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重点字词翻译过关检测
《古文过关训练》word版

《三峡》过关检测1.通假字略无阙处:2.词语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解释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乘奔.御风回清..其间..倒影飞漱林寒涧肃.属引..凄异《三峡》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本文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三峡》中正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
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句子是: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动地表现出来。
1011气氛。
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他是朝的人。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五色交辉.....跃欲界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与其奇者..欲颓沉鳞竞.........四时俱备...时俱备晓....雾将歇.晓歇..夕日欲颓《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朝的文学家。
月色入户欣然....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怀民也未寝....起行.欣然行念相与......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闲人耳..步于中庭.....积水空明...相与于中庭译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谢中书书》常见重点问题简答1、《答谢中书书》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统一。
《三峡》课文原文、译文、字词及赏析

《三峡》课文原文、译文、字词及赏析【作者介绍】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
散文家、地理学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来以他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
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迁到这里)担任过骑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务。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
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
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叛乱揭竿而起。
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
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
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东)。
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
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
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水经注】《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
三峡原文翻译加点字重点短语默写考点等

三峡原文翻译加点字重点短语默写考点等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三峡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
(20)晴初:天刚晴。
精编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知识点译文练习(附答案)

《三峡》知识点梳理翻译及课堂练习(含答案)一、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三峡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2)阙(3)处;重岩叠嶂(4),隐天蔽日,自非(5)亭午(6)夜分(7),不见曦(8)月。
至于夏水襄(9)陵,沿(10)溯(11)阻绝(12)。
或(13)王命急宣(14),有时朝(15)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16)千二百里,虽(17)乘奔(18)御(19)风,不以疾(20)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21)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22)多生怪柏,悬泉(23)瀑布,飞漱(24)其间,清荣峻茂(25),良(26)多趣味。
每至晴初(27)霜旦(28),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29)凄异(30),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1)。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重点字词(1)自:在,从。
(2)略无:完全没有。
(3)阙:通“缺”,中断。
(4)嶂: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5)自非:如果不是。
(6)亭午:正午。
(7)夜分:半夜。
(8)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9)襄,上。
(10)沿:顺流而下。
(11)溯(sù):逆流而上。
(12)绝:断。
(13)或:有时。
(14)宣:宣布,传达。
(15)朝:早晨(16)间:间隔(17)虽:即使。
(18)奔:奔驰的马。
(19)御:驾着。
(20)疾:快。
(21)素湍:白色的急流。
(22)绝巘:极高的山峰。
(23)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24)飞漱:急流冲荡。
郦道元《三峡》翻译

郦道元《三峡》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重点字词解释:自: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
阙: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上。
陵,大的土山。
沿:顺流而下。
溯(sù):同“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下第十六课《三峡》重点字词及赏析

长春版七下《三峡》重点字词及赏析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泪沾裳(裳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5.不以疾也(疾古义:快今义:疾病)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③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重重叠叠的岩石和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赏析:郦道元的《三峡》(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景中融情,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三峡原文 翻译 加点字 重点短语 默写考点等

三峡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 嶂: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三峡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三峡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三峡》这篇文言文里的重点字词。
先来说说“自”这个字,在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它是“在”的意思。
就好像咱们说“自学校到家有一段距离”,这里的“自”就是“从”的意思。
“略无阙处”里的“阙”,是“通‘缺’,缺口、中断”的意思。
想象一下,连绵的山脉没有一点儿缺口,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呀!
“重岩叠嶂”中的“嶂”,指的是“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层又一层的山峰像巨大的屏风立在那里。
“隐天蔽日”,“隐”和“蔽”都是“遮蔽”的意思。
就好像天空和太阳都被大山给挡住了。
“至于夏水襄陵”,“襄”是“上,漫上”的意思。
夏天的水涨起来,漫上了山陵。
“沿溯阻绝”里,“沿”是“顺流而下”,“溯”是“逆流而上”。
再比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指的是“飞奔的马”。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来帮助理解。
有个古人要从三峡经过,他看到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感叹道:“这景色真是太壮观啦!”夏天的时候,水襄陵,他想乘船前行,可是沿溯阻绝,没办法走。
他就盼着能像乘奔御风一样快速通过,可还是不如这水流快。
同学们,记住这些重点字词,咱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三峡》这篇文言文啦。
比如“素湍绿潭”,“湍”是“急流”的意思。
“清荣峻茂”,“荣”是“茂盛”。
大家多读一读这篇文章,结合这些重点字词去感受三峡的美。
希望同学们都能把这些重点字词掌握好,这样读起《三峡》来就更轻松啦!。