让我感觉特别亲切。

因为在我们三年级的教室里,每天也会响起这样的读书声。

有时候是清脆的朗读古诗的声音,像一群小百灵鸟在唱歌。

同学们摇头晃脑地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场景就像穿越到了古代的学堂。

书里还有很多讲品德修养的故事呢。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朋友帮助了迷路的小弟弟找到妈妈,读完我就想,自己也要做一个这么善良的人。

而且呀,每次读完这样的故事,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吃了一颗甜甜的糖果,心里暖暖的。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特别生动,那些描写景色的句子,就像画家的画笔一样,一下子就在我脑海里勾勒出美丽的画面。

比如说“春天,校园里的桃花像小姑娘羞红的脸”,我读完就好像真的看到了那满树盛开的桃花。

读书笔记阅读摘抄三年级

读书笔记阅读摘抄三年级

读书笔记阅读摘抄三年级在阅读《三年级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时,我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这本书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还通过摘抄的方式,帮助他们积累词汇、理解文本,并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它们不仅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也适合所有热爱阅读的人。

1. 书中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强调了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到阅读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了解世界的窗口。

2. 在讲述故事的部分,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故事情节,使得孩子们能够轻松地跟随故事的发展。

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3. 书中还包含了一些科学小知识,比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库,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4. 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词汇的积累。

通过摘抄书中的精彩词汇和短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新的表达方式,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5. 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写作指导,教孩子们如何写日记、如何描述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物。

这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对于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非常有益。

6. 在阅读摘抄的部分,作者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美的诗句和散文片段,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 最后,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测试和讨论题目,这些环节旨在让孩子们在阅读之后能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阅读《三年级的读书笔记》这本书,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这本书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声琅琅的三年级》读书笔记
薛瑞平,一个让很多老师并不陌生的名字,从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出版了《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薛瑞平教育理论》等作品。

读她的书不像读别的教育著作,因为好多不在一线的教育家写的书总感觉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样子。

但薛瑞平老师的书就不同了,她教学一线,我工作上的烦恼她都有,我工作中的快乐她也有。

她宛如一位长者在向我们诉说如何做个好老师,又如一位知心姐姐在和我们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心得,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

阅读她的书,从中受益不少。

感悟最深的也是此前经常做的,那尽量给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差生在课堂上朗读锻炼的机会,认为那样做是教育公平的,甚至有时还窃窃自喜自以为自己那样做是个好老师。

但通过薛瑞萍,让我改变了看法,她在书的封面这样写到:
让学生亲近朗读,
从而由声音亲近
美好文字,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
不是一视同仁地给予频繁的锻炼机会
而是坚守品质标准,恭敬美好事物
让孩子看见,让孩子听见
让孩子只看见,让孩子只听见美好文字的美好
是啊,想想平时那些朗读差的孩子在课堂上读书时,班内一阵阵的骚动是多么正常啊!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到噪音,可是自己却
哄着学生耐心听下去、甚至凭借老师的威严逼着学生听下去,何其残忍啊!我可以那样做,让差生的朗读水平得以提高。

但应该是单独辅导,不应该在课堂上让全班同学跟着一起受罪,当初看似的公平今日看来其实也是一种不公平。

除此之外,为了培养阅读的兴趣,薛老师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
的工作,比如每周早读课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课外短文。

学生听老师朗读,不仅是听故事,也是在学老师的朗读。

余下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持续地默读。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大多数的班级早读都是采用学生齐读课本的方式,对那些早已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的孩子来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无奈地承受着枯燥乏味的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下定决心,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上找时间给学生读课外书,和学生一起,带领他们走进阅读的新天地!
最后,薛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孩子需要一对一
的关注与呵护,而且一对一的关注与呵护,只能实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是为人父母的起码职责。

家长不要以为,教学是学校、教师的事情,以为教师要求亲子共读,其实是在推卸责任。

想想那些已经爱上阅读的孩子,哪一个不是父母用心用力、一对一带出来的。

一对一的关注与呵护,会使孩子确认自己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和备受珍爱的。

这种独一无二、备受珍爱的感觉,是儿童战胜困难、实现成长的信心与力量的最重要的源泉。

”说得多好哇!相信每一个读过此书的父母都会心潮澎湃,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关注呵护自己的宝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